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4566B -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4566B
CN105524566B CN201510611229.3A CN201510611229A CN105524566B CN 105524566 B CN105524566 B CN 105524566B CN 201510611229 A CN201510611229 A CN 201510611229A CN 105524566 B CN105524566 B CN 1055245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 light
layer
protective film
sensitive adhes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12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4566A (zh
Inventor
何顺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Wiye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Wiye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Wiye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Wiye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112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4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4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4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4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45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ET基保护膜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高透明度、抗划痕的PET基保护膜。保护膜包括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类胡萝卜素酯;优选的,保护膜由五层组成,依次为: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本发明使用在空气中主吸收峰为440nm的蓝光吸收剂,实现了对不同波长的蓝光的选择性吸收,实现对高能蓝光的高吸收,低能量蓝光的低吸收或不吸收,解决了因对蓝光的过量吸收造成的显色性显著降低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LED产品中蓝光对人眼的威胁这一世界性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基保护膜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背景技术
蓝光是指波长为380nm至480nm宽广范围的可见光,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LED、电脑背景光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这样使得人工光更白,更亮,引发眩光。而380nm~435nm的短波蓝光具有较高能量,可以直接可以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接着让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产生黄斑病变,挤压收缩晶状体,造成近视。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
蓝光危害具体有:蓝光可直达视网膜,造成近视;蓝光可激发褐色色素,是皮肤产生黄斑、雀斑;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蓝光可已发视觉模糊,导致视觉疲劳,引起VDT综合征、蓝光可以引发眩光、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为了减少蓝光的危害,已经公开了一些专利:
专利申请201410852407.7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包括:防蓝光基材;设置在防蓝光基材表面的防眩光涂层,防眩光涂层内含有防眩粒子。本发明提供的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包括防蓝光基材和防眩光涂层,这种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蓝光和防眩光的效果。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申请提供的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无需采用高浓度的黄色系蓝光吸收剂,这种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的偏黄程度较低,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色彩偏差以及眼睛不舒服的感觉。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具有较好的硬度、耐磨耗性和附着力。
专利申请201410294850.7公开了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包括,薄膜基材层1和薄膜基材层2;防蓝光涂层,涂覆在所述薄膜基材层1和所述薄膜基材层2之间;离型膜,所述薄膜基材层1和所述薄膜基材层2的另一表面通过压敏胶黏剂与所述离型膜粘合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保护膜通过吸收并转化手机、电脑、电视、LED灯发光源散发出来的蓝光,实现对蓝光的阻隔,大大减轻了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和刺激,控制近视加深,保护了人体特别是眼睛的健康。
专利申请201410681543.4公开了一种防蓝光抗静电保护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分离膜层、第一防蓝光膜层、第一基底膜层、抗静电膜层、第二基底膜层、第二防蓝光膜层和第二分离膜层,其中,所述第一分离膜层与所述第一防蓝光膜层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相连接;所述第二防蓝光膜层与所述第二分离膜层通过粘合剂相连接;所述第一防蓝光膜层与第二防蓝光膜层均由防蓝光胶水构成,所述抗静电膜层由抗静电胶液构成。通过吸收并转化平板显示器、LED霓虹灯、荧光灯等发光光源散发出来的蓝光,实现对蓝光的阻隔,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保护人类眼睛。
