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219A - 电动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219A
CN105637219A CN201580002044.0A CN201580002044A CN105637219A CN 105637219 A CN105637219 A CN 105637219A CN 201580002044 A CN201580002044 A CN 201580002044A CN 105637219 A CN105637219 A CN 105637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sipating cover
placed side
converter device
moto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20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219B (zh
Inventor
郑玟教
金泰亨
朴成俊
朴熙权
辛承恒
李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089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032259A1/ko
Publication of CN105637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04C29/047Cool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installed inside the pump housing, e.g. i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8Electronic circuits (e.g. inverters) installed inside the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内部放置面(1a)相接触的状态固定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上述变频器器件(2)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

Description

电动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压缩机,涉及利用内部设有用于收容变频器器件的收容空间的散热盖,来对从散热端子产生的热进行双重去除,并且容易地引出端子部的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以多种形态开发在车辆用空调系统中起到压缩制冷剂作用的压缩机,并且,最近随着汽车部件的电子化趋势,正积极开发利用马达来进行电驱动的电动压缩机。
电动压缩机的马达通常以通过变频器来调节输出的方式构成。但是,由于是利用电来驱动的方式,因此,构成电动压缩机的马达及变频器会产生热量,并且,所产生的热量对马达及变频器的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用于解决这种散热问题的多种代替技术方案。
在利用马达进行冷却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如下的结构:内置于主外罩的内部的马达使待压缩的制冷剂直接流向设置有马达的部分,使得制冷剂吸收从马达产生的热量。
但是,在利用变频器冷却的情况下,变频器包括多个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GBT,insulatedgatebipolarmodetransistor)等散热开关器件(以下,称为变频器器件),由于这种变频器器件的耐久性差,因此,马达之类的使制冷剂直接流动来进行冷却的方法并不优选。
参照附图,对设置有以往的变频器器件的状态进行说明。
参照所附的图1至图2,示出了如下的结构:使多个变频器器件2的一侧面安装于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的放置面1a,并使变频器外罩1紧贴于形成在主外罩4的内部的吸入腔室(未图示),从而使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通过变频器器件的一侧面及变频器外罩1向主外罩4的吸入腔室传导,并使从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侧面产生的热量以对流的方式向变频器外罩1内部的空气传递。
但是,所示出的结构仅通过变频器器件2的一侧面,即,仅通过附着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一侧面向变频器外罩1进行传导,从而实现热传递,除此之外,通过对流来实现与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的空气实现热传递,因此,无法有效地去除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结果,降低变频器的整体效率,甚至会产生变频器器件2因过热而受损的致命问题。
并且,在将多个变频器器件2安装于放置面1a的情况下,为了设置单个变频器器件2的位置,而需要额外的夹具,因而产生电动压缩机的制备工序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电动压缩机:可利用起到扩大变频器器件的热传递面积功能的散热盖,使得变频器器件的冷却效果极大化,并且,在将散热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收容空间,并使变频器器件插入于各收容空间的状态下,使变频器器件固定于变频器外罩,从而省略额外设置夹具的工序,简化设置工序。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状态固定有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上述变频器器件2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下端部和前方部处于开放状态,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上端部被上端壁63所封闭,上述上端壁63从上述放置面1a隔开规定间隔而成,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两个侧面部分别被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所封闭,上述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分别从上述上端壁63向上述放置面1a弯曲而成,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后方部被后侧壁61c所封闭,上述后侧壁61c从上述上端壁63向上述放置面1a弯曲而成。
上述左侧壁61a的下端部及上述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上述后侧壁61c的下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延伸部61aa,上述第一延伸部61aa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上述第一延伸部61aa向平行于上述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7,用于使上述变频器器件2固定于上述放置面1a,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设有至少一个螺钉孔65,上述至少一个螺钉7贯通,上述至少一个螺钉孔65,在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设有紧固孔2d,上述至少一个螺钉7贯通上述紧固孔2d,随着上述螺钉7与上述紧固孔2d相紧固,与上述散热盖6相向的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相对面以紧贴的状态实现热传递,并且,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通过与上述紧固孔2d相结合的螺钉7来向上述散热盖2进行热传导。
为了对从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还包括向上述散热盖6的外侧突出的辅助散热部10。
本发明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散热部10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或者同时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右侧壁61b及后侧壁61c,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呈具有规定直径的突起形态来突出,或者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沿着上述上端壁63的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长度突出,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具有互不相同的直径。
