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8373B -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8373B
CN105508373B CN201610044889.2A CN201610044889A CN105508373B CN 105508373 B CN105508373 B CN 105508373B CN 201610044889 A CN201610044889 A CN 201610044889A CN 105508373 B CN105508373 B CN 105508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portion
tooth
sleeve
tooth post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4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08373A (zh
Inventor
欧文利
胡先成
加俊杰
顾镇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ujiang Sans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48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8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08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8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该装置通过套筒内壁凸设的导向部中的凹部来定位插入该套筒的活动件中的第一齿柱外壁凸设的第三凸部,且利用导向部中第二凸部的对应接触第四凸部的倾斜端面的导向作用、及活动件插入套筒时挤压弹簧而对第二齿柱的回复力作用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转动至预定位置,从而令第四凸部卡入导向部下端面形成的卡口中而定位活动件于套筒中,且依类似原理的其它结构驱动第二齿柱转动至令活动件可无障碍地从套筒中取出;安装拆卸过程即将活动件插入套筒中至预定位置完成安装,之后按下活动件则可分离,实现方便快捷的拆装。

Description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置拆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模块由于节能环保得到了普遍应用,特别是点间距为3mm以下的小间距LED显示屏模块,因其具有色彩艳丽、分辨率高、无缝拼接和超强静音等优点,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小间距LED显示屏模块由于发光管点间距非常小(仅为3mm以下),导致在安装维修时无法从其正面着手,只能在显示屏模块背后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或从四周向中心逐一装拆模块,或将整个显示屏模块整体推出进行维护。
但是,由于空间条件所限,已安装的显示屏模块背后往往难以留有足够的空间,导致无法进行检修操作;而采用从四周逐一装拆模块或将整个显示屏模块整体推出的方式,则会使LED显示屏模块所能做到的尺寸面积受到极大限制,会加剧检修难度甚至无法检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用于所述小间距LED显示屏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工具安装装置,包括:套筒,具有开放端、与所述开放端相对的相对端、及位于所述开放端和所述相对端之间的圆柱形的内部空间;所述套筒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导向部,每个所述导向部包括沿套筒内壁周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及形成于所述二凸部间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第一端面沿所述套筒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成越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而越向所述相对端倾斜;所述凹部朝向所述相对端的第三端面与所述第二凸部间形成有朝向所述相对端的卡口;形状与所述内部空间配合的的活动件,供从所述套筒的开放端插入至所述内部空间,其包括:承载杆,包括供进入所述套筒的开放端的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从所述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依次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承载杆的弹簧、第二齿柱和第一齿柱;所述第一齿柱和第二齿柱的相对端面分别环设有供对应齿合的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所述第一齿柱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及宽度对应于所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第三凸部;所述第二齿柱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对应所述卡口的至少一个第四凸部;其中,在所述活动件从开放端进入所述内部空间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柱通过其第三凸部卡入其中一导向部的凹部中获得定位,所述第四凸部沿所述导向部的第一端面滑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转动且向相对端运动而挤压所述弹簧而产生回复力;所述转动行程至少能使所述第二齿组相对第一齿组活动至脱出当前齿位而进入相邻齿位,并藉由所述回复力令第二齿组沿第一齿组运动至齿合,以使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继续转动的同时向所述开放端移动至令所述第四凸部结合另一导向部的卡口而定位所述活动件于套筒中。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在定位于所述套筒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间处于非齿合状态,在此状态下所述活动件向所述相对端的运动令第四凸部从所述卡口脱出且挤压所述弹簧产生回复力,且令第一齿组运动挤压第二齿组向齿合状态运动以驱动所述第四凸部随第二齿柱转动,而与所述卡口相邻的第二凸部的相对于其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沿所述套筒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随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而向所述开放端倾斜,所述第四凸部的转动至少令其到达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四凸部沿第二端面滑动至脱出导向部,以令所述活动件从套筒中脱出。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对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于第一物体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承载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于第二物体的第二连接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对端通过螺合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设有固定用途的穿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物体为LED显示屏模块。