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6379A -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56379A CN105556379A CN201480051676.1A CN201480051676A CN105556379A CN 105556379 A CN105556379 A CN 105556379A CN 201480051676 A CN201480051676 A CN 201480051676A CN 105556379 A CN105556379 A CN 1055563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yeglass
- progressive
- refractive power
- benchmark
- diop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5—Properties on the principal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8—Special mathematical design techniqu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08—Series of lenses, lens blan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镜镜片,所述眼镜镜片是属于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比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对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接近于对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屈光力渐进地变化的区域的眼镜镜片及这样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渐进带等屈光力渐进地变化的区域的眼镜镜片的设计中,在镜片上定义有假定佩戴者的从远距离注视到近距离注视的视线的移动的子午线(主注视线),将定义的子午线作为基准设定有明视区域。另外,明视区域指的是成像的变形、模糊等少的区域,是将透射性能中的像散抑制在某固定的值以下的区域。
在这种眼镜镜片的设计中,确保明视区域在从远用部到近用部的全部区域一样地宽实质上是不可能的。例如,对于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的渐进部,作为给予渐进的屈光力变化的副作用,明视区域宽度(水平方向宽度)与远用部、近用部相比细地收窄而变得狭窄。
普通的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是重视远距离注视的类型,因此远用部设计得大,相应地渐进部变短。像这样,对于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因为渐进带长(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短,所以成为屈光力从远用部到近用部以陡峭的梯度变化的设计。
通常,渐进部的屈光力变化越陡峭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变得越窄。因此,对于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窄。例如,在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者将头上下、左右地晃动而使视线以较快的速度移动时,有渐进部(特别是渐进部侧方)的像差造成的成像的变形变得摇晃而被察觉、感觉到强烈的不快感的风险。因此,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对于渐进部的使用频率高的佩戴者是不适宜的。
因此,已知有重视中距离注视的中近两用镜片(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8-65358号公报)。与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中近两用镜片通过将渐进部向镜片上方延长而设计得长从而使渐进部的屈光力的变化缓和,在抑制渐进部侧方的像差的同时确保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宽。由此,渐进部的成像的变形、模糊等变少,对于以中距离注视和近距离注视为主的在室内的使用可发挥优秀的性能。
发明内容
像这样,中近两用镜片与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相比渐进带长长。因此,与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相比,佩戴者为了改变注视距离,必须使眼球更多地向下方旋转。此外,眼球的下方旋转动作对于初次佩戴这种眼镜镜片(中近两用镜片、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者来说是不习惯的动作。此外,中近两用镜片由于渐进带长长,所以不适合放入上下宽度窄的镜架。
本发明人从上述的诸事项得到了如下见解:在适合于佩戴者的注视距离的眼镜镜片类型(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近两用镜片)中,在满足处方度数的同时将渐进带长设计得更短的眼镜镜片的需要大量存在。但是,当单纯地将渐进部设计得短时,附加屈光力的梯度变得陡峭,因此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变窄,无法避免成像的变形、模糊等变强这样的故障。即,对于眼镜镜片,当渐进带长短时,与具有相同的处方值的渐进带长更长的眼镜镜片相比,渐进部的光学性能劣化,得不到与渐进带长更长的眼镜镜片同等的光学性能。因此,不能够容易地将渐进部设计得短。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理由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于在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近两用镜片等各眼镜镜片类型中将渐进带长设计得短的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第一屈光部至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所述眼镜镜片属于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成为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比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对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接近于对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的眼镜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通过将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基准最大微分值,从而在渐进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与基准眼镜镜片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一致或者近似的眼镜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眼镜镜片,在渐进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微分值也可以为基准最大微分值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在与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中,彼此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微分值的平均值实质上相等的眼镜镜片。