专利申请201410224760.0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屏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蓝光屏幕保护膜由耐刮涂层、薄膜基材层、蓝光阻隔层和离型膜层构成;耐刮涂层涂布在薄膜基材层的一面,蓝光阻隔层涂布在薄膜基材层的另一面,离型膜层覆贴在蓝光阻隔层的另一面。蓝光阻隔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MQ硅树脂150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0~120份,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4.14~5.94份,苯并三唑0.27~5.06份,偶氮类永固黄0.027~0.115份。本发明不仅能阻隔波长为380~480nm的蓝光,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而且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光率,能有效地兼顾可见光透过率和蓝光的阻隔率。涂层的厚度均匀、可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目前已经商品化的蓝光吸收剂(如IGC公司的M47)的主吸收峰在空气中最高只能达到424nm,对425~450nm波长范围的高能量蓝光吸收很小,甚至没有吸收作用。而目前的防蓝光保护膜的透明度较差,其可见光全线透过率≤84%,并且对蓝光的不能进行选择性的吸收。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包括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类胡萝卜素酯。
本发明的聚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是由类胡萝卜素制备得到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然后将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聚合,得到聚丙烯酸类胡萝卜素酯固体。类胡萝卜素选自含活性羟基的多烯酚类物质,含活性羟基的多烯酚类物质选自叶黄素、虾青素或辣椒红色素。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类胡萝卜素和三乙醇胺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降至-12~-8℃,然后加入丙烯酰氯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室温,洗涤,分离有机相,采用硅胶柱对有机相进行分离,收集第一组分,得到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粘性固体;
(2)将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和催化剂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于60~70℃的条件下反应48~60h,产物用甲醇沉淀,采用体积排除色谱柱进行分离,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聚丙烯酸类胡萝卜素酯固体。
本发明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为:蓝光调节剂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1.6%,优选1.0~1.5%。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为: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2~4:0.5~1:0.5~1,优选4:1:0.5;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0微米,优选7~10微米。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为:保护膜由五层组成,依次为: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
本发明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为:纳米增透层是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6:1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薄膜层上。
本发明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为:丙烯酸酯涂层是由丙烯酸氨基甲酸羟乙酯40%~60%、丙烯酸丁酯18%~30%、二丙二醇二丙烯酸羟乙酯18%~30%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4~8%组成的光固化涂料固化于纳米增透层上形成。
本发明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为:固化的条件为: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距离为12~16cm条件下固化10~18秒而得。
本发明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为:纳米增透层厚度为1~3微米,丙烯酸酯涂层的厚度为2~4微米。
本发明的第八优选技术方案为:PET膜厚度为100~150微米,透明度85~87%。
本发明还涉及该保护膜在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的应用。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包括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是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
为了进一步增加其应用性,可在PET薄膜层再复合丙烯酸酯涂层和纳米增透层,从而形成五层的结构。即先在PET膜的表面复合一层纳米增透薄层;即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6:1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膜上,起到增韧、增透的效果,确保了成品膜的透明度为85%以上,如无增透涂层则透明度只有77~80%;该层的厚度为1~3微米。然后在该增透膜的表面采用滚筒法复合一层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酯涂层是由丙烯酸氨基甲酸羟乙酯40%~60%、丙烯酸丁酯18%~30%、二丙二醇二丙烯酸羟乙酯18%~30%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4~8%组成的光固化涂料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距离为12~16cm条件下固化10~18秒而得;该涂层保证了保护膜的表面硬度为4H以上,钢丝绒实验无明显的划伤,厚度为2~4微米。
在PET薄膜的另一面覆盖有一层压敏胶层,该压敏胶层由于添加有蓝光调节剂,从而使保护膜具有了蓝光调节功能。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蓝光调节剂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16%,优选12~16%。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0微米,优选7~10微米。热熔性的丙烯酸树脂优选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使离型膜的低粘度硅油基本转移到压敏胶的表面,利于膜和屏幕的贴合。
