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11852A -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 Google Patents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11852A
CN105611852A CN201480055199.6A CN201480055199A CN105611852A CN 105611852 A CN105611852 A CN 105611852A CN 201480055199 A CN201480055199 A CN 201480055199A CN 105611852 A CN105611852 A CN 105611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fixed cell
mobile device
cell portion
support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51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旻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5611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11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9/00Purses, Luggage or bags convertible into objects for other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5/00Purses, bags, luggage or other receptacles covered by groups A45C1/00 - A45C11/00,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o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3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e.g. laptop, tablet, netbook, game boy, navigation system, calcula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C
    • A45C2200/15Articles convertible into a stand, e.g. for display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包括:本体部,其具有前方面、后方面、侧方面及底面,并选择性地具有上面;支撑板部,其位于所述前方面;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以旋转式设置于所述侧方面或者所述前方面;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部的两侧部、下侧部或者外侧面,并且以旋转式与所述支撑板部结合;以及支撑臂部,其一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其他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通过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对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位置进行调节,随着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调节所述支撑板部的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在包本体部的前方面设置调节型支撑板部,并且在包本体部设置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此外,在调节型支撑板部设置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和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利用支撑臂部以旋转式结合,因此对调节型支撑板部的位置及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移动设备用户可以非常稳定且方便地使用移动设备,当使用时可维持正确的姿势,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并且具有用作读书支架的等附加功能。
背景技术
大部分移动设备(mobiledevice)用户用一只手或者两只手拿起并抓住移动设备并使用。当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时,维持用手拿起并抓住移动设备的姿势,如果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则不久手和胳膊的肌肉感到疲劳并感到累,之后,抓住移动设备的用户的手和胳膊向下方下垂,同时大部分用户在维持如图15所示的不良姿势的状态下继续使用移动设备。由于维持所述不良姿势的状态下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因而用户的身体逐渐变形为问题多的结构。此外,用户的眼睛过度地向下方下垂,从而眼轴严重被拉长,并且在特别近的距离看对象,因此容易成为近视或者弱视。此外,包括智能手机(smartphone)、智能平板(smartpad)、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tabletPC)、便携式游戏机(portablegamestation)以及电子阅读器(e-bookreader)等移动设备处于不断追求大屏幕化、多功能化及高性能化的同时增加设备大小和重量的趋势。由此,由于设备的重量和大屏幕的观看,用户的身体处于更加恶劣的环境中。
由此,用户在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的次数越多,用户得前伸头位综合症、颈椎间盘、腰椎间盘、肘关节(elbow)、视力下降及腕管综合症等慢性疾病的可能性变高。
此外,由于如图15所示的用户的不良姿势,头越来越低下,从而在颈部产生很多皱纹,因此对于女性也可能在美容方面上产生更加不好的影响。
对针对与移动设备相关的先行技术进行观察,韩国登记实用新型第10-0302833(背负式AV系统)公开了如下构成:在背囊内部放入AV设备,从而在家庭、野外、及车辆使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10-2006-0112902号(与包的带连接的物体固定支架)公开了将用于音频通信的移动设备放置于包的背带的构成。韩国登记实用新型第10-0453219(可安装于包及可卸载的平板电脑壳体)公开了将平板电脑等放置于包的一面。此外,美国专利申请第12/98580号(Structuralsupportdeviceforlaptopandportableelectronicdevicecarryingcases)公开了用于如下的构成:在包或者肩包的内部携带笔记本(notebook),在将包穿戴于身体的状态下,开放包的前方部,从而使用笔记本。韩国登记实用新型公开公报第10-2011-0005356号(用于放置智能手机的手提包)公开了如下构成等:在包的把手形成槽,并且将智能手机放进所述槽内从而将其竖立。
但是,所述先行技术对于前述的移动设备的使用引起的问题,仅仅可提供部分应对方案,没有提出充分的解决方案。
此外,所述先行技术的实情为,非常不足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所有移动设备用户满意的水准的方便。