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ED显示屏模块为3mm以下可拼接LED显示屏模块。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及第四凸部有一一对应的至少三个,均匀地沿周向分别环设于所述套筒内壁及第二齿柱外壁。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口呈倒角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个导向部的第一凸部、凹部及第二凸部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端面间平整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部有多个,每相邻两个第三凹部的间隙宽度至少能供所述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穿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三凸部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柱外壁面,每相邻两个第三凸部的间隙、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宽度相匹配。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该装置通过套筒内壁凸设的导向部中的凹部来定位插入该套筒的活动件中的第一齿柱外壁凸设的第三凸部,且利用导向部中第二凸部的对应接触第四凸部的倾斜端面的导向作用、及活动件插入套筒时挤压弹簧而对第二齿柱的回复力作用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转动至预定位置,从而令第四凸部卡入导向部下端面形成的卡口中而定位活动件于套筒中,且依类似原理的其它结构驱动第二齿柱转动至令活动件可无障碍地从套筒中取出;本发明提供的免工具安装装置的安装拆卸过程即将活动件插入套筒中至预定位置完成安装,之后再按下活动件则可完成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的免工具安装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免工具安装装置的活动件和套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于一实施例中的套筒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3中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2中活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a至6c显示为通过第四凸部和导向部之间位置关系变化展示活动件定位于套筒中的过程示意图。
图7a至7d显示为通过第四凸部和导向部之间位置关系变化展示活动件脱离于套筒的过程示意图。
图8显示为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间非齿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活动件
11 承载杆
12 第一齿柱
121 第一齿组
122 第三凸部
13 第二齿柱
131 第二齿组
132 第四凸部
14 弹簧
15 第二连接件
16 螺丝
2 套筒
21、21a、21b、21c 导向部
211、211a、211b、211c 第一凸部
212、212a、212b、212c 第二凸部
213、213a、2123、213c 凹部
3 第一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d。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包括:套筒2及活动件1。
在图1中,展示的是活动件1定位结合于套筒2的结构示意图,而在图2中,展示的是两者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套筒2具有开放端,内部形成有圆柱形的内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套筒2可以为一中空的圆筒,其上端为开放端,其相对端即下端亦可为开放,通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3而得到封闭。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例如为螺合方式,例如,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外壁和套筒2的内壁设有匹配的螺纹而使两者相互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亦可为与所述套筒2一体成型的结构等,并非以本实施例为限。
所述第一连接件3设有用于穿合螺丝、销钉等定位件而固定于待固定位置的至少一个穿孔,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延对称的两个耳部,在两耳部上分别设置一穿孔,通过利用所述穿孔来固定所述套筒2。
请参阅图4,展示所述套筒2的内部结构;所述套筒2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导向部21,优选为3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套筒2内壁的周向;每个所述导向部21包括沿套筒2内壁周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凸部211、第二凸部212及形成于所述二凸部间的凹部213,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至少两个导向部21(优选为3个)沿周向设置的第一凸部211、凹部213、及第二凸部212的顺序是相同的,即如图所示,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为第一导向部21的第一凸部211、凹部213及第二凸部212,进而为第二导向部21的凸部、凹部213及第二凸部212,然后是第三导向部21的第一凸部211、凹部213及第二凸部212,然后回转到第一导向部21的第一凸部211,由于所述活动件1上会有与各导向部21作用的部分,因此设置成圆柱形且均匀设置导向部21可使得活动件1插入套筒2时的位置选择更多,而无需限定必须某个角度插入才能固定。
并且,如图所示,所述第二凸部212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第一端面(即上端面)沿所述套筒2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随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213而向所述相对端倾斜(亦可参考例如图6a中向左下倾斜)以对插入套筒2的活动件1起到导向作用;优选的,每个导向部21的第一凸部211、凹部213及第二凸部212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端面(即上端面)间平整连接成一倾斜面更利于对所述活动件1的导向。
