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4159B -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 Google Patents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4159B
CN105524159B CN201510783946.4A CN201510783946A CN105524159B CN 105524159 B CN105524159 B CN 105524159B CN 201510783946 A CN201510783946 A CN 201510783946A CN 105524159 B CN105524159 B CN 105524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eptide
cells
cell
cancer
k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39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4159A (zh
Inventor
茆灿泉
崔健
邬怡然
毕振飞
黄家明
郭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839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4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4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4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4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4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C07K14/4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from mam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属于生物制药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多肽氨基酸序列与组成(SEQ ID:No.1),共含12个氨基酸。经9R或8R偶联改造和设计,该多肽分子具有对人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强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人肝细胞、胚肾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则显示较低的杀伤作用,尤其是与对照正常人肝细胞相比,对肝癌细胞具有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同时具有对人肝癌、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制备肝癌等恶性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方面的药物。

Description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制药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多肽分子作为先导药物分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全世界每年约有1300万新增癌症患者,我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因癌症死亡的病例达270万例,包括肝癌在内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头号杀手。抗癌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医药和生命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目前,绝大多数抗癌化疗药物存在癌细胞选择性差、毒副作用较大等局限,以肿瘤密切相关和过表达的蛋白为靶标进行靶向药物研究是抗癌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在肿瘤密切相关的各类重要靶标蛋白中,叉头盒(Fork head box,Fox)转录因子FoxM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oxM1被认为是癌症的致命伤(Achilles’heel),是抗癌药物干预与发现的重要靶标。
以组学研究、生物芯片、下一代测序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药物研发也从压倒优势的化学药物逐步转向更具吸引力的分子靶向药物。小分子多肽作为小分子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癌药物研发上与治疗性抗体药物一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已超过60种多肽药物或诊断试剂获批在美国和其它国家临床使用。申请人前期在国内外首次报道FoxM1c的DNA结合结构域(DNA binding domain,FoxM1c-DBD)蛋白的原核细菌重组表达、纯化,并以此表达蛋白为靶标,开展了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的高通量筛选,共获得十八条不同的多肽序列,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六组模体序列,并发现其中两条模体序列对乳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Jian Cui,Jiaming Huang,Tailin Guo,et al.Expression and Selection ofHuman Foxm1c Binding Peptides and Their Inhibitions on MCF7 Cancer 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2014,20(4):447-456)。本发明针对目前绝大多数抗癌化疗药物存在癌细胞选择性差、毒副作用较大等局限,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重要靶标的靶向多肽药物研发在抗癌药物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前景,而FoxM1正是抗癌多肽药物筛选与发现的理想靶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的多肽分子,它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并对肝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的多肽分子的用途,它可以用于制备具有杀伤癌细胞和抑制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靶向先导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来源于肿瘤密切相关转录因子FoxM1c的DNA结合结构域蛋白(FoxM1c-DBD)的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高通量筛选所获得的多肽(SEQ ID No:1,简称P201)的基础上,多肽序列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缺失或者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改造的多肽分子。具体做法是通过在SEQ ID No:1的N-端添加9个或8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具有25个或者24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所述改造的多肽分子是在多肽SEQ ID No:1的基础上,通过其N-端添加D-型精氨酸9个或8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N-端含有多聚-D型精氨酸的多肽序列。
其中,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通过在多肽SEQ IDNo:1的N-端添加9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序列为RRRRRRRRRGSGSWHLDYPSMWYLD的25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通过在多肽SEQ ID No:1的N-端添加8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序列为RRRRRRRRGSGSWHLDYPSMWYLD的24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所述多肽分子可以作为靶向先导药物用于制备具有杀伤肝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药物。