本发明选用的PET薄膜厚度为100~150微米,透明度85~87%,确保了该膜具有较好的刚性与透明度。
本发明的保护膜可消除高能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可消除LED中的高能量光线产生的眩光,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的屏幕防护膜,也可用于防蓝光眼镜,达到护眼的功能,也可用于汽车玻璃和LED汽车大灯的贴膜,达到防眩光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膜的透明度为85%~86%。
本发明的防蓝光保护膜可以有效过滤高能短波蓝光,减少屏幕散发的蓝光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也可用于有效保护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不碰伤,无割痕,起到防刮花的作用。
将本发明的保护膜按照JIS K7105-1981《塑料光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标准,测试其全光线透过率、雾度、在波长400nm处的透过率、430nm、450nm处的透过率。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保护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95%,雾度为0.52%,在波长为400nm处的蓝光透过率为0.98%,在波长为430nm处的蓝光透过率30.4%,450nm以下波长的蓝光透过率40%以下,而对人眼无伤害的、对显色性有益、波长460nm以上的蓝光吸收率控制在30%以内,低能量的450~480nm的蓝光透过率70%。在实现对蓝光调节的同时,不会造成显示屏的颜色失真,经检测,如果原LED的显色指数为90,则经本发明的膜处理后的显色指数为88.2。
将本发明的保护膜采用铅笔划痕试验仪在笔上产生恒定500克的压力,水平推动划痕试验仪进行刮擦,测试结果为本发明的保护膜的铅笔硬度为4H。
将本发明的保护膜按照JIS K7205《用研磨材料测定塑料的磨耗试验方法》的标准,测试本发明保护膜的耐磨性能,测试结果为本发明的保护膜的耐磨耗量为≤20g/Km;
将本发明的保护膜按照ASTM D3359《用胶带测量附着力的检测标准》的方法,测试本发明保护膜的附着力,本发明的保护膜的附着力为100/100,100%不脱膜。
将本发明的保护膜按照JIS Z8722-2009《颜色测量方法》的标准,采用美国UltraScan VIS型光谱仪测试本发明的保护膜的偏黄程度b*,本发明的保护膜的b*为4.0~4.2。b*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一种颜色标定模式,表示物体由蓝到黄的色彩变化,范围在-128~+128,纯蓝为-128,纯黄为+128。
本发明使用自主研发的一种在空气中主吸收峰为440nm的蓝光吸收剂,实现了对不同波长的蓝光的选择性吸收,实现对高能蓝光的高吸收,低能量蓝光的低吸收或不吸收,解决了因对蓝光的过量吸收造成的显色性显著降低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LED产品中蓝光对人眼的威胁这一世界性难题。本发明的保护膜可消除高能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可消除LED中的高能量光线产生的眩光,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液晶电视等的屏幕防护膜,也可用于防蓝光眼镜,达到护眼的功能,也可用于汽车玻璃和LED汽车大灯的贴膜,达到防眩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丙烯酸叶黄素酯的DSC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丙烯酸叶黄素酯的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光谱。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内容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包括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所述的压敏胶层是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
PET薄膜层的厚度为100微米,透明度87%。在PET膜的另一面覆盖有一层压敏胶层,该压敏胶层由于添加有蓝光调节剂,从而使保护膜具有了蓝光调节功能。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压敏胶层的厚度为8微米。热熔性的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4:1:0.5;使离型膜的低粘度硅油基本转移到压敏胶的表面,利于膜和屏幕的贴合。
制备得到的保护膜可应用于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
1.叶黄素丙烯酸酯的制备:
将9.61g叶黄素(0.0161mol,纯度≥99%),12.06g(0.0805mol,分析纯)三乙醇胺在0℃的条件下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再将溶液的温度降至-10℃,在保持此温度的条件下,缓慢滴加丙烯酰氯7.26g(0.0802mol,分析纯),搅拌反应50min,将反应体系静置至室温后,加入100ml的二氯甲烷,用蒸馏水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分别洗涤三次,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除有机溶剂,以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在硅胶柱(流速为8ml/10min,柱温为20℃)上进行分离,收集第一组分,蒸出溶剂后得到金黄色的粘性固体即为叶黄素丙烯酸酯,收率为72%。
2.叶黄素丙烯酸酯的聚合:
将经纯化的67.7g(0.1mol)叶黄素丙烯酸酯和0.16g(0.001mol)的AIBN(偶氮二异丁晴)在搅拌的条件下分散于90mlDMF(二甲基甲酰胺)中,通过冷却、抽气、溶解的程序除去体系的氧气,并置换成氩气氛,于60℃的条件下反应48h,产物用甲醇沉淀,使用C18凝胶色谱柱进行分离,收集分子量为10000~15000Dalton的组分,18kPa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透明的、金黄色的固体即为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聚丙烯酸叶黄素酯,其DSC图如图1所示,其起始分解温度为210.3℃。
将制备得到的复合PET材料置于紫外-可见光透过率测试仪进行检测,其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如附图2所示,对蓝光的透过率如表1所示。
表1:
波长(nm) 透过率(%)
400 0.98
420 33.82
440 44.50
450 47.87
460 48.93
470 58.42
480 72.40
490 79.04
