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2823B -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2823B
CN105522823B CN201510662044.5A CN201510662044A CN105522823B CN 105522823 B CN105522823 B CN 105522823B CN 201510662044 A CN201510662044 A CN 201510662044A CN 105522823 B CN105522823 B CN 105522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rows
data
driving data
nozzl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20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2823A (zh
Inventor
最上善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22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2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2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2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3Block driv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5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drops per d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6Non-ejecting pul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18Character-spacing or back-spacing mechanisms; Carriage return or release devices therefor
    • B41J19/20Positive-feed character-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202Drive control means for carriage movement
    • B41J19/205Position or speed detectors therefor
    • B41J19/207Encoding along a bar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该液滴喷出装置即使在对所搭载的喷头数量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较少地实施对喷头进行控制的电路的改造即可。液滴喷出装置(1)具备:n+m列的喷嘴列,其由向印刷介质喷出液滴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其生成对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其将所生成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

Description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液滴喷出装置,已知有通过向印刷介质的表面喷出液滴(墨滴)而形成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交替地重复实施输送动作与点形成动作,并将于扫描方向上排列的点的列(点列)在输送方向上排列形成,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输送动作为使纸或布等的印刷介质在输送方向上移动的动作,所述点形成动作为,使形成有多个喷嘴的喷头在与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扫描方向上扫描移动的同时喷出墨滴的动作。
在这种喷墨式打印机中,为了高速形成更高精度的图像,开始使用多个将更细微的喷嘴以高密度排列而成的喷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喷头单元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示例,该喷头单元搭载了4个排列有180个喷嘴的喷头。该喷墨式打印机具备喷头控制部,所述喷头控制部选择性地对驱动多个喷嘴中的各喷嘴的驱动元件进行驱动。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喷墨式打印机中,喷头的控制电路(由单元控制电路与喷头控制部构成的对喷头进行驱动的电路)以配合所搭载的喷头的数量的方式而构成,从而存在如下的课题,即,无法使用超过与各个喷头对应地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控制电路的数量的喷头。换言之,在欲搭载更多的喷头的情况下,存在随着配合喷头数量而进行的喷头控制部的改造而必须也实施单元控制电路的改造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7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或方式而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通过将该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设置在液滴喷出装置中,能够更容易地对液滴喷出装置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进行变更。具体而言,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液滴喷出头的转换。另外,在此,n、m为自然数。
应用例2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成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在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成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因此能够通过使分割为n个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集合,从而生成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即,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能够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组构成的n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和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通过将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设置在液滴喷出装置中,从而能够在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前段利用n组数据对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管理。其结果为,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应用例3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所述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在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因此能够通过使分割为n个的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集合,从而转换为由n组构成的n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和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通过使液滴喷出装置中具备该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从而在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前段,能够通过n组数据而对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管理。其结果为,能够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应用例4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构成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此外,能够更容易地对喷嘴列驱动数据的组数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在使液滴喷出装置中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弹性地实施液滴喷出头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的变更(例如,通过n或m的值的变更而容易地进行应对)。
