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4295A -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4295A
CN105514295A CN201610111792.9A CN201610111792A CN105514295A CN 105514295 A CN105514295 A CN 105514295A CN 201610111792 A CN201610111792 A CN 201610111792A CN 105514295 A CN105514295 A CN 105514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layer
light
luminescence uni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17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杰
李延钊
李重君
徐晓光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117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4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4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4295A/zh
Priority to US15/528,422 priority patent/US1016398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83276 priority patent/WO201714802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 H01L33/0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quantum effect structure or superlattice, e.g. tunnel junction within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quantum confinement structure or tunnel barri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4Parallel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s of multiple OL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以串联的方式布置。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发光装置、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装置由于具有柔性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获得白光,一般OLED发光装置包括多层结构,如图4所示,OLED发光装置包括三个堆叠的OLED发光单元,在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然而,现有这种结构的OLED发光装置成本较高。
进一步,OLED发光装置所出射的光饱和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OLED器件的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制备该发光装置的方法,可以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或缺点。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其中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以串联的方式布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其中,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串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示出第二发光单元的具体结构;
图3示出不同块体材料的发光波长的示意图;
图4示出现有技术的多层OLED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详细参考,其范例在附图中说明,图中相同的数字全部代表相同的元件。为解释本发明下述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被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和至少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其中,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以串联的方式布置。“量子点发光单元”指的是一种包含量子点的发光单元,在这种发光单元中发光材料是颗粒形式,例如尺寸在几纳米、十几纳米,也可以是几十纳米;也可以是微米量级,某些纳米级尺寸的发光材料颗粒可以被称为量子点发光材料,而有些对应尺寸的发光材料颗粒可以被称为荧光发光材料。当颗粒的尺寸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量级时,这种发光材料的纳米量级的颗粒由于尺寸带来的量子效应可以发出波长被修改或改变的光,例如,由于量子束缚效应,纳米尺寸的发光材料的颗粒所发出的光的波长可以比该发光材料的块体发出的光的波长短。通过这样的效应,可以控制发光材料颗粒的尺寸以调节包含该发光材料颗粒的发光层或发光单元的出射光的波长,满足设计所需。进一步,由于量子点发光层的出射光波长可以调节,因而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可以进一步调节,通过设计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的出射光波长和至少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出射光波长,可以获得色度饱满的光。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有柔性,因而可以应用于柔性发光设备、照明设备以及柔性显示设备中。例如,发光装置可以具有柔性基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以及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B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这些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可以具有柔性。为了获得亮度更高、饱和度更佳的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这些发光单元可以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以及蓝光量子点发光100PB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同时还可以包括绿光OLED发光单元100OG、红光OLED发光单元100OR以及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获得较强的发光强度,可以设置多个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例如共设置10个以上的发光单元。优选地,这些发光单元具有兼容的柔性特性。
每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可以分别包括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分别布置在量子点发光层的相反的侧面。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包括一个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一个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和一个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在图1中,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联接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依次地,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联接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OLED发光单元100O和其他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电荷产生层30,如图1所示,在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之间可以设置电荷产生层30,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和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之间可以设置电荷产生层30。