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21475A -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21475A
CN105621475A CN201410720116.2A CN201410720116A CN105621475A CN 105621475 A CN105621475 A CN 105621475A CN 201410720116 A CN201410720116 A CN 201410720116A CN 105621475 A CN105621475 A CN 105621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oxide
doped zinc
zinc
met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201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21475B (zh
Inventor
陈建峰
赵超
曾晓飞
王洁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7201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21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21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1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21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21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包括液相介质和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所述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为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外包覆表面活性剂层,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的一维尺寸为5-20nm;所述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液相介质中,分散体中的固含量为1-40wt%;本发明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制备温度不超过80℃,制备过程简单,节能环保,结晶度好,产品稳定性好,静置超过12个月无沉降。应用金属氧化锌分散体于涂膜时,每次涂膜之间无需高温煅烧过程,简化实验流程且节能环保的。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散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conductiveoxide,简称TCO)薄膜为氧化铟锡(ITO)薄膜,然而ITO薄膜的主要成分In、Sn自然资源少,使得ITO薄膜的生产成本很高,且ITO薄膜在等离子气体下不稳定;另外In、Sn的原子量较大,成膜过程中容易渗入衬底材料内部,毒化衬底材料,尤其在液晶显示器中污染现象严重;金属掺杂氧化锌作为ITO的替代者,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n型掺杂比较容易实现,通常选用IIIA族元素进行掺杂,如Al,Ga,In等元素,利用这些元素替代Zn原子形成浅施主,使得其电阻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组成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的主体Zn、A1、Ga等在自然界中的储量丰富,生产成本低,同时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具有无毒、在等离子体气氛中稳定性高、制备技术简单、易于实现掺杂等优势,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常见的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有磁控溅射法(CN102453869A)、脉冲激光沉积法、原子沉积法(CN102994975A)、溶胶-凝胶法(CN102557476A)、溶剂热法(CN101629284B)或分散体法等。其中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原子沉积法等方法需要特殊设备且耗能非常高,工艺条件复杂,对靶材的要求高而且靶材昂贵,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而溶胶-凝胶法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所需的操作条件十分繁琐,涂膜次数通常在10次以上,且每次涂膜之间需要经过较高温度煅烧(300℃左右),十分地耗时耗力耗能。而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需要特制的承压设备,实验危险性大,且所需温度通常较高导致耗能很高,无法进行大规模制备。通过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的方法进行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每次涂膜过程之间只需将溶剂挥发,无需高温煅烧过程,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分散体的固含量达到减少涂膜次数的效果,而且分散体也可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随时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目前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微波辅助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经过高压反应过程才可以制备出结晶度好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而高压反应过程耗能高,需要特殊设备且具有危险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过程简单、节能环保的分散体制备方法,同时为了使金属掺杂氧化锌在涂膜中获得更好的应用,分散体还应具备颗粒粒度均匀、结晶度好、固含量高的金属掺杂氧化锌的分散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包括液相介质和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所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为金属掺杂氧化锌粒外包覆表面活性剂层,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的尺寸为5-20nm;所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液相介质中,分散体中的固含量为1-40wt%;所述的液相介质是水或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
上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油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锌、硬质酸钠、聚乙二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酯。
优选地,当分散介质为水时,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吡咯烷酮、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油酸、聚乙二醇和钛酸酯。
优选地,当分散介质为醇相时,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油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硬脂酸锌、硬质酸钠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锌盐和金属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制得混合盐溶液,其中金属盐与锌盐的摩尔比为0.01-0.1;
2)将碱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制得碱液;
3)将步骤2)所述碱液加入到步骤1)所述混合盐溶液中形成反应液,其中,碱与锌盐的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为50-80℃;
4)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步骤3)所述反应液中进行改性;
5)离心并得到沉淀,洗涤沉淀,得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
6)将所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分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金属掺杂氧
化锌透明分散体。
步骤1)所述锌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硫酸锌、硝酸锌、醋酸锌和氯化锌;优选地,溶解所述锌盐和金属盐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混合盐溶液中,所述锌盐的浓度为0.1-1M,优选地,所述锌盐的浓度为0.2-0.5M;更优选地,所述锌盐的浓度为0.2-0.3M。
优选地,步骤1)所述金属盐是指铝盐、镓盐或铟盐,其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酸铝、硝酸铝、醋酸铝、异丙醇铝、氯化铝、硝酸镓、硫酸镓和硝酸铟。
步骤2)所述碱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尿素、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优选地,溶解所述碱的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碱的浓度为0.1-1M,优选地,所述碱的浓度为0.5-0.8M,
反应液的温度影响金属掺杂氧化锌的成核速度,优选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70-80℃。
表面活性剂用于金属掺杂氧化锌的改性,所述改性是指表面包覆。表面活性剂与锌盐的比例会影响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的粒径和均匀程度,同时反应温度将会影响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的成核速度。优选地,步骤4)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理论产物中氧化锌质量的1-10%,更优选地为理论产物中氧化锌质量5-8wt%;其中理论产物中氧化锌质量的计算方法为:步骤1)中加入的锌盐的摩尔数乘以氧化锌的分子量。优选地,所述改性的温度为50-80℃,更优选地,改性的温度为70-80℃;优选地,所述改性的时间为1-4h,更优选地,改性的时间为2-3小时。
