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54814A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54814A
CN105554814A CN201511009969.6A CN201511009969A CN105554814A CN 105554814 A CN105554814 A CN 105554814A CN 201511009969 A CN201511009969 A CN 201511009969A CN 105554814 A CN105554814 A CN 105554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code word
encoding rate
signal
p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99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54814B (zh
Inventor
小川佳彦
西尾昭彦
中尾正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5554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54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54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3Auxiliary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PCB] or not acknowledged commands [NACK], used as feedback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公开了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所述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通过将对于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发送单元,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
本申请是以下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180026631.5
申请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名称: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LongTerm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的上行线路中,为了维持低CM(CubicMetric,立方度量),进行单载波发送。具体而言,当有数据信号时,在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被时间复用并被发送。该控制信息中包含响应信号(肯定响应/否定响应(ACK/NACK)。以下称为“ACK/NACK信号”)及信道质量(ChannelQualityIndicator,以下称为“CQI”)。另外,数据信号被分割成几个码块(CB:CodeBlock),以码块为单位附加用于纠错的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
对于这些ACK/NACK信号和CQI,分配方法不同(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具体而言,通过对被映射到与导频信号(ReferenceSignal,RS)相邻的资源的数据信号(四码元)的一部分进行删截(puncturing)(以ACK/NACK信号覆盖数据信号),从而将ACK/NACK信号配置在该一部分资源。另一方面,CQI配置在整个子帧(2时隙)上。此时,数据信号配置在配置有CQI的资源以外的资源上,因此不会被CQI删截(参照图1)。其理由是,有无分配ACK/NACK信号是根据有无下行线路的数据信号来决定。即,与CQI相比,预先预测ACK/NACK信号的发生较难,因此在ACK/NACK信号的映射时,使用即使突然发生ACK/NACK信号也能够进行资源分配的删截方法。另一方面,CQI以通知信息预先决定发送的定时(子帧),因此能够决定数据信号和CQI的资源。此外,由于ACK/NACK信号是重要的信息,因此ACK/NACK信号被分配到传播路径估计精度高的、导频信号附近的码元。由此,能够减轻ACK/NACK信号的差错。
这里,基于上行线路的信道质量,由基站装置(以下称为“基站”,或者也有时称为eNB)决定对上行线路的数据信号的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与编码方式)。另外,对数据信号的MCS附加偏移来决定对上行线路的控制信息的MCS(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详细而言,由于控制信息是比数据信号重要的信息,因此对控制信息的MCS,设定传输速率比数据信号的MCS低的MCS。由此,以高质量发送控制信息。
例如,在3GPPLTE的上行线路中,以PUSCH发送控制信息时,基于数据信号的MCS所示的编码率而决定分配给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具体而言,如下式(1)所示,对数据信号的编码率的倒数乘以偏移,从而导出分配给控制信息的资源量Q。
在式(1)中,O表示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或CQI)的比特数,P表示对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例如CRC的比特数,但也有时P=0)。即,O和P的合计值(O+P)表示UCI(UplinkControl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另外,MSC PUSCH-initial表示PUSCH的发送带宽,NSymb PUSCH-initial表示每单位发送带宽的PUSCH的发送码元数,C表示将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Kr表示各码块内的比特数。此外,UCI(控制信息)有ACK/NACK、CQI、RI(RankIndicator(秩指示附),有关秩(Rank)的信息)、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有关预编码的信息)等。
这里,式(1)所示的(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initial)表示数据信号的发送资源量,ΣKr表示一个数据信号的比特数(被分割成几个码块的各码块的比特数的总数)。因此,ΣKr/(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initial)表示取决于数据信号的编码率的值(以下也有时称为编码率)。也就是说,式(1)所示的(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initial)/ΣKr意味着数据信号的编码率的倒数(即,用于发送1比特的RE(ResourceElement(资源元素),由1码元且1子载波构成的资源)数。另外,βoffset PUSCH表示与上述数据信号的编码率的倒数相乘的偏移量,从基站经由高层通知给各终端装置(以下称为“终端”,或者也有时称为UE)。具体而言,对每个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及CQI)定义表示偏移量βoffset PUSCH的候选的表。例如,基站从对于ACK/NACK信号定义的表示偏移量βoffset PUSCH的候选的表(例如参照图2)中,选择一个偏移量βoffset PUSCH,并向终端通知与选择的偏移量对应的通知索引。此外,根据PUSCH-initial这一标注也能判断(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initial)是初次发送时的数据信号的发送资源量。
另外,与3GPPLTE相比实现进一步的通信高速化的3GPP高级LTE(LTE-Advanced)的标准化已经开始。3GPP高级LTE系统(以下有时称为“LTE-A系统”)继承3GPPLTE系统(以下有时称为“LTE系统”)。在3GPP高级LTE中,为了实现最大1Gbps以上的下行传输速度,预计导入能够以40MHz以上的宽带频率进行通信的基站和终端。
正研究在高级LTE的上行线路中,一个终端通过多个层发送数据信号的SU-MIMO(SingleUse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发送。在SU-MIMO通信中,由多个码字(CW:Codeword)生成数据信号,并通过不同的层发送各CW。例如,CW#0通过层#0和层#1发送,CW#1通过层#2和层#3发送。另外,各CW中,数据信号被分割成几个码块,且以码块为单位附加用于纠错的CRC。例如,CW#0的数据信号被分割成五个码块,CW#1的数据信号被分割成八个码块。这里,可以将“码字”理解为重发数据信号的单位。另外,“层”与流(stream)为同义。
另外,相对于上述的高级LTE系统,上述非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LTE系统的上行线路中,以Non-MIMO发送作为前提。该Non-MIMO发送中,在各终端中仅使用一个层。
另外,SU-MIMO发送中,设想通过多层发送控制信息的情况,以及通过多层中的一个层发送控制信息的情况。例如,正在研究在高级LTE的上行线路中,将ACK/NACK信号配置到多个CW,而将CQI配置到一个CW的方案。详细而言,ACK/NACK信号是控制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因此通过对所有CW配置同一信号(即,对所有层分配同一信息的发送(Rank1发送))来减轻层间干扰。通过多个CW发送的ACK/NACK信号(进行了空间复用的ACK/NACK信号)在传播路径上将同一信息进行合成,因此无需在接收端(基站侧)分离通过多个CW发送的ACK/NACK信号。因此,不会发生在接收端进行分离时发生的系列间干扰等,能够获得高接收质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阐述控制信息为ACK/NACK信号且控制信息被配置在两个CW(CW#0及CW#1)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S36.211v8.7.0,“3GPPTSG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
[非专利文献2]TS36.211v8.8.0,“3GPPTSG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LayerProcedure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SU-MIMO通信中以PUSCH发送控制信息时,可以考虑基于两个CW中的任意CW的编码率,与LTE系统(例如非专利文献1)同样地决定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例如,如下式(2)所示,基于两个CW#0和CW#1中的CW#0的编码率rCW#0,决定各层中分配控制信息所需的资源量QCW#0
在式(2)中,L表示总层数(分配CW#0和CW#1的合计层数)。即,式(2)中,通过将与式(1)同样对编码率rCW#0的倒数(1/rCW#0)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决定各层中分配控制信息所需的资源量。并且,终端使用根据式(2)所决定的资源量QCW#0,分别发送分别分配到各层(L个层)的CW#0和CW#1。
然而,此时,即使在基站侧合成CW#0和CW#1,合成后的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也有可能未满足所需质量。
例如,CW#0是使用基于CW#0的编码率rCW#0而决定的资源量QCW#0,即对于CW#0适当的资源量来发送,因此对于配置在CW#0的控制信息,满足所需的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另一方面,CW#1是使用基于CW#0(即,其他CW)的编码率rCW#0而决定的资源量QCW#0来发送,因此在分配CW#1的层为恶劣的传播路径环境时,对配置在CW#1的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有可能劣化。
例如,如图3所示,说明CW#0配置在层#0和层#1,CW#1配置在层#2和层#3的情况。并且说明CW#0的编码率比CW#1的编码率高的情况。也就是说,配置在CW#0的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比配置在CW#1的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少。
此时,在层#0和层#1中,对于配置在CW#0的控制信息,能够确保对各CW要求的接收质量(LTE系统中的对控制信息要求的接收质量/CW数)。与此相对,在层#2和层#3中,对于配置于CW#1的控制信息,使用基于CW#0决定的资源量,因此用于满足所需接收质量的资源量不足,无法确保对各CW要求的接收质量。因此,即使合成分别配置在CW#0和CW#1中的控制信息,有时也低于在所有CW中所要求的接收质量(LTE系统中的对控制信息要求的接收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采用SU-MIMO发送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的终端以及该终端的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在多个层上发送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发送单元,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在多个层上接收控制信息的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信号;以及控制信息提取单元,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在多个层上发送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包括: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在多个层上接收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接收方法包括:接收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信号;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通过将对于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在多个层上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终端装置通过不同的多个层,发送配置有控制信息的两个码字,该终端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多个层各自中的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发送信号生成单元,将使用所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所述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两个码字上,从而生成发送信号,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或者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所述资源量。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通信方法是,确定用于发送配置有控制信息的两个码字的不同的多个层各自中的、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并将使用所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所述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两个码字上,从而生成发送信号的通信方法,基于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或者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所述资源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采用SU-MIMO发送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以往的ACK/NACK及CQI的配置方法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表示候选偏移量的表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问题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一例校正系数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一例校正系数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一例校正系数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层数不同的情况的问题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确定处理的图。
