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4292A -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4292A
CN104054292A CN201380005547.4A CN201380005547A CN104054292A CN 104054292 A CN104054292 A CN 104054292A CN 201380005547 A CN201380005547 A CN 201380005547A CN 104054292 A CN104054292 A CN 104054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bit sequence
bits
interweaving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55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4292B (zh
Inventor
金奉会
徐东延
梁锡喆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054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4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4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42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04L1/0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feedback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涉及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支持载波聚合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特别地,获取要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的比特,以及获取并且发送指示无线信道状态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CSI)比特和与多个载波相关的多个ACK/NACK比特。此外,所述多个ACK/NACK比特和所述CSI比特使用不同的里德-穆勒编码块(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和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编码。

Description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之一是支持高数据传输率。为此目的,已经研究了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协作多点传输(Cooperative MultiplePoint transmission,CoMP)、中继(relay)以及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各种技术。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是将多个频带聚合到一个系统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独立地可操作的频带可以被称作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
另外,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上行链路来发送各种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的示例包括用于HARQ操作的ACK/NACK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用户设备可以包括给基站反馈的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以及可以基于另一信道状态信息来生成并且分析一个信道状态信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在支持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相关的多个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具体地,通过借助于获取表示无线信道状态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比特和与多个载波相关的多个ACK/NACK比特构造的要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发送的比特来发送控制信息。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多个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通过使用单独的里德-穆勒(reed-muller)编码块(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和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来编码。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通过执行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来生成第一比特序列,由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32比特序列在该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通过执行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来生成第二比特序列,由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32比特序列在该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针对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执行交织。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对经交织的比特序列执行调制。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和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在相同的基本序列(basis sequences)的基础上执行编码。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第一里德-穆勒(Reed Muller)编码块和第二里德-穆勒(Reed Muller)编码块中的每个都将输入比特序列编码为32比特序列。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通过由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截断(truncation)或者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经编码的比特来生成第一比特序列,以及通过由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截断(truncation)或者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经编码的比特来生成第二比特序列。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前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一时隙发送,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后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二时隙发送。
附加地或另选地(additionally or alternatively),经交织的比特序列被调制为多个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符号。
发明效果
在同时发送有关ACK/NACK的信息和有关CSI的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通过PUCCH格式3来发送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因为有关ACK/NACK的信息和有关CSI的信息被独立地RM编码(encoding)并且独立地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所以独立的性能要求可以是易于适合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图2示出无线帧(radio frame)结构。
图3示出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的示例。
图4示出在3GPP LTE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结构的示例。
图5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6是将单载波系统与多子载波系统相比较的示例。
图7示出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对交叉载波进行调度的子帧结构的示例。
图8示出控制信号在其中根据PUCCH格式被映射的无线电资源。
图9示出与由算式1和表2所生成的20个比特的输出比特相对应的时隙。
图10示出双RM编码。
图11例示根据双RM编码的交织技术。
图12示出对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进行编码的方法的示例。
图13示出第一交织技术。
图14示出第二交织技术。
图15示出第三交织技术。
图16示出第四交织技术。
图17示出根据第四交织技术的最后结果。
图18示出应用了根据本说明书的方法的发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为了澄清本描述,将基于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及其演进(evolution)的3GPP LTE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作为使用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的演进型UMTS(Evolved-UMTS,E-UMTS)的一部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组织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LTE-A(Advanced,先进)是LTE的演进。
