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7133B -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07133B CN103807133B CN201310524846.0A CN201310524846A CN103807133B CN 103807133 B CN103807133 B CN 103807133B CN 201310524846 A CN201310524846 A CN 201310524846A CN 103807133 B CN103807133 B CN 1038071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ash plate
- cylinder holes
- live axle
- room
- actu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1061 fore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49 pul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9/00—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 F15B9/02—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with servomotors of the reciprocatable or oscillatable type
- F15B9/04—Servomotors with follow-up action, e.g. obtained by feed-back control, i.e. in which the position of the actuated member conforms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with servomotors of the reciprocatable or oscillatable type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output of a pump with variable capac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54—Actuating elements
- F04B27/1072—Pivot mechan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2—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having plural sets of cylinders or pist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 F04B27/1804—Controlled by crankcase pressure
- F04B2027/1809—Controlled pressure
- F04B2027/1813—Crankcase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所述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包括致动器。致动器布置在斜板室中,同时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参照斜板,致动器位于由第一缸孔所处的区域中。致动器包括固定至驱动轴的旋转体、可动体、以及控制压力室。连杆机构位于驱动轴与斜板之间。随着斜板的倾斜角改变,连杆机构使第一头部的上止点位置比第二头部的上止点位置移动更大的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19665和No.5-172052公开了传统斜板式变排量式压缩机(在文中,被称作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形成在壳体中的吸入室、排出室、斜板室、以及多个缸孔。驱动轴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中。斜板室容置斜板,斜板可通过驱动轴的旋转而旋转。允许斜板的倾斜角发生改变的连杆机构布置在驱动轴与斜板之间。倾斜角相对于垂直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线进行限定。
每个缸孔容置往复运动方式的活塞并且由此形成压缩室。每个缸孔由布置在斜板前面的前缸孔和布置在斜板后面的后缸孔形成。每个活塞包括前头部和后头部,前头部在前缸孔中往复运动,后头部与前头部结合成一体并且后头部在后缸孔中往复运动。
转换机构通过斜板的旋转使每个活塞在与其关联的一个缸孔中往复运动与斜板的倾斜角相对应的冲程。致动器能够改变斜板的倾斜角并且由控制机构进行控制。
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19665中描述的压缩机中,压力调节室形成在壳体的后壳体构件中。控制压力室形成在缸体中并且与压力调节室连通,缸体也是壳体的部件。致动器布置在控制压力室中,同时防止与驱动轴一体旋转。
具体地,致动器具有非旋转可动体,非旋转可动体与驱动轴的后端部重叠。非旋转可动体的内周表面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后端部。非旋转可动体可在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非旋转可动体通过非旋转可动体的外周表面可在控制压力室中滑动并且在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滑动。非旋转可动体被限制绕驱动轴的旋转轴线滑动。将非旋转可动体向前推压的压缩弹簧布置在控制压力室或者压力调节室中。致动器具有可动体,可动体接合至斜板并且可在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止推轴承布置在非旋转可动体与可动体之间。改变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压力控制阀设置在压力调节室与排出室之间。通过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的这种改变,非旋转可动体和可动体沿旋转轴线移动。
连杆机构布置在斜板室中。连杆机构具有可动体和固定至可动体的支臂。支臂的后端部具有长形孔。长形孔在垂直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并且横向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销接纳在长形孔中并且在斜板前面的位置处支撑斜板使得允许斜板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
在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5-172052中描述的压缩机中,可动体的前端部具有长形孔,长形孔在垂直于且横向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销通过长形孔并且在斜板的后端处支撑斜板使得允许斜板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第二枢转轴线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