标号说明
100基站
200终端
101设定单元
102、103编码和调制单元
104、205发送信号生成单元
105、206发送单元
106、201天线
107、202接收单元
108、208无线处理单元
109、203接收处理单元
110数据接收单元
111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
204资源量确定单元
207发送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结构元素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在以下的说明中,包含后述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通信系统例如是LTE-A系统,基站100例如是LTE-A基站,终端200例如是LTE-A终端。另外,就该通信系统来说,假定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系统。另外,终端200(LTE-A终端)具备可进行Non-MIMO发送模式和SU-MIMO发送模式之间的切换的结构。
[基站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4所示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基于设定对象终端的终端发送接收能力(UECapability)或传播路径状况,设定有关控制信息(至少包括ACK/NACK信号或CQI)的资源分配的控制参数,该控制信息通过与设定对象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的上行线路的上行线路数据信道(PUSCH)发送。作为控制参数,例如可以举出在设定对象终端所发送的控制信息的资源分配时所使用的偏移量(例如,式(2)所示的偏移量βoffset PUSCH)等。然后,设定单元101将包含所设定的控制参数的设定信息输出到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及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
另外,设定单元101对于进行Non-MIMO发送的终端,生成对一个CW(或传输块)的、包含MCS信息及资源(RB(ResourceBlock):资源块)分配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另外,设定单元101对于进行SU-MIMO发送的终端,生成对两个CW(或传输块)的、包含MCS信息等的分配控制信息。
这里,控制单元101所生成的分配控制信息包含:上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其表示分配终端的上行线路数据的上行线路资源(例如,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以及下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其表示分配发往终端的下行线路数据的下行线路资源(例如,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另外,在下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包含:表示对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比特数的信息(ACK/NACK信息)。并且,设定单元101将上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输出至编码和调制单元102、接收单元107-1~107-N的各接收处理单元109、以及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将下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以及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
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对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设定信息以及上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出至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
编码和调制单元103对输入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然后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例如PDSCH信号)输出至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下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将从编码和调制单元102输入的信号、以及从编码和调制单元103输入的数据信号分配到频率资源,从而生成频域的信号。然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通过对于频域的信号进行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处理而变换为时间波形,在该时间波形中附加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从而获得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发送单元105对于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104输入的OFDM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转换等),并通过天线106-1发送。
另一方面,接收单元107-1~107-N分别对应于天线106-1~106-N而配备。另外,各接收单元107具有无线处理单元108和接收处理单元109。
具体而言,接收单元107-1~107-N的各无线处理单元108对于经由分别对应的天线106接收的无线接收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变换等),并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处理单元109。
接收处理单元109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对去除CP后的接收信号进行FFT(FastFourier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而变换为频域信号。此外,接收处理单元109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上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从频域信号中提取各终端的上行信号(包含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ACK/NACK信号及CQI))。另外,接收处理单元109在接收信号被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即,使用多个CW的情况下(SU-MIMO发送时)),还进行分离并合成各CW的处理。然后,接收处理单元109对提取(或者提取并分离)的信号进行IDFT(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而变换为时域信号。然后,接收处理单元109将时域信号输出到数据接收单元110以及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
数据接收单元110对从接收处理单元109输入的时域信号进行解码。然后,数据接收单元110将解码后的上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输出。
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设定信息(控制参数)、上行线路的数据信号的MCS信息(在SU-MIMO发送的情况下为各CW的MCS信息)以及下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例如表示对下行线路数据的ACK/NACK信号的比特数的ACK/NACK信息),算出分配有ACK/NACK信号的上行线路资源的资源量。此外,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对于CQI,进一步使用预先设定的有关CQI的比特数的信息,计算分配有CQI的上行线路资源(PUSCH)的资源量。然后,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基于计算出的资源量,从分配有上行线路的数据信号的信道(例如PUSCH)中,提取对下行线路数据(PDSCH信号)的来自各终端的ACK/NACK或CQI。
此外,当基站100所覆盖的小区的业务状况无变化时,或者要测定平均接收质量等时,从信令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的控制参数(例如偏移量βoffset PUSCH),通过通知间隔长的高层(RRC信令)进行通知。另外,通过将这些控制参数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广播信息进行通知,能够进一步降低通知所需的资源量。另一方面,在需要根据基站100所覆盖的小区的业务状况而动态地变更控制参数时,优选将这些控制参数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通知间隔短的PDCCH通知。
[终端的结构]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终端200是LTE-A终端,接收数据信号(下行线路数据),并将对该数据信号的ACK/NACK信号使用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或PUSCH发送到基站100。另外,终端200根据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通知的指示信息,将CQI发送到基站100。
在图5所示的终端200中,接收单元202对经由天线201-1接收的无线信号(这里为OFDM信号)进行接收无线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变换等),并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处理单元203。另外,接收信号包括数据信号(例如,PDSCH信号)、分配控制信息、以及和包含设定信息的高层的控制信息。
接收处理单元203从接收信号中去除CP,对去除CP后的接收信号进行FFT处理,将去除CP后的接收信号变换为频域信号。然后,接收处理单元203将频域信号分离为包含设定信息的高层的控制信号(例如RRC信令等)、分配控制信息和数据信号(即PDSCH信号),并对分离后的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另外,接收处理单元203对于数据信号进行差错检测处理,在差错检测的结果是接收数据中存在差错时,生成NACK作为ACK/NACK信号,另一方面,在接收数据无差错时,生成ACK作为ACK/NACK信号。然后,接收处理单元203将ACK/NACK信号、分配控制信息所包含的ACK/NACK信息、以及分配控制信息所包含的MCS信息输出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和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将设定信息(例如控制参数(偏移量))输出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将分配控制信息所包含的上行线路分配控制信息(例如上行线路资源分配结果)输出至发送单元206-1~206-M的各发送处理单元207。
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输入的ACK/NACK信息(ACK/NACK信号的比特数)、MCS信息以及与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的资源分配有关的控制参数(偏移量等),确定ACK/NACK信号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另外,对于CQI,资源量决定单元204基于预先设定的CQI的比特数、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输入的MCS信息、以及与控制信息(CQI)的资源分配有关的控制参数(偏移量等),确定CQI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这里,在进行SU-MIMO发送时(这里,通过不同的多个层发送两个CW(CW#0和CW#1)时),资源量确定单元204确定对配置在两个CW(CW#0和CW#1)上的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分配的、多个层各自的资源量。具体而言,资源量决定单元204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或者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决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另外,后面论述有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的、控制信息(ACK/NACK或CQI)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的确定方法的细节。然后,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将确定的资源量输出到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输入的ACK/NACK信息(ACK/NACK信号的比特数)和MCS信息,对分别分配到一个或多个层的CW,配置ACK/NACK信号(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数据信号(上行线路数据)和CQI(下行线路质量信息),从而生成发送信号。
具体而言,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首先根据从资源量确定单元204输入的资源量(ACK/NACK信号的资源量),对ACK/NACK信号进行调制。另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根据从资源量确定单元204输入的资源量(CQI的资源量),对CQI进行调制。另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根据使用从资源量确定单元204输入的资源量(CQI的资源量)所确定的资源量(从各时隙的资源量中去除CQI的资源量后的资源量),对发送数据进行调制。