图1例示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10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Base Station,BS)11。BS11将通信服务提供给通常称作小区(cell)的特定地理区域15。小区中的每个都可以被划分成多个区域,并且区域中的每个都被称作扇区(sector)。一个BS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一般而言,BS11指的是与UE13进行通信的固定站(fixed station),并且它还可以被称作其它术语,诸如演进型NodeB(evolved NodeB,eNB)、基站收发机系统(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接入点(Access Point)或接入网(AccessNetwork,AN)。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2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还可以被称作其它术语,诸如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U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无线装置(Wireless Devic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无线调制解调器(Wireless Modem)、手持式装置(Handheld Device)或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AT)。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ownlink,DL)指的是从BS11到UE12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uplink,UL)指的是从UE12到BS11的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是支持双向通信的系统。能够使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模式、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等来执行双向通信。TDD模式在UL传输和DL传输中使用不同的时间资源。FDD模式在UL传输和DL传输中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BS11和UE12使用被称作无线帧(radio frame)的无线电资源彼此通信。
图2例示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
参照图2,无线帧(radio frame)包括10个子帧(subframe),并且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slot)。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发送一个子帧花费的时间称作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TTI可以是最小调度单元。
一个时隙可以包括时域中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OFDM符号被用来表示一个符号周期(symbol period),因为根据多址方案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并且可以被称作其它术语。例如,如果SC-FDMA被用作上行链路多址方案,则对应的符号可以被称作SC-FDMA符号。一个时隙例示成包括7个OFDM符号,但是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的数目可以依赖于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而改变。依照3GPP TS36.211V8.5.0(2008-12),1个子帧在正常(normal)CP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1个子帧在扩展(extended)CP中包括6个OFDM符号。无线帧的结构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在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目和在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目。
图3示出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resource grid)的示例。
参照图3,下行链路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并且包括频域中的NRB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块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它在时域中包括一个时隙以及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
在下行链路时隙中包括的资源块数NRB依赖于小区中所构造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bandwidth)。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数NRB可以是6至110中的任一个。上行链路时隙可以具有与下行链路时隙相同的结构。
资源网格上的元素(element)中的每个都被称作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资源网格上的资源元素可以由时隙内的索引对(pair)(k,l)标识。在这里,k(k=0,...,NRBx12-1)指示频域中的子载波索引,并且l(l=0,...,6)指示时域中的OFDM符号索引。
在图3中,一个资源块被例示为包括7x12个资源元素,包括时域中的7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然而,在资源块内的OFDM符号的数目和子载波的数目不限于此。可以依赖于CP的长度、频率间隔(frequency spacing)等以各种方式来改变OFDM符号的数目和子载波的数目。例如,OFDM符号的数目在正常CP情况下是7,并且OFDM符号的数目在扩展CP情况下是6。128、256、512、1024、1536以及2048中的一个可以被选择并且用作一个OFDM符号中的子载波的数目。
图4示出在3GPP LTE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示例。子帧包括两个连续(consecutive)的时隙。在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一个时隙的最多三个前面的OFDM符号成为分配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控制区(control region),以及剩余的OFDM符号成为分配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的数据区(data region)。除PDCCH之外的诸如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和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的控制信道可被分配给控制区。UE能够通过对通过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来读取通过PDSCH发送的数据信息。在这里,控制区被例示为包括3个OFDM符号,但是这仅是说明性的。PDCCH携带下行链路许可,该下行链路许可通知下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在PDSCH上的分配。更特别地,PDCCH能够携带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的传输格式的资源的分配、关于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较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的分配,所述较高层控制消息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传输功率控制命令、以及IP语音电话(voice over IP,VoIP)的激活。此外,PDCCH携带上行链路许可,该上行链路许可向UE通知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的分配。在子帧内的控制区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能够通过PCFICH来获知。PHICH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而携带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信号。
图5示出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5,在频域中上行链路子帧能够被划分成控制区和数据区。在其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在其上发送数据(还可以根据情况发送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UE可以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或者可以依赖于构造而发送PUCCH和PUSCH中的仅一个。
在子帧中以资源块对(RB pair,RB对)的形式分配用于MS的PUCCH。属于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占用不同的子载波。由属于PUCCH所被分配给的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占用的频率基于时隙边界(slot boundary)改变。这就是说,分配给PUCCH的RB对已经过在时隙边界处跳频(frequency-hopped)。UE能够通过根据时间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在PUCCH上能够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否定应答(Non-acknowledgement,NACK)和指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例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index,PM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以及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
PUSCH被映射到UL-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即,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传输块(transport block),即,用于在TTI期间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传输块可以包括用户数据。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的(multiplexed)数据。复用数据可以是用于UL-SCH的传输块和信道状态信息的复用。例如,复用成数据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是CQI、PMI或RI。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包括信道状态信息。
在下文中,将对多载波系统进行描述。
图6是将单载波系统与多载波系统相比较的示例。
参照图6,单载波系统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对于UE而言支持仅一个载波。载波的带宽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分配给UE的载波的数目是一个。相反,在多载波系统中,多个分量载波DL CC A至C和UL CC A至C可以被分配给UE。例如,为了将60MHz的带宽分配给UE,可以分配三个20MHz分量载波。
多载波系统可以被分类成相应的聚合(aggregate)载波在其中是连续的连续(contiguous)载波聚合系统,以及相应的载波在其中与彼此分开的非连续(non-contiguous)载波聚合系统。在本说明书中,“多载波系统”包括分量载波是连续的和分量载波是非连续的两种情况。
