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8464A -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 Google Patents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8464A
CN105588464A CN201410642172.9A CN201410642172A CN105588464A CN 105588464 A CN105588464 A CN 105588464A CN 201410642172 A CN201410642172 A CN 201410642172A CN 105588464 A CN105588464 A CN 105588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silk
fin
groove
capillary s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421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鸿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i Precise Component Kun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i Precise Component Kun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i Precise Component Kunsha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i Precise Component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421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8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8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8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毛细丝,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凹槽。本发明的毛细丝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应用到热管中后,可借助于所述本体上的凹槽提升毛细结构的毛细力。

Description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热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毛细丝、采用该毛细丝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以及采用该毛细结构的热管。
背景技术
一般的热管包括管体、贴设在管体内壁上的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管体内的工作流体(如水,酒精等)。编织型毛细结构常被应用到热管中。
所述毛细结构一般采用毛细丝编织形成。然而,业界采用的毛细丝通常为圆柱形的金属丝线。所述圆柱形的金属丝线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在制备热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管体的挤压而易于导致其毛细力下降。因此,如何提升提升热管内的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毛细丝,以使采用这种毛细丝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即使受到热管管体的挤压也能保持相较于圆柱形毛细丝具有更高的毛细力。
一种毛细丝,可用于编织形成热管中的毛细结构,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凹槽。
一种毛细结构,由多个毛细丝编织形成,所述毛细丝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凹槽。
一种热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内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管体内的工作流体,所述毛细结构由多个毛细丝编织形成,所述毛细丝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凹槽。
本发明的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采用该毛细结构的热管中,由于所述毛细丝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毛细丝经过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后,其毛细力相较于原先圆柱形的毛细丝编织形成的毛细结构具有更强的毛细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毛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毛细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毛细结构的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毛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毛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毛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毛细结构 100,200,300
第一毛细丝 10,10a
第二毛细丝 20,20a
第三毛细丝 30a
第一凹槽 11,21
第二凹槽 12,22
第一螺旋部 101,201
第二螺旋部 102,202
第一连接部 103
第二连接部 203
沟槽 15,25
第一凸棱 11a,21a,31a
第二凸棱 12a,22a,32a
第三凸棱 13a,23a,33a
第四凸棱 14a,24a,34a,44a
第一凹槽 101a,201a,301a
第二凹槽 102a,202a,302a
第三凹槽 103a,203a,303a
热管 500
管体 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管500,其包括管体501、设置在管体501内的毛细结构100以及设置在管体501内的工作流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结构100设置在所述热管500的内壁上。当然,所述毛细结构10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热管500的中部而与所述热管500的内壁间隔设置。
请参见图2,所述毛细结构100也可用于散热板中。所述毛细结构100为编织型的毛细组织,其可由多个毛细丝(10,20)编织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结构100由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编织形成。
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相互缠绕以在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之间形成沟槽15。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均沿相同的方向旋转缠绕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均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缠绕。当然,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也可同时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缠绕。