这里,在进行Non-MIMO发送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将使用上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ACK/NACK信号、数据信号和CQI配置在一个CW上,从而生成发送信号。另外,在进行SU-MIMO发送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将使用上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ACK/NACK信号和数据信号配置在两个CW上,并且将CQI配置到两个CW中的部分CM,从而生成发送信号。另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在进行Non-MIMO发送时,将一个CW分配到一个层,在进行SU-MIMO发送时,将两个CW分配到多个层。例如,在进行SU-MIMO发送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对于两个CW#0和CW#1,将CW#0分配到层#0和层#1,将CW#1分配到层#2和层#3。
另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在存在应发送的数据信号和CQI时,在多个CW中的一个CW中,如图1所示,使用速率匹配,将数据信号和CQI通过时间复用和频率复用分配到上行线路数据信道(PUSCH)。另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在存在应发送的数据信号和ACK/NACK信号时,在所有多个层中,用ACK/NACK信号覆盖(删截)一部分数据信号。也就是说,通过所有层发送ACK/NACK信号。另外,在不存在应发送的数据信号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对上行线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分配CQI和ACK/NACK信号。然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将生成的发送信号(包含ACK/NACK信号、数据信号或CQI)分别输出至发送单元206-1~206-M。
发送单元206-1~206-M分别对应于天线201-1~201-N而配备。另外,各发送单元206具有发送处理单元207和无线处理单元208。
具体而言,发送单元206-1~206-M的各发送处理单元207对从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输入的发送信号(对应于各层的信号)进行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处理,将数据信号、ACK/NACK信号和CQI变换到频域。然后,发送处理单元207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输入的上行线路资源分配信息,将通过DFT处理获得的多个频率分量(包含在PUSCH上发送的ACK/NACK信号和CQI)映射到上行线路数据信道(PUSCH)中。然后,发送处理单元207将映射到PUSCH中的多个频率分量变换为时域波形,并在该时域波形中附加CP。
无线处理单元208对附加了CP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变换等),并经由各天线201-1~201-M将其发送。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这里,主要说明终端200的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的控制信息(ACK/NACK或CQI)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的确定方法的细节。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进行SU-MIMO发送时,即,通过不同的多个层发送配置有控制信息的多个CW时的资源量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终端200(发送信号生成单元205)将作为控制信息的ACK/NACK信号配置到两个CW(CW#0和CW#1)上。
以下说明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确定方法1~5。
<确定方法1>
确定方法1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配置控制信息的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确定各层中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具体而言,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下式(3),基于CW#0的编码率和CW#1的编码率中的较低的CW的编码率(编码率rlowMCS),确定各层中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QCW#0+CW#1
在式(3)中,O表示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于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例如CRC的比特数,但也有P=0的情况),L表示总层数(配置各CW的合计层数)。
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如式(3)所示,将与式(1)同样地对编码率rlowMCS的倒数(1/rlowMCS)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乘法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由此,在所有层中,能够确保对各CW要求的接收质量。具体而言,在配置有CW#0和CW#1中编码率较低的CW(编码率rlowMCS的CW)的层中,使用基于编码率rlowMCS所确定的资源量QCW#0+CW#1即适当的资源量进行发送,因此对于配置在该CW的控制信息,能够满足所需的接收质量。另外,在配置有CW#0和CW#1中编码率较高的CW的层中,使用基于编码率rlowMCS(即,另一CW的编码率)所确定的资源量QCW#0+CW#1进行发送,但由于使用适当的资源量以上的资源量进行发送,因此对于配置给该CW的控制信息,能够充分满足所需的接收质量。
这样,确定方法1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以多个CW中编码率较低的CW为基准,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换言之,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多个CW中被分配到恶劣的传播路径环境的层的CW,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由此,能够在包含分配到恶劣的传播路径环境的层的CW的所有CW中,可靠地确保所需的接收质量。即,在基站100中,能够满足所有CW所要求的接收质量(LTE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所要求的接收质量)。因此,在基站100中,通过合成CW#0和CW#1,能够在合成后的控制信息中可靠地满足所需的接收质量,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
<确定方法2>
确定方法2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具体而言,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下式(4),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QCW#0+CW#1
在式(4)中,rCW#0表示CW#0的编码率,rCW#1表示CW#1的编码率。
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如式(4)所示,将与式(1)同样地对编码率rCW#0的倒数(1/rCW#0)及编码率rCW#1的倒数(1/rCW#1)的平均值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乘法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里,配置在CW#0上的控制信息1比特被编码成(1/rCW#0)比特。同样地,配置在CW#1上的控制信息1比特被编码成(1/rCW#1)比特。即,配置在各CW上的控制信息1比特的编码后的比特数的平均值((1/rCW#0)+(1/rCW#1)/2)相当于适合于CW#0和CW#1的合成的比特数的平均值。因此,各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1/rCW#0)+(1/rCW#1)/2)相当于合成CW#0和CW#1后的合成CW的编码率的倒数。
这里,在确定方法1(式(3))中,基于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较低的编码率)来确定资源量。因此,对于配置有CW#0和CW#1中的一个CW(编码率较低的CW)的层,确定适当的资源量,但对于配置有另一个CW(编码率较高的CW)的层确定适当的资源量以上的资源量,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相对于此,在确定方法2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合成CW#0和CW#1后的合成CW的编码率的倒数(各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由此,对于配置在CW#0和CW#1中编码率较高的CW的层,确定比确定方法1的情况少的资源量。也就是说,对于配置在编码率较高的CW的层,与确定方法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浪费的资源量。另一方面,对于配置在编码率较低的CW的层,确定比适当的资源量少的资源量。但是,在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如上所述,确定用于在所有CW的合成后满足所需接收质量的资源量,因此在基站100中,通过合成CW#0和CW#1,能够在合成后的控制信息中满足所需的接收质量。
这样,在确定方法2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多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各层中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由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确定方法3>
确定方法3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以及从基站100通知的校正系数,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具体而言,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下式(5),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QCW#0+CW#1
在式(5)中,rCW#0表示CW#0的编码率,γoffset表示从基站100作为控制参数通知的校正系数。
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如式(5)所示,将与式(1)同样地对编码率rCW#0的倒数(1/rCW#0)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资源量乘以校正系数γoffset所得的乘法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里,将从基站100通知的校正系数γoffset的一例示于图6。基站100根据两个CW#0和CW#1的编码率差(接收质量之差)或编码率比(接收质量之比),选择校正系数γoffset
具体而言,基站100在用于确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一个CW的编码率(这里是CW#0的编码率rCW#0)比另一个CW的编码率(这里是CW#1的编码率rCW#1)低时,选择小于1.0的值的校正系数γoffset(图6所示的信令#A~#C的校正系数)。
另一方面,基站100在用于确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一个CW的编码率(这里是CW#0的编码率rCW#0)比另一个CW的编码率(这里是CW#0的编码率rCW#1)高时,选择大于1.0的值的校正系数γoffset(图6所示的信令#E、#F的校正系数)。
但是,CW的编码率差(接收质量之差)越小,基站100选择越接近1.0的值的校正系数γoffset(没有CW的编码率差时(相同时),选择图6所示的信令#D的校正系数(1.0))。
然后,基站100将包括控制参数的设定信息通过高层通知给终端200,该控制参数包含所选择的校正系数γoffset(校正系数γoffset的信令号)。
这样,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使用根据两个CW的编码率差(接收质量之差)设定的校正系数γoffset,对基于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倒数)确定的资源量进行校正。
例如,如上所述,在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这里是CW#0的编码率rCW#0)的倒数确定资源量时,对于另一个CW(这里是CW#1)设定过剩的资源量。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通过对基于较低编码率的倒数确定的资源量乘以值小于1.0的校正系数γoffset,能够降低对另一个CW(这里是CW#1)的过剩的资源使用。同样地,在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高的编码率的倒数来确定资源量时,对于另一个CW,资源量不足。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通过对基于较高的编码率的倒数确定的资源量乘以值大于1.0的校正系数γoffset,能够增加对另一个CW的资源量。
这样,在式(5)中,使用根据两个CW的编码率差设定的校正系数γoffset来校正仅基于一个CW的编码率(这里是CW#0的编码率rCW#0)确定的资源量,从而可求基于两个CW(合成两个CW后的所需接收质量)的资源量。
另外,换言之,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两个CW的编码率差来校正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倒数)。具体而言,两个CW的编码率差越大,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使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倒数)的校正量(γoffset)越大,从而调整为校正后的编码率成为与两个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近似的值。也就是说,校正后的编码率的倒数(式(5)中为γoffset/rCW#0)相当于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近似的值)。并且,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校正后的编码率的倒数(图5中为γoffset/rCW#0)),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样,在确定方法3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一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以及根据两个CW的编码率差设定的校正系数,确定各层中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由此,能够确定考虑了两个CW双方的资源量,因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另外,根据确定方法3,即使在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式(5)中为CW#0的编码率rCW#0)极小时(例如,rCW#0无限接近0时),通过对基于该编码率rCW#0计算的资源量乘以根据两个CW的编码率差设定的校正系数offset,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变得庞大。即,通过校正系数,能够限制过剩的资源分配。