例如,在将渐进部划分为高频度区间和低频度区间的情况下,与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是高频度区间,所述高频度区间对应于使用频度高的注视距离,所述低频度区间对应于比高频度区间所对应的注视距离使用频度低的注视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直到超过渐进部和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眼镜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在通过渐进部和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时实质上不下降,且直到规定的范围的终点附近为止实质上不下降的眼镜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直到超过渐进部和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由此能够抑制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2阶微分值的眼镜镜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眼镜镜片也可以是通过控制镜片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从而能够抑制直到超过渐进部和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所导致的镜片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的眼镜镜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为制造以下眼镜镜片的方法,所述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第一屈光部至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所述眼镜镜片属于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将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设定得比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将对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对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制造设计的眼镜镜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为制造以下眼镜镜片的方法,所述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第一屈光部至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对于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多种眼镜镜片,在将渐进部沿着子午线具有第一渐进带长的眼镜镜片定义为基准眼镜镜片、将具有比第一渐进带长短的第二渐进带长的眼镜镜片定义为设计眼镜镜片的情况下,将对设计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对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制造设计的设计眼镜镜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第一屈光部至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所述眼镜镜片属于第一屈光力和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成为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比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在与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中,彼此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的微分值的平均值实质上相等的眼镜镜片。
另外,例如,在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中,采用具有比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长的渐进带长的任一个眼镜镜片作为基准眼镜镜片。作为一个例子,可考虑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有4种类型且其中渐进带长最短的眼镜镜片为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采用比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渐进带长长的任一类型(3种类型)作为基准眼镜镜片。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适合于在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近两用镜片等各眼镜镜片类型中将渐进部的长度设计得短的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制造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制造工厂内的眼镜镜片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的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设计和制造的中近两用镜片的设计模型的图。
图4是示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进行的眼镜镜片的设计工序的流程图的图。
图5是示出各例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图5(a))和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图5(b))的图。
图6是示出各例的RMS(RootMeanSquare,均方根)分布的图。
图7是示出各例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图7(a))和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图7(b)和图7(c))的图。
图8是示出各例的RMS分布的图。
图9是示出各例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图9(a))和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图9(b))及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2阶微分值(图9(c))的图。
图10是示出各例的像散分布(图10(a))、平均度数误差分布(图10(b))及RMS分布(图10(c))的图。
图11是示出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的等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制造系统进行说明。
[眼镜镜片制造系统1]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眼镜镜片制造系统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眼镜镜片制造系统1具有订购与针对顾客(预定佩戴者或者被检查者)的处方相应的眼镜镜片的眼镜店10,和接受眼镜店10的订购而制造眼镜镜片的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可通过利用因特网等规定的网络、传真等发送数据向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进行订购。订购者可以包括眼科医生、一般消费者。
[眼镜店10]
眼镜店10设置有店铺计算机100。店铺计算机100例如是一般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安装有用于向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订购眼镜镜片的软件。通过由眼镜店职员进行的鼠标、键盘等的操作对店铺计算机100输入镜片数据和镜架数据。
在镜片数据中,包括例如处方值(球面屈光力、散光屈光力、散光轴向、棱镜屈光力、棱镜基底方向,附加度数,瞳孔间距离(PD:PupillaryDistance)等)、镜片材质、折射率、光学设计的种类(变型)、镜片外径、镜片厚度、边缘厚度、偏心、基弧、眼镜镜片的佩戴条件(角膜顶点间距离、前倾角、镜架的面弯角)、眼镜镜片类型(单焦点球面,单焦点非球面,多焦点(双焦点、渐进)、涂层(染色加工、硬涂层、防反射膜、抗紫外线等))、与顾客的要求相应的设计数据等。
在镜架数据中包括顾客选择的镜架的形状数据。镜架数据用例如条形码标签进行管理,能够通过利用条形码阅读器读取贴附在镜架的条形码标签而得到。店铺计算机100例如经由因特网将订购数据(镜片数据和镜架数据)发送到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
[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
在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构筑有以主计算机200为中心的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连接有以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眼镜镜片加工用计算机204为代表的多个终端装置。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眼镜镜片加工用计算机204是一般的PC,分别安装有眼镜镜片设计用的程序、眼镜镜片加工用的程序。在主计算机200中输入从店铺计算机100经由因特网发送的订购数据。主计算机200将输入的订购数据发送到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