包括:经9聚或8聚氨基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分别添加和偶联改造设计的多肽分子9R-P201(SEQ ID No:2)和8R-P201(SEQ ID No:3)具有对肝癌HepG2、前列腺癌DU145、乳腺癌MCF7细胞强的杀伤作用。9R-P201处理24hr对肝癌HepG2、前列腺癌DU145的细胞半致死剂量(IC50)分别为43.6和47.6μg/ml,而对人肝细胞L-02的IC50则为2856μg/ml;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IC50为66.8μg/ml。同样,8R-P201也显示对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强的杀伤作用:48hr处理肝癌HepG2细胞的IC50值为25.5μg/ml,48hr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的IC50值为33.7μg/ml;与之对应,8R-P201对正常人胚肾293T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肝癌HepG2和乳腺癌MCF7细胞,揭示了减少一个精氨酸的8R-P201多肽也具有较好的癌细胞选择性。AO/EB双染检测显示:与对照相比,经9R-P201或8R-P201处理,染色体固缩和凋亡细胞显著增加,揭示其促细胞凋亡和细胞杀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该多肽呈现对肝癌细胞、前列腺癌、乳腺癌细胞等恶性肿瘤细胞强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人肝细胞、胚肾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则显示较低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对肝癌细胞具有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该多肽可以作为先导药物,可直接或经修饰、改造后用于制备具有杀伤和抑制肝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创新药物。
所述多肽分子可以作为靶向先导药物用于制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药物。
包括: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确认,经9R-P201多肽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受到极显著抑制(分别为P<0.001和P<0.003),更且,经9R-P201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其细胞迁移也受到极显著抑制(P<0.001),鉴于HUVEC细胞在肿瘤微血管形成中的重要作用,9R-P201对该细胞的迁移作用抑制预期将双重增加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该多肽可以作为先导药物,可直接或经修饰、改造后用于制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创新药物。
目前,绝大多数抗癌化疗药物存在癌细胞选择性差、毒副作用较大等局限,分子靶向药物研发是现代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效果是:
1)本发明多肽分子属于分子靶向先导药物,是针对包括肝癌细胞在内的癌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FoxM1c靶标筛选获得的高亲和力分子,而FoxM1c已被确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癌症的致命伤。
2)本发明在实验室层面已确认该多肽分子对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细胞强的杀伤作用,对肝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强的迁移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肝癌细胞,与对照相比,还具有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揭示其在抗癌药物,尤其是抗肝癌药物研发上的重要前景。
3)从已有文献报道查询可知,本发明确定的多肽分子是目前国内外通过噬菌体文库筛选获得的具有极低癌细胞杀伤浓度的多肽分子,其杀伤癌细胞水平(IC50)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完全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图2无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图3完全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DU145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
图4完全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HUVEC的杀伤作用。
图5完全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L-02肝细胞的影响。
图6完全血清培养MTT检测8R-P201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图7完全血清培养MTT检测8R-P201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图8细胞划痕检测9R-P201处理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影响。
图9细胞划痕检测9R-P201处理对人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
图10Transwell检测9R-P201处理对人HepG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十二肽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多肽简称为P201)进行9聚D-型精氨酸或8聚D-型精氨酸的改造设计,进而深入开展其对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癌细胞株的杀伤及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研究。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其不代表为本发明的唯一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多肽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1、9R-P201多肽的设计与合成
鉴于P201是分子靶向FoxM1c的DNA结合域蛋白,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获得的多肽序列,而FoxM1c是细胞核内转录因子,P201必需进入细胞(核)内才能发挥其FoxM1c的抑制作用,一种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的N-端添加以增强多肽的穿膜能力,而多聚精氨酸的添加是实现该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在P201多肽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在P201多肽的N-端添加9R(9聚D-型精氨酸,RRRRRRRRR)的细胞穿膜肽以提高多肽的穿膜能力以及添加(GS)2二聚甘氨酸丝氨酸以增强多肽份子的柔性,设计形成共含25个氨基酸的新设计多肽,简称为9R-P201多肽(SEQ ID No:2)。该序列送交专业公司合成,多肽合成步骤如下:
合成顺序:从C端到N端。
a.树脂溶涨
将2-Chlorotrityl Chloride Resin放入反应管中,加DCM(15ml/g),振荡30min.
b.接第一个氨基酸
通过沙芯抽滤掉溶剂,加入3倍摩尔过量的Fmoc-L-Asp(OTbu)-OH氨基酸,加入DMF溶解,再加入10倍摩尔过量的DIEA,,振荡60min。用甲醇封闭。
c.脱保护
去掉DMF,加20%哌啶DMF溶液(15ml/g),5min,去掉再加20%哌啶DMF溶液(15ml/g),15min.