电荷产生层指的是在发光装置通电之后产生载流子用以注入到发光层进而产生光的层,电荷产生层可以产生电子和/或空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荷产生层可以具有柔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分别布置在发光装置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用以实现发光装置与外部的电连接。在本说明书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指的是发光装置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例如图1中的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联接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第二电极20联接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多个OLED发光单元100O和多个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它们如图1所示的串联方式连接。优选地,发光装置具有柔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空穴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电子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2右侧具体示出第二发光单元100II的结构。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单元100I、第二发光单元100II和第三发光单元100III。第一发光单元100I、第二发光单元100II和第三发光单元100III都具有柔性。第一发光单元100I、第二发光单元100II和第三发光单元100III可以是OLED发光单元100O,也可以是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图2中示出了多个发光单元中的一个发光单元的具体结构,例如第二发光单元100II的具体结构,第二发光单元100II可以是OLED发光单元100O,也可以是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换句话说,图2中的发光层101可以是OLED发光层,也可以是量子点发光层。如图2所示,第二发光单元100II包括电子注入层104、电子传输层102、发光层101、空穴传输层103和空穴注入层105,这些层依此次序堆叠布置。在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装置可以包括多于三个发光单元,这些发光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配置,以便发射想要波长和饱和度的光,在这些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并且这些发光单元具有柔性,从而包括这些发光单元的发光装置具有柔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溶液涂覆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OLED发光单元100O。用于形成蓝光OLED发光层101的材料可以包括表1中的一种。
表1用于形成蓝光OLED发光层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可以包括量子点发光层101,量子点发光层101包括多个量子点的密排结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量子点发光层101包括随机分布在发光层101中的量子点。量子点发光层是具有柔性的发光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将一种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固化之后形成量子点发光层101。换句话说,量子点发光层101为将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固化之后形成的。例如,首先形成量子点溶液;然后,将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固化后形成一种量子点发光层101。在此固化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溶剂可以挥发掉。这种通过溶液涂覆到基板上形成发光层101的方法是有利的,因为通过溶液工艺形成量子点发光层101对工艺条件要求低,相比使用分子束外延或气相外延工艺,溶液工艺不要求高的真空度和洁净度,这对于在OLED发光单元100O上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尤其有利,因为使用外延的方法在OLED发光单元100O上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工艺一般都需要繁复的多次清洗步骤、干燥步骤等一系列的复杂的预处理和工艺条件,使得实际生产成本极高。此外,尤其有利的是,溶液工艺形成的量子点发光层101可以具有柔性;并且量子点发光层101可以容易地与OLED发光单元的层实现材料性质的配置,从而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总体具有良好的柔性。这有利于满足现有的一些设备对柔性的需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装置中包括两个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例如图1中示出的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根据本实施例,在制备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时,用于形成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和用于形成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是不同性质且互不相容的溶液,这样使得用于形成相邻层的各自的溶液中的材料不会溶解于另一种溶液中。实际上,每个量子点发光单元具有多个层,任意两个相邻的层使用不同性质的溶液形成。即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是具有不同性质且互不相容的溶液。具体地,可以使用水性溶剂形成水性的绿光量子点溶液,然后在OLED发光单元上或在基板上涂覆该溶液,固化后形成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然后,在该绿光量子点发光层上使用油性溶液形成例如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可以知道,根据本发明,在形成电子或空穴传输层之后,使用水性溶液相应地形成电子注入层或空穴注入层。此处,“相邻”的意义可以包括直接邻接的两层;然而,“相邻”可以包括其他情形,例如,当使用溶液工艺制造不同的两个层的时候,可以在这两个层之间使用蒸镀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一层或多层,而使用溶液工艺形成的两个层也是相邻的两层。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思路,在基板上首次形成发光单元的第一层时,可以选用合适性质的溶液,随后可以选用不同性质的溶液在该第一层上来形成第二层。通过使用不同性质的溶液交替地形成两个相邻的层可以避免相邻层之间的相互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可以使用相同性质的溶液形成,例如都使用水性溶液形成;随后与电子传输层相邻的发光层使用油性溶液形成。而在发光层的另一侧相邻的空穴传输层可以使用水性溶液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油性溶液形成油性红光量子点溶液。由于油性红光量子点溶液不溶于之前使用的水性溶液,使得之前使用的水性溶液中的物质不会溶解于随后使用的油性红光量子点溶液,从而避免了两种溶液的溶质相互溶解带来的污染。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装置中可以包括多个量子点发光单元。在制备两个相联接(相邻)的包含不同的发光材料的量子点的发光单元时,用于形成第一个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和用于形成第二个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可以是不同性质互不相容的溶液,这样使得用于形成相邻层的各自的溶液中的材料不会溶解于另一种溶液中,从而避免了两种溶液的溶质相互溶解带来的污染。或者,用于形成第一个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和用于形成相邻的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的溶液性质不同,不会相互溶解,从而避免了两种溶液的溶质相互溶解带来的污染。
关于用于形成各种颜色光的量子点溶液也可以从市场直接购买,例如水性量子点溶液可以通过网址http://www.mesolight.cc/list-27.html购买获得,油性量子点溶液可以通过网址http://polyoe.com/index.html购买获得。
