CN105656036A -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56036A
CN105656036A CN201610146594.6A CN201610146594A CN105656036A CN 105656036 A CN105656036 A CN 105656036A CN 201610146594 A CN201610146594 A CN 201610146594A CN 105656036 A CN105656036 A CN 105656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valent
network
probability
node
intr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6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56036B (zh
Inventor
张�林
史成钢
余娟
王沅馗
金黎明
张同尊
时权妍
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465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56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5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6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56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560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首先输入全网的基础数据,包括系统元件的参数和连接关系、内外网划分情况及各元件可用率。根据考虑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建立等值网络,计算所有等值网络参数。根据N-1原则,运用状态枚举法对内网系统状态进行抽样,分析网络拓扑是否存在解列,潮流计算判断支路或节点是否越限。综合计算系统和元件的概率安全指标,并与基于常规挂机等值理论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本发明方法能够描述等值元件的全面性,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外网的运行情况,向内网提供适当功率和电压支撑,用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络替代原始较大规模的外网,提高概率静态安全分析的计算效率。

Description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概率静态安全分析领域,具体涉及考虑等值模型的内网概率静态安全分析的指标计算,尤其涉及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电力市场的不断推进以及负荷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分层分区且各分区之间又紧密联系的互联大电网。由于各子网之间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在对所研究的子网(即内网)进行分析决策时必须对互联外网的影响进行有效考虑。但由于互联大电网规模庞大或涉及行业机密性等问题,各子网之间无法进行完备的数据交换,互联大电网的一体化分析与决策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借助于静态等值理论,将外网影响保留在接入边界节点的等值网络。
在内网系统状态不发生变化的计算分析中,等值网络保留潮流信息一致性便可以保证内网稳态分析的正确性和精确性,但如果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则还必须考虑指示状态变化的灵敏度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发电机、线路、变压器、负荷和对地支路运行特性各异,对内网状态变化的响应也不同,因此在等值网络中也需要尽可能保留不同元件类型来反映外网信息。
而现有的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大部分都是进行全网的计算,但有时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全网的计算是有困难的。如有文献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和随机潮流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风电电网规划的静态安全快速分析的概率方法。该方法是直接对全网进行分析计算,对于大规模系统来说,计算时间长,计算量大,甚至可能难以收敛。在实际工程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中,多将外网等值为一个注入电流,即采用简单挂等值机法,该方法不能考虑潮流和灵敏度的一致性,在系统发生变化时,不能有效保证系统静态安全分析。因此必须从潮流、灵敏度和元件类型三个角度提出新的考虑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基于现有静态等值模型的内网静态安全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等值模型的概率安全指标计算,以潮流一致性、灵敏度一致性、功率转移特性一致性为前提条件得到等值参数的计算公式,提高外网等值精度,进而保证内网静态安全分析的准确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之技术方案是: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等值元件全面性的外网等值的枚举法概率安全指标计算。首先需要输入全网的基础数据,其中包括系统元件的参数和连接关系、内外网划分情况以及各元件可用率。根据考虑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建立等值网络,并计算所有等值网络参数。根据N-1原则,运用状态枚举法对内网系统状态进行抽样,分析网络拓扑是否存在解列,潮流计算判断支路或节点是否越限。最后综合计算系统和元件的概率安全指标,并与基于常规挂机等值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输入基础数据
输入互联电网基础数据,包括全网电力一次设备参数及拓扑结构;所述设备参数包括全部线路的阻抗、对地电纳及其传输功率约束条件,变压器的阻抗、对地导纳、变比及其传输功率约束条件,全部节点的对地导纳及连接负荷功率大小,发电机出力大小及其出力约束条件;所述拓扑结构为电网分区情况及电网中各节点的连接关系。