d.检测
抽掉哌啶溶液,取十几粒树脂,用乙醇洗三次,加入检测试剂检测,105℃-110℃加热5min,变深蓝色为阳性反应。
e.洗
DMF(10ml/g)两次,DCM(10ml/g)两次,DMF(10ml/g)两次
f.缩合
保护氨基酸三倍过量,HBTU三倍过量,均用尽量少DMF溶解,加入反应管,立刻加入DIEA十倍过量.反应30min.
g.检测
取十几粒树脂,用乙醇洗三次,加入检测试剂检测,105℃-110℃加热5min,无色为阴性反应。
h.洗
DMF(10ml/g)一次,DCM(10ml/g)两次,DMF(10ml/g)两次
i.重复三至六步操作,从右到左依次连接序列中的氨基酸。Fmoc-D-Arg(Pbf)-OH操作步骤也是如此。
j.抽干,按照下列方法洗树脂。
DMF(10ml/g)两次,甲醇(10ml/g)两次,DMF(10ml/g)两次,DCM(10ml/g)两次,抽干10min。
k.从树脂上切割多肽
配制切割液(10/g)TFA 95%;水1%;EDT 2%;TIS 2%
切割时间:240min(常用切割时间一般为120min,针对于本序列Fmoc-D-Arg(Pbf)-OH较多,侧链Pbf保护基较难脱除,故延长时间。)
l.吹干洗涤
将裂解液用氮气尽量吹干,用乙醚洗六次,然后常温挥干。
m.分析提纯:
用高效液相色谱将粗品提纯。
n.冻干
收集目标多肽溶液放入冻干机中进行浓缩,冻干成白色粉末。
o.将多肽送到质检部确认合格。
合成多肽的分子量及组成经质谱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认多肽分子纯度达到98%以上。
2、8R-P201多肽的设计与合成
类似9R-P201多肽的设计思路与合成,我们同时设计了8R-P201的多肽序列,作为实施例确定不同个数氨基酸添加或增减对P201多肽生物活性与功效的影响。为此,在P201多肽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在P201多肽的N-端添加8R(8聚D-型精氨酸,RRRRRRRR)的细胞穿膜肽以提高多肽的穿膜能力以及添加(GS)2二聚甘氨酸丝氨酸以增强多肽分子的柔性,设计形成共含24个氨基酸的新设计多肽,简称为8R-P201多肽(SEQ ID No:3)。该序列送交专业公司合成,多肽合成步骤同实施例一,获得多肽分子纯度为98%以上。
实施例二、多肽9R-P201对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1、完全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HepG2肝癌细胞按常规细胞复苏和培养,完全培养基为DMEM+10%胎牛血清+100U/ml的青霉素和100μg/ml的链霉素。37℃、5%的CO2培养箱中孵育培养。
细胞处理:完全培养基按6×103细胞/孔的数量铺板96孔细胞培养板,24h后加入完全培养基配制的10、20、40、60、80、100μg/mL等浓度的9R-P201多肽,12、24h各时间点分别照相和检测细胞活力。
CCK-8细胞活力测定:将上述96孔细胞培养板继续培养至相应时间点,避光向各孔加入10μl的CCK-8(凯基),以10%完全培养基为本底,37℃下避光孵育1.5h,A450nm处酶标检测各孔吸光度值。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结果见附图1,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随着细胞培养时间(从12h到24h)和多肽处理浓度的增加,破裂和成碎片状的死亡细胞数逐渐增多,其细胞杀伤率也逐步增加,24h处理在80μg/mL时杀伤率达到85%左右。其IC50值为43.6μg/ml。
2、无血清培养CCK-8检测9R-P201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同实施例二之1。
细胞处理:与实施例二之1类似,不同的是,细胞培养24h后各孔加入用无血清培养基(不含血清,其它与完全培养基相同)配制的10、20、40、60、80、100μg/mL等浓度的9R-P201多肽,12、24h各时间点分别照相和检测细胞活力。
CCK-8活力测定:同实施例二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结果见附图2,可见如同实施例二之1,在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随着细胞培养时间(从12h到24h)和多肽处理浓度的增加,死亡细胞数逐渐增多,其细胞杀伤抑制率也逐步增加,但与实施例二之1完全血清处理差异不大,24h时IC50值为48.7μg/ml。12h处理在80μg/mL时杀伤率达到85%左右。
3、完全培养基CCK-8检测9R-P201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与CCK-8活力测定:同实施例二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测定见附图3,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经24hr培养,如同HepG2细胞,40μg/ml以上浓度,细胞形态开始发生变化,细胞死亡率增加,80μg/ml浓度下细胞杀伤率在60%左右。其IC50值为47.6μg/ml,与肝癌细胞的IC50值相近。
4、AO/EB双染检测9R-P201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促凋亡和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铺6孔板,2.5×105cells/well,进行细胞爬片培养;
当细胞至80%左右时,实验组加入40ug/mL和60ug/mL多肽处理24h,48h;
爬片移入另一培养皿中,PBS清洗后,加入约100uL Mixed Dyes Reagent(避光);
避光染色约5min,荧光观察和拍照。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可见对照组(24h和48h)细胞核呈绿色,核染呈正常结构;实验组在24h和48hr时细胞核染部分有明显的固缩状或圆珠状,镜下橙红(黄)色染色明显,呈现出凋亡的特征。且随着多肽处理浓度的增加,出现细胞固缩或圆珠状的凋亡细胞增加,揭示了多肽处理对该细胞的促凋亡和杀伤作用。
实施例三、CCK-8检测9R-P201对人正常细胞株的影响
1、完全培养基CCK-8检测9R-P20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
(1)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同实施例二之1。
