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9922A -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9922A
CN105649922A CN201510822571.8A CN201510822571A CN105649922A CN 105649922 A CN105649922 A CN 105649922A CN 201510822571 A CN201510822571 A CN 201510822571A CN 105649922 A CN105649922 A CN 105649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ash plate
turning axle
mobile body
axis
guid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25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隆容
山本真也
山下秀晴
本田和也
西井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49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99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09Controlled pressure
    • F04B2027/1813Crankcas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22Valve-controlled fluid connection
    • F04B2027/1831Valve-controlled fluid connection between crankcase and suction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移动体和斜盘经由设置在斜盘的外周部上的柱形联接销而彼此联接。插入孔形成在斜盘中,联接销穿过该插入孔。插入孔具有用于随着移动体向旋转轴的轴向方向运动而引导联接销以及改变斜盘的倾斜角的引导表面。引导表面具有向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平坦表面部。该平坦表面部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的轴向方向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平坦表面部的垂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在由滑动部围绕的区域中相交。

Description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压缩机已经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No.52-131204中公开。这种类型的压缩机具有斜盘以及移动体,移动体向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以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压缩机在壳体中还具有控制压力室,控制气体被引入到该控制压力室中。当控制压力室内的压力在引入控制气体之后而被改变时,移动体向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随着向旋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移动体将力传递至斜盘的中央部,以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因此,斜盘的倾斜角被改变。
将力从移动体传递至斜盘的中央部的上述构型需要大的力来改变斜盘的倾斜角。为此,将改变斜盘的倾斜角的力从移动体传递至斜盘的外周部被认为是合适的。根据该构型,相比于将力从移动体传递至斜盘的中央部的构型,斜盘的倾斜角能够借助于更小的力来进行改变。因此,能够使对于改变斜盘的倾斜角所必需的引入到控制压力室中的控制气体的流动速率最小化。
然而,根据将改变斜盘的倾斜角的力从移动体传递至斜盘的外周部的构型,随着斜盘的倾斜角改变,力矩用于使移动体向移动体的移动方向倾斜。当移动体倾斜时,移动体和旋转轴在夹置了旋转轴的两侧的两点处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支承移动体的倾斜的力在移动体与旋转轴之间的接触点处产生,并且通过由该力产生的摩擦力而发生扭转。通过该扭转增大了滑动阻力,并且移动体变得不能向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平稳地移动。因此,斜盘的倾斜角变得不能平稳地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平稳地改变斜盘的倾斜角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包括:壳体,壳体中形成有吸入室、排放室、斜盘室以及气缸孔,该斜盘室与吸入室连通;旋转轴,旋转轴由壳体旋转地支承;斜盘,斜盘能够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而在斜盘室中旋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设置在旋转轴与斜盘之间,并且连杆机构允许斜盘的倾斜角向与旋转轴的轴线正交的第一方向改变;活塞,活塞容置成在气缸孔中往复运动;转换机构,转换机构通过斜盘的旋转而使活塞以根据斜盘的倾斜角的行程在气缸孔中往复运动;致动器,致动器位于斜盘室中并改变斜盘的倾斜角;以及控制致动器的控制机构。致动器具有:分隔体,分隔体设置在旋转轴上;移动体,移动体能够沿着旋转轴的轴线在斜盘室中移动;控制压力室,控制压力室由分隔体与移动体分隔而成,并且控制压力室通过引入来自排放室的制冷剂而使移动体移动;以及联接构件,联接构件设置在移动体与斜盘之间、位于旋转轴所穿过的斜盘的插入孔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移动体具有滑动部,该滑动部随着移动体沿旋转轴的轴线的运动而在旋转轴或分隔体上滑动。斜盘具有用于随着移动体沿着旋转轴的轴线的运动而引导联接构件以及改变斜盘的倾斜角的引导表面。引导表面设置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的轴线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引导表面的垂线或法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在由滑动部围绕的区域中相交。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的侧部截面图;
图2为示出了控制压力室、压力调节室、吸入室以及排放室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图4为示出了在斜盘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度时的压缩机的侧部截面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图6为示出了根据又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图7为示出了根据再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图8为示出了根据再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图9为示出了根据再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以及
