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5682A -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5682A
CN105525682A CN201510848207.9A CN201510848207A CN105525682A CN 105525682 A CN105525682 A CN 105525682A CN 201510848207 A CN201510848207 A CN 201510848207A CN 105525682 A CN105525682 A CN 105525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cavity
sheet material
material layers
film sheet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82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茂亦
汪妍君
劳歆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de Membrane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de Membrane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de Membrane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de Membrane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482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5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5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5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2Arched structures; Vaulted structures; Folded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08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comprising a prefabricated insulating layer, disposed between two other layers or panels
    • E04B1/7612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comprising a prefabricated insulating layer, disposed between two other layers or pane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ir sp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2Arched structures; Vaulted structures; Folded structures
    • E04B2001/3223Theorical polygonal geometry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包括固定基础、充气膜及加压充气设备。充气膜至少包括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所述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的底边连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基础;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形成有多个连续排列的密封空间;加压供气设备通过供气管路与多个所述密封空间连通,用以为各个所述密封空间充气。本发明在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之间的形成多个密封空间,向密封空间充入气体,由于密封空间为密闭结构,因此,充入其内部的气体不流动,类似于中空玻璃一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填充保温棉带来的容易霉变,滋生细菌,影响空气质量等问题。

Description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
利用建筑膜材做成的外壳一般被称之为气膜结构,气膜结构是依靠内外气压差来支撑整个建筑。由于材料的柔性和结构固有的有效性和弧形的体形,没有受弯、受扭和受压的构件;内部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跨度可以达到180米。
而对于这种气膜结构,一般都要做隔热保护处理。例如中国专利CN201507032U公开了一种的大跨度充气膜结构,包括第一气膜层和第二气膜层,在所述第一气膜层和第二气膜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一般采用保温棉等,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隔热保温的处理方式是,在两层气膜层之间填充的保温棉等材料,来实现保温的效果,然而,这种填充保温材料的方式,其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较差,同时,保温材料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一定时间后,容易霉变,滋生细菌等,而气膜建筑内部为密闭空间,因此,极大的影响了气膜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并且保温棉吸收水汽增加自重影响结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包括:
固定基础;
充气膜,所述充气膜至少包括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所述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的底边连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基础;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邻近的密封空间;
加压充气设备,所述加压供气设备通过供气管路与多个所述密封空间连通,用以为各个所述密封空间充气。
优选地,所述密封空间呈条形,多个条形的所述密封空间沿所述固定基础的延伸方向连续并排排列设置,每个所述密封空间的两端沿所述充气膜的弧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密封空间呈多边形,多个多边形所述密封空间均匀分布。
优选地,各个所述密封腔彼此独立密封,且每个所述密封空间上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向所述密封空间的方向导通。
优选地,所述供气管路包括主管道及多个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的充气管;所述主管道沿所述固定基础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且与所述加压充气设备连通,每个所述充气管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充气口相连通。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密封空间彼此连通,多个所述密封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相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向所述密封空间的方向导通。
优选地,所述主管道通过管道夹紧件夹持固定在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所述管道夹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管道夹紧件沿所述主管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上。
优选地,所述管道夹紧件包括弧形部及自所述弧形部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的两个耳部,每个所述耳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一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锚固于所述固定基础内,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锁紧螺母,所述耳部位于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和锁紧螺母之间。
