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1095B -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1095B
CN105571095B CN201510994022.9A CN201510994022A CN105571095B CN 105571095 B CN105571095 B CN 105571095B CN 201510994022 A CN201510994022 A CN 201510994022A CN 105571095 B CN105571095 B CN 105571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rtex
expulsion element
directionality
ai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40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1095A (zh
Inventor
S.M.J.巴登霍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089065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08906547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Fusion Group Holding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7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1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10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air supply, or exhaust, through perforated wall, floor or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6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using low temperature external supply air to assist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8Personalised air distrib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46Air flow forming a vort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至少一个排气件,其可被手动操纵从而改变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中的至少两种,其中排气元件产生的气流形态可以是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或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的垂直轴线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中的至少一种。

Description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980157186.9、申请日为2009年12月18日、名称为“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扩散器。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但不排他地用作架空活地板中的地板扩散器,其中空气供应或空气输送系统已经被安装在该架空活地板中。
背景技术
许多建筑包括架空活地板系统,其允许动力和数据通信线缆被置于活地板下方的地板夹层(floor plenum)中。这种空腔还可以被用作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以便将被调节空气供应到上方的占用空间。空气通常从空气输送系统经由一个或更多个地板扩散器被输送到占用空间,并且可以从较高高度从该空间移除空气。不过,公知的扩散器不能提供足够的气流形态、空气形态调节和气流速率调节来最大化用户的舒适度并且最小化用于调节空气的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扩散器,其包括至少一个排气元件,所述排气元件可手动操作从而改变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中的至少两种。
排气元件所产生的气流形态可以是如下形态中的至少一种: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的垂直轴线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以及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平行的径向涡流形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排气元件可围绕相对于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
气流形态可以在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和基本平行的径向涡流形态之间或者在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和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之间变化。
排气元件围绕与排气元件的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可以改变扩散器所排出的气流速率。
排气元件可以不考虑扩散器气流速率调整而保持基本恒定的垂直抛出(throw)。
排气元件围绕相对于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可以将气流形态从基本平行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或从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改变成相对于排气元件的垂直轴线倾斜的基本单向涡流形态。
当气流速率被用户调整时,气流形态可以被改变。
扩散器还可包括安装元件,该安装元件设置成被固定在地板、台阶、墙壁或天花板穿孔内,并且排气元件可以被置于安装元件内。
排气元件可以包括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被设置成基本与排气元件表面垂直地排出空气射流,其中中心部分可以是基本圆形的。
空气射流可以基本沿一个方向倾斜于相对排气元件表面的垂直轴线。
排气元件还可以包括排气部分,该排气部分被设置成排出涡流形态的空气,其中排气部分可以基本围绕中心部分。
可以提供被设置成收集碎屑的收集筐。
收集筐空气入口可以被设置成减小对于气流从穿孔或管道进入收集筐的约束,其中扩散器安装环可以被安装在所述穿孔或管道内。
具有空气入口开口的收集筐表面可以是基本锯齿形状的。
收集筐可以包括两个腔室并且可以位于安装元件内。
两个腔室中的一个可以是基本圆形的并且可以基本位于排气元件的射流排气部分的上游。
两个腔室中的一个可以是基本环形的并且可以基本位于排气元件的涡流排气部分的上游。
腔室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装配有风阀。
所述风阀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围绕垂直于排气元件表面的轴线的基本圆锥形或圆筒形表面内从而实现通过围绕垂直轴线旋转一弧度来打开和关闭风阀元件。
所述风阀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联接到排气元件从而实现通过排气元件围绕与排气元件表面垂直的轴线旋转一弧度来打开和关闭风阀元件。
可以提供风阀止动件,其提供多种固定气流速率和对气流速率范围的选择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可以包括电动执行器机构,其被设置成电动控制气流速率。
扩散器还可以包括固定风阀从而减小气流速率和抛出。
扩散器可以包括设置成接收管道的管道连接部分。
扩散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视觉反馈元件,其被设置成指示扩散器的气流形态、速率和方向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或者被设置成指示扩散器构造。
实施例可以包括排气元件锁定件,其被设置成防止用户未经获准地通达到扩散器内。
可以提供至少一个固定或可移除锁定元件,其被设置成防止改变扩散器的构造。
当排气元件相对于扩散器的主体部分被置于特定取向时排气元件可以仅与主体部分接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扩散器包括可被固定在多个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部位的至少一个可移除定向元件。
定向元件还可以执行锁定元件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扩散器。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空气扩散器的空气供应系统。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套件,其包括设置成操纵空气流动的排气元件和扩散器壳体,其中在使用中排气元件可接合于扩散器从而提供多种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设置成与壳体接合的排气元件,其中在使用中排气元件可手动操纵来提供多种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尽管可存在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其他形式,不过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方式描述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种扩散器的图示,其提供了对于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
图2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种扩散器的图示,其提供了对于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
图3是示出了具有现有技术的向上对称地板涡流的礼堂座椅下方的气流形态以及根据本发明能对预设气流速率进行选择的方向性地板涡流空气形态的图示;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排气元件的立体图的图示;
图5是示出了被插入地板穿孔中的安装环的截面的图示,其中装纳两个气流风阀的灰尘收集筐被置于圆形排气元件下方;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截面的另一实施例的图示;
图7是示出当旋转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元件时实现的气流速率、排气形态和排气方向的图示;
图8是示出当旋转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元件时实现的气流速率、排气形态和排气方向选项的图示;
图9示出了当针对方向性径向形态调整被构造时的实施例的气流形态、方向和速率;
图10示出了当针对方向性涡流形态被构造时的实施例的气流形态、方向和速率;
图11示出了当针对径向涡流形态被构造时的实施例的气流形态、方向和速率;
图12是示出了能够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结合使用的可调最小气流速率止动件的图示;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形排气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图示;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截面的另一实施例的图示;
图15是示出了当旋转图14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元件时实现的气流速率、排气形态和排气方向选项的图示;