优选地,步骤4)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油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锌、硬质酸钠、聚乙二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酯。
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受到分散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间极性符合度的影响,为了达到最好的分担效果,优选地,当分散介质为水时,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吡咯烷酮、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油酸和聚乙二醇和钛酸酯。优选地,当分散介质为醇相时,表面活性剂优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油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硬脂酸锌、硬质酸钠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优选地,步骤5)中,离心时间为0.5-5小时。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
该方法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的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经表面改性并分散,进而制得金属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很好地解决了金属掺杂氧化锌在应用中出现的分散性能和相容性差的问题,从而赋予产品在涂膜过程中更好的应用。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明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应用。
将本发明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应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如太阳能电池、平面显示器、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他光电器件的导电薄膜。
此外,本发明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也可以添加到橡胶、塑料、纤维等中,起到防静电和电磁屏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用于光催化、光致发光材料、气体传感器以及红外、紫外光阻隔方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金属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制备温度不超过80℃,制备过程简单,节能环保;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对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然后分散在无毒性的水或醇相中,制得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固含量达40wt%,可见光透过率达85%,颗粒粒径分散均匀,颗粒直径为5-20nm,结晶度好,产品稳定性好,静置超过12个月无沉降。
另外,由于固含量高,在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锌薄膜时,可以大大减少涂膜次数,也可以根据分散介质与基底的粘附作用大小,选择合适分散介质中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进行薄膜制备;由于已经形成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每次涂膜之间无需高温煅烧过程,在简化实验流程的同时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实施例2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TEM图
图2是实施例2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粒度分布。
图3示出是实施例2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XRD图。
图4示出实施例2的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的实物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称取5.95gZn(NO3)2·6(H2O)以及0.15gAl(NO3)3·9H2O,将其溶解于60mL乙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0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NO3)2·6(H2O)和Al(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50℃;充分反应后,加入0.324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调节反应温度为60℃,改性持续2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得到固含量为15%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1%,静置6个月无沉降,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8-16nm。
实施例2:称取8.92gZn(NO3)2·6(H2O)以及0.34gAl(NO3)3·9H2O,将其溶解于80mL水中;称取1.8gNaOH,将其溶解于80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NO3)2·6(H2O)和Al(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55℃;充分反应后,加入0.216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调节反应温度为65℃,改性持续3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得到固含量为2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12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6%,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8-14nm。将得到的铝掺杂氧化锌分散体利用旋涂法进行薄膜制备,只需经过4次旋涂,旋涂之间在75-85℃下进行干燥,即可制备出方块电阻为768Ω/口的AZO薄膜,薄膜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3%。
实施例3: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15gAl(NO3)3·9H2O,将其溶解于60mL乙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60℃;充分反应后,加入0.324g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保持反应温度为60℃,改性持续2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4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2%,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10-22nm。
实施例4: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14gAlCl3·6H2O,将其溶解于60mL甲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甲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0℃;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保持反应温度为70℃,改性持续2.5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甲醇中得到固含量为2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5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4%,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7-18nm。
实施例5: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14gAlCl3·6H2O,将其溶解于60mL甲醇中;称取1.20g尿素,将其溶解于65mL水中;将尿素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5℃;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调节反应温度为80℃,改性持续4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甲醇中得到固含量为2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2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79%,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5-17nm。
实施例6:称取5.75gZnSO4·7H2O以及0.15gGa(NO3)3·9H2O,将其溶解于60mL水中;称取1.20g尿素,将其溶解于65mL水中;将尿素溶液缓慢滴加至ZnSO4·7H2O和Ga(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5℃;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调节反应温度为80℃,改性持续5h(不是1-4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水中得到固含量为25%的镓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1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76%,经检测,镓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9-20nm。将得到的镓掺杂氧化锌分散体利用提拉法进行薄膜制备,只需经过3次提拉过程,每次涂膜之间在75-85℃下进行干燥,即可制备出方块电阻为834Ω/口的AZO薄膜,薄膜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6%。
