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5372A - 纺丝拉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丝拉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5372A
CN105525372A CN201510684329.9A CN201510684329A CN105525372A CN 105525372 A CN105525372 A CN 105525372A CN 201510684329 A CN201510684329 A CN 201510684329A CN 105525372 A CN105525372 A CN 105525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ilk thread
mentioned
godet roller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43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5372B (zh
Inventor
桥本欣三
杉山研志
山下恭裕
久保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25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5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5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5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2Heat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D01D5/16Stretch-spinning methods using rollers, or like mechanical devices, e.g. snubbing pi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4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 D01D10/0436Supporting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their treatment while in continuous move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将进行热定型的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比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的纺丝拉伸装置。纺丝拉伸装置具备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和送丝速度比导丝辊(14、15)快的加热辊即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这些导丝辊(14~18)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丝线。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中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在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而且,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导丝辊(16)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导丝辊(18)的送丝速度的减速比在2%以上。

Description

纺丝拉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伸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的纺丝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知道具备拉伸并热定型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的多个辊的纺丝拉伸装置。
作为这样的纺丝拉伸装置,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该纺丝拉伸装置具备多个预加热用的加热辊(加热辊)和多个热定型用的加热辊(调质辊)。该纺丝拉伸装置中,丝线在卷挂到多个预加热用的加热辊上之后,卷挂到配置在它们上方的多个热定型用的加热辊上。预加热用加热辊的表面被设定为能够拉伸丝线的温度。并且,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被设定为比预加热用加热辊的表面高的温度、即能够热定型被拉伸过的丝线的温度。而且,热定型用加热辊的送丝速度设定为比预加热用加热辊快的速度。被多个预加热用加热辊预加热后的丝线在多个预加热用加热辊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辊与多个热定型用加热辊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辊之间被拉伸。被拉伸过的丝线利用多个热定型用加热辊热定型。
并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使热定型丝线的热定型用加热辊的加热温度为预定温度,能够生产预定的沸水收缩率的丝线的纺丝拉伸装置。而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与丝线接触的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越高,越能生产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2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05628号公报
但是,由于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越高,从辊的散热量越大,因此产生热能浪费。并且,由于被加热而含有大量热量的丝线伴随被加热的随伴気流而从收容辊的保温箱送出到外部,因此进一步产生热能浪费。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即使在获取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之际,也希望将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尽可能低。
但是,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纺丝卷绕装置中,为了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必须将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设定的较高,能量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将热定型用加热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的纺丝拉伸装置。