量子点溶液在被涂覆到基板上,或基板上的OLED发光单元表面上之后,通过固化后可以形成量子点发光层。在固化过程中,溶液中的溶剂可以挥发掉,留下的量子点形成排列结构。量子点的结构从内到外大致分为三层,包括:无机核,无机核的性质决定量子点的发光光谱,即例如发红光、绿光或蓝光,无机核的性质包括无机核的材料类型、无机核的尺寸等,例如CdTe材料以及其形成的量子点的尺寸;无机壳,用以保护和稳定无机核的结构;以及,有机配体,有机配体在溶液中稳定和分散量子点,在涂覆形成发光层以后,有机配体将收缩,紧贴量子点的无机壳。关于量子点层的导电性,可以其认为与有机半导体膜相当。
本说明书提到的“溶液工艺”或“溶液法”大体上指的是制备量子点溶液和将溶液涂覆到基底层上的工艺过程或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水溶性的量子点溶液(例如水溶性量子点材料)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一是使用水热法,即在直接水体系中反应生成发光材料的量子点,所用配体一般为巯基乙酸等水溶性配体;二是通过在有机溶剂中使用热注入法生成油溶性发光材料量子点后,通过配体交换(将油溶性配体换成水溶性配体)形成水溶性发光材料量子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对于水溶性CdTe材料,可通过表面修饰将CdTe量子点表面挂上诸如-COOH、-OH、-NH2、-SO3H、巯基乙酸等基团,即可溶于水性溶液中。水溶性溶液中为单一成分的量子点材料,修饰基团挂在量子点表面,不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量子点材料本身不是单质,是复合的材料,例如可以是核壳结构等。水热法、有机热注入法都是将例如含Cd前体以及例如含Te前体在水溶液或者有机溶液中反应,生成CdTe纳米晶体的量子点。水热法和有机热注入法可以形成的相同的产物,即量子点,所不同的是量子点表面的配体不同。通过配体的亲水或亲油性来调节量子点能够溶于水还是溶于有机溶剂(油性溶剂)。对于水溶性CdTe材料,包含量子点的溶液是指含有发光材料(例如CdTe)的量子点的溶液,量子点的大小在10-100nm,涂覆之后形成的是纳米级的膜。
将量子点溶液涂覆到基板上,例如将包含CdTe量子点溶液涂覆在基板上是指利用旋涂或者打印技术,将CdTe量子点溶液涂覆在基板上。形成的膜是由配体连接而形成的纳米级的粒子膜。实际上无机纳米粒子(即量子点)在基板表面紧密推挤,但粒子与粒子之间不会融合。
溶液法制备量子点层可以通过旋涂溶液或者打印技术将发光材料的量子点的溶液涂覆在基板上形成尺寸为纳米量级的颗粒的薄膜,原理与形成高分子薄膜类似。这种方法比外延法简便得多,对工艺条件的要求要低得多,因而成本要低得多。
有关量子点发光材料与对应波长的关系可以参照图3。图3示出不同的块体材料与相应的发光波长之间的关系。这些材料的量子点结构对应的发光波长将会相对减小,也就是所谓的“蓝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设计合适的量子点发光层。
量子点发光层101可以是包含量子点的发光层101,也可以是包含荧光材料的颗粒(微球)的发光层101,用于形成这些发光层101的材料可以通过上面示出的网址的公司购买。应该知道,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司购买溶液产品形成所需要的量子点发光层101,进而形成所需要的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水性溶剂的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层101的溶液可以包括如下亲水基团中至少一种:-COOH、-OH、-NH2、-SO3H、巯基乙酸。使用油性溶剂的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层101的溶液可以包括如下亲油基团中至少一种:-R、-X、-C6H5、TOP/TOPO、油酸、辛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OLED发光单元100O和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之间或在两个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在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可以在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和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荷产生层30可以包括下列材料中任一种构成的层:金属氧化物、Li或其盐类、Mg或其盐类、Cs2CO3、CsN3、CsF,以及加入p-型/n-型掺杂剂的主体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PbSe/Te、PbS、InAs、CuInSe2、Cd3As2、Cd3P2、CdTe、AgInS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e/CdZnSe合金、InP、CuInS2、AgInS2、CdTe、CdSe/Te合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和ZnSe。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105的材料可以包括表2材料中的任一种。
表2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可以是氟化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将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溶于水可以形成水性溶液,将包含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的水性溶液涂覆于包含发光层的基板上,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处理(例如,固化、干燥、挥发等)可以形成包括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的空穴注入层10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将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可以形成油性溶液,将包含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的水性溶液涂覆于包含发光层的基板上,经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处理(例如,固化、干燥、挥发等)可以形成包括四氟四氰基醌二甲烷材料的空穴注入层(例如10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空穴传输层(例如103)的材料可以包括表3材料中的任一种。
表3用于形成空穴传输层103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电子传输层(例如102)的材料可以包括表4材料中的任一种。
表4用于形成电子传输层102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子注入层104、电子传输层102、空穴传输层103以及空穴注入层105可以使用溶液工艺制备。电子注入层104、电子传输层102、空穴传输层103以及空穴注入层105可以与发光层101一样具有柔性,由此,整个发光装置具有柔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中可以包括两种量子点发光层或多种量子点发光层。例如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布置在发光层两侧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和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即,例如图2中的发光单元100II的发光层101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101a和红光量子点发光层101b。在另一实施例中,图2中的发光层101进一步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101a、红光量子点发光层101b和绿光量子点发光层101c。换句话说,在同一个发光单元中包含多个量子点发光层。由于这样的布置,发光单元可以用较少的层产生多种不同波长的光。在上述结构中,例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101a使用水性溶液时,与蓝光量子点发光层101a相邻(邻接)的红光量子点发光层101b则优选使用油性溶液制备,同理,与红光量子点发光层101b相邻(邻接)的绿光量子点发光层101c优选使用水性溶液制备,由此可以避免不同溶液之间可能带来的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类似,OLED可以通过溶液工艺形成,也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形成。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形成OLED发光单元时相邻的层可以使用不同性质的溶液。这里不再赘述。
