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8149A -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8149A
CN105568149A CN201510363112.8A CN201510363112A CN105568149A CN 105568149 A CN105568149 A CN 105568149A CN 201510363112 A CN201510363112 A CN 201510363112A CN 105568149 A CN105568149 A CN 105568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et
rolled steel
weight
carbon hot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3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8149B (zh
Inventor
金勇佑
张堤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c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c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68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8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8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8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高碳热轧钢板,以重量%计,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材质均匀性和抗回火脆性均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

Description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的高碳热轧钢板,具体涉及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采用了高碳钢的高碳热轧钢板作为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多种用途使用。
当采用高碳热轧钢板制造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时,制造出具有所要达到的厚度的热轧钢板,然后通过落料、弯曲、冲压加工等工序获得所需的形状,最终进行热处理以达到高硬度。
如上所述,用于机械配件、工具类及汽车配件等的高碳热轧钢板所要具备的特性中的一个特性可以举出优异的成型性。
确保优异的成型性的一种方法是确保优异的材质均匀性。
当高碳热轧钢板内的材质偏差大时,不仅在成型过程中配件的尺寸精度下降,而且加工过程中引发缺陷,最终热处理过程中也会导致不均匀的组织分布。
另一方面,改善高碳钢板的成型性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进行冷轧和退火时控制微细组织中的碳化物的大小和分布。
已公开的制造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现有技术的例子有通过控制退火条件,控制高碳退火钢板中的碳化物的平均大小或分布,以改善成型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或者,通过控制珠光体和碳化铁及铁酸盐的分率以及铁酸盐的晶粒大小,改善精冲加工性能或延伸凸缘性能等的成型性的方法(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等。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只是为了改善经过冷轧和退火的高碳退火钢板的成型性,并不是热轧钢板状态下的成型性相关的技术。而且,利用上述的现有技术制造的高碳热轧钢板,先加工成所需的部件形态,然后最终为了赋予高硬度而进行热处理时,由于发生由磷(P)晶界偏析或碳化铁的粗大化等导致的回火脆化,无法获得所需的抗张强度或韧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05-344194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第2005-344196号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第2001-140037号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第2006-063394号
(专利文献5)韩国公开专利第2007-0068289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质均匀性及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及其制造方法。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以重量%计,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各成分的含量满足以下关系式(1),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所述高碳热轧钢的磷晶界偏析量优选为16.5atomic%以下。
优选地,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微细组织以面积分数计算,珠光体为90%以上,第二相小于10%。更为优选地,珠光体为95%以上,第二相为小于5%。
所述珠光体相优选形成平均大小为20μm以下的珠光体团(colony),该珠光体团是通过取向差为15度以上的倾角晶界来进行区分。
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最小硬度与最大硬度的硬度偏差优选为50HV以下,更优选为30HV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准备满足以下关系式(1)的板坯,以重量%计,所述板坯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将所述板坯在1100~1300℃的温度下进行再加热;
将所述已再加热的板坯在850~1000℃的终轧温度下进行热轧,由此获得热轧钢板;
将所述热轧钢板以满足关系式(2)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0~750℃的终冷温度;以及