由此,要求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新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所述问题,其提供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在包本体部的前方面设置调节型支撑板部,在包本体部设置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此外,在调节型支撑板部设置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和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利用支撑臂部来连接,因此对调节型支撑板部的位置及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从而移动设备用户可非常稳定且方便地使用移动设备,当使用时可维持正确的姿势,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并且具有用作读书支架的等附加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包括:本体部,其具有前方面、后方面、侧方面及底面,并选择性地具有上面;支撑板部,其位于所述前方面;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以旋转式设置于所述侧方面或者所述前方面;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部的两侧部、下侧部或者外侧面,并且以旋转式与所述支撑板部结合;以及支撑臂部,其一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其他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通过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对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位置进行调节,随着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调节所述支撑板部的倾斜角度。
如果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则实现如下效果。
1.移动设备的用户当使用移动设备时非常稳定且方便,并且可维持正确的姿势,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
2.安装于本发明的包的支撑板部除了可以放置有移动设备外,还可以放置有普通图书而使用,从而能够具有作为读书台的附加功能。在此情况下,用户也能够维持正确的姿势,因此有方便性的同时可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可参照附图从以下说明中明确地得到理解,所述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参照标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于图1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的侧面图。
图3a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得到保管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
图3b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得到开放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
图3c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放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
图4a是示出在示出于图1的支撑臂部旋转为规定角度程度的位置上的支撑板部的位置的侧面图。
图4b是示出在示出于图1的支撑臂部比图4a的角度更加旋转的位置上的支撑板部的位置的侧面图。
图5a是说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位置和支撑臂部的长度间的相互关系的侧面图。
图5b是对使得示出于图5a的本发明的支撑臂部的长度最大化的构成进行示例的侧面图。
图5c是示出图5b中所示出的支撑板部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最大限度地扩张的使用位置的侧面图。
图6a是根据对构成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包的构成要素的配置进行变更的又其他实施例的包的侧面图。
图6b是示出图6a的又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部和支撑臂部得到开放而被使用的位置的侧面图。
图7a是对针对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的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的截面图。
图7b是对针对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的又其他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的截面图。
图8是对针对示出于图1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又其他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9a是对将卡坎部件额外设置于图1中所示出的支撑板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9b是对将示出于图9a的卡坎部件构成为位置可变型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对将弹性层部件额外设置于图1的支撑板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说明以长度调节式构成图1的支撑臂部的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图12是对将图1的支撑板部构成为扩张型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侧面图。
图13a是对将支撑架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内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13b是对将支撑架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内部的又其他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14是对将硬壳(hardshell)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一部分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不良姿势的侧面图。
图16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包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正确姿势的侧面图。
图17是示出在将本发明的包放置于桌子上面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正确姿势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记述。
图1是针对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10包括包本体部(body)100、支撑板部(board)200、支撑臂部(supportarm)220、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multi-positonfixingunit)240以及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
所述本体部100相当于包10的主主体,并且包括用于用手拿起的把手170及大小型口袋(pocket)(未示出)等。本体部100包括前方面110、后方面120、侧方面130、上面140以及底面150。在此,本发明的包10也包括如下包:包10的前方面110和后方面120在把手所处的上部分形成倾斜面并合并的同时,不另外设置上面140。