优选地,所述加压充气设备为多台,所述主管道上每隔预定距离连接一台所述加压充气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二膜材层在每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一膜材层上,以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
或者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设置多个分隔膜,所述分隔膜与第一膜材层及第二膜材层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以通过所述分隔膜隔离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在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之间的形成多个密封空间,向密封空间充入气体,由于密封空间为密闭结构,因此,充入其内部的气体不流动,类似于中空玻璃一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填充保温棉带来的容易霉变,滋生细菌,影响空气质量等问题。此外,可以避免保温棉吸收水汽增加自重影响结构安全,从而降低气膜结构抵御风荷载及雪荷载的能力。进一步的,这种充入空气后的充气膜透光率极高,白天不用开灯便可以满足室内亮度要求,节省能耗也环保,而传统保温棉隔热的气膜结构,其透光率几乎为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固定基础10;
充气膜20;
第一膜材层201;
第二膜材层202;
密封空间203;
底边204;
加压充气设备30;
供气管路31;
主管道311;
充气管312;
管道夹紧件32;
弧形部321;
耳部322;
锚栓323;
锁紧螺母324。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包括固定基础10、充气膜20及加压充气设备30。
具体而言,固定基础10一般采用采用混凝土材料,且由于气膜建筑是完全密封的结构,需要在其内部充入气体以支撑整个建筑的,其气膜建筑的底部边缘是需要对应密封固定在固定基础10上的,因此,固定基础10是顺着建筑底部的形状延伸,例如体育场一般为近似的矩形,而一些游乐场可能为圆形或椭圆形等,则固定基础10环绕形成对应的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
充气膜20作为建筑的外壳,其至少包括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所述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的底边204连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基础10;所述第一膜材层201与第二膜材层202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邻近的密封空间203。
也就是说,充气膜20至少是双层结构(例如图1、图2所示),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之间形成多个密封空间203,该密封空间203内部为密闭结构,可以将向其内部充入气体。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膜材层201可以位于外侧,第二膜材层202为内侧。
可以理解的是,充气膜20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例如三层结构,对应的,其内部也可以形成密封空间203。
加压供气设备通过供气管路31与多个所述密封空间203连通,用以为各个所述密封空间203充气。也就是说,该加压充气设备30作为动力装置,可以通过供气管路31向密闭气囊内部充入气体,例如空气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在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之间的形成多个密封空间203,向密封空间203充入气体,由于密封空间203为密闭结构,因此,充入其内部的气体不流动,类似于中空玻璃一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填充保温棉带来的容易霉变,细菌,影响空气质量等问题。此外,可以避免保温棉吸收水汽增加自重影响结构安全,从而降低气膜结构抵御风荷载及雪荷载的能力。进一步的,这种充入空气后的充气膜透光率极高,白天不用开灯便可以满足室内亮度要求,节省能耗也环保,而传统保温棉隔热的气膜结构,其透光率几乎为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空间203呈条形,多个条形的所述密封空间203沿所述固定基础10的延伸方向连续并排排列设置,每个所述密封空间203的两端沿所述充气膜20的弧度方向延伸。
也就是说,多个密封空间203沿固定基础10的延伸方向连续排列后,每个密封空间203的底部邻近固定基础10,如此,更方便于每个密封空间203与供气管路31连接,实现为所有密封空间203充气。同时,也便于气体自下而上充入密封空间203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密封空间203彼此独立密封,且每个所述密封空间203上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31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31向所述密封空间203的方向导通。
也就是说,在每个密封空间203设置一个充气口,将该充气口与供气管路31连通,供气管路31输送的气体通过充气口进入密封空间203内,实现为密封空间203充气。与此同时,充气口上设置的单向止回阀可以防止密封空间203内部的气体反向流动,提高充气效率及密封空间203储气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气囊203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多个几何形状的所述密封气囊203沿气膜表面纵横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供气管路31包括主管道311及多个与所述主管道311相连通的充气管312。所述主管道311沿所述固定基础10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且与加压充气设备30连通,每个所述充气管312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充气口相连通。
也就是说,当密封空间203呈条形,且沿所述固定基础10的延伸方向连续并排排列设置时,供气管路可以优选地采用主管道311加多个充气管312结构形式,具体的,主管道311是环绕安装于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而且是与加压充气设备30连通的,与此同时,主管道311上连接若干个充气管312,每根充气管312对应地连接到一个密封空间203的充气口上,如此,当加压充气设备30工作时,气体即可通过主管道311送入至充气管312,再由充气管312充入至密封空间203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这种供气管路31,方便于供气管路31的安装,同时,也方便于为各个密封空间203充气,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膜材层202在每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一膜材层上,以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20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直接将第二膜材层202和第一膜材层201在对应位置进行热压焊接进而形成多个密封空间,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形成的密封空间203的气密性更好,避免漏气等问题。
而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膜材层201与第二膜材层202之间设置多个分隔膜,所述分隔膜与第一膜材层201及第二膜材层202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以通过所述分隔膜隔离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203。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是在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之间设置分隔膜,将分隔膜与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热压焊接,最终使得分隔膜能够分隔密封形成上述密封空间203,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方便于热压焊接,增大焊接面积,提高气密性。