在收集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时作为目标的分量载波可以照原样使用现有系统中所使用的带宽以得到与现有系统的后向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例如,在3GPP LTE系统中,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以及20MHz的带宽,并且在3GPP LTE-A系统中,可以通过仅使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来构造20MHz或更多的宽频带。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在不照原样使用现有系统中的带宽的情况下定义新的带宽来构造宽频带。
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频带被划分成多个载波频率(Carrier-frequency)。在这里,载波频率意指小区的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 of a cell)。在下文中,小区(cell)可以意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进一步地,小区可以意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可选的(optional)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的组合(combination)。进一步地,一般地,在不考虑载波聚合(CA)的情况下,一个小区可以作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资源的对而连续地存在。为了通过特定小区来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首先,UE需要完成针对特定小区的构造(configuration)。针对小区的构造(configuration)意指其中针对对应小区的数据传输和接收所需要的系统信息的接收完成的状态。例如,构造(configuration)可以包括接收数据传输和接收所需要的公共物理层参数、MAC层参数或在RRC层中的特定操作所需要的参数的整个过程。已构造小区在仅可以发送分组数据的信息被接收到之后不久处于分组的传输和接收被启用的状态。
已构造小区可以存在于激活(Activation)状态或去激活(Deactivation)状态下。在这里,激活意味着数据在就绪状态下发送或者接收。UE可以监测或者接收已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验证自分配的资源(频率、时间等)。
去激活意味着业务数据的传输或接收是不可能的,并且最小信息的测量或传输/接收是可能的。UE可以接收用于从已去激活小区接收分组所需要的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SI)。另一方面,UE不监测或者接收已去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验证自分配的资源(频率、时间等等)。
小区可以被分类成主小区(primary cell)、次小区(secondary cell)以及服务小区(serving cell)。
主小区意指在主频率中操作的小区,并且可以意指与BS一起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procedure)或者由UE执行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在处理过程期间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次小区意指在次频率中操作的小区,并且在RRC连接被建立时被首先构造,以及可以被用来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
服务小区可以在未构造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或者无法提供CA的UE的情况下被构造为主小区。在构造了CA的情况下,服务小区的术语可以被用来表示主小区或由所有次小区中的一个小区或多个次小区所构造的集合。也就是说,主小区意指在RRC建立(establishment)和重建(re-establishment)状态下提供安全输入(security input)和NAS移动性信息(mobility information)的一个服务小区。根据UE的能力(capabilities),至少一个小区可以被构造成连同主小区一起形成服务小区,并且至少一个小区被称作次小区。因此,针对一个UE所构造的服务小区的集合可以由仅一个主小区或者由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次小区来构造。
主分量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PCC)意指与主小区相对应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PCC是在许多CC之中的UE及早与BS连接(Connection)或RRC连接(RRC Connection)的CC。PCC是执行连接(Connection)或RRC连接(RRC Connection)以相对于多个CC发信号并且管理作为与UE相关的连接信息的UE上下文(UE Context)信息的特定CC。进一步地,PCC与UE连接并且在RCC连接模式(RRC Connected Mode)的情况下连续地存在于激活状态下。
次分量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意指与次小区相对应的CC。也就是说,作为除PCC之外分配给UE的CC的SCC是用于除PCC之外UE的附加资源分配等等的扩展载波(Extended Carrier),并且可以被划分成激活和去激活状态。
与主小区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作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DL PCC),并且与主小区相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作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L PCC)。进一步地,在下行链路中,与次小区相对应的分量载波被称作DL次CC(DL Secondary CC,DL SCC),与次小区相对应的分量载波被称作上行链路次CC(UL SCC)。
主小区和次小区可以具有以下特性。
首先,主小区可以用于PUCCH的传输。第二,主小区被连续地激活,然而次小区可以根据特定条件被载波激活/去激活。第三,当主小区经过无线链路故障(RadioLink Failure,RLF)时,触发(triggering)RRC重建,但是当次小区经过RFL时,可以不触发RRC重建。第四,主小区可以由伴随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过程的安全密钥(security key)或处理过程改变。第五,可以通过主小区接收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息。第六,主小区可以由一对DL PCC和UL PCC连续地构造。第七,针对每个UE的不同分量载波(CC)可以被构造为主小区。第八,诸如主小区的重构造(reconfiguration)、添加(adding)以及去除(removal)的过程可以由RRC层执行。在添加新的次小区时,可以使用用来发送专用(dedicated)次小区的系统信息的RRC信令。
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构造一个服务小区,并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连接到彼此以构造一个服务小区。然而,服务小区无法由仅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造。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可以等于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概念。例如,如果服务小区1由DL CC1构造,则服务小区1的激活可以意指DL CC1的激活。如果服务小区2通过连接DL CC2和UL CC2来构造,则服务小区2的激活可以意指DL CC2和UL CC2的激活。在这点上,每个分量载波可以对应于该小区(cell)。
可以不同地设置在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目。下行链路CC的数目和上行链路CC的数目是与彼此相同的情况被称作对称(symmetric)聚合,并且下行链路CC的数目和上行链路CC的数目彼此不同的情况被称作非对称(asymmetric)聚合。进一步地,CC的尺寸(即,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当五个CC被用于70MHz频带的构造,五个CC可以被构造为5MHz CC(载波#0)+20MHz CC(载波#1)+20MHz CC(载波#2)+20MHz CC(载波#3)+5MHz CC(载波#4)。
如上所述,不类似于单载波系统,多载波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也就是说,一个UE可以通过多个DL CC来接收多个PDSCH。
另外,多载波系统可以支持交叉载波调度。交叉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可以是可以执行通过其它分量载波发送的PDSCH通过通过特定分量载波发送的PDCCH的资源分量和/或通过除基本上与特定分量载波链接的分量载波之外的其它分量载波发送的PUSCH的资源分配的调度方法。也就是说,PDCCH和PDSCH可以通过不同的下行链路CC发送,并且PUSCH可以通过另一上行链路CC发送,所述另一上行链路CC不是与由包括UL许可的PDCCH所发送的下行链路CC链接的上行链路CC。同样地,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系统可能需要指示PDCCH通过哪一个DLCC/UL CC来通知提供控制信息的PDSCH/PUSCH被发送的载波指示符。包括该载波指示符的字段可以在下文中被称作载波指示字段(carrier indication field,CIF)。
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多载波系统可以将载波指示字段(carrier indication field,CIF)包括在现有DCI格式中。在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系统(例如,LTE-A系统)中,因为CIF被添加到现有DCI格式(即,在LTE中使用的DCI格式),所以可以扩展1至3个比特,并且PDCCH结构可以再使用现有的编码方法、资源分配方法(即,基于CCE的资源映射)等等。
图7例示在多载波系统中用于交叉载波调度的子帧结构的示例。
参照图7,BS可以设置PDCCH监测DL CC集。PDCCH监测DL CC集由在所有聚合的DL CC之中的一些DL CC构造,并且当设置了交叉载波调度时,UE可以相对于仅在PDCCH监测DL CC集中包括的DL CC来执行PDCCH监测/解码。换句话说,BS发送PDCCH以PDSCH/PUSCH通过仅在PDCCH监测DL CC集中包括的DL CC来调度。可以UE特定地、UE组特定地或者小区特定地设置PDCCH监测DLCC集。
图7例示其中三个DL CC DL CC A、DL CC B、DL CC C被聚合并且DL CC A被设置为PDCCH监测DL CC的示例。UE可以通过DL CC A的PDCCH来接收针对DL CC A、DL CC B以及CL CC C的PDSCH的DL许可。CIF被包括在通过DL CC A的PDCCH发送的DCI中,并且结果,CIF可以指示对于哪一个DL CC所对应的DCI是DCI。
在下文中,将根据本说明书对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描述。