500 82.46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高透明度、抗划痕的PET基保护膜,由五层组成,依次为: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
先在PET膜的表面复合一层纳米增透薄层:即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4:1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膜上;该层的厚度为3微米。然后在该增透膜的表面采用滚筒法复合一层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酯涂层是由丙烯酸氨基甲酸羟乙酯40%、丙烯酸丁酯30%、二丙二醇二丙烯酸羟乙酯22%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8%组成的光固化涂料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距离为16cm条件下固化18秒而得;该层的厚度为4微米。
PET薄膜层的厚度为150微米,透明度87%。在PET膜的另一面覆盖有一层压敏胶层,该压敏胶层由于添加有蓝光调节剂,蓝光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微米。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4:0.5:0.5;使离型膜的低粘度硅油基本转移到压敏胶的表面,利于膜和屏幕的贴合。该保护膜的表面硬度为4H以上,钢丝绒实验无明显的划伤。该保护膜的透明度为88%,其对蓝光的吸收率与实施例1相似。
制备得到的保护膜可应用于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
实施例3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高透明度、抗划痕的PET基保护膜,由五层组成,依次为: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
先在PET膜的表面复合一层纳米增透薄层;即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膜上;该层的厚度为2微米。然后在该增透膜的表面采用滚筒法复合一层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酯涂层是由丙烯酸氨基甲酸羟乙酯50%、丙烯酸丁酯26%、二丙二醇二丙烯酸羟乙酯20%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4%组成的光固化涂料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距离为15cm条件下固化16秒而得;该层的厚度为4微米。
PET薄膜层厚度为120微米,透明度87%。在PET膜的另一面覆盖有一层压敏胶层,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6%。压敏胶层的厚度为8微米。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3:1:0.5;使离型膜的低粘度硅油基本转移到压敏胶的表面,利于膜和屏幕的贴合。
该复合保护膜的透明度为88%,表面硬度为4H,钢丝绒实验无明显的划伤,将该复合PET复合膜置于紫外-可见光透过率测试仪进行检测,得到其对蓝光的透过率如表2所示。
表2:
波长(nm) 透过率(%)
400 0.64
420 28.87
440 36.56
450 39.65
460 50.54
470 60.57
480 74.56
490 82.54
500 85.76
制备得到的保护膜可应用于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
实施例4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高透明度、抗划痕的PET基保护膜,由五层组成,依次为: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
先在PET膜的表面复合一层纳米增透薄层;即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4:1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膜上;该层厚度为2微米。然后在该增透膜的表面采用滚筒法复合一层丙烯酸酯涂层,丙烯酸酯涂层是由丙烯酸氨基甲酸羟乙酯50%、丙烯酸丁酯22%、二丙二醇二丙烯酸羟乙酯22%和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6%组成的光固化涂料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距离为12cm条件下固化12秒而得;厚度为2微米。
PET薄膜层的厚度为120微米,透明度87%。在PET薄膜层的另一面覆盖有一层压敏胶层,该压敏胶层由于添加有蓝光调节剂,从而使保护膜具有了蓝光调节功能。压敏胶层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叶黄素酯,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4%。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微米。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的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4:1:0.5;使离型膜的低粘度硅油基本转移到压敏胶的表面,利于膜和屏幕的贴合。
该复合保护膜的透明度为88%,表面硬度为4H以上,钢丝绒实验无明显的划伤。其对蓝光的吸收率与实施例3相似。
制备得到的保护膜可应用于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复合保护膜,区别在于不制备纳米增透层,制备到的复合保护膜的透明度为77%。
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复合保护膜,区别在于不制备丙烯酸酯涂层,制备到的复合保护膜的硬度为小于2H。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由丙烯酸酯涂层、纳米增透层、PET薄膜层、蓝光调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依次组成,所述的蓝光调节压敏胶层是由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与蓝光调节剂混合而成,所述蓝光调节剂为聚丙烯酸类胡萝卜素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调节剂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8~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调节剂在压敏胶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三元共聚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2~4:0.5~1:0.5~1;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三元共聚物,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4:1:0.5;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7~1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增透层是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6:1 