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6142A - 移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移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6142A
CN105556142A CN201480051590.9A CN201480051590A CN105556142A CN 105556142 A CN105556142 A CN 105556142A CN 201480051590 A CN201480051590 A CN 201480051590A CN 105556142 A CN105556142 A CN 105556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rail
moving block
movable body
rail
charging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15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6142B (zh
Inventor
望月广昭
栗林宏臣
金子彰斗
萩原敬左
须藤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56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6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6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6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96Means for fastening seats to floors, e.g. to floor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64D11/064Adjustable inclination or position of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04Fixing of a carriage or rail, e.g. rigid mounting to a support structure or a movab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16M13/027Ceiling supports

Abstract

本发明的移动单元(1)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的安装和卸下,并且包括:一对轨道轨(2A、2B),其互相隔着间隔地铺设在固定部上,并且在其相向的面上具有引导面;多个移动块(3A、3B),其收容配置在被这些一对轨道轨(2A、2B)所包夹的收容空间中,并且在各轨道轨(2A、2B)的引导面上行走;以及可动体(41),其与所述固定部隔着所述收容空间而对置,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移动块(3A、3B)上;在所述可动体(41)设置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对被安装于一个轨道轨(2A、2B)上的移动块(3A、3B)与被安装于另一个轨道轨(2A、2B)上的移动块(3A、3B)之间的间隔进行变更,并解除这些移动块(3A、3B)与各轨道轨(2A、2B)之间的接触状态,该装卸机构与所述移动块(3A、3B)一同收纳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Description

移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着互相平行地铺设在固定部上的一对轨道轨来将各种单元或桌等可动体自由地引导的移动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在WO2005/031082中公开有这种移动单元。在该公报中所公开的移动单元使用于在建筑物的壁面上而使家具或家用电器等自由移动的用途中,并具备有:一对轨道轨,其在壁面上互相平行地铺设,并且沿着长边方向而形成滚动体的滚行面;多个移动块,其隔着在这些轨道轨的滚行面上滚动的多数滚动体而被安装于该轨道轨上;以及可动体,其被固定在所述移动块上,并在所述壁面上而被沿着轨道轨进行引导。所述可动体可以是用于固定电视机等家用电器或者家具的基台板,也可以是家用电器的框体自身,若根据所述移动单元,则能够使该可动体在壁面上而自由地移动。
另外,作为这种移动单元的使用例,可以考虑有:在飞机、船舶或者列车的客舱内等广阔的空间中,使各种装置或室内装饰品移动至该空间内的任意的位置处并进行配置的用途。例如,在飞机的客舱中,对应于各坐位而设置有服务单元,在该服务单元中,除了收容有氧气面罩等防灾用具之外,也安装有坐位号码的显示和阅读灯等机器类。若能够使该服务单元沿着客舱内的天花板而移动并固定在任意位置处,则能够极容易地改变该客舱内的坐位的排列间距。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5/03108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在对客舱内的坐位的排列间距进行变更时,也会有增加或减少坐位数量的情况,在增加坐位数量的情况下,需要将新的上述服务单元安装在轨道轨上,在减少坐位数量的情况下,需要将服务单元从轨道轨卸下。因此,在上述移动单元中,重点在于: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体相对于轨道轨的安装和卸下。
另外,重点在于:在飞机或列车处,由于在运行当中会产生振动,因此,在将可动体安装在轨道轨上后,将该可动体和轨道轨牢固地一体化,并且不能够让可动体从轨道轨而发生非预期的脱落。另外,在使被安装于轨道轨上的可动体沿着该轨道轨而进行移动之后,需要将其可靠地固定在工作人员所希望的位置处。
进而,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可动体的装卸装置的另外一个重点,乃在于应该成为小型并且难以被对客舱进行利用的乘客所看到。
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体相对于轨道轨的安装和卸下,并且能够紧凑(compact)地构成用以实现该情况的机构,而且该机构也难以被从外部发现。
本发明的移动单元包括:一对轨道轨,其互相隔着间隔地铺设在固定部上,并且在其相向的面上具有引导面;多个移动块,其在各轨道轨的引导面上行走;以及可动体,其被固定在所述移动块处,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轨道轨而自由移动。另外,在所述可动体设置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对被安装于一个轨道轨上的移动块与被安装于另一个轨道轨上的移动块之间的间隔进行变更,并解除这些移动块与各轨道轨之间的接触状态,该装卸机构与所述移动块一同收纳于所述固定部与可动体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对轨道轨以使移动块所行走的引导面互相对置的方式铺设在固定部处,可动体被固定于在这些轨道轨的引导面上行走的多个移动块上。即,在各轨道轨上行走的移动块,被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与可动体之间,并从该空间而与轨道轨的引导面接触。因此,当对在可动体处所具备的装卸机构进行操作,而使被安装于一个轨道轨上的移动块与被安装于另一个轨道轨上的移动块之间的间隔缩窄时,将这些移动块与轨道轨之间的接触状态解除,而能够使这些移动块从所述收容空间脱离,并能够将被保持在移动块上的可动体从轨道轨而卸下。另外,通过进行相反的操作,从而也能够将可动体安装在轨道轨上。