应用例5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n+m列的喷嘴列,其为由向印刷介质喷出液滴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的喷嘴列;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其将对所述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液滴喷出装置具备n+m列的喷嘴列以及将对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对液滴喷出装置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进行变更。具体而言,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应用例6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在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因此能够通过使分割为n个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集合,从而生成由m组头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即,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能够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组构成的n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和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其结果为,在液滴喷出装置中,由于在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前段,能够通过n组的数据对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管理,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应用例7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所述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因此能够通过使分割为n个的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集合,从而转换为由n组构成的n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和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其结果为,在液滴喷出装置中,由于在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前段,能够通过n组的数据对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管理,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应用例8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构成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此外,能够更容易地对喷嘴列驱动数据的组数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在液滴喷出装置中,能够更弹性地实施液滴喷出头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的变更(例如,通过变更n或M的值而容易地进行应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为表示喷墨式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由打印机驱动器所进行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喷嘴的排列的说明图。
图5为喷嘴的周边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喷头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7为喷头控制信号与驱动信号COM的说明图。
图8(a)为设定信号SI&SP的说明图,(b)为波形选择信号的说明图。
图9(a)至(c)为表示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0(a)、(b)、(c)为对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的功能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1为表示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的结构的图。
图12为表示m组数据提取部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13为表示改变例1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14为表示改变例1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内容。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易于对说明进行理解,有时以与实际不同的尺寸进行记载。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滴喷出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液滴喷出装置1由在印刷介质上印刷图像的喷墨式打印机100(以下,称为打印机100)以及个人计算机110(以下称为PC110)等构成。
PC110具备打印机控制部111、输入部112、显示部113、存储部114等,并实施在打印机100上实施印刷的印刷作业的控制。
打印机控制部111具备CPU(运算部)及RAM、ROM等存储部(省略图示),并实施液滴喷出装置1整体的集中控制。
输入部112为作为人机接口的信息输入单元。具体而言,例如为键盘或连接有信息输入设备的端口等。
显示部113为作为人机接口的信息显示单元(显示器),并基于打印机控制部111的控制而对从输入部112被输入的信息、或在打印机100上进行印刷的图像、以及基于印刷作业的信息等进行显示。
存储部114为硬盘驱动器(HDD)或存储卡等的能够改写的存储介质,并对使PC110进行动作的软件(通过打印机控制部111而运行的程序)或进行印刷的图像、基于印刷作业的信息等进行存储。
在使PC110进行动作的软件中包含一般性的图像处理应用软件(以下称为应用程序)及打印机驱动软件(以下称为打印机驱动器)。
此外,作为其功能,打印机控制部111在打印机驱动器内构成了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关于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在后文进行叙述。
图2为表示打印机10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另外,在图中所标记的XYZ轴中,打印机100被设置在X-Y平面上。此外,将±X方向(X轴方向)作为后述的扫描方向、将Y方向作为后述的输送方向、将Z方向作为高度方向进行说明。
参照图1及图2对打印机100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喷墨式打印机的基本结构
打印机100具有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喷头单元40、检测器组50以及控制器60。从PC110接收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00通过控制器60而对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喷头单元40)进行控制。控制器60根据从PC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对各单元进行控制,并在作为“印刷介质”的纸张10上印刷图像。打印机100的驱动状况通过检测器组50而被监控,并将监控状况(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器60。控制器60根据来自检测器组50的检测结果而对各单元进行控制。
印刷数据例如为,为了能够通过PC110所具备的应用程序以及打印机驱动器而由打印机100对通过数码照相机等而获得的一般性的RGB数码图像信息进行打印,而将该RGB数码图像信息进行转换处理而得的图像形成用的数据。
输送单元20具备供纸辊21、输送电机22、输送辊23、压印板24、排纸辊25等,并具有使纸张10向预定的输送方向(图2所示的Y方向)移动的功能。供纸辊21为用于将被插入至纸张插入口的纸张10向打印机100的内部进行供给的辊。输送辊23为将通过供纸辊21而被供给的纸张10输送至能够印刷的区域的辊,并由输送电机22驱动。压印板24将印刷中的纸张10支承至预定的高度。排纸辊25为将纸张10向打印机的外部排出的辊,并被设置在相对于能够印刷的区域而靠输送方向下游侧处。