将所述已冷却的钢板进行卷取,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分别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关系式2]
Cond≤CR(℃/sec)≤100℃/sec
其中,
Cond=60-56.1[C]+2.1[Si]-19.2[Mn]-8.9[Cr]+8.0[Al]-26.9[Mo],C、Si、Mn、Cr、Al、Mo分别表示各相应元素的含量(重量%)。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提供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而且还能提供材质均匀性及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用图表示出发明例与对比例的硬度偏差和表示抗回火脆性的根据关系式(1)得出的值的图。
图2是示出对比例(2)和发明例(1)的拉伸试验后的波阵面照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及其制造方法的各种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各种实施例。
因此,对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确保优异的抗回火脆性的方案,优选地,确保优异的成型性的方案,即,同时确保优异的材质均匀性和抗回火脆性的方案进行研究及实验,并且根据其得出的结果来完成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控制钢板的成分及成分范围的同时,在确保优异的成型性,即,在确保优异的材质均匀性方面对微细组织进行控制,并且在确保优异的抗回火脆性的方面对晶界进行强化,抑制磷晶界偏析,从而改善钢板自身的韧性。
在本发明中,对高碳热轧钢板的抗回火脆性,比如,对晶界强化、磷晶界偏析及钢板本身的韧性等产生影响的成分进行调查,并且对这些成分的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及试验,从而得出能够确保优异的抗回火脆性的成分关系式,即,关系式(1),构成关系式(1)的成分要满足关系式(1)的条件。
在本发明中,针对回火脆性与磷晶界偏析量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及试验,结果发现,若将磷晶界偏析量控制在一定量以下,则抗回火脆性就会有所改善,根据此发现,将磷晶界偏析量设置成规定值以下。
在本发明中,为确保优异的成型性,即,为确保优异的材质均匀性,而控制构成微细组织的相(Phase)和微细组织的晶粒大小。
本发明的热轧钢板的微细组织的相和晶粒大小,例如,在热终轧后,根据关系式(2)控制达到卷取温度之前的冷却速度来获得。
以下,对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板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以重量%计,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以下,对限定上述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板的成分及其含量的理由进行说明。
碳(C):0.2~0.6重量%
碳(C)是确保热处理时的硬化性和热处理后的硬度的最经济有效的元素。
为实现这种效果,所述碳(C)优选包含0.2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包含0.3重量%以上,更进一步优先包含0.32重量%以上。
另外,当C含量过高时,硬度过于增加,由此出现成型性劣化的问题。因此,所述碳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6重量%。
硅(Si):0.5重量%以下(0%除外)
硅(Si)是具有钢液的脱氧以及固溶强化的效果的元素。为实现这种效果,所述硅(Si)优选包含0.0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包含0.1重量%以上。
另外,当Si含量过高时,因钢板表面形成红色氧化铁皮,不仅钢板表面的品质变得很差,硬度也会过度增加,由此最终产品的冲击韧性劣化,有可能对回火脆性产生坏影响。因此,将所述Si的含量优选限定在0.5重量%。
锰(Mn):0.2~1.5重量%
锰(Mn)是起到通过增加硬化性确保热处理后的硬度的作用的元素。
另外,当钢中的锰的含量过低时,因形成粗大的硫化亚铁(FeS),有可能导致钢材的冲击韧性劣化。因此,所述锰的含量的下限优选为0.2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3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0.35重量%。只是,当Mn的含量过高时,连铸工序中铸造钢板坯时厚度中心偏析部变得很肥大,由此在偏析部周围形成残留的奥氏体,具有成型性降低的问题。因此,所述锰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1.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更进一步优选为0.8重量%。
磷(P):0.03重量%以下(0%除外)
磷(P)作为不可避免地含有的杂质,是作为妨碍钢的焊接性,偏析到晶界而增加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的元素,因此,优选地,将其含量尽量控制在低的范围。虽然理论上将磷的含量控制在0重量%,比较有利,但在制造工序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因此,优选地,将其上限限定为0.03重量%,更优选为0.02重量%。
硫(S):0.015重量%以下(0%除外)
硫(S)与上述磷(P)一样,是不可避免地含有的杂质,与Mn等相结合形成非金属夹杂物,由此大幅降低钢的韧性,因此,优选地,尽量抑制其含量。虽然理论上将硫的含量控制在0重量%,比较有利,但在制造工序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因此,重要的是控制好上限,本发明中所述硫含量的上限优选限定为0.015重量%。
铝(Al):0.05重量%以下(0%除外)
铝(Al)是为钢液的脱氧而添加的元素。本发明中虽没有对所述铝(Al)的含量的下限进行特别地限定,但铝的下限优选为0.005重量%,更优选为0.01重量%。只是,当Al的含量过高时,不仅效果会饱和,而且具有连铸时引发喷嘴堵塞的问题。因此,所述铝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05重量%,更优选为0.03重量%。
氮(N):0.01重量%以下(0%除外)
氮(N)虽具有增加钢材的硬度的作用,但难以控制,与磷一样,偏析到晶界而起到增加钢的回火脆性的作用。理论上将氮的含量控制在0重量%,有利于抗回火脆性,但在制造工序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因此,将N的含量的上限优选控制在0.01重量%,更优选为0.007重量%。