在这些压缩机中,当压力调节阀被控制为打开时,允许在排出室与压力调节室之间的连通,这与斜板室中的压力相比升高了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这使非旋转可动体和可动体前进。由此,斜板的倾斜角增大并且每个活塞的冲程相应地增大。这增大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排量。相反地,通过控制压力调节阀关闭,阻断了在排出室与压力调节室之间的连通。这将控制压力室中的压力降低至等于斜板室中压力水平的水平。这使非旋转可动体和可动体后退。由此,在此压缩机中,斜板的倾斜角减小并且活塞冲程相应地减小。这减小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排量。
在这些压缩机中,连杆机构布置为使得随着斜板的倾斜角改变,活塞前头部的上止点位置比活塞后头部的上止点位置在更大程度上移动。具体地,当斜板的倾斜角改变时,活塞后头部的上止点位置几乎不移动,但是活塞前头部的上止点位置大幅地移动。随着斜板的倾斜角接近零度,活塞仅由后头部执行很小的压缩工作,同时不由前头部执行压缩工作。
但是,在上述传统压缩机中,致动器位于斜板后面或者相对于斜板更靠近后缸孔。因此,在压缩机的壳体中,很难在斜板后面产生空间来允许非旋转可动体和可动体前后移动。因此,需要减小致动器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但是,小致动器很难执行排量控制。如果增大壳体的径向尺寸以允许斜板的倾斜角容易地改变,那么将会降低压缩机在车辆上的可安装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尺寸上紧凑并且确保改进的排量控制的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包括壳体、驱动轴、斜板、连杆机构、活塞、转换机构、致动器、以及控制机构,吸入室、排出室、斜板室、以及缸孔形成在壳体中,驱动轴由壳体以旋转的方式支撑,斜板能够通过驱动轴的旋转在斜板室中旋转。连杆机构布置在驱动轴与斜板之间,并且允许斜板的相对于与驱动轴的旋转轴线垂直的线的倾斜角发生改变。活塞以往复运动的方式接纳在缸孔中。转换机构通过斜板的旋转使活塞在缸孔中往复运动与斜板的倾斜角相对应的冲程。致动器能够改变斜板的倾斜角。控制机构控制致动器。缸孔由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形成,第一缸孔位于面对斜板的第一表面的第一区域中,第二缸孔位于面对斜板的第二表面的第二区域中。活塞包括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第一头部在第一缸孔中往复运动,第二头部与第一头部结合成一体并且第二头部在第二缸孔中往复运动。连杆机构构造成使得,随着倾斜角发生改变,第一头部的上止点位置比第二头部的上止点位置移动更大的量。致动器布置在斜板室中并且位于斜板的由第一缸孔所处的一侧,并且致动器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致动器包括固定至驱动轴的旋转体、可动体、以及控制压力室,可动体耦接至斜板并且沿驱动轴的旋转轴线移动从而可相对于旋转体移动,控制压力室由旋转体和可动体限定。控制压力室的内部压力被改变成使得可动体移动。
当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斜板的倾斜角改变时,活塞的第二头部的上止点位置几乎不移动,但是,活塞的第一头部的上止点位置大幅移动。这允许斜板室的由第一缸孔所处的区域中产生相对较大的空间。相对于斜板,致动器位于由第一缸孔所处的区域中。因此,在压缩机中,在不增加壳体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增加致动器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
因此,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是紧凑的,所以可以实现改进的可安装性并且确保改进的排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处于对应于最大排量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处于对应于最小排量的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截面图;以及
图4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每一者的压缩机形成车载空调中的制冷回路的一部分并且安装在车辆中。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和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包括壳体1、驱动轴3、斜板5、连杆机构7、多个活塞9、成对的前滑脚11a和后滑脚11b、致动器13、以及控制机构15,控制机构15在图2中示出。
参照图1,壳体1具有在压缩机中的前部位置处的前壳体构件17、在压缩机中的后部位置处的后壳体构件19、以及布置在前壳体构件17与后壳体构件19之间的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3。
前壳体构件17具有向前突出的凸部17a。轴密封装置25布置在凸部17a中并且布置在凸部17a的内周与驱动轴3之间。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一排出室29a形成在前壳体构件17中。在前壳体构件17中,第一吸入室27a布置在径向内部位置处并且第一排出室29a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处。
控制机构15接纳在后壳体构件19中。第二吸入室27b、第二排出室29b、以及压力调节室31形成在后壳体构件19中。在后壳体构件19中,第二吸入室27b布置在径向内部位置处并且第二排出室29b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处。压力调节室31形成在后壳体构件19的中部。第一排出室29a和第二排出室29b通过未示出的排出通道彼此连接。排出通道具有与压缩机外部连通的出口。
斜板室33由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3形成。斜板室33基本上布置在壳体1的中部。
多个第一缸孔21a形成在第一缸体21中从而在等角间隔处同中心地间隔开,并且彼此平行延伸。
第一缸体21具有第一轴孔21b,驱动轴3通过第一轴孔21b。第一凹部21c形成在第一缸体21中、在第一轴孔21b后面的位置处。第一凹部21c与第一轴孔21b连通并且与第一轴孔21b同轴。第一凹部21c与斜板室33连通。台阶形成在第一凹部21c的内周表面中。第一止推轴承35a布置在第一凹部21c中的前部位置处。第一缸体21还包括第一吸入通道37a,斜板室33和第一吸入室27a通过第一吸入通道37a彼此连通。
正如在第一缸体21中,多个第二缸孔23a形成在第二缸体23中。