另外,由于所述装卸机构被收纳在由固定部、一对轨道轨以及可动体所区划出的空间中,即,被收纳在对应于轨道轨的高度的空间中,因此,移动单元自身能够紧凑地构成,并且移动块和装卸机构被收纳在可动体与固定部之间,因此,难以从外部而发现到装卸机构的存在,而也不会有例如对于飞机的客舱的设计外观有所减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单元的应用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应用的移动单元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应用的移动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扩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能够利用于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移动块和轨道轨的组合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可动体的装卸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表示可动体的相对于轨道轨的装卸程序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可动体的锁定构件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在图7中所示的锁定构件的解除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可动体的装卸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中所示的装卸机构中而移动块被安装于轨道轨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可动体的装卸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装卸机构的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2中所示的装卸机构中而移动块被设定于安装位置处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可动体的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在可动体的定位机构处的防振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可动体的装卸机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6中所示的装卸机构中而移动块被安装于轨道轨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移动单元中的可动体的装卸机构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8中所示的装卸机构中而移动块被安装于轨道轨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使用附图而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的移动单元的使用方式的一例的图。例如,在飞机的客舱100中,对应于乘客的坐位102而在该客舱100的天花板101上配置有服务单元42。在该服务单元42中,除了收容有氧气面罩等防灾用具之外,也设有坐位号码的显示和阅读灯等各种显示机器类。一般而言,在飞机的客舱100内的坐位102的排列间隔,根据运用该飞机的航空公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飞机制造公司,以能够满足航空公司所要求的规格的方式,来在客舱100内排列坐位102。因此,对于飞机制造公司而言,若能够因应于坐位102的排列间隔而自由地调整所述服务单元42的配置,或者能够对应于坐位数量的增减来将所述服务单元42相对于客舱100的天花板而自由地进行装卸,则能够将组装飞机时的便利性提升。进而,由于所述服务单元42也收容有防灾用具,因此,对于该服务单元42自身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从此点来看,也同样地,若能够将服务单元42自由地进行装卸,则对机体进行运用的航空公司的便利性也会提升。
本发明的移动单元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并将所述服务单元42可自由移动地配置在作为固定部的天花板101上,并且能够将该服务单元42固定在所述天花板101的任意位置处。并且,本发明的移动单元能够相对于作为固定部的天花板101而将服务单元42自由地进行装卸。
图2及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的移动单元1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使用移动单元1而将所述服务单元42支撑在作为固定部的天花板101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将所述天花板101除去并表示所述移动单元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该移动单元1包括第一轨道轨2A及第二轨道轨2B、移动块3A、移动块3B以及可动体41,该第一轨道轨2A及该第二轨道轨2B互相平行地被铺设在飞机的客舱100内的作为固定部的天花板101上,该移动块3A被组装于第一轨道轨2A处,该移动块3B被组装于第二轨道轨2B处,该可动体41被这些移动块3A、3B所保持。在天花板101上,串联地配置有多个轨道轨2A、2B,由此,在天花板101的全长,能够引导服务单元42。另外,对应于客舱100的全长来将多个天花板101串联配置,从而也能够在客舱100的全长引导服务单元42。各轨道轨2A、2B具备有沿着其长边方向而将所述移动块3A、3B引导的引导面25,在将多个轨道轨2A、2B串联铺设时,各轨道轨2A、2B的引导面25连续成一直线状,并构成单一的引导面。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一对轨道轨2A、2B配置成使所述引导面25互相对置,并且,被固定在所述可动体41上的所述移动块3A、3B从一对轨道轨2A、2B的内侧起朝向其外侧组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各移动块3A、3B一边负载有作用于所述可动体41处的荷重,一边在所述轨道轨2A、2B的引导面25上行走,所述移动块3A、3B能够沿着所述轨道轨2A、2B的长边方向而自由地移动。另外,在所述移动块3A、3B组装在轨道轨2A、2B双方上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所述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之间脱落。
因此,被固定在所述移动块3A、3B上的可动体41能够沿着所述轨道轨2A、2B而自由地移动,通过将所述服务单元42固定在所述可动体41上,从而能够使该服务单元42自由地移动至长条的天花板101上的任意位置处。所述可动体41由金属材料或树脂材料成形。
所述移动块3A、3B中的在第二轨道轨2B上行走的第二移动块3B直接固定在所述可动体41上。但是,在第一轨道轨2A上行走的第一移动块3A,经由装卸机构的保持平板44而被支撑于可动体41上,并能够沿着图3中所示的箭头线α的方向来使第一移动块3A与保持平板44一同移动。即,通过对所述装卸机构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变更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并从轨道轨2A、2B将所述可动体41与移动块3A、3B一同地卸下。另外,在图3中,仅对于所述装卸机构中的可相对于所述可动体41自由移动的保持平板44进行表示,针对该装卸机构的详细构成,之后进行叙述。
图3是将铺设了所述轨道轨2A、2B的天花板101(固定部)省略而表示的图。实际上,所述移动块3A、3B被收容在由所述轨道轨2A、2B、所述天花板101以及可动体41所区划出的空间中,只要不将所述可动体41从轨道轨2A、2B卸下,则无法从外部而以视觉来辨识到移动块3A、3B的存在。另外,所述装卸机构也与所述移动块3A、3B一同地被收容在由所述天花板101和可动体41包夹的空间中。
