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4640U -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 Google Patents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4640U
CN209874640U CN201821567849.7U CN201821567849U CN209874640U CN 209874640 U CN209874640 U CN 209874640U CN 201821567849 U CN201821567849 U CN 201821567849U CN 209874640 U CN209874640 U CN 20987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double
cavity
membrane
lower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78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茂亦
汪妍君
劳歆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78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4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包括气膜、多个披帘及充气装置,气膜的下边沿密封于基体上,气膜包括外膜和内膜,内膜位于外膜内且与外膜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多个披帘连接于气膜上,每个披帘沿气膜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气膜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充气装置与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相连通,用以向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通过充气装置向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由于惰性气体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所以,该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能够满足冷库、滑雪场等超低温场所。同时,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此外,间隙腔和各个充气腔形成两双隔热,隔热保温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用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设备向气膜内部充气,使气膜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进而把气膜支撑起来形成建筑空间。由于气膜建筑方式灵活、施工周期短、基础要求低、成本低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气膜建筑在应用于一些特别的场所时,对于其气膜的保温隔热效果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气膜冷库或滑雪场等超低温场所。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气膜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在内膜和外膜之间填充隔热保温材料,然而这种气膜建筑,其隔热保温效果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冷库、滑雪场等超低温场所的保温要求。同时,其结构复杂,在内、外膜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时,施工难度大、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包括:
气膜,所述气膜的下边沿密封于基体上,所述气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位于所述外膜内且与所述外膜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
多个披帘,多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气膜上,每个所述披帘沿所述气膜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气膜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间隙腔及各个所述充气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间隙腔及各个所述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气膜包括外膜和内膜,内膜位于所述外膜内且与所述外膜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多个披帘连接于气膜上,每个披帘沿气膜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气膜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充气装置与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相连通,用以向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也就是说,通过充气装置可以向间隙腔及各个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由于惰性气体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所以,该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能够满足冷库、滑雪场等超低温场所。同时,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此外,间隙腔和各个充气腔形成两双隔热,其隔热保温效果更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外膜的内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内,所述披帘与所述外膜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
或者,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内膜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内,所述披帘与所述内膜的外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充气腔;
或者,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内膜的内壁,所述披帘与所述内膜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膜的下边沿通过第一压紧件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内膜的下边沿通过第二压紧件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装置包括:
主管;
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与多个所述充气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充气腔,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所述外膜或内膜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通的第一接口及与所述间隙腔连通的第二接口;
惰性气体发生器和加压送风设备,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加压送风设备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加压送风设备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过滤器和干燥设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相连,用以对所述惰性气体进行过滤;所述干燥设备与所述过滤器相连,用以对过滤后的惰性气体进行干燥;所述加压送风设备与所述干燥设备相连,用以将干燥后的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管沿所述基体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披帘的边缘热压焊接于所述外膜或内膜上以形成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一预埋杆及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外膜的下边沿的上方;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上端自所述基体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外膜的所述下边沿及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一压板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外膜的下边沿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上。