并请参阅图6a~6c或7a~7d中任一所示,所述凹部213朝向所述相对端的第三端面(即图示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凸部212间形成有朝向所述相对端的卡口;如图所示,优选的,该卡口呈开口向下的倒角形,即两个斜面相交且交点在上所呈现的形状,后文中会详细介绍该卡口的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活动件1,供从所述套筒2的开放端插入至所述内部空间,其包括:承载杆11、第一齿柱12、第二齿柱13和弹簧14等,皆大致呈圆柱形;其中,所述承载杆11从下端到上端依次可活动地套设有所述弹簧14、第二齿柱13及第一齿柱12;所述弹簧14抵靠在所述第二齿柱13和承载杆11下端之间,可受到所述第二齿柱13向下活动时的挤压而形变;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杆11下端径向外凸有凸缘以挡止所述弹簧14,所述承载杆11上端挡止所述弹簧14、第一齿柱12、第二齿柱13,令它们可沿承载杆11上、下活动但不能脱出,而所述第二齿柱13内部中空以套在所述弹簧14外且向径向内设有凸缘以压在弹簧14顶部,若第二齿柱13向下运动则会和所述承载杆11下端的凸缘挤压弹簧14形变而产生向上的回复力。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杆11上具有螺孔,通过结合螺丝16的螺锁方式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15而实现前述挡止所述弹簧14、第一齿柱12、和第二齿柱1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其它结构来固定第二连接件15,并非以此为限;所述第二连接件15上可设置穿孔,以供结合螺丝、销钉等固定件而固定于待安装物体;所述待安装物体例如为LED显示屏模块,优选为前述的3MM以下(例如1.2MM尺寸)的可拼接的小间距显示屏模块,当活动件1插入所述套筒2并定位后,即令显示屏模块固定于待固定位置(例如LED显示屏模块安装显示屏壳体内等);而当所述活动件1脱出套筒2时,即可拆下所述显示屏模块。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齿柱12和第二齿柱13的相对端面分别环设有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31,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一齿柱12的向下端面设有第一齿组121,第二齿柱13的向上端面设有第二齿组131,所述第一齿组121与第二齿组131的各个齿之间可以完全齿合或不完全齿合,优选为不完全齿合,更利于实现后文中所揭示的第二齿柱13相对第一齿柱12的转动作业。
所述第一齿柱12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及宽度对应于所述凹部213的至少一个第三凸部122,在活动件11进入套筒22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凸部122可以滑入所述导向部21的凹部213而定位所述第一齿柱12仅能作上、下方向的平动而无法转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部122有多个,每相邻两个第三凹部213的间隙宽度至少能供所述第一凸部211和/或第二凸部212穿过,如此可实现所述第一齿柱12仅可在套筒22内进行开放端与相对端之间的平动(即图示的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凸部211和第二凸部212的宽度相同,各所述第三凸部122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柱12外壁面,则每相邻两个第三凸部122的间隙均可供第一凸部211或第二凸部212穿过,这样即可不必限定活动件11插入套筒22时的位置。
所述第二齿柱13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对应所述卡口的至少一个第四凸部132;所述第四凸部132的数量可对应于所述导向部21。
请一并参阅图6a至6c,以导向部和第四凸部间的相互作用来代表性地说明活动件1如何固定于套筒2内:
如图6a所示,在施加外力令所述活动件1从套筒2开放端进入所述内部空间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柱12通过其第三凸部122卡入图中右侧的第一导向部21a的凹部213a中获得定位(虽然本图中未予图示,但可以结合前图想象而知),从而使得第一齿柱12无法转动;所述第四凸部132132沿所述第一导向部21a中第二凸部212a的第一端面(即图示上端面)进行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滑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13相对第一齿柱12向左转动;同时,由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导向作用,因此,第二齿柱13在进行该转动的同时亦在向所述套筒2下端(即开放端的相对端)运动,从而会挤压所述弹簧14令其形变而产生回复力;在到达图6b所示的位置后,前述第二齿柱13的转动行程至少使所述第二齿组131相对第一齿组121活动至脱出当前齿位而进入相邻齿位,此时并不在相邻齿位齿合,仅需进入即可,可参考图8所示;此时,可撤去对活动件1向下的施力,则利用所述回复力向上推动第二齿柱13,并利用所述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31此时在相邻齿位还未齿合时的齿间倾斜面的导向作用,可使得所述第二齿柱13继续向左转动并向上运动,即于图6b中的第四凸部132进行如图示箭头所示方向的运动至最终卡在所述卡口内即如图6c所示,此时,所述第二导向部21b的卡口214b限制第四凸部132继续向上运动,而定位所述活动件1于所述套筒2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非必要的是,各导向部(21a、21b)中的第一凸部(211a、211b)和凹部(213a、213b)的下端面平整连接且构成该倒角形卡口(214a、214b)的一侧倾斜面,即构成图中的第二导向部21b的卡口214b的右侧向下端面为倾斜面,可利用导向作用,令所述第四凸部132滑入并卡合所述卡口214b,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31间的相对转动行程长度仅需实现令第四凸部进入卡口214b的右侧向下端面即可;当然,若所述第一齿组121合第二齿组131间的转动行程足以令第四凸部132到达所述第二导向部的卡口内的卡合位置,亦可无需限定该卡口214b为图示结构,其图示右侧向下端面未必需为图示的倾斜面。
为方便后续活动件1脱出套筒2,在活动件1定位于套筒2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31之间处于非齿合状态,后文将作详细说明。
如图7a至7d所示,展示令所述活动件1脱出套筒2的过程:
如图7a所示,在所述活动件1在定位于所述套筒2的状态下,向下施力于所述活动件1,以令第四凸部132向套筒2下端进行运动至如图7b所示,而使第四凸部132从导向部21c的卡口214c脱出;当第四凸部132脱出卡口214c后,由于所述第一齿组121和第二齿组131之间处于非齿合状态,第一齿柱12定位不会转动,则其驱动第二齿柱13相对其向齿合状态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亦可参考图8的状态,所述第二齿柱13的转动为向左转动;并且,所述卡口214c相邻的第二凸部212c的第二端面(即下端面)沿所述套筒2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随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213c而向所述开放端倾斜(即例如图示的向左上倾斜),所述第二齿柱13的转动至少令所述第四凸部132的上端面到达所述第二端面上即如图7c所示。
在前述活动件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令所述弹簧14受到挤压而产生向上的回复力,则图7c的状态下可去除对活动件1向下的施力,则活动件1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且受到所述第二端面的导向作用而向开放端活动直至令第四凸部132脱出导向部21c而完成活动件1拆出套筒2即如图7d所示。
优选但非必须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凸部132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二凸部212c的下端面倾斜方式配合,即倾斜方向大致相同,倾斜角度可相同或不同,使得相对滑动不会出现卡止的现象。
