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494B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494B
CN105493494B CN201380079223.5A CN201380079223A CN105493494B CN 105493494 B CN105493494 B CN 105493494B CN 201380079223 A CN201380079223 A CN 201380079223A CN 105493494 B CN105493494 B CN 105493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a
im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92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494A (zh
Inventor
益冈信夫
平林正幸
西岛英男
吉泽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现有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没有考虑昏暗环境下的使用,存在易用性较差的问题。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器,利用摄像部获取影像信息,对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进行处理,其中,显示部和摄像部配置在同一面上,在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以通常模式进行获取处理,在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以暗处模式进行获取处理。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 样的内容,“在配备摄像机(摄像部)和显示装置的带摄像机的信息终 端中,在拍摄时,通过使显示装置基于100%白色的信号进行显示来作 为辅助光照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64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信息处理装置被设计成在昏暗环境(暗光 环境)中也能够进行良好的摄影。然而,其并没有考虑在拍摄前对所 摄影像的确认。在利用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拍摄时,摄像部所拍摄的影 像被显示在显示部上,用户确认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影像信息,调整信 息处理装置的位置使得能够拍摄到期望的影像。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 载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当在昏暗环境下拍摄时,使显示部起到辅助光 (辅助光源)的作用,能够拍摄良好的影像。然而,在拍摄前进行确 认的期间,由于显示部上显示的是昏暗的影像,所以在过于昏暗的环 境下存在显示的影像过暗而无法确认的可能。
本发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易用性更好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 处理方法和用于实现该装置和方法的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对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有代表性者之概要简单说明如下。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 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摄像部和所述显示部配置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 的第一面侧,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模式: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 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将所述显 示部的至少一部分用作辅助光。
(2)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照度传 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在 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区域显示所述摄像部获取到(捕捉到)的影像信息, 在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以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亮度显示与所述影像 信息不同的影像信息。
(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使用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器 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所述照度传感器检测照度 的步骤;和设定成如下模式的步骤:所述模式中,在所述照度传感器 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将所述 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用作辅助光。
(4)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 器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用于执行设定成如下模式的步骤:所述模式中, 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 的情况下,将所述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用作辅助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易用性更好的信息处 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用于实现该装置和方法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信息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用户拍摄自己时的情形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摄像部的影像获取的模式选择之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通常模式下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通常模式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照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值与第一区域的辅助 光显示的亮度之间的关系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照度传感器检测出的值与第一区域的辅助 光显示的亮度之间的另一关系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的另一显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的另一显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区域的亮度与其距第二区域的距离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16是表示处理开始后经过的时间与第一区域的亮度的关系的 图。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
图19是表示光量增加处理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显示部的状态的图。