上述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散热突起12,上述散热突起1在上述辅助散热部10的上部面突出而成。
上述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凸台部13,上述凸台部13向上述散热盖6的一边的宽度方向突出,并朝向散热盖6的放置面1a延伸。
上述辅助散热部10包括:延伸部11a,在以相向的方式配置的散热盖6的长度方向沿着散热盖6部分区间延伸;连接部12a,从上述延伸部11a的两端向上侧弯曲之后水平延伸,与相向的散热盖6的延伸部11a相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包括用于输入及输出的至少一个端子部2a、2b、2c,上述端子部2a、2b、2c经过上述散热盖6的开放的上述前方部,并向上述收容空间64的外部延伸。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方式固定有变频器模块2,上述变频器模块2位于配置在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的绝缘片5的上部面,上述变频器模块2用于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并且,端子部2a、2b、2c朝向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上部延伸,上述端子部2a、2b、2c用于输入及输出;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收容空间64,在上述散热盖6形成有开口孔22,上述开口孔22以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对应的数量在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向的位置形成开口,上述端子部2a、2b、2c插入上述开口孔22。
上述散热盖6还包括延伸部62,上述延伸部62的端部朝向位于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面的绝缘片5弯曲。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包括相互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散热盖6aa及第二散热盖6ab,上述第一散热盖6aa和上述第二散热盖6ab以使上述开放的前方部相向的方式固定于上述放置面1a。
本发明特征在于,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设于上述左侧壁61a的下端部及上述右侧壁61b之间,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包括至少一个隔板62,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用于使上述收容空间64分隔为多个空间。
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上端部与上述上端壁63的内侧面相连接,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下端部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
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包括第二延伸部62a,上述第二延伸部62a从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下端部向平行于上述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壁1b,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从上述放置面1a朝向上述散热盖6的上端壁63延伸,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使上述收容空间64被分割为多个空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上端壁63设有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上述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贯通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来延伸。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5,上述绝缘片5设于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的下端面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不设置上述绝缘片5。
本发明还包括填充剂8,上述填充剂8设于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的上端面与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侧面之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起到扩大变频器器件或变频器模块的热传递面积作用的散热盖,可使变频器器件的冷却效率极大化。
并且,在将散热盖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收容空间,并使变频器器件插入于各收容空间的状态下,使得变频器器件固定于变频器外罩,从而省略额外设置夹具的工序,由此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可通过在散热盖设置辅助散热部、凸台部或者连接筋的结构来提高变频器器件的散热,并且,以使端子部容易引出的方式变更结构,从而可以容易地引出端子部。
在变频器器件为多个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可在散热盖或主外罩的放置面形成可划分的引导壁,来增加变频器器件与散热盖之间的接触面积,由此可以提高散热性能,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紧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电动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变频器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电动压缩机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至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图8为示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延伸部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及变频器外罩的放置面的剖视图。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来包括第二延伸部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形成有引导狭缝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在本发明的散热盖形成有辅助散热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为示出图1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至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辅助散热部的多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图18为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作为参照,图3为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电动压缩机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参照图3至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状态固定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上述变频器器件2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器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