的比例溶解于50~7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薄膜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增透层是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6:1 的比例溶解于55~65%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薄膜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增透层是由纳米氟化镁和纳米氧化锡铟按2:1~6:1 的比例溶解于60%乙醇溶液中,然后经静电喷涂工艺喷涂于PET薄膜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增透层厚度为1~3微米;所述的丙烯酸酯涂层的厚度为2~4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膜厚度为100~150微米,透明度85~87%。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膜在电视、电脑、3C数码产品屏幕、汽车玻璃、LED汽车大灯或光学镜片上的应用。
CN201510611229.3A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24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1229.3A CN105524566B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1229.3A CN105524566B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4566A CN105524566A (zh) 2016-04-27
CN105524566B true CN105524566B (zh) 2018-10-16

Family

ID=55767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122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24566B (zh) 2015-09-23 2015-09-23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45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7584A (zh) * 2016-07-20 2016-11-16 侯建鸣 一种屏幕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屏幕保护膜
CN109749550A (zh) * 2017-11-01 2019-05-14 丹阳百斯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抗蓝光照明灯罩涂层
CN110938386B (zh) * 2018-09-25 2022-06-28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封装结构保护膜及其褪膜方法
CN113024867B (zh) * 2021-04-09 2021-11-12 深圳菲比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CN113534523B (zh) * 2021-06-25 2022-11-25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81640A (zh) * 2021-12-13 2022-03-15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益分公司 可过滤蓝光的车载显示屏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5435B2 (en) * 2001-12-11 2007-08-14 Pratt Steven G Blue blocking tens
CN102169195A (zh) * 2011-01-24 2011-08-3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纳米减反薄膜或增透膜以及光学或光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3935098B (zh) * 2014-04-30 2016-01-20 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层抗蓝光全防紫外线保护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4566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4566B (zh)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CN104479581B (zh) 具有抗蓝光功能的保护膜
CN106405691B (zh) 一种防雾光学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999B (zh) 防蓝光oca光学双面胶带
CN105204099B (zh) 一种防窥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422B (zh) 防蓝光的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光学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03612A (zh) 一种抗紫外可吸收蓝光的光学粘着剂组合物及光学粘合片
CN205953912U (zh) 一种复合型oca光学胶
CN104497902B (zh) 用于显示屏的防蓝光光学胶带
CN107312469A (zh) 触摸显示屏用保护贴膜
CN106543323B (zh) 一种聚类胡萝卜素丙烯酸酯蓝光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903B (zh) 具有吸收蓝光功能的复合型光学胶带
CN206892367U (zh) 一种uv硬化srf膜
CN107110998A (zh) 防炫光膜以及包括该防炫光膜的偏光板和显示装置
CN206892371U (zh) Led屏幕用光学薄膜
CN105754275B (zh) 一种防蓝光眼镜基片
CN113980584B (zh) 一种uv胶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保护膜
CN205787188U (zh) 一种抗蓝光电磁屏蔽增亮膜
CN204265674U (zh) 一种防蓝光oca光学胶带
CN113267921A (zh) 一种防蓝光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53436B (zh) 一种镜片防蓝光膜
CN110361873A (zh) 一种变色防雾型太阳镜片及其制造工艺
CN204964801U (zh) 一种扩散膜入光侧降噪结构
CN105820768A (zh) 触摸屏用防蓝光学贴膜
CN216956551U (zh) 一种新型的防蓝光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