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1945A -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1945A
CN105631945A CN201410599389.6A CN201410599389A CN105631945A CN 105631945 A CN105631945 A CN 105631945A CN 201410599389 A CN201410599389 A CN 201410599389A CN 105631945 A CN105631945 A CN 105631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pairing
missing
terminal
miss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93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1945B (zh
Inventor
李峰
李少春
周欣
谢芳全
李起成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993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31945B/zh
Priority to US14/880,407 priority patent/US10346235B2/en
Priority to US14/967,635 priority patent/US1034623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631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1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1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1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87Storage of error reports, e.g. persistent data storage, storage using memory pro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05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 G01C21/3617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using user history, behaviour, conditions or preferences, e.g. predicted or inferred from previous use or current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45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n input/output transactions management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3Remedial or corrective 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识别服务中的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还描述了相应的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服务中,需要收集关于起点/终点配对(Origin/DestinationPair)的信息。例如,集成电路(IC)卡已经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使用中,用户在起始站(起点)和目的地站(终点)均需刷卡,以便生成起点/终点配对信息。基于这样的配对信息,可以对用户进行计费、路线统计和分析等各种操作。又如,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电子道路收费(ERP)也需要基于起点/终点配对信息来提供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再如,在停车管理中,通常需要记录车辆进入停车场和离开停车场的信息,这同样可被认为是一种起点/终点配对信息。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IC卡故障、刷卡机故障、通信故障等技术原因以及主观疏忽等人为原因,可能导致起点或者终点信息的缺失。此时,将会导致服务故障。例如,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当用户在终点刷卡时,如果起点信息缺失,终点处的闸机无法打开。传统上,这种问题需要通过以人工方式解决,这将给用户本人、其他用户以及服务运营方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在服务的高峰时段。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ERP服务、停车管理服务等其他服务中。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识别服务中的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识别服务中的起点/终点配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当前时刻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先前时刻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缺失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的当前操作与上一次有记录的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灵活地使用用户的历史操作记录或者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位置/运动信息,来自动地识别起点/终点配对中的缺失点。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全自动的方式准确地识别缺失点,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文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中的缺失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中的缺失点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中的缺失点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被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方框图。图1显示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制和原理。除非特别声明,在下文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包括”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更多”。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其他术语的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200可以由负责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交互的客户端设备来实现。例如,在公交管理系统中,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专用或通用的IC卡或者移动电话之类的设备。此时,方法200可以由负责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的闸机来实现。
特别地,为了讨论方便起见,在下文描述中,将主要参考公交系统中的进出站管理系统作为示例。相应地,IC卡将被描述为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且闸机将被描述为客户端的示例。但是应当理解,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道路管理、计费、车场管理等任何其他适当的领域。
方法200开始于步骤S210,在此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当前操作被执行的时刻。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操作是指在用户的终端设备与客户端设备之间进行的、能够记录起点或者终点信息以便形成起点/终点配对的交互操作。
作为示例,在使用IC卡进入和离开公交站时,用户可以执行“刷卡”操作。也即,用户将其IC卡置于足够接近闸机的感应区域的位置,以便闸机能够读取IC卡中的信息。闸机可以通过读取的信息来识别用户的身份,记录用户的当前进/出站情况,将用户的信息传送给后端服务器,等等。此时,刷卡操作就是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操作。在其他应用中,任何其他形式的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操作都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服务运营方要求起点和终点成对出现,以形成起点/终点配对。否则,用户的操作将会失败。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闸机只允许用户单向通过。例如,布置在公交站点进口处的闸机只允许用户进入公交站点,而布置在公交站点出口处的闸机只允许用户离开公交站点。每次当用户执行刷卡操作时,闸机都会记录用户是在出口还是入口处执行操作。用户的若干条刷卡记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被存储在IC卡中。
由此,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在入口闸机刷卡时,闸机将会从用户的IC卡中读取用户的上一次刷卡记录。如果入口闸机发现上次刷卡也是在入口闸机处操作的,则可以确定在起点/终点配对中存在缺失点,并且缺失点的类型是终点。
类似地,当用户在出口闸机刷卡时,闸机将会从用户的IC卡中读取用户的上一次刷卡记录。如果出口闸机发现上次刷卡也是在出口闸机处操作的,则可以确定在起点/终点配对中存在缺失点,并且缺失点的类型是入口。
响应于检测到起点/终点配对中存在缺失点,在步骤S210,闸机可以确定当前记录操作(例如,刷卡操作)的执行时刻。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方法200的闸机可以配备有时钟。在此实施例中,闸机可以直接读取当前时刻。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闸机也可以从例如后端服务器等其他设备处获取当前时刻。