图16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元件和安装环的图示,其提供了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和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
图17是示出了图16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的图示,其被构造成用于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
图18示出了针对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16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图19是示出了图16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的图示,其被构造成用于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
图20示出了针对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16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图21是示出了图16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的图示,其被构造成用于方向性-径向形态调整;
图22示出了图16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其被构造成用于方向性-径向形态调整;
图23是示出图16所示实施例中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以及电动执行器机构的图示,其被构造成用于使用手动方向性-径向形态调整的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
图24示出了当针对使用手动方向性-径向形态调节的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被构造时图16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图25是示出了针对从礼堂座椅下方进行空气供应来构造的图16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辅助风阀-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的图示;以及
图26示出了图25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其被构造成用于来自礼堂座椅下方的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排气;
图27是示出了向办公室空间提供工位环境调节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种扩散器的图示;
图28是示出了向办公室空间提供工位环境调节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两种扩散器的图示;
图29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变型中当旋转排气元件时实现的气流速率、排气形态和排气方向的图示;
图30示出了当针对竖直涡流形态被构造时的实施例的气流形态、方向和速率;
图31示出了针对方向性-竖直形态调整被构造时的实施例的气流形态、方向和速率;
图32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元件和安装环的图示,其提供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以及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形态;
图33是示出了针对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32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环、灰尘收集筐、涡流风阀和方向性风阀取向的图示;
图34示出了针对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32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图35示出了针对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32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图36示出了针对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形态被构造的图32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以及
图37示出了当针对方向性-竖直形态调整被构造时以及当针对使用手动方向性-竖直形态调整的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被构造时图32所示实施例的气流速率、方向和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提到了关于扩散器的方面。在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中,这些系统特别良好地适于提供“工位环境”调节,其中在每个工位处的单独可调地板扩散器提供了个性化“工位”调节,而不太严格地控制“环境”空间(例如过渡空间或不会长时间占用的地方)内的热舒适度,从而节省能量。
在大热负载空间内的(例如在商用办公室的呼叫中心或周边区域内的)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会通过置于活地板内的高诱导型地板涡流扩散器来分配大量供应空气。高诱导性向上排气形态被用于允许实现相对大的供应气流速率且不会产生强风,因为次级室内空气被高度诱导到供应空气流中通过用占用区域空气进行强烈稀释而主要地使较低的供应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平衡,且同时带来快速排气速度的衰减。在扩散器最佳设计气流速率的情况下,最终小速度、大质量流动速率的空气流由于其大的动量而向上喷射,从而形成到达就坐用户的头部高度附近的混合并且最小化占用区域中的竖直温度梯度以防止感觉到脚冷/头热,即使在大热负载情况下仍如此。小速度供应的空气流不会穿透或干扰占用区域上方的层化的热和污染物层,也不会穿透或干扰从热源散出的热羽流(plume ofheat),从而较低高度供应的空气和较高高度的层化空气层之间的温度差被最大化,继而最大化热和污染物的去除。
如果实质上增加了地板涡流扩散器气流速率,但是增加了其竖直抛出,则层化的层会被干扰,使得其热和污染物被混合回到占用区域中,从而降低了占用区域空气质量并且削弱了从空间的除热;或者如果实质上减小了该气流速率,则混合高度会被减少到在占用区域内形成过大的竖直温度梯度从而导致感觉到脚冷/头热的位置处。在此方面,将气流速率减半会使得抛出减半。理想地,在这样的大热负载应用中,地板涡流扩散器的最佳竖直抛出不应该被占用者可调性影响,即占用者对于地板涡流扩散器气流速率或方向的可调性不应该干扰空气混合到就坐用户的头部高度附近。提供气流速率可调性的现有技术的向上排气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没有将这样的竖直抛出保持在基本上恒定的高度。因此,它们限制了舒适度可调性的有效范围。它们的性能通常被施加于气流速率可调性的机械约束所削弱,其用于最小化因用户过度节流气流速率而损害室内空气质量和恒温控制的风险。
因此严重限制了通过具有可调气流速率的公知地板涡流扩散器所提供的个性化“工位”舒适度控制程度;实际上,这样的地板涡流扩散器通常恰是空间内不舒适的原因。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中的一些缺点,作为替代性方案,可以使用提供方向性调整且保持恒定高度抛出的地板涡流扩散器,不过这样的扩散器也仅仅向用户提供了受限的热舒适性控制,因为它们没有额外地提供占用者气流速率可调性。
在小热负载空间内,例如在具有高能量效率的商用办公室内的中央区域,或者在小占用率的空间内,例如图书馆,具有水平指向的径向置换型排气形态的地板置换扩散器通常被置于活地板内从而在使得供应空气遍布地板的小气流速率下提供小冷却能力,从而有效地在较大地板区域上产生脚踝高度的冷却空气“池”,从而提供通常不被严格控制的“环境”舒适性,特别是在温度控制参数可以较宽松的过渡空间内。即使这些扩散器不产生到达就坐用户头部高度处的混合,仍然通过小热负载所产生的小的竖直温度梯度来防止感觉到脚冷/头热。
当热负载稍高时,例如在具有中等热负载的商用办公室的中心区域或过渡空间内,具有竖直向上涡流排气的地板涡流扩散器通常被用于向周围紧邻处提供“环境”调节且同时防止感觉到脚冷/头热。
当在过渡空间或在不长时间占用的空间内使用这种具有径向排气形态的水平指向的置换型扩散器或者这种具有竖直向上的涡流排气形态的涡流扩散器时,仅仅扩散器气流速率可调性(即使具有有限范围来防止损害室内空气质量和恒温控制)就可以被看作足以微调各扩散器产生的局部热环境。不过,在长时间占用的区域内,例如桌子附近,则会需要扩展这两种扩散器中每一种所提供的舒适度控制程度。
概览
如这里所述,实施例总体涉及一种空气扩散器组件,其用于放置在架空活地板系统内的地板开口中且具有在活地板下方的空气分布夹层。组件包括被固定在地板穿孔内的安装环。两个可移除圆形排气元件中的一个可以被置于安装环内。可以被用户手动旋转的各排气元件包括被环形排气部分围绕的中心圆形部分,该中心圆形部分排出空气射流,该空气射流具有沿大体一个方向对角向上的倾斜轴线,所述环形排气部分排出涡流形态的空气,其偏离于第一排气元件中的水平径向排气形态且偏离于第二排气元件中的竖直轴向形态。具有两个腔室的灰尘收集筐位于选定排气元件下方的安装环内。一个腔室是圆形的且直接居中位于排气元件的方向性倾斜射流排气部分下方,并且被另一腔室围绕,该另一腔室是环形的且直接位于排气元件的涡流排气部分下方。每个腔室均装配有旋转风阀机构,该旋转风阀机构可以机械地联接到排气元件,从而导致联接的风阀通过排气元件初始旋转一弧度而打开和关闭。位于灰尘收集筐上的风阀限制性止动件导致排气元件沿相同方向进一步旋转从而旋转整个排气元件、风阀和灰尘收集筐组件,以便阻止进一步的手动气流调整;相取代地,只要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排气形态处于工作中则沿相同方向的进一步旋转会调整排气方向。根据哪个风阀已经机械联接到排气元件,通过第一排气元件的下述三种标准构造中的任意一种来实现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手动可调性:
-径向指向的涡流气流形态,当被占用者调整到小气流速率时,其改变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之后当被调整到大气流速率时可以朝向或背离占用者旋转;或
-径向指向的涡流气流形态,其可以被占用者调整到小或大气流速率或者能够被设定成固定气流速率;或
-不管气流速率的设定或占用者对其的调整如何,具有倾斜轴线的基本上恒定高度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能够朝向或背离占用者旋转。
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标准构造中的任意一种来实现第二排气元件:
-竖直指向的涡流气流形态,当被占用者调整成小气流速率时,其改变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之后当被调整到大气流速率时可以朝向或背离占用者旋转;或
-竖直指向的涡流气流形态,其可以被占用者调整到小或大气流速率或者能够被设定成固定气流速率;或
-不管气流速率的设定或占用者对其的调整如何,具有倾斜轴线的基本上恒定高度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能够朝向或背离占用者旋转。
简单地通过打开扩散器而不需要从地板穿孔移除扩散器组件,就可以根据情况仅使用包括扩散器的标准部件对与被安装的排气元件类型相关的上述标准构造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现场重构。
具有两个排气元件中每一个的情况下,扩散器还允许简单地改进电动执行器机构从而实现专用构造以便通过响应从区域恒温器接收到的信号来电动调整扩散器气流速率而提供次级恒温控制(例如在会议室中的)。在这种构造中,占用者还可能实现微小手动气流速率调整。