实施例7: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14gAlCl3·6H2O,将其溶解于70mL水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水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0℃;充分反应后,加入0.324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保持反应温度为70℃,改性持续1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4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4%,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7-13nm。
实施例8: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21gAlCl3·6H2O,将其溶解于60mL甲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水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0℃;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持反应温度为70℃,改性持续3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5%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8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2%,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10-15nm。
实施例9:称取5.95gZn(NO3)2.6(H2O)以及0.15gAl(NO3)3·9H2O,将其溶解于60mL甲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NO3)2.6(H2O)和Al(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60℃;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持反应温度为60℃,改性持续3.5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5%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5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8%,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10-18nm。
实施例10:称取5.95gZn(NO3)2.6(H2O)以及0.30gAl(NO3)3·9H2O,将其溶解于65mL甲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NO3)2.6(H2O)和Al(NO3)3·9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80℃;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持反应温度为80℃,改性持续2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醇中得到固含量为40%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5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6%,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6-12nm。
实施例11: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21gAlCl3·6H2O,将其溶解于60mL甲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水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AlCl3·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5℃;充分反应后,加入0.243g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持反应温度为75℃,改性持续4h;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固含量为5%的铝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8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8%,经检测,铝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6-14nm。
实施例12: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18gGa2(SO4)3·16H2O,将其溶解于60mL乙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Ga2(SO4)3·1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60℃;充分反应后,加入0.324g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保持反应温度为75℃,改性持续3h;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5%的镓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7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5%,经检测,镓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10-20nm。
实施例13:称取4.39gZn(CH3COO)2·2H2O以及0.27gGa2(SO4)3·16H2O,将其溶解于60mL乙醇中;称取1.6gNaOH,将其溶解于65mL乙醇中;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至Zn(CH3COO)2·2H2O和Ga2(SO4)3·16H2O的混合溶液中,调节反应温度为75℃;充分反应后,加入0.324g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保持反应温度为75℃,改性持续3h;将得到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乙醇进行洗涤后,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固含量为15%的镓掺杂氧化锌透明分散体,静置7个月无沉降,可见光平均透过率为81%,经检测,镓掺杂氧化锌颗粒粒径为16-19nm。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液相介质和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所述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为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外包覆表面活性剂层,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的一维尺寸为5-20nm;所述改性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液相介质中,分散体中的固含量为1-40wt%;所述的液相介质是水或有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油酸、油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锌、硬质酸钠、聚乙二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氧甲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酯。
4.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锌盐和金属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制得混合盐溶液,其中金属盐与锌盐的摩尔比为0.01-0.1;
2)将碱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制得碱液;
3)将步骤2)所述碱液加入到步骤1)所述混合盐溶液中形成反应液,其中,碱与锌盐的摩尔比为1-3,反应温度为50-80℃;
4)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步骤3)所述反应液中进行改性;
5)离心并得到沉淀,洗涤沉淀,得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
6)将所述金属掺杂氧化锌颗粒分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透明金属掺杂氧化锌分散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锌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硫酸锌、硝酸锌、醋酸锌和氯化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盐溶液中,锌盐的浓度为0.1-1M,优选地,锌盐的浓度为0.2-0.5M;更优选地,锌盐的浓度为0.2-0.3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盐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硫酸铝、硝酸铝、醋酸铝、异丙醇铝、氯化铝、硝酸镓、硫酸镓和硝酸铟;优选地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甲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理论产物中氧化锌质量的1-10%;优选地,加入量为理论产物中氧化锌质量的5-8%;所述改性的时间为1-5小时,优选地改性的时间为2-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碱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尿素、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优选地,所述碱液的浓度为0.1-1M,优选地为0.5-0.8M。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步骤2)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醇、乙醇、乙二醇和异丙醇。