方法200进行到步骤S220,在此获取用户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时刻。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所执行的预定次数的先前刷卡动作的信息可以被存储在IC卡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闸机可以从IC卡中读取上一次刷卡的时间。备选地或附加地,例如当IC卡故障或者存储资源受限时,这样的信息也可以保存在系统的后端服务器处。相应地,闸机可以与后端服务器通信,并且获得当前用户的上次刷卡的时刻。
在步骤S230,基于在步骤S210处获取的当前操作的当前时刻与在步骤S220处获取的上次操作的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的那个缺失点。
一般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存在两类信息可用于识别或者预测缺失的起点或者终点。第一类信息是用户的起点和终点的历史信息,特别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些记录,即常见(popular)起点和终点。另一类信息是通过位置感测等技术手段获得的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位置/运动信息。这两类信息中的任何一类可被用于估计缺失的起点或者终点。
为了提高缺失点识别的准确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S230,利用当前操作时刻与上次操作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常见起点和终点的历史信息和用户的位置/运动信息哪一个更加有利于预测的准确性。一般地,一个合理的假设是:较长的时间间隔指示较强的规律性,而较短的时间间隔则指示较强的时效性。由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时间间隔大于预定的、可调节的阈值,则可以认为常见起点和终点的历史信息是主导性的。反之,如果时间间隔小于阈值,则可以认为用户在近期的活动是主导性的。
现在参考图3来描述基于当前操作时刻与上次操作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起点/终点配对中的缺失点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可以理解,方法300是方法200中的步骤S230的一种示例性实现。
在步骤S310,确定在步骤S210处获取的当前操作时刻与在步骤S220处获取的上次操作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该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并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调节。
如果时间间隔大于阈值(分支“是”),认为用户的起点和终点的历史信息对于缺失点的识别发挥主要作用。此时,方法300进行到步骤S320,在此获取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常用起点和终点是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起点和终点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而获得的。
为讨论方便起见,仍然讨论公交管理系统的示例。用户的进、出站刷卡记录可以被存储在相应的闸机中,而且最近若干条记录可以被临时存储在用户的IC卡中。闸机可以定期地将用户的刷卡记录发送给后端服务器。由此,后端服务器可以获取用户曾经达到的起点和终点信息。后端服务器可以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用户经常使用的起点和终点,即常见起点和终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常见起点和终点都具有相关联的时刻,其指示用户到达相应点的时刻。
而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析确定起点和终点的常见模式(pattern)。具体而言,可以确定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常见配对关系。例如,如果通过统计发现,用户总是在某个时刻从A站进站,并且在随后的特定时刻从B站出站,则可以认为配对“A/B”是常见的起点/终点配对。另外,不同的常见起点/终点配对可以被指派以不同的优先级。例如,每个起点/终点配对可以基于各自的出现频率来确定。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来提取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包括常见起点/终点配对的模式)。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时间维度来提取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作为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工作日(例如,周一到周五)和休息日(例如,周六和周六)分开统计。这样,可以获得用户在工作日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类似地,可以获得用户在休息日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间维度未必一定要按照工作日和休息日来划分。例如,用户可以指定时间维度的划分。例如,用户可以指示:将周一到周三与周四到周日的常见起点/终点配对分开统计。另外,除了时间维度之外或者作为补充,可以使用其他维度。作为示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地域维度。例如,可以将不同地域的常见起点和终点信息分开统计。如下文将会描述的,这种基于不同维度的常见起点和终点信息提取有利于提高缺失点识别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任何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数据分析和/或挖掘技术均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使用。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步骤S320处,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获取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端服务器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将所提取的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复制到用户的IC卡中。例如,可以在用户去往服务提供方指定的位置完成特定任务(例如,缴费)时,将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从后端服务器复制到IC卡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闸机可以直接从用户的IC卡中读取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常用起点和终点按照优先级或时间顺序被排序。
备选地或附加地,响应于用户的刷卡操作失败,闸机可以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并且请求与该用户相关联的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作为响应,后端服务器可以向闸机返回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闸机与后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借助于任何目前已知或者将来开发的通信介质来实现。
接下来,在步骤S330,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导致当前刷卡操作失败的缺失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30,可以从常用起点和终点中选择与缺失点具有相同类型、并且所具有的关联时刻在当前操作时刻之前的点作为缺失点。
缺失点的类型指示在起点/终点配对中缺失的点是起点还是终点。如上所述,在公交管理系统中,每个闸机被布置在公交站点的出口或者入口处。由此,如果用户在出口的闸机处试图刷卡时失败,则可以确定缺失的先前点是起点。反之,如果用户在入口的闸机处试图刷卡时失败,则可以确定缺失的先前点是终点。
考虑一个具体示例。假设用户在10:00AM时在公交站出口的闸机处刷卡失败。由此,可以确定:当前操作时刻是10:00AM,并且缺失点是起点。此时,可以从步骤S320处获取的常见起点和终点中,选择常见起点,使得该常见起点的关联时刻在10:00AM之前。所选择的常见起点可以被确定为缺失点。将会理解,该过程对于缺失点为终点的情况同样适用。
备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步骤S320处获取的信息中所包含的常用起点/终点配对的信息纳入考虑。具体而言,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当前操作的时刻以及缺失点的类型,从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与当前操作相匹配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在此使用的术语“匹配”是指时间和位置上的匹配,具体的示例将在下文描述。如果存在多个匹配的常用起点/终点配对,则可以根据各个配对的优先级来做出选择。其他选择机制也是可行的,例如随机选择。此后,可以基于所选择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来识别缺失点。
下面分别考虑缺失点为起点和终点的情况。首先考虑缺失点为起点的情况。假设用户在8:00AM在公交站A的出口处的闸机刷卡失败。由此,当前操作时刻为8:00AM,并且缺失点是起点。此时,可以在与该用户相关联的常见起点/终点配对中,搜索终点为站点A并且操作时刻为8:00AM左右的常见起点/终点配对,作为参考起点/终点配对。响应于找到这样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可以将该配对中的起点确定为缺失点。
另一方面,如果缺失点是终点,则可以在常见起点/终点配对中,搜索与用户的当前位置和当前操作时间相匹配的起点。为讨论之目的,假设用户在6:10PM在公交站B的入口处的闸机刷卡失败。由此,当前操作时刻为6:10PM,并且缺失点是终点。此时,可以在与该用户相关联的常见起点/终点配对中,搜索起点为站点B并且操作时刻为6:10PM左右的起点/终点配对,作为参考起点/终点配对。响应于找到这样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可以将在时间上与参考起点/终点中的起点紧邻的上一个常用终点确定为缺失点。
