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9248B -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9248B
CN105599248B CN201610003684.XA CN201610003684A CN105599248B CN 105599248 B CN105599248 B CN 105599248B CN 201610003684 A CN201610003684 A CN 201610003684A CN 105599248 B CN105599248 B CN 105599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oute
water
disk
route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36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9248A (zh
Inventor
陈耀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ingyo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ingyo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ingyo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ingyou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36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99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99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9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9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包括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第一水路(11)、第二水路(12)和第三水路(13),所述第一水路(11)设置在型腔(01)内,所述第二水路(12)设置在型芯(02)内,所述第三水路(13)设置在位于型腔(01)和型芯(02)之间的成组设置的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03)内。水冷水路包括第一水路、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通过分别在型芯、型腔和侧抽芯机构内射中有三种水冷水路,分别对载带盘的上下表面和内侧进行冷却,即对载带盘这种注塑件的整个表面起到了冷却效果,使载带盘在注塑时,冷却水路对注塑件的整体起到了较好的冷却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卷轴是一种常用的零件,其通常用于卷绕带条,从而起到了固定带条的作用,且其两侧具有护板,一般可以称为卷轴的零件,例如安全带的卷绕盘、电子零件的载带盘等等。
现有技术中,有的卷轴采用高硬的纸板制成,为了降低卷轴的加工成本,由于塑料材料的成本较低,所以很多的卷轴采用塑料材料注塑而成,但是对于载带盘来说,它的质量体现在轻、薄和结构强度高上,简单来说,其尺寸每减少一毫米,为了保证其质量与性能,其加工难度直线上升,在这些加工难度中,水路是保证其轻、薄和结构强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路的好坏决定了零件在成型时的冷却速度,水路的冷却效果越好,零件成型的越快,生产速度就大大的增加,相同的生产时间内就能生产出更多的注塑件,生产力就大大地提升了;水路的设置越合理,注塑件的各个位置都能得到冷却,从而不会产生注塑件在开模后,注塑件产生冷热不均的水纹,水纹是一种会降低注塑件结构强度的瑕疵。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022377.7”的模具的水路结构,其通过在侧抽芯机构内设置有水路,从而增强了注塑件成型时的冷却效果;但是对于载带盘来说,为了达到更薄的表面,所以其需要一种冷却效果更好,整体同时冷却的模具水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包括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第一水路、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所述第一水路设置在型腔内,所述第二水路设置在型芯内,所述第三水路设置在位于型腔和型芯之间的成组设置的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水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水路,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水路都具有两个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分支水路包括第一水平水路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水路,所述第一水平水路与每一所述第一竖直水路连通。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分支水路,第一分支水路的数量并没有具体的限定,以载带盘为例,由于载带盘是圆形的,而且在加工时,曲形的分支水路很难加工,所以采用竖直与水平的水路来代替,但是这种水路设置方式,需要避让开载带盘的中心孔,所以在载带盘的一半的投影面积内,至少需要设置有两个分支水路才能完整的覆盖住整个载带盘,而且采用垂直与水平的水路可以增加第一分支水路在侧抽芯机构内的占用空间,增加冷却的面积与体积;当然内部的水路也可以采用弧形的设置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覆盖住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但是加工非常困难,会存在漏液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支水路连通有第二分支水路,所述第二分支水路包括两段第二竖直水路和使两段第二竖直水路连通的第二水平水路,所述第一水平水路内设置有阻塞第一水平水路的堵塞件,所述第二竖直水路分别与堵塞件两侧的第一分支水路连通。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第二水平水路是为了解决采用两个第一分支水路时,其最合理的设置方式是一第一竖直水路与第一水平水路在载带盘的投影面积内的长度相等;但是这种方式实际的冷却效果并不好,竖直水路与水平水路的交汇处的冷却速度很快,而外侧的冷却速度太慢,从而导致冷却不均匀,造成了扩散形的水纹,导致最终成品的结构强度很差,所以在第一水平水路内设置有阻塞第一水平水路的堵塞件,防止第一分支水路在第一水平水路内流通,然后再设置有两段第二竖直水路和使两段第二竖直水路连通的第二水平水路,从而进一步地扩大水路覆盖在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的面积比,同时如果不限于成本和侧抽芯结构的结构强度的限制,还可以依次设置有更多的第二竖直水路和第二水平水路来增加其面积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支水路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一水平水路、第一竖直水路和载带盘的圆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15-20%。