此外,随着气流速率被手动增加,扩散器气流形态利用第一排气元件从径向指向的涡流调整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或者利用第二排气元件从竖直指向的涡流调整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在每种情况下其均随后可以朝向或背离占用者旋转。
针对两种排气元件中的每一个,扩散器的第二专用构造包括改进特定风阀,其将扩散器气流速率减小到一定范围和抛出以适合来自礼堂座椅下方的空气供应,且不会产生额外噪音。能够通过打开扩散器且不从地板穿孔将其移除来设定五种气流速率选项。一旦被安装,则被构造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排气的扩散器排气形态指向座椅后方从而最小化就坐占用者的腿部区域内的强风威胁。
从室内可见的指示器表示了针对给定构造的实际和可用的扩散器气流速率、排气形态和排气方向(当适用时)并且指示了已经组装的是哪种构造。
附图所示实施例
下文描述中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关附图中的类似部件或特征。
图1示出了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其中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扩散器,每种扩散器均具有排气元件,该排气元件具有涡流槽来产生具有径向偏移的涡流排气并且具有手动可调气流速率:a)被构造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通过旋转来额外提供手动排气方向调整;b)被构造成径向涡流形态:
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并且朝向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
i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且朝向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
ii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并且背离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
图2示出了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其中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扩散器,每种扩散器均具有排气元件,该排气元件具有槽来产生具有径向偏移的涡流排气:a)具有预设或可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从而提供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可以被手动旋转从而改变排气方向并且可以额外地被手动调整成径向涡流形态;b)被构造成具有手动可调气流速率的径向涡流形态:
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预设或被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示为大气流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指向就坐占用者,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调整成大气流速率;
i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预设或被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示为大气流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背离就坐占用者指向,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调整到小气流速率;
iii) a)示出具有预设或被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示为大气流速率)的扩散器,其被调整成径向涡流形态,
b)示出径向涡流形态,其被调整成小气流速率。
图3示出了地板涡流空气分布的礼堂应用,其中:
i) a)示出具有对称向上涡流排气的现有技术,该排气具有固定气流速率,以及
b)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扩散器,其具有朝向座椅后方指向的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从而减少就坐占用者的腿部区域内的强风威胁;
ii) a)-d)示出优选实施例,其被设置成在前一排(或大礼堂中的前几排)的小气流速率变化到后两排(或大礼堂中后方多排)的最大气流速率从而补偿随着座椅高度增加所发生的局部室内温度升高的情况。
图4示出了地板涡流扩散器,其包括圆形排气元件1,该排气元件具有基本径向的涡流槽2,所述涡流槽2排出带涡流的空气18,其可以被偏移成径向或竖直地引导涡流形态,所述排气元件1还具有方向性孔3,所述孔以具有倾斜轴线15的方向性射流方式排出空气。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具有不同形状开口的其他实施例,例如形成为槽的方向性排气开口3。
图5示出了由安置于安装环4内的图4所示地板涡流扩散器元件1构成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单元,其中地板涡流扩散器元件1能够旋转通过360度。安装环4被示为插入到地板穿孔5内。灰尘收集筐6也安置于安装环内,该灰尘收集筐6在环形腔室8内装纳涡流风阀7并且在中心腔室10内装纳方向性气流风阀9。涡流风阀7能够在筐6内旋转,这能够在安装环4内旋转。方向性风阀9也能够在筐6内旋转并且被至少一个销11或被一些其他机械手段锁定从而在排气元件1旋转时旋转。方向性风阀9能够沿任一方向在中心腔室10内自由旋转直到其触及限制性止动件12。当方向性风阀9打开时,来自地板夹层14的空气流动13进入中心腔室10从而被方向性开口3排出15到占用空间16内。当涡流风阀7打开时,来自地板夹层14的空气流动17进入环形腔室8从而被涡流槽2作为涡流气流18排出到占用空间16内。
图6是图5所示涡流扩散器截面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涡流风阀7而不是方向性风阀9被销11机械锁定于排气元件1,并且限制性止动件12限制涡流风阀7的旋转而不是方向性风阀9的旋转。
图7示出了与图5有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视图,其包括排气元件1,该排气元件1具有相对于涡流排气形态的径向偏移。在图a)和图b)中,通过移除排气元件1可手动调整的涡流风阀7被示为设置成完全打开,从而产生涡流排气18。通过旋转排气元件1可调整的方向性风阀9在图a)中被示为完全打开且在图b)中被示为关闭。图b)中的涡流排气18作为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排气20从扩散器遍布地板传播进入占用空间16。在图b)中排气元件1的逆时针旋转使得方向性风阀9从关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如图a)所示,从而产生具有倾斜轴线15的方向性排气,这诱发周围的涡流排气18向上从而形成进入占用空间16内的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此外,逆时针旋转将方向性风阀9推抵于限制性止动件12,从而使得方向性涡流排气方向19绕扩散器中心轴线逆时针旋转且不会改变气流速率或形态。涡流元件1从a)向b)顺时针旋转会关闭方向性风阀9,从而阻止图b)中的方向性排气。当不存在由于方向性排气射流15的向上和向内诱导时,涡流排气18遍布地板传播,从而产生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排气形态20。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当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来自方向性风阀9的漏泄,这有助于阻止有害负压区域在排气元件1的毂内形成,这会使得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气流形态不稳定。图9总结了与图7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选项。
图8示出了与图6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图示并且其对于具有来自槽2的径向或竖直涡流偏移的排气元件1而言是有效的。为了简明,没有示出方向性风阀9及相关灰尘收集筐部件。假设可通过移除排气元件1而手动调整的方向性风阀9已经被设定成完全打开。可通过旋转排气元件1调整的涡流风阀7在图c)和图d)中被示为完全打开从而产生涡流排气18,并且在图e)和图f)中被示为关闭从而不导致涡流排气。在图c)和图d)中的方向性排气15诱发了对角向上的涡流排气18从而提供进入占用空间16内的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在图e)和图f)中,方向性排气15本身对角向上排气从而产生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射流排气形态21,其与方向性涡流形态19相比具有减小的气流速率但被抛出到类似高度。在图e)中排气元件1的逆时针旋转将涡流风阀7从关闭旋转到打开,如同图a)中那样,从而产生涡流排气18,该涡流排气18被方向性排气15诱导向上从而导致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例如从c)到d)的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将涡流风阀7推抵于限制性止动件12,从而围绕中心轴线逆时针旋转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且不会改变气流速率或形态。例如从c)到e)的涡流元件1的顺时针旋转关闭涡流风阀7,从而阻止图e)中的涡流排气,导致了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射流排气形态21,其与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19相比具有减小的气流速率但被抛出到类似高度。例如从e)到f)的排气元件1的进一步顺时针旋转使得方向性射流排气方向21绕中心轴线顺时针旋转且不会进一步改变气流速率或形态。图10总结了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选项。
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图6中方向性风阀9关闭的情况,其中装备有提供径向涡流偏移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的逆时针旋转打开了涡流风阀8,从而产生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20,而顺时针旋转关闭了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气流。图11总结了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选项。
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如下情况,其中方向性风阀和涡流风阀均被机械联接到排气元件(其装备有涡流槽来产生具有径向涡流偏移或竖直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以便排气元件的旋转程度同时确定两个风阀的打开百分比:当被设定成完全打开时,两个风阀均完全打开;当被设定到完全关闭时两个风阀均完全关闭;类似地,对于部分打开设定,部分打开的百分比被应用到两个风阀。两个风阀位置被同时操作且因此风阀位置最强烈地影响气流速率的这种构造以倾斜轴线方向性地引导被结合的供应空气流,并且是最适于在来自礼堂座椅下方空气供应的小噪音水平时通常所需的各种减小的气流速率的构造。这样是因为,这种构造最小化了极小风阀孔设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通常会导致噪音并且如果一个风阀被完全打开时另一个风阀也很可能需要如此。此外,因为空气被排出通过所有的扩散器排气开口,所以最小化了扩散器排气槽内的空气速度,进一步减小噪音。此外,这种构造允许高诱发涡流排气来平衡温度并降低供应空气流的速度,从而减小强风的威胁,且同时利用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排气将结合的空气流引导成背离就坐占用者对强风敏感的腿部区域,从而进一步增强舒适性。