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可由热传导性能佳的材料制成。较佳地,所述第一毛细丝10与第二毛细丝20可由形成编织型毛细结构100的金属铜线。所述第一毛细丝10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细丝10的本体呈长条状。所述第一毛细丝10在其长度方向上呈螺旋状。所述第一毛细丝10沿着所述第二毛细丝20的长度方向连续螺旋缠绕设置。
优选地,请参见图3,所述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凹槽11以及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及第二凹槽12沿着所述第一毛细丝10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当然,所述凹槽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
请参见图4,所述第一毛细丝10的本体包括第一螺旋部101、第二螺旋部102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旋部101与第二螺旋部102之间的第一连接部103。所述第一螺旋部101、第二螺旋部102以及第一连接部103均呈螺旋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101、第二螺旋部102以及第一连接部103均沿着顺时针螺旋。
所述第一螺旋部101及第二螺旋部10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螺旋部101与第二螺旋部102均可由圆柱状的金属丝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103呈板状,其可有厚度均匀的平板螺旋弯折形成。所述第一螺旋部101、第二螺旋部102以及第一连接部103分别定义出所述第一凹槽11及第二凹槽12。
所述第二毛细丝20与所述第一毛细丝10的结构和形状类似。所述第二毛细丝20在所述第一毛细丝10的长度方向上连续缠绕。所述第二毛细丝20上的凹槽包括相对两侧的第一凹槽21以及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沿着所述第二毛细丝20的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
所述第二毛细丝20的本体包括第一螺旋部201、第二螺旋部202以及设置在第一螺旋部201与第二螺旋部202之间且连接所述第一螺旋部201与第二螺旋部202的第二连接部203。所述第一螺旋部201、第二螺旋部202以及第二连接部203均呈螺旋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部201、第二螺旋部202以及第二连接部203均沿着顺时针方向螺旋。所述第一螺旋部201、第二螺旋部202以及第二连接部203分别定义出所述第一凹槽21及第二凹槽22。
当然,所述第一毛细丝10或者第二毛细丝20的本体上的凹槽可为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孔洞。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5,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热管500的毛细结构200包括除包括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外,还包括第三毛细丝30a。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与第三毛细丝30a相互缠绕设置以在所述相邻的第一毛细丝10a与第二毛细丝20a之间、第二毛细丝20a与第三毛细丝30a之间以及第三毛细丝30a与第一毛细丝10a之间形成多个沟槽25。
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以及第三毛细丝30a均呈螺旋状。优选地,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以及第三毛细丝30a沿着相同的方向螺旋缠绕在一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以及第三毛细丝30a均沿着顺时针方向螺旋缠绕。
为了增大所述毛细结构200可供工作流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以及第三毛细丝30a的本体上可分别形成多个凸棱。
具体地,请参见图6,所述第一毛细丝10a包括第一凸棱11a、第二凸棱12a以及第三凸棱13a。所述第一凸棱11a、第二凸棱12a以及第三凸棱13a自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的本体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凸棱11a、第二凸棱12a以及第三凸棱13a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凸棱11a与第二凸棱12a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1a。所示第二凸棱12a与第三凸棱13a之间形成第二凹槽102a。所述第三凸棱13a与第一凸棱11a之间形成第三凹槽103a。所述第一凹槽101a、第二凹槽102a以及第三凹槽103a的横截面呈V字形。
同样地,所述第二毛细丝20a包括第一凸棱21a、第二凸棱22a以及第三凸棱23a。所述第一凸棱21a、第二凸棱22a以及第三凸棱23a自所述第二毛细丝20a的本体分别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棱21a与第二凸棱22a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01a。所示第二凸棱22a与第三凸棱23a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02a。所述第三凸棱23a与第一凸棱21a之间形成第三凹槽203a。所述第一凹槽201a、第二凹槽202a以及第三凹槽203a的横截面呈V字形。
所述第三毛细丝30a包括第一凸棱31a、第二凸棱32a以及第三凸棱33a。所述第一凸棱31a、第二凸棱32a以及第三凸棱33a自所述第三毛细丝30a的本体沿其径向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凸棱31a与第二凸棱32a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01a。所示第二凸棱32a与第三凸棱33a之间形成第二凹槽302a。所述第三凸棱33a与第一凸棱31a之间形成第三凹槽303a。所述第一凹槽301a、第二凹槽302a以及第三凹槽303a的横截面呈V字形。
所述第一凹槽101a、201a、301a,第二凹槽201a、202a、302a以及第三凹槽103a、203a、303a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以及第三毛细丝30a的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三实施例
与第二实施例不同,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的热管500的毛细结构300中的第一毛细丝10a进一步包括第四凸棱14a,所述第二毛细丝20a进一步包括第四凸棱24a,所述第三毛细丝30a进一步包括第四凸棱34a。
优选地,所述毛细结构300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毛细丝10a、第二毛细丝20a、第三毛细丝30a缠绕的第四毛细丝40a。所述第四毛细丝40a包括自本体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棱41a、第二凸棱42a、第三凸棱43a以及第四凸棱44a。