在图2及图3所示的例子中,所述移动块3A、3B保持板状的可动体41,并所述服务单元42被固定在该可动体41上,但是,即使将所述可动体41与服务单元42一体性地形成,并构成为移动块3A、3B将服务单元42自身加以保持也无妨。另外,在图2及图3所示的例子中,虽然本发明的移动单元3应用于飞机的客舱100内的服务单元42中,但是,固定在所述可动体41处的对象并不限定于所述服务单元42。进而,在后续说明中,虽然以铺设轨道轨2A、2B的固定部为天花板101来进行说明,但是,铺设轨道轨2A、2B的对象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是壁面或地面或者其他机械设备也无妨。
另外,在图3中,在第一轨道轨2A上组装有2台移动块3A,而在第二轨道轨2B上组装有4台移动块3B,但是,在各轨道轨2A、2B上组装的移动块3的数量,可因应于作用于所述可动体41处的荷重的大小等来任意决定。
图4是表示所述轨道轨2A(2B)和所述移动块3A的组合的一例的立体图。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所述轨道轨2A的与长边方向呈垂直的剖面被形成为略矩形状。在该轨道轨2A中,沿着长边方向隔着规定间隔形成有固定螺丝的安装孔22,该安装孔22在将该轨道轨2A铺设在作为固定部的天花板101上时会被利用。
另外,在所述轨道轨2A的一侧面上,沿着长边方向设置有凸部23。在该凸部23的上下形成有一对滚珠31的滚行面24作为所述引导面25。这些滚珠滚行面24相对于轨道轨2A的底面以45°角度来倾斜,滚珠31以将所述凸部23夹入的方式在一对滚行面24上滚行。
进而,在所述轨道轨2A中,沿着长边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6。这些固定孔26位于所述凸部23和轨道轨2A的底面21a之间,并贯穿该轨道轨2A的侧面之间。如下所述那样,该固定孔26当将所述移动块3A固定在所述轨道轨2A上的任意位置处时会被利用。
另一方面,所述移动块3A具备有多数滚珠31,通过该滚珠31在所述轨道轨2A的滚行面24上滚行,从而该移动块3A能够沿着所述轨道轨2A自由移动。在所述移动块3A上形成有与所述轨道轨2A的滚行面24对置的两条负载滚行面32,通过这些滚行面24与负载滚行面32互相对置,从而形成使所述滚珠31在轨道轨2A和移动块3A之间边负载有荷重边滚行的负载滚珠通道。
进而,在所述移动块3A上,对应于两条负载滚行面32而设置有两个系统的滚珠31的无限循环道33。各无限循环道33连接各负载滚珠通道的两端,并且无限循环道33的内径被设定为比滚珠31的直径稍大。因此,结束了在所述负载滚行面32上的滚行的滚珠31,在被从荷重释放了的状态下,在所述无限循环道33上滚行,并再度回到负载滚行面32处。即,滚珠经由所述无限循环道33在负载滚珠通道上反复滚行,由此,移动块3A能够在轨道轨2A的长边方向的全部区域进行移动。另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在所述移动块3A内的滚珠31的循环方式,而省略了移动块3A的一半,关于所述滚珠31,仅对于两个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进行描绘。
另外,进而,在所述移动块3A安装有保持平板34,该保持平板34位于该移动块3A与所述轨道轨2A之间。在所述保持平板34设置有一对开口部,该开口部与被设置在轨道轨2A上的一对滚行面24对置,在所述移动块3A的负载滚行面32上滚行的滚珠31的球面的一部分从这些开口部突出,突出了的球面与轨道轨2A的滚行面24相接触。各开口部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滚珠31的直径更窄,即使在使所述移动块3A从轨道轨2A分离时,所述滚珠31也不会从移动块3A脱落。
另外,本发明中的移动块并不限定于图4中所示的型式,即,具备有滚珠的无限循环道并使该滚珠在轨道轨2A、2B的滚行面24上滚动的型式。例如,也可采用使具备有低摩擦性滑接构件的移动块在轨道轨上滑动的型式的移动块,或者采用使具备有被可转动地支撑的轮子的移动块一边让该轮子旋转一边在轨道轨上行走的型式的移动块。
接着,针对用以让所述可动体41相对于两条轨道轨2A、2B而进行装卸的构成,即针对可动体41的装卸机构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所述装卸机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在所述第一轨道轨2A上行走的第一移动块3A固定在保持平板44上,各保持平板44设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可动体41而朝向箭头α方向自由滑动。具体而言,引导板43固定在所述可动体41上,各保持平板44被收容在设置于该引导板43处的狭缝空间43a中。各保持平板44在所述狭缝空间43a的内部,仅有在箭头α方向上能够自由移动。在各狭缝空间43a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弹性构件5。各弹性构件5朝向将所述移动块3A朝向第一轨道轨2A推压的方向(箭头β方向)而对所述保持平板44进行推压,并设定为:在将所述可动体从轨道轨2A、2B卸下的状态下,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一轨道轨2A与第二轨道轨2B之间的间隔。
因此,使各保持平板44在所述狭缝空间43a的内部朝向箭头α方向移动,从而在轨道轨2A上行走的移动块3A与在轨道轨2B上行走的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改变,由此,能够将所述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来自由地进行装卸,该一对轨道轨2A、2B以固定间隔来铺设在天花板101上。
图6(a)至图6(c)是表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装卸机构中的可动体的安装程序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在所述可动体41和轨道轨2A、2B互相分离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作用下,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大于第一轨道轨2A与第二轨道轨2B之间的间隔。如图6(b)所示,当在使可动体41倾斜的状态下而使所述第一移动块3A与第一轨道轨2A接触,并将所述可动体41朝向第一轨道轨2A推压(箭头线X)时,所述保持平板44以与弹性构件5的推压力相抗衡的方式被推入所述可动体41上,从而能够使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缩窄。然后,如图6(c)所示,当以使第二移动块3B与第二轨道轨2B接触的方式来将可动体41举升时,能够将所述可动体41插入至一对轨道轨2A、2B中(箭头线Y)。然后,解除将可动体41朝向第一轨道轨2A推压的推压力时,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利用弹性构件5的推压力而扩广,从而完成将可动体41安装在轨道轨2A、2B上。另外,通过进行与此相反的操作,从而能够将可动体从轨道轨2A、2B卸下。即,工作人员能够在以两手而将可动体41保持的状态下,来相对于轨道轨2A、2B而进行可动体的安装以及卸下。
另一方面,若在如同图6(c)中所示一般的可动体41被安装在轨道轨2A、2B上的状态下,非预期的将可动体41朝向第一轨道轨2A方向推压的推压力作用于该可动体41,则会有使可动体41从轨道轨2A、2B而脱落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非预期的事态的发生,如图5所示,在所述引导板43可设置对所述保持平板44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锁定构件6。
该锁定构件6是从所述可动体41朝向与天花板101相反侧突出的棒状构件,并被设置为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板43而朝向轴方向(与图5的纸面呈垂直的方向)自由移动。另外,在被固定有所述第一移动块3A的各保持平板44中设置有锁定作用部44a,该锁定作用部44a在将所述保持平板44压入至引导板43的狭缝空间43a内部时与所述锁定构件6互相干扰。