所述第二压紧件包括第二压板、第二预埋杆及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内膜的下边沿的上方;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上端自所述基体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内膜的所述下边沿及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二压板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内膜的下边沿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膜的下边沿翻折形成第一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一预埋杆穿过所述第一双层膜结构。
所述内膜的下边沿翻折形成第二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二预埋杆穿过所述第二双层膜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第一限位绳止挡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外膜的一侧并沿所述外膜的周向延伸;
所述第二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第二限位绳止挡于所述第二压板远离所述内膜的一侧并沿所述内膜的周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隔热气膜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隔热气膜建筑中外膜与披帘之间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气膜10;
外膜101;
内膜102;
间隙腔P10;
下边沿1011、1021;
第一压紧件11;
第一压板111;
第一预埋杆112;
第一锁紧螺母113;
第一限位绳12;
第二压紧件13;
第二压板131;
第二预埋杆132;
第二锁紧螺母133;
第二限位绳14;
披帘20;
充气腔P20;
充气装置30;
主管301;
支管302;
惰性气体发生器303;
加压送风设备304;
基体4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包括气膜10、多个披帘20及充气装置30。
具体的,气膜10的下边沿密封于基体40上,地面上预先成型有基体40,该基体40可以是通过混泥土浇筑形成,也可以是其配重物体。该气膜10包括外膜101和内膜102,所述内膜102位于所述外膜101内且与所述外膜101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P10。
多个所述披帘20连接于所述气膜10上,每个所述披帘20沿所述气膜10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气膜10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P20。披帘20可以连接在外膜101上,也可以连接在内膜102上,多个披帘20与外膜101或内膜102密封连接后,形成多个充气腔P20,这些充气腔P20附着在外膜101或内膜102上均沿气膜10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
充气装置30与所述间隙腔P10及各个所述充气腔P20相连通,用以向所述间隙腔P10及各个所述充气腔P20内充入惰性气体。
也就是说,利用充气装置30可以向间隙腔P10以及各个充气腔P20内充入惰性气体。由于间隙腔P10位于外膜101和内膜102之间,所以,可以使得外膜101和内膜102之间形成一惰性气体填充层,而各个充气腔P20附着在外膜101或内膜102上,可以使得外膜101或内膜102上形成另一惰性气体填充层,如此,利用两个惰性气体填充层可以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充入间隙腔P10及充气腔P20内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气、氪气、氙气等,其具有性能稳定、不活泼并比空气导热小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气膜10包括外膜101和内膜102,内膜102位于所述外膜101内且与所述外膜101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P10;多个披帘20连接于气膜10上,每个披帘20沿气膜10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气膜10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P20;充气装置30与间隙腔P10及各个充气腔P20相连通,用以向间隙腔P10及各个充气腔P20内充入惰性气体。也就是说,通过充气装置30可以向间隙腔P10及各个充气腔P20内充入惰性气体,由于惰性气体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所以,该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护效果,能够满足冷库、滑雪场等超低温场所。同时,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此外,间隙腔P10和各个充气腔P20形成两双隔热,其隔热保温效果更好。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披帘20连接于所述外膜101的内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P10内,所述披帘20与所述外膜10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P20。也就是说,披帘20密封连接在外膜101的内壁且与外膜10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充气腔P20,并且披帘20位于内膜102和外膜10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披帘20连接于所述内膜102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P10内,所述披帘20与所述内膜102的外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充气腔P20。也就是说,披帘20密封连接在内膜102的外壁,并与内膜102的外壁之间限定出充气腔P20,并且披帘20位于内膜102和外膜10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披帘20连接于所述内膜102的内壁,所述披帘20与所述内膜102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P20。也就是说,披帘20密封连接在内膜102的内壁,并与内膜102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充气腔P20。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通过第一压紧件11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40上,所述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通过第二压紧件13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40上。
也就是说,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和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均通过一个压紧件压紧密封于基体40上,在图2示例中,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和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均通过压紧件压紧密封于基体40的顶面,如此,可以外膜101和内膜102均能够与基体40形成密封,对应的,外膜101和内膜102之间的间隙腔P10则可以形成密封状态。同时,利用第一压紧件11和第二压紧件13分别将外膜101和内膜102的下边沿1011、1021、的压紧作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提高气膜10的气密性。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充气装置30包括主管301、多个支管302、惰性气体发生器303及加压送风设备304,其中,多个所述支管302与多个所述充气腔P2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管302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充气腔P20,所述支管30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301,所述外膜101或内膜102上设有与所述主管301连通的第一接口及与所述间隙腔P10连通的第二接口。惰性气体发生器303与所述加压送风设备304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加压送风设备304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相连。
也就是说,各个支管302分别连接至各个充气腔P20,而主管301连接各个支管302,惰性气体发生器303产生惰性气体,加压送风设备304与惰性气体发生器303连接,将惰性气体发生器303产生的惰性气体输送至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再经由第一接口、主管301、各个支管302充入至各个充气腔P20,以及经由第二接口充入至间隙腔P10,如此,各个充气腔P20及间隙腔P10内即可填充满惰性气体,其结构简单,便于同时向各个充气腔P20及间隙腔P10内充气,并且充气速度快,充气均匀。
可选地,充气装置30还包括过滤器和干燥设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303相连,用以对所述惰性气体进行过滤;所述干燥设备与所述过滤器相连,用以对过滤后的惰性气体进行干燥;所述加压送风设备304与所述干燥设备相连,用以将干燥后的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