[在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内的眼镜镜片的制造]
[图2的S11(眼镜镜片的设计)]
图2是示出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内的眼镜镜片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安装有用于设计与接单相对应的眼镜镜片的程序,基于订购数据(镜片数据)制作镜片设计数据,基于订购数据(镜架数据)制作镜片外形加工数据。利用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进行的眼镜镜片的设计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将制作的镜片设计数据和镜片外形加工数据传送到眼镜镜片加工用计算机204。
[图2的S12(眼镜镜片的制造)]
眼镜镜片加工用计算机204读取从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传送的镜片设计数据和镜片外形加工数据,对加工机206进行驱动控制。
例如,考虑通过浇注聚合法来制造塑料眼镜镜片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加工机206通过基于镜片设计数据对例如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进行研磨/抛光来制作与镜片的外表面(凸面)、内表面(凹面)的各面对应的成型模。制作的一对成型模隔开与眼镜镜片的厚度对应的间隔相向配置,用粘合胶带缠绕两个成型模的外周面来对成型模之间进行密封。当一对成型模被设置在眼镜镜片用成型装置208时,在粘合胶带的一部分开孔,通过该孔将镜片原料液注入到腔室(成型模之间的密封空间)。注入、填充到腔室的镜片原料液通过热、紫外线照射等被聚合固化。由此,可得到转印有一对成型模的各转印面形状和由粘合胶带决定的周缘形状的聚合体(眼镜镜片基材)。将通过聚合固化得到的眼镜镜片基材从成型模卸下。对脱模了的眼镜镜片基材实施退火处理来除去残留应力、染色加工、硬涂层加工、防反射膜、抗紫外线等各种涂覆。由此,完成眼镜镜片并交付给眼镜店10。
此外,在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中,为了提高生产性,也可以将整个制作范围的度数划分为多个组,预先准备具有适合于各组的度数范围的凸面曲线形状(例如球面形状、非球面形状等)和镜片直径的半成品镜片坯件组,以应对眼镜镜片的订单。半成品镜片坯件是例如树脂坯件或者玻璃坯件,凸面、凹面分别是光学面(完成面)、非光学面(未完成面)。在该情况下,基于镜片数据选择最合适的半成品镜片坯件,将所选择的半成品镜片坯件设置在加工机206。加工机206通过对设置的半成品镜片坯件的凹面基于镜片设计数据进行研磨/抛光,从而制作毛边镜片。对制作了凹面形状之后的毛边镜片实施染色加工、硬涂层加工、防反射膜、抗紫外线等各种涂覆。对于各种涂覆后的毛边镜片,基于由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制作的镜片外形加工数据对外周面进行周缘加工。将加工成镜片外形形状的眼镜镜片交付给眼镜店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设计和制造具有屈光力在2个基准点间渐进地变化的区域的眼镜镜片及具有类似于此的区域的眼镜镜片。对于在本实施方式设计、制造的眼镜镜片,存在例如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近两用镜片、近用镜片等与用途相应的多种类型。此外,还存在多种渐进屈光要素的设计类型。关于渐进屈光要素的设计类型,可举出例如将渐进屈光要素赋予在凸面(物体侧面)或凹面(眼球侧面)的单面非球面类型、将渐进屈光要素分配在凸面和凹面的双面渐进类型、在将纵向的渐进屈光要素分配在凸面并且将横向的渐进屈光要素分配在凹面的双面复合类型。
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为覆盖从远距离至近距离的广泛的距离范围的镜片,成为基本上重视远距离注视的设计。中近两用镜片设计得比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重视中距离注视,覆盖个人计算机操作、其它的桌面工作、家务等室内全体的距离。近用镜片设计为近距离注视专用,覆盖个人计算机操作、其它的桌面工作等例如从身边至桌面内的进深为止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屈光力在2个基准点间渐进地变化的区域定义为“渐进部”。在渐进部的起点(一侧的基准点)和终点(另一侧的基准点)之间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定义为“渐进带长”。另外,对于渐进带长(渐进部的起点和终点)不存在明确的定义。其定义有时根据镜片制造厂商的设计思想而少许不同。例如,可考虑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渐进带长。根据某个定义,镜片测度仪的远用度数测定圆(远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为远用度数的控制点)的最下端和镜片测度仪的近用度数测定圆(近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为近用度数的控制点)的最上端之间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为渐进带长。根据另一个定义,远用部的最下端和近用部的最上端之间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为渐进带长。根据再另一个定义,从远用眼点至附加了85%的附加度数的位置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为渐进带长。
像这样,对于渐进带长存在多种定义。但是,各定义的渐进带长的变化极小。可考虑无论是哪种定义,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渐进带长容纳于8mm~22mm的范围,中近两用镜片的渐进带长容纳于20mm~25mm的范围。另外,渐进带长的上述范围为记载在“眼镜学手册(日本眼镜学会眼镜学手册编纂委员会,眼镜光学出版股份公司,2012年3月30日第3版,p137,表4-1,渐进镜片的分类)”的数值。对于中近两用镜片,因为基本上设计得比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渐进带长长、渐进部的屈光力的变化缓和,所以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宽。
[利用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进行的眼镜镜片的具体的设计方法]
以下,对渐进带长为18mm的中近两用镜片的设计方法的2个例子(实施例1、2)进行说明。实施例1的眼镜镜片为在中近两用镜片中尤其重视中距离注视的类型,实施例2的眼镜镜片为在中近两用镜片中尤其重视远距离注视的类型。根据本设计方法,在中近两用镜片中,在将渐进带长设计得短至目前为止作为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范畴的18mm的同时,还可抑制短渐进带长化所伴随的渐进部的明视区域宽度的缩小。例如,在短渐进带长化的同时,还可确保与现有的中近两用镜片(例如具有20mm、23.5mm的渐进带长的类型)同等的明视区域宽度。以后,在渐进带长不同的眼镜镜片之间,将在彼此的渐进部内可保证同等的明视区域宽度(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的区间定义为“中用部”。由此,中用部(特别是中用部侧方)的像差造成的成像的变形、摇晃等变少,对于以中距离注视和近距离注视为主的在室内的使用可保证优秀的性能。
图3示出通过本设计方法设计的中近两用镜片的设计模型。如图3所示,中近两用镜片具有远用部AF、近用部AN及渐进部AP。远用部AF配置得靠近镜片的上方,近用部AN配置得靠近镜片的下方。渐进部AP配置在远用部AF和近用部AN之间,成为使屈光力从远用部AF至近用部AN渐进地变化的区域。在图3的例子中,镜片测度仪的远用度数测定圆(远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为远用度数的控制点)的最下端和镜片测度仪的近用度数测定圆(近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为近用度数的控制点)的最上端之间的沿着子午线LL’的长度为渐进带长(渐进部AP的长度)。眼点EP配置在镜片的几何中心(或者棱镜测定点),附加有一定比例的附加度数。另外,在远近两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模型中,与中近两用镜片相比,远用部AF变宽,渐进带长变短。此外,眼点EP配置在镜片的几何中心的规定距离的上方。
图4是示出利用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进行的眼镜镜片的设计工序的流程图。