同时在形成整个发光装置的过程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思想,即在使用溶液形成相邻层的时候,选用不同性质的溶液性质形成相邻层,从而使得在形成相邻层的过程中,形成前一层的溶液及其溶液中的材料不会溶解于后一溶液中,从而避免污染。例如,可以交替地使用水性溶液和油性溶液。应该理解,并不要求严格地交替使用水性溶液和油性溶液形成相邻的层。例如,形成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溶液可以是同种性质的溶液,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的溶液可以是同种性质的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可以形成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还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串联连接。进一步,发光装置具有柔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底上形成所述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和所述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次序可以是任意的,即可以首先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也可以首先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然后,在形成有发光单元的基底上形成其他发光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的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步骤包括: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溶液;和将至少一种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层101。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层101包括密排的多个发光材料的颗粒或发光量子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溶液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层10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溶液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通过溶液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OLED发光单元100O。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形成相邻两层的量子点发光层101的溶液分别是具有不同性质而互不相溶的溶液,使得用于形成相邻层的溶液中的材料不会溶解于另一种溶液中。此处,“相邻”的意义可以包括直接邻接的两层;然而,“相邻”可以包括其他情形,例如,当使用溶液工艺制造不同的两个层的时候,可以在这两个层之间使用蒸镀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一层或多层,而使用溶液工艺形成的两个层也是相邻的两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溶液工艺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使用不同性质互不相溶的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形成相邻两层的量子点发光层101的溶液分别使用水性溶剂和油性溶剂形成水性溶液和油性溶液。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溶液工艺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可以分别使用水性溶剂和油性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水性溶液包括如下亲水基团中的至少一种:-COOH、-OH、-NH2、-SO3H、巯基乙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油性溶液包括如下亲油基团中的至少一种:-R、-X、-C6H5、TOP/TOPO、油酸、辛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和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发光装置包括多个OLED发光单元和多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在任意两个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换句话说,在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任意两个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荷产生层30包括下列材料中任一种构成的层:金属氧化物、Li或其盐类、Mg或其盐类、Cs2CO3、CsN3、CsF,以及加入p-型/n-型掺杂剂的主体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R,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G以及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B任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步骤还包括:形成空穴注入层105、量子点发光层101以及电子注入层104,其中空穴注入层105和电子注入层104分别布置在量子点发光层101的相反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100P的步骤还包括:形成空穴传输层103和电子传输层102,其中空穴传输层103设置在空穴注入层105和量子点发光层101之间,电子传输层102设置在电子注入层104和量子点发光层101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PbSe/Te、PbS、InAs、CuInSe2、Cd3As2、Cd3P2、CdTe、AgInS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e/CdZnSe合金、InP、CuInS2、AgInS2、CdTe、CdSe/Te合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和ZnSe。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100O包括蓝光OLED发光单元100OB。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的步骤,其中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分别布置在发光装置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用以实现发光装置与外部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作为显示装置的背光源。
尽管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

Claims (37)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量子点发光单元,
其中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以串联的方式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量子点发光层,量子点发光层包括多个量子点的密排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为将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固化之后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量子点发光单元通过溶液工艺形成,所述OLED发光单元通过溶液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通过溶液工艺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使用不同性质互不相溶的溶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通过溶液工艺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使用水性溶剂和油性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使用水性溶剂的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包括如下亲水基团中的至少一种:-COOH、-OH、-NH2、-SO3H、巯基乙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使用油性溶剂的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层的溶液包括如下亲油基团中的至少一种:-R、-X、-C6H5、TOP/TOPO、油酸、辛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任意两个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电荷产生层包括下列材料中任一种构成的层:金属氧化物、Li或其盐类、Mg或其盐类、Cs2CO3、CsN3、CsF,以及加入p-型/n-型掺杂剂的主体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以及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的任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分别布置在量子点发光层的相反的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还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空穴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电子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PbSe/Te、PbS、InAs、CuInSe2、Cd3As2、Cd3P2、CdTe、AgInS2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e/CdZnSe合金、InP、CuInS2、AgInS2、CdTe、CdSe/Te合金。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和ZnSe。