CN201410720116.2A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621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116.2A CN105621475B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20116.2A CN105621475B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1475A true CN105621475A (zh) 2016-06-01
CN105621475B CN105621475B (zh) 2017-12-12

Family

ID=5603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20116.2A Active CN105621475B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2147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676A (zh) * 2017-04-11 2017-09-08 南昌大学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均匀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8793226A (zh) * 2017-05-03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0918136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09294411A (zh) * 2018-09-05 2019-02-01 纳琳威纳米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水性azo抗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6234A (zh) * 2018-09-05 2019-02-05 纳琳威纳米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型抗静电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66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江苏加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防静电橡胶组合物、防静电橡胶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7635A (zh) * 2021-05-12 2021-08-24 湘潭大学 用于抗菌、防霉的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体或粉体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5736A (ja) * 2006-10-11 2010-02-25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表面改質されたナノ粒子状の金属酸化物、金属水酸化物および/または金属オキシ水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WO2010007039A1 (de) * 2008-07-18 2010-01-21 Basf Se Modifizierte zinkoxid-teilchen
JP4686638B2 (ja) * 2008-11-12 2011-05-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酸化物微粒子分散スラリー
CN103818946A (zh) * 2013-11-27 2014-05-28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共掺杂导电氧化法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000B (zh) * 2013-11-27 2015-10-28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钆掺杂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3674B (zh) * 2013-11-27 2015-11-18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氧化锌复合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0676A (zh) * 2017-04-11 2017-09-08 南昌大学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均匀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8793226A (zh) * 2017-05-03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08793226B (zh) * 2017-05-03 2021-07-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超重力技术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09294411A (zh) * 2018-09-05 2019-02-01 纳琳威纳米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水性azo抗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06234A (zh) * 2018-09-05 2019-02-05 纳琳威纳米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型抗静电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136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09181367B (zh) * 2018-09-29 2020-12-1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制备透明氧化锌液相分散体的方法
CN112358665A (zh) * 2020-11-09 2021-02-12 江苏加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防静电橡胶组合物、防静电橡胶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58665B (zh) * 2020-11-09 2021-08-27 江苏加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防静电橡胶组合物、防静电橡胶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7635A (zh) * 2021-05-12 2021-08-24 湘潭大学 用于抗菌、防霉的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体或粉体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21475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1475A (zh)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液相透明分散体及制备方法
CN101560059B (zh) 掺铝氧化锌涂膜和纳米棒阵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ari et al. Sol–gel synthesis of ZnO transparent and conductive films: A critical approach
Huang et al.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ungsten-doped tin oxide thin films synthesized by sol–gel technique on quartz glass substrates
Yilmaz Characteristic properties of spin coated ZnO thin films: the effect of Ni doping
CN104575864A (zh) 一种直接制备金属氧化物/银纳米线复合导电网络的方法
CN101519561A (zh) 一种屏蔽紫外线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5293563B (zh) 氧化锌纳米片簇及其制备方法
Nkele et al. Structural,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LAR-deposited zirconium-doped cadmium oxide thin films
CN101643200B (zh) 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8083340B (zh) 复合wo3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复合wo3溶胶
CN101811660B (zh) 一种共掺杂的纳米氧化锌粉体及制备方法
CN107140687B (zh) 一种复合核壳结构纳米粉体
CN102509648A (zh) 一种Ga掺杂Zn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32773B (zh) 一种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
KR101740088B1 (ko) 안티몬 주석 산화물(ato)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CN106865996A (zh) 一种水热法制备蜂窝状结构的氧化锡纳米晶体薄膜的方法
CN103159252B (zh) 掺铝氧化锌导电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4599B (zh) 一种非晶态-纳米晶复合结构的石墨烯掺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Yin et al. Preparation of ZnIn2S4 film electrodes by the SILAR technique
KR101765361B1 (ko) 안티몬 주석 산화물(ato)나노입자를 포함하는 분산액의 제조방법
CN105883900B (zh) 一种操控氧化锌纳米柱阵列的密度和光学带隙的方法
CN109148707A (zh) 一种氧化锌基纳米颗粒稳定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CN103641154A (zh) 一种掺铝氧化锌纳米杆阵列结构低温合成的方法
Chen et al. Studies on morphology,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doped ZnO thin films grown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