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86121A -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86121A
CN105586121A CN201410571118.XA CN201410571118A CN105586121A CN 105586121 A CN105586121 A CN 105586121A CN 201410571118 A CN201410571118 A CN 201410571118A CN 105586121 A CN105586121 A CN 105586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oil
oil
accounts
lubricating grease
lubrica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11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86121B (zh
Inventor
白传航
李元正
杨国庆
孙燏娟
洪玉倩
吴燕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ERUNBAO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ERUNBAO 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ERUNBAO 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ERUNBAO OI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711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86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86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6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86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86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烷基硅油或苯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复配,稠化剂为锂皂、复合铝皂或者聚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功能添加剂为极压抗磨剂、抗氧剂或橡胶相容改进剂或其混合物;其中,极压抗磨剂含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橡胶相容性改进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和烷基硅油。上述组合物所制备的电动汽缸用润滑脂具有优异的耐冲击负荷性,高温不流失,使用寿命长,且高温蒸发损失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锤和电镐的汽缸。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一种由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进行作业的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机械化工具。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电动工具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动工具市场润滑脂年使用量在2000吨左右。但是,电动工具润滑脂产品技术良莠不齐,由于成本的压力,多数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研究开发了锂基脂,极压复合锂基脂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得以流通,但是高温性能较差,不能满足设备润滑的寿命要求。而外国独资企业选用的润滑脂多为指定产品,产品完全依赖进口,其多为合成油极压锂基脂,极压型复合锂或聚脉类产品。这些产品综合性能较好,价格昂贵,但仍不能完全满足电动工具汽缸的润滑要求。由此可见,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工具汽缸用脂意义重大。
由于电动工具高振动,高温升,高冲击的工作特性,为保证电动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所使用的润滑脂应该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在常温和静止状态时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而不流动,可以粘附在汽缸表面不滑落,当在高速高剪切的运转条件下,又能够像液体一样流动,具有良好的润滑、保护和密封作用,同时产汽缸内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基础油挥发、油脂氧化产生油泥或胶质,这需要电动工具用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触变性、高温抗氧化性、油泥或胶质的分散性以及高温下的低挥发性。同时由于润滑脂可在室内外全天候运用,还要求具有较好的低温起动性能。电动工具高振动和高冲击负荷的工作特点使得设备的摩擦部位很容易磨损,因此润滑脂应该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电动工具汽缸在运行过程中,其O型圈起到对汽缸的密封作用,由于油脂可能会对橡胶圈起到溶胀或收缩作用,造成汽缸的损坏或无力,因此油脂必须对O型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
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101597539A和CN102604726A,其公开的润滑脂主要是用于低频率和工作时间较短的场合,其无法适应高速和高冲击负荷的电动工具。
发明内容
为适应电动工具高速和高冲击负荷的设备特点及对润滑脂高低温性能和长寿命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以提高现有电动工具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高温粘附性、抗氧化性能以及减少润滑脂的高温蒸发损失,从配方搭建层面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得到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黏附性、高温氧化安定性、触变性以及较低的蒸发损失性能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剂组合物,从而减少电动工具传动器摩擦造成的能量损失,提高传动器的机械效率,使其适用于高速和高冲击负荷的场合,满足了高速和长寿命的使用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
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烷基硅油或苯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复配,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0~95%;
稠化剂:锂皂、复合铝皂或者聚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30%;
功能添加剂:为极压抗磨剂、抗氧剂或橡胶相容改进剂或其混合物;
极压抗磨剂含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2~5%;
抗氧剂为胺类或/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5~4.5%;
橡胶相容性改进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和烷基硅油,其占润滑剂总重量的5~10%。
所述基础油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0~95%,例如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或89%。