也就是说,惰性气体发生器303、过滤器、干燥设备及加压送风设备304依次连接,惰性气体发生器303产生的惰性气体先通过过滤器过滤除去惰性气体中的颗粒物、微生物、病菌等,再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进而使得惰性气体保持相对的干燥度,最后,通过加压送风设备304送入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并经由第一接口、主管301、各个支管302充入至各个充气腔P20,以及经由第二接口充入至间隙腔P10,如此,以确保送入至充气腔P20及间隙腔P10内的惰性气体更加纯净,且具有将对较高的干燥度,进而不易发生霉变、不易滋生细菌等。
示例性的,主管301沿所述基体40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基体40上,如此,可以方便于主管301的安装,同时,减小在建筑空间中的占用面积。
有利的,披帘20的边缘热压焊接于所述外膜101或内膜102上以形成密封。也就是说,披帘20的边缘与外膜101或内膜102通过热压焊接工艺焊接形成一起,如此,可以使得披帘20和外膜101或内膜102之间密封效果更好,提高充气腔P20的气密性。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紧件11包括第一压板111、第一预埋杆112及第一锁紧螺母113,所述第一压板111位于所述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的上方;所述第一预埋杆112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40内,所述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自所述基体40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外膜101的所述下边沿1011及所述第一压板111;所述第一锁紧螺母113与所述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一压板111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40上。
也就是说,第一预埋杆112是在基体40浇筑成型过程中埋设在浇筑的混凝土材料中的,当基体40成型后,第一预埋杆112的下端即可固定在基体40中,而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显露在基体40上方,并且,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具有外螺纹。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及第一压板111上设有通孔,第一预埋杆112的从下之上依次穿过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上的通孔及第一压板111上的通孔,然后与第一锁紧螺母11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施工时,可以先向将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的通孔穿套至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再将第一压板111上的通孔穿套至第一预埋杆112的上端,此时,第一压板111位于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上方,最后,将第一锁紧螺母113螺纹连接至第一预埋杆112上端,并旋转第一锁紧螺母113,使得第一锁紧螺母113向下运动而对第一压板111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一压板111将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压紧贴合在基体40上。如此,其施工时外膜101的安装方便,并且,可以确保可外膜101被压紧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对应的,第二压紧件13包括第二压板131、第二预埋杆132及第二锁紧螺母133,所述第二压板131位于所述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的上方;所述第二预埋杆132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40内,所述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自所述基体40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内膜102的所述下边沿1021及所述第二压板131;所述第二锁紧螺母133与所述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二压板131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40上。
也就是说,第二预埋杆132是在基体40浇筑成型过程中埋设在浇筑的混凝土材料中的,当基体40成型后,第二预埋杆132的下端即可固定在基体40中,而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显露在基体40上方,并且,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具有外螺纹。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及第二压板131上设有通孔,第二预埋杆132的从下之上依次穿过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上的通孔及第二压板131上的通孔,然后与第二锁紧螺母13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施工时,可以先向将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的通孔穿套至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再将第二压板131上的通孔穿套至第二预埋杆132的上端,此时,第二压板131位于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上方,最后,将第二锁紧螺母133螺纹连接至第二预埋杆132上端,并旋转第二锁紧螺母133,使得第二锁紧螺母133向下运动而对第二压板131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第二压板131将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压紧贴合在基体40上。如此,其施工时内膜102的安装方便,并且,可以确保可内膜102被压紧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翻折形成第一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一预埋杆112穿过所述第一双层膜结构。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翻折形成第二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二预埋杆132穿过所述第二双层膜结构。
如此,可以使得在不增加外膜101及内膜102整体厚度的同时,增大外膜101和内膜102的下边沿1011、1021的厚度,进而使得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在第一压板111的压紧作用,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在第二压板131的压机作用,能到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一限位绳12,所述第一限位绳12止挡于所述第一压板111远离所述外膜101的一侧并沿所述外膜101的周向延伸;第二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二限位绳14,所述第二限位绳14止挡于所述第二压板131远离所述内膜102的一侧并沿所述内膜102的周向延伸。
如此,一方面,第一限位绳12、第二限位绳14可以增强外膜101和内膜102的周沿强度,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绳12、第二限位绳14可以起到挡止作用,可以避免外膜101的下边沿1011容易从第一压板111和基体40之间脱落,内膜102的下边沿1021容易从第二压板131和基体40之间脱落等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膜,所述气膜的下边沿密封于基体上,所述气膜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内膜位于所述外膜内且与所述外膜之间形成密封的间隙腔;
多个披帘,多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气膜上,每个所述披帘沿所述气膜的长边或短边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气膜之间限定出一充气腔;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间隙腔及各个所述充气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间隙腔及各个所述充气腔内充入惰性气体;
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外膜的内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内,所述披帘与所述外膜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
或者,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内膜的外壁且位于所述间隙腔内,所述披帘与所述内膜的外壁之间限定出所述充气腔;
或者,每个所述披帘连接于所述内膜的内壁,所述披帘与所述内膜的内壁之间限定出一所述充气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的下边沿通过第一压紧件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内膜的下边沿通过第二压紧件压紧密封于所述基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