此外,如果预先决定使用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来确定资源量QCW#0+CW#1以代替使用式(5)所示的CW#0的编码率rCW#0,则作为候选校正系数γoffset,只要仅设定1.0以下的值即可。例如,只要仅设定图6所示的候选校正系数γoffset中的信令#A~#D的校正系数γoffset即可。由此,能够削减用于通知校正系数γoffset的信令量。
同样地,如果预先决定使用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高的编码率来确定资源量QCW#0+CW#1以代替使用式(5)所示的CW#0的编码率rCW#0,则作为候选校正系数γoffset,只要仅设定1.0以上的值即可。例如,只要仅设定图6所示的候选校正系数γoffset中的信令#D~#F的校正系数γoffset即可。由此,能够削减用于通知校正系数γoffset的信令量。
另外,也可根据式(5)所示的CW#0的编码率rCW#0是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还是较高的编码率,来切换使用校正系数γoffset的候选表。例如,在式(5)所示的CW#0的编码率rCW#0是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时,也可使用设定有图6所示的信令#A~#D的校正系数γoffset的候选表,在式(5)所示的CW#0的编码率rCW#0是两个CW的编码率中较高的编码率时,也可使用设定有图6所示的信令#D~#F的校正系数γoffset的候选表。
<确定方法4>
确定方法4中,对基于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倒数)计算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乘以校正系数这一点与确定方法3(数式(5))相同。但是,在确定方法4中,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于确定方法3。
以下,具体说明确定方法4。
如上所述,配置控制信息的两个CW在基站100侧合成,因此若着眼于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接收质量”,则在两个CW合成后可获得(“合成后的CW的接收质量”/“一个CW的接收质量”)倍的接收质量。另外,“合成后的CW的接收质量”是在合成两个CW时获得的接收质量。
因此,为了在所有CW中维持所要求的接收质量,作为对基于一个CW的编码率(倒数)计算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校正系数,只要设定(“一个CW的接收质量”/“合成后的CW的接收质量”)即可。由此,在两个CW合成后,能够以必要最小限度的资源量,确保在配置有控制信息的各CW中维持所要求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
另外,一般而言,在接收质量与编码率之间,有越增加信号的接收质量,该信号的编码率越高的关系。因此,作为校正系数,能够替换为(“一个CW的编码率”/“合成后的CW的编码率”)以代替(“一个CW的接收质量”/“合成后的CW的接收质量”)。也就是说,“合成后的CW的编码率”是合成两个CW时的合成CW的编码率。
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首先根据下式(6),设定由(“一个CW的编码率(rCW#0)”/“合成CW的编码率(rCW#0+CW#1)”)表示的校正系数γoffset。再有,作为在式(6)中上述‘一个CW的编码率’,使用CW#0及CW#1中CW#0的编码率rCW#0
在式(6)中,MCW#0SC PUSCH-initial表示CW#0的PUSCH中的发送带宽,MCW#1SC PUSCH-initial表示CW#1的PUSCH中的发送带宽,NCW#0Symb PUSCH-initial表示CW#0的PUSCH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PUSCH的发送码元数,NCW#1Symb PUSCH-initial表示CW#1的PUSCH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PUSCH的发送码元数。另外,CCW#0表示将对CW#0配置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CCW#1表示将配置在CW#1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Kr CW#0表示CW#0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Kr CW#1表示CW#1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例如,在CW#0被分配到两个层且在各层中分配到12发送码元且12子载波时,CW#0的资源量(MCW#0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为288(RE)。详细而言,MCW#0SC PUSCH-initial为12子载波,12发送码元有两层,因此若NCW#0Symb PUSCH-initial作为24发送码元进行处理,则CW#0的资源量(MCW#0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为288(=12×24)。此外,MCW#0SC PUSCH-initial、MCW#1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NCW#1Symb PUSCH-initial是初次发送时的数值。
即,式(6)所示的(MCW#0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MCW#1SC PUSCH-initial·NCW#1Symb PUSCH-initial)表示CW#0和CW#1各自的数据信号的发送资源量的合计值,(ΣKr CW#0+ΣKr CW#1)表示CW#0和CW#1各自的数据信号(所有码块)所分配的PUSCH的发送码元总数(或CW#0和CW#1的合计比特数)。因此,式(6)所示的(MCW#0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MCW#1SC PUSCH-initial·NCW#1Symb PUSCH-initial)/(ΣKr CW#0+ΣKr CW#1)是指合成后的CW的编码率的倒数(1/(合成CW的编码率(rCW#0+CW#1)))。
并且,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将式(6)所示的校正系数γoffset代入例如式(5)。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下式(7),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QCW#0+CW#1
也就是说,如式(7)所示,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将与式(1)同样地对编码率rCW#0的倒数(1/rCW#0)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资源量乘以校正系数γoffset所得的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里,将式(5)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rCW#0)”的倒数(1/rCW#0)乘以式(6)所示的校正系数γoffset(“一个CW的编码率(rCW#0)”/“合成CW的编码率(rCW#0+CW#1)”)所得的结果成为合成CW#0和CW#1所得的合成CW的编码率的倒数(1/(合成CW的编码率(rCW#0+CW#1)))。即,通过以校正系数γoffset(式(6))校正两个CW中的一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1/rCW#0),可获得合成CW的编码率的倒数(1/(合成的CW的编码率(rCW#0+CW#1)))即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使用合成CW的编码率的倒数作为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样,在确定方法4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基于一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以及根据两个CW的接收质量比(编码率比)计算的校正系数,确定各层中控制信息的分配所需的资源量。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使用一个CW的编码率(接收质量)与合成后的两个CW的编码率(接收质量)之比、即两个CW的编码率比(接收质量比)作为校正系数。由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能够以必要最小限度的资源量,确保在配置有控制信息的各CW中维持所要求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这样,在确定方法4中,能够确定考虑了两个CW双方的资源量,因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而且,在确定方法4中,能够在终端200侧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接收质量)计算校正系数,因此不需要如确定方法3那样从基站100向终端200通知校正系数。即,在确定方法4中,与确定方法3相比,能够降低从基站100至发送至终端200的信令量。
另外,在确定方法4中,式(6)所示的校正系数γoffset的分母表示CW#0和CW#1各自的比特数的合计值。因此,即使在CW#0和CW#1中任一个CW的编码率极低(数据大小极小)时,由于设定还考虑了另一个CW的编码率的校正系数γoffset,因此也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变得庞大。
<确定方法5>
在通过多个层以同一时间/同一频率发送同一控制信息时,即,进行Rank1发送时,分配给通过多个层发送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在所有层中相同。
因此,此时,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优选基于各层中能以同一资源量(例如,某RE(例如1RE))发送的比特数来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具体而言,CW#0的编码率rCW#0表示使用1RE能够发送的CW#0的比特数,CW#1的编码率rCW#1表示使用1RE能够发送的CW#1的比特数。这里,在将配置CW#0的层数设为LCW#0,将配置CW#1的层数设为LCW#1时,在所有层(即(LCW#0+LCW#1)个层)中使用各1RE能够发送的比特数WRE如下式(8)所示。
WRE=rCW#0×LCW#0+rCW#1×LCW#1…(8)
也就是说,意味着,在各层,使用1RE能够平均发送(WRE/(LCW#0+LCW#1))比特的数据信号。换言之,只要使用(WRE/(LCW#0+LCW#1))作为分配到各层的CW的编码率(使用1RE能够发送的比特数)的平均值即可。由此,在将通过多个层发送的两个CW的合成后,能够以必要最小限度的资源量,确保在配置有控制信息的各CW中维持所要求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
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下式(9),基于分配到各层的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rCW#0×LCW#0+rCW#1×LCW#1)/(LCW#0+LCW#1))的倒数,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QCW#0+CW#1
也就是说,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如式(9)所示,将与式(1)同样地对分配到各层的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的倒数((LCW#0+LCW#1)/(rCW#0×LCW#0+rCW#1×LCW#1))乘以偏移量βoffset PUSCH所得的乘法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里,式(9)所示的分配到各层的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rCW#0×LCW#0+rCW#1×LCW#1)/(LCW#0+LCW#1))可以表示为rCW#0×(LCW#0/(LCW#0+LCW#1))+rCW#1×(LCW#1/(LCW#0+LCW#1))。也就是说,意味着,对于CW#0的编码率rCW#0,进行与分配CW#0的层数(LCW#0)相对于所有层数(LCW#0+LCW#1)的比例对应的加权,对于CW#1的编码率rCW#1,进行与分配CW#1的层数(LCW#1)相对于所有层数(LCW#0+LCW#1)的比例对应的加权。
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分配有各CW的层数相对于分配有多个CW的所有层的比例,进行各CW的编码率的加权。具体而言,相对于分配有多个CW的所有层,分配有CW的层数的比例越大,对该CW的编码率赋予的权重越大。例如,在确定方法2(式(4))中,简单地求出两个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未考虑分配各CW的层数。与此相对,在确定方法5(式(9))中,能够准确地获得配置CW的所有层中的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
这样,在确定方法5中,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使用在各层中以同一资源量(例如1RE)能够发送的比特数的平均值作为分配到各层的CW的编码率的平均值,确定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由此,能够确定考虑了分配到多个层的两个CW双方的资源量,因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对于控制信息使用Rank1发送,因此各层中资源量相同,但有时因数据信号而使用Rank1发送以外的发送模式,此时,各层中的资源量不同。此时,如确定方法5那样,通过在各层中假定同一资源量来求能够发送的比特数的平均值,从而能够计算不多不少的资源量。即,确定方法5是在数据信号的发送带宽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的方法。例如,若初次发送时(子帧0)的CW#0为ACK,CW#1为NACK,在重发时(子帧8)的CW#0中分配新分组,且在CW#1中发生重发分组,则在子帧8中,产生新分组与重发分组的发送带宽不同的情况。此时,在子帧8中,通过将有关在子帧8中初次发送的CW#0的信息作为CW#0信息、将有关在子帧0中初次发送的CW#1的信息作为CW#1信息而分别代入式(9)等,从而计算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另外,上述方法是假定在各层中使用同一资源量发送控制信息而计算的方法,是由多个层以同一时间和同一频率发送同一控制信息时,即,在进行Rank1发送时有效的方法。
而且,在确定方法5中,能够在终端200侧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接收质量)计算校正系数,因此不需要如确定方法3那样从基站100向终端200通知校正系数。即,在确定方法5中,与确定方法3相比,能够降低从基站100至发送至终端200的信令量。
另外,确定方法5中,式(9)所示的与编码率的倒数对应的部分((LCW#0+LCW#1)/(rCW#0×LCW#0+rCW#1×LCW#1))的分母表示在分别分配有CW#0和CW#1的所有层中使用1RE能够发送的比特数的合计值。因此,即使在CW#0和CW#1中任一个CW的编码率极低(数据大小极小)时,由于也考虑另一个CW的编码率,因此也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变得庞大。