在所述图1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普通形态的包10的实施例进行示例。举例说明为,示出于图1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设置于本体部100的侧方面130。但是应留意如下方面:参照图8,如后述的实施例一样,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也可以设置于本体部100的前方面130。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的具体构成及操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根据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的侧面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10为保管中或者移动中的状态下,支撑板部200在本体部100的侧面示出为关闭的状态。支撑板部200在不使用的情况(例如,将包10保管中或拿起移动中的情况),以与本体部100的前方面110并排面对的状态邻接并得到保管。设置于本体部100的侧方面130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以旋转式(pivotally)与本体部100结合,设置于支撑板部200的两侧部209的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旋转式与支撑板部200结合。支撑臂部220的一端部以旋转式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结合,其他端部以旋转式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结合。支撑臂部220的一端部以旋转式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结合,其他端部以旋转式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结合。支撑臂部220以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为中心可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随着支撑臂部220的旋转,支撑板部200也以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为中心相对于前方面11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得到开放后,可固定于想要的位置。此外,支撑板部200以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为中心可旋转,在以用户想要的倾斜角度调整后,可固定于想要的位置。此外,支撑板部200以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为中心可旋转,在以用户想要的倾斜角度调整后,可固定于所述位置。在所述示出于图1及图2的实施例中,虽然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旋转式结合于支撑板部200的两侧部209,但是如果是从业者,则可充分理解为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旋转式可结合于支撑板部200的下侧部或者外侧面204(参照后述的图9a)。
图3a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得到保管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图3b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得到开放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图3c是说明在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支撑板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放的位置上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和操作原理的侧面图。
与图1至图2一起参照图3a至3c,例如,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可构成为公知的棘轮装置(ratchetwheeldevice)或者棘轮装配(ratchetwheelassembly)。所述的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包括棘轮(ratchetwheel)242、制止器(stopper)244、解除凸轮(disengagingcam)246以及推针(pushpin)248。棘轮242在一部分外周面或者整体外周面形成有齿轮(未示出参照标号),从而可以在共享解除凸轮246和旋转轴的同心轴上旋转。推针248以一体的形式结合于棘轮242的外周面内侧的规定位置,以便在规定角度推所述解除凸轮246并使所述解除凸轮246旋转。制止器244构成为,虽然抑制向棘轮242的一侧方向的旋转运动(图3a至图3c中顺时针方向),但是允许向相反侧方向(图3a至图3c中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的自由。此外,制止器244通过复原弹簧245始终向棘轮242的中心方向施加偏向力,只要是不被解除凸轮246解除的情况下,始终与棘轮242的齿轮维持啮合的状态。图3a中仅放大示出图2中所示出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周边部构成。换句话说,图2中仅示出了部分被切割的支撑臂部220的一端部和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结合的状态,其可以理解为支撑板部200与本体部100的前方面110并排地面对并得到保管的情况。在图3a至图3c中以虚线表示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内,所述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具有包括于一个收纳壳体内的构成,根据各个图依次示出了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操作顺序和操作原理的概念。所述棘轮242、解除凸轮246以及制止器244可以以各个图的旋转轴(未示出参照标号)为中心旋转,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收纳壳体,收纳壳体可具有牢固地结合于本体部100的一个侧面上的构成。
在图3a的位置,如果支撑臂部220向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结合于支撑臂部220的支撑板部200也向第一方向一起旋转,据此,支撑板部200从前方面110相隔开并得到开放。支撑板部200在得到开放的状态下,即使将旋转力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施加到支撑板部200,也如前面所述一样,制止器244与棘轮242的齿轮维持紧固结合的状态,因此防止棘轮242向作为与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之后,支撑臂部220的开放角度或者支撑板部200的开放位置从图3a的状态到图3b的状态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可调节。如果支撑臂部220的旋转超过图3b的位置而到达图3c的位置,则设置于棘轮242的推针248向第一方向推解除凸轮246并使所述解除凸轮246旋转。之后,解除凸轮246依次向顺时针方向推制止器244,从而与棘轮242的齿轮相隔开,因此解除制止器244和棘轮242的齿轮间的紧固结合。如果到达图3c的状态,则支撑臂部220才能够向第二方向自由地旋转,因此可恢复到图3a的原来位置。由此,支撑板部200可返回到图3a的原来位置。
非常优选地,将所述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适用于本发明的包10是为了使用包10时的安全。具体地,在支撑板部200的使用中因操作等失误而结合于支撑臂部220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突然从紧固结合状态得到解除的情况下,支撑板部200瞬时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掉落在前方面110上,进而移动设备也一起掉落并可能被破损,此外,用户的手或者胳膊也有可能受伤。由此,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一样,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后,确实从支撑板部200卸下移动设备,并向第一方向使支撑板部200完全旋转后,朝向前方面110可返回到原来位置(关闭位置),因此,可保障使用包10时的安全。
此外,棘轮242在本体部100仅可设置于侧方面130的一侧,或均可设置于两侧。在此情况下,为了维持支撑板部200的均衡的同时稳定地操作,优选地,棘轮242均设置于侧方面130的两侧。虽然举例说明了前述的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包括棘轮242、制止器244、解除凸轮246以及推针248等部件,但是棘轮装置并不是一定由所述构成要素构成。换句话说,如果是从业者,则明确理解为代替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而可使用实现如下操作原理的任意装置:允许向一个方向旋转,抑制向其相反方向的旋转,并且在规定角度区间棘轮242的紧固结合得到解除,从而可自由地旋转。
