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775A -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775A
CN105637775A CN201380080288.1A CN201380080288A CN105637775A CN 105637775 A CN105637775 A CN 105637775A CN 201380080288 A CN201380080288 A CN 201380080288A CN 105637775 A CN105637775 A CN 105637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ection
base station
subcarrier
matrix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2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775B (zh
Inventor
戎璐
陈大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he who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h, e.g. self-test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各基站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101);各基站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向用户设备(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102);各基站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103);各基站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104)。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 置。
背景技术
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协作多点传输)技术是指地理位置上 分离的多个基站, 协同为一个终端的发送数据传输或者联合接收一个终 端发送的数据的一种新技术, 由于其可以有效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 质量, 故被广泛应用在各传输系统中。
在应用 CoMP技术的 TD-LTE ( Time Division - Long Term Evolution, 分时长期演进) 系统中, 由于 TD-LTE系统中的上下行信道使用相同的频 带, 故具有信道互易性, 而在实际系统中, 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并不绝对, 即存在互易性错误, 这将损失 TDD系统性能。 而 CoMP技术的应用需要多个 基站给同一个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故除了要对基站内多个天线之间进行 互易性校准外,还要考虑基站间相对于用户设备的互易性校准。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选定一个用户设备, 利用该用户设备与各个基站之间存在的空口信道, 所述用户设备可以向 各个基站发送导频信号, 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导频信号估计其对应 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然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各个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 估计各个基站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并将各个基站对应的下行信道 估计矩阵反馈给各个基站。 这样各基站就可以利用自身对应的上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信息, 获得各个基站对应的校正矩阵, 进而进行基站间相对 于该用户设备的互易性校正。 在实现上述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过程中, 发明人发现在进行基站间 互易性误差校正时, 由于基站之间的距离较远, 用户设备到各基站的空 口信道质量较差, 这就使得获得的信道估计矩阵的精度过低, 导致基站 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过低, 从而造成系统性能损失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可以 提高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进而提高系统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釆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公开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应用于至少两个 基站, 包括: 各基站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所述各基站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 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线加权计算获得的; 所述各基站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各基站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 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各基站接收获得 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包括: 所述各基站对应接收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 获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各基站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各基 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第二方面, 公开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应用于 UE , 包括: 所述 UE 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 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 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 UE 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发送 给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第三方面, 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各基站的计算单元, 用于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 码向量; 各基站的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 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下行用 户专用参考信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线加权 计算获得的;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还用于, 计算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 间校正补偿系数; 各基站的调整单元, 用于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 偿系数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各基站的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的各基站内选 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 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第四方面, 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 UE ,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 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 息发送给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基站将 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 并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 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 所述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 述基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 束增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 口校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 1提供的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流程示 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 1提供的另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流程 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 2提供的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流程示 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 3提供的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流程示 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 3提供的导频位置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 3提供的另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流程 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 4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 4提供的用户设备 UE的结构框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 5提供的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 1 0为本发明实施例 5提供的用户设备 UE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应用于至少两 个基站, 如图 1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
1 01、 各基站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通常情况下, 一个基站会覆盖多个小区, 在进行基站间互易性校正 时, 是在各基站对应的小区上进行互易性校正的。 示例的, 在对两个基 站进行互易性校正时, 实际上在这两个基站覆盖的小区中各选择一个小 区, 然后在这两个小区上对这两个基站的互易性进行校正, 因此所述基 站会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 另外, 所述 UE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校正 UE , 所述 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各基站在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之前, 还 会进行一些步骤以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包括: 首先基站进行自 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阵。 接收各参考 UE通过 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并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 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 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 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这样, 就 可以以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之后, 再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获得 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最后, 所述基站对所述校正 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就可以获得所述下行用户专用 参考信号。
1 02、 所述各基站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送各基 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蒋 正子载波, 所述相互正交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 交、 时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各基站向 UE 发送的参考信号,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是各基站对所述校正子载 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之后获得的。 这样, 校正 UE接收所 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 算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信息, 以使得所述基站获得更准确的校正结果。
另外, 所述各基站同时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 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或者, 所述各基站间隔预设时间依次向所述 UE 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 预设时间小于所述各基站与所述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1 03、 所述各基站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这里,各基站首先接收对应的校正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计算获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之后, 再根据 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 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 UE 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1 04、所述各基站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 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阵和收通道自校 正矩阵, 因此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自校正矩 阵实际上需要对所述发通道的自校正矩阵和所述收通道的自校正矩阵都 进行调整。 利用补偿系数调整自校正矩阵的具体方法为: 所述发通道自 校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或者, 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乘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或者, 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且 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执行主体为 UE,如图 2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 01、 所述 UE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区 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2 02、 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 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这里所述校正 UE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 道矩阵信息有两种情况, 一是, 所述校正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 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L。