图10为示出了根据再一示例的联接销的周缘的放大的侧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将被简单地称为压缩机。该压缩机用于车辆空调。此外,图1中的左侧将被定义为前侧,并且右侧将被定义为后侧。
如图1中所示,压缩机10的壳体11由第一气缸体12、第二气缸体13、前壳体14以及后壳体15构成,其中,第一气缸体12和第二气缸体13彼此接合,前壳体14接合至第一气缸体12的前端部,后壳体15接合至第二气缸体13的后端部。
第一阀/端口成形体16存在于前壳体14与第一气缸体12之间。第二阀/端口成形体17存在于后壳体15与第二气缸体13之间。
吸入室14a与排放室14b在前壳体14与第一阀/端口成形体16之间分隔而成。排放室14b位于吸入室14a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吸入室15a与排放室15b在后壳体15与第二阀/端口成形体17之间分隔而成。压力调节室15c形成在后壳体15中。压力调节室15c位于后壳体15的中央。吸入室15a位于压力调节室15c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排放室15b位于吸入室15a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排放室14b和排放室15b经由未示出的排放通道彼此连接。排放通道连接至未示出的外部制冷剂回路。排放室14b和排放室15b为排放压力区域。
在第一阀/端口成形体16中形成有与吸入室14a相连通的吸入端口16a以及与排放室14b相连通的排放端口16b。在第二阀/端口成形体17中形成有与吸入室15a相连通的吸入端口17a以及与排放室15b相连通的排放端口17b。在吸入端口16a和吸入端口17a中的每一者中都设置有未示出的吸入阀机构。在排放端口16b和排放端口17b中的每一者中都设置有未示出的排放阀机构。
在壳体11中,具有轴线L的旋转轴21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旋转轴21具有定位在壳体11的前端部附近的前端部以及定位在壳体11的后端部附近的后端部。旋转轴21的前端部穿过形成在第一气缸体12中的轴孔12h。旋转轴21的前端部位于前壳体14中。旋转轴21的后端部穿过形成在第二气缸体13中的轴孔13h。旋转轴21的后端部位于压力调节室15c中。
旋转轴21的前端部由第一气缸体12经由轴孔12h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旋转轴21的后端部由第二气缸体13经由轴孔13h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唇形密封式轴密封装置22存在于前壳体14与旋转轴21之间。车辆的发动机作为外部驱动源经由未示出的动力传动机构联接至旋转轴21的前端部以进行操作。该动力传动机构为例如由皮带和皮带轮构成的全时传动式无离合器机构。
在壳体11中形成有斜盘室24,该斜盘室24由第一气缸体12和第二气缸体13分隔而成。在斜盘室24中容置有斜盘23,斜盘23通过从旋转轴21获得驱动力而进行旋转以及通过相对于旋转轴21倾斜而移动。在斜盘23中形成有插入孔23a,旋转轴21穿过该插入孔23a。通过使旋转轴21穿过插入孔23a来将斜盘23配合至旋转轴21的外周表面。
在第一气缸体12中形成有多个第一气缸孔12a(仅一个第一气缸孔12a被示出在图1中)。所述多个第一气缸孔12a沿轴向方向穿透第一气缸体12,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气缸孔12a位于旋转轴21周围。每个第一气缸孔12a都经由吸入端口16a与吸入室14a相连通以及经由排放端口16b与排放室14b相连通。在第二气缸体13中形成有多个第二气缸孔13a(仅一个第二气缸孔13a被示出在图1中)。所述多个第二气缸孔13a沿轴向方向穿透第二气缸体13,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气缸孔13a位于旋转轴21周围。每个第二气缸孔13a都经由吸入端口17a与吸入室15a相连通以及经由排放端口17b与排放室15b相连通。第一气缸孔12a和第二气缸孔13a位于前方和后方以形成一对。在形成一对的第一气缸孔12a和第二气缸孔13a二者中容置有用以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的双头活塞25。压缩机10为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每个双头活塞25都经由一对滑瓦26保持在斜盘23的外周部处。当斜盘23与旋转轴21一起旋转时,斜盘23的旋转经由滑瓦26转换成双头活塞25的往复线性运动。因此,一对滑瓦26是通过斜盘23的旋转使双头活塞25在第一气缸孔12a和第二气缸孔13a中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由双头活塞25围在第一阀/端口成形体16和每个第一气缸孔12a中的空间为第一压缩室20a。由双头活塞25围在第二阀/端口成形体17和每个第二气缸孔13a中的空间为第二压缩室20b。
在第一气缸体12中形成有第一大直径孔12b。第一大直径孔12b延续至轴孔12h,并且第一大直径孔12b具有比轴孔12h的内径更大的内径。第一大直径孔12b与斜盘室24相连通。斜盘室24和吸入室14a通过吸入通道12c彼此连通,该吸入通道12c穿透第一气缸体12和第一阀/端口成形体16。
在第二气缸体13中形成有第二大直径孔13b。第二大直径孔13b延续至轴孔13h,并且第二大直径孔13b具有比轴孔13h的内径更大的内径。第二大直径孔13b与斜盘室24相连通。斜盘室24和吸入室15a通过吸入通道13c彼此连通,该吸入通道13c穿透第二气缸体13和第二阀/端口成形体17。
在第二气缸体13的周向壁上形成有吸入开口13s。吸入开口13s连接至外部制冷剂回路。制冷剂气体从外部制冷剂回路经由吸入开口13s而被吸入到斜盘室24中,并且制冷剂气体然后经由吸入通道12c和吸入通道13c而被吸入到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中。因此,吸入室14a和吸入室15a以及斜盘室24为吸入压力区域并且它们的压力大致相等。
从旋转轴21的外周表面突出有环形凸缘部21f。凸缘部21f位于第一大直径孔12b中。第一推力轴承27a设置在第一气缸体12与旋转轴21的凸缘部21f之间。圆筒形支承构件39压配合到旋转轴21的后端部。环形凸缘部39f从支承构件39的外周表面突出。凸缘部39f位于第二大直径孔13b中。第二推力轴承部27b设置在第二气缸体13与支承构件39的凸缘部39f之间。
在斜盘室24中容置有能够改变斜盘23的倾斜角的致动器30。致动器30使斜盘23的倾斜角向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的第一方向(图1中的竖向方向)改变。致动器30设置在斜盘23与旋转轴21的凸缘部21f之间。致动器30具有能够与旋转轴21一体地旋转的环形分隔体31。此外,致动器30具有带底圆筒形移动体32。移动体32位于凸缘部21f与分隔体31之间。移动体32能够在斜盘室24中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