第二轴孔23b形成在第二缸体23中,驱动轴3插入通过第二轴孔23b。第二轴孔23b与压力调节室31连通。第二缸体23具有第二凹部23c,第二凹部23c位于第二轴孔23b的前面并且与第二轴孔23b连通。第二凹部23c和第二轴孔23b彼此同轴。第二凹部23c与斜板室33连通。台阶形成在第二凹部23c的内周表面中。第二止推轴承35b布置在第二凹部23c中的后部位置处。第二缸体23还具有第二吸入通道37b,斜板室33通过第二吸入通道37b与第二吸入室27b连通。
斜板室33通过进口330连接至未示出的蒸发器,进口330形成在第二缸体23中。
第一阀板39布置在前壳体构件17与第一缸体21之间。第一阀板39具有吸入口39b和排出口39a。吸入口39b的数量和排出口39a的数量等于第一缸孔21a的数量。未示出的吸入阀机构布置在每个吸入口39b中。每一个第一缸孔21a都通过对应的一个吸入口39b与第一吸入室27a连通。未示出的排出阀机构布置在每个排出口39a中。每一个第一缸孔21a都通过对应的一个排出口39a与第一排出室29a连通。连通孔39c形成在第一阀板39中。连通孔39c允许通过第一吸入通道37a在第一吸入室27a与斜板室33之间的连通。
第二阀板41布置在后壳体构件19与第二缸体23之间。类似第一阀板39,第二阀板41具有吸入口41b和排出口41a。吸入口41b的数量和排出口41a的数量等于第二缸孔23a的数量。未示出的吸入阀机构布置在每个吸入口41b中。每一个第二缸孔23a通过对应的一个吸入口41b与第二吸入室27b连通。未示出的排出阀机构布置在每个排出口41a中。每一个第二缸孔23a都通过对应的一个排出口41a与第二排出室29b连通。连通孔41c形成在第二阀板41中。连通孔41c允许通过第二吸入通道37b使第二吸入室27b与斜板室33之间连通。
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分别通过第一吸入通道37a和第二吸入通道37b与斜板室33连通。这使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与斜板室33中的压力基本上相等。更具体地,斜板室33中的压力受窜气影响并且由此稍高于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的每一者中的压力。从蒸发器送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进口330流动到斜板室33中。因此,斜板室33中的压力以及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低于第一排出室29a和第二排出室29b中的压力。因此,斜板室33是低压室。
斜板5、致动器13、以及凸缘3a附接至驱动轴3。驱动轴3在后面通过凸部17a并且接纳在第一缸体21和第二缸体23中的第一轴孔21b和第二轴孔23b中。由此,驱动轴3的前端位于凸部17a内侧并且驱动轴3的后端布置在压力调节室31内侧。驱动轴3由壳体1中的第一轴孔21b和第二轴孔23b的壁以可绕旋转轴线O旋转的方式支撑。斜板5、致动器13、以及凸缘3a容置在斜板33中。凸缘3a布置在第一止推轴承35a与致动器13之间或者更具体地,在第一止推轴承35a与可动体13b之间,下文中将对可动体13b进行描述。凸缘3a防止第一止推轴承35a与可动体13b之间的接触。可以在第一轴孔21b和第二轴孔23b的壁与驱动轴3之间采用径向轴承。
支撑构件43以挤压的方式绕驱动轴3的后部安装。支撑构件43具有凸缘43a和附接部43b,凸缘43a接触第二止推轴承35b,第二销47b正如下文中描述通过附接部43b。轴向通道3b形成在驱动轴3中并且在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从驱动轴3的后端向驱动轴3的前端延伸。径向通道3c从轴向通道3b的前端径向延伸并且径向通道3c具有在驱动轴3的外周表面中的开口。轴向通道3b和径向通道3c是连通通道。轴向通道3b的后端具有在压力调节室31中的开口,压力调节室31是低压室。径向通道3c具有在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开口,下文中将对控制压力室13c进行描述。
斜板5成形为环状平板并且具有前表面5a和后表面5b。斜板室33中的斜板5的前表面5a面向压缩机中的前方。斜板室33中的斜板5的后表面5b面向压缩机中的后方。斜板5的前表面5a和后表面5b分别对应于斜板5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压缩机中,第一缸孔21a位于面对斜板5的前表面5a的第一区域中,第二缸孔23a位于面对斜板5的后表面5b的第二区域中。斜板室33包括由斜板5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小于第一区域。
斜板5固定至环板45。环板45成形为环状平板并且在中央处具有通孔45a。通过使驱动轴3通过通孔45a,斜板5附接至驱动轴3并且由此布置在斜板室33中的第二缸孔23a附近的位置处。换言之,斜板5布置在靠近斜板室33中的后端部的位置处。
连杆机构7具有支臂49。支臂49在斜板室33中布置在斜板5后面并且位于斜板5与支撑构件43之间。支臂49基本上具有L形。如图3中所示,当斜板5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倾斜角最小时,支臂49与支撑构件43的凸缘43a接触。这允许支臂49将斜板5以最小倾斜角保持在压缩机中。配重部49a形成在支臂49的远端处。配重部49a在致动器13的圆周方向上与约一半的圆周相对应地延伸。配重部49a可以以任一适当形式成形。
支臂49的远端通过第一销47a连接至环板45。此构型支撑支臂49的远端从而允许支臂49的远端相对于环板45或者换言之相对于斜板5绕第一销47a的轴线枢转,第一销47a的轴线是第一枢转轴线M1。第一枢转轴线M1垂直于驱动轴3的旋转轴线O延伸。
支臂49的底端通过第二销47b连接至支撑构件43。此构型支撑支臂49的底端从而允许支臂49的底端相对于支撑构件43或者换言之相对于驱动轴3绕第二销47b的轴线枢转,第二销47b的轴线是第二枢转轴线M2。第二枢转轴线M2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M1延伸。支臂49以及第一销47a和第二销47b相当于根据本发明的连杆机构7。
在压缩机中,斜板5通过经由连杆机构7在斜板5与驱动轴3之间的连接被允许与驱动轴3一起旋转。由于支臂49位于斜板5与支撑构件43之间,所以连杆机构7位于在斜板室33中的面对斜板5的后表面5b的第二区域中。换言之,连杆机构7位于第二缸孔23a附近。即,连杆机构7位于斜板室33中的斜板5后面。如图1和图3所示,斜板5的倾斜角通过支臂49的相对的两端绕第一枢转轴线M1和第二枢转轴线M2的枢转来改变。
配重部49a相对于支臂49的远端或者换言之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M1设置在与第二枢转轴线M2相反的一侧处。因此,当支臂49通过第一销47a由环板45支撑时,配重部49a通过环板45中的槽45b并且到达与环板45的前表面即斜板5的前表面对应的位置。因此,由驱动轴3绕旋转轴线O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应用于在与斜板5的前表面5a相对应的一侧处的配重部49a。
活塞9每个都包括在前端处的第一活塞头9a和在后端处的第二活塞头9b。第一活塞头9a和第二活塞头9b分别地相当于第一头部和第二头部。
第一活塞头9a以往复运动的方式接纳在对应的第一缸孔21a中并且形成第一压缩室21d。第二活塞头9b以往复运动的方式容置在对应的第二缸孔23a中并且形成第二压缩室23d。每个活塞9具有凹部9c。每个凹部9c容置半圆形的滑脚11a、11b。滑脚11a、11b将斜板5的旋转转换成活塞9的往复运动。滑脚11a、11b相当于根据本发明的转换机构。由此,第一活塞头9a和第二活塞头9b在对应的第一缸孔21a和第二缸孔23a中往复运动与斜板5的倾斜角相对应的冲程。