细胞处理:与实施例二之1类似,不同的是,细胞培养24h后各孔加入完全血清培养基配制的10、20、40、60、80、100、120μg/mL不同浓度的9R-P201多肽,24h照相和检测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活力。
CCK-8活力测定:同实施例二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测定见附图4,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和多肽处理的增加,HUVEC的存活率逐渐降低,细胞杀伤率也逐步增加,显示9R-P201对HUVEC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在80μg/mL时,存活率下降到约30%(即细胞抑制率约70%),但显著低于对HepG2的抑制率。IC50值为66.8μg/ml。
2、完全培养基CCK-8检测9R-P201对人肝细胞L-02的影响
(1)实验方法同实施例二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测定见附图5,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经24hr培养,即使9R-201浓度在80、100μg/mL时,L-02仍有60%-70%的存活率,显著高于HUVEC内皮细胞在相应时间的存活率,远高于癌细胞、尤其是肝癌细胞的存活率。显示该多肽尤其对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其IC50值高达2856μg/ml。
实施例四、多肽8R-P201对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1、完全培养基MTT检测8R-P201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培养:同实施例二之1。
细胞处理:类同实施例三之2,多肽处理时间48hr。
MTT细胞活力测定:不同浓度的PAMs处理到达时间点后,吸去细胞培养液,每孔加入加入100μL的无酚红DMEM培养基和20μL MTT(5mg/mL)溶液,37℃继续培养4h后,吸去上清,每孔加入150μL DMSO溶解紫色沉淀,振摇10min后,酶标仪测定其A570nm的吸光度值。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测定见附图6,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与9R-P201作用相似,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提高,细胞死亡率逐步增加,经48hr处理,有大量细胞死亡,48hr处理60μg/ml浓度下细胞杀伤率达到96%,计算得IC50为25.5μg/ml。
2、完全培养基MTT检测8R-P20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同实施例四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活力测定见附图7,可见在完全血清培养基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提高,细胞死亡率逐步增加,经48hr处理,有大量细胞死亡,48hr处理60μg/ml浓度下细胞杀伤率在80%,计算得IC50为33.7μg/ml。
3、AO/EB双染检测8R-P201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促凋亡和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
用镊子将灭菌好的盖玻片放入六孔板中,每孔一片。将HepG2对数生长期细胞按2.5×105个/ml的浓度接种到六孔板中,放入培养箱过夜培养。第二天加入40μg/ml的8R-P201处理24hr后,取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的盖玻片,用预冷的PBS洗涤细胞两次,放置于载玻片上。
将AO和EB工作液等体积混合,加入1μL AO-EB混合液到25μL的PBS中,轻轻混匀后将液体铺满整个盖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可见HepG2细胞在40μg/ml的8R-P201处理24hr下呈现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的凋亡细胞和染色质浓缩,揭示多肽处理对HepG2细胞促凋亡和细胞杀伤作用。
实施例五、完全培养基MTT检测8R-P201对正常人胚肾293T细胞杀伤作用
(1)实验方法同实施例四之1。
(2)实验结果
细胞形态变化,可见48hr多肽处理对293T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从形态学变化可以清楚看出,其对293T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HepG2和MCF7细胞。
实施例六、9R-P201处理对HepG2、HUVEC细胞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
1、细胞划痕(Wound healing)检测9R-P201处理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1)实验方法
首先,细胞铺6孔板,2.5×105cells/well,当细胞至85%左右时,用200μL枪头划痕;
其次,PBS洗去划下的细胞,实验组加药(60μg/mL),对照组则换液处理;
最后,拍照并用ImageJ定量比较细胞迁移的速度。
(2)实验结果
结果见附图8,可见9R-P201处理后,细胞迁移很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细胞相对迁移率极显著差异(***P<0.001),表明9R-P201对HepG2的迁移具有强的抑制作用。
2、细胞划痕检测9R-P201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1)实验方法同实施例六之1。
(2)实验结果
从附图9可以明显的看出,9R-P201对HUVEC的迁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数理统计分析也显示出细胞相对迁移率极显著的差异(***P<0.001)。鉴于HUVEC在血管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201对HUVEC迁移的抑制可能对肿瘤细胞微血管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