17.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包括蓝光OLED发光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布置在发光装置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用以实现发光装置与外部的电连接。
19.一种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
其中,该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和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串联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的步骤包括:
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溶液;和
将至少一种量子点溶液涂覆至基板上固化之后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层包括密排的多个量子点。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溶液工艺形成所述量子点发光单元,通过溶液工艺或蒸镀工艺形成OLED发光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溶液工艺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使用不同性质互不相溶的溶液。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溶液工艺用于形成量子点发光单元和OLED发光单元中的相邻两层的溶液分别使用水性溶剂和油性溶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水性溶液包括如下亲水基团中的至少一种:-COOH,-OH,-NH2,-SO3H,巯基乙酸。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油性溶液包括如下亲油基团中的至少一种:-R,-X,-C6H5,TOP/TOPO,油酸,辛胺。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和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任意两个发光单元之间设置电荷产生层。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电荷产生层包括下列材料中任一种构成的层:金属氧化物、Li或其盐类、Mg或其盐类、Cs2CO3、CsN3、CsF,以及加入p-型/n-型掺杂剂的主体材料。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绿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以及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任一种或多种。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的步骤还包括:形成空穴注入层量子点发光层以及电子注入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分别布置在量子点发光层的相反的侧面。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基底上形成至少一种量子点发光单元的步骤还包括:
形成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空穴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电子传输层设置在电子注入层和量子点发光层之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红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发光层,红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PbSe/Te、PbS、InAs、CuInSe2、Cd3As2、Cd3P2、CdTe、AgInS2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绿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绿光量子点发光层,绿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e/CdZnSe合金、InP、CuInS2、AgInS2、CdTe、CdSe/Te合金。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包括蓝光量子点发光层,蓝光量子点发光层包括下列材料中至少一种的量子点:CdS和ZnSe。
3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OLED发光单元包括蓝光OLED发光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步骤,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布置在发光装置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用以实现发光装置与外部的电连接。
3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
CN201610111792.9A 2016-02-29 2016-02-29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5514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1792.9A CN105514295A (zh) 2016-02-29 2016-02-29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5/528,422 US10163988B2 (en) 2016-02-29 2016-05-25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forming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PCT/CN2016/083276 WO2017148022A1 (zh) 2016-02-29 2016-05-25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11792.9A CN105514295A (zh) 2016-02-29 2016-02-29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4295A true CN105514295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1792.9A Pending CN105514295A (zh) 2016-02-29 2016-02-29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3988B2 (zh)
CN (1) CN105514295A (zh)
WO (1) WO2017148022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967A (zh) * 2016-08-10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81504A (zh) * 2017-05-27 2017-07-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148022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7302017A (zh) * 2017-08-14 2017-10-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394020A (zh) * 2017-07-31 2017-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及发光器件、显示装置
CN107623075A (zh) * 2017-09-22 2018-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发光二极管和显示装置