相较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毛细结构200,本实施例中的毛细结构300的本体上的凸棱的数量更多,相邻的凸棱之间的凹槽也更多,从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毛细结构300在成型的热管中,更多的工作流体可自所述毛细结构300中流过。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露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出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毛细丝,可用于编织形成热管中的毛细结构,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孔径各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多个凸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毛细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数目为多个,且所述凸棱均匀分布在本体的外表面。
8.一种毛细结构,可用于热管,其由如权利要求1至7项中的任意一项的毛细丝编织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丝均呈螺旋状缠绕。
10.一种热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内的如权利要求8中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管体内的工作流体。
CN201410642172.9A 2014-11-14 2014-11-14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Pending CN105588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2172.9A CN105588464A (zh) 2014-11-14 2014-11-14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42172.9A CN105588464A (zh) 2014-11-14 2014-11-14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8464A true CN105588464A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2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42172.9A Pending CN105588464A (zh) 2014-11-14 2014-11-14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846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650A (zh) * 2002-12-13 2004-06-23 徐惠群 热管毛细组织的烧结结构
TW200626863A (en) * 2005-01-28 2006-08-01 Foxconn Tech Co Ltd Wick structu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wick structure, and heat pipe
KR20090004614U (ko) * 2007-11-12 2009-05-15 조인셋 주식회사 모세관 현상을 이용한 매체 전달장치와 이를 적용한 솔더 윅 및 히트 파이프
CN101634532A (zh) * 2008-12-22 2010-01-27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72207U (zh) * 2013-12-25 2014-06-25 白豪 超薄热管的扁状薄化编织网毛细结构及其超薄热管结构
CN203857856U (zh) * 2014-06-06 2014-10-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650A (zh) * 2002-12-13 2004-06-23 徐惠群 热管毛细组织的烧结结构
TW200626863A (en) * 2005-01-28 2006-08-01 Foxconn Tech Co Ltd Wick structu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wick structure, and heat pipe
KR20090004614U (ko) * 2007-11-12 2009-05-15 조인셋 주식회사 모세관 현상을 이용한 매체 전달장치와 이를 적용한 솔더 윅 및 히트 파이프
CN101634532A (zh) * 2008-12-22 2010-01-27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72207U (zh) * 2013-12-25 2014-06-25 白豪 超薄热管的扁状薄化编织网毛细结构及其超薄热管结构
CN203857856U (zh) * 2014-06-06 2014-10-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编织的毛细结构及其热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8839B2 (en) Heat exchange assembly for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nd mold
JP2007218486A (ja) 熱交換器用伝熱管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EP3399269B1 (en) Double-row bent type heat exchang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1799252B (zh) 一种强化传热管
US20180051934A1 (en) Heat exchangers with multiple flow channels
MX2016014494A (es)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curvado.
CN105588464A (zh) 毛细丝、毛细结构以及热管
TWI530656B (zh) 毛細絲、採用該毛細絲的毛細結構以及採用該毛細結構的熱管
US20120227933A1 (en) Flat heat pipe with sectional differenc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719506U (zh) 一种扰流翅管式换热器
CN106323049A (zh) 一种管材
CN102128523A (zh) 热交换器
CN205209299U (zh) 套管式换热器
CN205156710U (zh) 内外长翅形换热器换热管
CN204739950U (zh) 一种铝针片换热管
CN102679046A (zh) 优化流动的流体管路
JP2009241145A (ja) 曲部を有する二重管の製造方法、曲部を有する二重管
KR20170074819A (ko) 아가미를 가진 열 교환기의 립 구조물을 구비하는 판금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6107686B2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式熱交換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3273295B (zh) 换热器和换热器制造方法
CN104236370A (zh) 热交换器用翅片管
CN204202443U (zh) 螺旋缠绕管阵列式换热器
WO2015114015A1 (en) Sectional uneven inner grooved tube
KR101514051B1 (ko) 로우핀과 하이핀이 구비된 이중전열관 제조방법
CN104236368A (zh) 换热器用翅片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