图7及图8是表示所述锁定构件6与所述保持平板44之间的关系的图。所述锁定构件6具备有:从所述引导板43突出并且贯穿所述可动体41的轴部62;被设置在该轴部62的前端处并且具有比所述轴部更大的直径的卡止圆筒部61;以及将该锁定构件6朝向轴方向(图7中的箭头线γ方向)推压的线圈弹簧63。如图7所示,在通常情况下,所述锁定构件6利用所述线圈弹簧63所发挥的推压力而被朝向箭头线γ方向进行推压,所述卡止圆筒部61处于在引导板43的狭缝空间43a中所存在的状态。此时,被固定有第一移动块3A的保持平板44的锁定作用部44a与所述卡止圆筒部61互相干扰,该保持平板44无法进入至所述狭缝空间43a中。因此,在并未对于锁定构件6施加任何外力的状态下,即使工作人员将所述可动体41朝向轨道轨2A推压,也由于锁定构件6与保持平板44会互相干扰,因此,并无法将固定有第一移动块3A的保持平板44推入可动体41,从而禁止将所述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上卸下。
另一方面,当对于锁定构件6的轴部62施加与所述线圈弹簧63的推压力相抗衡的按压力(图8中的白色箭头)时,由于所述安全锁定构件6的卡止圆筒部61从引导板43的狭缝空间43a退出,因此,所述保持平板44能够与卡止圆筒部61的直径与轴部62的直径之差相对应地进入狭缝空间43a内。即,当工作人员对锁定构件6的轴部62进行按压时,锁定构件6与保持平板44之间的干扰被解除,将所述可动体41朝向第一轨道轨2A推压,从而能够将保持平板44压入至可动体41中。因此,正在对所述锁定构件6的轴部62进行按压时,能够将所述可动体41从轨道轨2A、2B卸下。
另一方面,图9是将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进行装卸的装卸机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将所述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进行安装时的作业容易化,而设置有暂时固定构件9,该暂时固定构件9用于对将所述保持平板44拉入至了可动体41的狭缝空间43a中的状态进行维持。该暂时固定构件9与上述锁定构件6互相兼用,当将保持平板44以与弹性构件的推压力相抗衡的方式而拉入至狭缝空间43a内时,作为暂时固定构件9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将可动体安装在轨道轨2A、2B上后,则作为锁定构件6而发挥作用。因此,所述暂时固定构件9的具体构成与图7所示的锁定构件6的构成相同,在此,省略暂时固定构件9的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在将保持平板44以与弹性构件5的推压力相抗衡的方式而拉入至了引导板43的狭缝空间43a中的状态下,由于所述暂时固定构件9的卡止圆筒部61会与所述保持平板44的锁定作用部44a的前端缘互相干扰,因此,保持平板44无法从狭缝空间43a朝向第一轨道轨2A前进,第一移动块3A被保持于与第一轨道轨2A互相分离的位置处。然后,当在该状态下推压暂时固定构件9时,所述卡止圆筒部61与保持平板44的锁定作用部44a之间的干扰被解除,从而所述保持平板44利用弹性构件5的推压力而被从引导板43的狭缝空间43a推出。由此,如图10所示,第一移动块3A利用弹性构件5的推压力而与轨道轨2A相接触。另外,在第一移动块3A与第一轨道轨2A相接触后,若解除所述暂时固定构件9的推压,则暂时固定构件9的卡止圆筒部61由于会与保持平板44的锁定作用部44a的后端缘互相干扰,因此,保持平板44无法后退至狭缝空间43a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块3A被维持于与第一轨道轨2A相接触的状态。
因此,将可动体41安装在轨道轨2A、2B上的准备作业如下:首先,一边按压暂时固定构件9,一边将所述保持平板44朝向可动体41推入,然后,若在该状态下解除暂时固定构件9的按压,则保持平板44以及第一移动块3A被保持于该位置处。即,由于将第一移动块3A与第二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小于轨道轨2A、2B的间隔的状态进行维持,因此,并不需要进行如图6所示的将可动体41倾斜地推压到第一轨道轨2A上的不稳定的作业,相应于此,能够将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而容易地进行安装。
图11是表示所述装卸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因应于安装在可动体41上的装卸杆45的操作,来将第一移动块3A设定在与轨道轨2A相接触的安装位置或者与轨道轨互相分离的退避位置的任一个位置处。在该装卸杆45设置有销45a,该销45a嵌合于被形成在可动体41中的狭缝41b内。因此,所述装卸杆45能够在箭头线A方向上沿着可动体41的表面而与所述狭缝41b的长度相对应地自由移动。另外,所述装卸杆45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可动体41的沿着轨道轨2A的长度更长,在使该装卸杆45沿着所述狭缝41b移动时,该装卸杆45的长边方向端部的任一端部会从可动体41更多地突出。所述装卸杆45作为平板凸轮而发挥作用,并且,在所述装卸杆45中设置有与保持有可动体的各移动块3A相对应的凸轮槽46。移动块3A被固定在保持平板47的前端处,该保持平板47以朝向α方向自由移动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可动体41上,并且被弹性构件47a朝向从可动体41突出的方向进行推压。另外,在所述保持平板47的后端处,设置有旋转滚轮48,该旋转滚轮48嵌合于所述装卸杆45的凸轮槽46中。
图11是表示第一移动块3A被设定于安装位置处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使装卸杆45移动时,被设置在保持平板47的后端处的旋转滚轮48,在凸轮槽46内部滚动,该保持平板47以与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相抗衡的方式被拉回至可动体41。即,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装卸机构中,通过对装卸杆45进行操作,从而所述旋转滚轮48沿着凸轮槽46移动,而能够将第一移动块3A设定在与轨道轨2A相接触的安装位置或者从轨道轨2A分离的退避位置的任一位置处。要将第一移动块3A设定于安装位置或者退避位置的任一位置处,仅依据所述装卸杆45的操作来决定。因此,所述弹性构件47a作为用以使被设定在安装位置处的第一移动块3A与第一轨道轨2A可靠地接触的预压构件而发挥作用,而并非利用该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来使第一移动块3A从退避位置移动至安装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那样,由于所述装卸杆45的长边方向端部的任一端部从可动体41而更多地突出,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在将可动体41以两手握持的状态下,以指尖来操作装卸杆45。因此,根据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装卸机构,能够将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更容易地进行安装或者卸下,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另外,只要不对所述装卸杆45进行操作,则不会有使被设定在安装位置处的第一移动块3A非预期性地被设定至退避位置处的情形,并且,被保持于退避位置处的第一移动块3A也不会有朝向安装位置而前进的情形。即,该装卸杆45是兼具有上述暂时固定构件9以及安全锁定构件6双方的功能的构件。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装卸机构的变化例的图。在图11所示的装卸机构中,弹性构件47a以压缩状态下设置在移动块3A与可动体41之间,当该移动块3A朝向箭头线α方向移动并从退避位置而被设定变更为安装位置时,因应于此,所述弹性构件47a会延伸。即使在安装位置处,所述弹性构件47a也依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该弹性构件47a发挥将移动块3A推压到轨道轨2A上的功能。但是,由于当从退避位置而被设定为安装位置处时,弹性构件47a会延伸,因此,当在退避位置和安装位置处而对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进行比较时,在退避位置处的推压力大于在安装位置处的推压力,而并不能说是充分地发挥有将移动块对于轨道轨2A推压的推压力。