滑架单元30具有使后述的液滴喷出头41向预定的移动方向(图2所示的X轴方向,以下称为扫描方向)移动(扫描)的功能。滑架单元30具有滑架31和滑架电机32等。滑架31能够在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并由滑架电机32驱动。此外,滑架31以可拆装的方式对收纳油墨的墨盒6进行保持。
喷头单元40具备,具有多个(n+m列,n、m为自然数)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以及喷头控制部42,并具有将油墨作为“液滴”(以下称为墨滴)而向纸张10喷出的功能。
液滴喷出头41被搭载在滑架31上,并且随着滑架31在扫描方向上移动,液滴喷出头41也在扫描方向上移动。通过使液滴喷出头41在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间歇性地喷出墨滴,从而在纸张10上形成由在扫描方向上排列的点而构成的点列(以下也称为栅格线)。
作为喷出墨滴的方式(喷墨方式),作为优选例而采用了压电方式。压电方式为,通过压电元件而向压力室中所存储的油墨施加与记录信息信号相对应的压力,并从与压力室连通的液体喷出喷嘴(以下称为喷嘴)喷出墨滴(喷出)从而进行记录的方式。
另外,喷出墨滴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使油墨以液滴状进行喷出,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组的其他的记录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小型泵向油墨施加压力并通过水晶振子等使喷嘴机械式地振动从而强制性地将油墨喷出的方式、根据记录信息信号通过微小电极使油墨加热发泡从而将油墨喷出的方式。
控制器60为用于实施打印机100的控制的控制部,并具备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单元控制部64、驱动信号生成部65等。
在实施印刷时,控制器60交替重复实施液滴喷出动作和输送动作,从而将由多个点构成的图像印刷在纸张10上,其中,液滴喷出动作为,从在扫描方向上处于移动中的液滴喷出头41喷出作为液滴的油墨的动作,输送动作为,使纸张10在输送方向上移动的动作。
接口部61在PC110与打印机100之间进行数据接收与发送。
CPU62为用于实施打印机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
存储器63由RAM或EEPROM等存储元件构成,并构成对CPU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或作业区域等。
CPU62根据在存储器63中所存储的程序并通过单元控制部64而对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喷头单元40)进行控制。
驱动信号生成部65生成对液滴喷出头41所具备的压电元件进行驱动的基本信号(驱动信号COM)。喷头单元40(喷头控制部42)根据从控制器60发送的喷头控制信号(后述)和驱动信号COM而选择性地驱动与各喷嘴分别对应的压电元件。关于喷头单元40的详细内容以及驱动信号COM的详细内容将在下文进行叙述。
在检测器组50中包括:线性式编码器、旋转式编码器、纸张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省略图示)。线性式编码器对滑架31的扫描方向的位置进行检测。旋转式编码器对输送辊23的旋转量进行检测。纸张检测传感器对供纸中的纸张10的前端的位置进行检测。光学传感器通过被安装在滑架31上的发光部与受光部,而在通过滑架31进行移动的同时对纸张10的有无、端部位置、宽度等进行检测。此外,光学传感器对纸张10的前端(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上端)或后端(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也称为下端)进行检测。
印刷的流程
接下来,对通过打印机100进行的印刷的基本流程进行说明。
控制器60在从PC110接收印刷命令以及印刷数据时,对印刷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指令的内容进行解析,从而利用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喷头单元40)实施以下的处理。
首先,控制器60使供纸辊21旋转从而将需要印刷的纸张10传送至输送辊23的驱动区域。接下来,控制器60通过对输送电机22进行驱动而使输送辊23旋转。当输送辊23以预定的旋转量而旋转时,纸张10以预定的输送量被输送。
当纸张10被输送至喷头单元40的下部时,控制器60根据印刷命令而使滑架电机32旋转。对应于滑架电机32的旋转,从而滑架31在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此外,通过使滑架31移动,从而使滑架31上所搭载的液滴喷出头41也同时在扫描方向上移动。此外,在液滴喷出头41在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期间内,控制器60通过喷头控制信号和驱动信号COM而对压电元件进行驱动。由此,在液滴喷出喷头41在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期间内,从液滴喷出头41间歇性地喷出墨滴。通过该墨滴喷落在纸张10上,从而在扫描方向上形成了由多个点排列而成的点列。
另外,将通过从进行移动的液滴喷出头41喷出油墨从而被实施的点形成动作称为循环。一个循环意味着随着朝向扫描方向移动一次而实现的点形成。此外,将从喷嘴列喷出油墨的动作称为喷射。在一次喷射中,通过从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喷出的墨滴而形成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点。
此外,控制器60在液滴喷出头41于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间歇时对输送电机22进行驱动。输送电机22根据来自控制器60的被指示的驱动量而使输送辊23进行旋转。当输送辊23以预定的旋转量而旋转时,纸张10以预定的输送量而被输送。如此,通过交替重复实施循环与输送动作,从而在纸张10上印刷由点列构成的图像。
控制器60通过与输送辊23同步旋转的排纸辊25而使印刷结束的纸张排出从而完成印刷。
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进行的处理的概要
如前文所述,上述的印刷处理通过从与打印机100连接的PC110发送印刷数据而被开始实施。印刷数据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以下,参照图3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3为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进行的处理的说明图。
另外,虽然打印机驱动器作为对本实施方式赋予特征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而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的功能,但在下文中,对现有技术中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基本功能进行说明。关于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打印机驱动器从应用程序接收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图形数据等)且转换为打印机100能够解释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并将印刷数据向打印机100输出。在将来自应用程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印刷数据时,打印机驱动器实施分辨率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半色调处理、栅格化处理、指令附加处理等。
分辨率转换处理为,将从应用程序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在印刷到纸上时的分辨率(印刷分辨率)的处理。例如,在指定印刷分辨率为720×720dpi时,将从应用程序接收的矢量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分辨率为720×720dpi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分辨率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由被配置为矩阵状的像素构成。各像素具有RGB色空间的例如256灰度的灰度值。即,分辨率转换后的像素数据为表示所对应的像素的灰度值的数据。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与被配置为矩阵状的像素内的在预定方向上排列的1列的量的像素对应的像素数据,称为“栅格数据”。另外,与光栅数据对应的像素所排列的预定的方向与印刷图像时的液滴喷出头41的移动方向(扫描方向)对应。