(实施例1)
[图4的S21(定义子午线LL’)]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订购数据(设计数据)对成为佩戴基准的眼点EP进行设定。另外,包括眼点EP在内的镜片设计所必需的各位置(远用度数测定点F、近用度数测定点N等)基于订购数据(设计数据)将直接刻印在镜面的一对隐藏标记M作为基础来进行特定。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经由主计算机200由店铺计算机100接收的订购数据内的规定的参数计算近用部AN相对于远用部AF的内移量。对于内移量的计算所使用的参数,除了近用度数和远用度数以外,还可举出例如BC(基弧)、PD(瞳孔间距离)、角膜顶点间距离、前倾角、镜架倾角等佩戴条件等。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眼点EP和内移量来定义子午线LL’。如图3所示,子午线LL’可作为例如从镜片上端直到镜片的几何中心(眼点EP)在铅直方向延伸,以后向着镜片下端考虑眼的辐辏而向鼻侧倾斜的线来定义。远用度数测定点F(远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和近用度数测定点N(近用度数测定圆的中心)配置在子午线LL’上。远用度数测定圆的最下端和近用度数测定圆的最上端之间的沿着子午线LL’的长度为18mm。
[图4的S22(设定子午线LL’上的附加度数分布)]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订购数据内的规定的参数来设定子午线LL’上的附加度数分布。对于子午线LL’上的附加度数分布的设定所使用的参数,可举出近用度数、远用度数、附加度数、渐进部AP的长度等。
附加度数分布通过例如如下方式从而得到:在子午线LL’上的区间内以等间隔配置控制点,以屈光力以固定的渐进度变化(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归一化的附加屈光力分布)以固定的比例慢慢增加,换言之,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微分值以固定的比例慢慢增加)的方式计算各控制点的屈光力,对相邻的控制点间的屈光力使用B样条等的样条内插等来进行内插。但是,在这样的设计(以下,记载为“现有设计”)中,不能够回避在将渐进带长设计得短时渐进部AP的明视区域宽度变窄的问题。
因此,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为了回避上述的问题,在设定附加度数分布时,控制对渐进部AP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最大值。关于附加度数分布的设定的细节将后述。
[图4的S23(控制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定义从子午线LL’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条截面曲线,根据远用部AF、近用部AN、渐进部AP的各部分的度数分布来设定各截面曲线上的屈光力分布。此时,被指出,当不考虑各部分的度数分布的差而只设定屈光力分布时,有在左右方向畸变变大的问题。因此,屈光力分布被设定为在相对于不考虑内移的状态的子午线(在图3中的子午线形状中,与Y轴平行的部分线)向左右离开固定距离的位置抑制(可控制)棱镜作用。
[图4的S24(暂时决定镜面形状)]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使用样条内插等平滑地连接子午线LL’上和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各截面曲线上的屈光力分布,通过公知的换算式将连接后的屈光力分布换算为曲率分布,由此暂时决定镜面的几何形状。
[图4的S25(光线跟踪计算)]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对在图4的处理步骤S24(暂时决定镜面形状)暂时决定的镜片进行光线跟踪计算,评价其光学性能。
[图4的S26(判定收敛条件)]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图4的处理步骤S25(光线跟踪计算)的评价结果对是否满足规定的收敛条件进行判定。规定的收敛条件是例如“对渐进部AP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最大值为规定的值以下”。
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在不满足规定的收敛条件的情况下(图4的S26:否),返回到图4的处理步骤S22(设定子午线LL’上的附加度数分布),在对附加度数分布进行微调整之后,再次实行图4的处理步骤S23(控制水平方向的棱镜作用)及以后的步骤。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在满足规定的收敛条件的情况下(图4的S26:是),对在图4的处理步骤S24(暂时决定镜面形状)暂时决定的镜面形状计算并附加与佩戴条件(例如角膜顶点间距离、前倾角、镜架倾角等)相应的非球面校正量。由此,镜面形状确定,中近两用镜片的形状设计完毕。
中近两用镜片的确定形状数据(镜片设计数据)传送到眼镜镜片加工用计算机204。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4像上述那样基于镜片设计数据驱动控制加工机206,进行块料的加工,制作中近两用镜片。在本加工工序中,还合并进行隐藏标记M的刻印。
[实施例1的附加度数分布的设定和现有设计的附加度数分布的比较]
图5(a)是示出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曲线图,图5(b)是示出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的曲线图。在图5(a)中,纵轴示出渐进部AP所附加的屈光力(单位:D),横轴示出子午线LL’上的位置(单位:mm)。在图5(b)中,纵轴示出渐进部AP所附加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横轴示出子午线LL’上的位置(单位:mm)。横轴的0mm示出远用眼点的位置。在以下,为了方便,将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1阶微分值记载为“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在图5(a)和图5(b)中,点划线示出渐进带长为23.5mm的现有设计例1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虚线示出渐进带长为18mm的现有设计例2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实线示出渐进带长为18mm的本实施例1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近用度数、远用度数及附加度数在现有设计例1、2和本实施例1的各例是相同的。即,现有设计例1(23.5mm)、现有设计例2(18mm)及本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属于近用度数、远用度数及附加度数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
如图5(b)所示,在现有设计例1(23.5mm)和现有设计例2(18mm)中,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具有如下特性:慢慢增加而达到峰值后,向着近用部AN而慢慢减少(描绘吊钟状的曲线的特性)。因为现有设计例2需要在比现有设计例1短的渐进带长内附加与现有设计例1相同的附加度数,所以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比现有设计例1高。即,现有设计例2与现有设计例1相比以急的梯度附加屈光力。
图6(a)、图6(b)、图6(c)分别示出现有设计例1(23.5mm)、现有设计例2(18mm)、本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的RMS分布。RMS分布是将从平均度数误差减去调节力部分的差与像散的1/2的平方和的平方根乘以规定的系数的值的分布。另外,为了方便,包括图6在内的以后的各像差分布图为不考虑内移的图。从图6(a)和图6(b)的比较可知,关于现有设计例2,作为与现有设计例1相比以急的梯度使屈光力变化的副作用,渐进部AP的明视区域宽度变窄。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中,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具有如下特性:慢慢增加,当其值达到与现有设计例1(23.5mm)的峰值(现有设计例1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取相同的值的地方时变为固定,其后,朝向近用部AN而慢慢减少(描绘平顶状的曲线的特性)。