根据本说明书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上行链路来发送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针对HARQ的ACK或NACK信号(即,ACK/NACK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
用于HARQ的ACK/NACK信号/比特可以是与通过PDSCH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相对应的ACK/NACK信号。可以根据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码字的长度来确定ACK/NACK信号的比特数目。
CSI比特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CQI可以由各种方法生成。例如,各种方法包括照原样量化并且反馈信道状态的方法、计算并且反馈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的方法、诸如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Coding Scheme,MCS)的通知被实际上应用于信道的状态的方法等等。更具体地,CQI值可以是信道的SINR、载波与干扰和噪声比(Carrier to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CINR)、比特差错率(Bit Error Rate,BER)、帧差错率(Frame Error Rate,FER)等等,和通过将SINR、CINR、BER以及FER转换为可发送数据所获得的值。
CSI比特可以包括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RI是关于由UE所建议的层数的信息。也就是说,RI表示在空间复用中所使用的流的数目。可以仅在UE在MIMO模式下使用空间复用操作的情况下反馈RI。
CSI比特可以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PMI)。PMI在基于码本的预编码中提供关于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也就是说,PMI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相关。PMI在MIMO中的反馈可以被称作闭环MIMO(closed loop MIMO)。
如上所述,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可以被发送到PUSCH或PUCCH。在下文中,将对发送到PUCCH的示例进行描述。
PUCCH可以发送除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之外用于调度请求(ScedulingRequest,SR)的比特。可以根据PUCCH的格式来确定在PUCCH中包括的控制信息的内容,即,通过PUCCH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以下表例示根据PUCCH格式的UCI。
[表1]
PUCCH格式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
格式1 调度请求(SR)(unmodulated waveform,未调制波形)
格式1a 有/没有SR的1比特HARQ ACK/NACK
格式1b 有/没有SR的2比特HARQ ACK/NACK
格式2 CQI(20个编码比特)
格式2 仅用于扩展CP的CQI和1或2比特HARQ ACK/NACK(20个比特)
格式2a CQI和1比特HARQ ACK/NACK(20+1个编码比特)
格式2b CQI和2比特HARQ ACK/NACK(20+2个编码比特)
图8例示其中根据PUCCH格式映射控制信号的无线电资源。
如图8中所例示的,PUCCH格式2/2a/2b被定比特在频带边缘RB((band-edge RB)处。所对应的位置可以由m=0,1表示。此外,混频(mixed)的PUCCH RB被分配给在边缘RB处连续的位置(m=2)。进一步地,SR/HARQ-ACK/NACK可以被布置在在边缘RB处连续的位置(m=3)处。
如表1中所例示,在PUCCH格式2/2a/2b的情况下,可以包括20个比特的CQI信息。具体地,10个比特的CQI信息被包括在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并且剩余的10个比特的信息被包括在相同子帧的第二时隙中。分配给每个时隙的10个比特的CQI信息经过(20,k)里德-穆勒(Reed-Muller)编码。在1/2穿刺被应用于在其中执行了里德-穆勒编码的比特之后,应用QPSK调制。
(20,k)里德-穆勒编码根据以下表2和以下算式1执行编码作为线性块码(linearblock code)。以下表2表示针对(20,k)里德-穆勒编码的基本序列(basis sequences)。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比特可以被表示为a0,a1,a2,...,aA,并且(20,k)里德-穆勒编码的输出可以被表示为b0,b1,b2,...,bB。根据表2的(20,k)里德-穆勒编码的输入比特是最多13个比特。进一步地,经编码的输出是20比特序列。
[算式1]
b i = ( Σ n = 0 A - 1 ( a n · M i , n ) ) mod 2 , 其中i=0,1,2,...,B-1
[表2]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Mi,11 Mi,12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图9例示与由算式1和表2所生成的20个比特的输出比特相对应的时隙。
如上所述,在20个比特的输出比特之中的前10个比特对应于第一时隙,并且后10个比特对应于第二时隙,以及如附图中所例示的,跳频(frequency hopping)被应用于每个时隙。
根据表2的里德-穆勒编码被用来通过PUCCH来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SI)。如果信道状态信息(CSI)通过PUCCH来反馈,则使用根据以下表2和算式1的(32,A)里德-穆勒编码。表3表示针对(32,A)里德-穆勒编码的基本序列(basis sequences)。
根据以下表3,输入比特需要是11个比特或更多,并且经编码的输出比特被确定为32个比特。
[表3]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前述PUCCH格式2的技术特性被应用于3GPP LTE系统,并且在3GPP LTE-A中,引入了PUCCH格式3。
在LTE-A中,为了发送最多21个比特的UCI(ACK/NACK和SR),引入了PUCCH格式3,并且当使用PUCCH格式3时,可以在正常CP情形下发送48个比特的编码比特。
PUCCH格式3使用基于表3和算式1的(32,A)里德-穆勒编码(RM coding,RM编码)。当UCI比特数是11或更少时,在使用(32,A)里德-穆勒编码(RM coding,RM编码)时,可以使用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以根据PUCCH格式3的比特数(即,48个比特)来增加经编码的输出。如果UCI比特超过11个比特,则可以不执行基于表3和算式1的编码。在根据表3的编码中,输入比特的最大长度是11。为此目的,提出了双RM编码。
图10例示双RM编码。
根据表3,因为(32,A)RM码基本序列(RM code basis sequence)仅是11,所以当输入比特超过11个比特时,可以不根据表3执行编码。因此,像图10一样,通过使用两个(32,A)RM编码(RM coding)块来生成两个编码输出比特。
此外,执行速率匹配。也就是说,为了根据PUCCH格式3所需要的比特数(即,48个比特)来缩短编码比特,编码比特被截断(truncation)。此外,执行交织(interleaving)。
在最多21个比特的UCI被发送到不是PUCCH而是PUSCH的情况下,当UCI比特数是11或更少时,在执行根据表3的(32,A)RM编码之后,根据PUSCH码速率(code rate)执行截断(truncation)或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当UCI被发送到PUCCH时,在UCI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两个编码的比特序列通过使用双RM来生成,并且执行截断(truncation)或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以将序列调制为PUSCH码速率。
在其中包括调度请求(SR)的子帧中构造(configuration)PUSCH格式3的使用的情况下,当SR和ACK/NACK通过PUSCH格式3或PUSCH来发送时,首先布置ACK/NACK比特并且紧靠ACK/NACK比特布置SR比特。
图11例示根据双RM编码的交织技术。
如图11中所例示的,具有长度A和B的数据块(即,输入比特序列)被输入到(32,A)RM编码器和(32,B)RM编码器。(32,A)RM编码器输出32个比特的比特序列,但是最终通过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生成A0,A1,…,以及A23。(32,B)RM编码器同样最终生成B0,B1,…,以及B23.。输出比特被按两个比特顺序地输出以形成A0,A1,B0,B1,A2,A3,B2,B3,…,A22,A23,B22,B23的比特串。
QPSK调制(modulation)被应用于经交织的比特串,前24个比特(即,12个QPSK符号)通过第一时隙发送,并且后24个比特(即,12个QPSK符号)通过第二时隙发送。
本说明书提出了具有改进性能的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具体地,本说明书提出了在支持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C)相关的多个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来发送控制信息的技术。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是针对HARQ和CSI比特的ACK/NACK比特。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相对于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来使用不同的RM编码块。
一般而言,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具体地,ACK/NACK比特需要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但是足以满足比CSI低的性能要求。然而,在图11的示例中,不同种类的比特可以由相同的RM编码块编码。为了改进该方面,提出了相对于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来使用不同的RM编码块的技术。
进一步地,本说明书提出了发送与用于载波耦接(CC)的多个载波相对应的多个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的技术。例如,图11的示例只是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的示例,并且不包括发送CSI比特的技术。进一步地,对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进行编码的一般技术不考虑载波耦接(CC)。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可以改进该方面。
进一步地,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提出了使用相同的基本序列的多个RM编码块。例如,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提出了通常使用表3和算式1的多个RM编码块。在这种情况下,多个RM编码块输出相同长度(即,32个比特)的比特序列。然而,32个比特的比特序列可以通过速率匹配通过截断(truncation)或循环重复(cicularrepetition)而被调整为不同长度的序列。
进一步地,根据本说明书的技术不限于现有标准。例如,从针对ACK/NACK比特的第一RM编码块输出来执行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的长度不需要是24个比特。进一步地,从针对CSI比特的第二RM编码块输出来执行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的长度不需要是24个比特。