因此,在图12所示的变化例中,设置随着装卸杆45的操作而移动的辅助滑动构件49,并在该辅助滑动构件49与移动块3A之间设置所述弹性构件47a。所述辅助滑动构件49以与支撑移动块3A的保持平板47重叠的方式设置,并与该保持平板47同样地,可朝向图12中的箭头α方向自由滑动。但是,所述辅助滑动构件49不与保持平板47相关联地支撑在所述可动体41上,并与保持平板47互相独立地而朝向箭头α方向滑动。另外,在所述装卸杆45上,形成有将所述辅助滑动构件引导的滑行面49a,该滑行面49a沿着所述凸轮槽46形成。由于所述弹性构件47a设置在移动块3A与辅助滑动构件49之间,并且,支撑所述移动块3A的保持平板47经由旋转滚轮48被限制在凸轮槽46中,因此,所述辅助滑动构件49利用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而被推压到所述装卸杆45的滑行面49a上。即,所述弹性构件47a处于在辅助滑动构件49与移动块3A之间被压缩的状态。
图13是表示操作所述装卸杆45而将所述移动块3A相对于轨道轨2A而设定在安装位置处的状态的图,并相较于图12而对于使装卸杆朝向纸面左方向移动的情况描绘。伴随着装卸杆45的操作,旋转滚轮48在凸轮槽46内前进,并且移动块3A从可动体41朝向轨道轨2A前进,如此一来,所述辅助滑动构件49也一边被滑行面49a推压一边朝向轨道轨2A前进。因此,即使移动块3A从退避位置朝向安装位置前进,被设置于该移动块3A与辅助滑动构件49之间的弹性构件47a也不会大幅度地延伸,从而能够防止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的降低。
因此,根据图12及图13所示的装卸机构,能够使弹性构件47a的推压力可靠地作用于被设定在安装位置处的移动块3A,并能够使该移动块3A与轨道轨2A可靠地抵接。
接着,针对用以将所述可动体41固定在轨道轨2A、2B的特定位置处的定位机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那样,所述可动体41能够沿着该轨道轨2A、2B的长边方向自由移动,但是,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可以考虑到,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是一边使所述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移动一边进行使用,而是将所述可动体41固定在轨道轨2A、2B的特定位置处来进行使用。上述所说明了的在飞机的客舱100内的使用也是其中一例。因此,在所述可动体41处,可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利用在所述轨道轨2A或2B中隔开固定间隔所设置的固定孔26来对可动体41的移动进行限制,工作人员在使所述可动体41一直移动至轨道轨2A、2B上的特定位置处后,通过使该定位机构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将可动体41固定在与所述固定孔26相对应的任意位置处。
图14是表示所述定位机构的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定位机构中,设置有设定杆75,该设定杆75作为平板凸轮来作用于所述可动体41。在该设定杆75中设置有销76,该销76嵌合于被形成在可动体中的狭缝41a内。因此,所述设定杆75能够在箭头线C方向上沿着可动体41的表面而与所述狭缝41a的长度相对应地自由移动。另外,所述设定杆75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可动体41的沿着轨道轨2B的长度稍大,在使该设定杆75沿着所述狭缝41a移动时,该设定杆75的长边方向端部75a、75b的任一端部会从可动体41突出。在所述设定杆75上,形成有相对于该设定杆75的移动方向倾斜的凸轮面77。
在所述可动体41设置有卡止销78,该卡止销78可沿着箭头线B方向自由移动,该卡止销78的前端因应于该卡止销78的移动而相对于被设置在轨道轨2B处的固定孔26进行插拔。在该卡止销78的后端处,设置有旋转滚轮79,该旋转滚轮79与所述设定杆75的凸轮面77相抵接。另外,所述卡止销利用线圈弹簧78a而朝向从轨道轨2B离开的方向、换言之,朝向朝设定杆75接近的方向被推压,由此,所述旋转滚轮79始终与设定杆75的凸轮面77相接触。
图14表示所述卡止销78的前端被插入至第二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且禁止可动体41的相对于轨道轨2A、2B的移动的状态。即,所述设定杆75的凸轮面77将卡止销78朝向第二轨道轨5b推压,并且线圈弹簧78a处于压缩状态。当在该状态下按压设定杆75的端部75a,并且使该设定杆75移动时,被设置在卡止销78的后端处的旋转滚轮79,在凸轮面77上滚动,卡止销78的前端从第二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而拔出。由此,可动体41的相对于轨道轨2A、2B的固定被解除,从而能够使可动体41沿着该轨道轨2A、2B自由地移动。
另外,在卡止销78从第二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拔出了的状态下,由于设定杆75的端部75b从可动体41突出,因此,当按压该端部75b而使设定杆75移动时,卡止销78被插入至第二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将可动体41相对于该轨道轨2B进行固定。即,通过对设定杆75的从可动体41的外缘突出的端部进行按压,从而进行可动体41的固定或解除。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在以两手来将可动体41握持的状态下,以指尖来操作设定杆75,并进行可动体41的相对于轨道轨2A、2B的固定或者解除,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图15是所述定位机构的防振构件21的图。为了将所述卡止销78顺畅地插入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该固定孔26的内径有必要设定为比所述卡止销78的外径稍大。因此,无法将固定孔26与被插入至该固定孔26中的卡止销78之间的空隙完全地排除,即使操作图14所示的定位机构并将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进行固定,也会有可能起因于该空隙而在可动体41处产生振动或噪音。因此,在所述卡止销78固定有橡胶制成的防振构件21。所述卡止销78贯穿该防振构件21,并且,在该防振构件21设置有邻接于该卡止销78的一对衰减部21a。该衰减部21a朝向所述轨道轨2B突出,并且,在各衰减部21a的前端处设置有与轨道轨2B相接触的受压面21b。另外,所述卡止销78的前端比这些受压面21b更加突出,在将受压面21b推压在轨道轨2B的侧面的状态下,所述卡止销78的前端被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
在具备有该防振构件21的定位机构中,当将所述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时,该防振构件21的受压面21b被推压在轨道轨2B处,以使所述衰减部压缩。因此,针对可动体41的松动,能够得到由在所述受压面21b处的摩擦阻抗所致的衰减效果、以及由所述衰减部21a的变形所致的衰减效果,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可动体41的振动或噪音的产生。