CN10864632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厦门佰亨源量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量子点微晶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0508A (zh) * 2018-04-25 2018-10-16 复旦大学 一种利用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大尺度砷化镉薄膜的方法
CN109216416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9935718A (zh) * 2017-12-15 2019-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5725A (zh) * 2017-12-15 2019-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0418578B2 (en) 2017-09-22 2019-09-1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491899A (zh) * 2018-05-09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3855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4856A (zh) * 2018-12-24 2020-06-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CN112143938A (zh) * 2020-09-25 2020-12-29 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砷化镉的制备方法
WO2021189590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材料结构、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WO2022261941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1213B2 (en) * 2017-07-03 2019-09-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White LED with two blue layers and a yellow layer and the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07958961A (zh) * 2017-11-20 2018-04-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串联量子点发光器件、面板即显示器
KR20200100899A (ko) * 2019-02-18 2020-08-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112327A (zh) * 2019-04-08 2019-08-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210013459A (ko) * 2019-07-25 2021-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축합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11613731A (zh) * 2020-05-18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24053088A1 (ja) * 2022-09-09 2024-03-14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176A (zh) * 2010-05-24 2013-01-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20130015671A (ko) * 2011-08-04 2013-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4088667A2 (en) * 2012-09-14 2014-06-12 Qd Vision,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andem structure
CN104362255A (zh) * 2014-10-21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白光oled器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01530A1 (en) * 2004-04-19 2005-10-27 Edward Sargent Optically-regulated optical emission using colloidal quantum dot nanocrystals
KR20080069085A (ko) * 2007-01-22 2008-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탠덤 구조의 나노점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422088B (zh) * 2008-10-23 2014-01-01 Nat Univ Tsing Hua 具有奈米點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及其製造方法
KR101652789B1 (ko) * 2009-02-23 2016-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양자점층을 가지는 양자점 발광소자
KR101641367B1 (ko) * 2010-05-20 2016-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점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937975A (zh) 2010-08-20 2011-0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02565A1 (en) 2013-07-01 2015-01-08 Optogan Organic Lighting Solutions, Llc (Optogan - Osr, Llc) Hybrid quantum dot/metal-organic led white light source
CN103500803B (zh) * 2013-10-21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发光层及其制作方法、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956432A (zh) * 2014-04-14 201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电子设备
CN105514295A (zh) 2016-02-29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176A (zh) * 2010-05-24 2013-01-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KR20130015671A (ko) * 2011-08-04 2013-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4088667A2 (en) * 2012-09-14 2014-06-12 Qd Vision,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andem structure
CN104362255A (zh) * 2014-10-21 2015-0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白光oled器件结构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8022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0163988B2 (en) 2016-02-29 2018-12-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forming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6206967A (zh) * 2016-08-10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81504A (zh) * 2017-05-27 2017-07-2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81504B (zh) * 2017-05-27 2020-03-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16416B (zh) * 2017-06-30 2023-06-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9216416A (zh) * 2017-06-30 2019-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7394020A (zh) * 2017-07-31 2017-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及发光器件、显示装置