尤其,本发明借助散热盖6来维持变频器器件2的上部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后侧壁被包围且相互紧贴的状态,从而可使从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朝向上述散热盖6迅速地进行热传导,并借助主外罩4来同时实现热传导,上述主外罩4的散热盖6维持面接触的状态,从而提高基于变频器器件2散热而进行的放热性能。
在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规定空间,用于收容配置为一体的电动马达(未图示)、压缩机构部(未图示),并且,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空间设有吸入腔室及排出腔室,上述吸入腔室用于导入待压缩的制冷剂,排出腔室用于向外部排出由压缩机构部压缩的制冷剂。
电动马达、压缩机构部、吸入腔室及排出腔室的详细结构与图1及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相似,因此省略对这些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空间形成有规定的放置面1a,在放置面1a收容有高电压连接器3、变频器器件2及控制基板(未图示),上述高电压连接器3用于从外部接收电源,上述变频器器件2用于使从高电压连接器3传递的直流电源变换为交流电源来向电动马达传递,在上述控制基板(未图示)设有其他电路器件。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参考,在本实施例说明的放置面不仅可以形成于变频器外罩1,还可以形成于安装有变频器器件2的主外罩4。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将后述的放置面限定为形成于变频器外罩1来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结构:变频器器件2一共设有六个,这些变频器器件2以高电压连接器3为中心来以相互对称的形状固定及设置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用于固定及设置这些变频器器件2的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与现有技术相同,即,上述放置面1a以相邻的方式附着于用于吸入低温的制冷剂的吸入腔室和排出腔室,使得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向被吸入及排出的制冷剂传递。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变频器器件2的数量及配置,但例示性地,以下以图3及图4所示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为了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散热效率,本发明的电动压缩机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盖住变频器器件2的露出的上侧面,且至少一部分直接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相接触。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下端部和前方部处于开放的状态,且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上端部被上端壁63所封闭,上述上端壁63以从上述放置面1a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两个侧面部被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所封闭,上述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分别从上述上端壁63朝向上述放置面1a弯曲而成,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后方部被后侧壁61c所封闭,上述后侧壁61c从上述上端壁63朝向放置面1a弯曲而成。
使散热盖6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散热盖6的后侧壁61c的下端部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相接触,从而使通过变频器器件2的上侧面及侧面产生的热量直接向散热盖6传导后,向变频器外罩1传导,由此,具有通过传导增加变频器器件2的热传递面积的效果。
在设有规定绝缘片5的状态下,通常的变频器器件2的下侧面不直接与变频器外罩1相接触,而借助螺钉7等来固定于放置面1a。但是,在内部收容空间64收容有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下,本发明的散热盖6至少使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散热盖6后侧壁61c的下端部在未介入绝缘片5的状态下,直接与放置面1a相接触,从而可提高热传导效率。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热传导率,优选地,至少使变频器器件2的上端面直接与散热盖6的内侧面相接触,详细地,至少使变频器器件2的上端面直接与上端壁63的内部面相接触。
通过这种传导来实现热传递,并通过散热盖6的上端壁63和外侧壁61的外部面来实现借助对流的热传递,因此,与以往相比,具有大幅度增加借助对流的热传递面积的效果。
并且,在将多个变频器器件2固定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制备工序上,以往的电动压缩机需要额外的用于设置多个变频器器件2的位置的夹具,但由于本发明的电动压缩机设有用于收容个别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因而可省略用于设置变频器器件2的位置的额外的夹具。
另一方面,若本发明的散热盖6为具有规定的热传导率的材质,则可无限制地适用,但优选地,使用铝及铜等具有高热传导率的轻型金属,使得不受耐久性及变频器器件2的散热温度的影响。
在图3至图4中例示性地示出了如下的结构,即,共有六个变频器器件2固定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散热盖6aa和第二散热盖6ab,并且,用于分别收容三个变频器器件2的第一散热盖6aa和第二散热盖6ab可分别以使开放的前方部相向的方式固定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
虽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但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而以如下结构为基准来进行说明,即,如图所示,本发明设有一对散热盖6,在各个散热盖6收容有三个变频器器件2。
由于散热盖6的前方部处于开放状态,而它的后方部被后侧壁61c所闭合,因而与上述后侧壁61c相向的变频器器件2的相对面以紧贴的状态来与上述散热盖6形成面接触,从而提高热传导性能,并且,当上述变频器器件2在高温状态下运行时,也可迅速执行热传导,从而提高散热功能。
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包括用于输入及输出的至少一个端子部2a、2b、2c,上述端子部2a、2b、2c经由上述散热盖6的开放的上述前方部并向上述收容空间64的外部延伸。
所附的图5至图7示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盖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散热盖6呈下端部和前方部开放的状态。上述散热盖6的开放的前面部与用于输入及输出变频器器件2的多个端子部2a、2b、2c向散热盖6的外部露出的部分相对应,上述多个端子部2a、2b、2c以向散热盖6的外侧延伸的方式开放。
并且,散热盖6的开放的下端部与变频器器件2向放置面1a的外部露出的部分相对应,上述变频器器件2以它的下端面附着有绝缘片5的状态来固定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
散热盖6设于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之间,并包括至少一个隔板62,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使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分割为多个空间。即,各个散热盖6包括以相同间隔来隔开的方式配置的两个隔板62,以便可以收容三个变频器器件2。