特别地,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常见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可以基于不同的维度而提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选择参考起点/终点配对中,同样可以将维度信息纳入考虑。以时间维度作为示例,可以确定当前日期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如果当前日期是工作日,则可以仅在工作日的常见起点和终点中执行搜索;如果当前日期是休息日,则可以仅在休息日的常见起点和终点中执行搜索。以此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返回步骤S310。如果在步骤S310处确定当前操作时刻与上一次操作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定阈值,则认为用户可能处于连续的活动中。相应地,规律性的作用可能不如时效性那样显著。由此,可以基于用户的位置/运动信息来识别缺失点。
为此,方法300进行到步骤S340,在此确定所述用户在当前操作时刻与上一次操作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期间到达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确定的每个位置对应于服务的一个潜在起点和/或终点。例如,在公交管理系统中,可以确保每个所确定的位置的预定邻域内存在闸机之类的客户端设备。
用户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电话或其他便携式设备上的全球卫星定位(GPS)系统之类的定位系统,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以使用蜂窝网络定位技术等任何适当的定位技术。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接下来,在步骤S350,从步骤S340处确定的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并且基于所选择的位置来识别缺失点。对位置的选择至少基于缺失点的类型而进行的。具体而言,如果缺失点是起点,则所选择的位置应当对应于起点,例如具有入口闸机;反之,如果缺失点是终点,则所选择的位置应当对应于终点,例如具有出口闸机。如果存在多个这样的候选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候选位置中选择发生时间上最近的位置,并且将该位置所对应的潜在起点或终点确定为缺失点(这取决于缺失点的类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缺失点识别的准确性,在步骤S350处,还可以将用户的上次操作的位置纳入考虑。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与上次操作被执行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位置。作为示例,假设用户在刷卡离开公交车站A时失败,并且上一次刷卡是在公交站点B执行的出站刷卡。此时,可以确定是在所确定的多个候选位置中是否存在与站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的位置C,并且位置C附近布置有进口闸机。如果存在,可以推断:用户可能是在站点B出站之后,在位置C进站去往A站卡时发生了异常。由此,可以将位置C所对应的起点确定为缺失点。
上文已经结合若干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和机制。应当理解,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在此给出的教导和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任何可能的变形或修改。例如,在上文描述中,起点/终点配对被描述为位置的配对,即,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配对。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备选地或附加地,起点/终点配对可以是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的配对。
例如,在停车场或楼宇管理中,当发现进入停车场或建筑物的起始时间点或者离开停车场或建筑物的终止时间点缺失时,可以基于用户的历史数据推测其行为习惯,从而完成对缺失的时间起点或终点的识别。作为示例,假设当用户在18:10PM试图刷卡离开停车场时发生刷卡错误。此时,缺失点是用户进入停车场的时间起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和分析用户的历史(常用)起点/终点信息。如果发现用户经常在7:30AM左右进入停车场,并且在18:00PM左右离开停车场,则可以将7:30AM确定为缺失的时间起点。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装置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述,装置400包括当前时刻确定单元410,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先前时刻确定单元420,被配置为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缺失点识别单元43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先前时刻确定单元420可以包括:第一读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先前时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失点识别单元430可以包括:常用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定阈值,获取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每个常用起点或终点与一个时刻相关联;以及第一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国,所述常用信息获取单元可以包括:第二读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可以包括:缺失点选择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中,选择与所述缺失点具有相同类型、并且所关联的所述时刻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点作为所述缺失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包括常用起点/终点配对,并且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可以包括:参考配对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以及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与所述当前操作相匹配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以及基于参考配对的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参考配对的识别单元可以包括:起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起点,将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中的起点确定为所述缺失点;以及终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终点,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一个常用终点作为所述缺失点,使得所选择的常用终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中的起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紧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失点识别单元430可以包括: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小于预定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时间间隔期间到达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每个所述位置对应于所述服务的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以及位置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始位置还是终止位置;以及第二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将所选择的位置对应的所述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确定为所述缺失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选择单元可以包括:基于距离的选择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与所述上次操作被执行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位置。
为清晰起见,图4中没有示出装置400所包括的可选单元或者子单元。上文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和操作分别适用于装置400,故在此不再赘述。而且,装置400中的单元或子单元的划分不是限制性的而是示例性的,旨在从逻辑上描述其主要功能或操作。一个单元的功能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反之,多个单元亦可由一个单元来实现。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而且,装置400所包含的单元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装置400可以利用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备选地或附加地,装置400可以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基于硬件来实现。例如,装置400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实现为集成电路(IC)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片上系统(SO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等。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发明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也可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识别服务中的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