发明第1方案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沿着丝道配置、用来拉伸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的多个辊,以及分别控制上述多个辊的送丝速度的速度控制部;在上述多个辊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上述丝线;上述多个辊包含至少一个第1辊,以及多个第2辊,该多个第2辊为卷挂从上述第1辊送来的上述丝线、并且送丝速度分别比上述第1辊的送丝速度快的加热辊;
上述速度控制部使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在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地进行控制,使上述多个第2辊中的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上述第2辊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上述第2辊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为2%以上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在包含第2辊的多个辊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丝线。在丝线被多次卷挂到多个第2辊之间的结构的情况下,有必要使这些辊的表面速度相同。而相对于此,本发明中由于丝线单向卷挂(日语:片掛け)到多个第2辊的每一个上,因此能够分别自由地设定这些第2辊的送丝速度。
本发明中,速度控制部使多个第2辊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在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由此,被拉伸过的丝线由于在热定型用的多个第2辊上松弛而收缩,因此生产的丝线的沸水收缩率变小。而且,本发明中,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上述第2辊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上述第2辊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为2%以上。这样,通过使丝线行走方向上最上游的第2辊与最下游的第2辊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多个第2辊的总减速率)大到2%以上,在多个第2辊中丝线被充分松弛并被热定型。因此,能够将多个第2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发明第2方案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方案中,上述速度控制部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不到5%地进行控制。
其中,如果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辊之间送丝速度的减速率过大,则丝线的松弛变大,丝道变得不稳定。在丝道不稳定的情况下,存在丝线卷缠到辊上的担忧。
本发明中,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不到5%。因此,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2辊上由于使下游侧的第2辊相对于上游侧的第2辊减速引起的丝线的松弛而造成的丝道不稳定的情况被抑制。由此,抑制向多个第2辊的丝线的卷缠、断丝等。
发明第3方案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或第2方案中,上述第2辊为3个以上,上述速度控制部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全部在1%以上地进行控制。
在第2辊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这些第2辊之间存在多个丝线的行走区间。本发明中,通过在多个第2辊之间的全部丝线行走区间分别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在1%以上,不是特别地增大部分区间的减速率,而是通过分别适当地增大多个丝线行走区间的减速率来增大总的减速率。因此,能够将多个第2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发明第4方案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方案中上述第2辊为3个以上,上述速度控制部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对于多个区间相同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中,在多个第2辊之间存在多个丝线行走区间,对于这多个区间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相同。由此,能够使多个区间中的减速率均匀化,并且能够使总的减速率为最大。由此,能够将多个第2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另外,在本发明中,“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对于多个区间相同”为不仅包括减速率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含不给沸水收缩率带来影响的程度的略微不同的情况的概念。
发明第5方案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第4方案的任一个中,还具备分别控制上述多个第2辊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
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温度控制部能够自由地设定、控制多个第2辊的温度,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
图3为纺丝拉伸装置的放大主视图;
图4(a)为表示没进行热定型用导丝辊减速时的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温度与沸水收缩率之间的关系的表,(b)为表示将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温度固定在160℃时的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率与沸水收缩率之间的关系的表,(c)为表示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时的辊的温度和减速率的条件例的表;
图5(a)为从图4(a)的数据获得的表示热定型用导丝辊的表面温度与沸水收缩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b)为从图4(b)的数据获得的表示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率与沸水收缩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中,1-纺丝牵引机;2-纺丝拉伸装置;3-丝线卷绕装置;4-纺丝装置;14、15-预加热用导丝辊;16~18-热定型用导丝辊;27-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为表示具备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纺丝牵引机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纺丝牵引机的侧视图。以下将图1和图2中表示的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纺丝牵引机1具备纺丝拉伸装置2、丝线卷绕装置3。纺丝牵引机1利用纺丝拉伸装置2拉伸从位于上方的纺丝装置4纺出、连续地提供的多根丝线Y,送至丝线卷绕装置3,利用丝线卷绕装置3卷绕多根丝线Y。丝线Y由例如聚酯、尼龙等构成。
