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3055A -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3055A
CN105533055A CN201511034170.2A CN201511034170A CN105533055A CN 105533055 A CN105533055 A CN 105533055A CN 201511034170 A CN201511034170 A CN 201511034170A CN 105533055 A CN105533055 A CN 105533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heal
pending
pawpaw
peppermin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41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信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aoyua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aoyua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aoyua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aoyuant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41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33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33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3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配以栀子、木瓜、薄荷、甘草、枸杞和菊花,通过粉碎、混合及包装制成夏枯草清肝茶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药香浓郁、口感纯正;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功效;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及携带。

Description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枯草,又名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其为清肝、护肝“圣药”。《本草纲目》中所释:“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目前,市场上的养肝的茶叶品种多样,但大多是以菊花或枸杞为主料,主要是具有护肝、益肝的功效,其清肝降火的功效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20-30份,栀子3-8份,木瓜10-20份,薄荷3-6份,甘草10-20份,枸杞10-15份,菊花6-1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夏枯草25份,栀子5份,木瓜15份,薄荷4份,甘草15份,枸杞12份,菊花8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份。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使用时,将茶包直接泡入开水中,而蜂蜜制成的包装袋需拆开后放入。因夏菇草偏寒,需添加蜂蜜方可使发挥其清肝降火的更好的效果,而且互补互益;本发明中所用蜂蜜最好为枇杷蜜。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均为40-6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下,所述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300克。
夏枯草清肝茶中各组分的性能和功用如下: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功效;用于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本发明中的栀子主要指栀子的根。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能;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对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为夏枯草,配以甘草和栀子这两种清热解毒的中药药材,相得益彰,对清肝降火具有更好的功效,其中木瓜、薄荷、枸杞和菊花配以夏菇草,使得本发明除了具有清肝明目功效外也具有了滋阴养肝的功效。
夏菇草和栀子均具有苦味,木瓜具有酸味,若只是夏菇草、栀子、木瓜及其他几种原料混合而不加入蜂蜜,则木瓜会加重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口感苦中带酸,蜂蜜的加入可以掩盖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而且夏菇草偏寒,木瓜和蜂蜜性温,互补互益;使得制成的夏枯草清肝茶甜中带酸,沁人心肺。
制备方法中使用两次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较高,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次只是常温干燥,采用两个梯度进行干燥,更好的保留了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原料的营养成分,而枸杞和菊花不通过第一次干燥及粉碎,直接进行第二次干燥过程,完好的保留了枸杞和菊花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好的发挥养肝的功效;两次混合过程,通过先将粉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混合,再与未粉碎的枸杞和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更均匀,使得制成的每一包袋茶都具有同样的疗效和口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药香浓郁、口感纯正;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功效;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及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5kg,栀子5kg,木瓜15kg,薄荷4kg,甘草15kg,枸杞12kg,菊花8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直到水分含量为7%为止,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到细度为0.3毫米的颗粒,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实施例2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5kg,栀子5kg,木瓜15kg,薄荷4kg,甘草15kg,枸杞12kg,菊花8kg、蜂蜜8kg。
其制备方法为: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小时,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常温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即袋泡茶,每袋200g;
(6)蜂蜜包装: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2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中。
实施例3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30kg,栀子8kg,木瓜10kg,薄荷6kg,甘草10kg,枸杞15kg,菊花10kg,蜂蜜6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60℃下进行第一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0.5毫米的小块,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3%,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每袋300克;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5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中。
实施例4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0kg,栀子3kg,木瓜20kg,薄荷3kg,甘草20kg,枸杞10kg,菊花6kg,蜂蜜10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40℃下进行第一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6%,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3毫米的小块,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进行第二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5%,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每袋200克,使用时将整袋茶包放入开水中浸泡即可;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6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中。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20-30份,栀子3-8份,木瓜10-20份,薄荷3-6份,甘草10-20份,枸杞10-15份,菊花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夏枯草25份,栀子5份,木瓜15份,薄荷4份,甘草15份,枸杞12份,菊花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均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下,所述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300克。
CN201511034170.2A 2015-12-31 2015-12-31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533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170.2A CN10553305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4170.2A CN10553305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3055A true CN105533055A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1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4170.2A Pending CN105533055A (zh) 2015-12-31 2015-12-31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330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5411A (zh) * 2016-09-23 2017-05-10 天津保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元养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994A (zh) * 2019-03-01 2019-05-03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一种解酒饮料
CN110419608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广东咕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养生茶
CN110477334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东伊家汤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青年人的养生汤品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胤龙等: "《实用临床中药学》", 31 July 2013,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欧广升等: "《吃断病根-小小食疗方 小病一扫光》", 30 April 2013,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辛茜庭等: "《中药养生图典》", 31 May 201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5411A (zh) * 2016-09-23 2017-05-10 天津保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元养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0994A (zh) * 2019-03-01 2019-05-03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一种解酒饮料
CN110419608A (zh) * 2019-07-31 2019-11-08 广东咕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养生茶
CN110477334A (zh) * 2019-08-20 2019-11-22 广东伊家汤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青年人的养生汤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3298B (zh) 一种清火解暑茶
CN101559170B (zh) 一种清瘟利咽茶
CN103053759B (zh) 一种凉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4705442A (zh) 铁皮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9669A (zh) 一种凉茶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5533055A (zh)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648A (zh) 一种果冻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83694A (zh) 一种黄精保健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1256A (zh) 一种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5339A (zh) 一种用于气虚体质的药食配方
CN104997935A (zh) 一种清热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6169A (zh) 一种敛肝养胃的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643063A (zh) 一种枇杷膏
CN103636841A (zh) 一种杏仁便秘康复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CN104413183A (zh) 一种排毒茶
CN105077445A (zh) 一种护胃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7483A (zh) 一种祛湿清热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5485A (zh) 一种菊花清心袪火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CN105639517A (zh) 枇杷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217A (zh) 一种清咽利喉茶
CN104957300A (zh) 一种金花茶保健凉茶饮料
CN104397293A (zh) 一种香茅红枣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4642576A (zh) 一种浓缩型保健养生茶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3636845A (zh) 一种金银花肺炎康复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CN103330027B (zh) 一种具有消食功效的凉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