图12示出了附连到图6所示实施例的限制性止动件12的可调下限止动件22,从而预设来自扩散器的最小许用气流速率。所示的最小气流百分比是基于被预设成完全打开的方向性排气15从而占有近似总气流的40%。当下限止动件22被设定成100%时涡流风阀7被锁定在完全打开位置,如图g)和图h)所示,以便排气元件1的任意旋转均导致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旋转,如图8所示,且不会调整气流速率。在较小设定时,例如60%时,如图i)和图j)所示,随着涡流风阀7在撞击到可调下限止动件22之前顺时针旋转通过一小弧度,该涡流风阀7能够稍关闭,从而将总扩散器气流速率减小到60%。顺时针旋转超过j)以及逆时针旋转超过i)将导致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旋转,如图8所示,且相应地扩散器排出总气流的60%和100%。当可调下限止动件22被设定成完全关闭时,其对应图k)和图l)中的40%设定,则随着涡流风阀7在撞击到可调下限止动件22之前顺时针旋转,该涡流风阀7能够完全关闭,从而将总扩散器气流速率减小到40%。顺时针旋转超过k)以及逆时针旋转超过l)将导致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旋转,如图8所示,且相应地扩散器排出总气流的40%和100%。
如果可调下限止动件22被附连到图5所示的限制性止动件12而不是图6所示的限制性止动件12,则其能够被用于针对图5所示实施例来预设最小许用气流速率。为了简明这没有被示出。类似地,在两种实施例中均能够使用可调上限止动件,以便预设来自扩散器的最大许用气流速率。同样为了简明这些没有被示出。
图13示出了图4所示排气元件1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已经使用方向性同心槽3代替了方向性多孔开口。图14所示的打开-关闭指示件23位于与排气元件1上的打开-关闭标记相邻的一个方向性同心槽3内。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如下的其他实施例,其中基本径向的涡流槽2或可替代地涡流叶片位于排气元件1的可视表面上的基本同心的排气开口下方。
图14示出了图6所示涡流扩散器截面的实施例,其具有图13所示的排气元件1,其中打开-关闭指示件23从灰尘收集筐6突入到与排气元件1上的打开-关闭标记相邻的方向性同心槽3内从而可以从占用空间16内看到,如图13所示。排气元件1相对于灰尘收集筐6的旋转导致排气元件1上的打开-关闭标记相对于打开-关闭指示件23旋转从而提供对于涡流风阀7位置的显示。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图6所示涡流扩散器截面实施例中打开-关闭指示件23附连于方向性风阀9而不是灰尘收集筐6,以便打开-关闭指示件还指示方向性风阀9的预设打开/关闭位置。同样,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图5所示涡流扩散器截面实施例中打开-关闭指示件23如上所述从灰尘收集筐6突出从而仅提供方向性风阀9位置的显示。
图14示出了来自于图15的截面,其是图6所示扩散器截面的进一步实施例,其中安装环4具有单个台阶,并且排气元件1安置于涡流风阀唇缘24上,而不是安置于较薄的灰尘收集筐唇缘25上,也不是安置在安装环4内的第二台阶上。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扩散器截面的平面图并且示出了排出的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涡流风阀唇缘24和灰尘收集筐唇缘25形成了同心段,其中灰尘收集筐唇缘25同时作为限制性止动件从而代替图6所示限制性止动件12。对于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的调整根据图10以及根据图11(针对具有产生带径向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并且根据图30(针对具有产生带竖直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而定,并且按照图8所示的风阀位置而定。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图15的实施例根据图9和图31(针对具有产生带径向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且按照图7和图29(针对具有产生带竖直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中所示风阀位置和操作提供对于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的调整。
图16示出了排气元件1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仰视图以及截面图,以及安装环4的俯视图。排气元件1的排气面包括径向涡流槽2和同心槽3,所述涡流槽2可以在截面上主要呈螺旋形从而以具有径向偏移的涡流形态来排出空气,所述同心槽3以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射流来排出空气。当与指示件23a至23d(图16中没有示出但是在下述段落中被描述并且在图17中被示出)相结合读取时,该面上的符号提供了对于扩散器构造、排气形态、排气方向和气流速率的显示。排气元件1的底侧装配有六个突出支脚26和一个同心细长突出支脚27以及三个外凹坑29和一个同心外凹穴30以及一个内凹坑31和两个同心内凹穴32。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具有弹簧锁或类似物的实施例,其中该弹簧锁或类似物将排气元件1锁定到安装环4内从而防止用户未经授权地移除排气元件1。
针对图16所示实施例,图17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以及相关侧视图,和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方向性涡流”构造。排气元件支脚26和27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五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和两个伪唇缘25b,所述唇缘也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在平面图中九点钟和一点半位置处示出的两个可移除伪唇缘25b在三个可能部位(9点钟、6点钟和一点半)中的任意两个部位卡在灰尘收集筐6上,使得留下空白的部位与灰尘收集筐上的标记(为了简明未示出)一致,从而指示出被组装的构造。九点钟部位将被标记为“电动”;六点钟部位是“方向性或径向”(针对具有产生带径向偏移的涡流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以及“方向性或竖直”(针对具有产生带竖直偏移的涡流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以及一点半部位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和“方向性-竖直”。(在图17的情况下,示出的构造是“方向性涡流”,其对应六点钟部位。)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被按压在凸头34上的“方向性”凹坑22a(如图19所示)。指示件23c和23d将方向性风阀9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八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脊35(图19所示)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22f,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中等22h、中等-最大22g,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最大22i。两个伪唇缘25b将涡流风阀7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无伪唇缘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是六点钟),这是细长支脚27将能够针对该构造组装的唯一取向,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切入凹坑29内,并且指示件23b和23c插入同心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且同时指示件23a和23d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18所示。
图18总结了在图17所示的“方向性涡流”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a和23d部位。
图19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和相关侧视图,以及具有产生带径向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径向涡流”构造。排气元件支脚26和27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五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和两个伪唇缘25b,所述唇缘也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在平面图中九点钟和一点半位置处示出的两个可移除伪唇缘25b在三个可能部位(9点钟、6点钟和一点半)中的任意两个部位卡在灰尘收集筐6上,使得留下空白的部位与灰尘收集筐上的标记(为了简明未示出)一致从而指示出被组装的构造。九点钟部位将被标记为“电动”;六点钟部位是“方向性或径向”;以及一点半部位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在图19的情况下,这种构造是“径向涡流”,其对应六点钟部位)。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被按压在凸头34上的“径向”气流槽22b。指示件23c和23d将方向性风阀9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八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脊35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22f,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中等22h或中等-最大22g,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最大22i。两个伪唇缘25b将涡流风阀7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无伪唇缘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是六点钟),这是细长支脚27将能够针对该构造组装的唯一取向,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切入凹坑29内,并且指示件23a和23c插入同心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且同时指示件23b和23d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20所示。
图20总结了在图19所示的“径向涡流”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b和23d部位。