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用来拉伸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的多个导丝辊14~18(多个辊)等。另外,有关纺丝拉伸装置2的具体结构后面详述。
丝线卷绕装置3配置在纺丝装置4的下方,将被纺丝拉伸装置2拉伸过的多根丝线Y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形成多个卷装P。丝线卷绕装置3具备引导辊5、6、多个支点导丝器7和2台卷绕单元8。
引导辊5、6为由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驱动的驱动辊。引导辊5、6使轴向与左右方向互相平行地配置。引导辊6配置在比引导辊5靠后方、并且上方。从纺丝拉伸装置2输送来的多根丝线Y被引导辊5、6输送到下方的多个支点导丝器7。
多个支点导丝器7,在引导辊6的下方、后述卷绕单元8的多个横动导丝器12的上方,沿前后方向以与多个筒管B的间隔相同的间隔排列配置在多个横动导丝器12和安装在筒管支架11上的多个筒管B的正上方。
卷绕单元8具有:主体框9,能够旋转地设置在主体框9上的圆板状的回转台10,悬臂支承在回转台10上、卷绕轴水平延伸、多个筒管B沿卷绕轴的轴向串联安装的2根筒管支架11,进行丝线Y的横动的横动导丝器12,与安装在筒管支架11上的筒管B接触分离的接触辊13等。
卷绕单元8通过筒管支架11由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旋转,使安装在该筒管支架11上的多个筒管B旋转,将多根丝线Y卷绕到旋转的多个筒管B上。此时,卷绕到筒管B上的丝线Y被分别配置在多个筒管B上方的横动导丝器12以支点导丝器7为支点沿筒管B的轴向横动。
并且,以支点导丝器7为支点被横动导丝器12横动的丝线Y卷绕到筒管B上而形成卷装P。此时,接触辊13在向筒管B卷绕时与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边付与预定的接触压力边旋转,梳理卷装P的形状。并且,被卷绕到安装在筒管支架11上的多个筒管B上的多个卷装P当变成满卷时,回转台10被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转动,把持满卷卷装P的卷绕位置的筒管支架11移动到待机位置,待机位置的筒管支架11移动到卷绕位置。进而,未图示的丝线切换装置动作,被卷绕到满卷卷装P上的丝线Y被切换到卷绕位置的筒管B上,连续地继续进行丝线Y的卷绕。而且,满卷卷装P被未图示的推杆向前方推出,从筒管支架11上取下。
接着,说明纺丝拉伸装置2的具体结构。纺丝拉伸装置2配置在纺丝装置4的下方。如图1~图3所示,纺丝拉伸装置2具备多个导丝辊14~18(多个辊)、保温箱19、引导辊20、21、导丝器25、26、以及控制装置27。另外,在图1和图3中,保温箱19的内部能看见地图示。
多个导丝辊14~18为沿丝道配置、用来拉伸并热定型从纺丝装置4纺出的丝线Y的部件。多个导丝辊14~18分别为由未图示的框体悬臂支承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驱动旋转的驱动辊。并且,多个导丝辊14~18分别为在内部设置了未图示的加热器的加热辊。导丝辊14~18的表面温度由后述的控制装置27进行的加热器的控制来维持在预定的温度。
导丝辊14、15(第1辊)为拉伸前的丝线Y行走、用来加热拉伸前的丝线Y的预加热用导丝辊。其中,为了拉伸由聚酯等玻璃化转变温度比常温高的树脂构成的丝线Y,有将与丝线Y接触的导丝辊的表面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的必要。因此,丝线Y接触的导丝辊14、15的表面温度由设置在内部的未图示的加热器保持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并且,像后述的那样,在拉伸由尼龙等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常温的树脂构成的丝线Y的情况下,拉伸前不一定要进行预热。这种情况下,导丝辊14、15也可以是由非加热辊构成。
并且,导丝辊14、15各自旋转的速度(送丝速度)大致相等。另外,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送丝速度也可以互不相同。
导丝辊16~18(第2辊)为用来热定型被拉伸过的丝线Y的热定型用导丝辊。丝线Y接触的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被设置在内部的未图示的加热器保持在比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表面温度高的温度。另外,在拉伸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常温的丝线Y的情况下,不一定非要在拉伸前进行预热,但在使用内置加热器的预加热用导丝辊的情况下,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被设定为比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温度。例如,在丝线Y由聚酯构成的情况下,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表面温度设定为80°以上,在丝线Y为尼龙的情况下,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0°以上。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大致相同。
并且,利用后述的控制装置在导丝辊16~18中将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设定在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即,导丝辊16~18按导丝辊16、17、18的顺序,送丝速度相同或者变缓。更具体为,在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导丝辊16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导丝辊18中,送丝速度在导丝辊16、17、18中分别为最大和最小。并且,导丝辊16、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总的减速率为2%以上。另外,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的总的送丝速度减速率(%)为,假设配置在最上游侧的导丝辊16的送丝速度为Va、配置在最下游侧的导丝辊18的送丝速度为Vb时,为用100×(Va-Vb)/Va来表示的值。
并且,在相邻的2个导丝辊16、17中,配置在上游侧的导丝辊16与配置在下游侧的导丝辊17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为1%以上、且不到5%。并且,在2个导丝辊17、18中,配置在上游侧的导丝辊17与配置在下游侧的导丝辊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同样为1%以上、且不到5%。并且,2个导丝辊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中导丝辊16、17与导丝辊17、18之间是相同的。另外,相邻的2个导丝辊之间的减速率(%)为,假设配置在上游侧的导丝辊的送丝速度为V1、配置在下游侧的导丝辊的送丝速度为V2时,为用100×(V1-V2)/V1来表示的值。并且,导丝辊16、17之间的减速率与导丝辊17、18之间的减速率“相同”,不仅包括两者的减速率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括不给丝线的物理性质带来影响的程度的略微不同的情况。