3、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9R-P201处理对人HepG2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1)实验方法
细胞铺板,当汇合度达到80%时,60μg/mL的9R-P201处理24hr,收集细胞并计数,按1×104cells/well加入小室的上室,下室加入600μl完全DMEM培养基(10%FBS),培养24h后观察。
小室取出,棉签擦去上室细胞,PBS洗涤,4%多聚甲醛固定30min,0.1%结晶紫染色20min,拍照。
(2)实验结果
从附图10可清晰看出,经9R-P201处理后的HepG2细胞较对照组呈现明显减少的迁移细胞数量,统计分析显示呈现极显著差异(***P<0.003)。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与结果表明该多肽分子具有对人体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强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人肝细胞、胚肾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则显示较低的杀伤作用,尤其是与对照肝细胞相比,对肝癌细胞具有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同时具有对人肝癌、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该多肽分子可望作为先导药物用于研发分子靶向肝癌等恶性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方面的创新药物。
Figure IDA0000847807010000011

Claims (5)

1.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通过在多肽SEQ ID No:1的N-端添加9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序列为RRRRRRRRRGSGSWHLDYPSMWYLD的25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2.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通过在多肽SEQ ID No:1的N-端添加8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序列为RRRRRRRRGSGSWHLDYPSMWYLD的24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的多肽分子是在多肽SEQ ID No:1的基础上,通过其N-端添加9个或8个D-型精氨酸以及二聚甘氨酸丝氨酸,形成N-端含有多聚-D型精氨酸的多肽序列。
4.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分子可以作为靶向先导药物用于制备具有杀伤肝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药物。
5.一种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分子可以作为靶向先导药物用于制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药物。
CN201510783946.4A 2015-11-16 2015-11-16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Active CN105524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3946.4A CN105524159B (zh) 2015-11-16 2015-11-16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3946.4A CN105524159B (zh) 2015-11-16 2015-11-16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4159A CN105524159A (zh) 2016-04-27
CN105524159B true CN105524159B (zh) 2021-04-09

Family

ID=55766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3946.4A Active CN105524159B (zh) 2015-11-16 2015-11-16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4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6847B (zh) * 2017-06-27 2019-10-1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具有双重靶向性和选择性的抗肿瘤多肽分子及其应用
CN108743915B (zh) * 2018-05-07 2023-02-10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海马多肽sp1在制备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8888752B (zh) * 2018-05-07 2023-02-17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等鞭金藻多肽izp-2在制备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9646669A (zh) * 2019-01-29 2019-04-19 西南交通大学 9r-p201多肽与5fu的联合应用及联合用药物