颜色转换处理为,将RGB数据转换为CMYK色系空间的数据的处理。所述CMYK色是指,浓蓝绿色(C)、浓品红色(M)、黄色(Y)、浓黑色(K),CMYK色系空间的图像数据为与打印机100所具有的油墨的颜色对应的数据。因此,在打印机100使用CMYK色系的10种油墨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器根据RGB数据而生成CMYK色系的10维空间的图像数据。该色转换处理根据使RGB数据的灰度值和CMYK色系数据的灰度值对应的表(颜色转换一览表LUT)而被实施。另外,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像素数据为通过CMYK色系空间而被表示的256灰度的CMYK色系数据。
半色调处理为,将高灰度数(256灰度)的数据转换为打印机100所能够形成的灰度数的数据的处理。通过该半色调处理,使表示256灰度的数据被转换为表示2灰度的1位数据或表示4灰度的2位数据。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为1位或2位数据,该像素数据成为表示各画素处的点的形成(点的有无、点的大小)的数据。
例如在2位(4灰度)的情况下,转换为不具有与点灰度值“00”对应的点、形成与点灰度值“01”对应的小点、形成与点灰度值“10”对应的中点以及形成与点灰度值“11”对应的大点的方式的4个阶段。之后在关于各点的尺寸而决定了点生成率的基础之上,利用高频脉动法、γ补正、误差扩散法等,以使打印机将点分散而形成的方式来制成像素数据。
栅格化处理为,将排列为矩阵状的画素数据按照印刷时的点形成顺序而交替排列的处理。例如,在印刷时分为数次实施点形成处理的情况下,分别对与各点形成处理对应的像素数据进行提取,并按照点形成处理的顺序交替排列。另外,由于如果印刷方式不同则印刷时的点形成顺序将会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印刷方式来实施栅格化处理。
指令追加处理为,向被实施了栅格化处理的数据添加与印刷方式对应的指令数据的处理。作为指令数据,例如具有表示介质的输送速度的输送数据等。
经过这些处理而生成的印刷数据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被发送至打印机100。
喷头(喷嘴列)
图4为表示液滴喷出头41的下表面的喷嘴的排列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在液滴喷出头41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在扫描方向(X轴方向)并排排列的黑色油墨喷嘴列K、蓝绿色油墨喷嘴列C、品红色油墨喷嘴列M、黄色油墨喷嘴列Y、灰色油墨喷嘴列LK、浅蓝绿色油墨喷嘴列LC等多个(n+m列)的喷嘴列。各喷嘴列具备多个作为用于喷出各色的油墨的喷出口的喷嘴(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为400个)。
各喷嘴列的多个喷嘴沿着输送方向(Y轴方向)以固定的间隔(喷嘴间距)而各自对齐排列。在图4中,各喷嘴列的喷嘴中,越靠下游侧的喷嘴越被标记较小的序号(#1~#400)。即,喷嘴#1与喷嘴#400相比位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处。在各喷嘴中,作为用于对各喷嘴进行驱动以使各喷嘴喷出墨滴的驱动元件而设置有压电元件。
图5为液滴喷出头41的喷嘴的周边的剖视图。其模式化地图示了1个喷嘴74的周边的结构。
液滴喷出头41至少具备:振动板71、使该振动板71位移的压电式致动器72、内部填充有油墨并通过振动板71的位移而使内部压力增减的腔室(压力室)73以及与该腔室73连通并通过该腔室73内的压力的增减而将油墨作为液滴喷出的喷嘴74。
喷嘴74被形成在喷嘴板75上,通过由喷嘴板75和振动板71夹持的腔室基板76而形成腔室73以及与其连通的贮液室78。贮液室78通过油墨流道(省略图示)而与墨盒6(参照图2)连通。
压电式致动器72由对置配置的梳齿状的电极79a、79b和与该电极79a、79b的各梳齿交替层压配置的压电元件77组成。此外,如图5所示,压电式致动器72其一方的端部被固定在被固定于液滴喷出头41的筐体80上的固定板81上,另一方的端部通过接合板82而与振动板71接合。
在由这种结构构成的压电式致动器72中,通过向电极79a、79b之间施加驱动信号以使振动板71以图5的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式上下振动,从而使腔室73内部的压力变化而从喷嘴74喷出墨滴。
现有技术中的喷头单元
图6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喷头单元40c的结构的框图。
喷头单元40c不具备图1所示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为对本实施方式赋予特征的部分,将在后文叙述其详细内容。在此,通过不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喷头单元40c对喷头单元的基本的结构进行说明。
喷头单元40c由喷头控制部42C以及液滴喷出头41c等构成。另外,液滴喷出头41c具有n列的喷嘴列。
喷头控制部42c具有根据喷头控制信号和驱动信号COM生成并施加用于选择性地对与各喷嘴分别对应的压电元件(压电式致动器72)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根据印刷数据选择性地向压电式致动器72施加驱动信号COM)的功能。
喷头控制部42c具备控制逻辑电路90c、移位寄存器91c、锁存电路92c、电平转换器93c、选择开关94c等。
喷头控制信号是指,时钟信号CLK、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以及包含像素数据SI和设定数据SP的设定信号SI&SP等。
控制逻辑电路90c根据从控制器60接收的喷头控制信号而生成像素数据SI和波形选择信号q0~q3(后述),并将像素数据SI发送至移位寄存器91c,将波形选择信号q0~q3发送至电平转换器93c。
移位寄存器91c为,获取作为串行信号而被输入的像素数据SI的部分,像素数据SI依次被输入,并且存储区域根据时钟信号CLK的输入脉冲而从初段起依次向后段移位。
锁存电路92c在对应于喷嘴数的量的像素数据SI被存储到移位寄存器91c后,通过被输入的锁存信号LAT而对移位寄存器91c的各输出信号进行锁存并作为并行数据暂时保存。
电平转换器93c根据像素数据SI(被保存在锁存电路92c中的数据)以及波形选择信号q0~q3而生成使选择开关94c接通断开的信号(开关信号SW),并转换为能够驱动选择开关94c的电压电平。电压电平的转换是为了使驱动信号COM与锁存电路92c的输出电压相比为高电压,并据此将选择开关94c的动作电压范围设定为较高。
选择开关94c根据电平转换器93c所输出的开关信号SW,从而选择性地将驱动信号COM连接并施加至压电式致动器72。
在移位寄存器91c的像素数据SI被保存在锁存电路92c中之后,将下一个像素数据SI输入至移位寄存器91c,并按照墨滴的喷出时刻而依次地对锁存电路92c的保存数据进行更新。
另外,图中的符号HGND为压电式致动器72的接地端。此外,根据该选择开关94c,在将压电式致动器72与驱动信号COM断开之后,压电式致动器72的输入电压仍被维持在即将断开之前的电压。
图7为喷头控制信号何驱动信号COM的说明图。
此外,图8(a)为设定信号SI&SP的说明图,图8(b)为波形选择信号q0~q3的说明图。
在图7、8中,作为重复周期的期间T(以下也称为周期T或期间T),与喷嘴在扫描方向上移动1个像素的量的期间相对应。例如,在印刷分辨率为720dpi的情况下,期间T相当于用于使喷嘴相对于纸张10移动1/720英寸的期间。
根据印刷数据中所包含的像素数据,通过将期间T所包含的各区间的驱动信号COM(驱动脉冲PS1~PS4)施加至压电元件,从而在1个像素内喷出大小不同的墨滴,进而能够表现多个灰度。
驱动信号COM具有:在周期T中的期间T1内生成的第一区间信号SS1、在期间T2内生成的第二区间信号SS2、在期间T3内生成的第三区间信号SS3以及在期间T4内生成的第四区间信号SS4。第一区间信号SS1具有驱动脉冲PS1。此外,第二区间信号SS2具有驱动脉冲PS2,第三区间信号SS3具有驱动脉冲PS3,第四区间信号SS4具有驱动脉冲PS4。另外,驱动脉冲PS1、驱动脉冲PS2以及驱动脉冲PS3为,在形成大点时向压电元件施加的脉冲,并且被设为彼此相同的波形。此外,驱动脉冲PS1和驱动脉冲PS2也是在形成中点时向压电元件施加的脉冲。此外,驱动脉冲PS1也是在形成小点时向压电元件施加的脉冲。此外,驱动脉冲PS4为,使压电元件进行微振动时向压电元件施加的脉冲。
在周期T(LAT-LAT期间)的期间内,当以与时钟信号CLK同步的方式向喷头控制部42c输入设定信号SI&SP时,设定信号SI&SP中的上位的位数据(SIH)分别被设置在移位寄存器91c的上位区域,下位的位数据(SIL)分别被设置在移位寄存器91c的下位区域。即,分别与各喷嘴对应的2位的像素数据的上位的位被设置在移位寄存器91c的上位区域,2位的像素数据的下位的位被设置在移位寄存器91c的下位区域。此外,设定数据SP被设置在控制逻辑电路90c的移位寄存器组中(未图示)。
根据锁存信号LAT的脉冲,上位的位数据被锁存在锁存电路92c的上位区域,下位的位数据被锁存在锁存电路92c的下位区域。即,分别与各喷嘴(各压电元件)对应的2位的像素数据的上位的位被锁存在锁存电路92c的上位区域,而2位的像素数据的下位的位被锁存在锁存回路92c的下位区域。
设定数据SP由16位数据构成(参照图8(a))。控制逻辑电路90c根据16位的设定数据SP中的预定的4位数据(数据P00、数据P10、数据P20、数据P30)和转换信号ch而生成波形选择信号q0。此外,同样,根据16位的设定数据SP中的预定的4位数据和转换信号ch而生成波形选择信号q1~q3。
例如,在图8(b)的示例中,16位的设定数据SP中,数据P01、数据P02、数据P03、数据P12、数据P13、数据P23为“1”,而其他的数据为“0”。由此,用于波形选择信号q0的4位数据(数据P00、数据P10、数据P20、数据P30)成为“0000”,其结果为,波形选择信号q0在周期T中成为低电平。同样,用于波形选择信号q1的4位数据(数据P01、数据P11、数据P21、数据P31)成为“1000”,波形选择信号q1在第一区间T1内成为高电平,而在第二区间T2~第四区间T4内成为低电平。波形选择信号q2、q3也成为如图8(b)所示的信号。