二是,所述校正 UE首先计算获得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 行参信道估计矩阵, 然后针对除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外的每一个基站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 所述 hr = r - h\/h2 , 其中 r是一个常数, 所述 h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 特别地, 所述校正 UE的所述服务基站的相对矩阵为常数 r。 这里所述 h2是所述校正 UE选定的参考基站的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一 般情况下,所述校正 UE会选择它对应的服务基站为所述参考基站, 当然, 也可以选择所述校正 UE对应的其他待校正基站为所述参考基站。
203、 所述 UE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发送给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同上,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实施例 2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执行主体为基 站, 如图 3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 基站进行自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 阵。
在进行基站间互易性校正时, 需要先进行基站内的自校正, 获得自 校正矩阵。对于一个基站来说,所述基站的自校正矩阵的获得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选取基站内的一根天线作为校正天线。 所述校正天线发送参考 信号给基站内其它天线, 所述基站内其它天线接收并检测所述参考信 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收通道校正矩阵; 所述基站内其它天线发送另一参 考信号给所述校正天线, 所述校正天线接收并检测所述另一参考信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发通道校正矩阵。 这样, 所述基站就获得了所述基站的 自校正矩阵即发通道校正矩阵和接通道校正矩阵。
302、 所述基站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 考信号, 并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 计矩阵。
RB ( Rad i o Bea r , 无线链路承载) 存在于基站与 UE之间, 用来承 载 UE与基站交互的子载波, 所述参考子载波也是所述 RB上承载的。 另外, 所述参考 UE可以通过一根天线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也可以通过多根天线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 所述服务基 站会在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之前, 向所述参 考 UE发送第一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 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给待校正基站。 这里, 所述参考子 载波是承载在参考 RB上的, 也就是所述服务基站会指示所述参考 UE在 参考 RB上接收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
303、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 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参考 UE有多个, 这些参考 UE可以通过 参考子载波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要从所有参考 UE中 选定校正 U。若所述参考 UE通过一根天线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 信道质量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 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若所述参考 UE通过多根天线发送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基 站还需要选择校正天线。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 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 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 的校正天线。 所述基站在确定校正 UE后, 就可以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 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可选的, 这里也可以只确定校正子载波及其对应的校正 UE , 不选择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而是所述校正 UE再次发送上 行信道参考信号给所述基站, 以使得所述基站计算获得更为准确的上行 信道估计矩阵。 在获得所述更为准确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后, 再进行步 骤 303。
3 04、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 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对应这两种方法, 所 述基站计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包括两个公式: P - L II L I ^ 所述/ ½为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或者
3 05、所述基站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 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 的小区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通常情况下, 一个基站下会覆盖多个小区, 在进行基站间互易性校 正时, 实际上是在各基站对应的小区上进行互易性校正的。 示例的, 在 对两个基站进行互易性校正时, 首先在这两个基站覆盖的小区中各选择 一个小区, 然后在这两个小区上对这两个基站的互易性进行校正, 因此 所述基站会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基站将步骤 304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进行多 天线加权后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向所述校正 UE发送各基站对 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这样, 所述校正 UE就可以根据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 矩阵信息。 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间相互正 交, 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交、 时码正交、 频码 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另外, 若所述基站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基站向所述 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 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以及校正天线。
这里,所述基站可以与其他基站同时向所述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所 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也可以与其他基站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 UE发 送各基站对应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预设时间小于 所述基站与所述校正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306、所述基站接收并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 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对应步骤 304 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预编码向量的算法, 在此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的计算也对应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所述预编码向量 /i/ i , 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 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 计算出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 向量 p、 通过校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 计矩阵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 /^ )。 这里, 所述校 正 UE根据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信道矩阵信息 (即就是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 , 然后会将所述信道 矩阵反馈给所述基站,这样所述基站就获得了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第二种情况, 所述基站根据通过校 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l = g A , 其中 = r . W/ /2 , r、 q均为常数, 所述 h i为所述基 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 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这里, 所述校正 UE根据接收到的下行 参考信号计算得到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然后会 将所述信道矩阵 hr反馈给所述基站,这样所述基站就获得了所述信道矩阵
307、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 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里, 由于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阵和 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因此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 述自校正矩阵包括多种情况: 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或者, 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 数。 或者, 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且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实施例 3 :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如图 4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 基站进行自校正, 获得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阵。 对于每一个基站来说, 在进行基站间互易性校正时, 需要先进行基 站内子载波的自校正, 获得各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基站的自校正 矩阵的获得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选取基站内的一根天线作为校正天线。 所述校正天线发送参考信号给基站内其它天线, 所述基站内其它天线接 收并检测所述参考信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收通道校正矩阵; 所述基站内 其它天线发送另一参考信号给所述校正天线, 所述校正天线接收并检测 所述另一参考信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发通道校正矩阵。 这样, 所述基站 就获得了所述基站的自校正矩阵即发通道校正矩阵和接通道校正矩阵。
402、 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这里,所述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向各个待校正基站发送上行参考 信号, 可以通过一根或多根天线向各个待校正的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多根天线向各个待校正的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天线同时发送不同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 SRS ( Sound i ng Ref erence S i gna l , 测量参考信号) 信号, 标准的 SRS信号 在一个承载 1 2个子载波的 RB上, 每间隔一个子载波有一个导频。 以下 所述都以上行参考信号为 SRS为例进行说明。 在这里,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可以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所述参考 基站,用于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 RB上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 所述 SRS 信号。 因此, 如果某些基站需要在某些 RB上对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进行 调整, 则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就可以指示所述参考 UE在这些 RB上通 过所述子载波发送 SRS信号给各个参考基站。