CN107302017A (zh) * 2017-08-14 2017-10-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302017B (zh) * 2017-08-14 2020-04-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7623075A (zh) * 2017-09-22 2018-0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发光二极管和显示装置
US10418578B2 (en) 2017-09-22 2019-09-1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35725A (zh) * 2017-12-15 2019-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35718A (zh) * 2017-12-15 2019-06-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5725B (zh) * 2017-12-15 2020-08-14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35718B (zh) * 2017-12-15 2020-08-14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白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0508A (zh) * 2018-04-25 2018-10-16 复旦大学 一种利用分子束外延设备生长大尺度砷化镉薄膜的方法
CN10864632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厦门佰亨源量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量子点微晶扩散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1899A (zh) * 2018-05-09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91899B (zh) * 2018-05-09 2022-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404486B2 (en) 2018-05-09 2022-08-0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838550A (zh) * 2018-08-15 2020-02-2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38550B (zh) * 2018-08-15 2021-03-26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54856A (zh) * 2018-12-24 2020-06-3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WO2021189590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点材料结构、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US11520180B2 (en) 2020-03-27 2022-12-06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 dot material structur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43938A (zh) * 2020-09-25 2020-12-29 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砷化镉的制备方法
WO2022261941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63988B2 (en) 2018-12-25
US20180061911A1 (en) 2018-03-01
WO2017148022A1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4295A (zh) 发光装置和形成发光装置的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Xuan et al. Inkjet-printed quantum dot color conversion films for high-resolution and full-color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Meng et al. Ultrahigh-resolution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Manders et al. High efficiency and ultra‐wide color gamut quantum dot LEDs for next generation displays
US10770619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s and display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Yang et al.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synthesis,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splay applications
KR101140309B1 (ko) 양자점 다층 박막을 포함한 전기발광소자
Kim et al. Performance of light-emitting-diode based on quantum dots
Lim et al. Perspective on synthesis, device structures, and printing processes for quantum dot displays
CA2934970C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Nannen et al.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Based on Color‐Tunable Inorganic Colloidal Quantum Dots
EP3546532B1 (en) Printing ink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s thereof
CN110289360A (zh) 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其的显示设备、及其形成方法
US20180331312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ink formulation
US20070087469A1 (en) Particulate for organic and inorganic light activ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im et al. High-resolution colloidal quantum dot film photolithography via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ZnO
Li et al. Continuous and controllable liquid transfer guided by a fibrous liquid bridg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QLEDs
KR20160145519A (ko) 양자점 또는 염료를 함유하는 대면적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5870346A (zh) Led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和led显示屏
JP2019033005A (ja) 発光素子
Chen et al. Color Revolution: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Technologies
Li et al. Mass Transfer Printing of Metal‐Halide Perovskite Films and Nanostructures
Srivastava et al. Freestanding high-resolution quantum dot color converters with small pixel sizes
Manders et al. 8.3: Distinguished Paper: Next‐Generation Display Technology: Quantum‐Dot LEDs
Angelo Inkjet-printed light-emitting devices: applying inkjet microfabrication to multilayer electron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