电平转换器93c根据被锁存在锁存电路92c的上位区域以及锁存电路92c的下位区域中的2位的像素数据,而从波形选择信号q0~q3中选择1个。具体而言,在像素数据为“00”的情况(上位的位为“0”,下位的位为“0”的情况)下选择波形选择信号q0,在像素数据为“01”的情况下选择波形选择信号q1,在像素数据为“10”的情况下选择波形选择信号q2,在像素数据为“11”的情况下选择波形选择信号q3。被选择的波形选择信号作为开关信号SW从电平转换器93c被输出。
向选择开关94c输入驱动信号COM以及开关信号SW。当开关信号SW为高电平时,选择开关94c变为导通状态,驱动信号COM被施加至压电式致动器72(压电元件)。当开关信号SW为低电平时,选择开关94c变为断开状态,驱动信号COM不被施加至压电式致动器72。
即,在像素数据为“00”的情况下,波形选择信号作为开关信号SW而被输出。由此,在重复周期T内选择开关94c变为断开状態。其结果为,未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信号COM的驱动脉冲。这种情况下,不从喷嘴喷出油墨。
此外,在像素数据为“01”的情况下,选择开关94c根据波形选择信号q1而被导通/断开,并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信号COM的第一区间信号SS1,并且压电元件通过驱动脉冲PS1而被驱动。当根据该驱动脉冲PS1对压电元件进行驱动时,在纸张10上形成小点。
在像素数据为“10”的情况下,选择开关94c根据波形选择信号q2而被导通/断开,并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信号COM的第一区间信号SS1和第二区间信号SS2,压电元件通过驱动脉冲PS1、驱动脉冲PS2而被驱动。当根据该驱动脉冲PS1和驱动脉冲PS2驱动压电元件时,在纸张10上形成中点。
在像素数据为“11”的情况下,选择开关94c根据波形选择信号q3而被导通/断开,并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信号COM的第一区间信号SS1、第二区间信号SS2以及第三区间信号SS3,并且压电元件通过驱动脉冲PS1、驱动脉冲PS2以及驱动脉冲PS3而被驱动。在根据这些驱动脉冲PS1、驱动脉冲PS2以及驱动脉冲PS3驱动压电元件时,在纸张10上形成大点。
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喷头单元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喷头单元40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为对本实施方式赋予特征的部分,例如将具备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喷头单元40c的打印机100c(省略图示)的喷头单元40c交换为包含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喷嘴列数为n+m列的喷头单元40,并通过使用与交换了的喷头单元40对应的打印机驱动器从而能够构成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打印机100。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图9(a)~(c)为,表示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情况的示意图。图9(a)~(c)表示n=10、m=2的情况。
图9(a)例如表示,具备具有10列(n=10)的喷嘴列的喷头单元40c的打印机100c中的、1次喷射的量的10组的像素数据(喷嘴列驱动数据)的排列。各组(#1~#400)的排列表示,进行栅格化处理从而结果被排列了的、从喷嘴列(#1~#400的喷嘴)喷出的1次喷射的量的像素数据。更具体而言,各组为,从各喷嘴列被喷出的1次喷射的量的设定信号SI&SP的数据组。这些数据针对每个喷嘴列而经由不同的通道1ch~10ch(参照图6)同时从控制器60被发送至喷头单元40c(喷头控制部42c)。
图9(b)表示,为了使用10个通道(1ch~10ch)平行地发送具有12列(n+m=10+2)的喷嘴列的喷头单元40中的1次喷射的量的12组的像素数据(喷嘴列驱动数据),从而排列替换为10组的情况。超过通道数10的2组的数据被分割为5份,并被附加至1~5ch和6~10ch的各自的数据组的上部。即,成为由10组构成的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以这种方式,即使是与12列的喷嘴列对应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也能够通过构成为10组的数据而经由10个通道(1ch~10ch)从控制器60向喷头单元40(喷头控制部42)发送。
图9(c)表示,将经由10个通道(1ch~10ch)而被发送的由10组构成的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12组构成的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情况。如在图9(b)与图9(c)之间连结的虚线所示,将在1~5ch中分割的数据再生为6ch的数据,而将在6~10ch中分割的数据再生为7ch的数据。对于其他的数据组,将1ch~5ch再配置为1ch~5ch,将6ch~10ch再配置为8ch~12ch。
如此,通过预先将对12列喷嘴列进行驱动的12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构成为10组而进行发送,并在接收后再生为12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从而在控制器60(单元控制部64)中仅具有少于喷嘴列数12(n+m)的通道10(n)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从12列(n+m)的喷嘴列喷出墨滴的印刷。
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
预先将对12列的喷嘴列进行驱动的12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构成为10组的功能,在作为打印机驱动器所具备的功能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中被实施。图1及图3所示打印机驱动器的内部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
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针对完成了指令添加处理的印刷数据实施上述的数据组的构成处理。即,在相对于从控制器60向喷头单元40发送喷嘴列驱动数据(设定信号SI&SP)的通道数n,实施了使用喷头单元40所具备的喷嘴列数多于m个的n+m个喷嘴列的印刷的情况下,首先,打印机驱动器以n+m个喷嘴列的使用为前提而实施印刷数据的生成。其结果为,所生成的印刷数据被构成为,包含n+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接下来,为了经由n个通道而从控制器60(单元控制部64)对该印刷数据进行发送,打印机驱动器(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将n+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n组的数据。即,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生成对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而且接下来,经由n个通道而将被分割为n组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发送至喷头单元40。
另外,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在将超过通道数n的m组的数据分割并添加至n组的数据的上部时,将设定数据SP去除,仅对像素数据SI进行分割并附加至n组的数据的上部。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
图10(a)、(b)、(c)为,用于对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功能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0(a)表示现有技术(不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情况)的控制器60与喷头控制部42c的连接关系,10(b)表示本实施方式(喷头单元40中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情况)的控制器60与喷头控制部42的连接关系。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用具备n个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c来实施印刷,使用n个通道将n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发送至喷头控制部42c。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n个通道从控制器60向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发送作为n组的数据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与n+m个喷嘴列对应的数据),并通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对数据组的排列进行转换,从而使用n+m个通道而从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向喷头控制部42发送作为n+m组的数据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与n+m个喷嘴对应的数据)。