图16及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并表示将上述装卸机构和定位机构一同搭载于可动体41处且进而为了防止工作人员的操作错误而使这些机构互相联动的构造。另外,图16及图17中,附有与在上述而使用图11及图14所说明了的构成相同的元件符号。
在图16及图17中,在所述可动体41中,具备有在轨道轨2A、2B上行走的4台移动块3A、3B,移动块3B被固定于可动体上,另一方面,移动块3A利用图11中所示的装卸机构而被选择性地设定于退避位置或者安装位置的任一个位置处。移动块3A通过装卸杆45的操作而被设定于安装位置或退避位置处。通过使装卸杆45朝向图16中的箭头线A1方向移动,从而移动块3A被组装至轨道轨2A上,而能够将可动体41安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上。另外,当使装卸杆45朝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移动块3A从轨道轨2A分离,而能够将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卸下。关于此点,与图11中所示的装卸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在可动体41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将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从而可动体41被固定在轨道轨2A、2B的特定位置处。卡止销78通过设定杆75的操作而相对于固定孔26进行插拔。通过使设定杆75朝向图17中的箭头线C1方向移动,从而卡止销78朝向轨道轨2B前进,并且该卡止销78的前端被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而能够将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来进行固定。另外,当使设定杆75朝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卡止销78从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而拔出,而能够使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而自由地移动。关于此点,与图14中所示的定位机构相同。
这些装卸机构以及定位机构被设置在作为固定部的所述天花板101与所述可动体41之间。
如图16所示,所述装卸杆45以及所述设定杆75互相平行地设置。另外,在所述装卸杆45形成有限制槽90,另一方面,在所述设定杆75则形成有限制突起91,设定杆75的限制突起91进入至装卸杆45的限制槽90中。所述装卸杆45的限制槽90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设定杆75的限制突起91的宽度更大,但是,因应于限制槽90与限制突起91之间的位置关系,对装卸杆45的移动或者设定杆75的移动进行限制。
图16表示在将可动体41安装于一对轨道轨2A、2B上之前的状态。装卸杆45对应于移动块3A的退避位置地而被设定,移动块3A与移动块3B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比一对轨道轨2A、2B的间隔更小。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在以两手来将可动体41保持的状态下,将该可动体41插入至这些轨道轨2A、2B之间。此时,设定杆75对应于卡止销78的退避位置地而被设定,该卡止销78的前端从轨道轨2B分离。另外,在该状态下,即使为了将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而想要使所述设定杆75移动,该设定杆75的限制突起91也会抵到装卸杆45的限制槽90,而无法使设定杆75移动。因此,在对装卸杆45朝向箭头线A1方向进行操作之前的阶段、即、在将可动体41组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上之前的阶段,设定杆75的操作被禁止。由此,在进行将可动体41组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上的作业时,能够防止错误地使卡止销78移动的误操作。
图17表示对装卸杆45进行操作而将可动体41组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上的状态,所述装卸杆45对应于移动块3A的安装位置地而被设定。使装卸杆45从退避位置设定至安装位置处,由于该装卸杆45的限制槽90相对于设定杆75的限制突起91而朝向图17的纸面右方向前进,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使设定杆75朝向箭头线C1方向移动。由此,卡止销78被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可动体41无法相对于轨道轨2A、2B而移动。
另一方面,若考虑到将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卸下的情况,则在将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的状态下,即使想要使所述装卸杆45回到退避位置(图16中所示的位置),也由于该装卸杆45的限制槽90会与设定杆75的限制突起91互相干扰,因此并无法将装卸杆45从安装位置设定至退避位置。即,只要不是如同图17中所示的状态一般的对设定杆75进行操作而将卡止销78从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拔出后的状态,则并无法对装卸杆45进行操作,而无法将移动块3A拉回至退避位置。
即,在将可动体41从轨道轨2A、2B卸下时,有必要首先对设定杆75进行操作而将卡止销78从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拔出,并且在进行该操作之后,再对所述装卸杆45进行操作并将移动块3A设定至退避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像是在维持于将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中的状态下而将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卸下一般的误操作。
图18及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图,并对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的防止误操作的机构更进一步进行发展。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可动体41的装卸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的基本构成,与所述的第四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定位机构的卡止销78并非是相对于轨道轨2B的固定孔26进行插拔,而是构成为:横贯装卸机构的装卸杆45并相对于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进行插拔。另外,在所述卡止销78上固定有略矩形状的限制构件92,并构成为:通过对定位机构的设定杆75进行操作来使所述限制构件92相对于被设置在装卸杆45中的槽93而选择性地嵌合。