图21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以及相关侧视图,和具有产生带径向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方向性-径向调整”构造。排气元件支脚26和27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五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和两个伪唇缘25b,所述唇缘也安置于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在平面图中的九点钟和六点钟位置处示出的两个可移除伪唇缘25b在三个可能部位(9点钟、6点钟和一点半)中的任意两个部位卡在灰尘收集筐6上,使得留下空白的部位与灰尘收集筐上的标记(为了简明未示出)一致,从而指示出被组装的构造。九点钟部位将被标记为“电动”;六点钟部位是“方向性或径向”;以及一点半部位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在图21的情况下,这种构造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其对应一点半部位)。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在凸头34之上的“方向性-径向调整”槽22c。指示件23c和23d将方向性风阀9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五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脊35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22f。两个伪唇缘25b将涡流风阀7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无伪唇缘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点半),这是细长支脚27将能够针对该构造组装的唯一取向,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插入同心凹槽30内,并且指示件23a和23b切入凹槽32和凹坑31内从而避免被看到且同时指示件23c和23d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22所示。
图22总结了在图21所示的“方向性-径向调整”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c和23d部位。
图23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以及相关侧视图,和具有产生带径向涡流偏移的空气形态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构造。电动执行器附件包括位于灰尘收集筐6的中心腔室内部(如所示)或者位于灰尘收集筐下方(为了简明未示出)且执行器臂40附连于涡流风阀7的电动执行器39,该电动执行器附件被安装于灰尘收集筐6。执行器组件可以在工厂被装配或者在现场被改型。排气元件支脚26和27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五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和两个伪唇缘25b,所述唇缘也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在平面图中的九点钟和一点半位置处示出的两个可移除伪唇缘25b在三个可能部位(9点钟、6点钟和一点半)中的任意两个部位卡在灰尘收集筐6上,使得留下空白的部位与灰尘收集筐上的标记(为了简明未示出)一致,从而指示出被组装的构造。九点钟部位将被标记为“电动”;六点钟部位是“方向性或径向”;以及一点半部位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在图23的情况下,这种构造是“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其对应九点钟部位)。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在凸头34之上的“电动调整”槽22d。指示件23c和23d将方向性风阀9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涡流风阀7的取向被安装成使得脊35突入到槽最小-最大22i中。两个伪唇缘25b将涡流风阀7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无伪唇缘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九点钟),这是细长支脚27将能够针对该构造组装的唯一取向,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插入同心凹槽30内,并且指示件23a、23b和23d切入凹坑31和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并且锁定方向性风阀9以便随排气元件1旋转,且同时指示件23c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24所示。
图24总结了在图23所示的“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c部位。
图25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以及相关侧视图,和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用于礼堂的“座椅下方方向性涡流”构造。风阀筐附件37具有部分多孔基座38以用作针对座椅下方构造的减小气流和噪音的需求的固定风阀,该风阀筐附件被附连于灰尘收集筐6的底侧从而掩盖灰尘收集筐6内的开口的外环。为了简明没有示出使用简单成形的可替代收集筐来代替灰尘收集筐6的实施例,其中该简单成形的可替代收集筐仅具有空气入口开口的两个内环;这种可替代灰尘收集筐可以具有多孔空气入口开口或者可以具有附连到其底侧的单独多孔板。排气元件支脚26和27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五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和两个伪唇缘25b,所述唇缘也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在平面图中的九点钟和一点半位置处示出的两个可移除伪唇缘25b在三个可能部位(9点钟、6点钟和一点半)中的任意两个部位卡在灰尘收集筐6上,使得留下空白的部位与灰尘收集筐上的标记(为了简明未示出)一致,从而指示出被组装的构造。九点钟部位将被标记为“电动”;六点钟部位是“方向性或径向”;以及一点半部位是“方向性-径向调整”(在图25的情况下,这种构造是“方向性涡流”,其对应六点钟部位)。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在凸头34之上的“座位”槽22e(图19所示)。指示件23c和23d将方向性风阀9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五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脊35(图19所示)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22f。两个伪唇缘25b将涡流风阀7锁定就位,以便不能够(例如由于清洁工打开扩散器)不慎地干扰其构造设定。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无伪唇缘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是六点钟),这是细长支脚27将能够针对该构造组装的唯一取向,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切入凹坑29内,并且指示件23a和23b插入凹坑31和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并且锁定方向性风阀9以便随排气元件1旋转,指示件23c也通过插入到第二凹槽32内而避免被看到,并且指示件23d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26所示。将扩散器安装在地板穿孔内之后,排气元件1旋转直到方向性箭头36指向座椅后方。
图26总结了在图25所示的“座椅下方方向性涡流”构造中可用的排气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a部位。
图27示出了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其中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扩散器,每个扩散器均具有排气元件,该排气元件具有涡流槽来产生具有竖直偏移的涡流排气并且具有可手动调整的气流速率:a)被构造成具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通过旋转来额外地提供手动排气方向调整;b)被构造成竖直涡流形态:
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且朝向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i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且朝向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被手动调整成大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iii)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且背离就坐占用者旋转,
b)示出被手动调整成小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图28示出了办公室空间的工位环境调节,其中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种扩散器,每个扩散器均具有排气元件,该排气元件具有涡流槽来产生具有竖直偏移的涡流排气:a)具有预设或可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从而提供具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可以被手动旋转以改变排气方向且可以额外地被手动调整到竖直涡流形态;b)被构造成具有可手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预设或被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示出为大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指向就坐占用者,
b)示出被调整成大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ii) a)示出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预设或电动调整的气流速率(示出为大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其背离就坐占用者指向,
b)示出被调整呈小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iii)a)示出具有预设或被电动调整的气流流速(示出为大速率)的扩散器,其被调整成竖直涡流形态,
b)示出被调整到小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
图29示出了与图5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视图,其包括相对于涡流排气形态具有竖直偏移的排气元件1。在图a)和图b)中,通过移除排气元件1可手动调整的涡流风阀7被示为设置成完全打开,从而产生涡流排气18。通过旋转排气元件1可调整的方向性风阀9在图a)中被示为完全打开且在图b)中被示为关闭。图b)中的涡流排气18作为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排气20i从扩散器垂直于地板升起从而进入占用空间16。在图b)中排气元件1的逆时针旋转使得方向性风阀9从关闭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如同图a)中所示,从而产生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排气15,这诱发了周围的涡流排气18向上从而形成进入占用空间16内的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排气形态19。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将方向性风阀9推抵于限制性止动件12,从而使得方向性涡流排气方向19绕扩散器中心轴线逆时针旋转且不会改变气流速率或形态。涡流元件1从a)向b)顺时针旋转会关闭方向性风阀9,从而阻止图b)中的方向性排气。当不存在倾斜射流15时,涡流排气18垂直于地板升起,从而产生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排气形态20i。图31总结了与图7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选项。