图4a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出的支撑臂部220旋转为规定角度程度的位置上的支撑板部200的位置的侧面图,图4b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出的支撑臂部比图4a的角度以上更加旋转的状态下的支撑板部的位置的侧面图。
参照图4a,支撑臂部220相对于前方面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为规定角度a程度,则支撑板部200也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相对于前方面11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为规定角度b程度。此外,支撑板部200在以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中心作为基准时,从前方面110上升高度H程度。
参照图4b,与图4a的各个位置进行比较,支撑臂部220相对于前方面11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更加旋转至旋转角度a’,支撑板部200从前方面(110)更加上升到高度H’。其结果,支撑板部200成为如下状态:相对于前方面110倾斜为b’程度,向第一方向(顺时针方向)更加旋转。因此,支撑板部200的高度通过支撑臂部220的旋转角度来调节,支撑板部200的倾斜角度通过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旋转来调节。
图5a是说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位置和支撑臂部220的长度间的相互关系的侧面图,图5b是对使得示出于图5a的本发明的支撑臂部220的长度最大化的构成进行示例的侧面图,图5c是示出图5b中所示出的支撑板部200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以最大限度的形式扩张的使用位置的侧面图。
参照图5a,支撑板部200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便将其侧面的整体长度分割为D1和D2。相反,参照图5b,就支撑板部200而言,其侧面的一端部以可旋转的形式结合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便示出于图5a的D1具有最大值(Dmax)且D2具有最小值(Dmin)。在示出于所述图5b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支撑臂部220能够以使其长度L具有最大长度(Lmax)的形式延长。在此情况下,如图5c所示,将支撑臂部22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为角度a程度并开放后,如果将支撑板部200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支撑板部200可位于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最大限度的朝向外侧的位置。此外,将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从前方面110的高度可位于比图4a中的H更高的Hmax,因此支撑板部200的位置也可以位于较高的位置。据此,示出于图5b及图5c的实施例中,在相同大小的包10可最大限度地增加支撑板部200的高度,因此特别是身长或者胳膊的长度长的用户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安装于本发明的包10的支撑板部200。
图6a是根据对构成示出于图1的本发明的包的构成要素的配置进行变更的又其他实施例的包的侧面图,图6b是示出图6a的又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部和支撑臂部得到开放而使用的位置的侧面图。
参照图6a,与示出于图5a的排列不同,举例说明了如下构成: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以靠近于底面150的形式设置,支撑板部200以靠近于上面140的形式设置。换句话说,支撑板部200、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支撑臂部220以及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将本体部110的侧方面的虚拟垂直中央线(未示出)作为基准以与图5a大概对称的形式设置。据此,支撑板部200、支撑臂部220、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以及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与图5a的实施例进行比较,只有旋转方向(操作方向)不同,其他构成和操作方法可与图5a的实施例相同地实现。
参照图6b,支撑臂部220在图6a的状态下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得到开放后,支撑板部200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可调节支撑板部200的固定位置及高度。
重新参照图4a至图6b,当使用移动设备时,用户将支撑板部200向各个图的左侧方向倾斜并使用,并且由于向支撑板部200施加的负重,更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移动设备可能被掉落。换句话说,支撑板部200在以需要的角度得到调节后,应固定于该位置,以便防止再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构成与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一样,优选地,构成为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但是如后述一样,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支撑板部200的两侧部209设置有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和支撑臂部220以旋转式结合,因此如前述一样,支撑板部200和支撑臂部220以能够实现相对的旋转运动的形式构成。在此情况下,用于调节支撑板部200的倾斜角度或者倾斜位置的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旋转角度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旋转角度相比,只可在限制性地允许的角度范围内实现,因此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可实现为比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相对简单的构成。
更加具体地,例如,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可通过使用公知技术的自由停止铰链装置(freestophingedevice)、摆动铰链装置(swinghingedevice)、摩擦铰链装置(frictionhingedevice)、或者步进铰链装置(stephingedevice)等来实现。
图7a是对针对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构成的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的截面图,图7b是对针对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又其他一个实施例进行示例的截面图。