另外,虽然对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被设置在喷头单元40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图10(c)所示的喷头单元40a那样,采用使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在对控制器60与喷头单元40a进行连接的位置处独立设置的结构。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采用使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内置于控制器60的输出部的结构。
图11为表示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的结构的图。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作为“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而由可编程逻辑装置构成。对于可编程逻辑装置,作为优选例而使用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由m组数据提取部201、SP生成部202、SI&SP合成部203、偏移调节部204、输入接口205、输出接口206等构成。
m组数据提取部201为,从经由输入接口205而接收的n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图9(b)所示的与n+m个喷嘴列对应的数据)中提取出超过通道数n且被分割的m组的数据,并分割为与n个喷嘴列对应的n组的数据以及与m个喷嘴列对应的m组的数据的电路。由于与m个喷嘴列对应的m组的数据在被分割为n组时去除了设定数据SP,因此仅由与m列对应的m组的像素数据SI构成。
图12为表示m组数据提取部201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在图12中,图示了在如图9(c)所示的12ch份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设定信号SI&SP)内对1ch~6ch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再生的部分的电路结构示例。在1~5ch中所分割的数据的上位部分被再构成并被锁存在6ch锁存电路中,剩余的原来的1~5ch的设定信号SI&SP分别被锁存在1~5ch的锁存电路中。
另外,被锁存在6ch中的再生数据由去除了设定数据SP的像素数据SI构成。
返回图11进行说明。
SP生成部202为,为了将去除了设定数据SP的与m个喷嘴列对应的m组的数据作为设定信号SI&SP进行再生,而生成附加的设定数据SP的电路。附加的设定数据SP能够通过SP生成部202而虚拟生成。
SI&SP合成部203为,针对从m组数据提取部201输出的与m个喷嘴列对应的m组的数据(去除了设定数据SP)而附加SP生成部202所生成的设定数据SP并对与m个喷嘴列对应的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设定信号SI&SP)进行再生的电路。
另外,在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中,在将超过通道数n的m组的数据进行分割并附加至n组数据的上部时,在包含设定数据SP并进行分割的情况下,无需具备SP生成部202以及SI&SP合成部203。
偏移调节部204为,使以与喷嘴列的扫描方向的间隔(喷嘴列间距(参照图4))对应的方式而喷出墨滴的时刻(喷出墨滴的位置)偏移的最终调节电路。
针对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被栅格化处理的印刷数据,需要在反映该喷嘴列间隔的时刻(位置)发送设定信号SI&SP。即,虽然根据喷嘴列的扫描方向的间隔而在每个喷嘴列都存在偏移调节值,但由于不同的列的数据通过同一通道进行传送,从而不会被附加个别的偏移调节值信息,因此在偏移调节部204中针对再生的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设定信号SI&SP)而实施了所需的偏移处理。
输入接口205为,将从控制器60接受的设定信号SI&SP、时钟信号CLK、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驱动信号COM等根据需要而转换为能够进行内部运算处理的电平并向内部输入的接口电路。
输出接口206为,将向喷头控制部42发送的设定信号SI&SP、时钟信号CLK、锁存信号LAT、转换信号CH、驱动信号COM等根据需要而进行电平转换并向喷头控制部42输出的接口电路。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通过使液滴喷出装置1中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从而能够容易地对液滴喷出装置1所具备的喷嘴列数量进行变更。具体而言,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c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的交换。
此外,由于在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因此能够通过使分割为n个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集合而生成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即,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能够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组构成的n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和由m组构成的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通过将该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设置在液滴喷出装置1中,从而能够在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前段(单元控制部64)中,通过n组的数据对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进行管理。其结果为,能够在不实施单元控制部64的改造的条件下,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
此外,由于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构成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此外,能够进一步容易地对喷嘴列驱动数据的组数进行变更。具体而言,在液滴喷出装置1中具备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弹性地实施液滴喷出头41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的变更(例如,通过n或m的值的变更来容易地进行应对)。
液滴喷出装置1具备n+m列的喷嘴列和生成对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115。此外,具备将被生成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因此,作为液滴喷出装置1的效果,能够容易地对液滴喷出装置1所具备的喷嘴列的数量进行变更。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喷头单元40的交换、以及与此对应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变更,从而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c向具有n+m列的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41的交换。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的变更或改良等。以下对改变例进行叙述。在此,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改变例1)