等值前的互联网络节点被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外网节点集合E、边界节点集合B和内网节点集合I。根据内外网划分情况,可以得到内网总元件个数N和内网可用元件个数Nf。传统元件可靠性模型忽略电网运行工况和外界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基于长期统计数据,将元件的故障率取为某个固定的常数,由此得到内网各元件的可用率,即可用元件的可用率和不可用元件的不可用率。
2)建立外网等值网络
采用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计算本发明中等值网络的等值参数,所述等值参数包括表征原外网线路与发电机在边界节点等值的边界节点间等值支路阻抗表征原外网边界节点与等值发电机节点间等值支路阻抗表征原外网等值发电机节点间的等值支路阻抗和表征原外网对地支路在边界节点等值的等值对地支路导纳表征原外网负荷在边界节点等值的等值负荷以及表征原外网发电机对内网功率支撑的等值发电机出力SeqGi等。计算出等值参数之后,可以画出如附图2所示的等值网络图。
3)状态选择、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完成步骤1)和步骤2)后,不计各元件间的故障相关性,可以对等值后的内网进行枚举抽样并计算各状态概率,进而对系统进行拓扑分析,判断是否发生解列,并整理系统数据进行潮流计算,从而得到各状态下的支路功率和节点电压。
I)状态选择
本发明采用状态枚举法对系统状态x抽样,基于N-1原则,通过依次使内网和边界非等值元件逐个故障来获取系统状态,状态x的概率Px公式如下:
P x = Π j = 1 N f A j Π k = 1 N - N f U k - - - ( 1 )
式中,Nf为内网可用元件个数;N为内网总元件个数;Aj表示第j个可用元件的可用率;Uk表示第k个不可用元件的不可用率。基于N-1原则,每个系统状态x只有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则N-Nf为1。
II)拓扑分析
在完成内网系统状态选择后,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拓扑分析,其任务就是要分析整个系统的节点由线路和变压器连接成多少个子系统,即将有电气联系的节点和支路划分到一个子系统中,并整理出每个子系统的相关数据,以形成潮流计算的输入数据。
在系统不解列的情况下,全网为一个系统,进入步骤III)。对于解列的系统,则需先舍去孤立元件、孤立节点或者发电机组可用容量小于负荷的子系统,再进入步骤III)。由于本发明采用N-1校验,在发生解列的情况下,舍去的部分网络规模也很小,内网绝大部分被予以保留来进行静态安全分析。
III)潮流计算
运用状态枚举法对系统状态进行选择,除依次断开一个元件外,网络拓扑、元件参数、节点负荷和发电机出力等均被视为确定的值,因而潮流计算为准确的非线性方程计算,而牛顿-拉夫逊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收敛性能好、计算精度高的特点,因此本发明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
各网络故障状态的概率被纳入考虑,则可以从多次的计算结果中统计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概率分布,得到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越限情况并将每个抽样状态的结果进行存储,判断是否所有状态抽取完毕,如果抽取完毕,则进入步骤4)对系统和元件进行安全分析,否则返回步骤I)。
4)概率安全指标计算
概率安全指标主要分为状态类概率安全指标和越限类概率安全指标,而每类指标又相应地分为系统指标和元件指标。本发明主要讨论状态类概率安全指标。
在系统抽样状态中,存在着正常和越限这两种运行状态。正常状态指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发生越限情况,而越限状态指系统有节点电压或支路功率超出允许范围,有可能威胁到系统安全运行,其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P n = Σ m ∈ n P m - - - ( 2 )
式中,n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某状态的集合;Pm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第m次抽样状态的概率;Pn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某状态n的概率。
具体而言,就是系统和各节点电压处于越低限状态的概率、系统和各支路(线路和变压器)处在有功过载状态的概率。由于牛拉法潮流计算可能出现潮流不收敛的情况,则系统出现潮流不收敛情况也纳入此类指标来对等值网络精度进行评估。
若发现概率安全指标超出系统容忍范围,则必须采取必要调整控制措施,使得系统潮流分布满足系统约束条件和负荷需求,否则将不得不考虑削减负荷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至此,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外网等值的枚举法概率安全指标计算步骤结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主要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在概率静态安全分析中引用了一种外网等值方法,该等值方法在进行外网等值时,不仅能保证元件类型的全面性,还能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在保证等值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概率静态安全分析的计算速度。
相比于现有工程上使用的将外网等值为一个注入电流加在边界节电处的等值思想,本发明基于新外网等值法对内网系统进行概率静态安全分析,其概率安全指标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误差更小。使得对于系统状态的静态安全分析更为准确,更加贴近全网系统运行情况。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特别适用于电力环境下外网状态信息未知的内网概率特性预估的静态等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程序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等值电路示意图;
图3为IEEE57节点标准测试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具体流程参见图1,首先需要输入全网的基础数据,其中包括系统元件的参数和连接关系、内外网划分情况以及各元件可用率。根据考虑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建立等值网络,并计算所有等值网络参数。根据N-1原则,运用状态枚举法对内网系统状态进行抽样,分析网络拓扑是否存在解列,潮流计算判断支路或节点是否越限。最后综合计算系统和元件的概率安全指标,并与基于常规挂机等值理论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其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输入基础数据