403、 基站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并根 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示例的, 若所述基站通过参考子载波接收到的上行参考信号 SRS 占 用 4个 RB , 所述基站有 8根天线。 如图 5 ( a ) 所示, 上行参考信号 SRS 所占用的每个 RB上有 6个导频位置(图 5 ( a ) 中的阴影部分) , 每个导 频位置上承载一个参考子载波。 所述基站在这 4 个 RB上, 针对每个 RB 上的 6 个导频位置上的所述参考子载波进行上行信道估计, 获得所述参 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则, 所述基站会获得这 4个 RB上承载 的 24 ( 6 *4=24 ) 个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该基站得到的信 道估计结果可以用一个 8行 24列的矩阵来表示, 而每个参考子载波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都可以表示为一个 8行 1列的矩阵。
404、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 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若所述参考 UE通过一根天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基站首先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 校正子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若所述参考 UE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多根天线 发送的, 所述基站按照上述方法选定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 UE后, 将所述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天线。 示例的, 对应步骤 403 所述的上行参考信号 SRS。 针对参考每个子 载波来计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上行信道质量, 可以将该参考子载波的上 想信道估计矩阵 除以一个干扰噪声功率所对应的基数, 得到每个参考 子载波的上行信道质量。这样基站就会在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SRS 占用的 6 个 RB上承载的 24个参考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中, 选择超过预设 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 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 述基站的校正 UE。 可选的, 在所述基站确定校正子载波及校正 UE后, 可以不获得所述 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而是指示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 子载波再次发送上行校正参考信号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就可以根据所 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 进而 使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得到更准确的调整。
4 05、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 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在步骤 4 04中确定了校正子载波及校正 UE后, 由于步骤 4 03会获得 所有参考子载波 (包括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故所述基 站就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进而计算获得所述校
其中, 所述/ ^为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可选的, 所 述预编码向量计算公式中的/ ^也可以为步骤 4 04获得的上行校正信道估 i UL , 以使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得到更准确的调整。
4 06、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 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 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这里, 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间相 互正交, 可以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交、 时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示例的, 若有基站 、 B要对其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进行校正, 且所 述基站 A、 B选定了同一个参考 UE作为校正 UE。 针对每个 RB , 基站 A发 送的校正参考信号 1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b ) (图中阴影)所示, 基站 A釆 用自己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对所述校正参考信号 1进行多 天线加权;基站 B发送的校正参考信号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c ) (图中阴影) 所示, 基站 B 釆用自己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对所述校正参 考信号 2进行多天线加权。 这样, 所述校正 UE接收到的下行用户专用参 考信号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d ) (图中阴影) 所示。 在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时, 若所述基站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所述基站还会 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 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 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天 线; 或指示所述校正 UE在指定的 RB上通过校正子载波收所述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
4 07、 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并将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反 馈给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所述校正 UE 通过计算获得每个基站的各个校正子载波的下行信道 估计矩阵, 就可以获得每个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示例的, 所述校正 UE使用接收到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在图 5 ( d ) 中的导频位置 (图中阴影) 进行信道估计,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一 个子载波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之后, 所述校正 UE会将所述下行信道 估计矩阵/ ^反馈给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此时, 若所述校正 UE对应 N个待校正基站, 则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会获得 N个下行信道估计矩 阵, 进而会向所述服务基站发送 N 个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这里的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时是每个基站对应的各个校正子载波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的量化结果。 例如, 若所述基站的各个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为 1行 8列的矩阵, 所述基站对应 3个校正子载波, 则所述基站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为一个 3行 8列的矩阵。
这里, 如果所述基站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所述基站接收所 述校正 UE反馈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并将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转 发给其他基站; 如果所述基站不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所述基站 通过接收所述校正 UE 的服务基站的转发来获得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L。
4 08、所述基站接收并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 计算出的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通过校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所述校正 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Λ , 其中 二 /^ 、。 这里, 所述 的计算公式中的/ ^也可以是步骤 304 中获得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 hm , 这样最终计算获得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 数也就更加精确, 改善上行信道估计的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409、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 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调整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的方法包括:
可以对所述基站的发通道校正矩阵除以 λ ; 或者对所述基站的收通 道校正矩阵乘以 λ;或者对所述发通道校正矩阵除以 β 并对所述基站的 收通道校正矩阵乘以 α , 使得 α X β = λ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如图 6所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1、 基站进行自校正, 获得基站上各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对于每一个基站来说, 在进行基站间互易性校正时, 需要先进行基 站内各子载波的自校正, 获得各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基站的自校 正矩阵的获得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选取基站内的一根天线作为校正天 线。 所述校正天线发送参考信号给基站内其它天线, 所述基站内其它天 线接收并检测所述参考信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收通道校正矩阵; 所述基 站内其它天线发送另一参考信号给所述校正天线, 所述校正天线接收并 检测所述另一参考信号, 由此获得基站的发通道校正矩阵。 这样, 所述 基站就获得了所述基站的自校正矩阵即发通道校正矩阵和接通道校正 矩阵。 6 02、 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向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这里,所述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向各个待校正基站发送上行参考 信号, 可以通过一根或多根天线向各个待校正的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多根天线向各个待校正的基站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天线同时发送不同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 SRS ( Sound i ng Ref e r enc e S i gna l , 测量参考信号) 信号, 标准的 SRS信号 在一个承载 1 2个子载波的 RB上, 每间隔一个子载波有一个导频。 以下 所述都以上行参考信号为 SRS为例进行说明。 在这里,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可以发送第一指示消息给所述参考 基站 ,用于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 RB上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 所述 SRS 信号。 因此, 如果某些基站需要在某些 RB上对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进行 调整, 则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就可以指示所述参考 UE在这些 RB上通 过所述子载波发送 SRS信号给各个参考基站。
6 0 3、 基站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并根 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示例的, 若所述基站通过参考子载波接收到的上行参考信号 SRS 占 用 4个 RB , 所述基站有 8根天线。 如图 5 ( a ) 所示, 上行参考信号 SRS 所占用的每个 RB上有 6个导频位置(图 5 ( a ) 中的阴影部分) , 每个导 频位置上承载一个参考子载波。 所述基站在这 4 个 RB上, 针对每个 RB 上的 6 个导频位置上的所述参考子载波进行上行信道估计, 获得所述参 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则, 所述基站会获得这 4个 RB上承载 的 24 ( 6 * 4=24 ) 个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该基站得到的信 道估计结果可以用一个 8行 24列的矩阵来表示, 而每个参考子载波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都可以表示为一个 8行列的矩阵。
6 04、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 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若所述参考 UE通过一根天线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基站首先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 校正子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若所述参考 UE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多根天线 发送的, 所述基站按照上述方法选定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 UE后, 将所述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天线。 示例的, 对应步骤 6 03 所述的上行参考信号 SRS。 针对参考每个子 载波来计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上行信道质量, 可以将该参考子载波的上 想信道估计矩阵 除以一个干扰噪声功率所对应的基数, 得到每个参考 子载波的上行信道质量。这样基站就会在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SRS 占用的 6 个 RB上承载的 24个参考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质量中, 选择超过预设 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 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 述基站的校正 UE。