在上述组分体系的基础上,再添加从由锡(Sn)、硼(B)、钼(Mo)、镍(Ni)及铬(Cr)组成的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所述一种以上的元素的总含量为0.0001~0.35重量%。
还有,为提高抗回火脆性,这些成分的含量要满足以下关系式(1),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分别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锡(Sn)是在晶界中比磷(P)优先偏析而与磷争夺位置的元素,通过缩小磷被偏析的位置,从而抑制因磷偏析而发生的回火脆性,并且起到提高钢的耐冲击性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所述锡(Sn)优选包含0.0005重量%以上,更为优选包含0.001重量%以上。只是,当其含量过高时,反而有可能发生由偏析到晶界的锡引起的韧性的降低。因此,所述锡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002重量%,更优选为0.0015重量%。
硼(B)是在晶界中比磷(P)优先偏析而与磷争夺位置的元素,通过缩小磷被偏析的位置,从而抑制因磷偏析而发生的回火脆性,并且起到提高钢的耐冲击性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所述硼(B)优选包含0.0005重量%以上,更为优选包含0.0009重量%。只是,当其含量过高时,反而有可能发生由偏析到晶界的B析出物引起的韧性的降低。因此,所述硼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002重量%,更优选为0.0015重量%。
钼(Mo)作为晶界强化元素,通过强化晶界,起到即使比较大的含量的P偏析到晶界,也不使其发生回火脆性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钢的抗回火脆化破坏性能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所述钼(Mo)优选包含0.05重量%以上,更为优选包含0.1重量%以上。只是,当其含量过高时,不仅上述效果会饱和,而且由于板坯的制造成分的提高,经济价值也会跟着降低。因此,所述钼(Mo)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35重量%,更优选为0.3重量%。
镍(Ni)作为晶界强化元素,通过强化晶界,起到即使比较大的含量的P偏析到晶界,也不使其发生回火脆性的作用,从而起到提高钢的抗回火脆化破坏性能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所述镍(Ni)优选包含0.005重量%以上,更为优选包含0.01重量%以上。只是,当其含量过高时,不仅上述效果会饱和,而且由于板坯的制造成分的提高,经济价值也会跟着降低。因此,所述钼(Mo)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35重量%,更优选为0.3重量%。
铬(Cr)通过细化珠光体团,提高晶界的面积分数,从而起到降低P晶界偏析密度的作用,由此起到提高钢的抗回火脆化破坏性能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所述铬(Cr)优先包含0.01重量%以上,更为优选包含0.05重量%以上。只是,当其含量过高时,不仅上述效果会饱和,而且由于板坯的制造成本的提高,经济价值也会跟着降低。因此,所述铬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35重量%,更优选为0.3重量%。
另外,当上述关系式(1)的值小于0时,抗回火脆性变差。
上述关系式(1)的值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08~0.12。
为确保更优异的抗回火脆性,将P的晶界偏析量优选设置为16.5atomic%以下。当所述P的晶界偏析量超过16.5atomic%时,有可能发生回火脆性。P的晶界偏析量更优选为16.0atomic%以下。
本发明的其余的成分是铁(Fe)。只是,杂质有可能在一般的制造过程中从原料或周围环境无意地被混入进去,因此无法排除。对于一般的制造过程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是能够知晓所述杂质,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地提及其全部内容。
优选地,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板满足上述成分条件的同时,其微细组织中的珠光体为90面积%以上,如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及马氏体等的第二相为10%以下,并且通过确保如上述的微细组织,从而能够获得硬度偏差为50HV以下的均匀的材质。
更为优选地,上述微细组织中的珠光体为95面积%以上,如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及马氏体等的第二相为10%以下,并且通过确保如上述的微细组织,从而能够获得硬度偏差为30HV以下的均匀的材质。
为确保更优异的材质均匀性,将珠光体团(colony)的平均大小优选设置为20μm以下,更为优选设置为15μm以下。
上述第二相可以是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及马氏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下面,对本发明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制造方法只是表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板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如上所述,为制造材质均匀性及抗回火脆性优异的本发明的高碳热轧钢板,首先准备具有满足本发明的合金成分范围和关系式(1)的成分组成的板坯。
之后,将上述板坯在1100~130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然后将已加热的板坯在850~1000℃的终轧温度下进行热轧,由此获得热轧钢板,并且将热轧钢板以满足关系式(2)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0~750℃的终冷温度,然后将已冷却的热轧钢板进行卷取。
下面,对各工序(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板坯再加热步骤
在本发明中板坯的再加热温度优选为1100~1300℃,更优选为1120~1200℃。
如果,上述板坯的再加热温度低于1100℃,则有可能在后续工序热轧中轧制负荷急剧增加,特别是,由于板坯内部的合金成分无法均匀地分散,中心发生Mn偏析区,导致中心部和表层部组织的相分率不同,从而带来材质的偏差。