所述稠化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30%,例如6%、8%、10%、12%、14%、16%、18%、20%、22%、24%、26%或28%。
极压抗磨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2~5%,例如2.2%、2.4%、2.6%、2.8%、3%、3.2%、3.4%、3.6%、3.8%、4%、4.2%、4.4%、4.6%或4.8%。
所述抗氧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5~4.5%,例如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或4.3%。
所述橡胶相容改进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10%,例如5.3%、5.6%、5.9%、6.2%、6.5%、6.8%、7.1%、7.4%、7.7%、8%、8.3%、8.6%、8.9%、9.2%、9.5%或9.8%。
优选地,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
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0~95%;
稠化剂:为锂皂、复合铝皂或者聚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30%;
极压抗磨剂、任选地抗氧剂以及任选地橡胶相容改进剂;
极压抗磨剂含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2~5%;
抗氧剂为胺类或/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5~4.5%;
橡胶相容性改进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和烷基硅油,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10%。
本发明通过选择具有抗燃性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以及低挥发性的茂金属PAO作为基础油,有机钼盐提高极压抗磨性,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促进油泥的分散及溶解,利用上述组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得到了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性、黏附性、高温氧化安定性、触变性以及较低的蒸发损失性能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剂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基础油为HVI油、茂金属PAO、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烷基硅油或二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或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茂金属PAO或/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可用于本发明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中的HVI基础油与通常润滑脂所选用的基础油类型相同。
示例行的茂金属PAO为茂金属PAO150cSt,粘度指数为206、倾点为-33℃,传统PAO100cSt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170、倾点为-30℃。本发明的基础油中的茂金属PAO采用茂金属催化技术,带来了传统PAO无法带来的性能特点,在工业润滑领域提供了成品油更高的粘度指数、剪切稳定性、低温性和低挥发性。
可用于本发明的基础油中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具有抗燃性能,大量用于抗燃液压油,用于润滑脂的基础油未见有报道。本发明的基础油中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大量用于抗燃液压油,基于它的高闪点和低挥发,其化学结构如式下所示,它由一分子的三羟甲基丙烷和三分子的C18以上的高级脂肪酸(其中之一必须是油酸)经酯化反应制得。
式中,R为C18以上的烃基,可以相同或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R基为十八碳烯基。
优选地,基础油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5~90%。
优选地,稠化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0~15%。
优选地,极压抗磨剂占润滑剂总重量的2.5~4.5%。
优选地,抗氧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2.5%。
本发明的极压抗磨剂中,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是必须的,其还可以含有浅色泽、低气味硫化烯烃、无灰硫代磷酸酯或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有机钼盐添加剂,商品代号T351,化学名称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具有优异的抗磨性能。该添加剂为固体,钼含量高,而不像市售的其它有机钼盐添加剂含溶剂,钼含量已被溶液稀释。
优选地,本发明中所述的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是雅富顿公司的HiTEC8799B。作为柴油机油复剂,其主要成分有清净剂、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抗氧剂等,其主要作用是电动工具汽缸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和分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炱和胶质。
优选地,胺类抗氧剂主要是二壬基二苯胺、双十二烷基二苯胺、辛基/戊基二苯胺或辛基/丁基二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抗氧剂主要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为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丁辛基二硫代磷酸锌或仲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分三次加入基础油,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锂皂,首先将55~75%的基础油与C10~C24的脂肪酸或羟基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加热溶解,然后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皂化,缓慢升温至120℃~180℃,再加入10%~30%基础油,继续升温至190℃~230℃,使呈真溶液状态,保温5~10min,最后加入剩余的基础油冷却,降温至70~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分三次加入基础油,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复合铝皂,首先将异丙醇铝和C10~C24的脂肪酸与50%~80%基础油加热至70℃至120℃溶解,皂化1小时,继续加入苯甲酸继续皂化10min至30min,降温至90~95℃,缓慢淋水,继续升温搅拌没有异丙醇的气味为止,升温至160℃~180℃,加入10%~20%基础油,继续升温至190℃~230℃,高温炼制呈真溶液状态,保温5至10min,最后加入剩余的基础油冷却,降温至70~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分两次加入基础油,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聚脲,将异氰酸酯与50%~80%的基础油加热搅拌至60℃至80℃溶解,然后加入事先溶解于剩余的基础油的脂肪胺或/和芳香胺,缓慢升温至150~180℃保温10min,降温至70至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选择具有抗燃性的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以及低挥发性的茂金属PAO作为基础油,有机钼盐提高极压抗磨性、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促进油泥的分散及溶解以及稠化剂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产品使用寿命短,氧化安定性差,高温易流失的缺点。