图12示出对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进行编码的技术的示例。
图12的示例涉及对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复用(multiplexing)以将经复用的比特发送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的技术。例如,CSI比特可以限于除非周期性CSI(Aperiodic CSI))比特以外的周期性CSI(Periodic CSI)。进一步地,在图12的示例中,在其上复用(multiplexing)并且发送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的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UL)信道被表示为PUCCH格式3。然而,对于多个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的复用(multiplexing),可以使用不同的PUCCH格式(format)。例如,甚至在通过使用“具有减少的SF的PUCCH格式3”、“PUSCH”等等来发送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不同的PUCCH格式(format)。在图12的示例被应用于PUCCH格式3的情况下,从一个子帧(subframe)所发送的比特的数量是48个比特,并且在设计并且发送新的PUCCH格式(format)的情况下,通过子帧发送的比特的数量可以是任何尺寸(即,X个比特)。如上所述,甚至在除48个比特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以下示例。
因为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需要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所以当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被发送到PUCCH格式(format)3时,即使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的总数小于12个比特,也使用双(dual)RM编码(encoding)。也就是说,根据图12的示例,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需要被独立地编码(encoding)和发送。在这种情况下,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根据每个性能要求被速率匹配(ratematching)。在现有的PUCCH格式(format)3中,每个双(dual)RM编码器(encoder)的输出(速率匹配所被应用于的输出)被确定为24个比特,但是根据图12的示例,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的数目是可变的。因此,根据性能要求,CSI比特和ACK/NACK比特的数目被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为24个比特或更多或者24个比特或更少,并且输出编码比特数(output coded bit)的和可以是48个比特。一般地,ACK/NACK的性能要求是BER10-3或更少,并且CSI的性能要求是BLER10-1或更少。像图12的示例,编码比特最后通过子帧的时隙(slot)1和时隙(slot)2发送以获得分集(diversity)增益。当相等的调制符号被发送到一个子帧的时隙1和时隙2时,ACK/NACK比特或CSI比特可以被设计成具有相等的传输差错率。为此目的,在假定了QPSK调制的情况下,ACK/NACK比特或CSI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outputcoded bit)可以是4的倍数。另外,当ACK/NACK比特或CSI比特被设计以不形成一个调制符号时,ACK/NACK比特或CSI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output coded bit)被确定为2的倍数。在对输出编码比特(output coded bit)的长度没有限制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调制符号由ACK/NACK比特或CSI比特所发送的调制符号的数目成为至少一个。
如图12中所例示的,ACK/NACK比特被输入到第一RM编码块(具体地,(32,A)RM编码器(RM encoder))。进一步地,ACK/NACK比特的长度可以被确定为2≤A≤11。也就是说,ACK/NACK比特可以是多个。在图12的示例中,因为支持与载波耦接(CC)相关的多个载波相关的ACK/NACK比特并且可以相对于每个载波(例如,每个分量载波或每个小区)来设置ACK/NACK比特,所以当载波与彼此耦接时,ACK/NACK比特被设置为许多数。例如,ACK/NACK比特中的一个支持主小区,以及另一个比特可以支持次小区。进一步地,ACK/NACK比特可以将SR比特包括在SR子帧中。第二编码块(具体地,(32,B)RM编码器(RM encoder))的输入是CSI比特,并且其长度可以由1≤B≤11确定。即使分量载波与彼此耦接,但是因为可以根据优先级来反馈CSI信息的仅一个比特,所以CSI比特可以是最小一个比特。在ACK/NACK输入被编码之后,在其中执行了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被设置为M,并且可以由A0,A1,…,AM-1表示。进一步地,在CSI输入被编码(encoding)之后,在其中执行了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的输出编码比特(outputcoded bit)的长度被设置为N(=48-M),并且可以由B0,B1,…,BN-1表示。
更具体地,ACK/NACK比特由第一块1210获得,并且由第一RM编码块1220编码。因为第一RM编码块1220是基于表3的,所以经编码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确定为32个比特。该比特序列通过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被转换为M比特输出。具体地,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截断或者循环重复具有长度32个比特的序列以生成M个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的输出可以由A0,A1,…,AM-1表示。
另外,CSI比特可以由第二块1240获得,并且由与第一RM编码块1220分开的第二RM编码块1250编码。因为第二RM编码块1250是基于表3的,所以经编码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确定为32个比特。该比特序列通过第二速率匹配块1260被转换为N比特输出。也就是说,第二速率匹配块1260截断或者循环重复具有长度32个比特的序列以生成N个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
可以假定M和N是2的倍数或4的倍数。调制可以是QPSK调制。在下文中,将在四个技术的基础上对生成交织(interleaving)所被应用于的比特串的方法进行描述。
第一交织技术
图13示出第一交织技术。
如上所述,在图13的示例中,在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中所生成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设置为8,并且在第二速率匹配块1260中所生成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设置为40。也就是说,该示例是其中针对ACK/NACK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被确定为8、并且针对CSI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被设置为4的示例。
在图13的示例中,交织通过另选地通过调制符号单元(在QPSK的情况下为2比特单元)提取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A0,A1,…,AM-1)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B0,B1,…,BN-1)来执行。
如图13中所例示的,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的前2个比特(调制符号单元)被选择,并且然后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的前2个比特被选择。进一步地,其后,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被另选地提取/选择。最后,根据图13的示例经交织的结果与以下算式2相同。
[算式2]
A0,A1,B0,B1,…,AM-2,AM-1,BM-2,BM-1,BM,BM+1,…,BN-2,BN-1
在算式2中,当满足M+N=48时,算式2的前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一时隙发送,并且算式2的后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二时隙发送。
图13的示例由伪码表达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串b0,b1,…,b47(由算式2的形式所表达的经交织的比特序列)被发送到PUCCH格式3以成为PUCCH的输入。
第二交织技术
图14示出第二交织技术。
如上所述,在图14的示例中,在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中所生成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设置为8,并且在第二速率匹配快1260中所生成的比特序列的长度被设置为40。也就是说,该示例是其中针对ACK/NACK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被确定为8、并且针对CSI比特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被设置为40的示例。
图14的示例是其中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A0,A1,…,AM-1)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B0,B1,…,BN-1)分别被同样地布置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处的示例。也就是说,该示例是其中在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之中分配给第一时隙的比特数和分配给第二时隙的比特数可能是与彼此相同的示例。进一步地,该示例是其中在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之中分配给第一时隙的比特数和分配给第二时隙的比特数可能是与彼此相同的示例。
具体地,该示例举例说明在针对每两个调制符号(在QPSK的情况下为每4个比特)通过连接ACK/NACK比特和CSI输出编码比特来提取与一个调制符号相对应的比特串之后通过连接剩余的比特串来生成比特串的方法。也就是说,为了使比特序列分配给第一时隙,每4个比特提取2个比特。在这种情况下,在4个比特之中的2个比特的剩余比特被分配给第二时隙。
最后,根据图14的示例经交织的结果与以下算式3相同。
[算式3]
i)在M是4的倍数的情况下(M<N):
A0,A1,A4,A5,…,AM-4,AM-3,B0,B1,B4,B5,…,BN-4,BN-3,A2,A3,A6,A7,…,AM-2,AM-1,B2,B3,B6,B7,…,BN-2,BN-1
i)在M是2的倍数、不是4的倍数的情况下(M<N):