相反,当上述板坯的再加热温度超过1300℃时,由于奥氏体通过异常晶粒生长(abnormalgraingrowth)而部分粗大化,最终组织有可能粗大化或不均匀。
热轧步骤
之后,对所述再加热的板坯进行终轧,从而获得热轧钢板。
此时,终轧温度优选为850~1000℃,更优选为855~920℃。
如果,所述终轧温度低于850℃时,轧制负荷有可能大幅增加,特别是温度严重下降的钢板的两边缘部,由于生成先共析铁素体相,有可能向宽度方向发生材质偏差。
相反,当上述终轧温度超过1000℃时,由于钢板的组织变粗大,钢材变脆弱,氧化铁皮变厚,并且高温轧制性氧化铁皮缺陷等的表面品质有可能显著降低。
冷却步骤
对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来热轧的热轧钢板进行冷却。
此时,将上述热轧钢板以满足关系式(2)的冷却速度(CR)冷却至500~750℃的终冷温度。
[关系式2]
Cond≤CR(℃/sec)≤100℃/sec
其中,Cond=60-56.1[C]+2.1[Si]-19.2[Mn]-8.9[Cr]+8.0[Al]-26.9[Mo],C、Si、Mn、Cr、Al、Mo分别表示各相应元素的含量(重量%)。
当上述冷却速度低于Cond时,由于珠光体组织的粗大化或珠光体的分率超过10%,硬度偏差增加至50HV以上。相反,当超过100℃/sec时,由于贝氏体或马氏体的分率超过10%,硬度偏差超过50HV以上,而且板形状也会变得非常差。
将上述冷却速度的上限优选限定为100℃/sec。
将所述钢板冷却时的终冷温度优选限定在500~750℃。
当所述终冷温度超过750℃时,即使满足上述冷却条件等的制造条件,在卷取后保持步骤中有可能形成10%以上的珠光体相。相反,当终冷温度低于500℃时,由于钢中微细组织的大部分是贝氏体或马氏体,无法确保本发明所要确保的微细组织。
卷取步骤
对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来冷却的热轧钢板进行卷取。
按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热轧钢板无需进行后续的追加工序,可以直接使用,而且通过追加包括通过酸洗来除去表层部的氧化铁皮,再进行涂油的步骤,能够制造酸洗钢板。而且,再经过退火工序等的过程后可被使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只是,以下的实施例只是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示例的,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是由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事项和从所述记载的事项合理地推导的事项决定。
(实施例)
将满足记载在以下表1中的组分体系的钢板坯以记载在表2中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之后,将热轧钢板以表2中的冷却速度冷却至以下表2中记载的卷取温度(CT)(终冷温度),然后进行卷取。
针对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来制造的钢板,进行珠光体分率(面积%)、珠光体团大小、维氏硬度偏差及抗回火脆性、P晶界偏析量的测量,并且将其结果表示在以下表2中。
此时,硬度是以500g负荷的维氏硬度来进行测量,当在进行了10次以上测量的结果中,假设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0%时,将95%程度及5%程度的硬度的差定义为硬度差。
对于抗回火脆性,相对于轧制钢板的轧制方向,以90°方向为基准采集试样,然后在860℃的温度下进行50分钟的热处理,然后进行60℃的油淬火,然后在320℃的温度下进行两个小时的回火,从而准备拉伸试样,然后反复进行10次的拉伸试验后,即使其中一个出现回火脆性,也会将其性能评价为差,并且用X表示,否则就用O表示。
[表1]
[表2]
如上述表2中所示,对比例1,可确认由于卷取温度(CT)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珠光体分率达到55%,由此硬度偏差为89HV,对比例2、3、6及7均不满足关系式(1),P晶界偏析量超过16.5atomic%,因此在拉伸试验时发生了回火脆性。
对比例4,可确认由于板坯再加热温度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由中心部Mn偏析区导致微细组织不均匀,由此硬度偏差为56HV。
对比例5,可确认由于FDT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珠光体的分率为78%,硬度偏差为65HV。
另外,可确认符合本发明的发明例1至发明例8均满足抗回火脆性的标准,硬度偏差为50HV以下,也比较低,因此材质均匀性优异。
图1中用图表示出对比例与发明例的硬度偏差和根据关系式(1)得出的值。用方形点表示的部分是对比例,用圆形点表示的部分是发明例。
图2中示出对比例(2)和发明例(1)的拉伸试验后的波阵面照片,图2中(a)表示对比例(2)的事项,图2中(b)表示发明例(1)的事项。
发生回火脆性的对比例2,可从图2中(a)确认,示出100%的脆性波阵面比例,相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发明例(1),可从图2中(b)确认,韧性波阵面比例明显高。
如上所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多种变形及其他实施例。这种变形和其他实施例均被考虑并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因此并未超出本发明的真正的旨意及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以重量%计,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各成分的含量满足以下关系式(1),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分别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式(1)的值为0.08~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P的晶界偏析量为16.5atomic%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微细组织以面积分数计算,珠光体为90%以上,第二相为小于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微细组织以面积分数计算,珠光体为95%以上,第二相为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是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及马氏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体相的珠光体团的平均大小为20μ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最小硬度与最大硬度的硬度偏差为50HV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所述高碳热轧钢板的最小硬度与最大硬度的硬度偏差为30HV以下。