可选的, 在所述基站确定校正子载波及校正 UE后, 可以不获得所述 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而是指示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 子载波再次发送上行校正参考信号给所述基站, 所述基站就可以根据所 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 进而 使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得到更准确的调整。
6 05、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 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在步骤 6 04中确定了校正子载波及校正 UE后, 由于步骤 6 03会获得 所有参考子载波 (包括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故所述基 站就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进而计算获得所述校 正子载波的预编码向量。 这里,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预编码向量 P = c * hu /\\hUL f , 其中, 所述/ ^为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矩 阵, c是一个常数, 且对于每个基站 c取值相同。 可选的, 所述预编码向 量计算公式中的/ ^也可以为步骤 6 04获得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 ^ ,以使 得所述参考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得到更准确的调整。
6 06、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 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 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这里,所述基站与其他基站同时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 UE发送 各基站对应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或者, 所述基站与其他基站 间隔预设时间向所述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预设时间小于所述基站与所述校正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 的周期。 另外, 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 间相互正交, 可以是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交、 时码 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示例的, 若有基站 、 B要对其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进行校正, 且所 述基站 A、 B选定了同一个参考 UE作为校正 UE。 针对每个 RB , 基站 A发 送的校正参考信号 1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b ) (图中阴影)所示, 基站 A釆 用自己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对所述校正参考信号 1进行多 天线加权;基站 B发送的校正参考信号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c ) (图中阴影) 所示, 基站 B 釆用自己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对所述校正参 考信号 2进行多天线加权。 这样, 所述校正 UE接收到的下行用户专用参 考信号的导频位置如图 5 ( d ) (图中阴影) 所示。 在所述基站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时, 若所述基站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所述基站还会 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 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 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 天线, 或指示所述校正 UE在指定的 RB上通过校正子载波收所述下行用 户专用参考信号。 另外,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需携带关于相对信道的指 示, 使得所述校正 UE将自身对应的所有待校正基站间的相对信道信息反 馈给所述基站。 例如, 通过所述关于相对信道的指示, 指示所述校正 UE 对应有 2个待校正基站, 并指示所述校正 UE反馈这两个不同的待校正基 站之间的相对信道信息。
607、 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示例的, 所述校正 UE使用接收到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在图 5 ( d ) 中的导频位置 (图中阴影) 进行信道估计,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各 个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608、 所述校正 UE根据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并将所述相对 矩阵反馈给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这里,所述校正 UE首先会在其对应的待校正基站中选择一个基站作 为参考基站 (假设所述参考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为 h2 ) , 然后在每 个子载波上用所述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 i除以所述参考基站的下行 信道估计矩阵 h2 再乘以一个常数,得到所述基站的相对矩阵 即 hr = r - Wi 。 所述 r为一个常数, 可以用来调节不同参考基站间的相对信 道的取值范围。 这里, 若所述校正 UE对应 N个带校正基站, 则所述校正 UE会获得 N个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进而发送 N- 1个下行信道估计矩阵给 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若所述参考基站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所述参考基站接收所述校正 UE发送的相对矩阵后向所述校正 UE对应 的其他待校正基站转发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若所述参考基站不是所 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所述服务基站向所述校正 UE对应的带校正基 站中除了所述参考基站外的各个基站转发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6 09、所述基站接收并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计算获得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基站根据通过校正 UE 反馈而接收到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相对 矩阵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1 = , 其中, q是一个常数, 也 可以是复数, 用来调节校正补偿系数的取值范围。
61 0、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 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调整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的方法包括:
可以对所述基站的发通道校正矩阵除以 λ ; 或者对所述基站的收通 道校正矩阵乘以 λ;或者对所述发通道校正矩阵除以 β 并对所述基站的 收通道校正矩阵乘以 α , 使得 α X β = λ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实施例 4 :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如图 7 所示, 各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701、 自校正单元 702、 接收单元 703、 计 算单元 704、 选定单元 705、 获得单元 706和调整单元 707 ; 各基站的计算单元 704 , 用于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 预编码向量。 各基站的发送单元 701 , 用于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下 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线 加权计算获得的。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 704还用于, 计算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 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各基站的调整单元 707 , 用于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其中, 所述相互正交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 交、 时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各基站的接收单元 703 , 用于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 考信号计算获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 7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 703接收 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内选定子载 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各基站的发送单元 701具体用于, 同时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 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各基站的发送单元 701具体用于, 间隔预设时间依次向所述 UE 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 预设时间小于所述各基站与所述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针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 所述自校正单元 702 , 用于 进行自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接收单 元 703 ,用于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 704 , 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 703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 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上行 参考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选定单元
705 , 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 704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 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 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获得单元
706 , 用于在所述选定单元 705选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之后, 在所述计算单元 704计算获得的所述参考子 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中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计算单元 704还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预编码向量。 所述获得单元 706还用于, 根据所述计算单元 704获得 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所述下行用户 专用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 阵和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所述调整单元 707 具体用于, 用所述发通道自 校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调整单元 707 还用于, 用 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所述调整单元 707 还用于, 用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 用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 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计算单元 704还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 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选定单元 705 具体用于, 在所述 参考 UE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一根天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选择所述 计算单元 704 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设门限 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 基站的校正 UE。 所述选定单元 705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所述参 考 UE上的多根天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选择所述计算单元 704获得的 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 正子载波,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 选择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天线。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发送单元 7 01还用 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 7 03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 号之前, 向所述参考 UE发送第一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指示所述 参考 UE在指定的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给待校正基站。 所 述发送单元 7 01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送所述 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前, 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 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 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 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天线。