参照图7a,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包括:圆板262,其沿着圆周方向具有多个半球形凹陷部(cavity)262a,并与支撑臂部220结合;以及对应板264,其包括多个圆筒形孔264c、多个弹簧(spring)264b以及多个球(ball)264a,所述多个圆筒形孔264c形成于与所述多个半球形凹陷部262a对应的位置,所述多个弹簧264b包括在所述多个圆筒形孔264c,所述多个球264a设置于所述多个弹簧264b的外侧端之间,并且所述对应板264与支撑板部200结合。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圆板262及对应板264将同心轴266作为旋转中心并相互可相对地旋转。换句话说,当与支撑臂部220结合的圆板262和与支撑板部200结合的对应板264通过接收旋转力来相互相对地旋转时,设置于对应板264的多个球264a的球面一部分向圆板262的半球形凹陷部262a内移动,从而对应板264和圆板262维持紧固结合的状态,因此圆板262和对应板264的旋转得到抑制。之后,为了解除对应板264和圆板262的紧固结合状态,如果将规定大小以上的旋转扭矩(torque)施加到对应板264,则多个球264a从半球形凹陷部262a脱离并产生变位,接着,多个球264a通过多个弹簧264b的弹性力重新向其他的半球形凹陷部262a内。之后,如果不施加额外的旋转力,则对应板264和圆板262在变位的位置维持紧固结合状态。在此情况下,随着对应板264旋转,与对应板264结合的支撑板部200也维持旋转或者紧固结合状态。由此,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通过对应板264和圆板262的相对的旋转操作可调节支撑板部200的倾斜角度或者倾斜位置。优选地,所述圆板262构成为规定厚度的圆形盘(disk)形态。但是对应板264并不是一定构成为圆形盘形态,如图的示例一样,也可以构成为只要收容有两个球和弹簧的任意形态(例如,矩形形态)。
参照图7b,包括:圆板262’,其具有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第一锯齿状部件(serrationmember)262a’;对应板264’,其具有第二锯齿状部件264a’;以及螺旋弹簧(coilspring)部件262b’,其设置于所述圆板262’的外侧,并向轴方向按压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以便使得所述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和所述第二锯齿状部件264a’啮合。通过所述螺旋弹簧部件262b’可使得分别形成于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和第二锯齿状部件264a’的齿形部(teeth)相互紧固结合。
更加具体地,所述圆板262’和对应板264’以同心轴266’为中心可相互相对地旋转。当结合于支撑臂部220的圆板262’和与支撑板部200结合的对应板264’相互相对地旋转时,如果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和第二锯齿状部件264a’通过螺旋弹簧部件262b’相互啮合,则紧固结合力得到维持,从而圆板262’和对应板264’间的旋转运动得到抑制。但是如果向用于解除对应板264’和圆板262’的紧固结合状态的对应板264’施加超过规定以上的旋转扭矩的旋转力,则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和第二锯齿状部件264a’从紧固结合状态得到解除,从而产生变位。之后,只要不向根据螺旋弹簧部件262b’的第一锯齿状部件262a’和第一锯齿状部件264a’间施加额外外力,在其变位的位置能够维持原来的对应板264’和圆板262’的紧固结合状态。
另外,为了将构成比示出于图7a及图7b的实施例的构成简单,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也可构成为,在圆板262和对应板264之间插入如多个蝶形弹簧(未示出)一样的弹性部件,并在圆板262和对应板264间设置摩擦扭矩。此外,将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树脂材料的扭矩控制衬套(未示出)制作为管子形态,从而插入于同心轴266、266’,也可以提供以允许较低组装公差的方式构成的摩擦式铰链(hinge)部件。在此情况下,当扭矩控制衬套和圆板262、262’间旋转运动时,向圆板262、262’施加摩擦扭矩,从而支撑板部200的旋转运动得到抑制。
如上所述,如果是从业者,则可充分理解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及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可以通过各种公知技术的组合来构成。
图8是对针对示出于图1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又其他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参照图8,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设置于本体部100的前方面110。示出于图1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与本体部100的侧方面130产生干涉,或者由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厚度也可以使本体部100的幅度增加。由此,如图8所示,当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设置于前方面110时,可以解决与侧方面130的干涉或者使本体部100的幅度增加的问题。例如,示出于图8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构成为与示出于图3a至图3c的棘轮装置或者棘轮装配类似,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构成为,使棘轮242的直径大幅减小,使棘轮242的幅度增加,从而充分支撑施加于棘轮242的旋转扭矩。此外,在图8中,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也可以构成为,可向第一方向(逆时针方向)自由旋转,但是向第二方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是通过以手动操作制止器(未示出)的方式在任意位置上解除紧固结合状态。示出于所述图8的实施例中,以示例的形式示出了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以旋转式结合于支撑板部200的两侧部209,但是如果是从业者,则可充分理解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可以以旋转式结合于支撑板部200的下侧部或者外侧面204(参照后述的图9a)。
本发明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10中,放置于所述支撑板部200上的对象可以是手、胳膊及移动设备,因此考虑到它们的重量,则可施加较大的负重。由于它们的负重和支撑臂部的长度,通过支撑臂部220施加于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旋转力矩(moment)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进行比较,则为相对大的值。由此,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应牢固地构成,以便能够经受较大的旋转力。与此相反,施加于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旋转力与施加于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旋转力进行比较,则相对非常小,因此用所述自由停止铰链装置、摆动铰链装置、摩擦铰链装置或者步进铰链装置中任意一个以上来代替,从而可由较轻量小型的部件构成。
此外,移动设备用户根据每个个人的身长和姿势取向,各自所需的包10和支撑板部200的高度及开放角度(开放位置)可以是可变的。由此,在就坐姿势上来看时,根据用户各自的便利,将本发明的包10以大致水平状态放置于膝盖上后,通过对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和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60的旋转操作,对各个旋转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通过适当地调节支撑板部200的使用位置来使用。
此外,如果移动设备及用户的手和胳膊放置于支撑板部200,则所给予的负重可能极大地增加,因此优选地,支撑板部200以能够支撑最大负重的程度由牢固且刚性高的材料构成。同时,考虑到携带性,还要求支撑板部200由轻的塑料树脂、木材及金属材料等轻量板状材料构成。
另外,有必要提供能够防止如下现象的结构:如用户只将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撑板部200上并欣赏视频等的情况一样,当不使用手或者胳膊时(换句话说,将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撑板部200上且以不用手抓住的状态使用的情况),移动设备因重力而向支撑板部200的下方滑落。