移动块3A通过装卸杆45的操作而相对于轨道轨2A设定在安装位置或退避位置处。通过使装卸杆45朝向图18中的箭头线A1方向移动,从而移动块3A被组装在轨道轨2A上,而能够将可动体41安装在一对轨道轨2A、2B上。另外,若使装卸杆45朝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移动块3A从轨道轨2A分离,而能够将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卸下。关于此点,与图11中所示的装卸机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对于将可动体固定在轨道轨2A、2B上的定位机构,通过设定杆75的操作而进行操作。通过使设定杆75朝向图19中的箭头线C1方向移动,从而卡止销78朝向轨道轨2A前进,并且该卡止销78的前端被插入至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中,而能够将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来进行固定。另外,若使设定杆75朝向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卡止销78从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拔出,而能够使可动体41相对于一对轨道轨2A、2B而自由地移动。关于此点,与图14中所示的定位机构相同。
如图18所示,在移动块3A被设定于退避位置处并且卡止销78并未被插入至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中的状态下,被固定于所述卡止销78处的限制构件92、和所述装卸杆45的槽93,存在于互相偏离的位置处。因此,即使想要对设定杆75进行操作并将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A的固定孔中,所述限制构件92也会与装卸杆45互相干扰,而无法对设定杆75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当将移动块3A通过装卸杆45的操作而设定于安装位置处时,该装卸杆45的槽93移动至与卡止销78的限制构件92对置的位置处。因此,卡止销78可能朝向轨道轨2A前进,并能够对设定杆75进行操作而将该卡止销78插入至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中。即,只要是在对装卸杆45进行操作并将可动体41安装于一对轨道轨2A、2B之间之后的状态,则能够进行设定杆75的操作,并能够将该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进行固定。
另外,与此相反地,在卡止销被插入至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中的状态下,由于卡止销78的限制构件92嵌合于装卸杆45的槽93中,因此,只要不将卡止销78从所述固定孔26中拔出,则无法对装卸杆45进行操作,将移动块3A从安装位置而变更至退避位置的设定被禁止。即,当将可动体41从一对轨道轨2A、2B卸下时,首先需要进行将卡止销78从轨道轨2A的固定孔26拔出的操作。
因此,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地,对可动体的装卸机构和定位机构的操作顺序进行限制,从而能够防止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尤其是,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由于卡止销的限制构件如同门栓一般地发挥功能并对于所述装卸杆的操作产生强力的限制,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装卸杆以及设定杆的操作顺序的错误。

Claims (6)

1.一种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轨道轨(2A)以及第二轨道轨(2B),其互相隔着间隔地铺设在固定部上,并且在其相向的面上具有引导面;
第一移动块(3A),其在所述第一轨道轨(2A)的引导面上行走;
第二移动块(3B),其在所述第二轨道轨(2B)的引导面上行走;以及
可动体,其被固定在所述第一移动块(3A)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3B)双方处,并可沿着所述第一轨道轨(2A)以及所述第二轨道轨(2B)而自由移动,
在所述可动体(41)设置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将所述第一移动块(3A)设定在与所述轨道轨(2A)接触的安装位置或者比该安装位置更后退至所述第二轨道轨(2B)侧的退避位置的任一个位置处并保持在该位置处,该装卸机构被收纳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体(4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
装卸杆,其能够朝向与所述轨道轨(2A、2B)相平行的方向而自由滑动;
保持平板(47),其固定有所述第一移动块(3A),并且将该第一移动块(3A)因应于所述装卸杆的操作而设定在所述安装位置或者所述退避位置的任一个位置处;以及
弹性构件,其将被设定在所述安装位置处的所述第一移动块(3A)朝向所述第一轨道轨(2A)推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卸机构包括辅助滑动构件,该辅助滑动构件因应于所述装卸杆的操作而与所述保持平板(47)朝向同一方向移动,
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块(3A)与所述辅助滑动构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移动块(3A)设定在所述安装位置或者所述退避位置的任一个位置处时,所述装卸杆的任一端部从所述可动体(41)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轨道轨(2A)或者所述第二轨道轨(2B)的任一个轨道轨中,沿长边方向隔着规定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固定孔(26),另一方面,在所述可动体(41)设置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具备有相对于任意的固定孔(26)而自由进行插拔的卡止销(78),
该定位机构与所述装卸机构一同地而收容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动体(41)之间,
当所述第一移动块(3A)被设定在安装位置处时,所述卡止销(78)能够插入至所述轨道轨的固定孔(26)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卡止销(78)被插入至所述轨道轨的固定孔(26)中时,所述第一移动块(3A)的从所述安装位置朝向所述退避位置的移动被禁止。
CN201480051590.9A 2013-09-27 2014-08-22 移动单元 Active CN1055561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1035 2013-09-27
JP2013201035A JP5808375B2 (ja) 2013-09-27 2013-09-27 移動ユニット
PCT/JP2014/072027 WO2015045699A1 (ja) 2013-09-27 2014-08-22 移動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6142A true CN105556142A (zh) 2016-05-04
CN105556142B CN105556142B (zh) 2017-11-17

Family

ID=52742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1590.9A Active CN105556142B (zh) 2013-09-27 2014-08-22 移动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51632B2 (zh)
EP (1) EP3051155B1 (zh)
JP (1) JP5808375B2 (zh)
CN (1) CN105556142B (zh)
CA (1) CA2922948A1 (zh)
TW (1) TWI615558B (zh)