等值前的互联网络节点被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外网节点集合E={4-8、18-21},边界节点集合B={22、29}和内网节点集合I={1-3、9-17、23-28、30-57}。首先输入图3所示系统的基础数据,其中,互联电网基础数据包括拓扑结构和电力设备参数,基准容量为100MW,主要参见IEEE-57标准系统。图3中3节点和4节点之间的支路断开,8节点和9节点之间的支路断开。22节点和29节点为边界节点;4-8、18-21节点为外部节点;1-3、9-17、23-28以及30-57节点为内部节点,其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
其次,IEEE57节点标准系统的可用元件个数为70个,为内网元件个数和边界非等值元件的个数之和。依据传统元件可靠性模型,由长期统计数据得到各类型元件的可用率如下表所示:
表1系统元件的可用率表
元件 发电机 线路 变压器 并联电容 并联电抗
可用率 0.008 0.01 0.01 0.008 0.008
2)建立外网等值网络
第(1)步完成后,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现有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对外网进行精确等值并计算等值网络的所有等值参数,包括等值支路阻抗Zeq22、Zeq29和Zeq58,59,等值对地支路导纳等值负荷PeqL22和PeqL29。计算出等值参数之后,可以画出其等值网络图,参见图2所示。
表2外网等值参数表
3)状态选择、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的工作之后,便可以对等值后的内网进行静态安全分析,由各系统状态的概率得到节点电压、支路潮流的概率分布和越限情况。
I)状态选择
本发明采用状态枚举法对系统状态i抽样,基于N-1原则,通过依次使内网和边界非等值元件(发电机、线路、变压器、对地电抗和对地电容)逐个故障来获取系统状态。考虑1阶事件的状态枚举法,共枚举70个系统状态,根据公式(1)可得70个系统状态的对应概率,其中有5个系统状态的概率相同为0.00403,相同概率的系统状态分别是第1、2、3、69、70个状态,另外65个系统概率相同为0.00505。
II)拓扑分析
在选择完系统状态及计算状态概率后,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拓扑分析,判断内网系统是否出现解列情况。对于本实施例,除在第30次抽样状态中出现孤立母线,需要舍去该母线,保留剩余大网络结构来进行潮流计算外,其他枚举状态均不发生系统解列,全网仍为一个完整系统。
III)潮流计算
针对70种不同的抽样状态,运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70次确定性潮流计算,得到内网及边界系统中48个节点的电压大小,52条线路支路和13条发电机支路潮流大小,进而分析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在不同元件退出运行时的概率分布并将数据予以存储,以便后面判断越限情况和计算安全指标。
运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可能会出现潮流不收敛,不收敛的系统状态则将该抽样状态视为无效状态,不计入节点和支路的概率安全指标计算中。
在本实施例中,参与比较的几种方法如下:
M0:原始全网计算;
M1:本发明方法;
M2:不考虑外网约束的简单挂等值机法——工程上最常用的等值方法;
现定义两个能反映外网等值精度的指标,绝对误差e1以及相对误差e2,这两个指标的数值越小,说明精度越高。
绝对误差e1:e1=|x-xeq|;
相对误差e2
其中,x和xeq分别代表真值和估计值,所谓真值是指在仿真条件下,内外网均采用详细网络模型的潮流计算值概率安全指标计算值,而估计值是指在内网采用详细网络模型、外网采用等值网络模型下的潮流计算值概率安全指标计算值。
所有状态下,采用方法M1和M2计算得到节电电压和支路有功潮流的最大误差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节电电压潮流计算最大误差
表4支路有功功率潮流计算最大误差
4)概率安全指标计算
首先针对潮流不收敛的抽样状态,需要将其对应概率按照状态类概率安全指标定义累加,计算内网系统在N-1状态枚举法下的不收敛概率。
而针对潮流收敛的其他抽样状态,则根据状态类概率安全指标定义计算系统、各节点、线路支路、发电机支路的越限概率,表征其越限的可能性,再根据越限类概率安全指标定义计算系统、各节点、线路支路、发电机支路的越限大小,表征其越限的程度。
1、采用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潮流不收敛概率及误差分析
表5方法M0-M2系统潮流不收敛概率
表6方法M0-M2系统潮流不收敛概率误差分析
2、采用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电压越低限概率及误差分析。
表7方法M0-M2计算得到系统电压越低限概率
等值方法 M0 M1 M2
系统电压越低限概率 0.2504 0.2504 0.2454
表8方法M1-M2计算得到系统越低限概率误差分析
其中,在M2的计算中节点22、23、24、27、28、52、53、54的电压均会出现电压越低限的情况;而在M0和M1的计算中这些节电电压都不会越低限。
3、采用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线路过载概率及误差分析。
表9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线路过载概率
等值方法 M0 M1 M2
系统电压越低限概率 0.0293 0.0293 0.0343
表10方法M1-M2计算得到系统线路过载误差分析
4、采用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变压器过载概率及误差分析。
表11方法M0-M2计算得到的系统变压器过载概率
等值方法 M0 M1 M2
系统电压越低限概率 0.0192 0.0192 0.0242
表12方法M1-M2计算得到系统变压器过载误差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知:使用本发明提出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等值类型全面性的外网等值的枚举法概率安全指标计算方法后,能准确判断系统的潮流收敛状态和节电电压的越限状态,系统静态安全分析指标的计算结果与原网基本没有误差,计算精度很高。而工程上使用的挂机等值方法却有较大的误差,甚至错误判断潮流收敛状态和节点电压的越限状态,影响电力系统的分析决策。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提出的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安全指标分析方法,能够描述等值元件的全面性,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外网的运行情况,向内网提供适当的功率和电压支撑,用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络替代原始较大规模的外网,提高概率静态安全分析的计算效率。