为了通过上述隔板62来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热传导率,各个隔板62的上端部与散热盖6的上端壁63的内侧面相连接,各个隔板62的下端部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相接触。
参照附图8,散热盖6包括用于提高散热盖6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之间的热传导率的额外的结构。散热盖6包括第一延伸部61aa,在上述第一延伸部61aa中,直接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相接触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后侧壁61c的下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且朝向平行于上述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
图8示出在散热盖6的外侧壁61中仅左侧壁和右侧壁(图5的61a及61b)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延伸部61aa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仅在后侧壁(图5的61c)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延伸部61aa的实施例及在左侧壁61a、右侧壁61b、后侧壁61c均设有第一延伸部61aa的实施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像这样,可通过包括第一延伸部61aa的结构,来增加散热盖6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之间的热传导面积,从而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冷却效率。
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散热盖6及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剖视图。
参照附图9,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设有槽部1c,上述槽部1c用于插入散热盖6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后侧壁61c的下端部。
即,在放置面1a形成槽部1c,上述槽部1c具有规定深度,并具有与散热盖6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61c的下端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上述槽部1c以使在相应的槽部1c插入散热盖6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61c的下端部的方式形成,用于增加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接触面积,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散热盖6的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后侧壁61c的下端部相互接触。
通过槽部1c,既可以额外地确保散热盖6与放置面1a之间的热传递面积,还具有在组装散热盖6时借助槽部1c来引导散热盖6的设置位置的效果。
并且,形成用于插入散热盖6的隔板62的下端部的槽部1c,从而可以额外地确保散热盖6与放置面1a之间的热传递面积。
虽然仅对变频器器件2的上侧面与散热盖6的上端壁63的内侧面直接相接触的结构进行说明,但还可以形成与此不同的结构,即,在变频器器件2的上侧面与散热盖6的上端壁63的内侧面之间存在规定间距,并在这种间距之间涂敷具有规定的热传导率的填充剂8。
本发明示出了如下的结构:在变频器器件2的上侧面与散热盖6的上端壁63的内侧面之间、变频器器件2的侧面与散热盖6的隔板62之间及变频器器件2的侧面与散热盖6的外侧壁61之间存在规定的间距,并在这些间距中涂敷有填充剂8。
填充剂8可使变频器器件2坚固地附着于散热盖6的内侧面,并且,只要是具有规定的热传导率的材质,就可无限制地适用任何材质,优选地,填充剂8可包含规定含量的硅成分。
通过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可借助填充剂8来使变频器器件2的上侧面及侧面与散热盖6的内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极大化,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冷却效率。
并且,在将变频器组装于散热盖6之前,预先借助填充剂8来使变频器器件2附着于散热盖6的状态下,即,可对多个变频器器件2进行模块化来使变频器器件2设置于变频器外罩1,因此可省略如同以往的额外的夹具,从而可使电动压缩机的制备工序实现单纯化或简化。
在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的下端面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可设有绝缘片5,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可不设置上述绝缘片5。
按原状利用用于固定变频器器件2的多个螺钉7,并在使螺钉7贯通的变频器器件2的紧固孔2d(参照图9)中,在散热盖6的上端壁63形成同心的螺钉孔65,从而可借助一个散热盖6同时实现设置多个变频器器件2的位置以及向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固定作业。
随着对用于将上述变频器器件2固定于上述放置面1a的至少一个螺钉7实现紧固,使得与上述散热盖6相向的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相对面以紧贴的状态实现热传递,并通过与上述紧固孔2d相结合的螺钉7,使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实现向上述散热盖(2)的热传导,从而提高热传递性能。在上述螺钉7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紧固的情况下,散热盖6以最大限度地紧贴的状态紧固于变频器器件2的外周面,从而提高紧贴力,由此通过变频器器件2来提高热传导,从而改善散热效果。
参照附图10,散热盖6包括第二延伸部62a,上述第二延伸部62a从各个隔板62的下端部向平行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并直接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相接触。
本发明示出了如下的结构,即,在上述散热盖6的外侧壁61中,在左侧壁和右侧壁(图5的61a及61b)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延伸部61aa,并且在各个隔板62的下端部设有第二延伸部62a,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仅在各个隔板62的下端部设有第二延伸部62a的实施例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像这样,除了第一延伸部61aa之外,可通过隔板62的下端部包括第二延伸部62a的结构,来额外地增加散热盖6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之间的热传导面积,从而额外地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冷却效率。
图1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有引导壁1b的变频器外罩1及设有引导狭缝66的散热盖6的立体图,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紧贴于多个变频器器件的散热盖的内侧设有引导壁,来使上述引导壁划分为额外的空间,从而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并更稳定地实现与变频器器件的紧固力。
参照附图11,变频器外罩1还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壁1b,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从相应的放置面1a朝向散热盖6的上端壁63延伸,至少一个引导壁1b使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分割为多个空间,并且,在散热盖6的上端壁63设有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上述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以使至少一个引导壁1b贯通的方式形成。