图21是表示光量增加处理特性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在此,以智能手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信息处理装置100适当 地使用基站通信部101、CPU 102、存储器103、存储装置104、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部105、地磁传感器 106、加速度传感器107、陀螺仪传感器108、照度传感器109、输入输 出I/F 110、无线通信部111、麦克风112、声音处理部113、扬声器114、 操作输入部115、显示部116、触摸屏117、图像处理部118、第一摄像 部119、第二摄像部120、操作按钮121而构成,它们各自通过总线150 相互连接。
基站通信部101为与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或GSM(注册商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基站(未图示)进行远距离无 线通信的通信接口。
CPU 10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3中的程序来控制各构成部, 进行各种处理。
存储器103例如为闪存等,存储有程序、数据等。关于存储在存 储器103中的程序,可由基站通信部101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并从未 图示的外部服务器等下载来随时进行更新和追加。此外,信息处理装 置100可安装例如存储卡等存储装置104,能够将数据等也保存到存储 装置104中。
GPS接收部105接收来自高空中的GPS卫星的信号。由此,能够 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当前的位置信息。
地磁传感器106是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所朝向的方向的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107是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加速度的传感器, 陀螺仪传感器108是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角速度的传感器。利用 它们能够详细地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倾斜和运动。
照度传感器109是检测明亮程度的传感器,由此能够获知信息处 理装置100周围的明亮程度。
输入输出I/F 110例如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 线),是与外部设备(未图示)进行数据收发的接口。
无线通信部111是基于IEEE 802.11a/b/n等无线LAN进行无线通 信的通信接口。
麦克风112输入外部声音,扬声器114向外部输出声音。输入输 出的声音由声音处理部113进行声音处理。
触摸屏117适当地使用操作输入部115、显示部116而构成。显示 部116是液晶面板等,用于显示影像和图像,在其显示面上具有如触 摸板等操作输入部115。
操作输入部115例如是静电电容等方式的触摸板,检测手指或触 摸笔等的接触操作(以下称为触摸)作为操作输入。例如,在显示部 116上显示命令(功能)菜单等,使用者通过触摸来选择期望的命令, 从而检测该触摸位置,接受显示在该触摸位置上的命令。操作输入部 115接受的触摸或触摸动作被输入到CPU 102进行处理。
第一摄像部119、第二摄像部120例如是摄像头等。显示部116上 显示的影像以及从第一摄像部119和第二摄像部120输入的影像由图 像处理部118进行处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配置在信息处理装 置100之背面侧的作为第一摄像部119,将配置在正面侧(显示面侧) 的作为第二摄像部120。
操作按钮121为按钮开关等,当检测出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 这一状况被输入CPU 102,执行与该操作按钮121对应的动作。在信 息处理装置100利用第一摄像部119或第二摄像部120进行拍摄的模 式的情况下,操作按钮121可起到快门按钮的功能。
图2是实施例1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外观图。图2(a)是正面 侧观察的图,图2(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图。
如图2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正面侧配置有照度传感器109、 麦克风112、扬声器114、触摸屏117、第二摄像部120。并且,在信 息处理装置100的背面侧配置有第一摄像部119,信息处理装置100的 侧面配置有操作按钮121。第一摄像部119拍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背 面侧的影像,第二摄像部120拍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正面侧的影像。 在进行拍摄时,由第一摄像部119或第二摄像部120获取(捕捉)的 影像信息被显示在显示部116上,能够将显示部116作为取景器使用。 以下,将获取到的影像信息原样地显示称为直通显示。
图3是表示用户拍摄自己的情形的图。在用户拍摄自己(例如脸) 的情况下,如图3(a)所示,将信息处理装置100配置在自己的脸的 前方。此时,将配置有显示部116、第二摄像部120的面(正面)一侧 朝向用户方向配置。这是为了使用户自己看到作为取景器发挥作用的 显示部116。因此,拍摄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如上所述,在拍摄时 如图3(b)所示地,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 示部116上。用户能够通过显示部116确认第二摄像部120所拍摄的 构图(取景)。但是,在昏暗环境下进行拍摄时,存在显示部116上直 通显示的影像为昏暗的影像,难以确认构图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 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中,为了应对该情况而设有暗处模式。针对暗 处模式的细节在下面说明。
图4是表示第二摄像部120的影像获取(影像捕捉)的模式选择 之动作的流程图。对于本处理,在用户通过触摸屏117进行菜单操作 等而选择了利用第二摄像部120进行拍摄的处理(影像获取处理)时, 开始本处理。
开始本处理后,启动照度传感器109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0周围 环境的照度(S401)。在照度传感器109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 下(S402-“是”),即周围的明亮程度为规定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基 于通常模式的影像获取(影像捕捉)处理(S403)。此外,在上述照度 传感器109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S402-“否”),即周围 的明亮程度为规定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暗处模式的影像获取处理 (S404)。针对各模式中的影像获取处理在下面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 此处例示了在选择了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拍摄的处理时启动照度传 感器109的情况,但在照度传感器已启动的状态下选择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拍摄时,从S402开始即可。
图5是表示通常模式下的影像获取处理(图4-S403)的动作的流 程图。
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501),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像信息的 获取(S502)。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在显示部116上直 通显示(S503)。由此,显示部116起到取景器的功能,用户能够确认 第二摄像部120所拍摄的构图。图6是表示通常模式时显示部116的 显示例的图。如图6所示,在整个显示部116上直通显示第二摄像部 120获取的影像信息。用户确认显示部116,调整信息处理装置100的 位置以实现期望的构图,并按下起到快门按钮作用的操作按钮121。信 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504-“是”),利 用第二摄像部获取影像信息(S505),在图像处理部118中进行了规定 的处理后,将影像信息记录到例如存储装置104中(S506),结束处理。