10.一种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满足以下关系式(1)的板坯,以重量%计,所述板坯包含:C:0.2-0.6%、Si:0.5%以下,0%除外、Mn:0.2-1.5%、P:0.03%以下,0%除外、S:0.015%以下,0%除外、Al:0.05%以下,0%除外、N:0.01%以下,0%除外,进一步包含:从由Sn、B、Mo、Ni及Cr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成分,所述至少一种成分的总含量为0.0001~0.35%;其余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将所述板坯在1100~1300℃的温度下进行再加热;
将所述已再加热的板坯在850~1000℃的终轧温度下进行热轧,由此获得热轧钢板;
将所述热轧钢板以满足关系式(2)的冷却速度冷却至500~750℃的终冷温度;以及
对所述已冷却的钢板进行卷取,
[关系式1]
-3.1[Si]-10[P]-50[N]+172.4[Sn]+150[B]+0.4[Mo]+0.3[Ni]+0.1[Cr]+0.9≥0
其中,所述[Si]、[P]、[N]、[Sn]、[B]、[Mo]、[Ni]及[Cr]分别表示各成分含量的重量%,
[关系式2]
Cond≤CR(℃/sec)≤100℃/sec
其中,
Cond=60-56.1[C]+2.1[Si]-19.2[Mn]-8.9[Cr]+8.0[Al]-26.9[Mo],C、Si、Mn、Cr、Al、Mo分别表示各相应元素的含量(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热轧钢板进行酸洗处理后涂油的步骤。
CN201510363112.8A 2014-10-30 2015-06-26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568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49028 2014-10-30
KR20140149028 2014-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8149A true CN105568149A (zh) 2016-05-11
CN105568149B CN105568149B (zh) 2018-03-27

Family

ID=5587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112.8A Active CN105568149B (zh) 2014-10-30 2015-06-26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26074B1 (zh)
CN (1) CN1055681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7962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中高碳钢75Cr热轧酸洗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2251571A (zh) * 2020-09-27 2021-01-22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含铬高碳钢酸洗连轧断带率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31460B1 (ko) * 2017-12-26 2019-10-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열연강판, 강관,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7843A (ja) * 1995-06-09 1996-12-24 Kobe Steel Ltd 打抜き加工性に優れた高炭素熱延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82493A (zh) * 2005-12-14 2007-06-20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球磨机烘干仓篦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31595A (zh) * 2010-04-26 2010-09-15 抚顺加氢炼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21/4Cr-1Mo-1/4V钢锻件及其自动温控充气立体循环水快速冷却热处理方法
CN102477517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球磨机烘干仓篦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2118B2 (ja) 1999-08-31 2006-03-0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成形性に優れた高炭素鋼板
JP4380469B2 (ja) 2003-08-28 2009-12-09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高炭素熱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32072B2 (ja) 2004-06-07 2009-09-1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加工性と焼き入れ性に優れた高炭素鋼板
JP4319948B2 (ja) 2004-06-07 2009-08-26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伸びフランジ性の優れた高炭素冷延鋼板
US8197616B2 (en) 2005-12-26 2012-06-12 Posco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rbon steel sheet superior in formability