没有示出如下情况,其中图6中的方向性风阀9关闭,从而装配有提供竖直涡流偏移的涡流槽3的排气元件1的逆时针旋转打开涡流风阀8,从而产生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形态20i,而顺时针旋转关闭竖直指向的轴向涡流气流。图30总结了相关的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选项。
图32示出了排气元件1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仰视图以及截面图,和安装环4的俯视图。排气元件1的排气面包括径向涡流槽2和同心槽3,所述径向涡流槽2可以在截面上主要呈螺旋形从而以具有竖直偏移的涡流形态来排出空气,所述同心槽3以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射流来排出空气。当与指示件23a和23d(图32中没有示出但是在下述段落中被描述并且在图33中被示出)相结合读取时,该面上的符号提供了对于扩散器构造、排气形态、排气方向和气流速率的显示。排气元件1的底侧装配有八个突出支脚26,以及六个外凹坑29和两个同心外凹穴30,以及一个内凹坑31和一个同心内凹穴32。为了简明没有示出具有弹簧锁或类似物的实施例,其中该弹簧锁或类似物将排气元件1锁定到安装环4内从而防止用户未经授权地移除排气元件1。
针对图32所示的实施例,图33示出了带有灰尘收集筐和风阀的安装环的俯视图,以及相关侧视图,和排气元件1的侧视图,以及扩散器组件的部件取向从而实现“方向性涡流”构造。排气元件支脚26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从而将排气元件1的底侧抬离八个灰尘收集筐唇缘25a,所述唇缘也安置在安装环4的凹入边缘33上。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被按压在凸头34上的“方向性”凹坑22a。灰尘收集筐6被安装在安装环4内且灰尘收集筐6上的方向性排气符号近似处于六点钟位置(即最靠近安装者)。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具有方向性排气符号的八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这些方向性排气符号中的一个对应于灰尘收集筐上的符号,并且使得脊35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22f,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中等22h、中等-最大22g,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最大22i。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所述安装者(六点钟),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切入凹坑29内,并且指示件23a插入同心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且同时指示件23c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34所示。
图34总结了在图34所示的“方向性涡流”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c部位。
类似于图33并且因为为了简明而没有示出,通过将灰尘收集筐6的竖直排气符号(在图33中的三点钟位置示出)定向成近似六点钟位置(即朝向安装者),可以组装“竖直涡流”构造。方向性风阀9被安装成具有被按压在凸头34上的“竖直”凹坑22j。涡流风阀7被安装于具有竖直排气符号的八个取向中的一个,使得这些竖直排气符号中的一个对应于灰尘收集筐上的符号,并且使得脊35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大或最大22f,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中等22h、中等-最大22g,或者插入气流范围止动最小-最大22i。排气元件1,其取向如方向性箭头36所示,该方向性箭头36指向安装者(六点钟),则排气元件1被置于安装环4内。凸头11b切入凹坑29内,并且指示件23c插入同心凹槽32内从而避免被看到且同时指示件23a突入到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如图35所示。
图35总结了在前述段落所述的“竖直涡流”构造中可用的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a部位。
在与前面关于图33的上文段落中所述类似且因而为了简明没有示出的安装方式中,可以组装“方向性-竖直”以及“电动执行器气流速率调整”的构造,为此图36总结了可用排气形态、方向和气流速率并且示出了在各情况下的相关指示件23c部位。
与“电动执行器”构造(截面K-K)所需的未锁定状态(其提供了涡流风阀7从最小-最大的电动气流速率调整)相比,图37的截面I-I示出了针对“方向性-竖直”构造将涡流风阀7的最小-最大22i槽内的脊35手动锁定到最小、小、中等(如所示)、大或最大位置。
没有示出的是以与上述“方向性涡流”相同的方式被安装的“座椅下方方向性涡流”构造,除了方向性风阀9被定向成使得座椅槽22e在凹坑34上方。涡流风阀7被定向成使得脊35插入固定气流止动位置最小、小、中等、大或最大22f。指示件23c突入到排气元件1的同心槽3内以便从室内可见。可以使用均具有多孔气流开口而不是被完全打开的特殊涡流风阀7和特殊方向性风阀9,以便减少气流速率,或者可替代地,为此可以使用具有多孔开口的特殊灰尘筐6,或者固定风阀(图25中的38)可以被安装成在礼堂座椅下方排气所需的小噪音的情况下实现减少的气流速率。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有利特征
包括本文描述的扩散器的空气输送系统提供了实质性节省能量且增强室内空气质量以及改进热舒适度的可能:
·在制冷模式下运行的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通常向空间供应大约18摄氏度的被调节空气。适当的扩散器设计和选择会防止供应的空气流混合到较高高度,从而产生较低高度的居住小气候(occupancy microclimate),在该小气候之上由于与空间中的热源自然对流产生的热聚积在天花板下方的悬浮层化层内。基于通常具有2.7m至3.0m高的天花板的办公室,悬浮层化层的温度通常是28摄氏度至30摄氏度。不过,位置较低的较冷居住小气候的温度通常被保持在22摄氏度至24摄氏度之间。这类似于较高高度空气输送系统所保持的空间温度,该较高高度空气输送系统通常通过安装在天花板的扩散器向空间供应大约12摄氏度的被调节空气,其中该扩散器使得供应空气与室内空气强烈混合:在近似22摄氏度至24摄氏度的室内空气温度情况下从空间移除空气。在各种情况下,从空间移除的空气与向空间供应的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近似10K至12K。因此,对于给定气流速率(近似地等同于相同风扇能量)而言,针对两种系统,从空间移除的热量是类似的,即使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的供应空气温度比较高高度空气输送系统的供应空气温度热近似6K。因此,地板下空气输送系统通过扩展经济性循环“自由冷却”的使用(通过扩展当“自由”室外空气可以被用于冷却空间时的天数)而提供了能量节省的实质性可能并且在需要机械冷却的日子里允许使用较高的冷冻水温度,从而也改进了冷冻器效率(COP);
·在空间中由热源排放的污染物,例如来自于用户的CO2和来自于计算机和灯的VOC’s,其通过由热源发出的热羽流中的对流而在居住小气候上方的层化热层中以集中形式聚集,在此在最少地混合到居住小气候中的情况下从空间移除所述污染物;
·供应的空气被直接输送到较低高度的居住小气候中。因此,在最小化空间内污染物的稀释的情况下供应空气中的清新空气成分被更直接地供应给用户;
·各工位附近的扩散器可容易地通达到各个用户,从而允许对于各占用者局部热环境进行单独调整(被称为“工位”调节),以便增强个人舒适度;
·提供可调整的“工位”调节使得其能够在过渡空间中或不长时间占用的地方放宽温度控制,从而在这些具有较低热优先级的一般且广布的“环境”空间中节省能量。
为了使得“工位环境”调节有效率,扩散器控制必须被设置在各占用者工位的紧邻处,并且这样的控制必须能够在不需要工具或不需要移除任意扩散器部件的情况下从室内通达。为了能被容易地使用,扩散器还必须向用户提供对于可调性选项和状态的直观反馈。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特征。
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向室内的用户提供了对于气流速率、形态和方向的手动扩散器可调整性(即,不需要工具或拆除扩散器的任意部件),从而将占用者热控制可调性的程度扩展成超出现有技术可实现的程度。
对于两种排气元件类型(即具有产生径向涡流偏移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或者具有产生竖直涡流偏移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中的任一种而言,三种标准构造能够被组装,或者在现场被追溯地再次组装,即通过简单地从上方打开扩散器并且重新设置其部件而不需从地板穿孔移除扩散器且不需额外部件:对于具有产生径向涡流偏移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三种标准构造包括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针对基本上恒定高度具有可调气流速率且具有可调气流方向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具有可调气流速率的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以及使用方向调整从较小气流速率的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向较大气流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的组合气流速率和形态调整;针对具有产生竖直涡流偏移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而言,三种标准构造包括具有倾斜轴线且具有针对基本上恒定高度的可调气流速率且具有可调气流方向的方向性涡流形态,具有可调气流速率的竖直指向的涡流形态,以及使用方向调整从较小气流速率的竖直涡流形态向较大气流速率的方向性涡流形态的组合气流速率和形态调整。因此,针对各排气元件,单个产品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各用于不同功能的多个不同产品,因为本发明描述的产品能够被容易地构造或重构成三种功能中的任意一种。
不用考虑已经使用的是两种排气元件(径向涡流或竖直涡流)中的哪个,地板涡流扩散器均提供了需要能够在现场被改装的附件的两种额外的特殊构造:
特殊构造:电动气流速率调整。这种构造需要附件来电动操作扩散器涡流风阀。在这种构造中,地板涡流扩散器电动地调整气流速率。
这可以与如下手动排气形态调整相结合,即针对具有排出带径向偏移的涡流形态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通过方向调整来从径向涡流向方向性涡流的手动排气形态调整,以及针对具有排出带竖直偏移的涡流形态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从竖直涡流向方向性涡流的手动排气形态调整。此外,在各情况下,前一形态的气流速率小于后一形态的气流速率。因此,通过手动调整,占用者可以增加、集中并引导来自电控扩散器的气流从而增强感觉到的冷却效果,或者反之亦可。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扩散器,本发明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提供了基本单个占用者的热舒适度控制,即使是在扩散器被电控时。
特殊构造:座椅下方方向性涡流。这种构造需要固定风阀附件来改变扩散器压力特性从而将气流安静地节流到一定范围和抛出以便适于从礼堂座椅下方的空气排出,或者需要特殊多孔风阀或特殊多孔筐。排气形态是具有方向性调整的方向性涡流。能够通过打开扩散器且不从地板穿孔将其移除来设定五个气流速率选项。通过将安装在座椅下方的扩散器气流形态朝向座椅后方引导,减小了就坐占用者的敏感腿部区域中的强风风险。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本文描述的当前实施例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减少了座椅下方礼堂应用中的强风风险并且还提供了各种气流速率选项。