致动器13容置在斜板室33中、在斜板5的前面位置处并且被允许前进到第一凹部21c中。致动器13具有旋转体13a和可动体13b。旋转体13a具有类似圆板形状并且固定至驱动轴3。这仅允许旋转体13a与驱动轴3一起旋转。O形环附接至可动体13b的外周。
可动体13b成形为圆柱形并且具有通孔130a、主体部130b、以及附接部130c。驱动轴3通过通孔130a。主体部130b从可动体13b的前侧向可动体13b的后侧延伸。附接部130c形成在主体部130b的后端处。驱动轴3通过通孔130a延伸到可动体13b的主体部130b中。旋转体13a以允许主体部130b相对于旋转体13a滑动的方式接纳在主体部130b中。这允许可动体13b与驱动轴3一起旋转并且在斜板室33中的面对斜板室5的前表面5a的第一区域中在驱动轴3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移动。O形环安装在通孔130a中。因此,驱动轴3延伸通过致动器13并且允许致动器13绕旋转轴线O与驱动轴3一体地旋转。
通过使驱动轴3通过致动器13,可动体13b布置成面对连杆机构7,其中,斜板5布置在斜板室33中。更具体地,包括可动体13b的致动器13位于在斜板室33中的面对斜板5的前表面5a的第一区域中或者由第一缸孔21a所处的区域中。即,致动器13位于斜板室33中的斜板5的前面。致动器13布置在第一区域中,并且连杆机构7布置在第二区域中。
环板45通过第三销47c连接至可动体13b的附接部130c。在此方式中,环板45或者换言之斜板5由可动体13b支撑使得允许环板45或者斜板5绕第三销47c枢转,第三销47c是操作轴线M3。操作轴线M3平行于第一轴线M1和第二轴线M2延伸。因此,可动体13b保持在连接至斜板5的状态。当斜板5的倾斜角最大时,可动体13b与凸缘3a接触。因此,在压缩机中,可动体13b能够将斜板5保持在最大倾斜角处。
控制压力室13c限定在旋转体13a与可动体13b之间。径向通道3c具有在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开口。控制压力室13c通过径向通道3c和轴向通道3b与压力调节室31连通。
参照图2,控制机构15包括排出通道15a和供应通道15b、控制阀15c、以及节流孔15d,排出通道15a和供应通道15b每个都用作控制通道。
排出通道15a连接至压力调节室31和第二吸入室27b。压力调节室31通过轴向通道3b和径向通道3c与控制压力室13c连通。因此,排出通道15a允许在控制压力室13c与第二吸入室27b之间的连通。节流孔15d形成在排出通道15a中以限制流动到排出通道15a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
供应通道15b连接至压力调节室31和第二排出室29b。因此,正如排出通道15a的情形,控制压力室13c和第二排出室29b通过供应通道15b、轴向通道3b、以及径向通道3c彼此连通。换言之,轴向通道3b和径向通道3c每个都构造成排出通道15a中的部分和供应通道15b中的部分,排出通道15a和供应通道15b中的每一者都用作控制通道。
控制阀15c布置在供应通道15b中。控制阀15c能够与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相对应地调节供应通道15b的开度。因此,控制阀15c调节流动到供应通道15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众所周知可使用的阀可以用作控制阀15c。
螺纹部3d形成在驱动轴3的远端处。驱动轴3通过螺纹部3d连接至未示出的皮带轮或未示出的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
延伸向蒸发器的管道(未示出)连接至进口330。延伸向冷凝器(也未示出)的管道连接至出口。压缩机、蒸发器、膨胀阀、以及冷凝器构造成在用于车辆的空调中的制冷回路。
在具有上述构型的压缩机中,驱动轴3旋转以使斜板5旋转,因此使活塞9在对应的第一缸孔21a和第二缸孔23a中往复运动。这改变了与活塞冲程相对应的每个第一压缩室21d的体积和每个第二压缩室23d的体积。由此,制冷剂气体经由进口330从蒸发器吸入到斜板室33中,并且传送到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然后,制冷剂气体在第一压缩室21d和第二压缩室23d中进行压缩然后传送到第一排出室29a和第二排出室29b中。然后,制冷剂气体从第一排出室29a和第二排出室29b通过出口送出到冷凝器中。
与此同时,包括斜板5、环板45、支臂49、以及第一销47a的旋转构件受到在减小斜板5的倾斜角的方向上作用的离心力。通过斜板5的倾斜角的如此变化,通过选择性地增大和减小每个活塞9的冲程进行排量控制。
具体地,在控制机构15中,当图2中示出的控制阀15c减小流动到供应通道15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时,从压力调节室31通过排出通道15a流动到第二排出室27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大。这使得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与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基本上相等。因此,当作用在旋转构件上的离心力使可动体13b后退时,控制压力室13c在尺寸上减小并且由此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
换言之,如图3中所示,斜板5绕操作轴线M3枢转。支臂49的相反的端绕对应的第一枢转轴线M1和第二枢转轴线M2枢转,并且支臂49接近支撑构件43的凸缘43a。这减小了每个活塞9的冲程,由此减小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吸入量和排量。图3中示出的斜板5的倾斜角对应于压缩机中的最小倾斜角。
压缩机的斜板5受到作用在配重部49a上的离心力。由此,压缩机的斜板5在减小倾斜角的此方向上容易地移动。可动体13b在驱动轴3的轴向方向上向后移动并且可动体13b的后端布置在配重部49a的内侧。因此,当压缩机的斜板5的倾斜角减小时,配重部49a与可动体13b的后端的约一半重叠。
如果图2中示出的控制阀15c增加了流动到供应通道15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那么,与减小压缩机排量的情形相反,从第二排出室29b通过供应通道15b流动到压力调节室31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增大。因此,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与第二排出室29b中的压力基本上相等。这使致动器13的可动体13b抵抗作用在旋转构件上的离心力前进。这增加了控制压力室13c的体积并且增加了斜板5的倾斜角。
换言之,参照图1,斜板5在相反方向上绕操作轴线M3枢转。支臂49的相反的两端相应地在相反方向上绕对应的第一枢转轴线M1和第二枢转轴线M2枢转。因此,支臂49与支撑构件43的凸缘43a分离。这增加了每个活塞9的冲程,由此增大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吸入量和排量。图1中示出的斜板5的倾斜角对应于压缩机的最大倾斜角。