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包括:
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先前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定阈值,获取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每个常用起点或终点与一个时刻相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包括:
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缺失点包括:
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中,选择与所述缺失点具有相同类型、并且所关联的所述时刻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点作为所述缺失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包括常用起点/终点配对,并且其中基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缺失点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以及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与所述当前操作相匹配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以及
基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来识别所述缺失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起点,将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中的起点确定为所述缺失点;以及
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终点,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一个常用终点作为所述缺失点,使得所选择的常用终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中的起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紧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起点/终点配对是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配对,并且其中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小于预定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时间间隔期间到达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每个所述位置对应于所述服务的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始位置还是终止位置;以及
将所选择的位置对应的所述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确定为所述缺失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与所述上次操作被执行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起点/终点配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配对,以及起始时间/终止时间配对。
11.一种用于识别服务中的起点/终点配对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当前时刻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当前操作失败,确定所述当前操作被执行的当前时刻;
先前时刻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用于记录起点/终点配对的上次操作被执行的先前时刻;以及
缺失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与所述先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识别导致所述当前操作失败的缺失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先前时刻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先前时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缺失点识别单元包括:
常用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定阈值,获取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每个常用起点或终点与一个时刻相关联;以及
第一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常用信息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读取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读取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包括:
缺失点选择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常用起点和终点中,选择与所述缺失点具有相同类型、并且所关联的所述时刻在所述当前时刻之前的点作为所述缺失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常用起点和终点的信息包括常用起点/终点配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识别单元包括:
参考配对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当前时刻以及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与所述当前操作相匹配的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点还是终点;以及
基于参考配对的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来识别所述缺失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于参考配对的识别单元包括:
起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起点,将所述参考起点/终点配对中的起点确定为所述缺失点;以及
终点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缺失点是终点,从所述常用起点/终点配对中选择一个常用终点作为所述缺失点,使得所选择的常用终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与所述参考起点/终点中的起点所关联的所述时刻紧邻。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起点/终点配对是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配对,并且其中所述缺失点识别单元包括:
位置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时间间隔小于预定阈值,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时间间隔期间到达的一个或多个位置,每个所述位置对应于所述服务的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以及
位置选择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缺失点的类型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一个位置,所述类型指示所述缺失点是起始位置还是终止位置;以及
第二识别单元,被配置为将所选择的位置对应的所述潜在起始位置或终止位置确定为所述缺失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位置选择单元包括:
基于距离的选择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一个或多个位置中选择与所述上次操作被执行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起点/终点配对包括以下至少一个: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配对,以及起始时间/终止时间配对。
CN201410599389.6A 2014-10-30 2014-10-30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631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389.6A CN105631945B (zh) 2014-10-30 2014-10-30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US14/880,407 US10346235B2 (en) 2014-10-30 2015-10-12 Identifying origin and destination pairs
US14/967,635 US10346236B2 (en) 2014-10-30 2015-12-14 Identifying origin and destination pai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9389.6A CN105631945B (zh) 2014-10-30 2014-10-30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1945A true CN105631945A (zh) 2016-06-01
CN105631945B CN105631945B (zh) 2018-11-23

Family

ID=5604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9389.6A Active CN105631945B (zh) 2014-10-30 2014-10-30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0346235B2 (zh)