在仅排出方向性涡流形态的标准构造中,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地板涡流扩散器提供了对于气流速率和气流方向二者的手动可调性,从而能够基本较大程度地进行个体的热舒适度控制。为了减少冷却,除了手动减少气流速率之外,用户将空气流引导成背离他们所用的设备使得所感觉到的冷却效果被进一步减小,这超出了仅调整气流速率所提供的效果。当已经选择了最大气流来处理大热负载时,用户将空气流引导成背离他们所用的设备(特别是如果扩散器被置于紧挨着用户时)允许在不产生强风的情况下实现这种冷却。当最大气流速率不足以应付热负载时,朝向用户引导空气流的能力由于空气运动增加而提供了更大的局部工位冷却效果,从而在不需要提供比扩散器能够供应的更多的气流的情况下扩展所实现的热舒适度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描述的实施例通过在单个构造中针对气流速率和方向二者提供从室内进行的用户可调性,从而提供扩展的热舒适度控制。此外,在这种标准构造中,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将抛出保持到大体恒定高度,而不考虑用户对于气流速率的调整。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具有可调气流速率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当扩散器气流速率被调整时避免了空气流高度的过抛出和抛出不足,从而防止了在大气流速率情况下对于较高高度层化层的干扰或者在小气流速率情况下感觉到脚冷/头热。
本文描述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包括标准构造,其中随着扩散器气流速率被用户手动增加,针对具有排出带径向偏移的涡流形态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而言排气形态从水平指向的置换型径向涡流改变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或者针对具有排出带竖直偏移的涡流形态的涡流槽的排气元件而言排气形态从竖直涡流改变成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涡流,并且之后允许向上的方向性涡流形态通过旋转360度而指向或背离用户。这使得能够从小密度且广布的“环境”冷却调整到较大密度的集中“工位”冷却。
本文描述的地板涡流扩散器还包括可从室内观察的指示件,其显示已经组装的是三种标准构造中的哪种,还提供了对于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性调整选项和状态的显示,从而允许工程师容易地查验正确构造和调整并且为用户提供人机工程学的扩散器反馈和控制。
通过对相同扩散器的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提供个体可调性,并且通过额外地允许以不同方式构造这些因素,与现有技术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可能提供的相比,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更加适当且实质上更大程度的用户可调性。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更大组合可调性允许两种局部热环境均能更加个性化且允许在占用区域内有效“工位”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实现更大的差异,从而增强热舒适度且同时实现优于现有技术的地板涡流扩散器可能实现的能量节省。
此外,还可以实现持续的客户端节约,因为扩散器能够在现场被重构成适合租赁变化或客户的需求变化。使用单个本发明的可多重构造的扩散器代替现有技术的多个扩散器类型也实现了节约,这是因为减少了产品工具的需求且最小化了存货差异,从而减少了初始的资本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在不背离大体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于特定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发明做出大量变型和/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各方面被看作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文包含的对于现有技术的任何参考均不被看成是对于该信息是公知常识的认可,除非另有说明。

Claims (20)

1.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
排气元件,所述排气元件配置成改变气流速率,所述排气元件包括:
排气部分,所述排气部分被设置成排出涡流形态的空气;以及
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被设置成以与排气元件的表面垂直或倾斜的方向排出空气射流;
其中所述排气部分和所述中心部分设置成使得以涡流形态排出的空气设置成被所述空气射流引导而形成混合空气流;以及
其中所述排气元件能够保持所述混合空气流的基本恒定的抛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元件独立于气流速率的调整而确定所述混合空气流的基本恒定的抛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部分包括基本径向的涡流叶片,所述涡流叶片设置成以涡流形态排出空气,所述中心部分包括方向性开口,所述方向性开口以具有倾斜轴线的方向性射流排出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方向性开口包括孔或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空气射流确定以涡流形态排出的空气的所述基本恒定的抛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元件是可手动操纵的,以在不需要工具或拆除所述扩散器的任意部件下,改变气流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元件能够绕相对于所述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旋转,由此所述排气元件围绕所述轴线的旋转改变所述混合空气流的气流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部分围绕所述中心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元件能够手动操纵以改变气流速率、气流形态和气流方向中的至少两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由所述排气元件产生的气流形态是如下中的至少一种:相对于所述排气元件表面的垂直轴线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相对于所述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以及相对于所述排气元件表面基本平行的径向涡流形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气流形态能够在所述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和所述基本平行的径向涡流形态之间变化或在所述基本倾斜的涡流形态和所述基本垂直的涡流形态之间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气元件绕与所述元件的表面基本垂直的轴线的旋转将所述气流形态从基本平行的置换型径向涡流形态或从基本垂直的轴向涡流形态改变成相对于所述排气元件表面的垂直轴线倾斜的基本单向涡流形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还包括收集筐,其中所述收集筐包括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被设置成限制气流从穿孔或管道进入所述收集筐,其中扩散器安装环能被安装在所述穿孔或管道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收集筐包括两个腔室,所述两个腔室中的一个是基本圆形的且基本位于所述排气元件的射流排气部分的上游,其中所述两个腔室中的一个是基本环形的且基本位于所述排气元件的涡流排气部分的上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收集筐包括由所述两个腔室支承的两个风阀,所述风阀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被设置在围绕与所述排气元件的表面垂直的轴线的基本圆锥形或圆筒形表面内的开口,从而实现通过围绕所述垂直轴线旋转一弧度来打开和关闭风阀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风阀中的至少一个联接到所述排气元件从而实现通过使得所述排气元件围绕与所述排气元件的表面垂直的轴线旋转一弧度来打开和关闭风阀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还包括风阀止动件,其提供多个固定气流速率和对于气流速率范围的选择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还包括电动执行器机构,其被设置成电动控制所述混合气流的气流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还包括减少所述气流速率和抛出的固定风阀。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所述空气扩散器是地板空气扩散器。
CN201510994022.9A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Active CN105571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08906547A AU2008906547A0 (en) 2008-12-19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AU2008906547 2008-12-19
CN200980157186.9A CN102326031B (zh)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186.9A Division CN102326031B (zh)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1095A CN105571095A (zh) 2016-05-11
CN105571095B true CN105571095B (zh) 2019-03-12

Family

ID=4226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186.9A Active CN102326031B (zh)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CN201510994022.9A Active CN105571095B (zh)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186.9A Active CN102326031B (zh) 2008-12-19 2009-12-18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513026B2 (zh)
EP (1) EP2379950B1 (zh)
JP (2) JP5941678B2 (zh)
CN (2) CN102326031B (zh)
AU (1) AU2009328656B2 (zh)
BR (1) BRPI0922541A2 (zh)
CA (1) CA2747561C (zh)
HK (2) HK1220247A1 (zh)
MX (1) MX2011006702A (zh)
WO (1) WO2010069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7989A1 (en) * 2009-10-22 2011-04-28 Walnut Manufacturing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ktop air conditioning
MX2016013130A (es) * 2014-04-07 2017-02-14 Prihoda Sro Difusor de acondicionamiento de aire para la distribucion de aire.