在此压缩机中,斜板5和驱动轴3通过连杆机构7彼此耦接,使得斜板5在斜板室33中位于更靠近第二缸孔23a的位置处。因此,当斜板5的倾斜角和活塞9的冲程在此压缩机中最大时,每个第一活塞头9a的上止点位置最靠近第一阀板39,并且第二活塞头9b的上止点位置最靠近第二阀板41。另一方面,随着斜板5的倾斜角和活塞9的冲程减小,每个第一活塞头9a的上止点位置与第一阀板39逐渐地分开。但是,每个活塞头9b的上止点位置保持在每个活塞9的冲程最大并且处于靠近第二阀板41的位置处的状态基本上不变。
如上所述,当压缩机的斜板5的倾斜角改变时,每个活塞9的第二活塞头9b的上止点位置几乎不移动,同时活塞9的第一活塞头9a的上止点位置大幅移动。因此,相对于斜板5,在斜板室33中由第一缸孔21所处的区域中产生相对较大的空间。另外,参照斜板5,致动器13位于斜板室33中由第一缸孔21a所处的区域中。因此,在压缩机中,在不增大壳体1的径向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致动器13的径向尺寸,从而确保控制压力室13c的尺寸较大。因此,可动体13b基于压缩机的斜板室33中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中的波动以所需方式移动。
另外,压缩机的连杆机构7位于斜板5的与可动体13b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由第二缸孔23a所处的区域中。当压缩机的斜板5的倾斜角改变时,每个活塞9的第二活塞头9b的上止点位置几乎不改变。由此,仅在斜板室33中的由第二缸孔23a相对于斜板5定位的区域中产生相对较小的空间。但是,压缩机的连杆机构7仅起允许斜板5的倾斜角改变的作用。另外,由于支臂49基本上具有L形,所以支臂49能够紧凑制造并且确保具有足够的枢转范围。因此,即使连杆机构7位于斜板室33中的布置有第二缸孔23a的狭窄区域中,也允许连杆机构7充分地起作用。
另外,由于压缩机的连杆机构7位于斜板5的与可动体13b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由第二缸孔23a所处的区域中,因此能够在斜板室33中的由第一缸孔21a所处的区域中产生较大空间。
因此,由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是紧凑的,所以可以实现改进的车辆上的可安装性并且确保改进的排量控制。
另外,在压缩机的控制机构15中,排出通道15a允许在控制压力室13c与第二吸入室27b之间的连通。供应通道15b允许在控制压力室13c与第二排出室29b之间的连通。控制阀15c调节供应通道15b的开度。因此,压缩机通过使用第二排出室29b中的高压快速地升高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由此迅速地增大了压缩机排量。
另外,压缩机的斜板室33用作制冷剂气体到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的通路。这产生了消音作用。因此,制冷剂气体的吸入脉动减小从而减小了由压缩机产生的噪音。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包括图4中示出的控制机构16,控制机构16替代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机构15。控制机构16包括排出通道16a和供应通道16b、控制阀16c、以及节流孔16d,排出通道16a和供应通道16b每个都作为控制通道。
排出通道16a连接至压力调节室31和第二吸入室27b。此构型允许排出通道16a确保在控制压力室13c与第二吸入室27b之间的连通。供应通道16b连接至压力调节室31和第二排出室29b。由此,控制压力室13c和压力调节室31通过供应通道16b与第二排出室29b连通。节流孔16d形成在供应通道16b中以限制流动到供应通道16b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
控制阀16c布置在排出通道16a中。控制阀16c能够与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相对应地调节排出通道16a的开度。由此,控制阀16c调节流动到排出通道16a中的制冷剂的量。如在上述控制阀15c的情形中,众所周知可使用的产品可以用作控制阀16c。轴向通道3b和径向通道3c每个都构造成排出通道16a的一部分和供应通道16b的一部分。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其它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对应的部件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因此,这些部件引用共同的附图标记并且文中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具体说明。
在压缩机的控制机构16中,如果控制阀16c减小了流动到排出通道16a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那么,从第二排出室29b通过供应通道16b和节流孔16d到压力调节室31中的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增强。这使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基本上等于第二排出室29b中的压力。由此,这使致动器13的可动体13b抵抗作用在旋转体上的离心力前进。这增加了控制压力室13c的体积,并且增大了斜板5的倾斜角。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情形(见图1),斜板5的倾斜角增大以增大每个活塞9的冲程,由此升高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吸入量和排量。
相反地,如果图4中示出的控制阀16c增大了流动到排出通道16a中的制冷剂气体的量,那么,来自第二排出室29b的制冷剂气体不太可能通过供应通道16b和节流孔16d流动到压力调节室31中并且储存在压力调节室31中。这使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基本上等于第二吸入室27b中的压力。由此,可动体13b通过作用在旋转体上的离心力向后移动。这减小了控制压力室13c的体积,由此减小了斜板5的倾斜角。
因此,通过减小斜板5的倾斜角并且由此减小每个活塞9的冲程,降低了每旋转周期压缩机的吸入量和排量(见图3)。
正如已所描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控制机构16通过控制阀16c调节排出通道16a的开度。由此,压缩机通过使用第二吸入室27a中的低压缓慢地减小控制压力室13c中的压力从而保持车辆的所需驾驶舒适性。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其它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对应操作相同。
虽然参照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示出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如必要地进行改型。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中,制冷剂气体通过斜板室33传送到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但是,制冷剂气体可以从对应的管路通过进口直接吸入到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中。在此情形中,压缩机应该构造成允许在第一吸入室27a和第二吸入室27b与斜板室33之间的连通以使得斜板室33相当于低压室。