作为优选地,充气口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膜材层202。也就是说,充气口设置在内层膜材上,如此,安装在固定基础10内侧面的主管道311位于同一层,方便与充气管31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充气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膜材层201上。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管道311通过管道夹紧件32夹持固定在所述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所述管道夹紧件32为多个,多个所述管道夹紧件32沿所述主管道31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10上。
也就是说,主管道311是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管道夹紧件32固定在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的,如此,可以方便于的主管道311与固定基础10内侧面的固定,同时,也使得主管道311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其结构也更加简单合理。
更为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管道夹紧件32包括弧形部321及自所述弧形部321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的两个耳部322,每个所述耳部322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一锚栓323,所述锚栓323的一端锚固于所述固定基础10内,所述锚栓32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锁紧螺母324,所述耳部322位于所述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和锁紧螺母324之间。
也就是说,管道夹持件为一个类似的U型结构,当两个耳部322穿设至锚栓323上之后,弧形部321与固定基础10内侧面之间形成用于夹持主管道311的夹持腔,主管道311刚好位于该夹持腔内,再在锚栓323的另一端安装上所述的锁紧螺母324,通过调节锁紧螺母324迫使的耳部322的与固定基础10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如此,弧形部321与固定基础10内侧面之间形成的夹持腔逐渐缩小,如此,可以使得主管道311内压紧在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实现主管道311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锚栓323锚固在固定基础10内,可以确保主管道311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同时,通过锁紧螺母324调节锁紧力度,可以确保主管道311能够更牢固地贴靠在固定基础10的内侧面,此外,锁紧螺母324旋转调节,可以方便于主管道311的安装、拆卸、维修维护等。
可以理解的是,主管道311可以采用Q235或Q345钢材,而管道夹持件可以采用表面镀锌的金属材质。此外,主管道311也可以固定在固定基础10其他位置,例如固定基础10的外侧面和顶面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空间203呈多边形,多个多边形所述密封空间203均匀分布。例如密封空间203为三角形、六边形等等,各个密封空间203的边彼此邻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密封空间203彼此连通,多个所述密封空间203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31相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31向所述密封空间203的方向导通。
也就是说,多个密封空间203也可以是彼此连通的,如此,只需要在其中的一个密封空间203或几个密封空间203上开设充气口,再利用供气管路31从该充气口向对应的密封空间203内充气即可,而不需要在每个密封空间203上分别设置充气口,如此,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压充气设备30为多台,所述主管道311上每隔预定距离连接一台所述加压充气设备30。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充气的效率,可以利用多台加压充气设备30向主管道311内充气,进而为各个密封空间203充气。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大,跨度较大的充气膜20,利用多台加压充气设备30,可以缩短充气的时间,避免管道过程造成的压力损失,确保充气饱满。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的底边204通过压紧件压紧贴合在所述的固定基础10的顶面。例如通过压板、密封垫等压在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的底边204上,再通过一个锚栓将其压紧固定在固定基础10的顶面即可。如此,可以确保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的底边204与固定基础10之间形成密封。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在第一膜材层201和第二膜材层202之间的形成多个密封空间203,向密封空间203充入气体,由于密封空间203为密闭结构,因此,充入其内部的气体不流动,类似于中空玻璃一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填充保温棉带来的容易霉变,滋生细菌,影响空气质量等问题。此外,可以避免保温棉吸收水汽增加自重影响结构安全,从而降低气膜结构抵御风荷载及雪荷载的能力。进一步的,这种充入空气后的充气膜透光率极高,白天不用开灯便可以满足室内亮度要求,节省能耗也环保,而传统保温棉隔热的气膜结构,其透光率几乎为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基础;
充气膜,所述充气膜至少包括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所述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的底边连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基础;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邻近的密封空间;
加压充气设备,所述加压供气设备通过供气管路与多个所述密封空间连通,用以为各个所述密封空间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呈条形,多个条形的所述密封空间沿所述固定基础的延伸方向连续并排排列设置,每个所述密封空间的两端沿所述充气膜的弧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呈多边形,多个多边形所述密封空间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气囊隔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密封腔彼此独立密封,且每个所述密封空间上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向所述密封空间的方向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路包括主管道及多个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的充气管;所述主管道沿所述固定基础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且与所述加压充气设备连通,每个所述充气管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充气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密封空间彼此连通,多个所述密封空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供气管路相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设有单向止回阀,所述单向止回阀自所述供气管路向所述密封空间的方向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通过管道夹紧件夹持固定在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所述管道夹紧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管道夹紧件沿所述主管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基础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夹紧件包括弧形部及自所述弧形部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的两个耳部,每个所述耳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一锚栓,所述锚栓的一端锚固于所述固定基础内,所述锚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一锁紧螺母,所述耳部位于所述固定基础的内侧面和锁紧螺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充气设备为多台,所述主管道上每隔预定距离连接一台所述加压充气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材层在每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第一膜材层上,以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