像这样,对于本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与现有设计例2(18mm)的情况相比设计得接近于现有设计例1(23.5mm)的峰值。更具体地,对于本实施例1,在渐进部AP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在例示中遍及全部区域)附加屈光力变化率设计为现有设计例1的峰值以下,并且与峰值的差异落入规定的范围内。在此,规定的范围是指例如在将本实施例1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定义为P_design、将现有设计例1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定义为P_base的情况下,通过下式来表示的范围:
P_design-P_base<0.005[Diopter/mm]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以现有设计例1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分布的面积与本实施例1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分布的面积相等的方式,通过具有宽的与现有设计例1的峰值取相同的值的区域(参照图5(b)),从而在比现有设计例1短的渐进带长内附加与现有设计例1相同的附加度数。
对于本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因为可将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抑制为与现有设计例1(23.5mm)相同的值,所以从图6(a)和图6(c)的比较可知,在短渐进带长化的同时还可确保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的明视区域宽度(特别是在中用部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的明视区域宽度)。此外,对于本实施例1,使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接近于现有设计例1的峰值(在此,为峰值以下),结果如图5(a)所示,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具有比现有设计例2(18mm)的情况更相似于现有设计例1的特性。特别是,在包含眼点EP的一部分的区间中,具有与现有设计例1一致或近似的特性。从以上的情况来看,在本实施例1中,可达成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特别是在中用部中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即使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最大值不在现有设计例1的峰值以下,例如,只要抑制的比现有设计例2的峰值小,则可得到比现有设计2良好的中距离注视性能。
在上述中,对用于在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中达成与现有设计例1(23.5mm)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特别是在中用部中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以可使渐进带长为23.5mm的眼镜镜片达成与渐进带长比其更长(例如25mm)的眼镜镜片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特别是在中用部与渐进带长25mm的例子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的方式进行设计也是本发明的范畴。
此外,在上述中,采用在属于一类的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中渐进带长最长的眼镜镜片(现有设计例1(23.5mm))作为目标(基准眼镜镜片)。对说明进行补充,可采用在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中具有比设计对象的眼镜镜片(在上述中为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长的渐进带长的任一个眼镜镜片作为基准眼镜镜片。作为一个例子,可考虑属于眼镜镜片系列的眼镜镜片有4种类型且在其中渐进带长最短的眼镜镜片为设计对象的眼镜镜片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采用比设计对象的眼镜镜片渐进带长长的任一类型(3种类型)作为基准眼镜镜片。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的设定附加度数分布]
本实施例2的中近两用镜片也基于图4所示的流程图来设计。但是,本实施例2的中近两用镜片与实施例1的中近两用镜片不同,为在中近两用镜片中尤其重视远距离注视的类型,因此附加度数分布的设计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在此,对于本实施例2的附加度数分布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对与本实施例1重复的说明适宜简略或者省略。
图7(a)是示出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曲线图,图7(b)和图7(c)示出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曲线图。在图7(a)和图7(b)中,细实线示出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粗实线示出渐进带长为18mm的本实施例2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在图7(c)中,点划线示出现有设计例1(23.5mm)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粗实线示出渐进带长为18mm的本实施例2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近用度数、远用度数及附加度数在实施例1和本实施例2的各例是相同的。
在本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中,将在渐进部AP内接近于远用部AF侧的区间、即对应于使用频率高的注视距离的区间定义为高频度区间,将比高频度区间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区间、即对应于比高频度区间所对应的注视距离使用频率低的注视距离的区间定义为低频度区间。在本实施例2中,以在渐进部AP中尤其特别是高频度区间的明视区域宽度为与现有设计例1(23.5mm)同等的方式进行设计。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高频度区间”也能够称为“中用部”。渐进部AP内的高频度区间的比例(长度)根据重视的注视距离、屈光力等来进行适宜改变。
如图7(b)所示,在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中,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具有描绘平顶状的曲线的特性。另外,图7(a)、图7(b)所示的实施例1的特性分别与图5(a)、图5(b)所示的实施例1的特性是相同的。即,在图7(b)中,对于本实施例1,在渐进部AP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在例示中遍及全部区域)附加屈光力变化率设计为现有设计例1(23.5mm)的峰值以下。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本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中,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具有在接近于远用部AF侧的区域为现有设计例1(23.5mm)的峰值以下的特性,具有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区域为超过现有设计例1的峰值的特性。像这样,在本实施例2中,使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区域承担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相应地,减轻接近于远用部AF侧的区域所承担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在渐进部AP中尤其特别是高频度区间的明视区域宽度变宽。
进而,在本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中,如图7(c)所示,在渐进部AP的一部分的区间中,以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平均值与现有设计例1(23.5mm)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控制承担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区域。上述的区间在图7(c)中是用虚线围住的区间。用虚线围住的区间是例如从远用眼点(在此是镜片几何中心)至其下方11mm的区间,是高频度区间。通过以在高频度区间中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平均值与现有设计例1实质上相等的方式进行设计,从而在渐进部AP中特别是高频度区间的明视区域宽度与现有设计例1同等。另外,在本实施例2中,对于附加屈光力变化率,遍及渐进部AP的全部区域确保明视区域宽度,因此即使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区域中也不会超过现有设计例2(18mm)的峰值。