此外,若假定对分配CW的各层分配相同的资源量,则能够表达为MCW#0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MSC PUSCH-initial(0)·NSymb PUSCH-initial(0)·LCW#0以及MCW#1SC PUSCH-initial·NCW#1Symb PUSCH-initial=MSC PUSCH-initial(1)·NSymb PUSCH-initial(1)·LCW#1。这里,MSC PUSCH-initial(0)·NSymb PUSCH-initial(0)表示分配CW#0的各层中的、每层的初次发送数据信号时的资源量,MSC PUSCH-initial(1)·NSymb PUSCH-initial(1)表示分配CW#1的各层中的、每层的初次发送数据信号时的资源量。使用它们简单变换式(9),则变成式(10)。另外,由于LCW#0+LCW#1=L,因此式(10)等价于式(11)。
另外,假设分配了CW的各层的资源量相同,均为Wlayer(=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 -initial),则式(9)可表示为下述式(12)。
此外,在式(12)中,((LCW#0+LCW#1)×Wlayer)与下式(13)相同。
M C W # 0 s c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N C W # 0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M C W # 1 s c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N C W # 1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 13 )
此外,由于Wlayer=MSC PUSCH-initial·NSymb PUSCH-initial以及LCW#0+LCW#1=L,因此若简单变换式(10),则成为下式(14)。
以上说明了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确定方法1~5。
另外,基站100的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与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的确定方法1~5同样地,确定接收信号中所含的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或CQI)的资源量。然后,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基于确定的资源量,从分配有上行线路的数据信号的信道(例如PUSCH)中,提取对下行线路数据(PDSCH信号)的来自各终端的ACK/NACK或CQI。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采用SU-MIMO发送方法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中,基于两个CW的编码率中的较低的编码率,或者两个CW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决定了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与此相对,实施方式2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处理以外,考虑存在于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中的层间干扰的差异来确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实施方式2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引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的设定单元101(图4)除了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处理以外,还设定校正系数(αoffset(L))。
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除了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处理以外,使用从设定单元101输入的校正系数(αoffset(L))来确定资源量。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2的终端200的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图5)使用从基站100通知的校正系数(αoffset(L))来确定资源量。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确定方法6>
在控制信息的层数或秩(Rank)数与数据信号的层数或秩数相同时,在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中,发生相同的层间干扰。例如,在将配置控制信息的CW#0分配到层#0,将配置数据信号的CW#1分配到层#1来进行空间复用时,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成为Rank2而造成相同程度的层间干扰。
另一方面,在控制信息的秩数与数据信号的秩数不同时,在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中,发生不同的层间干扰。在将同一控制信息配置到CW#0、CW#1并通过层#0、层#1发送时,即进行Rank1发送时,相比于将不同的数据信号配置到CW#0、CW#1,并配置到层#0、层#1的情况,层间干扰少。
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的秩数或层数,使按上述算式(例如式(1)等)计算出的资源量增减。
具体而言,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如下式(15)所示,基于一个CW(CW#0或CW#1)或两个CW的编码率,使用上述式(1)确定各层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对所确定的资源量乘以取决于秩数或层数的校正系数αoffset(L),并将乘法结果除以总层数L,从而计算资源量QCW#0+CW#1
此外,在式(15)中,αoffset(L)表示取决于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的层数或秩数的校正系数。
例如,在数据信号的秩数或层数大于控制信息的秩数或层数时,如图7所示,随着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之间的秩数或层数之差增加,校正系数αoffset(L)示意地减少。此外,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之间的秩数或层数之差越小,使校正系数越接近1.0。
另一方面,在数据信号的秩数或层数小于控制信息的秩数或层数时,如图8所示,随着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之间的秩数或层数之差增加,校正系数αoffset(L)示意地增加。
此外,层间干扰取决于传播路径变动或信道矩阵等,因此即使在秩数或层数相同的情况下,层间干扰也不同。因此,难以使用一个设定值进行适当的校正。因此,也可在各层中准备基站100与终端200之间共用的多个校正系数αoffset,基站100从多个设定值中选择一个,并通过高层或PDCCH通知给终端200。终端200接收来自基站100的校正系数αoffset,并与确定方法6同样地使用校正系数αoffset来计算资源量。此外,也可以使基站100能够向各层(或各秩)通知偏移量βoffset PUSCH
由此,能够考虑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的层间干扰的差异来设定资源量,因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此外,层间干扰取决于传播路径变动(信道矩阵)等,因此在高层中无法频繁变更。因此,为了对应频繁变化的传播路径变动,也可以通过通知间隔比高层短的PDCCH的1比特来通知有无校正系数。由于PDCCH是在各子帧中进行通知,因此可实现灵活的切换。另外,通过使用PDCCH的1比特来仅指示有无校正系数的切换,从而也能减少信令量。
此外,上述校正系数具有根据各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和CQI等)不同的设定值,但也可以对各控制信息(ACK/NACK信号及CQI等)使用共用通知(使用共用的设定值的通知)。例如,在对终端通知设定值1时,在终端中选择ACK/NACK信号用的与设定值1对应的校正系数,并选择CQI用的与设定值1对应的校正系数。由此,只要对多个控制信息通知一个设定值即可,因此能够减少通知校正系数的信令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数据信号与控制信息的秩数或层数而使校正系数增减,但层数和秩数与CW关联很大,因此也可根据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的CW数使校正系数增减。另外,也可以根据数据信号和控制信息的秩数、层数或CW数是否为1或是否大于1而使校正系数增减。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1中,假定在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层数相同的情况。与此相对,实施方式3中,在实施方式1的处理中,考虑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层数的差异来确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实施方式3的基站和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引用图4和图5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的基站100的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图4)进行与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的处理,并基于初次发送时和重发时的层数来计算分配控制信息的所需的资源量。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在于,在ACK/NACK和CQI接收单元111中,扩展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计算式。
另一方面,实施方式3的终端200的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图5)进行与实施方式1大致同样的处理,并基于初次发送时和重发时的层数来计算分配控制信息的所需的资源量。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在于,在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扩展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计算式。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说明具有以上的结构的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确定方法7>
在确定方法1~6中,假定在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层数相同的情况。另外,在初次发送时,例如通过式(9)(确定方法5)设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由此对于控制信息,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以上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
但是,在确定方法1~6(例如式(9)等)中,无论是在初次发送时,还是在重发时,各层中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均相同,因此在变更(例如减少)重发时的数据信号的层数时,因层数的减少,控制信息在所有层中的总资源量也减少。因此,在重发时,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比初次发送时下降(例如参照图9)。例如,如图9所示,在使用分配通知信息(ULgrant)将层数从4(初次发送时)变更为2(重发时)时,随着数据信号的资源量减少,对控制信息(例如ACK/NACK信号)的所有层中的总资源量也减少。
因此,资源量确定单元204根据在重发时配置各CW的层数,重新设定重发时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具体而言,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在重发时,不使用在初次发送时计算出的每层的资源量,将在重发时(当前)配置各CW的层数代入式(9),重新计算重发时(当前时刻)的每层的资源量。这里,层数以外的信息(MCW#0SC PUSCH-initial、MCW#1SC PUSCH-initial、NCW#0Symb PUSCH-initial、NCW#1Symb PUSCH-initial、ΣKr CW#0、ΣKr CW#)使用以满足固定的差错率(例如10%)的方式设定的初次发送时的数值。具体而言,若也考虑LCW#0+LCW#1=L,则重发时(当前)的式(9)成为式(16)。
其中,LCW#0 current、LCW#1 current表示分配CW#0、CW#1的重发时(当前)的层数,LCW#0 initial、LCW#1 initial表示分配CW#0、CW#1的初次发送时的层数。此外,在确定方法1~6中,假定在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为相同的层数,因此在初次发送时和重发时未区别分层数,但在确定方法1~6中使用的层数与各CW的比特数、资源量等同样,表示初次发送时的信息。
另外,式(16)是对式(9)中的分母的各项乘以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层数之比(LCW#0 current/LCW#0 initial、LCW#1 current/LCW#1 initial)所得的式,若与式(11)组合,则成为式(17)。
由此,在发送数据信号的层数减少时,每层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增加。也就是说,被配置控制信息的各层的总资源量在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成为相同程度(即,(被配置控制信息的层数×每层的控制信息的资源量)成为相同程度),即使在重发时,对于控制信息,也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以上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参照图10)。
由此,即使在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发送数据信号的层数不同的情况下,也能考虑重发时(当前)的层数来设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因此既能防止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劣化,又能降低资源的浪费。
另外,在重发时的层数与初始发送时的层数的比率(重发时的层数/初次发送时的层数)在CW#0和CW#1的双方均为1/A(A:整数)倍时,也可使用下述式(18)以代替式(17)。
其中,Linitial、Lcurrent分别表示初次发送时、重发时的总层数。此外,在上述条件((重发时的层数/初次发送时的层数)=1/A)以外时,控制信息的资源量是过剩或不足,因此有时造成资源量的浪费或低质量。但是,当上述条件以外的几率低时,或者设定为可避免发生上述条件以外的情况时,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只要使用式(18)来计算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即可。