US10081429B2 (en) * 2014-07-21 2018-09-25 The Boeing Company Air diffuser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10088181B2 (en) * 2015-12-16 2018-10-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roof exhausting system
US10251313B2 (en) * 2016-03-21 2019-04-02 Raymond & Lae Engineering, Inc. Air-grate floor panel sub-plenum retrofit add on multi-directional plume
CN107702308A (zh) * 2017-10-02 2018-0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JP7069679B2 (ja) * 2017-12-12 2022-05-18 株式会社大林組 気流制御装置
CN110319524A (zh) * 2018-03-29 2019-10-11 文特克加拿大公司 空气扩散器及其组装方法
JP6989848B2 (ja) * 2018-04-13 2022-01-12 株式会社久米設計 床吹出口装置
EP4124807B1 (en) 2021-07-30 2024-01-03 Silverline Endüstri ve Ticaret A.S. Improved diffuser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3306A (en) * 1972-05-05 1976-01-20 Danfoss A/S Air inlet means for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s or the like(II)
US4154149A (en) * 1976-08-16 1979-05-15 Holford Frederick R Circular diffuser for ventilating systems
CN2147460Y (zh) * 1992-11-24 1993-11-24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可调式复合流送风分布器
EP0446557B1 (de) * 1990-03-14 1994-06-01 Hesco Pilgersteg AG Bodenauslass einer Raumbelüftung
EP0669503A2 (de) * 1994-02-23 1995-08-30 H KRANTZ-TKT GmbH Bodenauslass
US5938525A (en) * 1997-07-23 1999-08-17 Tompkins Industries, Inc Air diffuser, and mold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6083100A (en) * 1999-02-08 2000-07-04 Gebruder Trox Gmbh Underfloor air diffuser assembly
US6533655B2 (en) * 2000-11-20 2003-03-18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Air vent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CN1598429A (zh) * 2004-07-19 2005-03-23 大连理工大学 射流撞击式空调送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7380A (en) * 1968-01-22 1970-11-03 Wehr Corp Variable volume distributor adapted to provide uniform throw
JP2535524B2 (ja) 1987-02-10 1996-09-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エツチング方法
JPH0444991Y2 (zh) * 1987-06-04 1992-10-22
JPH01160249A (ja) 1987-12-17 1989-06-23 Toshiba Corp 翻訳通信方式
JPH01160249U (zh) * 1988-04-26 1989-11-07
JPH0812362B2 (ja) 1990-06-05 1996-02-07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光学素子用分散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39630U (zh) * 1990-07-31 1992-04-03
JP2876340B2 (ja) 1990-08-10 1999-03-31 株式会社フジカラーサービス ポストカ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ポストカード
JP2500263Y2 (ja) * 1990-11-29 1996-06-05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フリ―アクセスフロア―用シャッタ―装置
US5569078A (en) * 1995-03-06 1996-10-29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Air diffuser having fixed and variable outlet ports
DE19753889C1 (de) * 1997-12-05 1999-02-25 Krantz Tkt Gmbh Bodenauslaß
US6231438B1 (en) * 2000-04-21 2001-05-15 Gebruder Trox Gmbh Manually adjustable underfloor airflow damper assembly
US6302784B1 (en) * 2000-08-14 2001-10-16 Innovative Vent Solutions, Inc. Modular air vent assembly kit
US6945866B2 (en) * 2002-05-17 2005-09-20 Airfixtur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conditioned air using pulse modulation
JP2004205080A (ja) * 2002-12-24 2004-07-22 Kanden Industries Inc 床吹出口装置
CA2675815A1 (en) * 2003-01-29 2004-07-29 Atco Structures & Logistics Ltd. Reusable worker housing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DE10339339A1 (de) 2003-08-25 2005-03-31 Behr Gmbh & Co. Kg Dü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5061722A1 (de) 2005-12-21 2007-06-28 Behr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mit Drallströmung
DE102007037273A1 (de) 2006-10-12 2008-04-17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Luftdüse zur Belüftung eines Fahrzeuginnenraums
DE102006053836A1 (de) 2006-11-14 2008-05-15 Behr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mit Drallströmung und konventioneller Strömung
US7841930B2 (en) * 2007-06-14 2010-11-30 Price Companies, Inc. Adjustable terminal basket with light weight, horizontal diffuser gril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3306A (en) * 1972-05-05 1976-01-20 Danfoss A/S Air inlet means for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s or the like(II)
US4154149A (en) * 1976-08-16 1979-05-15 Holford Frederick R Circular diffuser for ventilating systems
EP0446557B1 (de) * 1990-03-14 1994-06-01 Hesco Pilgersteg AG Bodenauslass einer Raumbelüftung
CN2147460Y (zh) * 1992-11-24 1993-11-24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可调式复合流送风分布器
EP0669503A2 (de) * 1994-02-23 1995-08-30 H KRANTZ-TKT GmbH Bodenauslass
US5938525A (en) * 1997-07-23 1999-08-17 Tompkins Industries, Inc Air diffuser, and mold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US6083100A (en) * 1999-02-08 2000-07-04 Gebruder Trox Gmbh Underfloor air diffuser assembly
US6533655B2 (en) * 2000-11-20 2003-03-18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Air vent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CN1598429A (zh) * 2004-07-19 2005-03-23 大连理工大学 射流撞击式空调送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9328656B2 (en) 2016-03-31
JP2016128725A (ja) 2016-07-14
BRPI0922541A2 (pt) 2018-05-29
EP2379950A1 (en) 2011-10-26
MX2011006702A (es) 2011-09-15
US9513026B2 (en) 2016-12-06
JP5941678B2 (ja) 2016-06-29
CN102326031B (zh) 2016-01-20
EP2379950B1 (en) 2019-07-24
CN102326031A (zh) 2012-01-18
CA2747561A1 (en) 2010-06-24
AU2009328656A1 (en) 2011-07-21
CN105571095A (zh) 2016-05-11
HK1166363A1 (zh) 2012-10-26
US20110275304A1 (en) 2011-11-10
WO2010069001A1 (en) 2010-06-24
HK1220247A1 (zh) 2017-04-28
CA2747561C (en) 2018-06-12
JP2012512375A (ja) 2012-05-31
EP2379950A4 (en) 201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1095B (zh)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US7487646B2 (en) Sleeping capsule
CN110068050B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CN101398202A (zh) 空调机
CN106152282B (zh) 空调器
CN109855179A (zh) 空调
JP401748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312942A (zh) 用于微气候控制的冷却风扇
JP2005172309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室用空調システム
CN208886920U (zh) 空调机
AU2014100168A4 (en)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WO2015135025A2 (en) Air conditioner
CN2410563Y (zh) 柜式空调机改装的家用中央空调
KR10262902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57438B1 (ko) 회전급기부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22050696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EP4044871B1 (en) Mattress with climate control functionalities
KR200188412Y1 (ko) 결합형 에어콘
EP4314659A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n air terminal device for control of air flow in a ventilation system
JP3728095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H01277155A (ja) 空調方式
KR200148473Y1 (ko) 공기조절기의 송풍구조
KR200227972Y1 (ko) 하부 및 사방 분사용 에어컨
KR100431396B1 (ko) 흡기량 조절판을 구비한 에어컨디셔너
JP4479345B2 (ja) 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02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202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