图8(a)、图8(b)分别示出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本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的RMS分布。比较图8(a)和图8(b)可知,相对于在实施例1中遍及全部区域充分地确保渐进部AP的明视区域宽度,在本实施例2中,遍及全部区域确保渐进部AP的明视区域宽度并且特别是在接近于远用部AF侧确保明视区域宽度宽。
在像以上那样设计的本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的中近两用镜片中,可保证与现有设计例1(23.5mm)的中近两用镜片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的范围依存于各种参数值,因此可在某范围内变动。但是,大致而言,在将渐进部AP的起点定义为0%的位置、终点定义为100%的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在从10%的位置至90%的位置的范围内可保证与现有设计例1的中近两用镜片同等的中距离注视性能。
(变形例)
接着,对变形例进行说明。本变形例能够适用于实施例1、2的各实施例。在此,为了方便,将实施例1的变形例作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图9(a)是示出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曲线图,图9(b)是示出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曲线图。此外,图9(c)是示出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微分值(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2阶微分值)的曲线图。在图9(a)~图9(c)中,细实线示出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粗实线示出实施例1的变形例(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的中近两用镜片的特性。此外,在图10(a)~图10(c)的各图上段分别示出实施例1的像散分布、平均度数误差分布、RMS分布,在图10(a)~图10(c)的各图下段分别示出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像散分布、平均度数误差分布、RMS分布。
如图9(c)所示,对于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将附加屈光力变化率抑制在现有设计例1(23.5mm)的峰值以下,结果是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微分值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大幅变化。这示出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陡峭。这样的陡峭的梯度变化有产生像差的局部的变化而损害自然的佩戴感的风险(参照图10(a)~图10(c)的各图上段)。
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使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区间超出限度。具体地说,在本变形例中,直到超过渐进部AP的终点(近用度数测定圆的上端)的近用部AN内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参照图9(a))。通过像这样使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区间超出限度,从而可抑制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的微分值的变化(参照图9(c)),使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变缓(参照图9(b))。因此,如图10(a)~图10(c)的各图下段所示,可抑制上述的像差的局部变化。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超出限度并不包括在近用部AN内包含比近用度数测定点N强的屈光力的所有的情况。如图9(a)所示,本变形例的超出限度符合如下情况: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在通过渐进部AP的终点(近用度数测定圆的最上端)时实质上不下降,且直到超出限度的终点附近为止,实质上不下降。对于超出限度的区域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可考虑一些变形。例如,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在超出限度的区域内可以持续直线上升,或者也可以曲线地变化并且持续上升。此外,也可以包含一部分平坦的区域。
应通过超出限度而渐进地附加的屈光力的大小为能够通过使在接近于近用部AN侧的附加屈光力变化率缓和从而保证良好的中心注视性能的值,但是具体地,因为依存于眼镜镜片的各种参数值所以可在某范围内变动。因此,本发明人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得到如下见解:通过在超出限度的范围渐进地附加附加度数的20%~30%,从而可保证良好的中心注视性能。
图11(a)是示出使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区间超出限度时的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的等高线图。通过使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区间超出限度,从而如图11(a)所示,曲率变化集中在近用部AN的下方,有近距离注视时的成像变形、摇晃等变大的风险。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以可抑制近用部AN的下方的曲率变化的方式控制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将其结果示于图11(b)。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示出在实施例1(18mm:重视中距离注视)和实施例2(18mm:重视远距离注视)中直到超过渐进部AP的终点(近用度数测定圆的上端)的近用部AN内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的设计例。另一方面,在本变形例中,基准眼镜镜片也与实施例1和2同样地,可以是附加屈光力只在渐进部AP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渐进地变化的眼镜镜片。
以上是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所说明的,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如,使在说明书中例示性明示的实施例、变形例或者显而易见的实施例变形例适宜组合的内容也包含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
Claims (12)
1.一种眼镜镜片,包括:
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
第二屈光部,具有比该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
渐进部,屈光力从该第一屈光部至该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
所述眼镜镜片属于该第一屈光力和该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其中,