下面叙述导丝辊16、17之间的减速率与导丝辊17、18之间的减速率略微不同,但实际上可以看作“相同”的例子。一般情况下,在控制装置27进行的导丝辊14~18的速度控制中,分别对辊14~18设定目标送丝速度值。即,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中不是用减速率的形式设定,而是设定各辊16~18的目标速度值,结果自动地确定导丝辊16、17之间的减速率和导丝辊17、18之间的减速率。
例如,可以考虑在导丝辊16、17之间减速2%,再在导丝辊17、18之间同样减速2%,在导丝辊16~18之间总的减速4%的情况。具体为,假设导丝辊16的送丝速度为5000m/min、导丝辊17的送丝速度为4900m/min、导丝辊18的送丝速度为4800m/min。此时,在导丝辊16~18的整个区间为5000m/min→4800m/min,总的减速率为4%。但是,如果分别看这2个区间,则在导丝辊16、17之间,5000m/min→4900m/min,减速率为2%,但在导丝辊17、18之间,4900m/min→4800m/min,减速率为2.04%。在本实施形态中,导丝辊16、17之间的减速率与导丝辊17、18之间的减速率“相同”,包括由于上述那样的原因产生略微的差异的情况。
多个导丝辊14~18各自的轴心互相平行,旋转轴朝图1和图3的图面背面方向延伸。多个导丝辊14~18分别为大致相同的直径。多个导丝辊14~18的直径在220~300mm的范围内。多个导丝辊14~18中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位于比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靠上方地配置。多个导丝辊14~18按导丝辊14、15、16、17、18的顺序从下方到上方配置成锯齿形。
导丝辊14、16、18像图1和图3的箭头所示那样,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导丝辊15、17像图1和图3的箭头所示那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在丝线Y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导丝辊14、15、导丝辊15、16、导丝辊16、17和导丝辊17、18分别旋转方向相反。
在多个导丝辊14~18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图3的角度θ)从下方向上方,按导丝辊14、15、16、17、18的顺序沿各自的旋转方向单向卷挂(日文:片掛け)有丝线Y。换言之,在丝线Y的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导丝辊14、15、导丝辊15,16、导丝辊16、17和导丝辊17、18上分别呈S字形地单向卷挂有丝线Y。因此,在丝线Y的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导丝辊14、15、导丝辊15,16、导丝辊16、17和导丝辊17、18之间,丝线Y沿相邻的导丝辊的内公切线方向行走。
保温箱19为用来收容多个导丝辊14~18的部件。保温箱19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子。保温箱19由隔热材料构成。由此,从导丝辊14~18散发的热量不会从保温箱19内逃逸到外部,内部被保温。在保温箱19的内部,由于表面温度高的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配置在上方、热对流,与下方相比,上方的温度高。在保温箱19的内部,为了防止多个导丝辊14~18的表面温度给互相的表面温度带来影响,设置有多个隔壁24。具体为,多个隔壁24分别分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导丝辊地设置在2个导丝辊之间等。
并且,保温箱19在同一侧面(图中右侧面)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2条缝隙22、23。从纺丝装置4纺出、经由后述的导丝器25、26被引导辊20引导的丝线Y被从下方的缝隙22向保温箱19的内部导引。然后,像上述那样分别卷挂到导丝辊14~18上,被从上方的缝隙23向保温箱19的外部导引。
引导辊20、21为由分别设置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驱动旋转的驱动辊。并且,引导辊20、21为非加热辊。
引导辊20配置在保温箱19的外侧、沿左右方向从保温箱19的缝隙22错开的位置(图中右侧)上。引导辊20经由后述的导丝器25、26变更从纺丝装置4纺出到下方的丝线Y的丝道,向设置在保温箱19上的缝隙22导引丝线Y。
引导辊21配置在保温箱19的外侧、沿左右方向从保温箱19的缝隙23错开的位置(图中右侧)上。引导辊21上卷挂从多个导丝辊14~18中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导丝辊18送来的丝线Y。引导辊21通过保温箱19的缝隙23变更被向保温箱19的外部引导的丝线Y的丝道,将丝线Y向引导辊5引导。
导丝器25配置在纺丝装置4的下方。导丝器25为使从纺丝装置4纺出到下方的丝线Y从后方向前方弯曲的部件。弯曲了的丝线Y被引导至导丝器26。
导丝器26配置在引导辊20的附近。导丝器26为使丝线Y从上方向下方弯曲的部件。弯曲的丝线Y被引导至引导辊20。
控制装置27(相当于本发明的速度控制部和温度控制部)与分别驱动导丝辊14~18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分别加热丝线Y接触的导丝辊14~18的表面的未图示的加热器、分别驱动引导辊20、21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等纺丝拉伸装置2的各种驱动部连接。
控制装置27分别单独地控制分别驱动导丝辊14~18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将各导丝辊的送丝速度调整到预定的速度。并且,控制装置27分别单独地控制分别加热丝线Y接触的导丝辊14~18的表面的未图示的加热器,将各导丝辊的表面温度调整到预定的温度。并且,控制装置27分别单独地控制分别驱动引导辊20、21的驱动电动机,将各导丝辊的送丝速度调整到预定的速度。
接着,说明由多个导丝辊14~18拉伸丝线Y的过程。
首先,被从缝隙22引导到保温箱19内的丝线Y在例如由聚酯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与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表面接触,被预加热到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被预加热过的丝线Y通过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旋转驱动被送到丝线行走方向下游的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其中,如上所述,丝线行走方向下游的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比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送丝速度快。因此,在预加热用导丝辊15与热定型用导丝辊16之间丝线Y被加速。由此,丝线Y被拉伸。另外,在丝线Y为例如尼龙那样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常温的丝线的情况下,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也可以是非加热辊。