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可以不构造有压力调节室31。
Claims (3)
1.一种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所述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包括:
壳体(1),在所述壳体(1)中形成有吸入室(27a、27b)、排出室(29a、29b)、斜板室(33)、以及缸孔(21a、23a);
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由所述壳体(1)以旋转的方式支撑;
斜板(5),所述斜板(5)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在所述斜板室(33)中旋转;
连杆机构(7),所述连杆机构(7)布置在所述驱动轴(3)与所述斜板(5)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允许所述斜板(5)的相对于与所述驱动轴(3)的旋转轴线(O)垂直的线的倾斜角发生改变;
活塞(9),所述活塞(9)以往复运动的方式接纳在所述缸孔(21a、23a)中;
转换机构(11a、11b),所述转换机构(11a、11b)通过所述斜板(5)的旋转使所述活塞(9)在所述缸孔(21a、23a)中往复运动与所述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相对应的冲程;
致动器(13),所述致动器(13)能够改变所述斜板(5)的所述倾斜角;以及
控制机构(15、16),所述控制机构(15、16)控制所述致动器(13),
所述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缸孔(21a、23a)由第一缸孔(21a)和第二缸孔(23a)形成,所述第一缸孔(21a)位于面对所述斜板(5)的第一表面(5a)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二缸孔(23a)位于面对所述斜板(5)的第二表面(5b)的第二区域中,
所述活塞(9)包括第一头部(9a)和第二头部(9b),所述第一头部(9a)在所述第一缸孔(21a)中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头部(9b)与所述第一头部(9a)结合成一体并且所述第二头部(9b)在所述第二缸孔(23a)中往复运动,
所述连杆机构(7)构造成使得,随着所述倾斜角改变,所述第一头部(9a)的上止点位置比所述第二头部(9b)的上止点位置移动更大的量,
所述致动器(13)布置在所述斜板室(33)中并且位于所述斜板(5)的由所述第一缸孔(21a)所处的一侧,并且所述致动器(13)与所述驱动轴(3)一体地旋转,以及
所述致动器(13)包括:
旋转体(13a),所述旋转体(13a)固定至所述驱动轴(3),
可动体(13b),所述可动体(13b)耦接至所述斜板(5)并且沿所述驱动轴(3)的所述旋转轴线(O)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旋转体(13a)移动,以及
控制压力室(13c),所述控制压力室(13c)由所述旋转体(13a)和所述可动体(13b)限定,其中,所述控制压力室(13c)的内部压力被改变为使得所述可动体(13b)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其中,所述连杆机构(7)位于所述斜板(5)的与所述可动体(13b)相反的一侧的并且由所述第二缸孔(23a)所处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其中
所述斜板室(33)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斜板(5)彼此隔开,并且所述第二区域小于所述第一区域,
所述致动器(13)布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且
所述连杆机构(7)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243986A JP5870902B2 (ja) | 2012-11-05 | 2012-11-05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2-243986 | 2012-11-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07133A CN103807133A (zh) | 2014-05-21 |
CN103807133B true CN103807133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4948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2484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07133B (zh) | 2012-11-05 | 2013-10-30 |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28576B2 (zh) |
EP (1) | EP2728185B1 (zh) |
JP (1) | JP5870902B2 (zh) |
KR (1) | KR101486663B1 (zh) |
CN (1) | CN103807133B (zh) |
BR (1) | BR10201302805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69334A1 (en) * | 2013-03-29 | 2016-03-10 |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
JP6032146B2 (ja) | 2013-07-16 | 2016-11-2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両頭ピストン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5034510A (ja) * | 2013-08-08 | 2015-02-1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15393B2 (ja) * | 2013-08-08 | 2017-04-1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5075054A (ja) * | 2013-10-10 | 2015-04-20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094456B2 (ja) * | 2013-10-31 | 2017-03-15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27994B2 (ja) * | 2014-01-30 | 