所述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比属于所述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对该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接近于对该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通过将所述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所述基准最大微分值,从而在所述渐进部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所述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与所述基准眼镜镜片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一致或者近似。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在所述渐进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区间中,该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微分值为所述基准最大微分值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在与所述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中,彼此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微分值的平均值实质上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在将所述渐进部划分为高频度区间和低频度区间的情况下,与所述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是所述高频度区间,所述高频度区间对应于使用频度高的注视距离,所述低频度区间对应于比该高频度区间所对应的注视距离使用频度低的注视距离。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直到超过所述渐进部和所述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所述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在通过所述边界位置时实质上不下降,且直到所述规定的范围的终点附近为止实质上不下降。
8.如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直到超过所述渐进部和所述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的2阶微分值。
9.如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的任一项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通过控制镜片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从而能够抑制直到超过所述渐进部和所述第二屈光部的边界位置的规定的范围为止渐进地附加屈光力而导致的该镜片水平方向的曲率变化。
10.一种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所述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该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该第一屈光部至该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所述眼镜镜片属于该第一屈光力和该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其中,
将所述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设定得比属于所述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
将对所述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对所述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
制造设计的眼镜镜片。
11.一种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所述眼镜镜片包括: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第二屈光部,具有比该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渐进部,屈光力从该第一屈光部至该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其中,
对于所述第一屈光力和所述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多种眼镜镜片,在将所述渐进部沿着子午线具有第一渐进带长的眼镜镜片定义为基准眼镜镜片、将具有比该第一渐进带长短的第二渐进带长的眼镜镜片定义为设计眼镜镜片的情况下,将对该设计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力分布进行微分时的设计最大微分值设计得接近于对该基准眼镜镜片的渐进部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进行微分时的基准最大微分值,
制造设计的设计眼镜镜片。
12.一种眼镜镜片,包括:
第一屈光部,具有第一屈光力;
第二屈光部,具有比该第一屈光力强的第二屈光力;以及
渐进部,屈光力从该第一屈光部至该第二屈光部沿着子午线渐进地变化,
所述眼镜镜片属于该第一屈光力和该第二屈光力分别相同的眼镜镜片系列,其中,
所述渐进部的沿着子午线的长度即渐进带长比属于所述眼镜镜片系列的规定的基准眼镜镜片短,在与该基准眼镜镜片相同的渐进部内的规定的区间中,彼此的归一化附加屈光度分布的微分值的平均值实质上相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95369 | 2013-09-20 | ||
JP2013-195369 | 2013-09-20 | ||
PCT/JP2014/074885 WO2015041327A1 (ja) | 2013-09-20 | 2014-09-19 | 眼鏡レンズ及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56379A true CN105556379A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2688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51676.1A Pending CN105556379A (zh) | 2013-09-20 | 2014-09-19 |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72511B2 (zh) |
EP (1) | EP3048473A4 (zh) |
JP (1) | JPWO2015041327A1 (zh) |
KR (1) | KR20160051843A (zh) |
CN (1) | CN105556379A (zh) |
AU (2) | AU2014322055A1 (zh) |
BR (1) | BR112016006033A2 (zh) |
WO (1) | WO201504132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43608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陈炤彰 | 渐近变焦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74897A (zh) * | 2016-06-30 | 2018-08-31 |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 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
CN109923467A (zh) * | 2016-10-31 | 2019-06-21 | 株式会社尼康依视路 | 渐进屈光力镜片对、渐进屈光力镜片对的设计方法及渐进屈光力镜片对的制造方法 |
CN112703443A (zh) * | 2018-10-11 | 2021-04-23 | Hoya株式会社 | 眼用透镜、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眼用透镜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52321B2 (ja) * | 2016-12-16 | 2021-10-20 |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 眼鏡用レンズ、水平プリズム値の算出方法及び眼鏡用レンズの作製方法 |
EP3454110B1 (en) * | 2017-09-11 | 2022-10-05 | Rupp + Hubrach Optik GmbH | Progressive addition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
EP3640712B1 (en) * | 2018-10-16 | 2022-08-03 | Essilor International | Optical lens |
KR20220130716A (ko) * | 2020-02-03 | 2022-09-27 | 토카이 옵티칼 주식회사 | 안경 렌즈의 성능 평가 방법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가독 기억 매체 |