移动体32由圆环形底部32a和圆筒部32b形成。底部32a具有通孔32e,旋转轴21穿过该通孔32e。圆筒部32b从底部32a的外周边缘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圆筒部32b的内周表面能够通过向分隔体31的外周边缘滑动而移动。因此,移动体32能够经由分隔体31而与旋转轴21一体地旋转。圆筒部32b的内周表面与分隔体3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部分通过密封构件33进行密封。通孔32e的内周表面与旋转轴2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部分通过密封构件34进行密封。致动器30具有控制压力室35,该控制压力室35由分隔体31和移动体32分隔而成。
在旋转轴21中形成有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内通道21a。第一轴内通道21a的后端部通向压力调节室15c。此外,在旋转轴21中形成有向旋转轴21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内通道21b。第二轴内通道21b具有与第一轴内通道21a的前端部相连通的一个端部以及通向控制压力室35的另一端部。因此,控制压力室35和压力调节室15c经由第一轴内通道21a和第二轴内通道21b彼此连通。
如图2中所示,压力调节室15c和吸入室15a经由泄放通道36彼此连通。泄放通道36设置有孔口36a。在泄放通道36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速率受孔口36a挤压。此外,压力调节室15c和排放室15b经由供给通道37彼此连通。在供给通道37上设置有作为对致动器30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的电磁控制阀37s。控制阀37s基于吸入室15a的压力来调节供给通道37的开度。控制阀37s调节在供给通道37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速率。
制冷剂气体从排放室15b经由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而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此外,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第二轴内通道21b、第一轴内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以及泄放通道36而被排放到吸入室15a。控制压力室35内的压力被这些项改变。通过控制压力室35与斜盘室24之间的压力差,移动体32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向分隔体31移动。因此,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为用于移动体32的运动控制的控制气体。
如图1中所示,在斜盘室24中,凸耳臂40位于斜盘23与凸缘部39f之间。该凸耳臂40为允许改变斜盘23的倾斜角的连杆机构。凸耳臂40从上端部朝向下端部以大致L形弯曲。承重部40w形成在凸耳臂40的上端部。承重部40w通过穿过斜盘23的凹槽部23b而向斜盘23的前方突出。
凸耳臂40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柱形销41联接至斜盘23的上端部,该第一柱形销41定位成穿过凹槽部23b的内部。因此,凸耳臂40的上端部支承在斜盘23上,以便能够绕与第一销41的轴心相匹配的第一摆动中心M1摆动。凸耳臂40的下端部通过第二柱形销42联接至支承构件39。因此,凸耳臂40的下端部支承在支承构件39上,以便能够绕与第二销42的轴心相匹配的第二摆动中心M2摆动。
联接部32c从移动体32的圆筒部32b的前端部朝向斜盘23突出。柱形联接销43作为联接构件压配合并固定至联接部32c。此外,长孔形插入孔23h形成在斜盘23中,联接销43能够穿过该长孔形插入孔23h。插入孔23h形成在斜盘23的插入孔23a的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图1中的下侧)。联接部32c经由联接销43联接至斜盘23的下端部。联接销43保持在斜盘23上,以便能够通过在插入孔23h中滑动而移动。
如图3中所示,插入孔23h具有用于随着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引导联接销43以及改变斜盘23的倾斜角的引导表面44。引导表面44在插入孔23h中靠近移动体32定位。引导表面44具有向移动体32的移动方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倾斜的平坦表面部44a。
移动体32具有随着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在旋转轴21上滑动的滑动部32s。滑动部32s为底部32a的通孔32e的内周表面,并且滑动部32s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正交又与第一方向(竖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3中的纸表面上的深度方向——观察,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与旋转轴21的轴线L相交的点被设定为交点P1。平坦表面部44a的倾斜角θ1设定成使得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交点P1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倾斜角θ1为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的倾角,并且倾斜角θ1为斜盘23相对于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倾角。区域Z1为其中滑动部32s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区域,并且区域Z1在图3中由圆点阴影表示。
在压缩机10中,当控制阀37s的开度减小时,从排放室15b经由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而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速率变小。于是,当制冷剂气体从控制压力室35经由第二轴内通道21b、第一轴内通道21a、压力调节室15c以及泄放通道36而被排放到吸入室15a时,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变得与吸入室15a中的压力大致相等。因此,当控制压力室35与斜盘室24之间的压力差变小时,斜盘23通过来自双头活塞25的作用在斜盘23上的压缩反作用力而经由联接销43来拉动移动体32,并且移动体32移动以使底部32a接近分隔体31。
如图4中所示,当移动体32移动以使底部32a接近分隔体31时,联接销43通过在插入孔23h的内侧部上滑动而移动,并且斜盘23绕第一摆动中心M1摆动。于是,随着斜盘23绕第一摆动中心M1摆动,凸耳臂40在绕第二摆动中心M2摆动的同时接近凸缘部39f。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变小,并且双头活塞25的行程变小,从而使得排放体积减小。
当控制阀37s的开度增大时,从排放室15b经由供给通道37、压力调节室15c、第一轴内通道21a以及第二轴内通道21b而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速率变大。因此,控制压力室35中的压力变得与排放室15b中的压力大致相等。因此,当控制压力室35与斜盘室24之间的压力差变大时,移动体32移动以使底部32a与分隔体31分开,同时经由联接销43拉动斜盘23。