Claims (1)

1.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内容;
1)输入基础数据
输入互联电网基础数据,包括全网电力一次设备参数及拓扑结构;所述设备参数包括全部线路的阻抗、对地电纳及其传输功率约束条件,变压器的阻抗、对地导纳、变比及其传输功率约束条件,全部节点的对地导纳及连接负荷功率大小,发电机出力大小及其出力约束条件;所述拓扑结构为电网分区情况及电网中各节点的连接关系;
等值前的互联网络节点被分为外网节点集合E、边界节点集合B和内网节点集合I;根据内外网划分情况,得到内网总元件个数N和内网可用元件个数Nf
2)建立外网等值网络
采用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静态等值方法计算等值网络的等值参数,所述等值参数包括表征原外网线路与发电机在边界节点等值的边界节点间等值支路阻抗表征原外网线路在边界节点与等值发电机节点间等值支路阻抗表征原外网线路在等值发电机节点间的等值支路阻抗表征原外网对地支路在边界节点等值的等值对地支路导纳表征原外网负荷在边界节点等值的等值负荷以及表征原外网发电机对内网功率支撑的等值发电机出力SeqGi
3)状态选择、拓扑分析及潮流计算
I)状态选择
完成步骤1)和步骤2)后,不计各元件间的故障相关性,基于N-1原则,对等值后的内网采用状态枚举法对系统状态x抽样,通过依次使内网和边界非等值元件逐个故障获取系统状态;并利用公式(1)计算系统各状态概率Px
P x = Π j = 1 N f A j Π k = 1 N - N f U k - - - ( 1 )
式中,Nf为内网可用元件个数;N为内网总元件个数;Aj表示第j个可用元件的可用率;Uk表示第k个不可用元件的不可用率;
II)拓扑分析
完成步骤I)选择后,对系统进行拓扑结构分析是否解列,分析整个系统的节点由线路和变压器连接成多少个子系统;在系统不解列的情况下,全网为一个系统,进入步骤III);对于解列的系统,则先舍去孤立元件、孤立节点或者发电机组可用容量小于负荷的子系统,再进入步骤III);
III)潮流计算
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从多次的计算结果中统计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概率分布,得到节点电压和支路潮流的越限情况并将每个抽样状态的结果进行存储;判断是否所有状态抽取完毕,如果是,则进入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I);
4)概率安全指标计算
在系统抽样状态中,存在着正常和越限这两种运行状态;所述越限状态指系统有节点电压或支路功率超出允许范围,越限状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P n = Σ m ∈ n P m - - - ( 2 )
式中,n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某状态的集合;Pm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第m次抽样状态的概率;Pn表示系统或元件处于某状态n的概率;
当概率安全指标超出系统容忍范围,调整控制措施,使系统潮流分布满足系统约束条件和负荷需求;
至此,基于灵敏度一致性和元件类型全面性的外网等值的枚举法概率安全指标计算步骤结束。
CN201610146594.6A 2016-03-15 2016-03-15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6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6594.6A CN105656036B (zh) 2016-03-15 2016-03-15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6594.6A CN105656036B (zh) 2016-03-15 2016-03-15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6036A true CN105656036A (zh) 2016-06-08
CN105656036B CN105656036B (zh) 2018-05-01

Family

ID=56493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659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56036B (zh) 2016-03-15 2016-03-15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5603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6995A (zh) * 2017-06-19 2017-12-0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外网对地支路和灵敏度信息的等值三相短路计算方法
CN108155658A (zh) * 2017-12-15 2018-06-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方法
CN109638871A (zh) * 2019-01-28 2019-04-16 东北电力大学 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
CN110380412A (zh) * 2019-07-22 2019-10-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cim/svg的主配一体化在线实时合环分析方法
CN112886598A (zh) * 2021-02-20 2021-06-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线路潮流结果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435A (ja) * 1994-09-09 1996-03-26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事故復旧操作支援方式
CN102570457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一种基于内网量测数据的两端口外网静态等值方法