被拉伸过的丝线Y通过与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接触而被热定型。其中,在导丝辊16~18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从下方向上方,按导丝辊16、17、18的顺序沿各自的旋转方向单向卷挂有丝线Y。其中,在以往众所周知的多个导丝辊之间多次卷挂丝线的结构的情况下,有必要使这些多个辊的表面速度相同。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分别对导丝辊16~18单向卷挂丝线,因此能够分别自由地设定这些导丝辊16~18的送丝速度。
此外,控制装置27使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中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为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由此,在导丝辊15、16之间被拉伸过的丝线Y由于在热定型用的3个导丝辊16~18中被松弛而收缩,因此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Y。
而且,本实施形态中控制装置27使3个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中的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导丝辊16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导丝辊18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为2%以上。这样,通过使丝线行走方向上最上游的导丝辊16与最下游的导丝辊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3个导丝辊16~18的总的减速率)大到2%以上,在3个导丝辊16~18中丝线Y被充分松弛并被热定型。因此,能够将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Y。
并且,本实施形态的纺丝拉伸装置2能够与所希望的沸水收缩率相对应地适当变更导丝辊16~18之间的减速率。例如,在生产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Y的情况下,通过从未图示的设定部的输入设定来增大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总的减速率。另一方面,在生产沸水收缩率大的丝线Y的情况下,通过从设定部的输入设定,减小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总的减速率。详细为,根据从设定部输入的信息,控制装置27控制设置在导丝辊16~18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分别单独地调节各导丝辊16~18的送丝速度,通过这样适当变更导丝辊16~18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
并且,对于导丝辊16~18的辊表面温度,控制装置27也可以通过控制未图示的加热器而分别单独地调节各导丝辊16~18的温度。即,控制装置27通过控制3个导丝辊16~18各自的送丝速度和辊表面温度,能够容易地获得所希望的沸水收缩率的丝线Y。
另一方面,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导丝辊之间,如果送丝速度的减速率过大,则丝线Y的松弛过大,丝道变得不稳定。在丝道变得不稳定的情况下,有丝线卷缠到辊上的担忧。这一点,在本实施形态中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热定型用导丝辊16、17和导丝辊17、18之间,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不到5%。因此,能抑制使下游侧的导丝辊相对于上游侧的导丝辊减速引起的丝线Y的松弛而使丝道变得不稳定。由此,抑制向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的丝线Y的卷缠、断丝等。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热定型用导丝辊的个数为3个,在这3个导丝辊16~18之间存在2个丝线Y的行走区间。并且,本实施形态中在上述2个行走区间中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分别在1%以上。即,通过不是特别地增大部分区间的减速率,而是分别适当地增大2个区间的减速率来增大总的减速率。由此,能够将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并且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并且,通过使相邻的2个热定型用导丝辊之间的减速率大到1%以上,能够使为了实现必要的总减速率的热定型用导丝辊的个数较少(例如3个)。由此,能够削减设备的成本。
而且,在3个导丝辊16~18之间的2个丝线行走区间,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导丝辊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相同。由此,能够使多个区间内的减速率均匀,并且能够使总的减速率最大。因此,能够将多个第2辊的表面温度抑制到较低,同时能够获得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
(具体例的细节)
接着,就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率和生产的丝线的沸水收缩率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的例子中,生产的丝线为尼龙(PA6:78dtex/24f)。并且,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数量为3个,能够分别单独地变更这3个热定型用导丝辊各自的送丝速度。另外,以下的例子中,3个热定型用导丝辊之间辊的表面温度相同。研究了在这个前提下使3个热定型用导丝辊的送丝速度、辊表面温度变化,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缩率的丝线。
图4中,(a)为表示没有进行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时的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温度与沸水收缩率的关系的表。(b)为表示将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温度固定在了160℃时的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率与沸水收缩率的关系的表。(c)为表示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的情况下的辊的温度与减速率的条件例的表。另外,虽然在图4中,“相邻辊之间的减速率”一栏中记载为“A/B”,但其中的“A”表示3个热定型用导丝辊之间的2个丝线行走区间中的前半区间的减速率,“B”表示后半区间的减速率。并且,图5(a)为绘制图4(a)的表的数据而获得的表示热定型用导丝辊的表面温度与沸水收缩率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b)为绘制图4(b)的表的数据而获得的表示热定型用导丝辊的减速率与沸水收缩率的关系的曲线图。