所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具有优异的耐冲击负荷性,高温不流失,使用寿命长,且高温蒸发损失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锤和电镐的汽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将51g12-羟基硬脂酸、25g硬脂酸与115g的烷基硅油(粘度为600cSt25℃)加热搅拌至90℃溶解,加入9倍水溶解的11.5g一水合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160℃反应,加入100g烷基硅油(粘度为600cSt25℃),继续升温210℃高温炼制呈真溶液状态保温10min,加入135g烷基硅油后冷却至70~110℃,加入15gT351、10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实施例2
将22.7g异丙醇铝、33.9g硬脂酸与289.8g150BS混合加热搅拌至120℃溶解,加入11.9g苯甲酸反应10min,降温至90~95℃,加入18.6水。再缓慢升温,直至没有异丙醇气味后升温至160℃,加入60.3g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粘度为130cSt40℃)。继续升温至210℃高温炼制10min后冷却至70~110℃,加入60g甲基硅油(粘度为500cSt25℃)、11.4gT351和15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实施例3
将27.15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251.85gHVI150BS、茂金属PAO150cSt(按7:3比例)加热搅拌至70℃溶解,然后加入事先溶解于150g上述HVI150BS、茂金属PAO150cSt(按7:3比例)的14.85g十八胺与16.15g环己胺的混合物,缓慢升温至160~170℃保温10min,后冷却至80℃加入15gT351、25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实施例4
将48.28g12-羟基硬脂酸与244.3g的150BS混合加热搅拌至90℃溶解,加入1.3~1.5倍水溶解的4.86g一水合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130~140℃反应,然后加入15.96g癸二酸,继续升温至130~140℃,再加入9倍水溶解的1.01g一水合氢氧化锂反应,反应完成后继续升温至150~160℃,加入75g的茂金属PAO150cSt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按1:1比例),最后升温至210℃高温炼制后冷却至70~110℃,加入50g甲基硅油(粘度为500cSt25℃)、15gT351,25g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0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实施例5
将22.7g异丙醇铝、33.9g硬脂酸与145g150BS和50g茂金属PAO150cSt混合加热搅拌至120℃溶解,加入11.9g苯甲酸反应10min,降温至90~95℃,加入18.6水。再缓慢升温,直至没有异丙醇气味后升温至160℃,加入150g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粘度为130cSt40℃)。继续升温至210℃高温炼制10min后冷却至70~110℃,加入50g甲基硅油(粘度为500cSt25℃)、11.5gT351、25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实施例6
将27.15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251.85g苯甲基硅油(粘度为300cSt25℃)加热搅拌至70℃溶解,然后加入事先溶解于150g上述苯甲基硅油的14.85g十八胺与16.15g环己胺的混合物,缓慢升温至160~170℃保温10min,后冷却至80℃加入15gT351、25gHiTEC8799B,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对比例1
将48.28g12-羟基硬脂酸与259.3g的150BS和500SN(比例7:3)混合加热搅拌至90℃溶解,加入1.3~1.5倍水溶解的4.86g一水合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130~140℃反应,然后加入15.96g癸二酸,继续升温至130~140℃,再加入含1.01g一水合氢氧化锂的水溶液反应,反应完成后继续升温至150~160℃,加入85g的150BS和500SN(比例7:3),最后升温至210℃高温炼制后冷却至70~110℃,加入50g甲基硅油(粘度为500cSt25℃)、25g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对比例2
将48.28g12-羟基硬脂酸与259.3g的150BS和500SN(比例1:1)混合加热搅拌至90℃溶解,加入1.3~1.5倍水溶解的4.86g一水合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130~140℃反应,然后加入15.96g癸二酸,继续升温至130~140℃,再加入含1.01g一水合氢氧化锂的水溶液反应,反应完成后继续升温至150~160℃,加入85g的150BS和500SN(比例1:1),最后升温至210℃高温炼制后冷却至70~110℃,加入50g甲基硅油(粘度为1000cSt25℃)、25g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对比例3
将48.28g12-羟基硬脂酸与269.3g的150BS混合加热搅拌至90℃溶解,加入1.3~1.5倍水溶解的4.86g一水合氢氧化锂,缓慢升温至130~140℃反应,然后加入15.96g癸二酸,继续升温至130~140℃,再加入9倍水溶解的1.01g一水合氢氧化锂反应,反应完成后继续升温至150~160℃,加入75g的茂金属PAO150cSt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按1:1比例),最后升温至210℃高温炼制后冷却至70~110℃,加入50g甲基硅油(粘度为500cSt25℃),25g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混合均匀,冷却出釜,均质,研磨,包装,成品。
成品经过电动工具电锤台架试验验证其使用性能,最终产品台架试验工作时间都在100h以上。台架试验所选用电锤为国内各电锤厂家的提供的各型电锤,包括冲击频率为4300、4700、5200Hz。台架试验装脂要求:将汽缸和汽缸壁上均匀涂抹一层研制电锤汽缸脂,特别是汽缸O型圈部位,汽缸放入后,稍微回来下以使润滑脂在汽缸内分布均匀,然后将连杆上均匀涂抹一层汽缸脂,后在齿轮上均匀涂抹齿轮脂,然后将电锤组装。台架试验成功要求:加载10kg力实验,电压设定216V,设定电锤开40秒/停20秒,连续运行,且电锤装有钻夹头垂直向下对钢板进行连续打击,直到活塞损坏,并记录总时间和工作时间。
表-1实施例各项理化指标实测值
*试验条件:40秒开/20秒停,由时时间继电器控制,净工作时间。
表-2对比例各项理化指标实测值
从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有些实施例的滴点比对比例的滴点低,但是对润滑脂的寿命影响小,说明滴点不是关键性能;实施例的蒸发度比对比例1、2的蒸发度小,使润滑脂的寿命极大提高,这表明蒸发度对电锤的使用寿命的影响最大;实施例添加剂中加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使用润滑脂的寿命提高,对比例3中未加有这两种组份,结果寿命较低。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
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烷基硅油或苯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复配,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0~95%;