上述引导壁1b可在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形成为一体,或者为了降低变频器外罩1的制造成本而制成额外的部件,并固定于放置面1a。
像这样,使引导壁1b设于变频器外罩1的放置面1a,并在散热盖6中不设置隔板62,从而简化散热盖6的结构,由此,具有提高散热盖6的生产性,降低散热盖6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散热盖的散热性能,本实施例形成有辅助散热部,从而稳定地接收变频器器件的热气。
参照附图12,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主外罩4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状态固定有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上述变频器器件2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并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为了对从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还包括向上述散热盖6的外侧突出的辅助散热部10。
上述辅助散热部10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或者同时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右侧壁61b及后侧壁61c,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呈具有规定直径的突起形态突出,或者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沿着上述上端壁63的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长度突出,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具有互不相同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辅助散热部10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的上部面,上述辅助散热部10的形态并不局限于如图所示的形态,而是可以进行多种变形,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辅助散热部10以圆筒形的突起突出,并具有规定的直径。
上述辅助散热部10使从上端壁63所传导的变频器器件2的热量向外侧进行散热,来对在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辅助散热部10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或者同时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右侧壁61b及后侧壁61c,并且,上述辅助散热部10的突出长度随着散热盖6周围的布局而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的辅助散热部10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直径,在此情况下,根据变频器器件2中的热产生分布,在接收高温的热的位置可配置辅助散热部,上述辅助散热部的直径相对大于配置在侧面的辅助散热部的直径,而在接收相对少的热量的位置可配置具有相对小的直径的辅助散热部。
在此情况下,可利用散热盖6的被限定的面积,来诱发最大的散热效果,从而可稳定地对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上述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散热突起12,上述散热突起12在上述辅助散热部10的上部面突出,并且上述散热突起12可以呈半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形态,为了增加散热面积,上述散热突起12呈如图所示的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散热突起12的数量不受特殊限制,可进行多种变更。
参照附图13,辅助散热部10呈具有规定直径的突起形态,并以多个突起相隔开的状态来突出,或者以沿着上述上端壁63的宽度方向向规定的长度延伸的方式突出,但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上述辅助散热部10与上端壁6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对应,或者以相对小的长度延伸,从而增加散热面积。由此,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面积相比,对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面积相对增大,从而可向空气中释放更多的热量,由此可有效地实施针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冷却。
参照附图14,为了提高变频器器件2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相接触的状态固定于放置面1a,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盖住变频器器件2的露出的上侧面的方式构成,并且以至少一部分直接与变频器外罩(9)的放置面(8)相接触的方式构成,为了对从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向上述散热盖6的一边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突出的辅助散热部10a。
上述辅助散热部10a在上述左侧壁61a或右侧壁61b中的一个位置向外侧突出,但优选地,由于在上述辅助散热部10a的一对辅助散热部以相向的方式配置有一对辅助散热部,因此上述辅助散热部10a分别形成于相同的位置。
辅助散热部10a还包括插入孔11,上述插入孔11在上述散热盖6朝向外侧以水平方式延伸,并朝向上述放置面1a形成开口,插入有至少一个螺钉,并且,可借助通过上述插入孔11来插入的螺钉来固定散热盖6并增加散热面积,从而可稳定地解除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气。由此,可同时实现对散热盖6的固定性的提高和散热。
参照附图15,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凸台部13,上述凸台部13在散热盖6的一边的宽度方向突出,并朝向散热盖6的放置面1a延伸。凸台部13提高散热面积并引导螺钉稳定地插入,从而与将上述散热盖6安装于放置面1a的情况相比,可使作业人员更方便且迅速地进行作业,并且,在利用插入于上述插入孔11的螺钉来固定散热盖6的情况下,可预防螺钉向外侧脱离的现象,从而可实现稳定的固定。
可在上述散热盖6设有多个辅助散热部10a,在此情况下,由于上述辅助散热部10a以对称的形态配置,并同时实现对散热盖6的固定力的提升和散热面积的增加,从而可使散热盖6稳定地固定于放置面1a。
参照附图16,辅助散热部10包括:延伸部11a,在以相向的方式配置的散热盖6的长度方向沿着散热盖6的部分区间延伸;连接部12a,从上述延伸部11a的两端向上侧弯曲之后水平延伸,与相向的散热盖6的延伸部11a相连接。
本实施例在散热盖不形成用于散热的突起或者在一边的长度方向不形成辅助散热部,而是将隔开的一对散热盖以连接筋形态进行连接,从而谋求散热。
在此情况下,在隔开的一对散热盖中的一个散热盖集中接收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的情况下,借助上述辅助散热部10,向处于相对低温状态的散热盖进行热传导,从而可以稳定地解除从维持热平衡或高温状态的一个散热盖产生的过热现象。
由此,可以防止变频器器件2的过热现象,从而谋求压缩机的稳定的工作,并且,若在高温的温度条件下使用压缩机,也可以使压缩机的失灵的现象最小化。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2a沿着延伸部11a配置有多个,而且可以变更上述连接部12a的数量。并且,考虑到隔开的散热盖6的间距和周围的布局,连接部12a可以变形为附图所示的形态或其他形态,而且并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形态。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散热盖的概念与接收从变频器模块产生的热并进行散热的基本概念类似,但在上述散热盖的内侧未形成有隔板,因此多个变频器单位可集成为一体,从而可稳定地对模块化的单一变频器模块实施散热。