更加具体地,图9a是对将卡坎部件额外设置于图1中所示出的支撑板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图9b是对将示出于图9a的卡坎部件构成为位置可变型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首先,参照图9a,支撑板部200可在其内侧面202的下部位置额外设置有防止移动设备滑落的卡坎部件206。所述卡坎部件206因外部干涉而一部分凸出的部分可能导致不便,因此构成为与支撑板部200的内侧面202通过铰链方式折叠后,以扁平的形式重叠,从而当不使用时卡坎部件206可以以不凸出的状态得到保管。图9a中示出了卡坎部件206设置于支撑板部200的下部位置,但是卡坎部件206在支撑板部200上也可以设置于所需的任意位置。
参照图9b,例如,支撑板部200的内侧面202和卡坎部件206通过如磁铁附着方式等一样的公知技术的附着方式可以以拆卸式附着。据此,卡坎部件206的附着位置在支撑板部200上的任意位置上可自由变更。在此情况下,作为公知的附着方式可适用包括维可牢(velcro)式、按扣(snapbutton)式、螺栓螺母(boltnut)式、挂钩(hook)式等的各种公知技术中任何一个或者它们组合。
图10是对将弹性层部件额外设置于图1的支撑板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参照图10,对将弹性层部件208额外设置在使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10的支撑板部200的内侧面202上的构成进行示例。在此情况下,弹性层部件208可设置于支撑板部200的内侧面202上的至少一部分或者整体,例如,可以由如橡胶、海绵(sponge)、乳胶(latex)树脂、软质PVC、起泡性尿烷(urethane)树脂或者气垫(aircushion)等一样的公知的弹性材料构成。当用户的手或者胳膊放置于支撑板部200上时,所述弹性层部件208提供柔软地支撑在支撑板部200上受压的皮肤和骨肌肉的垫子(cushion)功能,从而帮助血液循环顺畅的同时,用户感受不到因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而导致的疲劳感和疼痛,并可舒服地使用。此外,弹性层部件208可以减少施加于移动设备的冲击和在壳体可能发生的刮痕,从而也可以保护移动设备自体。
图11是说明将图1的支撑臂部以长度调节式构成的实施例的侧截面图。
参照图11,支撑臂部220构成为其长度可适当地得到调节。例如,支撑臂部220可包括:第一臂部件222,其具有弹性按钮224;以及第二臂部件226,其具有多个贯通孔228。在此,第一臂部件222是内侧臂222,第二臂部件226是外侧臂226。可通过弹性按钮224和多个贯通孔228的紧固结合及解除对支撑臂部220的全体长度进行调节。
此外,作为方案,适当地调节第一臂部件222和第二臂部件226的长度后,使用螺栓部件和螺母部件通过组装的方式牢固地结合,从而也可以调节支撑臂部220的全体长度(未示出)。此外,利用各种公知的长度调节方法对第一臂部件222和第二臂部件226间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按照用户的身体条件设定支撑板部200的高度。图11中将支撑臂部220的几何学结构示出为直线形态,但是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可具有构成角的形态或者弯曲的曲线形态。
图12是对将图1的支撑板部构成为扩张型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侧面图。
参照图12,支撑板部200可在支撑板部200上额外设置有笔记本型盖板部件210(notebooktypetopboard)。在此情况下,盖板部件210具有通过铰链部件212与支撑板部200折叠为笔记本形态的结构,由此盖板部件210以旋转式与支撑板部200结合。在支撑板部200上放置较宽的平板电脑(tabletPC)并使用,或者放置大型图书类并读书的情况,将对象物放置于仅在前述的支撑板部200时可用面积也有可能不足。在此情况下,为了扩张不足的可用面积,打开设置于支撑板部200的盖板部件210,从而可扩张支撑板部200上的可用面积。
另外,为了在结构上将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牢固地设置于包10的本体部100,优选地,在本体部100的内部或者外部额外设置有可与所述主要构成要素结合并牢固地支撑的刚性的支撑架(rigidsupportframe)。
更加具体地,图13a是对将支撑架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内部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图13b是对将支撑架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内部的又其他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参照图13a,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10可在所述包10的内部额外设置有支撑架190,所述支撑架190牢固地对设置于本体部100的前方面110或者侧方面130的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进行固定。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通过铆钉(rivet)或者螺栓及螺母等组装于支撑架190的附着面198,或者可通过焊接、接合及熔接等公知的方法中任何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来结合。优选地,支撑架190使用塑料树脂及金属的材料由轻量型板材构成。
参照图13b,对通过组合铁丝或者金属棒材(metalrod)和板材来构成的支撑架190进行示例。所述支撑架190除了示出于图的构成外,根据包10的设计和用户,可构成为非常多样的形态。
通常,就包10而言,一般在其外面部分覆盖如植物材料、合成树脂、皮革材料一样的柔软的软壳部件的外皮的形式构成的情况,称为软壳包(softshellbag),在其外面部分覆盖塑料树脂或者金属材料等坚硬且刚性(stiffness)高的硬壳部件的外皮的形式构成的情况,称为硬壳包(hardshellbag)。
由硬壳部件构成的包的情况下,可构成为将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直接牢固地结合于硬壳的表面或者里面并支撑,因此硬壳部件自体可成为支撑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的支撑架190。
另外,在软壳包的情况下,如图13a及图13b中所示出的一样,构成为将硬壳部件额外设置于本体部100的任意一侧面的整体或者一部分,从而具有支撑架190的功能,并且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可牢固地支撑于包10。
如前面所示,本发明的包10构成为硬壳包的情况,包10自体可提供支撑架190的功能及从外部冲击保护包10内部的收容品的功能。
更加具体地,图14是对另外的支撑架额外设置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的一部分的实施例进行示例的立体图。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10,在前方面110的至少一部分和侧方面130的至少一部分上部分地用硬壳部件190’来代替并提供,将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240通过铆钉、螺栓及螺母等组装于所述硬壳部件190’的附着面198’,或者可利用焊接、接合及熔接等方法或者它们的组合来结合。此外,所述软壳部件和硬壳部件的接合可通过缝、熔接、粘合剂、铆钉及按钮等公知技术并组合各种方法或者它们的方式来进行接合。
所述硬壳以适用高刚性工程塑料(engineeringplastic)(例如,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resin)或者FRP树脂)或者其他含有碳化纤维、凯夫拉(kevlar)纤维等的功能纤维加强件的形式构成,则还可赋予防弹功能,因此提供可从枪支事故等防御身体的功能。示出于图13a至图14的支撑架190只是举例说明的,明确的是根据包10的种类和形态可变形为各种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包10包括手提包、文件包、智能平板用包、笔记本用包、肩包、女性用手提包、斜挎包、背包等所包括的各种形态的最广的含义的所有包。
图16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包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正确姿势的侧面图。
参照图16,本发明的包10,将本体部100放置于用户的膝盖上或者大腿部分的上面,用户将支撑板部200向上方向拉,从而以想要的角度程度打开支撑臂部220。之后,用户通过适当地调节支撑板部200的倾斜角度来进行固定。之后,用户在开放的支撑板部200上面放置移动设备,或者放置抓握移动设备的手和胳膊,则可以以舒服且正确姿势使用移动设备。如图16所示,如果移动设备用户使用本发明的包10,则可充分理解到如下:在用户的身体结构方面可维持正确姿势,使用样态非常稳定且方便。