A0,A1,A4,A5,…,AM-2,AM-1,B2,B3,B6,B7,…,BN-2,BN-1,A2,A3,A6,A7,…,AM-4,AM-3,B0,B1,B4,B5,…,BN-4,BN-3
在M>N的情况下,比特串可以由相同的方法生成。上述交织操作可以由一般块交织实现。
第二交织技术由伪码表达如下。
由向量b3 0开始逐行将交织器输入向量序列b1,k=0,1,…,23写成12x2矩阵:
b 3 &OverBar; 0 b 3 &OverBar; 1 . . . . . . b 3 &OverBar; 22 b 3 &OverBar; 23
块交织器的输出是从由向量b3 0开始从12x2矩阵逐列读出的b=[b4 0,b4 1,…,b4 23]。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串b0,b1,…,b47(由算式3的形式所表达的经交织的比特序列)被发送到PUCCH格式3以成为PUCCH的输入。
当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的RM编码/速率匹配结果中的每个都是A0,A1,…,AM-1,B0,B1,…,BN-1,时,在图14的示例中,A0比特可以成为经交织的输出的第一比特。也就是说,A0比特可以成为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MSB。结果,当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编码比特或与CSI比特相对应的编码比特的长度小于24时,所对应的编码比特通过使用PUCCH格式3而被发送到整个子帧。
当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同时地发送时,ACK/NACK比特的长度和CSI比特的长度(例如,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的长度)是变化的,并且结果,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通过使用诸如RRC信令或PDCCH的较高层信令(higherlayer signaling)而被发送到UE。
当ACK/NACK比特的长度大于11时使用一般双RM编码,并且ACK/NACK输入比特串通过待编码的一个比特被另选地输入到两个RM编码器中的每个。根据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因为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被独立地编码,所以当仅输入ACK/NACK比特时,可能需要用于用现有装置等效地操作的装置如下。
两个RM编码器中的一个RM编码器的输入比特串由a0,a1,…,aK-1表达,并且另一个RM编码器的输入比特串可以被假定为b0,b1,…,bL-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K+L>11。当两个RM编码器的输入是大于11个比特的ACK/NACK比特时,ACK/NACK比特在与下面的伪码相同的操作之后被另选地输入到两个RM编码器以获得与相关技术相同的输入比特图案。
第三交织技术
图15示出第三交织技术。第三交织技术是组合第一交织技术和第二交织技术的方法。
像图14的示例,图15的示例是其中与ACK/AN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A0,A1,…,AM-1)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B0,B1,…,BN-1)分别被同样地布置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处的示例。也就是说,该示例是其中在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之中分配给第一时隙的比特数和分配给第二时隙的比特数可能是与彼此相同的示例。进一步地,该示例是其中在与CSI比特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之中分配给第一时隙的比特数和分配给第二时隙的比特数可能是与彼此相同的示例。
如图15中所例示的,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被连接到彼此。此外,在针对每两个调制符号(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为每4个比特)相对于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更具体地,输出编码比特)提取比特串对应的一个调制符号之后(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提取2个比特之后),剩余的比特串被连接到彼此以生成比特串。
也就是说,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对于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的每4个比特,前2个比特被分配给第一时隙并且后2个比特被分配给第二时隙。进一步地,相同的操作被应用于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当这样的操作被另选地应用于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时,可以获得图15的结果。
最后,根据图15的示例经交织的结果与以下算式4相同。
[算式4]
i)在M是4的倍数的情况下(M<N):
A0,A1,B0,B1,A4,A5,B4,B5…,AM-4,AM-3,BN-4,BN-3,A2,A3,B2,B3,A6,A7,B6,B7,…,AM-2,AM-1,BN-2,BN-1
i)在M是2的倍数、不是4的倍数的情况下(M<N):
A0,A1,B0,B1,A4,A5,B4,B5,…,AM-2,AM-1,BM-2,BM-1,A2,A3,B2,B3,A6,A7,…,AM-4,AM-3,…,BM-4,BM-3,BN-4,BN-3
第四交织技术
图16示出第四交织技术。第四交织技术是将第一交织技术和第二交织技术组合的方法。
像图14和15的示例,图16的示例是其中与ACK/AN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A0,A1,…,AM-1)和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B0,B1,…,BN-1)分别被同样地布置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处的示例。
如图16中所例示的,第一速率匹配块1230的输出被同样地布置在由相应的24个比特所构造的两个序列1610和1630处。进一步地,第二速率匹配块1260的输出被同样地布置在两个序列1610和1630的剩余部分处。也就是说,与ACK/NACK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A0,A1,…,AM-1)被划分成待同样地布置在第一序列1610和第二序列1630处的两个。进一步地,与CSI比特相对应的输出编码比特(B0,B1,…,BN-1)被划分成待同样地布置在第一序列1610和第二序列1630处的两个。
其后,执行交织使得每个24比特序列的前部(例如,在整个24个比特之中的前24比特)和后部(在整个24个比特中的后12比特)顺序地越过彼此。也就是说,如图16中所例示的,可以通过将第一序列1610映射到第三序列1620的方法来执行交织。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二序列1630映射到第四序列1640的方法来执行交织。
可以通过耦接第三序列1620和第四序列1640获得最后结果。图17示出根据第四交织技术的最后结果。
根据图16和图17的示例,在仅发送ACK/NACK比特的情况下,可以以与现有情况相同的形式生成经交织的比特(在相关技术中在仅发送ACK/NACK比特的情况下)。进一步地,CSI比特连同ACK/NACK比特一起发送,并且像前述示例,在通过使用单独的RM编码块来执行单独编码(separate coding)的情况下,存在优点在于与ACK/NACK比特和CSI比特相对应的经编码的输出(coded output)在PUCCH格式3的两个时隙处被同样地映射和发送。
将在参数和算式的基础上在下面对图16和图17的示例进行描述。
假定了针对A/N输入的RM编码器输出是A0,A1,…,AM-1并且针对CSI输入的RM编码器输出是B0,B1,…,BN-1。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了M是2的倍数。可以表达{c0,c1,….,c23}={A0,A1,…,B0,B1,…,}。{c0,c1,….,c23}对应于图16的第一序列1610。
可以表达
{d0,d1,….,d23}对应于图16的第二序列1630。
在这种情况下,{c0,c1,….,c23}的比特串的长度成为原因是A0,A1,…,AM-1的长度是并且B0,B1,…,BN-1的长度是
{d0,d1,….,d23}的长度成为原因是A0,A1,…,AM-1的长度是并且B0,B1,…,BN-1的长度是
在图17中所例示的交织(interleaving)之后生成比特串的方法可以由伪码表达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比特串b0,b1,…,b47在被发送到PUCCH格式3时成为PUCCH的输入。
图18例示前述示例所被应用于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前述技术可以由用户设备1000实现为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装置。用户设备1000可以与基站1100进行通信。
用户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10、存储器(memory)1030以及射频(RF)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1020。处理器1010可以根据从外面提供的信息、预先存储在其中的信息等等来分配无线电资源。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之中,由用户设备所执行的程序、技术以及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010实现。存储器1030与处理器1010连接以存储各种信息以用于驱动处理器1010。RF单元1020与处理器10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资源。
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基站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以及射频(RF)单元1130。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之中,由基站所执行的过程、技术以及功能可以由处理器1110实现。存储器1120与处理器1110连接以存储各种信息以用于驱动处理器1110。RF单元1130与处理器11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资源。
处理器1010和11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不同的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1020和11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1030和113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示例性实施例由软件实现时,前述技术可以由执行前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功能等等)实现。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020和1120中并且由处理器1010和1110执行。存储器1020和1120可以作为各种广泛地知道的装置被布置在处理器1010和1110内部或外部并且与处理器1010和1110连接。