如图1中所示,当移动体32移动以使底部32a与分隔体31分开时,联接销43通过在插入孔23h的内侧部上滑动而移动,并且斜盘23沿与斜盘23的倾斜角减小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一摆动中心M1摆动。于是,随着斜盘23绕第一摆动中心M1摆动,凸耳臂40沿与斜盘23的倾斜角减小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绕第二摆动中心M2摆动。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变大,并且双头活塞25的行程变大,从而使得排放体积增大。
接下来,将参照图3对压缩机10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3中所示,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在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上,力F0从联接销43作用于斜盘23。另一方面,力F1作为力F0的反作用力沿着垂线L1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与旋转轴21的轴线L相交的交点P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定位在区域Z1中,区域Z1由作为旋转轴21与移动体32的滑动部分的滑动部32s所围绕。此时,在包括交点P1的垂线L2上产生力F1与力F2的合力F3,力F1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力F2通过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而使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在与合力F3平衡的相反方向上的力F4也产生在垂线L2上。因此,施加至移动体32的所有的力在包括交点P1的垂线L2上是平衡的。因此,在移动体32上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平稳地改变。
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设定成使得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交点P1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因此,在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其中,在最大倾斜角下,在移动体32中产生的驱动力最大。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容易地改变成最大倾斜角并且能够从最大倾斜角平稳地减小。
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下面的效果。
(1)平坦表面部44a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交点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在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上,力F0从联接销43作用于斜盘23。另一方面,沿着垂线L1的力F1作为力F0的反作用力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平坦表面部44a的垂线L1(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的力F1)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交点P1沿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定位在区域Z1中,区域Z1由作为旋转轴21与移动体32的滑动部分的滑动部32s所围绕。此时,在包括交点P1的垂线L2上产生力F1与力F2的合力F3,力F1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力F2通过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而使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在与合力F3平衡的相反方向上的力F4也产生在垂线L2上。因此,施加至移动体32的所有的力在包括交点P1的垂线L2上是平衡的。因此,在移动体32上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平稳地改变。
(2)平坦表面部44a的倾斜角θ1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据此,在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其中,在最大倾斜角下,在移动体32中产生的驱动力最大。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容易地改变成最大倾斜角并且能够从最大倾斜角平稳地减小。
(3)引导表面44具有向移动体32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平坦表面部44a。据此,引导表面44的形状能够被简化。也就是说,由于抑制了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因此引导表面44的形状不复杂。因此,提高了生产力。
(4)根据采用双头活塞25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不同于具有单头活塞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斜盘室24不能用作用于改变斜盘23的倾斜角的控制室。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斜盘23的倾斜角通过改变由移动体32分隔的控制压力室35的压力来进行改变。控制压力室35的空间比斜盘室24的空间更小。因此,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体积能够很小,使得在斜盘23的倾斜角改变时的响应性是令人满意的。此外,由于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平稳地改变,因此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体积能够被抑制在最低所需值。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方式改变。