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水路、第一竖直水路和载带盘的圆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15-20%,本发明的模具通过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每一侧抽芯机构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分支水路,即可具有四个第一分支水路,第一分支水路的冷却面积达到了整个模具的型芯或型腔或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的60-80%,冷却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分支水路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二分支水路与第二水平水路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5-40%。
进一步地,只设置有第一分支水路可能还会存在20-40%的面积未被冷却,通过设置有第二分支水路,可以覆盖到5-40%的剩余面积,使整个投影面积都处于冷却的范围之内,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水路的直径为0.3-1.5cm。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三水路的直径为0.3-1.5cm,如果第三水路的直径小于0.3cm,将会导致水路对模架的冷却效果不够,如果第三水路的直径大于1.5cm,将会导致侧抽芯机构的结构强度变低,很可能在高压水的冲击下破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路包括至少一组绕载带盘的轴心旋转设置的曲形水路,所述曲形水路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曲形水路,曲形水路可以与载带盘的圆形轮廓相一致,从而使曲形水路的形状与载带盘的形状相一致,提高载带盘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曲形水路设置有两个,所述曲形水路以载带盘的轴心呈旋转对称分布,每一所述曲形水路相互包覆。
进一步地,曲形水路设置有两个,且曲形水路呈相互包覆的结构设置,从而当一个曲形水路发生堵塞时,另一条曲形水路依然能够对模具提供覆盖住整个载带盘的冷却水路,故其冷却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路与第二水路呈镜像设置。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呈镜像设置,故载带盘的上表面的冷却水路与载带盘的下表面的冷却水路是一致的,故两侧的冷却效果一致,使载带盘的上下两侧受到了冷却效果相同,不会产生受热不均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向模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呈L形状的出水管。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箱模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出水管,故实现了第三水路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出水管设置成L形状,起到了避让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的效果,减少模具的制造难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水冷水路包括第一水路、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通过分别在型芯、型腔和侧抽芯机构内射中有三种水冷水路,分别对载带盘的上下表面和内侧进行冷却,即对载带盘这种注塑件的整个表面起到了冷却效果,使载带盘在注塑时,冷却水路对注塑件的整体起到了较好的冷却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水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水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0、模架;01、型腔;02、型芯;03、侧抽芯机构;11、第一水路;110、出水管;111、曲形水路;112、进水口;113、出水口;12、第二水路;13、第三水路;131、第一分支水路;132、开口;133、第一竖直水路;134、第一水平水路;135、堵塞件;14、第二分支水路;141、第二竖直水路;142、第二水平水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包括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第一水路11、第二水路12和第三水路13,所述第一水路11设置在型腔01内,所述第二水路12设置在型芯02内,所述第三水路13设置在位于型腔01和型芯02之间的成组设置的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03内,水冷水路包括第一水路11、第二水路12和第三水路13,通过分别在型芯02、型腔01和侧抽芯机构03内射中有三种水冷水路,分别对载带盘的上下表面和内侧进行冷却,即对载带盘这种注塑件的整个表面起到了冷却效果,使载带盘在注塑时,冷却水路对注塑件的整体起到了较好的冷却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水路11与第二水路12呈镜像设置,通过将第一水路11和第二水路12呈镜像设置,故载带盘的上表面的冷却水路与载带盘的下表面的冷却水路是一致的,故两侧的冷却效果一致,使载带盘的上下两侧受到了冷却效果相同,不会产生受热不均的问题,所述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向模架0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呈L形状的出水管110,本发明中的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箱模架0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出水管110,故实现了第三水路13与外界的连通,同时出水管110设置成L形状,起到了避让第一水路11和第二水路12的效果,减少模具的制造难度。