需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部21可以是优选为均匀设置于套筒2内壁的至少三个,则所述第四凸部132亦有均匀设置于第二齿柱13外壁的对应的至少三个,每个第四凸部132均可同时与一导向部21作用而不会有导向部21空闲,例如图6a至6c实施例中的21a和21b均可与一第四凸部132作用,所述活动件1从任意位置均能插入所述套筒2中,使得整个装置更为便用;当然,此仅为优选方案,若导向部仅有如实施例6a至6c中的两个亦可实现令活动件1定位及脱离套筒2,只是在实际使用上便利性略差而已,因此并非以优选方案为限。
结合上述,本发明亦可提供一种LED显示屏,包括:显示屏壳体、及设于显示屏壳体内的相拼接的多个LED显示屏模块;每个LED显示屏模块均可通过前述免工具安装装置连接于所述显示屏壳体。
例如,每个LED显示屏模块的背面可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套筒或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活动件,而所述显示屏壳体内可对应地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活动件或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套筒,从而供各个LED显示屏模块安装/拆卸,利于每个LED显示屏模块的便捷安装及拆卸维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该装置通过套筒内壁凸设的导向部中的凹部来定位插入该套筒的活动件中的第一齿柱外壁凸设的第三凸部,且利用导向部中第二凸部的对应接触第四凸部的倾斜端面的导向作用、及活动件插入套筒时挤压弹簧而对第二齿柱的回复力作用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转动至预定位置,从而令第四凸部卡入导向部下端面形成的卡口中而定位活动件于套筒中,且依类似原理的其它结构驱动第二齿柱转动至令活动件可无障碍地从套筒中取出;本发明提供的免工具安装装置的安装拆卸过程即将活动件插入套筒中至预定位置完成安装,之后再按下活动件则可完成拆卸,方便快捷。
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可非常方便地定位安装每个小间距可拼接的LED显示屏模块,亦可极为方便地独立拆下每个LED显示屏模块,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当然,本发明的装置亦可应用在其它装置的安装及拆卸上,并非以所述LED显示屏模块为限。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具有开放端、与所述开放端相对的相对端、及位于所述开放端和所述相对端之间的圆柱形的内部空间;所述套筒内壁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导向部,每个所述导向部包括沿套筒内壁周向排列设置的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及形成于所述二凸部间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二凸部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第一端面沿所述套筒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成越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而越向所述相对端倾斜;所述凹部朝向所述相对端的第三端面与所述第二凸部间形成有朝向所述相对端的卡口;
形状与所述内部空间配合的活动件,供从所述套筒的开放端插入至所述内部空间,其包括:承载杆,包括供进入所述套筒的开放端的第一端部、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从所述第二端部至第一端部依次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承载杆的弹簧、第二齿柱和第一齿柱;所述第一齿柱和第二齿柱的相对端面分别环设有供对应齿合的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所述第一齿柱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及宽度对应于所述凹部的至少一个第三凸部;所述第二齿柱的外壁面设有径向位置对应所述卡口的至少一个第四凸部;
其中,在所述活动件从开放端进入所述内部空间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柱通过其第三凸部卡入其中一导向部的凹部中获得定位,所述第四凸部沿所述导向部的第一端面滑动以驱动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转动且向相对端运动而挤压所述弹簧而产生回复力;所述转动行程至少能使所述第二齿组相对第一齿组活动至脱出当前齿位而进入相邻齿位,并藉由所述回复力令第二齿组沿第一齿组运动至齿合,以使所述第二齿柱相对第一齿柱继续转动的同时向所述开放端移动至令所述第四凸部结合另一导向部的卡口而定位所述活动件于套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在定位于所述套筒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间处于非齿合状态,在此状态下所述活动件向所述相对端的运动令第四凸部从所述卡口脱出且挤压所述弹簧产生回复力,且令第一齿组运动挤压第二齿组向齿合状态运动以驱动所述第四凸部随第二齿柱转动,而与所述卡口相邻的第二凸部的相对于其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沿所述套筒内壁周向延伸设置且随远离与其相邻的凹部而向所述开放端倾斜,所述第四凸部的转动至少令其到达所述第二端面;在所述回复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四凸部沿第二端面滑动至脱出导向部,以令所述活动件从套筒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于第一物体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动件的承载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于第二物体的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端通过螺合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设有固定用途的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体为LED显示屏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屏模块为3mm以下可拼接LED显示屏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及第四凸部有一一对应的至少三个,均匀地沿周向分别环设于所述套筒内壁及第二齿柱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呈倒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部的第一凸部、凹部及第二凸部朝向所述开放端的端面间平整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部有多个,每相邻两个第三凹部的间隙宽度至少能供所述第一凸部和/或第二凸部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凸部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齿柱外壁面,每相邻两个第三凸部的间隙、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的宽度相匹配。