如图5中所示,平坦表面部44a能够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处于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时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在这种情况下,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5中的纸表面上的深度方向——观察,交点P1位于区域Z1中。倾角θ1为在斜盘23的倾斜角处于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时关于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的方向的倾角。据此,移动体32能够在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平稳地移动,在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使用频率最高。因此,能够简化对被引入到控制压力室35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速率的控制。
如图6中所示,平坦表面部44a能够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在这种情况下,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6中的纸表面上的深度方向——观察,交点P1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倾角θ1为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关于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的方向的倾角。据此,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在压缩机10启动时也能够平稳地增大。
如图7中所示,引导表面44可以具有弯曲表面部44b。弯曲表面部44b形成为在虚拟圆R1上经过的弓形形状。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弯曲表面部44b的法线L3上的力F0从联接销43作用于斜盘23。另一方面,力F1作为从联接销43作用于斜盘23的力F0的反作用力沿着法线L3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斜盘23的倾斜角的变化,弯曲表面部44b的法线L3(从联接销43作用于移动体32的力F1)与旋转轴21的轴线L的交点P2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据此,即使在斜盘23的倾斜角改变的情况下,在联接销43由弯曲表面部44b引导时,交点P2仍不易于位于由旋转轴21与移动体32的滑动部32s所围绕的区域Z1外部。因此,即使在斜盘23的倾斜角改变的情况下,仍能够容易地抑制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并且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平稳地改变。
如图8中所示,平坦表面部44a可以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位于区域Z2中,区域Z2由随着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在分隔体31上滑动的滑动部32s围绕。在这种情况下,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8中的纸表面上的深度方向——观察,交点P1位于区域Z2中。倾角θ1为关于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的方向的倾角。此外,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可以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位于区域Z2中,区域Z2由随着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移动而在分隔体31上滑动的滑动部32s所围绕。此外,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可以设定成使得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处于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时位于区域Z2中,区域Z2由随着移动体32向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运动而在分隔体31上滑动的滑动部32s所围绕。
如图9和图10中所示,引导表面44可以具有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为平坦表面部44a和弯曲表面部44b的组合。例如,如图9中所示,当斜盘23的倾斜角增大以变为最大倾斜角时,联接销43由弯曲表面部44b引导,而如图10中所示,在斜盘23的倾斜角减小以变为最小倾斜角时,联接销43由平坦表面部44a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平坦表面部44a的倾角θ1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又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10上的纸表面上的深度方向——观察,交点P1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位于由滑动部32s围绕的区域Z1中。倾角θ1为在斜盘23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关于与旋转轴21的轴线L正交的方向的倾角。据此,在其中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改变的整个范围内不存在使移动体32向移动方向倾斜的力矩。因此,斜盘23的倾斜角能够平稳地减小。
在斜盘23中,能够形成凹槽来取代插入孔23h,联接销43能够穿过该凹槽。
联接销43可以利用螺钉固定至联接部32c。
联接销43可以不固定至联接部32c。例如,可以通过将联接销43插入到插入孔中而将联接销43以可滑动的方式保持在联接部32c的插入孔中。
通过在供给通道37中设置使压力调节室15c与排放室15b连通的孔口,可以在使压力调节室15c与吸入室15a连通的泄放通道36上设置电磁控制阀37s。
压缩机10可以是采用单头活塞的单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压缩机10可以经由离合器从外部驱动源获得驱动力。

Claims (7)

1.一种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吸入室、排放室、斜盘室以及气缸孔,所述斜盘室与所述吸入室连通;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所述壳体旋转地支承;
斜盘,所述斜盘能够通过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在所述斜盘室中旋转;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斜盘之间,并且所述连杆机构允许所述斜盘的倾斜角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正交的第一方向改变;
活塞,所述活塞容置成在所述气缸孔中往复运动;