2017-05-1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27999B2 (ja) * | 2014-02-03 | 2017-05-1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5183615A (ja) * | 2014-03-25 | 2015-10-2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79438B2 (ja) * | 2014-03-28 | 2017-08-1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287483B2 (ja) | 2014-03-28 | 2018-03-0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79439B2 (ja) * | 2014-03-28 | 2017-08-1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94836B2 (ja) | 2014-03-28 | 2017-09-1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91527B2 (ja) | 2014-03-28 | 2017-09-0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6194837B2 (ja) | 2014-03-28 | 2017-09-1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6102434A (ja) * | 2014-11-27 | 2016-06-0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016151188A (ja) * | 2015-02-16 | 2016-08-2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7993A (en) * | 1976-04-23 | 1977-07-26 | Borg-Warner Corporation |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CN1225422A (zh) * | 1997-11-27 | 1999-08-11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具有冷却装置的致冷压缩机 |
CN2787875Y (zh) * | 2004-10-15 | 2006-06-14 | 温州中成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汽车空调分公司 | 一种带有可变排量机构的斜板式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1443A (en) | 1976-12-02 | 1977-12-0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Variable stroke compressor |
JPS58162780A (ja) | 1982-03-20 | 1983-09-27 | Toyoda Autom Loom Works Ltd | 可変容量型斜板圧縮機 |
JPS62225782A (ja) | 1986-03-27 | 1987-10-03 | Nippon Denso Co Ltd | 可変容量型揺動板式圧縮機 |
US4886423A (en) * | 1986-09-02 | 1989-12-12 | Nippon Soken, Inc.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
JPS6441680A (en) | 1987-08-06 | 1989-02-13 | Honda Motor Co Ltd | Controller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JPH076505B2 (ja) | 1987-12-01 | 1995-01-30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US4963074A (en) * | 1988-01-08 | 1990-10-16 | Nippondenso Co., Ltd.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
US4932843A (en) * | 1988-01-25 | 1990-06-12 | Nippondenso Co., Ltd.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plate type compressor |
DE68900077D1 (de) * | 1988-03-02 | 1991-06-13 | Nippon Denso Co | Taumelscheibenkompressor mit veraenderbarer foerderleistung. |
JPH0264275A (ja) * | 1988-05-25 | 1990-03-05 | Nippon Soken Inc |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
JPH0676793B2 (ja) | 1988-07-05 | 1994-09-2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600305B2 (ja) | 1988-07-05 | 1997-04-1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H02132876A (ja) | 1988-11-14 | 1990-05-22 | Taiyo Yuden Co Ltd | 混成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H0310082A (ja) | 1989-06-06 | 1991-01-17 | Canon Inc | 堆積膜形成装置及び堆積膜形成方法 |
JPH03134268A (ja) | 1989-10-20 | 1991-06-07 | Nippondenso Co Ltd |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
JPH07111171B2 (ja) * | 1989-11-02 | 1995-11-2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連続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2946652B2 (ja) | 1990-06-22 | 1999-09-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
JPH0518355A (ja) * | 1991-07-15 | 1993-01-26 |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
JP3066879B2 (ja) * | 1991-07-16 | 2000-07-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可変容量式斜板型圧縮機 |