作为参考,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说明的变频器模块2形成为由六个变频器模块2形成的单位变频器实现单一化的模块形态,因此,即使在放置面1a的大小狭小的情况下,也易于设置,由此,使变频器外罩1的大小实现紧凑化,因而,即使用于设置电动压缩机的场所狭小,作业人员也可容易地进行设置。
并且,由于变频器模块2的整个大小变小且实现紧凑化,因此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对减少,从而使因高温而产生的器件被烧坏及电动压缩机失灵的发生频率最小化。
参照附图17,本发明的电动压缩机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方式固定有变频器模块2,上述变频器模块2位于配置在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的绝缘片5的上部面,上述变频器模块2用于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并且,端子部2a、2b、2c朝向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上部延伸,上述端子部2a、2b、2c用于进行输入及输出;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在上述散热盖6形成有开口孔22,上述开口孔22以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对应的数量在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向的位置形成开口,上述端子部2a、2b、2c插入上述开口孔22。
为了更迅速地对从变频器模块2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如附图所示,散热盖6以紧贴的状态构成,并且在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上部面形成有开口孔22,使得端子部2a、2b、2c插入,并且维持端子部2a、2b、2c插入于上述开口孔22的状态。
开口孔22形成于与端子部2a、2b、2c相对应的位置,且数量也以与端子部2a、2b、2c相对应的数量形成,因此,与端子部2a、2b、2c的数量无关,上述开口孔22在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外周面维持紧贴的状态。
由此,在高温的状态下运行变频器模块2的情况下,由于维持紧贴的状态,从而可迅速地实现热传递,由此稳定地维持可向外侧的散热的条件。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作为参考,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散热盖形成有延伸部,从而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来迅速地对从变频器模块产生的热气进行散热,由此可预先防止上述变频器模块被烧坏及电动压缩机失灵的现象,端子部的引出形态可使用经由散热盖或从侧面引出的形态。
参照附图1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方式固定有变频器模块2,上述变频器模块2位于配置在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的绝缘片5的上部面,上述变频器模块2用于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并且,端子部2a、2b、2c朝向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上部延伸,上述端子部2a、2b、2c用于输入及输出;以及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收容空间64,在上述散热盖6的前方部和后方部以开放的形态形成,并且在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模块2中,用于输入及输出的至少一个端子部2a、2b、2c通过上述散热盖6的前方部和后方部的开放的区域延伸。
上述散热盖6还包括延伸部62,上述延伸部62的端部朝向位于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面的绝缘片5弯曲。
延伸部62以在左侧壁61a和右侧壁61b的下端朝向90度的外侧方向弯曲的方式延伸,并且上述左侧壁61a和右侧壁61b的下端延伸至变频器模块2的下部面。
在形成有如上所述的散热盖6的情况下,从上述变频器模块2产生的热气通过所紧贴的散热盖6且无需额外的媒介物的情况下,可迅速地实现热传递,从而提高散热性能,并防止内置于变频器模块2的器件被烧坏及破损。
在上述后方部形成开放的状态的理由在于,使从变频器模块2产生的热气与通过上述散热盖6的热量同时通过前方部和后方部迅速地传递到外部,从而谋求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稳定地工作。
绝缘片5位于放置面1a的上部面,并以相对大于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大小来形成,但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绝缘片5可以以与上述散热盖6相同的大小或者相对大于上述散热盖6的大小来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可以稳定地对从变频器器件产生的热气进行散热,从而可用于上述电动压缩机、设置有压缩机的车辆或以制冷剂为工作流体的产业用压缩机。

Claims (20)

1.一种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
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内部放置面(1a)相接触的状态固定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上述变频器器件(2)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以及
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收容空间(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下端部和前方部处于开放状态,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上端部被上端壁(63)所封闭,上述上端壁(63)从上述放置面(1a)隔开规定间隔而成,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两个侧面部分别被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所封闭,上述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分别从上述上端壁(63)向上述放置面(1a)弯曲而成,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后方部被后侧壁(61c)所封闭,上述后侧壁(61c)从上述上端壁(63)向上述放置面(1a)弯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左侧壁(61a)的下端部及上述右侧壁(61b)的下端部和上述后侧壁(61c)的下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延伸部(61aa),上述第一延伸部(61aa)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上述第一延伸部(61aa)向平行于上述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螺钉(7),用于使上述变频器器件(2)固定于上述放置面(1a),
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设有至少一个螺钉孔(65),上述至少一个螺钉(7)贯通上述至少一个螺钉孔(65),
在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设有紧固孔(2d),上述至少一个螺钉(7)贯通上述紧固孔(2d),