实施例一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三水路1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水路131,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都具有两个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32,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包括第一水平水路134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水路133,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与每一所述第一竖直水路133连通,通过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分支水路131,第一分支水路131的数量并没有具体的限定,以载带盘为例,由于载带盘是圆形的,而且在加工时,曲形的分支水路很难加工,所以采用竖直与水平的水路来代替,但是这种水路设置方式,需要避让开载带盘的中心孔,所以在载带盘的一半的投影面积内,至少需要设置有两个分支水路才能完整的覆盖住整个载带盘,而且采用垂直与水平的水路可以增加第一分支水路131在侧抽芯机构03内的占用空间,增加冷却的面积与体积;当然内部的水路也可以采用弧形的设置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覆盖住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但是加工非常困难,会存在漏液的问题。
实施例二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连通有第二分支水路14,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包括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和使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连通的第二水平水路142,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内设置有阻塞第一水平水路134的堵塞件135,所述第二竖直水路141分别与堵塞件135两侧的第一分支水路131连通,通过设置有第二水平水路142是为了解决采用两个第一分支水路131时,其最合理的设置方式是一第一竖直水路133与第一水平水路134在载带盘的投影面积内的长度相等;但是这种方式实际的冷却效果并不好,竖直水路与水平水路的交汇处的冷却速度很快,而外侧的冷却速度太慢,从而导致冷却不均匀,造成了扩散形的水纹,导致最终成品的结构强度很差,所以在第一水平水路134内设置有阻塞第一水平水路134的堵塞件135,防止第一分支水路131在第一水平水路134内流通,然后再设置有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和使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连通的第二水平水路142,从而进一步地扩大水路覆盖在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的面积比,
实施例三中,如图5所示,同时如果不限于成本和侧抽芯结构的结构强度的限制,还可以依次设置有更多的第二竖直水路141和第二水平水路142来增加其面积比。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第一竖直水路133和载带盘的圆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15-20%,第一水平水路134、第一竖直水路133和载带盘的圆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15-20%,本发明的模具通过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03,每一侧抽芯机构03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分支水路131,即可具有四个第一分支水路131,第一分支水路131的冷却面积达到了整个模具的型芯02或型腔01或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的60-80%,冷却效果较好。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与第二水平水路142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5-40%,只设置有第一分支水路131可能还会存在20-40%的面积未被冷却,通过设置有第二分支水路14,可以覆盖到5-40%的剩余面积,使整个投影面积都处于冷却的范围之内,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水路13的直径为0.3-1.5cm,本发明的第三水路13的直径为0.3-1.5cm,如果第三水路13的直径小于0.3cm,将会导致水路对模架0的冷却效果不够,如果第三水路13的直径大于1.5cm,将会导致侧抽芯机构03的结构强度变低,很可能在高压水的冲击下破裂。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水路11包括至少一组绕载带盘的轴心旋转设置的曲形水路111,所述曲形水路111包括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通过设置有曲形水路111,曲形水路111可以与载带盘的圆形轮廓相一致,从而使曲形水路111的形状与载带盘的形状相一致,提高载带盘的冷却效果,所述曲形水路111设置有两个,所述曲形水路111以载带盘的轴心呈旋转对称分布,每一所述曲形水路111相互包覆,曲形水路111设置有两个,且曲形水路111呈相互包覆的结构设置,从而当一个曲形水路111发生堵塞时,另一条曲形水路111依然能够对模具提供覆盖住整个载带盘的冷却水路,故其冷却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包括冷却水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路包括第一水路(11)、第二水路(12)和第三水路(13),所述第一水路(11)设置在型腔(01)内,所述第二水路(12)设置在型芯(02)内,所述第三水路(13)设置在位于型腔(01)和型芯(02)之间的成组设置的可相对滑移的侧抽芯机构(03)内,所述第一水路(11)包括至少一组绕载带盘的轴心旋转设置的曲形水路(111),所述曲形水路(111)包括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所述曲形水路(111)设置有两个,所述曲形水路(111)以载带盘的轴心呈旋转对称分布,每一所述曲形水路(111)相互包覆;所述第三水路(1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支水路(131),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都具有两个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32),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包括第一水平水路(134)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水路(133),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