稠化剂:为锂皂、复合铝皂或者聚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30%;
功能添加剂:为极压抗磨剂、抗氧剂或橡胶相容改进剂或其混合物;
极压抗磨剂含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2~5%;
抗氧剂为胺类或/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5~4.5%;
橡胶相容性改进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和烷基硅油,其占润滑剂总重量的5~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
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0~95%;
稠化剂:为锂皂、复合铝皂或者聚脲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30%;
极压抗磨剂、任选地抗氧剂以及任选地橡胶相容改进剂;
极压抗磨剂含有有机钼盐和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2~5%;
抗氧剂为胺类或/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5~4.5%;
橡胶相容性改进剂为二甲基硅油或/和烷基硅油,其占润滑脂总重量的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HVI油、茂金属PAO、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烷基硅油或二甲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油为HVI加氢基础油、茂金属PAO或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茂金属PAO或/和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具有如下化学结构:
式中,R为C18以上的烃基,其中至少有一个R基为十八碳烯基。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础油占润滑脂总重量的75~90%;
优选地,稠化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0~15%;
优选地,极压抗磨剂占润滑剂总重量的2.5~4.5%;
优选地,抗氧剂占润滑脂总重量的1~2.5%。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抗磨剂还含有硫化烯烃、无灰硫代磷酸酯或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有机钼盐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优选地,所述重负荷柴油机油复合剂是雅富顿公司的HiTEC8799B;
优选地,胺类抗氧剂为二壬基二苯胺、双十二烷基二苯胺、辛基/戊基二苯胺或辛基/丁基二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抗氧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丁辛基二硫代磷酸锌或仲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锂皂,首先将55~75%的基础油与C10~C24的脂肪酸或羟基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加热溶解,然后加入一水合氢氧化锂皂化,缓慢升温至120℃~180℃,再加入10%~30%基础油,继续升温至190℃~230℃,使呈真溶液状态,保温5~10min,最后加入剩余的基础油冷却,降温至70~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复合铝皂,首先将异丙醇铝和C10~C24的脂肪酸与50%~80%基础油加热至70℃至120℃溶解,皂化1小时,继续加入苯甲酸继续皂化10min至30min,降温至90~95℃,缓慢淋水,继续升温搅拌没有异丙醇的气味为止,升温至160℃~180℃,加入10%~20%基础油,继续升温至190℃~230℃,高温炼制呈真溶液状态,保温5至10min,最后加入剩余的基础油冷却,降温至70~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稠化剂为聚脲,将异氰酸酯与50%~80%的基础油加热搅拌至60℃至80℃溶解,然后加入事先溶解于剩余的基础油的脂肪胺或/和芳香胺,缓慢升温至150~180℃保温10min,降温至70至110℃,加入功能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冷却岀釜,均质,研磨,包装,得到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组合物。
CN201410571118.XA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86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1118.XA CN105586121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71118.XA CN105586121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6121A true CN105586121A (zh) 2016-05-18
CN105586121B CN105586121B (zh) 2018-12-11

Family

ID=5592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1118.XA Active CN105586121B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8612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642A (zh) * 2016-10-31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7164039A (zh) * 2017-05-12 2017-09-15 广西大学 一种船舰抗磨极压防腐蚀防水密封磁性脂组合物
CN108456585A (zh) * 2018-03-13 2018-08-28 苏州福瑞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拉拔反应油组合物
CN109679736A (zh) * 2018-12-25 2019-04-26 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热可逆性复合皂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164A (zh) * 2020-04-30 2020-07-10 杭州得润宝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密封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8088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 高速低温轴承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11225A (zh) * 2020-07-29 2020-12-22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
CN112852525A (zh) * 2020-04-03 2021-05-28 郑州市欧普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651736A (zh) * 2022-10-24 2023-01-31 东莞市欧迪斯润滑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脱模用复合型皂基润滑脂及其制作工艺