随着上述螺钉(7)与上述紧固孔(2d)相紧固,与上述散热盖(6)相向的上述变频器器件(2)的相对面以紧贴的状态实现热传递,并且,从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通过与上述紧固孔(2d)相结合的螺钉(7)向上述散热盖(2)进行热传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为了对从上述变频器器件(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还包括向上述散热盖(6)的外侧突出的辅助散热部(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散热部(10)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及右侧壁(61b),或者上述辅助散热部(10)同时形成于上述上端壁(63)、左侧壁(61a)、右侧壁(61b)及后侧壁(61c),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呈具有规定直径的突起形态来突出,或者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沿着上述上端壁(63)的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长度突出,多个上述辅助散热部(10)具有互不相同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散热突起(12),上述散热突起(12)在上述辅助散热部(10)的上部面突出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散热部(10)还包括凸台部(13),上述凸台部(13)向上述散热盖(6)的一边的宽度方向突出,并朝向散热盖(6)的放置面(1a)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散热部(10)包括:
延伸部(11a),在以相向的方式配置的散热盖(6)的长度方向沿着散热盖(6)的部分区间延伸;
连接部(12a),从上述延伸部(11a)的两端向上侧弯曲之后水平延伸,与相向的散热盖(6)的延伸部(11a)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包括用于输入及输出的至少一个端子部(2a)、(2b)、(2c),
上述端子部(2a)、(2b)、(2c)经过上述散热盖(6)的开放的上述前方部,并向上述收容空间(64)的外部延伸。
11.一种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主外罩(4),在上述主外罩(4)的内部形成用于使低温的制冷剂流入的吸入腔室;
变频器外罩(1),在与上述吸入腔室相邻的上述变频器外罩(1)的内部放置面(1a)以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的方式固定变频器模块(2),上述变频器模块(2)位于配置在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的绝缘片(5)的上部面,上述变频器模块(2)用于与上述主外罩(4)进行热传导,并且,端子部(2a)、(2b)、(2c)朝向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上部延伸,上述端子部(2a)、(2b)、(2c)用于进行输入及输出;以及
至少一个散热盖(6),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另一面相向,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以包围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状态朝向上述主外罩(4),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上述变频器模块(2)的收容空间(64),
在上述散热盖(6)形成开口孔(22),上述开口孔(22)以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对应的数量在与上述端子部(2a)、(2b)、(2c)相向的位置形成开口,上述端子部(2a)、(2b)、(2c)插入上述开口孔(2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散热盖(6)还包括延伸部(62),上述延伸部(62)的端部朝向位于上述放置面(1a)的上部面的绝缘片(5)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包括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散热盖(6aa)及第二散热盖(6ab),
上述第一散热盖(6aa)和上述第二散热盖(6ab)以使上述开放的前方部相向的方式固定于上述放置面(1a)。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设于上述左侧壁(61a)及上述右侧壁(61b)之间,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包括至少一个隔板(62),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用于使上述收容空间(64)分隔为多个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上端部与上述上端壁(63)的内侧面相连接,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下端部与上述放置面(1a)相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包括第二延伸部(62a),上述第二延伸部(62a)从上述至少一个隔板(62)的下端部向平行于上述放置面(1a)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壁(1b),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从上述放置面(1a)朝向上述散热盖(6)的上端壁(63)延伸,
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使上述收容空间(64)被分割为多个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端壁(63)设有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上述至少一个引导狭缝(66)贯通上述至少一个引导壁(1b)来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绝缘片(5),上述绝缘片(5)设于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的下端面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
在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与上述放置面(1a)之间不设置上述绝缘片(5)。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填充剂(8),上述填充剂(8)设于上述至少一个变频器器件(2)的上端面与上述至少一个散热盖(6)的内侧面之间。
CN201580002044.0A 2014-08-29 2015-08-27 电动压缩机 Active CN105637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4227 2014-08-29
KR20140114227 2014-08-29
KR10-2015-0081968 2015-06-10
KR1020150081968A KR102257795B1 (ko) 2014-08-29 2015-06-10 전동 압축기
PCT/KR2015/008995 WO2016032259A1 (ko) 2014-08-29 2015-08-27 전동 압축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219A true CN105637219A (zh) 2016-06-01
CN105637219B CN105637219B (zh) 2017-11-21

Family

ID=5553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044.0A Active CN105637219B (zh) 2014-08-29 2015-08-27 电动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5837B2 (zh)
KR (1) KR102257795B1 (zh)
CN (1) CN1056372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8134959A1 (ja) * 2017-01-20 2019-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並びに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8088A1 (ja) * 2017-11-14 2019-05-23 株式会社Ihi 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JP7040406B2 (ja) * 2018-10-31 2022-03-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DE102019126531B4 (de) * 2019-10-01 2021-07-01 Hanon Systems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Vorrichtung