CN (1) CN10563194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800A (zh) * 2017-12-22 2018-05-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0060358A (zh) * 2019-03-11 2019-07-2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619048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规划快速进出地铁站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3710B (zh) * 2019-05-14 2022-0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以及终端、服务器和计费系统
CN114973671B (zh) * 2022-05-23 2024-03-12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路网od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0944A1 (en) * 2001-08-22 2003-02-27 Hileman Ryan M. On-dem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1295326A (zh) * 2008-05-30 2008-10-29 同济大学 基于gps数据生成od矩阵的方法及其交通仿真的方法
CN102097002A (zh) * 2010-11-22 2011-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ic卡数据获取公交站点od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89932A (zh) * 2011-06-17 2011-12-21 同济大学 基于车辆自动识别设备的动态od矩阵估计方法
CN102819885A (zh) * 2012-08-10 2012-12-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客流信息的统计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130317884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26188B2 (ja) 1997-10-21 2004-05-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Icカードを利用したサービス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icカード
DE60104976T2 (de) 2001-03-02 2005-09-08 Hitachi, Lt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von Dienstleistungen
CN102324128B (zh) 2011-05-24 2013-07-31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ic卡记录的公交站间od客流预测方法及装置
US8977496B2 (en) * 2012-05-25 2015-03-1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from identified end-point time-location stamps
CN103198104B (zh) 2013-03-25 2016-05-1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城市智能公交系统的公交站点od获取方法
US20150294430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Tomorrow's Transportation Today Dynamic dispatching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methods for an intelligent transit system with electronic guided bus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0944A1 (en) * 2001-08-22 2003-02-27 Hileman Ryan M. On-dem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1295326A (zh) * 2008-05-30 2008-10-29 同济大学 基于gps数据生成od矩阵的方法及其交通仿真的方法
CN102097002A (zh) * 2010-11-22 2011-06-1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ic卡数据获取公交站点od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89932A (zh) * 2011-06-17 2011-12-21 同济大学 基于车辆自动识别设备的动态od矩阵估计方法
US20130317884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dynamic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CN102819885A (zh) * 2012-08-10 2012-12-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客流信息的统计分析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ET AL: "Estimating a Transit Passenger Trip Origin-Destination Matrix Using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DASFAA WORKSHOPS 2011》 *
MA ET AL.: "Mining smart card data for transit riders’travel patter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800A (zh) * 2017-12-22 2018-05-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交通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10060358A (zh) * 2019-03-11 2019-07-2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060358B (zh) * 2019-03-11 2022-04-08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619048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规划快速进出地铁站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46235B2 (en) 2019-07-09
US20160124791A1 (en) 2016-05-05
US20180018214A9 (en) 2018-01-18
US10346236B2 (en) 2019-07-09
US20160124794A1 (en) 2016-05-05
CN105631945B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9365B (zh) 一种车辆信息纠错方法、系统和手持移动终端装置
CN105631945A (zh) 用于识别起点/终点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1168B (zh) 乘车码的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111145B2 (en) Parking lot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image technology for identifying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EP3369077B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based passive payments
CN105763594A (zh) 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426872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客户管理系统及方法
US20150142489A1 (en) Optimizing onsite vendor business
CN111260102A (zh) 一种用户满意度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38584A (zh) 智能提醒车辆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63432A (zh) 一种订单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11025B (zh) 租车车辆库存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180293635A1 (en) System,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20150012613A (ko) 일회용카드 발급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645999A (zh) 导航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400686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loading
CN109685234B (zh) 用于酒店房型预订的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CN114495364A (zh) 自助租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15372B (zh) 一种停车场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US201602105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ily task optimization
CN108198037A (zh) 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77174A (zh) 一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44990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1359060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25381B (zh) 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