此外,本发明的包10也可以在支撑板部200上放置图书类并使用,因此可兼用为读书台。
更加具体地,图17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包放置于桌子上面的状态下使用移动设备的正确姿势的侧面图。
参照图17,将本发明的包10以水平放置于桌子上面的状态下,以想要的角度程度适当地开放支撑板部200并进行固定,则可方便地使用移动设备,而且也可以作为读书台方便地使用。本发明的包10用作读书台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助用户维持正确的姿势,因此具有可提供方便性的同时有助于身体健康的优点。
产业利用可能性
各种变形例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本说明书中记述且示例的构成及方法来制成,因此包括于所述详细的说明或者示出于附图的所有事项是举例说明的,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由此,本发明的范围不会因所述的示例的实施例而受限制,只应根据以下的请求范围及其均等物来决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包括:
本体部,其具有前方面、后方面、侧方面及底面,并选择性地具有上面;
支撑板部,其位于所述前方面;
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以旋转式设置于所述侧方面或者所述前方面;
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部的两侧部、下侧部或者外侧面,并且以旋转式与所述支撑板部结合;以及
支撑臂部,其一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其他端部以旋转式与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结合,
通过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对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位置进行调节,随着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的旋转运动,调节所述支撑板部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构成为棘轮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第二多位置固定单元部构成为棘轮装置,或者构成为摆动铰链装置、自由停止铰链装置及摩擦铰链装置中任意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支撑板部在两侧表面中任意一个或者两者的至少一部分额外设置有弹性层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支撑板部额外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移动设备的下落的卡坎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额外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支撑所述第一多位置固定单元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本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由硬壳部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可调节所述支撑臂部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其中,
所述支撑板部额外设置有笔记本型盖板部件。
CN201480055199.6A 2013-08-06 2014-08-05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Pending CN1056118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93220 2013-08-06
KR20130093220A KR101457359B1 (ko) 2013-08-06 2013-08-06 조절형 받침판부를 구비한 모바일기기 사용자용 가방
PCT/KR2014/007196 WO2015020390A1 (ko) 2013-08-06 2014-08-05 조절형 받침판부를 구비한 모바일기기 사용자용 가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11852A true CN105611852A (zh) 2016-05-25

Family

ID=5228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5199.6A Pending CN105611852A (zh) 2013-08-06 2014-08-05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07373B2 (zh)
JP (1) JP2016538061A (zh)
KR (1) KR101457359B1 (zh)
CN (1) CN105611852A (zh)
WO (1) WO20150203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3347A (zh) * 2018-05-23 2018-09-14 平湖市星球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手提包
CN110179234A (zh) * 2019-04-16 2019-08-30 青田金程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项链收纳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4856B1 (ko) 2014-10-27 2015-09-22 한민형 조절형 받침판부를 구비한 모바일기기 사용자용 가방
CN107028312B (zh) * 2016-02-04 2019-02-01 周友军 平面电子移动设备多功能便携包
WO2022112878A1 (en) * 2020-11-30 2022-06-02 Humanfactorx S.R.L. Start-Up Costituita A Norma Dell'art.4C Legge 24 Gennaio 15 Bag for electronic devices
GB202107924D0 (en) 2021-06-03 2021-07-21 Sentinel Oncology Ltd A pharmaceutical salt
GB202213792D0 (en) 2022-09-21 2022-11-02 Benevolentai Bio Ltd New compounds and metho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0112A (ja) * 1998-04-07 1999-10-26 Kazunori Fujishiro 筆記版付き肩掛け鞄
US20080041683A1 (en) * 2006-08-21 2008-02-21 Javier Dorquez Combination laptop desk and carrying case
US20100038393A1 (en) * 2008-08-13 2010-02-18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Laptop carrier
CN10167241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
CN102068100A (zh) * 2010-12-23 2011-05-25 柏琳伊 带桌椅的行李箱
CN202085882U (zh) * 2011-06-14 2011-12-28 嘉兴麦宝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电脑手提包
KR20120004949A (ko) * 2011-12-18 2012-01-13 이정호 히트펌프 실외기 시스템
CN202603895U (zh) * 2012-04-20 2012-12-19 杨世雄 具有桌椅的旅行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690A (en) * 1891-02-17 Andrew m
GB1172649A (en) * 1967-05-10 1969-12-03 Emanuel Muller Convertible Article of Furniture.