DE102019126532B3 (de) * 2019-10-01 2021-03-04 Hanon Systems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Vorrichtung
KR102499012B1 (ko) * 2021-04-08 2023-02-14 (주)모토닉 제어기 일체형 eop의 방열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071A (zh) * 1998-03-04 2001-04-18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流体机械的性能调整装置
JP2008091558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shiba Corp 放熱装置
CN101235811A (zh) * 2007-01-29 2008-08-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US20090291002A1 (en) * 2007-03-01 2009-11-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2011163148A (ja) * 2010-02-05 2011-08-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2035767A1 (ja) * 2010-09-16 2012-03-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6450B2 (ja) * 1997-03-21 2003-06-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パワートランジスタモジュールの実装構造
JP2003153552A (ja) * 2001-11-07 2003-05-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バータ回路の配設構造と配設方法及び圧縮機
US6943293B1 (en) * 2004-09-01 2005-09-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igh power electronic package with enhanced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DE102009018787A1 (de) * 2009-04-24 2010-10-28 Akasol Engineering Gmbh Batteriemodul
KR101051440B1 (ko) 2009-10-12 2011-07-25 주식회사 오성기전 비엘디씨 모터
JP5517650B2 (ja) * 2010-02-01 2014-06-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5479139B2 (ja) 2010-02-10 2014-04-2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5351907B2 (ja) * 2011-01-13 2013-11-27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8611091B2 (en) * 2011-03-11 2013-12-1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Thermal module for solar inverter
KR101432622B1 (ko) 2012-03-14 2014-08-22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팬 모터
WO2013175597A1 (ja) * 2012-05-23 2013-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
KR101419872B1 (ko) * 2012-11-02 2014-07-17 알.에프 에이치아이씨 주식회사 방열 덮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2071A (zh) * 1998-03-04 2001-04-18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流体机械的性能调整装置
JP2008091558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shiba Corp 放熱装置
CN101235811A (zh) * 2007-01-29 2008-08-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动压缩机
US20090291002A1 (en) * 2007-03-01 2009-11-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2011163148A (ja) * 2010-02-05 2011-08-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2035767A1 (ja) * 2010-09-16 2012-03-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8134959A1 (ja) * 2017-01-20 2019-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及び空気調和機、並びに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US11817740B2 (en) 2017-01-20 2023-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7480A1 (en) 2017-06-15
CN105637219B (zh) 2017-11-21
KR20160026656A (ko) 2016-03-09
KR102257795B1 (ko) 2021-05-28
US10385837B2 (en)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219A (zh) 电动压缩机
KR101409102B1 (ko) 냉각 장치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전력 변환 장치
JP5730176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KR101342884B1 (ko) 전동 압축기용의 전자부품 고정구조
JP5472364B2 (ja) 冷凍装置
EP2879476B1 (en) Electric apparatus
WO2018168088A1 (ja) 冷却システム
CN106610060A (zh) 空气调节器
WO2013157218A1 (ja) 冷凍装置
KR102259600B1 (ko) 전력 변환 장치의 냉각 구조
JP5827513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105723597A (zh) 电动式压缩机
JP6283379B2 (ja) コンデンサの配置構造
US102011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lternate cooling of a liquid cooled motor controller
JP2017506424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EP3683534A1 (en) Heatsink module for inverter
JP6885895B2 (ja) 3次元熱流構造を包含する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センブリ
JP6485372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11543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2191125B1 (ko) 방열 부재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동식 압축기
KR102011670B1 (ko) 차량용 히터
CN219267646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SiC模块
JP201901725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5197281A (ja) 冷却器および冷凍装置
KR20140139803A (ko) 공기 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