13.一种LE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壳体;
拼接使用的多个LED显示屏模块,设于所述显示屏壳体中;其中,每个LED显示屏模块分别通过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免工具安装装置而连接于所述显示屏壳体。
CN201610044889.2A 2016-01-22 2016-01-22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Active CN105508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889.2A CN105508373B (zh) 2016-01-22 2016-01-22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4889.2A CN105508373B (zh) 2016-01-22 2016-01-22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8373A CN105508373A (zh) 2016-04-20
CN105508373B true CN105508373B (zh) 2018-01-19

Family

ID=5571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4889.2A Active CN105508373B (zh) 2016-01-22 2016-01-22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8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9152B2 (ja) * 2018-09-18 2022-03-22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留め具
CN110675761A (zh) * 2019-10-15 2020-01-10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组
CN112750372B (zh) * 2020-12-30 2022-06-21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可调连接件及led显示屏
CN113674634B (zh) * 2021-07-13 2024-02-02 深圳市雷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屏
CN113674633B (zh) * 2021-07-13 2024-01-26 深圳市雷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083B (zh) * 2009-03-23 2015-04-08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螺栓保持架组件
US20120227257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Kalavitz Michael V Coupler device
CN103527597B (zh) * 2012-07-04 2015-07-01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扭转快拆组件
CN104314945B (zh) * 2014-08-26 2018-02-23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防松快卸锁
CN104210665B (zh) * 2014-08-26 2018-04-27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承力快卸锁
CN104235143B (zh) * 2014-10-13 2016-06-29 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罩壳固定机构
CN105090185B (zh) * 2015-09-01 2018-02-06 何洁洁 一种全自动锁定角度的可调锁扣及产品
CN205533648U (zh) * 2016-01-22 2016-08-31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8373A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8373B (zh)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CN205533648U (zh) 免工具安装装置及其应用的led显示屏
CN103135319A (zh) 具有可更换照明组件的相机系统
CN107120346B (zh) 一种快锁件、显示屏组合件
US20170039021A1 (en) Pow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between panels
CN207278662U (zh) 快锁件、显示屏组合件
CN104777656A (zh) 一种显示屏边框、显示屏模组、拼接屏模组
WO2012141525A2 (ko) Led 디스플레이 고정프레임
CN109979335A (zh) 显示模块和显示装置
US10197836B2 (en) Spliced display and display system
WO2012141526A2 (ko) Led 디스플레이 고정프레임
WO2016104870A1 (ko) 쇼케이스 롤러 선반용 앤드캡
CN102913517B (zh) 一种同轴可收紧自动锁
JP2018092060A (ja) 表示装置
CN205722647U (zh) Led显示屏框架、组合式led显示屏框架结构
WO2007028399A1 (de) Anzeigesystem
US11696413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banner display
CN106711670A (zh) 插座组件以及插座
CN106157826B (zh) 一种模块化led显示屏
DE202009013348U1 (de) Leuchtkörper mit Magnet
CN206021813U (zh) 拼装机构及led显示屏
CN207704784U (zh) 一种led显示屏单元及其联装锁扣
CN212775072U (zh) 一种led箱体连接片
CN205281998U (zh) 一种模块化led显示屏
CN210576658U (zh) 一种可兼容内外走线的连接器及其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1

Address after: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Co-patentee after: Vis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PUJIANG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Co-patentee before: Vis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PUJIANG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00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Shuying Road No. 1280

Co-patentee before: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ansi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Jiashan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PUJIANG SANS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