或者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设置多个分隔膜,所述分隔膜与第一膜材层及第二膜材层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以通过所述分隔膜隔离密封形成多个所述密封空间。
CN201510848207.9A 2015-11-28 2015-11-28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Pending CN105525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8207.9A CN105525682A (zh) 2015-11-28 2015-11-28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8207.9A CN105525682A (zh) 2015-11-28 2015-11-28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5682A true CN105525682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6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8207.9A Pending CN105525682A (zh) 2015-11-28 2015-11-28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568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39A (zh) * 2018-11-06 2019-02-1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播放系统
CN109501422A (zh) * 2018-12-22 2019-03-22 浙江盖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效果好的耐用气模布
CN109577480A (zh) * 2018-11-06 2019-04-0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加压系统及气膜建筑
CN112682279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软体机舱罩、气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5032Y (zh) * 1992-07-29 1993-06-02 王广元 充气式活动房
JPH0674472A (ja) * 1992-06-01 1994-03-15 Hatsukoushiya:Kk 空気層付き暖房ユニット
CN2540090Y (zh) * 2002-04-29 2003-03-19 杜洪平 日光温室充气膜
CN102900160A (zh) * 2012-11-06 2013-01-30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
CN204385756U (zh) * 2014-12-26 2015-06-10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基础
CN205224277U (zh) * 2015-11-28 2016-05-11 深圳市中德膜结构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4472A (ja) * 1992-06-01 1994-03-15 Hatsukoushiya:Kk 空気層付き暖房ユニット
CN2135032Y (zh) * 1992-07-29 1993-06-02 王广元 充气式活动房
CN2540090Y (zh) * 2002-04-29 2003-03-19 杜洪平 日光温室充气膜
CN102900160A (zh) * 2012-11-06 2013-01-30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用于建筑保温的多层充气组合膜体
CN204385756U (zh) * 2014-12-26 2015-06-10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其基础
CN205224277U (zh) * 2015-11-28 2016-05-11 深圳市中德膜结构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9239A (zh) * 2018-11-06 2019-02-1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播放系统
CN109577480A (zh) * 2018-11-06 2019-04-05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加压系统及气膜建筑
CN109339239B (zh) * 2018-11-06 2024-03-12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气膜建筑及播放系统
CN109577480B (zh) * 2018-11-06 2024-03-12 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充气加压系统及气膜建筑
CN109501422A (zh) * 2018-12-22 2019-03-22 浙江盖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效果好的耐用气模布
CN112682279A (zh) * 2019-10-17 2021-04-20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软体机舱罩、气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2682279B (zh) * 2019-10-17 2022-02-0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软体机舱罩、气压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5682A (zh)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CN204548988U (zh) 一种拼接圆形筒体
EP4339501A1 (en) Gas storage reservoir,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mounting method for gas storage reservoir
CN209874640U (zh)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CN205224277U (zh) 气膜建筑隔热保温装置
CN113412389A (zh) 一种低温存储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2681541A (zh) 一种eps防火保温板
CN211544655U (zh) 一种低温存储装置
CN104110843B (zh) 水箱及具有该水箱的热水器
CN207685924U (zh) 无负压供水系统的隔膜式气压罐
CN203213534U (zh) 大型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地板用隔热模块及模块化地板
CN113483168B (zh) 用于大型智慧城市工业建筑防冻裂智能管道连接装备
CN204963308U (zh) 蒸发器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1450336U (zh) 大型低温液体储罐及其排液管结构
CN110645473B (zh) 一种天然气的cng减压撬
CN107761672B (zh) 一种气盾坝气囊及其加工工艺
US20150233519A1 (en) Thermally insulated panel
CN200989528Y (zh) 气压式自来水管防冻装置
CN106149854A (zh) 预制泵站
US20090145373A1 (en) Geyser
CN215807079U (zh) 农业井冷缠绕玻璃钢丝线用扬程管
KR101819280B1 (ko) 시험용 저장탱크
CN103216078A (zh) 一种大型高低温湿热试验室地板用隔热模块及模块化地板
CN219844131U (zh) 一种粮仓外墙水冷隔热系统
CN212205087U (zh) 一种高压给水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