另外,上面说明了重发时的总资源量比初次发送时的总资源量(例如层数)减少的情况。但是,在重发时的总资源量比初次发送时的总资源量(例如层数)增加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控制信息的资源量过剩,也可以在资源量确定单元204中适用式(16)、式(17)或式(18)。
另外,层数也可以替换为天线端口数。例如,将上述说明中的初始发送时的层数(图10中为4)替换为初始发送时的天线端口数(图10中为4个),将重发时(当前)的层数(图10中为2)替换为重发时(当前)的天线端口数(图10中为两个),以及将总层数替换为总天线端口数。即,资源量确定单元204将式(16)、式(17)或式(18)中的层数替换为天线端口数,以计算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这里,在将层数定义为发送不同的信号序列的天线端口数时,层数与天线端口数未必相同。例如,以4天线端口进行Rank1发送时,对于4天线端口发送同一信号序列,因此层数为1。此时,在初次发送时以4天线端口进行4层发送,而在重发时以4天线端口进行1层发送(rank1发送)时,无需校正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另一方面,在初次发送时以4天线端口进行4层发送,而在重发时以1天线端口(1层)进行发送时,必须校正控制信息的资源量。
另外,通过使每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增加相当于重发时所用的天线端口数的减少的量,还能够避免校正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例如,在天线端口数从4减少到2时,使每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增加3dB(即两倍),而在天线端口数从4减少到1时,使每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增加6dB(即四倍)即可。
另外,在使用重发时所用的天线端口数与初次发送时相同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时,可以例如使用式(11)或式(14)。另外,在使用重发时所用的天线端口数与初次发送时不同的预编码矢量(或矩阵)时,可以将式(16)、式(17)或式(18)的层数替换为天线端口数来使用。
另外,式(16)、式(17)也可以适用于一个CW为ACK,另一个CW为NACK,且CW数减少的情况。具体而言,在初次发送的CW#0为ACK,CW#1为NACK,且仅重发CW#1时,在式(16)或式(17)中代入LCW#0 current=0,从而控制信息的资源量成为式(19)。此外,式(19)表示只有CW1为NACK的情况,但与此相反,在只有CW0为NACK的情况下,只要将式(19)中的CW1信息替换为CW0信息即可。
另外,也可以在用两个CW发送时使用式(11)或式(14),而在用一个CW重发时使用式(19)作为例外处理。例如,在初次发送时使用2CW的4天线端口发送中,在重发时进行1CW的2天线端口发送的情况下,在重发时使用式(19)。另外,在接收质量极端降低等时使用的后退(Fallback)模式等中,有可能在重发时进行1CW的1天线端口发送,此时,也可使用式(19)作为例外处理。此外,式(19)也变为如式(20)所示的使用校正值的算式。
这里,式(20)中的W表示校正值。校正值W也有时基于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CW0或CW1的层数(或天线端口数)来确定。例如,作为式(20)中的校正值W,使用重发时的天线端口数与初次发送时的分配CW0或CW1的天线端口数之比。另外,校正值W也可包含在偏移量βoffset PUSCH中。例如,基于初次发送时与重发时的CW0或CW1的层数(或天线端口数),确定偏移量βoffset PUSCH
另外,上面说明了在重发时也使用初始发送时的CW信息计算资源量的情况。在重发时也使用初次发送时的CW信息计算资源量的理由在于,重发时的数据信号的差错率未被设定为10%等固定值的可能性高。具体而言,基站在初次发送时以数据信号的差错率成为10%的方式对各终端分配资源,但在重发时只要能够改善初次数据信号的差错即可,因此将比初次发送时少的资源分配给数据信号的可能性高。也就是说,若在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计算式中,重发时的数据信号的资源量(MSC PUSCH-retransmission·NSymb PUSCH-retransmission)减少,则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也减少,导致控制信息的接收质量下降。因此,通过使用初次发送时的信息来确定资源量,对于控制信息确保一定程度以上的接收质量(所需的接收质量)。此外,ΣKr、ΣKr CW#0、ΣKr CW#1在初次发送与重发时相等。
另外,即使在初次发送时将数据差错率设定为10%(0.1)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重发时因时间延迟导致数据信号的差错率远离10%(有可能差错率进一步增加)。因此,优选在重发时确定资源量时乘以校正值(K)。例如,如式(21)那样,也可以对各CW中的初次发送时的层数(LCW#0 initial、LCW#1 initial)与重发时的层数(LCW#0 current、LCW#1 current)之比乘以对于在各CW中产生的项目而不同校正值(KCW#0、KCW#1)。或者,也可如式(22)那样,将初次发送时的层数(Linitial)与重发时的层数(Lcurrent)之比乘以校正值(K)。另外,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乘以一个或多个对于时间延迟的校正值即可。
另外,作为与确定方法1~7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施加在重发时一定使用与初次发送时相同的层数的限制。例如,也可禁止通过分配信息(ULgrant)等而变更重发时的各CW的层数。另外,即使在重发时各CW的层数减少的情况下,ACK/NACK仍可以以与初次发送时相同的层数进行发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
(1)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MIMO发送模式设为由LTE规定的传输模式3、4,即支持发送2CW的发送模式,而将non-MIMO发送模式设为除此以外的传输模式,即仅发送1CW的发送模式。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假定以多个CW进行发送的MIMO发送模式以及以一个CW进行发送的Non-MIMO发送模式来进行说明。详细而言,如上所述,假定在MIMO发送模式中,通过多个层(或多个秩)发送信号,而在Non-MIMO中,通过一个层(或一个秩)发送信号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MIMO发送模式(例如SU-MIMO发送)中通过多个天线端口发送信号,在Non-MIMO中通过一个天线端口发送信号。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码字也可替换为传输块(TB:TransportBlock)。
(2)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ACK/NACK和CQI作为控制信息,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要求比数据信号高的接收质量的信息(控制信息)均可适用。例如,也可将CQI或ACK/NACK替换为PMI(有关预编码的信息)或RI(有关秩的信息)。
(3)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层”是指空间上的虚拟传播路径。例如,在MIMO发送中,在同一时间和同一频率下,通过空间上的不同的虚拟传播路径(不同的层)发送由各CW生成的数据信号。另外,“层”有时也称为流(stream)。
(4)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终端基于配置有控制信息的两个CW的编码率之差(或编码率之比)来确定控制信息的资源量的情况,但也可使用两个CW的MCS之差(或MCS之比)以代替两个CW的编码率之差(或编码率之比)。或者,作为编码率,也可使用编码率与调制方式的组合。
(5)此外,既可将上述偏移量称为校正系数,也可将校正系数称为偏移量。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校正系数及偏移量(αoffset(L)、βoffset PUSCH、γoffset)也可组合任两个或三个而用作一个校正系数或偏移量。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天线进行说明,但用天线端口(antennaport)也可以同样地适用本发明。
天线端口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的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一定指一个物理天线,有时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3GPPLTE中,未规定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天线端口,而将天线端口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的最小单位。
另外,有时天线端口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vector)的权重的最小单位。
此外,层数也可定义为在空间上同时发送的不同的数据信号的数。进而,层也可是从与数据信号或导频信号相关联的天线端口发送的信号(或该空间上的通信线路)。例如,在LTE-A中,在上行线路的解调用导频信号中正在研究的用于加权控制的矢量(预编码矢量)中,层与预编码矢量一一对应。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硬件的协作下,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LSI)、或特大LSI(Ultra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终端装置,通过不同的多个层发送配置有控制信息的两个码字,该终端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多个层各自中的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发送信号生成单元,将使用所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所述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两个码字上,从而生成发送信号,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或者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所述资源量。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所述两个码字中的第1码字的编码率rCW#0的倒数与第2码字的编码率rCW#1的倒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平均值,确定式(31)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L表示所述多个层的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对所述两个码字中的任一个码字的编码率rCW#0的倒数乘以校正系数γoffset所得的乘法结果(γoffset/rCW#0)作为所述平均值,确定式(32)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L表示所述多个层的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对所述编码率rCW#0的倒数乘以根据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之差设定的所述校正系数γoffset所得的所述乘法结果(γoffset/rCW#0)作为所述平均值,确定所述式(32)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对所述编码率rCW#0的倒数乘以式(33)所示的所述校正系数γoffset所得的所述乘法结果(γoffset/rCW#0)作为所述平均值,确定所述式(31)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一个CW的编码率(rCW#0)”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编码率rCW#0,“合成CW的编码率(rCW#0+rCW#1)”表示将所述两个码字合成时的合成码字的编码率,MCW#0SC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上行信道中的发送带宽,MCW#1SC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所述一个码字以外的另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发送带宽,NCW#0Symb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发送码元数,NCW#1Symb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另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发送码元数,CCW#0表示将配置在所述一个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CCW#1表示将配置在所述另一个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Kr CW#0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Kr CW#1表示所述另一个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式(34)所示的所述平均值,确定式(35)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M C W # 0 s c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N C W # 0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M C W # 1 s c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 N C W # 1 s y m b P U S C H - i n i t i a l Σ r = 0 C C W # 0 - 1 K r C W # 0 + Σ r = 0 C C W # 1 - 1 K r C W # 1 ... ( 34 )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L表示所述多个层的数量,MCW#0SC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一个码字的上行信道中的发送带宽,MCW#1SC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所述一个码字以外的另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发送带宽,NCW#0Symb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发送码元数,NCW#1Symb PUSCH-initial表示所述另一个码字的所述上行信道中的每单位发送带宽的发送码元数,CCW#0表示将配置在所述一个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CCW#1表示将配置在所述另一个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Kr CW#0表示所述一个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Kr CW#1表示所述另一个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使用对所述多个层各自分配的码字的编码率的平均值((rCW#0×LCW#0+rCW#1×LCW#1)/(LCW#0+LCW#1))的倒数作为所述平均值,确定式(36)所示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L表示所述多个层的数,rCW#0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一个码字的编码率,rCW#1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另一个码字的编码率,LCW#0表示配置所述一个码字的层数,LCW#0表示配置所述另一个码字的层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根据重发时配置各码字的层数,重新设定式(37)所示的所述重发时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rCW#0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第1码字的编码率,rCW#1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第2码字的编码率,LCW#0 current表示在所述重发时配置所述第1码字的层数,LCW#1 current表示在所述重发时配置所述第2码字的层数。