图13为表示改变例1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的功能的示意图。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9(a)~(c)所示,虽然对转换之前的由n(10)组构成的n+m(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10)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在转换之前的由n(10)组构成的n+m(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n+m(12)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10)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的结构。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图13的上侧所示的1~10ch的数据列为,转换之前的由10组构成的12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在各个列ch(图13中的纵列)中,包含将12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10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例如,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在设为各个喷嘴列驱动数据仅由像素数据SI构成的情况下,在1ch的数据列中,依次对与将1ch~12ch的各自的400个喷嘴列分割为10个的内部的喷嘴#1~喷嘴#40相对应的部分的像素数据SI进行累积,在2ch的数据列中,依次对与将1ch~12ch的各自的400个的喷嘴列分割为10个的内部的喷嘴#41~喷嘴#80相对应的部分的像素数据SI进行累积,同样,在3ch~10ch中,相继地对将400喷嘴分割为10个的每40喷嘴的量的像素数据SI进行分割并存入。这种数据结构能够通过使打印机驱动器所具备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中具有实施这样的分割与排列的功能而实现。
将以这种方式分割为10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经由10ch的通道而进行发送,并在接收侧,如图13的下部所示,再生为1~12ch的12组的数据列(12列的喷嘴列进行驱动的12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
图14为表示改变例1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d的结构的框图。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d由数据列再配置部201d、SP生成部202d、SI&SP合成部203d、偏移调节部204、输入接口205、输出接口206等构成。
数据列再配置部201d为,从经由输入接口205而接收的n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与图13的上侧所示的n+m个喷嘴列对应的数据)排列转换为n+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与图13的下侧所示的n+m个喷嘴列对应的数据)的电路。
SP生成部202d为生成设定数据SP的电路,所述设定数据SP为,为了将去除了设定数据SP的n+m组的数据作为设定信号SI&SP进行再生而附加的数据。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将分割为n个并被再生的m组的数据作为设定信号SI&SP进行再生而生成了该m个的设定数据SP,但在本改变例中,为了将n+m组的数据作为设定信号SI&SP进行再生而生成n+m个设定数据SP。
SI&SP合成部203d为,针对数据列再配置部201d所再构成的n+m组的设定信号SI而分别附加对应的设定数据SP并再生出与n+m个喷嘴列对应的n+m组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设定信号SI&SP)的电路。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改变例所涉及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d,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更容易地实施从具有n列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向具有n+m列喷嘴列的液滴喷出头的交换。此外,由于能够将从n+m组向n组的数据转换以及从n组向n+m组的数据转换设为针对与n+m列的喷嘴列的各列对应的数据而实施大致相同的处理的电路结构,因此能够将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43d设为更简单的结构。
虽然对以喷嘴列单位来管理驱动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该内容。也能够应用于通过喷头单位、喷嘴单位、预定的喷嘴组单位来管理驱动数据的情况。关于驱动数据的转换,能够以将喷嘴列置换为管理驱动数据的单位的方式来实施。
符号说明
1…液滴喷出装置;6…墨盒;10…纸张;20…输送单元;21…供纸辊;22…输送电机;23…输送辊;24…压印板;25…排纸辊;30…滑架单元;31…滑架;32…滑架电机;40、40a、40c…喷头单元;41、41c…液滴喷出头;42、42c…喷头控制部;43、43d…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50…检测器组;60…控制器;61…接口部;62…CPU;63…存储器;64…单元控制部;65…驱动信号生成部;71…振动板;72…压电式致动器;73…腔室(压力室);74…喷嘴;75…喷嘴板;76…腔室基板;77…压电元件;78…贮液室;79a、79b…电极;80…筐体;81…固定板;82…接合板;90c…控制逻辑电路;91c…移位寄存器;92c…锁存电路;93c…电平转换器、94c…选择开关;100、100c…打印机;110…PC;111…打印机控制部;112…输入部;113…显示部;114…存储部;115…喷嘴列驱动数据生成部;201…m组数据抽出部;201d…数据列再配置部;202、202d…SP生成部;203、203d…SI&SP合成部;204…偏移调节部;205…输入接口;206…输出接口。

Claims (8)

1.一种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其中,n、m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成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所述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
5.一种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n+m列的喷嘴列,其由向印刷介质喷出液滴的多个喷嘴排列而成;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其将对所述喷嘴列进行驱动的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为由n+m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由n组构成的n+m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中,包含将所述n+m列的各个列的喷嘴列驱动数据分割为n个的喷嘴列驱动分割数据。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部以包含可编程逻辑装置的方式而构成。
CN201510662044.5A 2014-10-16 2015-10-14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Active CN105522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449 2014-10-16
JP2014211449A JP6417588B2 (ja) 2014-10-16 2014-10-16 ノズル列駆動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2823A CN105522823A (zh) 2016-04-27
CN105522823B true CN105522823B (zh) 2018-10-23

Family

ID=5574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2044.5A Active CN105522823B (zh) 2014-10-16 2015-10-14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3495B2 (zh)
JP (1) JP6417588B2 (zh)
CN (1) CN1055228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7786B2 (en) 2017-01-19 2020-12-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driver actuation control using offset