所述计算单元 7 04 , 用于 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 , 通过 P = h^ U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 向量 p。 所述接收单元 7 03 ,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 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所述计算单元 7 04 ,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 的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 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 应的预编码向量 p、 所述接收单元 7 03接收的所述 正 UE反馈的所述校 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通过 A = hoL ' L )计算获得所述 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接收单元 7 03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 阵信息之后, 接收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发送的上行校正参考 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 7 04 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 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矩阵 Λ。 所述接收单元 7 0 3 , 用 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 DL。 所述计算单元 7 04 还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 道估计矩阵 Λ、 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ρ、 所述接收 单元 7 03接收的所述 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 通过 A = hoL ' L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 系数。
所述计算单元 7 04 ,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通过 ^^Ί Ι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 码向量 Ρ。 所述接收单元 703,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 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其中, hr , 所述 r为一个常数, 所述 hi 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 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计算单元 704, 用于根据 所述接收单元 703接收的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 矩阵 , 通过 =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接收单元 703, 用 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 息, 以及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 701 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 矩阵信息之后, 将所述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对应 转发给所述其他基站。
若所述基站不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接收单元 703,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转发的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 道矩阵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UE, 如图 8所示, 所述 UE 包 括: 接收单元 801、 计算单元 802和发送单元 803。 接收单元 801, 用于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 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计算单元 802,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 801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 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 息;
发送单元 803, 用于将计算单元 802 获得的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 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发送给所述 U E的服务基站。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所述计算单元 8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 801接收的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同上, 所述 UE为校正 UE,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所述计算单元 802 ,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 801接收的所述下 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 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计算单元 802还用于, 针对除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 站外的每一个基站,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通过 = r ' W 2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 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其中 r是一个常数, 所述 h 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 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装置,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实施例 5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在硬件实 现上, 图 7 中所述的发送单元可以为发射器或收发机, 所述接收单元可 以为接收器或收发机, 且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 发单元, 对应于硬件实现为收发机。 所述发送单元、 自校正单元、 接收 单元、 计算单元、 选定单元、 获得单元和调整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或软 件形式内嵌于基站的处理器中。 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 (CPU ) , 也可以单片机。 针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 如图 9 所示, 各基站 包括: 发射器 901、 接收器 9 02、 存储器 903以及分别与发射器 901、 接 收器 9 02和存储器 903连接的处理器 9 04。 当然, 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基 带处理部件、 中射频处理部件、 输入输出装置等通用部件, 本发明实施 例在此不做任何限制。 其中, 存储器 903 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且处理 器 904用于调用存储器 9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 904 , 用于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发射器 901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 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 线加权计算获得的。 处理器 904 , 用于计算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 数;
处理器 904 , 用于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其中, 所述相互正交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 交、 时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接收器 902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 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处理器 9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 算获得所述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所述各基站的发射器 901 , 同时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 器 904 , 用于通过所述各基站的发射器 901 , 间隔预设时间依次向所述 UE 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 预设时间小于所述各基站与所述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针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 处理器 904 , 进行自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 接收器 902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在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 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上行参考 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 根据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 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所述 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在选定所述基站的所 述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之后, 在获得的所述参考子 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中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 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9 04还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 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预编码向量。 所述处理器 9 04 还用于, 根据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 阵和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所述处理器 9 04 具体用于, 用所述发通道自校 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处理器 9 04 还用于, 用所述 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处理器 9 04 还用 于,用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用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处理器 9 04还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 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处理器 9 04 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一根天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选择获得的所述 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 载波,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所述处理 器 9 04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多根天线发送上 行参考信号时, 选择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 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 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 校正天线。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则,所述处理器 9 04还用于, 通过所述发射器 9 G 1在所述接收器 9 G 2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 的上行参考信号之前, 向所述参考 UE发送第一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指示 消息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给待 校正基站。 所述处理器 9 04 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前,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 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 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天线。