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通过所述斜盘的旋转而使所述活塞以根据所述斜盘的倾斜角的行程在所述气缸孔中往复运动;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斜盘室中,所述致动器改变所述斜盘的倾斜角;以及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具有:
分隔体,所述分隔体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移动体,所述移动体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线在所述斜盘室中移动;
控制压力室,所述控制压力室由所述分隔体和所述移动体分隔而成,所述控制压力室通过引入来自所述排放室的制冷剂而使所述移动体移动;以及
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斜盘之间、位于所述旋转轴所穿过的所述斜盘的插入孔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
所述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体具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随着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运动而在所述旋转轴或所述分隔体上滑动;
所述斜盘具有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用于随着所述移动体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运动而引导所述联接构件以及改变所述斜盘的倾斜角;并且
所述引导表面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垂线或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区域中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设定成使得当所述斜盘的倾斜角为最大倾斜角时,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垂线或所述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设定成使得当所述斜盘的倾斜角处于最小倾斜角与最大倾斜角之间时,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垂线或所述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设定成使得当所述斜盘的倾斜角为最小倾斜角时,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垂线或所述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设定成使得在所述斜盘的倾斜角能够改变的整个范围内,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垂线或所述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平坦表面部,并且所述平坦表面部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垂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表面包括弯曲表面部,并且所述弯曲表面部设定成使得从既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正交又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法线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轴线在由所述滑动部围绕的所述区域中相交。
CN201510822571.8A 2014-11-27 2015-11-24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Pending CN1056499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0293A JP2016102434A (ja) 2014-11-27 2014-11-27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4-240293 2014-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9922A true CN105649922A (zh) 2016-06-08

Family

ID=5596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2571.8A Pending CN105649922A (zh) 2014-11-27 2015-11-24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53436A1 (zh)
JP (1) JP2016102434A (zh)
KR (1) KR20160064005A (zh)
CN (1) CN105649922A (zh)
DE (1) DE1020151203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97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1204A (en) * 1976-04-23 1977-11-04 Borg Warner Controllers for variable discharge compressors
CN103807136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3807133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407470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可变排量斜板式压缩机
CN10407471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
WO2014157311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1443A (en) * 1976-12-02 1977-12-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ariable stroke compressor
US4886423A (en) * 1986-09-02 1989-12-12 Nippon Soken, Inc.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US4836090A (en) * 1988-01-27 1989-06-0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alanced variable stroke axial piston machine
JP2701919B2 (ja) * 1988-03-02 1998-0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JPH05312144A (ja) * 1992-05-08 1993-11-22 Sanden Corp 可変容量斜板式圧縮機