US3557916A (en) * 1968-12-16 1971-01-26 William V Stowell Combined carrying case and display stand
US3773154A (en) * 1971-12-15 1973-11-20 C Mitchell Brief case with table plate for writing and reading
EP0230408A1 (en) * 1985-08-01 1987-08-05 BAKER, Franklin W. Desk converting carrying case
US4796734A (en) * 1988-03-11 1989-01-10 Distasio Shawn M Toteable shaded headrest
CA2348402A1 (en) 1998-10-27 2000-05-04 Amada Company, Limited Sales assisting system
US6604472B2 (en) * 2001-05-30 2003-08-12 Mcneil William S. Laptop computer support table
KR200302833Y1 (ko) 2002-11-15 2003-02-11 김정연 배낭형 av 시스템
KR20060112902A (ko) 2005-04-28 2006-11-02 주식회사 팬택 가방의 끈에 연결되는 물체 고정 거치대
US20070145700A1 (en) * 2005-10-17 2007-06-28 Richard Ambros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rtable container with integrated seat and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TW201019082A (en) * 2008-11-13 2010-05-16 Hannspree Inc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carrying bag having a support function
SG183467A1 (en) * 2010-06-07 2012-10-30 Targus Group Int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ccessori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157183B1 (ko) * 2010-11-01 2012-06-20 구미현 책받침을 구비한 가방
KR101259252B1 (ko) * 2010-11-23 2013-04-29 박우민 다용도 모바일 테이블 장치
US20120175396A1 (en) 2011-01-06 2012-07-12 Gustavo Leon Patino Structural support device for laptop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rrying cases
KR20120081952A (ko) * 2011-01-12 2012-07-20 신형진 가방
KR20120091895A (ko) * 2011-02-10 2012-08-20 김봉수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핸드폰 거치대
KR101081412B1 (ko) 2011-04-19 2011-11-08 이우철 휴대용 단말기 거치구
KR20120008829U (ko) 2011-06-16 2012-12-27 박광배 스마트폰 거치용 손잡이 가방
US20130160502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Meir Avganim Lock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1350362B1 (ko) * 2012-01-16 2014-01-14 한보림 핸드헬드 전자기기용 거치 장치를 구비한 가방
JP2013147299A (ja) * 2012-01-17 2013-08-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ヤの補助制動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ヤ
JP6209310B2 (ja) * 2012-01-18 2017-10-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その駆動軸
US8613349B1 (en) * 2012-08-07 2013-12-24 Monica E. Halko Suitcase tabletop system
KR101536173B1 (ko) * 2013-06-04 2015-07-17 한민형 모바일 기기 사용자용 백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0112A (ja) * 1998-04-07 1999-10-26 Kazunori Fujishiro 筆記版付き肩掛け鞄
US20080041683A1 (en) * 2006-08-21 2008-02-21 Javier Dorquez Combination laptop desk and carrying case
US20100038393A1 (en) * 2008-08-13 2010-02-18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Laptop carrier
CN101672416A (zh) * 2008-09-10 2010-03-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
CN102068100A (zh) * 2010-12-23 2011-05-25 柏琳伊 带桌椅的行李箱
CN202085882U (zh) * 2011-06-14 2011-12-28 嘉兴麦宝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电脑手提包
KR20120004949A (ko) * 2011-12-18 2012-01-13 이정호 히트펌프 실외기 시스템
CN202603895U (zh) * 2012-04-20 2012-12-19 杨世雄 具有桌椅的旅行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3347A (zh) * 2018-05-23 2018-09-14 平湖市星球箱包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手提包
CN110179234A (zh) * 2019-04-16 2019-08-30 青田金程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项链收纳盒
CN110179234B (zh) * 2019-04-16 2020-09-01 南京溧水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项链收纳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92750A1 (en) 2016-07-07
WO2015020390A1 (ko) 2015-02-12
US9907373B2 (en) 2018-03-06
JP2016538061A (ja) 2016-12-08
KR101457359B1 (ko) 2014-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11852A (zh) 具有调节型支撑板部的用于移动设备用户的包
US4183098A (en) Wrist support apparatus
US8752740B2 (en) Personal armband storage device
CN103384480B (zh) 可折叠式头盔
US4628916A (en) Braces f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the knee joint
CN105050774B (zh) 适应性手臂支撑件系统及使用方法
US6155960A (en) Training dummy assembly in human form
EP2531054B1 (en) An exoskeleton system
CA2736693C (en) Training glove
US10576324B2 (en) Exoskeleton system
WO2010131243A2 (en) Physical work-out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elastic bands
US8926455B2 (en) Apparatuses for improving throwing technique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JP2020501733A (ja) 上部胴体増強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913426B2 (en) Footwear article with limited rotational movement and damped end of course
PH12015502716B1 (en) A backpack for a mobile terminal user
US9993679B2 (en) Exercise device with spring loaded arm support
US20160029742A1 (en) Weighting device for footwear
US20180250578A1 (en) Gripping glove
KR101554856B1 (ko) 조절형 받침판부를 구비한 모바일기기 사용자용 가방
US20150264984A1 (en) Exoskeleton system
JP2022531409A (ja) ピッチング練習用補助装置
JP7025774B2 (ja)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バランスボディおよび保持手段
CN20794995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支撑背心
CN205814994U (zh) 臀部走路模拟器
KR200473826Y1 (ko) 모바일기기 사용자용 백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