与每一所述第一竖直水路(133)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连通有第二分支水路(14),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包括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和使两段第二竖直水路(141)连通的第二水平水路(142),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内设置有阻塞第一水平水路(134)的堵塞件(135),所述第二竖直水路(141)分别与堵塞件(135)两侧的第一分支水路(131)连通;所述第一分支水路(131)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一水平水路(134)、第一竖直水路(133)和载带盘的圆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15-20%;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位于载带盘的正投影面积内,所述第二分支水路(14)与第二水平水路(142)所围成的面积占到载带盘总面积的5-40%;所述第三水路(13)的直径为0.3-1.5cm;所述第一水路(11)与第二水路(12)呈镜像设置;所述进水口(112)和出水口(113)向模架(0)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呈L形状的出水管(110)。
CN201610003684.XA 2016-01-05 2016-01-05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Active CN105599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3684.XA CN105599248B (zh) 2016-01-05 2016-01-05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3684.XA CN105599248B (zh) 2016-01-05 2016-01-05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248A CN105599248A (zh) 2016-05-25
CN105599248B true CN105599248B (zh) 2018-09-11

Family

ID=5597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3684.XA Active CN105599248B (zh) 2016-01-05 2016-01-05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9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161A (zh) * 2018-12-28 2019-03-08 大连銮艺精密模塑制造有限公司 设有多方位贯穿水路减少产品表面缺陷的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5337B1 (ko) * 2006-05-23 2008-02-22 평화산업주식회사 고무류 제품 제조용 crb 금형의 가류시간 단축 구조
CN200954668Y (zh) * 2006-09-18 2007-10-03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模仁内的冷却水路
CN201728770U (zh) * 2010-06-18 2011-02-02 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模具冷却装置
CN203567140U (zh) * 2013-09-26 2014-04-30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前雾灯焊接支架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CN204451053U (zh) * 2015-02-05 2015-07-08 成都奥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均匀冷却水路的光学镜片注塑模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9248A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248B (zh) 用于载带盘注塑的模具水路结构
CN208827066U (zh) 一种pe木塑双色共挤流纹模具
CN106166821A (zh) 杯状容器的制造方法
US20090104318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Food with Multicolored Pattern
CN106738757A (zh) 双层复合管挤塑模具改进结构
JP5463622B2 (ja) メタリック調樹脂成型品の製造方法及び金型
CA2943444A1 (en) Container with synthetic resin window, preform, and preform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CN106024134B (zh) 多色条双色绝缘电缆线芯及其制造模具和制造方法
KR101693329B1 (ko) 이종재질의 샷시 제조용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종재질의 샷시 제조방법
KR200406449Y1 (ko) 이중압출성형장치의 제2합성수지 피복금형
CN103358522B (zh) 耐用型地膜成型机头
CN210590363U (zh) 空气滤芯流道系统
CN206357602U (zh) 双层复合管挤塑模具改进结构
TWI599466B (zh) 光學膜的製造方法
CN205893466U (zh) 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
CN203567151U (zh) 耐用型地膜成型机头
CN214000520U (zh) 一种挤出吹塑机模头的复合流道
KR100739192B1 (ko) 플라스틱 사출 성형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금형
CN115256872B (zh) 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瓶体以及瓶坯成型工艺
CN214244974U (zh) 衣物处理设备的门圈、衣物处理设备及模具
CN210705947U (zh) 一种挤出机单模芯
CN219338408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0283237U (zh) 用于吹膜机的分流盘
CN214383263U (zh) 一种吹瓶模具的底模
JPS589746B2 (ja) 縞模様のある発泡樹脂積層シ−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用口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