CN111320671B (zh) * 2020-03-06 2022-11-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p201优化肽、抗肿瘤多肽及其制备得到的药物和靶向抑制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5428A1 (en) * 2009-02-18 2010-08-26 Oncotherapy Science, Inc. Foxm1 peptides and vaccines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1974069A (zh) * 2010-10-22 2011-02-16 西南交通大学 FoxM1c的DNA结合区蛋白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方法
CN102174078A (zh) * 2011-01-10 2011-09-07 中国药科大学 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5428A1 (en) * 2009-02-18 2010-08-26 Oncotherapy Science, Inc. Foxm1 peptides and vaccines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1974069A (zh) * 2010-10-22 2011-02-16 西南交通大学 FoxM1c的DNA结合区蛋白高效结合肽及多肽结构序列的获取方法
CN102174078A (zh) * 2011-01-10 2011-09-07 中国药科大学 肿瘤细胞选择性穿膜肽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ression and Selection of Human Foxm1c Binding Peptides and Their Inhibitions on MCF7 Cancer Cells;Jian Cui,et al.;《Int J Pept Res Ther》;20140514;第20卷;第447-456页全部 *
基于FoxMlc抗癌先导药物设计与研究;黄家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41015(第10期);摘要,第3-4页1.2.4-1.2.5,第12页2.3,2.4.1以及表2-1,第17页2.7.1,第31页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4159A (zh)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4159B (zh) 具有癌细胞选择性杀伤和迁移抑制作用的多肽分子与用途
CN104530199B (zh) 一种抗肿瘤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20735A (zh) 一种组织蛋白酶b激活式靶向抗肿瘤多肽的制备与应用
Gholibeikian et al.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f Longicalcynin A analogues, as anticancer cyclopeptides
WO2021134512A1 (zh) 一种拟穴青蟹抗菌肽Scyreprocin新功能及其应用
CN108530544A (zh) 一种肝癌细胞靶向抗菌肽嵌合体m27-39-htpp及其应用
Cong et al. Discovery of an orally effective double-stapled peptide for reducing ovariectomy-induced bone loss in mice
CN113845571A (zh) 一种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活性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26847B (zh) 具有双重靶向性和选择性的抗肿瘤多肽分子及其应用
CN107417772B (zh) 一种可拮抗hnRNPU蛋白RNA结合活性的多肽HIP-20及其应用
CN108676074B (zh) 一种促肝细胞生长的活性多肽
CN106699850B (zh) Rbbp4靶向多肽和抗肿瘤多肽及其应用
CN107922475B (zh) 一种肿瘤抑制肽
JP2022547098A (ja) 新規マイクロペプチドhmmwとその適用
CN114478707B (zh) 一种构象锁定蜂毒肽衍生物、偶联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US20230037813A1 (en) ANTI-TUMOR POLYPEPTIDE Bax-BH3, FLUORESCENT POLYMERIC NANOMICELLE, PREPE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Shen et al. Benzyl stapled modification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A4K14-Citropin 1.1
CN116715723A (zh) 一种抑制血管生成的小分子短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Kong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scaphin-8 derived stapled peptides based on halogen–sulfhydryl click chemical reactions
CN104788391B (zh) 肉桂酰中性红酰胺(ca‑pz)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3583088A (zh) 用于治疗胃癌的环肽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08299556B (zh) 一种治疗血液肿瘤的多肽
Chen et al.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biological peptide Macropin: Hydrocarbon stapling for effective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CN109666064A (zh) SALL4-RBBp4复合物阻断多肽和衍生抗肿瘤多肽及其应用
CN111053888B (zh) 家蚕抗菌肽Cecropin D在食道癌治疗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