CN116103078A (zh) * 2023-02-20 2023-05-12 陈凯 一种轴承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7539A (zh) * 2009-06-11 2009-12-09 杭州得润宝油脂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汽缸专用润滑脂及稠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719304A (zh) * 2012-06-21 2012-10-10 浙江丹弗王力润滑油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车用低碳润滑油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7539A (zh) * 2009-06-11 2009-12-09 杭州得润宝油脂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汽缸专用润滑脂及稠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719304A (zh) * 2012-06-21 2012-10-10 浙江丹弗王力润滑油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车用低碳润滑油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先会编: "《润滑脂选用指南》", 31 January 201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高艳青等: ""电动工具专用润滑脂的研发"", 《石油商技》 *
黄文轩编著: "《润滑剂添加剂性质及应用》", 31 May 2012, 中国石化出版社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642A (zh) * 2016-10-31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7164039A (zh) * 2017-05-12 2017-09-15 广西大学 一种船舰抗磨极压防腐蚀防水密封磁性脂组合物
CN108456585A (zh) * 2018-03-13 2018-08-28 苏州福瑞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拉拔反应油组合物
CN108456585B (zh) * 2018-03-13 2020-11-06 苏州福瑞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拉拔反应油组合物
CN109679736A (zh) * 2018-12-25 2019-04-26 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热可逆性复合皂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2525A (zh) * 2020-04-03 2021-05-28 郑州市欧普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热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394164A (zh) * 2020-04-30 2020-07-10 杭州得润宝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密封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164B (zh) * 2020-04-30 2022-04-08 杭州得润宝油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密封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11225A (zh) * 2020-07-29 2020-12-22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涂料组合物及车辆识别码的保护方法
CN111778088A (zh) * 2020-07-31 2020-10-16 东莞太平洋博高润滑油有限公司 高速低温轴承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51736A (zh) * 2022-10-24 2023-01-31 东莞市欧迪斯润滑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脱模用复合型皂基润滑脂及其制作工艺
CN116103078A (zh) * 2023-02-20 2023-05-12 陈凯 一种轴承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86121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86121A (zh) 一种电动工具汽缸用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3194B (zh) 风力发电机电机轴承脂及其生产方法
EP1930400B1 (en) Lubricant composition
RU2564020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ции консистентной смазки
JP5693240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EP3692121B1 (en) Grease composition
CN101921650B (zh) 一种复合锂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97539A (zh) 电动工具汽缸专用润滑脂及稠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95136B (zh) 一种微耕机发动机和齿轮箱通用润滑油
CN107099364B (zh) 一种全合成高效多功能液压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8484A (zh) 高温链条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4204A (zh) 含有改性二氧化硅组分的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7989B (zh) 地沟油基金属切削液的制备方法
CN104403763A (zh) 一种光稳定型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3311A (zh) 柴油发动机的润滑油组合物
RU2755896C2 (ru) Смазоч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US6110877A (en) Non-halogenated extreme pressure, antiwear lubricant additive
CN102703185A (zh) 一种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1439A (zh) 一种抗燃型高低温脲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U2483100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каплепадения пластичной литиевой комплексной смазки
CN102618364B (zh)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润滑油组合物
WO2015049250A1 (en) Greas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N106675706A (zh) 一种钢球磨煤机重负荷开式齿轮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834A (zh) 钢丝绳保护专用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86122A (zh) 一种电动工具气缸用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1305 No. 80 Tianzhu street, Lin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derunbao oi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1305 No. 80 Tianzhu street, Ling'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Derunbao Oil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