WO (1) WO20150456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35492S1 (en) * 2015-02-24 2018-12-11 Thk Co., Ltd. Slide rail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5772U (ja) * 1984-08-24 1986-03-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ヘツド移動装置
US4936527A (en) * 1985-09-12 1990-06-26 The Boeing Company Movable seating system for aircraft
JPH03260962A (ja) * 1990-03-09 1991-11-20 Fujitsu Ltd 往復運動体の支持機構
JPH0475222U (zh) * 1990-11-14 1992-06-30
US5273367A (en) * 1991-11-25 1993-12-28 Nippon Thompson Co., Ltd.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unit and a vibration isolation apparatus used in the unit
DE202008005859U1 (de) * 2008-04-28 2008-07-24 Tsai, Shu-Fu Linearführung mit der Möglichkeit zur automatischen Positionierung
CN100519261C (zh) * 2004-05-07 2009-07-29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拆卸车辆座椅的长滑轨系统
JP2012013204A (ja) * 2010-07-05 2012-01-19 Sugatsune Kogyo Co Ltd スライドレール、線運動案内装置、及び線運動案内装置用の移動体
JP2012180863A (ja) * 2011-02-28 2012-09-20 Ckd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の予圧調整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6451U (zh) 1978-03-16 1979-09-21
JPH073232Y2 (ja) * 1989-01-19 1995-0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フィルタ着脱装置
JP2001227542A (ja) * 2000-02-18 2001-08-24 Thk Co Ltd 運動案内装置
JP4675239B2 (ja) 2003-09-26 2011-04-20 Thk株式会社 壁掛け装置
JP5224519B2 (ja) * 2008-09-30 2013-07-03 Thk株式会社 運動案内装置
WO2013065663A1 (ja) * 2011-11-04 2013-05-10 Thk株式会社 運動案内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5772U (ja) * 1984-08-24 1986-03-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ヘツド移動装置
US4936527A (en) * 1985-09-12 1990-06-26 The Boeing Company Movable seating system for aircraft
JPH03260962A (ja) * 1990-03-09 1991-11-20 Fujitsu Ltd 往復運動体の支持機構
JPH0475222U (zh) * 1990-11-14 1992-06-30
US5273367A (en) * 1991-11-25 1993-12-28 Nippon Thompson Co., Ltd. Linear motion rolling guide unit and a vibration isolation apparatus used in the unit
CN100519261C (zh) * 2004-05-07 2009-07-29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可拆卸车辆座椅的长滑轨系统
DE202008005859U1 (de) * 2008-04-28 2008-07-24 Tsai, Shu-Fu Linearführung mit der Möglichkeit zur automatischen Positionierung
JP2012013204A (ja) * 2010-07-05 2012-01-19 Sugatsune Kogyo Co Ltd スライドレール、線運動案内装置、及び線運動案内装置用の移動体
JP2012180863A (ja) * 2011-02-28 2012-09-20 Ckd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の予圧調整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68369A (ja) 2015-04-13
EP3051155B1 (en) 2019-01-30
JP5808375B2 (ja) 2015-11-10
TWI615558B (zh) 2018-02-21
EP3051155A4 (en) 2016-09-21
US20160236786A1 (en) 2016-08-18
CN105556142B (zh) 2017-11-17
US9751632B2 (en) 2017-09-05
EP3051155A1 (en) 2016-08-03
TW201531630A (zh) 2015-08-16
WO2015045699A1 (ja) 2015-04-02
CA2922948A1 (en)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5593B (zh) 车辆座椅导轨的锁定装置
CN102529667B (zh) 车用电池箱的锁定装置
US8287059B2 (en) Rail device and server
KR100690814B1 (ko) 슬라이드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WO2008117597A1 (ja) 筐体用スライド機構、スライド開閉筐体及び携帯電話機
CN105556142A (zh) 移动单元
CN104334897A (zh) 移动单元
CN104216473A (zh) 电子设备
CN108701561A (zh) 电气开关
CN104675857A (zh) 一种双向承力重载导轨副
JP2009293340A (ja) 床用目地装置
ITPI20120018A1 (it) Dispositivo di blocco delle guide di scorrimento per tavoli di veicoli ricreativi.
CN204966854U (zh) 带二次锁紧功能的锁紧机构
CN204387594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架
CN204206686U (zh) 机箱安装固定装置和包含机箱的机柜
CN204007846U (zh) 天平防风罩移动门的限位机构
CN204437060U (zh) 一种双向承力重载导轨副
EP3093865B1 (en) Position locking and shifting control mechanism
CN201877329U (zh) 一种按钮结构
CN105119107B (zh) 带二次锁紧功能的锁紧机构
KR100904222B1 (ko) 슬라이더 모듈 및 힌지 장치
CN113471775B (zh) 一种连接装置、电子设备和无线耳机
CN204441782U (zh) 万能式断路器抽屉锁定装置
CN209600415U (zh) 一种卡入式快速连接结构
CN102778922B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