JPH05172052A (ja) * | 1991-12-18 | 1993-07-09 | Sanden Corp | 可変容量斜板式圧縮機 |
JPH05312144A (ja) | 1992-05-08 | 1993-11-22 | Sanden Corp | 可変容量斜板式圧縮機 |
JP2002021722A (ja) | 2000-07-12 | 2002-01-23 |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 ピストン式容量可変型圧縮機用容量制御弁 |
JP4506031B2 (ja) | 2001-05-22 | 2010-07-21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可変容量式圧縮機 |
DE10222388A1 (de) | 2001-05-22 | 2003-02-13 | Denso Corp | Kompressor mit veränderbarer Verdrängung |
JP2004060473A (ja) | 2002-07-25 | 2004-02-26 | Denso Corp | 圧縮機 |
JP2007239722A (ja) | 2006-03-13 | 2007-09-20 | Sanden Corp | 可変容量型往復動圧縮機 |
JP2009103118A (ja) * | 2007-10-03 | 2009-05-14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JP5519193B2 (ja) | 2009-06-05 | 2014-06-11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可変容量圧縮機 |
-
2012
- 2012-11-05 JP JP2012243986A patent/JP58709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10-28 US US14/064,424 patent/US922857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29 EP EP13190588.7A patent/EP272818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3-10-29 KR KR20130129066A patent/KR1014866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10-30 CN CN201310524846.0A patent/CN1038071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0-31 BR BRBR102013028051-8A patent/BR10201302805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7993A (en) * | 1976-04-23 | 1977-07-26 | Borg-Warner Corporation | Control system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CN1225422A (zh) * | 1997-11-27 | 1999-08-11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具有冷却装置的致冷压缩机 |
CN2787875Y (zh) * | 2004-10-15 | 2006-06-14 | 温州中成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汽车空调分公司 | 一种带有可变排量机构的斜板式压缩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02013028051A2 (pt) | 2014-10-21 |
EP2728185A2 (en) | 2014-05-07 |
EP2728185A3 (en) | 2017-03-01 |
US9228576B2 (en) | 2016-01-05 |
US20140127041A1 (en) | 2014-05-08 |
JP5870902B2 (ja) | 2016-03-01 |
JP2014092105A (ja) | 2014-05-19 |
EP2728185B1 (en) | 2017-12-27 |
CN103807133A (zh) | 2014-05-21 |
KR20140058342A (ko) | 2014-05-14 |
KR101486663B1 (ko) | 2015-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07133B (zh) | 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 | |
KR101482444B1 (ko) |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 |
KR101705989B1 (ko) |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 |
KR101486662B1 (ko) |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 |
US9903352B2 (en) |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
KR101486664B1 (ko) |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 |
EP1959137B1 (en) | Suction throttle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ype compressor | |
CN104948412A (zh) |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 |
US9915252B2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compressor having a fulcrum and an action point located on opposite sides of a drive shaft | |
JP6179438B2 (ja)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
US9903354B2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swash plate compressor | |
CN104948415A (zh) |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 | |
JP2018145968A (ja) |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 |
JP2018150920A (ja) | 圧縮機 | |
JP2016156335A (ja) | 斜板式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