首先,为了不使热定型用导丝辊的送丝速度变化(总的减速率为0)地生产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像图4(a)、图5(a)所示那样需要使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温度非常高。例如,如果是比较例5那样沸水收缩率为12%的丝线的话,辊的温度为150℃就可以,但在生产沸水收缩率比它小1%、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Y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像比较例2那样将辊的温度提高30℃、维持在180℃。
相对于此,通过应用本发明,使热定型用导丝辊的送丝速度减速,即使不提高辊的温度也能够生产沸水收缩率低的丝线。如图4(b)和图5(b)所示,即使辊的表面温度为160℃,通过像实施例1~3那样使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总的减速率为2%以上,也能够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左右的丝线。
反之,还研究了为了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怎样采用辊的温度、减速率的条件才好的问题。刚才提到了,像图4(c)所示那样,在不使热定型用导丝辊的送丝速度减速的情况下(总的减速率为0),为了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像比较例2那样,需要使辊的温度提高到180℃。相对于此,使送丝速度减速的实施例4~9中,能够在辊的温度比比较例2低的条件下生产沸水收缩率为11%的丝线。并且,如从图4(c)可清晰地理解的那样,热定型用导丝辊的总的减速率越大,在生产相同的沸水收缩率的丝线的情况下越能将辊的温度抑制到较低。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实施例,只要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记载的,能够进行种种设计变更。
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热定型用导丝辊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在导丝辊16、17与导丝辊17、18之间相同,但只要最大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不到5%,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也可以像例如图4(c)所示的部分实施例那样,在导丝辊16、17与导丝辊17、18之间不同。
并且,只要总的减速率相等,相邻的2个热定型用导丝辊之间的减速率怎样分配都可以。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大致相等,但导丝辊16~18的表面温度也可以分别不同地构成。具体为,也可以例如如下地设定:按导丝辊18、17、16的顺序表面温度变高,即热定型用导丝辊中配置在最上游的导丝辊16的表面温度最高。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热定型用导丝辊16~18合计为3个,但只要具有为了热定型丝线Y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个数,热定型用导丝辊的个数只要是2个以上,也可以是任意个。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合计为2个,但只要具有为了预加热丝线Y而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个数,预加热用导丝辊的个数可以是任意个。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拉伸前的多根丝线Y行走的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为加热辊,但在丝线Y为尼龙等玻璃化转变温度接近常温的树脂的情况下,由于不一定需要预加热,因此也可以使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的全部或一部分为不具备加热器的非加热辊。并且,在预加热用导丝辊14、15具备加热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切断加热器的电源,在非加热状态下使用其全部或一部分。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为多个导丝辊14~18的直径在220~300mm的范围内,按导丝辊14、15、16、17、18的顺序从下方到上方配置成锯齿形,但导丝辊14~18的直径、配置、丝线的卷挂角度等也可以根据生产的丝线Y的种类、丝线Y的加热温度等而适当变更。

Claims (5)

1.一种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沿着丝道配置、用来拉伸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的多个辊,以及分别控制上述多个辊的送丝速度的速度控制部;
在上述多个辊上分别以不到270°的卷挂角度卷挂有上述丝线;
上述多个辊包含至少一个第1辊,以及多个第2辊,该多个第2辊为卷挂从上述第1辊送来的上述丝线、并且送丝速度分别比上述第1辊的送丝速度快的加热辊;
上述速度控制部使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在配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辊的送丝速度以下地进行控制,
使上述多个第2辊中的丝线行走方向最上游的上述第2辊与丝线行走方向最下游的上述第2辊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为2%以上地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速度控制部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不到5%地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辊为3个以上,
上述速度控制部在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使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全部在1%以上地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辊为3个以上,
上述速度控制部使丝线行走方向上相邻的2个上述第2辊之间的送丝速度的减速率对于多个区间相同地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分别控制上述多个第2辊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
CN201510684329.9A 2014-10-21 2015-10-20 纺丝拉伸装置 Active CN1055253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4312 2014-10-21
JP2014214312A JP6484425B2 (ja) 2014-10-21 2014-10-21 紡糸延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5372A true CN105525372A (zh) 2016-04-27