JP2022187118A (ja) * | 2021-06-07 | 2022-12-19 |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 | 眼鏡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2308A1 (en) * | 1993-06-29 | 1995-01-04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power lens |
US5892565A (en) * | 1996-10-18 | 1999-04-06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 |
US20020171803A1 (en) * | 2000-03-16 | 2002-11-21 | Francoise Ahsbahs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with fast power variation |
JP2005084269A (ja) * | 2003-09-08 | 2005-03-31 | Tokai Kogaku Kk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3352B (zh) * | 2005-06-20 | 2013-03-20 | 埃西勒国际通用光学公司 | 短通道渐进多焦点镜片 |
ES2312273B1 (es) | 2007-05-16 | 2009-12-17 | Indizen Optical Technologies, S.L. | Lentes progresivas. |
JP2008065358A (ja) | 2007-11-28 | 2008-03-21 | Tokai Kogaku Kk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
2014
- 2014-09-19 EP EP14846307.8A patent/EP304847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9-19 BR BR112016006033A patent/BR112016006033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9-19 AU AU2014322055A patent/AU201432205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09-19 WO PCT/JP2014/074885 patent/WO201504132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9-19 US US15/023,482 patent/US977251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9-19 KR KR1020167008674A patent/KR2016005184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09-19 JP JP2015537981A patent/JPWO2015041327A1/ja active Pending
- 2014-09-19 CN CN201480051676.1A patent/CN105556379A/zh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8-16 AU AU2017216492A patent/AU20172164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32308A1 (en) * | 1993-06-29 | 1995-01-04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power lens |
US5892565A (en) * | 1996-10-18 | 1999-04-06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 |
US20020171803A1 (en) * | 2000-03-16 | 2002-11-21 | Francoise Ahsbahs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with fast power variation |
JP2005084269A (ja) * | 2003-09-08 | 2005-03-31 | Tokai Kogaku Kk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4897A (zh) * | 2016-06-30 | 2018-08-31 | 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 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
CN107643608A (zh) * | 2016-07-21 | 2018-01-30 | 陈炤彰 | 渐近变焦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
US10274750B2 (en) | 2016-07-21 | 2019-04-30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rogressive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
CN109923467A (zh) * | 2016-10-31 | 2019-06-21 | 株式会社尼康依视路 | 渐进屈光力镜片对、渐进屈光力镜片对的设计方法及渐进屈光力镜片对的制造方法 |
CN112703443A (zh) * | 2018-10-11 | 2021-04-23 | Hoya株式会社 | 眼用透镜、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眼用透镜组 |
CN112703443B (zh) * | 2018-10-11 | 2023-10-17 | Hoya株式会社 | 眼用透镜、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眼用透镜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6006033A2 (pt) | 2017-08-01 |
AU2017216492A1 (en) | 2017-08-31 |
EP3048473A1 (en) | 2016-07-27 |
AU2014322055A1 (en) | 2016-05-12 |
JPWO2015041327A1 (ja) | 2017-03-02 |
WO2015041327A1 (ja) | 2015-03-26 |
US9772511B2 (en) | 2017-09-26 |
EP3048473A4 (en) | 2017-04-19 |
KR20160051843A (ko) | 2016-05-11 |
US20160209677A1 (en) | 2016-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6379A (zh) | 眼镜镜片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 |
JP7252311B2 (ja) | 可変屈折率を有する累進眼鏡レンズ並びにその設計及び製造の方法 | |
EP2028527B1 (en) | Method for selecting base-curves for an ophtalmic lens and related spectacle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 |
US11086142B2 (en) | Progressive spectacle lens with regionally varying refractive index and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same | |
US10928655B2 (en) | Reduced distortion spectacle lens | |
JP4475652B2 (ja)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CN103309053B (zh) | 眼镜镜片和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和设计系统 | |
US9753307B2 (en) | Spectacle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ens supply system | |
WO2018193134A2 (en) |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base curve for a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ectacle lens | |
JP6242013B2 (ja) | 眼鏡レンズ、並びに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製造方法及び製造システム | |
CN111263912B (zh) | 眼科镜片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