所述处理器 9 04 ,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 信道估计矩阵 通过 P ^^U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 量 p。 所述接收器 902 ,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 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 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 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 编码向量 p、 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的所述 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 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通过 A = hoL ^υ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 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接收器 902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 信息之后, 接收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发送的上行校正参考信 号。 所述处理器 904 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校 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矩阵 。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 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 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904还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Λ、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ρ、 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的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 , 通过 A = hoL ^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 信道估计矩阵 ^, 通过 = e ^ U2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 向量 p。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通过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所述校正 UE反 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其中, = r ' h\ / h2 , 所述 r为一 个常数, 所述 h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 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的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 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通过 Α = A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处理器 904 , 用于 通过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所述校正 UE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校正子载波 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以及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处理器 904还用于, 通过所述发射器 901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 述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之后, 将所述其他基站的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对应转发给所述其他基站。
若所述基站不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处理器 904, 用 于通过所述接收器 902接收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转发的所述基站的校 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UE, 在硬件实现上, 图 8中所述 的发送单元可以为发射器或收发机, 所述接收单元可以为接收器或收发 机, 且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发单元, 对应于硬 件实现为收发机。 所述计算单元可以以硬件形式或软件形式内嵌于基站 的处理器中。 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 (CPU) , 也可以单片机。 针 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如图 10所示,各基站包括:发射器 1001、 接收器 1002、 存储器 1003以及分别与发射器 1001、 接收器 1002和存储 器 1003连接的处理器 1004。 当然, 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基带处理部件、 中射频处理部件、 输入输出装置等通用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任 何限制。 其中, 存储器 1003 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且处理器 1004用于 调用存储器 10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 1004, 用于通过接收器 1002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 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处理器 1004,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 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处理器 1004, 用于通 过发送器 1001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发送 给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这里, 所述 UE为校正 UE,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所述处理器 100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器 1002接收的所 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
同上, 所述 UE为校正 UE,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 正子载波, 所述处理器 1004,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器 1002接收的所述下行 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 所述处理器 1004还用于, 针对除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外的每一个基站,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通过 =r'W/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 对应的相对矩阵 其中 r是一个常数, 所述 h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 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 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装置, 基站将选定子 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并 通过选定子载波向 UE 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以使得所述 UE 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信道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 信道矩阵计算获得所述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使得所述基 站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这样利用多天线加权后的波束增 益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道矩阵, 改善信道的系统性能, 从而提升空口校 正的精度、 提高了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精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 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 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至少两个基 站, 所述方法包括:
    各基站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所述各基站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送各基站对应 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线加权计算获得的; 所述各基站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各基站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 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互正交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交、 时 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基站接收获得 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包括:
    所述各基站对应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 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各基站根据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 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基站通过选定 子载波向 UE 发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 包括:
    所述各基站同时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 户专用参考信号;
    或者, 所述各基站间隔预设时间依次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站对应 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预设时间小于所述各 基站与所述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5、 根据权利要求 1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为 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针对一个基 站, 在所述各基站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进行自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基站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 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 号, 并根据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 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 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 UE 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 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 得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5.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子载波的自 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阵和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调整所述自校正矩阵, 包括:
    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或者, 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或者, 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且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6. 7、 根据权利要求 5或 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参考 UE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是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一根天 线发送的, 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 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 上行信道质量;
    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 作为校正子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 若所述参考 UE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是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多根天 线发送的, 则,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 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 上行信道质量;
    选择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 作为校正子载波,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 所 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天线。
  7.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所述参考 UE的服务基站时,在所述基站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 考信号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基站向所述参考 UE发送第一指示消息,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 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给待校正 基站;
    在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送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之前,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 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 或 者,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天线。
  8. 9、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 的预编码向量的计算公式包括:
    P - hUL f /\\hUL\\ , 其中, 所述/ ^为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 矩阵; 贝' J , 所述各基站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 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 计算出的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通过校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所述校正 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 其中 l = hDL /{pT'hUL ) .