前述方法和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其组合实现。硬件可以由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处理器、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实现。软件可以由执行前述功能的模块实现。软件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单元或处理器可以采用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众所周知的各种装置。

Claims (8)

1.一种在支持与载波聚合相关的多个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获取表示无线信道状态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CSI比特和与所述多个载波相关的多个ACK/NACK比特来构造要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的比特;
通过使用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将所述多个ACK/NACK比特编码为32比特序列,并且通过执行速率匹配来生成第一比特序列,由所述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所述32比特序列在所述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通过使用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将至少一个CSI比特编码为所述32比特序列,并且通过执行速率匹配来生成第二比特序列,由所述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所述32比特序列在所述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执行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交织;以及
执行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调制,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
其中,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前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一时隙发送,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后24个比特通过所述子帧的第二时隙发送,
其中,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被调制为多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和所述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在相同的基本序列的基础上执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AM-1的顺序表达并且在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B0,B1,…,BN-1的顺序表达时,M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N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并且M小于N,
在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B0,B1,…,AM-2,AM-1,BM-2,BM-1,BM,BM+1,…,BN-2,BN-1的顺序表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AM-1的顺序表达并且在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B0,B1,…,BN-1的顺序表达时,M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N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M是4的倍数,并且M小于N,
在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所述比特按A0,A1,A4,A5,…,AM-4,AM-3,B0,B1,B4,B5,…,BN-4,BN-3,A2,A3,A6,A7,…,AM-2,AM-1,B2,B3,B6,B7,…,BN-2,BN-1的顺序表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AM-1的顺序表达并且在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B0,B1,…,BN-1的顺序表达时,M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N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M不是4的倍数而是2的倍数,并且M小于N,
在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所述比特按A0,A1,A4,A5,…,AM-4,AM-3,B0,B1,B4,B5,…,BN-4,BN-3,A2,A3,A6,A7,…,AM-2,AM-1,B2,B3,B6,B7,…,BN-2,BN-1的顺序表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AM-1的顺序表达并且在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B0,B1,…,BN-1的顺序表达时,M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N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M是4的倍数,并且M小于N,
在经交织的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所述比特按A0,A1,B0,B1,A4,A5,B4,B5…,AM-4,AM-3,BN-4,BN-3,A2,A3,B2,B3,A6,A7,B6,B7,…,AM-2,AM-1,BN-2,BN-1的顺序表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A0,A1,…,AM-1的顺序表达并且在所述第二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比特按B0,B1,…,BN-1的顺序表达时,M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N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M不是4的倍数而是2的倍数,并且M小于N,
在经交织的比特序列中包括的所述比特按A0,A1,B0,B1,A4,A5,B4,B5,…,AM-2,AM-1,BM-2,BM-1,A2,A3,B2,B3,A6,A7,…,AM-4,AM-3,…,BM-4,BM-3,BN-4,BN-3的顺序表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使用PUCCH格式3来发送经调制的符号。
8.一种在支持与载波聚合相关的多个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块,该第一块被构造成通过获取表示无线信道状态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CSI比特和与所述多个载波相关的多个ACK/NACK比特来构造要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的比特;
第二块,该第二块被构造成通过使用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将所述多个ACK/NACK比特编码为32比特序列,并且通过执行速率匹配来生成第一比特序列,由所述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所述32比特序列在所述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第三块,该第三块被构造成通过使用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将至少一个CSI比特编码所述为32比特序列,并且通过执行速率匹配来生成第二比特序列,由所述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所编码的所述32比特序列在所述速率匹配中被截断或者循环重复;
第四块,该第四块被构造成执行对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交织;以及
第五块,该第五块被构造成执行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调制,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整个长度被确定为48个比特,
其中,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前24个比特通过子帧的第一时隙发送,并且经交织的比特序列的后24个比特通过所述子帧的第二时隙发送,
其中,所述经交织的比特序列被调制为多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里德-穆勒编码块和所述第二里德-穆勒编码块在相同的基本序列的基础上执行编码。
CN201380005547.4A 2012-01-15 2013-01-15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4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86828P 2012-01-15 2012-01-15
US61/586,828 2012-01-15
PCT/KR2013/000295 WO2013105836A1 (ko) 2012-01-15 2013-01-15 상향링크를 통해 제어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4292A true CN104054292A (zh) 2014-09-17
CN104054292B CN104054292B (zh) 2017-05-10

Family

ID=4878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554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54292B (zh) 2012-01-15 2013-01-15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54370B2 (zh)
CN (1) CN104054292B (zh)
WO (1) WO201310583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391A (zh) * 2014-12-22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具有许多小区的载波聚合中的传输
WO2018028435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076385A (zh) * 2015-07-03 2018-12-2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9075693A1 (zh) * 2017-10-19 2019-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码本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52573A (zh) * 2017-08-07 2019-10-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极化编码链的信道比特交织器设计