KR101010971B1 (ko) * 2008-03-24 2011-01-26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저온 열처리 특성을 가지는 성형용 강판, 그 제조방법,이를 이용한 부품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된 부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7843A (ja) * 1995-06-09 1996-12-24 Kobe Steel Ltd 打抜き加工性に優れた高炭素熱延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982493A (zh) * 2005-12-14 2007-06-20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球磨机烘干仓篦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31595A (zh) * 2010-04-26 2010-09-15 抚顺加氢炼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21/4Cr-1Mo-1/4V钢锻件及其自动温控充气立体循环水快速冷却热处理方法
CN102477517A (zh) * 2010-11-23 2012-05-30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球磨机烘干仓篦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7962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中高碳钢75Cr热轧酸洗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2251571A (zh) * 2020-09-27 2021-01-22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含铬高碳钢酸洗连轧断带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53790A (ko) 2016-05-13
KR101726074B1 (ko) 2017-04-12
CN105568149B (zh) 201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0034B (zh) 高硬度耐磨钢以及制造该高硬度耐磨钢的方法
CN107109589B (zh) Pwht后的韧性优异的高强度压力容器用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11643B (zh) 一种抗拉强度590MPa级冷轧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4918B (zh) 一种1500MPa级高强塑积汽车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79945B (zh) 具有优秀硬度和冲击韧性的耐磨损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84834B (zh) 一种Cr、Mn合金化TRIP钢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186522A1 (en) Carburizing steel having excellent cold forgeabilit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018484A (zh) 一种抗拉强度在1500MPa以上且成形性优良的冷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71447A (zh) 扩孔性优异的高屈服比型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3146A (zh) 一种无屈服平台的Cr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2387B (zh) 屈服比优异的超高强度高延展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09572B (zh) 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7032537B2 (ja) 曲げ性及び低温靭性に優れた高強度熱延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09729B (zh) 一种屈服强度650MPa级不锈钢板及制造方法
CN105102659A (zh) 氮化处理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06939B (zh) 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68149A (zh) 抗回火脆性优异的高碳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112286A1 (en) Ultra-high strength hot-rolled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bending workabilit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8950150A (zh) 基于完全奥氏体化的超高强度冷轧中锰q&p钢热处理工艺
CN111575602A (zh) 车轮用1500MPa级热成形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KR20200065150A (ko) 크리프 강도가 우수한 크롬-몰리브덴 강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220547A (zh) 高强度低屈服比型微细球化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17873A1 (ja) 厚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29827B2 (ja) 高炭素鋼板の製造方法
US11655517B2 (en) Ultrahigh-strength and high-ductility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cold forma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OSCO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POS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4

Address after: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POSCO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OSCO Holding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