  9. 1 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发送的上行校正参考 信号, 并根据所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校 正信道估计矩阵;
    贝' J , 所述各基站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 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矩阵 h 、计算 出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通过校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所述 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 其中 l =
  10. 1 1、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 应的预编码向量的计算公式包括:
    p = 其中, 所述 c是一个常数, 所述/ ^为所述校正子载 波对应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贝' J , 所述各基站根据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 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通过校正 UE反馈而接收到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 阵 , 计算得到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Α = ^ Α , 其中, q 是一个常数, hr = r - hl/ h2 , 所述 r为一个常数, 所述 hi 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 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 道估计矩阵。
  11. 1 2、 根据权利要求 9-1 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则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校正 UE 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校正 UE 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以及其他基站 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则,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其他基 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其 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对应转发给所述其他基站; 若所述基站不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所述信道矩阵, 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转发的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1 3、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 UE , 所述 方法包括:
    所述 UE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 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 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 UE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发送给 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1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 UE根据所述下 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 矩阵信息, 包括:
    所述校正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 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
    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 UE根据所述下 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 矩阵信息, 包括:
    所述校正 UE计算获得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参信道估 计矩阵;
    针对除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外的每一个基站, 所述校正 UE计算 获得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所逸 = r ' hl / h2 , 其 中 r是一个常数, 所述 h 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12. 1 6、 一种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各基站的计算单元, 用于计算获得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预编 码向量;
    各基站的发送单元, 用于通过所述本基站内的选定子载波, 向 UE发 送各基站对应的小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下行用 户专用参考信号是各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向量进行基站内的多天线加权 计算获得的;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还用于, 计算获得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 间校正补偿系数;
    各基站的调整单元, 用于根据本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 偿系数调整所述选定子载波的自校正矩阵。
  13. 1 7、 根据权利要求 1 6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互正交包括频分正交、 时分正交、 码分正交、 时频正交、 时 码正交、 频码正交或时频码正交。
  14. 1 8、 根据权利要求 1 6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各基站的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 UE根据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计算获得的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各基站的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 矩阵信息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内选定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15. 1 9、 根据权利要求 1 6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基站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同时向所述 UE发送所述各基站对 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所述各基站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间隔预设时间依次向所述 U E发送 所述各基站对应的小区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其中, 所述预设 时间小于所述各基站与所述 UE的收发机相位发生漂移的周期。
    2 0、 根据权利要求 1 6- 1 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针 对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自校正单元、 接收单元、 计算单元、 选定单元、 获得单元和调整单元;
    所述自校正单元, 用于进行自校正, 获得所述基站上各子载波对应 的自校正矩阵;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子载波发送的上 行参考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参考用户设备 UE通过参考 子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上行参考 信号获得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选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的 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从所述参考 UE及所述参考 UE对应的所述参考子载 波中选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获得单元, 用于在所述选定单元选定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 UE及 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之后, 在所述计算单元计算获得的所述参 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中获得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 的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 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所述获得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 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多天线加权获得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16. 2 1、 根据权利要求 2 0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子载 波的自校正矩阵包括发通道自校正矩阵和收通道自校正矩阵;
    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用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所述基站间 校正补偿系数;
    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用所述收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所述基站间校 正补偿系数;
    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用所述发通道自校正矩阵除以 β , 用所述收 通道自校正矩阵乘以 α , 其中, α 与 β 之积等于所述基站间校正补偿 系数。
  17. 22、 根据权利要求 2 0或 2 1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信道估计矩阵, 计算出所述参 考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质量;
    所述选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一根 天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选择所述计算单元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 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 选择所 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
    所述选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考 UE通过所述参考 UE上的多根 天线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时, 选择所述计算单元获得的所述参考子载波上 的上行信道质量中超过预设门限的参考子载波作为校正子载波, 选择所 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UE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 UE ,选择所述校正子载波对 应的天线作为所述基站的校正天线。
  18. 2 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基站为 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1 J ,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参考 UE通过参考子 载波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之前, 向所述参考 UE发送第一指示消息, 所述 第一指示消息指示所述参考 UE在指定的参考子载波上发送所述上行参考 信号给待校正基站;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向所述校正 UE发送所 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之前, 向所述校正 UE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 的校正子载波; 或者,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校正 UE接收所述下行 用户专用参考信号所需的校正子载波以及校正天线。
  19. 24、 根据权利要求 2 0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 道估计矩阵 通过 /i/ i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U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道 估计矩阵 ^、 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所述接收单 元接收的所述校正 UE 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hDL , 通过 = hDL /{pT'hUL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20.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 息之后,接收所述校正 UE通过所述校正子载波发送的上行校正参考信号;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上行校正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校正 子载波对应的上行校正信道估计矩阵 hm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U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上的上行信 道估计矩阵 ^ 、 计算获得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量 p、 所述接收 单元接收的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通过 = hDL l[pTfhm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21. 26、 根据权利要求 2 0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上行信 道估计矩阵 , 通过 ^ ^2计算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向 量 ;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相对矩阵/ , 其中, hr = r - h\l hl , 所述 r为一个常数, 所述 hi 为所述基 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 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校正 UE反馈的所 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阵/ , 通过 A = 计算获得所述校正子载波 的基站间校正补偿系数。
  22. 2 7、 根据权利要求 24-26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基站为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接 收所述校正 UE发送的所述服务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以及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其他基站的校正 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之后, 将所述其他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 信道矩阵信息对应转发给所述其他基站;
    若所述基站不是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 则, 所述接收单元, 用于 接收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转发的所述基站的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 阵信息。