CN111327412A (zh) * 2014-12-12 2020-06-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执照射频频带中的传输的技术
CN115336203A (zh) * 2020-04-17 2022-1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里德马勒编码的译码表或错误状况的技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22115B1 (en) * 2015-08-14 2024-0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4944893A (zh) * 2015-08-25 2022-08-26 Idac控股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成帧、调度和同步
CN108242968B (zh) * 2016-12-23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及信道编码装置
DK3646500T3 (da) * 2017-06-28 2022-03-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Betjening af en brugerindretning og en modtagende radioknude baseret på en HARQ-kodebog, konfigureret af en konfigurerende radioknude
EP3648400A4 (en) * 2017-07-29 2020-07-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BIT BLOCK CURRENT PROCESSING, RATE ADJUSTMENT AND REPLACEMENT
HUE064487T2 (hu) 2017-08-11 2024-03-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Kódolási arány vezérlési információhoz
CN112073965B (zh) * 2020-08-25 2021-06-1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物理层密钥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79A (zh) * 2006-01-06 2009-03-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传送/接收上行链路信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0127292A2 (en) * 2009-04-30 2010-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cfich desig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CN102282819A (zh) * 2009-01-13 2011-1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0948B2 (en) * 2008-03-30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0123893A1 (en) 2009-04-22 2010-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ed spectrums
KR101521001B1 (ko) 2010-01-08 2015-05-1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반송파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PL3565153T3 (pl) * 2010-05-11 2022-1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posób nadawania informacji o randze kanału zstępującego przez fizyczny, współdzielony kanał wstępujący
US8634345B2 (en) * 2010-06-18 2014-01-2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5879A (zh) * 2006-01-06 2009-03-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传送/接收上行链路信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82819A (zh) * 2009-01-13 2011-12-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0127292A2 (en) * 2009-04-30 2010-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cfich desig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3GPP TS36.211V8.5.0:"LTE;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GPP》 *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412A (zh) * 2014-12-12 2020-06-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无执照射频频带中的传输的技术
US11032804B2 (en) 2014-12-12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transmissions in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666413B2 (en) 2014-12-22 2020-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ells
CN107005391A (zh) * 2014-12-22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具有许多小区的载波聚合中的传输
CN107005391B (zh) * 2014-12-22 2020-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载波聚合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076385A (zh) * 2015-07-03 2018-12-21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9076385B (zh) * 2015-07-03 2022-08-09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7733475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8028435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码本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352573A (zh) * 2017-08-07 2019-10-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极化编码链的信道比特交织器设计
CN110352573B (zh) * 2017-08-07 2022-04-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织编码比特的方法、无线设备及其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9075693A1 (zh) * 2017-10-19 2019-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arq反馈码本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336203A (zh) * 2020-04-17 2022-11-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里德马勒编码的译码表或错误状况的技术
CN115336203B (zh) * 2020-04-17 2024-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用于在无线通信中进行里德马勒编码的译码表或错误状况的技术
US11997681B2 (en) 2020-04-17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a coding table for en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4292B (zh) 2017-05-10
WO2013105836A1 (ko) 2013-07-18
US20150110016A1 (en) 2015-04-23
US9554370B2 (en) 2017-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34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8317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278311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676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59519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1454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4292A (zh) 用于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4878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070889A2 (ko)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09073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955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26247A (zh) 用于处理数据块的方法和用于harq ack/nack反馈的方法
KR20180058107A (ko)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12018A2 (ko) 캐리어 병합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시그널링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181107A (zh) 移动站装置、处理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39152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射/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613069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74273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WO2012057480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