CN105525372B CN105525372B (zh) 2019-11-12

Family

ID=5433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4329.9A Active CN105525372B (zh) 2014-10-21 2015-10-20 纺丝拉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12356B1 (zh)
JP (1) JP6484425B2 (zh)
CN (1) CN105525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3181B (zh) * 2019-02-25 2023-09-22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涤纶丝导丝器的挂丝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4023A (ja) * 1983-12-22 1985-07-17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直接紡糸延伸法
CN102168318A (zh) * 2011-04-23 2011-08-31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部位四头2200dtex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直接纺丝方法
US20120180450A1 (en) * 2009-07-22 2012-07-1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Method For Removing And Drawing A Synthetic Thread And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3510232A (zh) * 2012-06-22 2014-01-1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668493A (zh) * 2013-12-26 2014-03-26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低温牵伸生产工艺
CN10372611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拉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0113A (ja) * 1993-03-24 1994-10-04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3919923B2 (ja) * 1998-02-24 2007-05-30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低収縮性極細繊維の製造方法
JP4581315B2 (ja) 2001-09-28 2010-11-17 東レ株式会社 発色性の良好なポリエステル太細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9385B2 (ja) 2009-12-11 2015-02-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設備
JP6133637B2 (ja) * 2013-03-12 2017-05-24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延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4023A (ja) * 1983-12-22 1985-07-17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直接紡糸延伸法
US20120180450A1 (en) * 2009-07-22 2012-07-1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Method For Removing And Drawing A Synthetic Thread And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2168318A (zh) * 2011-04-23 2011-08-31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部位四头2200dtex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直接纺丝方法
CN103510232A (zh) * 2012-06-22 2014-01-1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726114A (zh) * 2012-10-12 2014-04-1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668493A (zh) * 2013-12-26 2014-03-26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低温牵伸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12356B1 (en) 2019-11-27
JP6484425B2 (ja) 2019-03-13
JP2016079539A (ja) 2016-05-16
EP3012356A1 (en) 2016-04-27
CN105525372B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0233B (zh) 纺丝拉伸装置
TWI620842B (zh) Spinning extension
CN102471936B (zh) 用于熔纺、拉伸和卷绕复丝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TWI567255B (zh) Spinning stretching device
JP6258610B2 (ja) 紡糸延伸装置
CN104278347A (zh) 纺丝收取机的挂丝夹具以及纺丝收取机的挂丝方法
CN104746154B (zh) 纺丝拉伸装置
CN103361812B (zh) 混合长丝制造装置
CN103911713B (zh) 纺丝拉伸装置
CN105525372A (zh) 纺丝拉伸装置
CN105369422B (zh) 纺丝拉伸装置以及纺丝拉伸方法
CN102797062B (zh) 用于抽取和拉伸合成纱线的装置
EP3012355B1 (en) Method of drawing a spun yarn
CN103866414A (zh) 纺丝牵引装置
CN106795652A (zh) 用于由聚酰胺熔体生产复丝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53739B (zh) 用于抽出和卷绕多个合成丝线的装置
CN103451789A (zh) 纤维机械
CN103842564A (zh) 用于生产连续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09704A (zh) 用于生产复丝纱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58275A (zh) 用于引导和输送多根长丝的装置
CN103911710A (zh) 一种半精纺花线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