主管;
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与多个所述充气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管的一端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充气腔,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所述外膜或内膜上设有与所述主管连通的第一接口及与所述间隙腔连通的第二接口;
惰性气体发生器和加压送风设备,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加压送风设备的进风口相连,所述加压送风设备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过滤器和干燥设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惰性气体发生器相连,用以对所述惰性气体进行过滤;所述干燥设备与所述过滤器相连,用以对过滤后的惰性气体进行干燥;所述加压送风设备与所述干燥设备相连,用以将干燥后的惰性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沿所述基体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基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披帘的边缘热压焊接于所述外膜或内膜上以形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一预埋杆及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外膜的下边沿的上方;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上端自所述基体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外膜的所述下边沿及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一预埋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一压板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外膜的下边沿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上;
所述第二压紧件包括第二压板、第二预埋杆及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压板位于所述内膜的下边沿的上方;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下端埋设于所述基体内,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上端自所述基体伸出并依次穿过所述内膜的所述下边沿及所述第二压板;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所述第二预埋杆的上端螺纹配合,并对所述第二压板施加压力而将所述内膜的下边沿压紧密封在所述基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的下边沿翻折形成第一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一预埋杆穿过所述第一双层膜结构;
所述内膜的下边沿翻折形成第二双层膜结构,所述第二预埋杆穿过所述第二双层膜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隔热气膜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一限位绳,所述第一限位绳止挡于所述第一压板远离所述外膜的一侧并沿所述外膜的周向延伸;
所述第二双层膜结构之间穿设有第二限位绳,所述第二限位绳止挡于所述第二压板远离所述内膜的一侧并沿所述内膜的周向延伸。
CN201821567849.7U 2018-09-25 2018-09-25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Active CN20987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849.7U CN209874640U (zh) 2018-09-25 2018-09-25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7849.7U CN209874640U (zh) 2018-09-25 2018-09-25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4640U true CN209874640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6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7849.7U Active CN209874640U (zh) 2018-09-25 2018-09-25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46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8756A (zh) * 2020-01-17 2021-06-01 常州鲜仓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设备
CN112874110A (zh) * 2020-01-17 2021-06-01 常州鲜仓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保温设备
CN113152680A (zh) * 2021-03-30 2021-07-23 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大跨度气膜超低温环境绝热装置
CN113605533A (zh) * 2021-08-10 2021-11-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气膜底部边界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8756A (zh) * 2020-01-17 2021-06-01 常州鲜仓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设备
CN112874110A (zh) * 2020-01-17 2021-06-01 常州鲜仓科技有限公司 保温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保温设备
CN113152680A (zh) * 2021-03-30 2021-07-23 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大跨度气膜超低温环境绝热装置
CN113605533A (zh) * 2021-08-10 2021-11-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气膜底部边界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4640U (zh) 双层隔热气膜建筑
JP5624305B2 (ja) 断熱容器
CA2646292C (en) Cryogenic aerogel insulation system
WO2013176776A1 (en) Wall panel for climate controlled cargo container
CN108640115B (zh) 一种固态二氧化碳成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67608U (zh) 气膜建筑
CN115325430B (zh) 一种利用外界热量的储气库可控保温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208844A (ja) 真空断熱箱体
JP4390022B2 (ja) 真空断熱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244384U (zh) 隔热气膜建筑
JP2000121218A (ja) 冷蔵庫の製氷装置
CN209653116U (zh) 单层隔热气膜建筑
CN210219308U (zh) 一种大型常压平底低温储槽
CN203701358U (zh) 幕墙框体的密封结构
CN207065722U (zh) 一种墙挂式冷风机用建筑外墙保温层安装结构
CN104260264A (zh) 发泡设备、发泡工艺和制冷设备的发泡工艺
CN206798067U (zh) 贮存机构和冷藏保温箱
CN215802273U (zh) 一种气膜保温隔热装置
JP2009281523A (ja) 真空断熱箱体
CN108506650B (zh) 保温型材的制作方法
CN217299362U (zh) 一种抗冻alc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08506648B (zh) 保温型材的制作方法
CN218522103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保温石墨板
CN108560717A (zh) 一种气承式多层膜建筑结构
CN207149765U (zh) 一种吸收地铁杂散电流的导体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401, block B, building 9, area C, Wanke Yuncheng phase III, Liuxin 4th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901, unit B, building G4, TCL International e city, No. 1001, Zhongshan Park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CHENG SPAC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