JP7062980B2 (ja) * 2018-01-31 2022-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7356819B2 (ja) * 2019-05-23 2023-10-0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7363242B2 (ja) 2019-09-13 2023-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41676A (ja) * 2019-09-13 2021-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97A (zh) * 1996-03-26 1997-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03111A (zh) * 2003-10-03 2005-04-0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维持打印头温度的打印设备与方法
CN1929999A (zh) * 2004-06-09 2007-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
CN101001755A (zh) * 2004-08-12 2007-07-18 索尼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器、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程序和数据结构
CN101868356A (zh) * 2007-11-14 2010-10-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共享数据线的喷墨打印头
CN102673170A (zh) * 2011-03-07 2012-09-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0582A (ja) 1999-03-31 2000-10-10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928411B2 (ja) 2001-11-12 2007-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ヘッド駆動装置
JP2005169941A (ja) * 2003-12-12 2005-06-3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187932A (ja) * 2005-01-06 2006-07-20 Ricoh Co Ltd ヘッド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06314B2 (en) * 2005-06-28 2007-1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KR100823257B1 (ko) * 2005-07-28 2008-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의 인쇄 방법
JP2008149512A (ja) * 2006-12-15 2008-07-03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US20080218547A1 (en) * 2007-03-06 2008-09-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JP2009172968A (ja) * 2008-01-28 2009-08-06 Seiko Epson Corp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5446108B2 (ja) * 2008-03-19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1207115A (ja) 2010-03-30 2011-10-20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2218305A (ja) * 2011-04-08 2012-11-12 Canon Inc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格納方法
JP2014042995A (ja) * 2012-08-24 2014-03-13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17077B2 (ja) * 2012-12-05 2017-10-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75894B2 (ja) * 2013-01-29 2016-08-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97A (zh) * 1996-03-26 1997-10-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03111A (zh) * 2003-10-03 2005-04-06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维持打印头温度的打印设备与方法
CN1929999A (zh) * 2004-06-09 2007-03-1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方法
CN101001755A (zh) * 2004-08-12 2007-07-18 索尼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器、打印机、打印控制方法、程序和数据结构
CN101868356A (zh) * 2007-11-14 2010-10-2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具有共享数据线的喷墨打印头
CN102673170A (zh) * 2011-03-07 2012-09-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2823A (zh) 2016-04-27
JP2016078309A (ja) 2016-05-16
JP6417588B2 (ja) 2018-11-07
US9533495B2 (en) 2017-01-03
US20160107439A1 (en)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2823B (zh) 喷嘴列驱动数据转换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JP579393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EP1106369B1 (en) Combination of bidirectional- and unidirectional-printing using plural ink types
JP394471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351190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7128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078811B2 (ja) 画素ブロック単位で濃淡インクによる階調再現を行う印刷
CN102019760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4269332B2 (ja) オンデマンド・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
JP2011088279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660562A (zh) 点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和喷墨记录装置及系统
CN101380849B (zh) 打印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US20090289984A1 (en) Print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233722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7056277B2 (ja) 液体吐出システム、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93062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及び、印刷方法
JP2018099780A (ja) 印刷装置
CN110315846B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JP4147711B2 (ja) カラー印刷とモノクロ印刷とで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を交換する印刷
JP5012041B2 (ja)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7763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H0828197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カラープリンタ
JP2007001251A (ja) 印刷装置
JP4985854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方法
JP2007210188A (ja) 描画装置および描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