在所述终端装置中,所述确定单元基于在初次发送时配置有各码字的层数与在重发时配置各码字的层数之比,确定式(38)所示的所述重发时的所述资源量QCW#0+CW#1
其中,O表示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P表示对所述控制信息追加的用于纠错的比特数,βoffset PUSCH表示偏移量,rCW#0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第1码字的编码率,rCW#1表示所述两个码字中的第2码字的编码率,(LCW#0 current/LCW#0 initial)表示在初次发送时配置所述第1码字的层数LCW#0 initial与在所述重发时配置所述第1码字的层数LCW#0 current之比,(LCW#1 current/LCW#1 initial)表示在初次发送时配置所述第2码字的层数LCW#1 initial与在所述重发时配置所述第2码字的层数LCW#1 current之比,(MSC PUSCH-initial(0)·Nsymb PUSCH-initial(0))表示在初次发送时对配置所述第1码字的各层中的每层的数据信号分配的资源量,(MSC PUSCH-initial(1)·Nsymb PUSCH -initial(1))表示在初次发送时对配置所述第2码字的各层中的每层的数据信号分配的资源量,CCW#0表示将配置在所述第1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CCW#1表示将配置在所述第2码字上的数据信号分割成码块时的分割数,Kr CW#0表示所述第1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Kr CW#1表示所述第2码字的各码块内的比特数。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确定用于发送配置有控制信息的两个码字的不同的多个层各自中的、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并将使用所述资源量进行了调制的所述控制信息,配置在所述两个码字上,从而生成发送信号,基于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中较低的编码率,或者所述两个码字的编码率的倒数的平均值,确定所述资源量。
2010年6月21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0-140751号和2010年9月30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10-221392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在移动通信系统等中是有用的。

Claims (12)

1.在多个层上发送控制信息的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
发送单元,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终端装置,
所述多个层的数目是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终端装置,
所述第一资源量是对于第一码字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发送带宽、以及对于第一码字在每层上的发送码元的数目的乘积;以及
所述第二资源量是对于第二码字的PUSCH发送带宽、以及对于第二码字在每层上的发送码元的数目的乘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终端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是肯定响应/否定响应ACK/NACK信号。
5.在多个层上接收控制信息的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信号;以及
控制信息提取单元,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并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层的数目是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5的基站装置,
所述第一资源量是对于第一码字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发送带宽、以及对于第一码字在每层上的发送码元的数目的乘积;以及
所述第二资源量是对于第二码字的PUSCH发送带宽、以及对于第二码字在每层上的发送码元的数目的乘积。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基站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是肯定响应/否定响应ACK/NACK信号。
9.在多个层上发送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所述发送方法包括:
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10.在多个层上接收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所述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所述控制信息的信号;
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11.用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
通过将对于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
使用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资源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12.用于控制处理的集成电路,所述处理包括:
在多个层上接收包括控制信息的信号;
通过将对于所述多个层的全部的每资源元素的可发送比特的总数的倒数乘以所述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以及偏移量,对于所述多个层的每个确定所述控制信息的资源量;以及
基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确定的资源量从所接收的信号提取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将第一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一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以及第二编码率与分配给第二码字的层数的相乘结果相加,计算可发送比特的总数,所述第一编码率通过将第一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一资源量而获得,并且所述第二编码率通过将所述第二码字的比特数除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码字的数据信号的第二资源量而获得。
CN201511009969.6A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 Active CN105554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0751 2010-06-21
JP2010140751 2010-06-21
JP2010-221392 2010-09-30
JP2010221392 2010-09-30
CN201180026631.5A CN102934482B (zh)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631.5A Division CN102934482B (zh)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54814A true CN105554814A (zh) 2016-05-04
CN105554814B CN105554814B (zh) 2019-01-04

Family

ID=453710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631.5A Active CN102934482B (zh)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CN201511009969.6A Active CN105554814B (zh)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集成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631.5A Active CN102934482B (zh) 2010-06-21 2011-06-07 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8) US8830911B2 (zh)
EP (3) EP3340675B1 (zh)
JP (2) JP5715129B2 (zh)
KR (2) KR101833695B1 (zh)
CN (2) CN102934482B (zh)
AU (1) AU2011270584B2 (zh)
BR (1) BR112012031268B1 (zh)
CY (1) CY1120539T1 (zh)
DK (1) DK2584827T3 (zh)
ES (1) ES2668811T3 (zh)
HR (1) HRP20180949T1 (zh)
HU (1) HUE038240T2 (zh)
LT (1) LT2584827T (zh)
PL (1) PL2584827T3 (zh)
PT (1) PT2584827T (zh)
RS (1) RS57335B1 (zh)
RU (2) RU2556877C2 (zh)
SG (2) SG10201404644VA (zh)
SI (1) SI2584827T1 (zh)
TW (2) TWI514803B (zh)
WO (1) WO201116188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12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10249572A (zh) * 2017-02-06 2019-09-1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短pdcch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82946A (zh) * 2017-03-10 2019-12-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2886A1 (en) * 2010-07-09 2013-05-15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source derivation method
US8848557B2 (en) * 2010-08-25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CN103477583B (zh) * 2011-04-19 2016-11-09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预编码方法、预编码装置
JP6442781B2 (ja) * 2013-07-19 2018-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WO2017026972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Intel IP Corporation Uci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ES2741582T3 (es) 2015-12-01 2020-02-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canismo predictivo de retroalimentación de acuse de recibo
EP4075704A1 (en) 2016-05-11 2022-10-19 IDAC Holdings, Inc. Physical (phy) layer solutions to support use of mixed numerologies in the same channel
JP6844025B2 (ja) * 2017-03-20 2021-03-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次世代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コードワードとレイヤをマッピング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KR102254897B1 (ko) 2017-03-25 2021-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상 잡음 제거를 위한 ptrs 수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9644094B (zh) 2017-08-04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601223B2 (en) * 2017-08-18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RQ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using multiple code words
US11516834B2 (en) * 2017-11-13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R112020009847A2 (pt) * 2017-11-17 2020-11-03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para um terminal e estação base
JP6947291B2 (ja) * 2018-03-30 2021-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608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指示信道资源分配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96207A (zh) * 2007-04-28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
CA2725684A1 (en) * 2008-05-27 200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clu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via uplink channel