    2 8、 一种用户设备 UE ,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各基站通过选定子载波发送的各基站对应的小 区间相互正交的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号;
    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考信 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息;
    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各基站的所述选定子载波对应的信道矩阵信 息发送给所述 UE的服务基站。
    2 9、 根据权利要求 2 8所述的 UE ,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 用参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
    3 0、 根据权利要求 2 8所述的 UE , 其特征在于, 所述 UE为校正 UE , 所述选定子载波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校正子载波, 所述计算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下行用户专用参 考信号计算获得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矩 阵;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 针对除所述校正 UE的服务基站外的每一个基 站, 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各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通过 = r 'W/ 计算获得所述基站的所述校正子载波对应的相对矩 阵 , 其中 r是一个常数, 所述 hi为所述基站的一个子载波对应的下行 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 h2为所述校正 UE对应的服务基站的下行信道估计 矩阵。
CN201380080288.1A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637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90587 WO2015096102A1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775A true CN105637775A (zh) 2016-06-01
CN105637775B CN105637775B (zh) 2019-05-28

Family

ID=5347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288.1A Active CN105637775B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4720B2 (zh)
CN (1) CN105637775B (zh)
WO (1) WO201509610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924A (zh) * 2016-05-31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单元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5242320A (zh) * 2021-04-23 2022-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1265B2 (en) * 2015-11-10 2019-0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CN107395256B (zh) * 2016-05-12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991938B2 (en) * 2016-08-11 2018-06-05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Intra-node channel reciprocity compensation for radio access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484102B2 (en) 2016-09-02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chanism to enable local operation for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201020B2 (en) * 2016-09-19 2019-02-05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Multi-use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massive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033558B2 (en) * 2016-10-04 2018-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eNB over-the-air calibration for reciprocity-bas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WO2018126473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the-air calibration for reciprocity based ul mimo transmission
US10644812B2 (en) * 2017-03-22 2020-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ntenna calibration with assistance from other devices
US10326538B2 (en) * 2017-04-05 2019-06-18 Cisco Technology, Inc. Remote radio head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US10312978B2 (en) 2017-07-18 2019-06-04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ceiver station with performs multi-path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with multiple reference antennas
TWI646793B (zh) 2017-10-30 2019-01-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達成通道互惠的校準方法及無線通訊裝置
US10560287B2 (en) * 2017-11-08 2020-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ative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TWI639314B (zh) 2017-12-12 2018-10-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天線系統及預編碼方法
TWI717736B (zh) 2019-05-15 2021-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天線系統及其通道校正方法
KR20210037240A (ko) 2019-09-27 2021-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채널을 복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95093B (zh) * 2021-06-11 2022-12-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非线性系统的互易性失配校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552A1 (zh) * 2009-06-23 2010-12-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Tdd系统中校准上下行互逆误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49123A (zh) * 2011-04-15 2011-08-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基站间天线校准方案和校准装置及基站
US20110263280A1 (en) * 2010-04-21 2011-10-27 Jiann-Ching Guey Self-calibrating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26337A (zh) * 2011-05-04 201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基站的通道校正方法和基站
CN102340339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校准天线互易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59581A (zh) * 2012-02-16 2013-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天线校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2126B1 (ko) 2009-06-01 2015-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 다중 입출력을 위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KR101676675B1 (ko) * 2009-10-30 201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셀 다중 입출력 전송을 위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JP5375716B2 (ja) * 2010-03-31 2013-1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540836B2 (ja) * 2010-03-31 2014-07-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974086A4 (en) * 2013-03-15 2016-10-19 Celeno Comm Israel Ltd SELF-CALIBRATION PROCEDURE FOR IMPLICIT BEAM SHAPING
US8891598B1 (en) * 2013-11-19 2014-11-18 Magnolia Broadband Inc.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alibration for obtaining the channel reciprocity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MIMO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8552A1 (zh) * 2009-06-23 2010-12-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Tdd系统中校准上下行互逆误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263280A1 (en) * 2010-04-21 2011-10-27 Jiann-Ching Guey Self-calibrating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340339A (zh) * 2010-07-16 2012-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中用于校准天线互易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9123A (zh) * 2011-04-15 2011-08-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CoMP系统中基站间天线校准方案和校准装置及基站
CN102326337A (zh) * 2011-05-04 201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基站的通道校正方法和基站
CN103259581A (zh) * 2012-02-16 2013-08-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天线校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924A (zh) * 2016-05-31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单元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0939307B2 (en) 2016-05-31 2021-03-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channel between radio remote units RRUs
CN109155924B (zh) * 2016-05-31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单元rru间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5242320A (zh) * 2021-04-23 2022-10-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22222820A1 (zh) * 2021-04-23 2022-10-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775B (zh) 2019-05-28
US10164720B2 (en) 2018-12-25
WO2015096102A1 (zh) 2015-07-02
US20160308624A1 (en) 2016-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775A (zh) 一种基站间互易性校正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4231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EP256628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antenna calibration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ing antenna calibration factor
CN10210440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多用户mimo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2158272B (zh) 一种射频通道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30301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on for cooperat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911153B (zh) 一种面向fdd系统的基于上行csi的下行信道重建方法
US20100103810A1 (en)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53954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6788798B (zh) 一种天线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9921834B (zh) 多天线系统及预编码方法
US9020549B2 (en) Configuration of pilot signals by network for enabling comp
EP2999155B1 (en) Pr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895486A (zh) 一种lte下行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终端
CN103814598A (zh) 信道质量信息估计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网络中心处理设备
JP612295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下りリンク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201101501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n an ofdm based mimo system
EP31368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ignal-to-noise ratio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50014479A (ko) 채널 특성의 계산 및 보고
CN108174439B (zh) 多基站系统及其信道校正方法
CN109150323B (zh) 一种天线校准方法、待校准无线远程单元及基站
CN105207723A (zh) 通道校正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656535B (zh) 一种Massive MIMO系统中下行校正方法及装置
TW201822584A (zh) 多基站系統及其通道校正方法
CN111726172B (zh) 通道校正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