CN103400303A (zh) * 2013-07-03 2013-11-20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基于内网常规Ward等值电路的外网静态等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435A (ja) * 1994-09-09 1996-03-26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事故復旧操作支援方式
CN102570457A (zh) * 2012-01-16 2012-07-11 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 一种基于内网量测数据的两端口外网静态等值方法
CN103400303A (zh) * 2013-07-03 2013-11-20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基于内网常规Ward等值电路的外网静态等值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6995A (zh) * 2017-06-19 2017-12-0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外网对地支路和灵敏度信息的等值三相短路计算方法
CN107436995B (zh) * 2017-06-19 2020-06-2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外网对地支路和灵敏度信息的等值三相短路计算方法
CN108155658A (zh) * 2017-12-15 2018-06-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方法
CN108155658B (zh) * 2017-12-15 2020-05-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方法
CN109638871A (zh) * 2019-01-28 2019-04-16 东北电力大学 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
CN109638871B (zh) * 2019-01-28 2022-04-15 东北电力大学 考虑风电接入的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主网划分方法
CN110380412A (zh) * 2019-07-22 2019-10-2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cim/svg的主配一体化在线实时合环分析方法
CN110380412B (zh) * 2019-07-22 2023-04-21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cim/svg的主配一体化在线实时合环分析方法
CN112886598A (zh) * 2021-02-20 2021-06-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线路潮流结果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6598B (zh) * 2021-02-20 2022-05-3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线路潮流结果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56036B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8251C (zh) 一种大型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的方法
CN101413981B (zh) 电力系统运行备用可靠性测试系统
CN105656036A (zh)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CN101917001B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在线静态安全分析的故障排序方法
CN103872681A (zh) 一种基于主配网一体化的在线实时合环方法
CN106990325B (zh) 基于突变逻辑阵的配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判定方法
CN110417011A (zh) 一种基于互信息与迭代随机森林的在线动态安全评估方法
CN104466959A (zh) 电力系统关键线路辨识方法和系统
CN104103019A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CN104112076A (zh) 基于模糊数学的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CN105406461B (zh) 一种配电网停电事件的负荷自适应动态监测方法
CN104166940A (zh) 配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CN107622360A (zh) 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关键线路识别方法
CN104750878A (zh) 一种基于混合搜索策略的拓扑故障诊断方法
CN103679545A (zh)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理论评估系统
CN104716646A (zh) 一种基于注入电流的节点耦合度分析方法
CN104091289A (zh) 基于接线模式规则的大规模配电网n-1快速校验方法
CN105552899B (zh) 一种计算大停电后电网恢复力的方法
CN105680442A (zh) 基于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网络的期望缺供电量评估方法
CN103810340B (zh) 基于站内主接线图映射的故障矢量分析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03529709B (zh) 电力系统故障联切装置模型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CN112103950B (zh) 一种基于改进gn分裂算法的电网分区方法
CN111585277B (zh) 一种基于混合集成模型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评估方法
CN104867063A (zh) 一种基于线性加权法的电网多重严重故障识别方法
Raghuraman et al. A survey on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s in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