CN101695017A (zh) * 2009-10-27 201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与装置
CN101702631A (zh) * 2009-11-04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0064407A1 (ja) * 2008-12-02 2010-06-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符号化率設定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30587B2 (en) * 2001-08-22 2006-10-31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dministrative Agency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75167B2 (ja) * 2005-06-14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JP4668843B2 (ja) 2006-05-26 2011-04-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106372B1 (ko) 2006-11-06 2012-01-18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계층 치환을 이용한 mimo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1944896A1 (en) 2007-01-09 2008-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control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71982B2 (ja) * 2007-01-09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1595763B (zh) * 2007-01-31 2012-0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和无线终端
JP5131998B2 (ja) 2007-06-15 2013-01-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9099288A2 (en) 2008-02-04 200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tonomous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DK2291940T4 (en) * 2008-02-06 2018-08-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EDURES AND DEVICES RELATING TO DOWNLINK ALLOCATIONS
CA2722138C (en) * 2008-04-28 2014-12-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link modulating and coding scheme to amount of resources
KR101591086B1 (ko) * 2008-05-21 2016-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JP5391275B2 (ja) * 2008-06-30 2014-01-15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ノーマル及びバーチャル二重レイヤack/nack間の選択
JP5357254B2 (ja) * 2008-07-22 2013-12-0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時に、多重符号語ベースの単一ユーザmimoが用いられるシステムにおけるphich割当及び参照信号生成方法
JP2010140751A (ja) 2008-12-11 2010-06-24 Nsk Ltd 発電素子
US8625554B2 (en) * 2009-01-30 2014-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MIMO wireless systems
JP2010221392A (ja) 2009-02-25 2010-10-07 Kyocera Corp 光通信用スリーブの内径研磨ピン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内径研磨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WO2010125737A1 (ja) * 2009-04-28 2010-11-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2823179B (zh) * 2010-03-22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100155B2 (en) * 2010-05-03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89156B2 (en) * 2010-06-18 2015-03-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ng a codeword and determining a symbol length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JP5392523B2 (ja) * 2010-08-13 2014-01-22 ゼットティーイー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物理的アップリンク共有チャンネル上で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マルチプレクスする方法
US8848557B2 (en) * 2010-08-25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US8990656B2 (en) * 2010-11-17 2015-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608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指示信道资源分配信息的设备和方法
CN101296207A (zh) * 2007-04-28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以及终端
CA2725684A1 (en) * 2008-05-27 200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clu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via uplink channel
WO2010064407A1 (ja) * 2008-12-02 2010-06-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符号化率設定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1695017A (zh) * 2009-10-27 201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与装置
CN101702631A (zh) * 2009-11-04 2010-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UALCOM.: "《Clarity some parameters for determining control resources on PUSCH》", 《3GPP TSG-RAN-WG1 MEETING#57 R1-09203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12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10249572A (zh) * 2017-02-06 2019-09-17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短pdcch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49572B (zh) * 2017-02-06 2022-08-1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短pdcch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82946A (zh) * 2017-03-10 2019-12-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1270584B2 (en) 2014-03-13
RU2012152641A (ru) 2014-07-27
KR20130118738A (ko) 2013-10-30
EP3340675B1 (en) 2020-03-18
RS57335B1 (sr) 2018-08-31
US8830911B2 (en) 2014-09-09
JP5883523B2 (ja) 2016-03-15
EP3340675A1 (en) 2018-06-27
SI2584827T1 (en) 2018-06-29
DK2584827T3 (en) 2018-07-02
US20170033910A1 (en) 2017-02-02
CN105554814B (zh) 2019-01-04
US20190363855A1 (en) 2019-11-28
US20230074444A1 (en) 2023-03-09
EP3694250B1 (en) 2021-02-24
CN102934482A (zh) 2013-02-13
SG186233A1 (en) 2013-01-30
US20180323937A1 (en) 2018-11-08
JPWO2011161887A1 (ja) 2013-08-19
US20180048449A1 (en) 2018-02-15
TWI584608B (zh) 2017-05-21
KR20170066708A (ko) 2017-06-14
EP2584827A4 (en) 2017-08-09
BR112012031268A2 (pt) 2016-11-01
CN102934482B (zh) 2016-02-03
AU2011270584A1 (en) 2012-12-06
US11533147B2 (en) 2022-12-20
RU2659232C2 (ru) 2018-06-29
US10826666B2 (en) 2020-11-03
SG10201404644VA (en) 2014-10-30
HUE038240T2 (hu) 2018-10-29
LT2584827T (lt) 2018-05-10
KR101833695B1 (ko) 2018-02-28
PL2584827T3 (pl) 2018-08-31
RU2556877C2 (ru) 2015-07-20
RU2015120327A (ru) 2015-11-27
HRP20180949T1 (hr) 2018-08-10
US10057035B2 (en) 2018-08-21
EP2584827A1 (en) 2013-04-24
US9755805B2 (en) 2017-09-05
JP5715129B2 (ja) 2015-05-07
TW201208279A (en) 2012-02-16
PT2584827T (pt) 2018-06-22
EP3694250A1 (en) 2020-08-12
CY1120539T1 (el) 2019-07-10
US10419189B2 (en) 2019-09-17
TW201624939A (zh) 2016-07-01
US9509477B2 (en) 2016-11-29
TWI514803B (zh) 2015-12-21
KR101747480B1 (ko) 2017-06-14
US20130064212A1 (en) 2013-03-14
WO2011161887A1 (ja) 2011-12-29
US20140341154A1 (en) 2014-11-20
ES2668811T3 (es) 2018-05-22
EP2584827B1 (en) 2018-03-21
BR112012031268B1 (pt) 2021-02-09
JP2015146602A (ja) 2015-08-13
US20210006374A1 (en) 2021-01-07
RU2015120327A3 (zh) 2018-04-26
US11949624B2 (en)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4482B (zh) 终端装置以及其通信方法
CN108964859B (zh) 多输入多输出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执行其的用户终端
CN102217220B (zh)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群集配置设定方法
RU2686849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торной mimo-передачи по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lte
CN102725984B (zh) 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10063039A (zh) 在物理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中复用控制信息
EP254000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an enabled transport block
KR20210116708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channel stat information)의 다중화 및 생략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81107A (zh) 移动站装置、处理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92549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无线电链路监视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6370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02939739A (zh) 用于映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84742A (zh) 用于指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模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54292A (zh)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1605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JP2022501956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7889247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9565878A (zh) 一种在大型mimo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296001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5471544B (zh) 信道质量/状态指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JP7393455B2 (ja) セルラー電話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Trust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