DE10125009A1 (de) * 2000-05-24 2001-12-06 Sanden Corp Verstellbarer Schrägscheibenkompressor mit Kapazitätssteuerungsmechanismen
DE10222388A1 (de) * 2001-05-22 2003-02-13 Denso Corp Kompressor mit veränderbarer Verdrängung
KR100759423B1 (ko) * 2001-12-12 2007-09-17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용량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US8038415B2 (en) * 2007-06-01 2011-10-18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Variable capacity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JP5519193B2 (ja) * 2009-06-05 2014-06-11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6028524B2 (ja) * 2012-11-05 2016-11-1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6003547B2 (ja) * 2012-11-05 2016-10-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6079379B2 (ja) * 2013-03-29 2017-02-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DE112014001762T5 (de) * 2013-03-29 2015-12-17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Taumelscheibenkompressor mit variabler Kapazität
JP6032146B2 (ja) * 2013-07-16 2016-11-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両頭ピストン型斜板式圧縮機
JP6264105B2 (ja) * 2014-03-10 2018-01-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31204A (en) * 1976-04-23 1977-11-04 Borg Warner Controllers for variable discharge compressors
CN103807136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3807133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CN10407470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可变排量斜板式压缩机
CN104074711A (zh) * 2013-03-29 2014-10-0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双头活塞型斜板式压缩机
WO2014157311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株式会社 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897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53436A1 (en) 2016-06-02
KR20160064005A (ko) 2016-06-07
JP2016102434A (ja) 2016-06-02
DE102015120395A1 (de) 2016-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3628B2 (en) Compressor with drive and tilt mechanisms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a swash plate
CN103807133B (zh)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EP2784316A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compressor
EP2728182A2 (en)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KR101707423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4712527A (zh) 可变排量斜盘式压缩机
CN105051368B (zh) 可变容量型斜板式压缩机
CN105190031B (zh) 可变容量型斜板式压缩机
EP2886861B1 (en)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EP2784318B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compressor
CN105649922A (zh) 可变排量式斜盘压缩机
US20140294616A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CN104632574B (zh) 旋转斜盘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KR101739639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5649920A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KR101735175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JP2016160749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CN104948417A (zh)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KR20150010604A (ko) 편두 피스톤식 가변 용량형 압축기
JP2018159277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8150902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7160887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6121667A (ja)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7180239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6156335A (ja) 斜板式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