在用于检测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步骤S504中,在未检测到按钮 被按下的情况下(S504-“否”),重复获取影像信息的步骤(S502) 和显示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的步骤(S503)。即,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 到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直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为 止。
图7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影像获取处理(图4-S404)的动作的流 程图。
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701),并使显示部116的第一区域161显 示大致相同颜色(例如白色等)来进行辅助光显示(S702)。关于辅助 光显示的细节将在后文说明。接着,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像信息 的获取(S703),并将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 示部116的第二区域162上(S704)。
此处,针对上述第一区域161和第二区域162进行说明。图8是 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116的显示例的图。如图8所示,将显示部 116划分成多个区域(在此为两个)。如上所述,第一区域161的辅助 光显示是在整个区域中显示大致相同颜色,起到辅助光的功能。例如 在显示部116是液晶面板这样的由R、G、B三色像素构成的器件的情 况下,进行辅助光显示时使R、G、B各像素分别为规定灰阶的影像信 号。例如在显示白色的情况下,使R、G、B各自的灰阶大致相同。此 外,在第二区域162中,通过将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直 通显示,起到取景器的功能。并且,此处表示了使进行辅助光显示的 第一区域为显示部的上方而进行直通显示的第二区域为显示部的下方 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包围第二区域的方式设置第 一区域,或者也可以将第一区域设置在第二区域的上下或左右。此外, 也可以根据对直通图像进行被摄体识别的结果来适当地调整辅助光显 示的区域,使得能够更清晰地拍摄被摄体。
接着,针对辅助光显示的亮度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暗处模式下 照度传感器109检测出的值与第一区域161的辅助光显示的亮度之间 的关系例的图。在照度传感器109的值为规定值(在此为E0)以下的 情况下,进入暗处模式,使第一区域161以亮度L0进行辅助光显示。 亮度L0的值为显示部116可显示的亮度最大值。例如在显示部116为 由R、G、B三色像素构成的液晶等器件的情况下,为使R、G、B各 像素的灰阶为最大的状态。信息处理装置100具有调整设定显示部116 的亮度的功能。由于显示部116在亮度设定为最大下使用会过于明亮, 因此通常使用时,大多情况下采用将亮度抑制了一定程度的设定值(在 此为LS)。而在第一区域161以抑制了亮度的设定值LS进行辅助光显 示的情况下,存在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量不足、无法获取清晰的影像 信息的情况。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在抑制了显示部116的亮度 的设定的情况下,也能够明亮地照射被摄体,能够利用第二摄像部120 清晰地进行拍摄。此外,在照度传感器109的值为规定值E0以上的情 况下,由于进入通常模式,因此第一区域161的亮度仅在E0以下存在。
用户确认第二区域162上直通显示的影像信息,调整信息处理装 置100的位置以实现期望的构图,并按下起到快门按钮功能的操作按 钮121。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705- “是”),利用第二摄像部获取影像信息(S706),在图像处理部118中 进行了规定的处理后,将影像信息记录到例如存储装置104中(S707), 结束处理。
在用于检测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步骤S705中,在未检测到按钮 被按下的情况下(S705-“否”),重复获取影像信息的步骤(S703) 和在第一区域161上显示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的步骤(S704)。即,将第 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直到操作 按钮121被按下为止。
由上,在昏暗环境下,由于第一区域161的辅助光显示起到照明 功能,明亮地照射被摄体,因此能够确认由第二摄像部120获取的影 像信息的构图。
此外,上文表示了使第一区域161的亮度一定(固定)的例子, 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如图10(a)所示,使第一区域161的亮 度的设定值具有多个(在此为L0、L1、L3三个),根据亮度传感器109 的值而阶梯性地变化。此外,也可如图10(b)所示,根据亮度传感器109的值,使第一区域161的亮度的值从L3变化到L0。这样,通过使 第一区域161的亮度根据亮度传感器109的值变化,能够抑制使第一 区域161进行辅助光显示所导致的耗电量的增大。进一步地,通过降 低第一区域161的亮度,能够减少用户感受到晃眼。此外,除了基于照度传感器109实施亮度控制之外,还可以根据对直通图像进行被摄 体识别的结果来控制亮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区域161的亮度L0的值为显示 部116的亮度的最大值,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获得第二摄像部 120进行拍摄所需的光量即可。
图11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116的另一显示例的图。在上述 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第一区域161与第二区域162的面积大致相等的 例子,但也可如图11所示,使第一区域161与第二区域162的面积不 同。如图11所示,通过使第一区域161的面积比第二区域162更大, 能够增大第一区域161的光量,能够获取到更明亮的影像信息。
此外,也可如图11所示,在显示部116上显示按钮122作为快门 按钮。此时,当用户触摸按钮122时,将触摸时的影像信息记录到存 储装置104内。
图12是表示暗处模式下的显示部116的另一显示例的图。图13 是表示第一区域161的亮度与其距第二区域162的距离的关系的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区域161内使用相同亮度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如图12、13所示,在第一区域161中使靠近第 二区域一侧的亮度L6比远离第二区域162一侧的亮度L0小,使得亮度 在显示部116的长边方向上具有梯度。由于显示在第二区域162上的 影像信息是在昏暗环境下获取到的影像,因此为亮度低的影像。如图 所示,第一区域161与第二区域162邻接。当使亮度具有越靠近第二 区域162越暗的梯度时,第一区域161与第二区域162的边界部分的 亮度差减小,因此第二区域162上直通显示的影像信息变得容易识别。
由上,即使在昏暗环境下,也能够利用第二摄像部120拍摄明亮 的影像信息。进一步地,在显示部116上显示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 的影像信息时,由于第一区域161起到照射被摄体的照明作用,所以 能够容易地进行构图的确认。
此外,本实施例所示的各变形例可适当地组合实施,也可与后述 的其它实施例组合。
实施例2
针对实施例2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说明。
由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外观等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因此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此外,关于第二摄像部120中的影 像获取的模式选择的动作、通常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由于与实施 例1相同,因此也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1201),使显示部116的第一区域161进行 辅助光显示(S1202)。接着,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像信息的获取 (S1203),并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示部 116的第二区域162上(S1204)。用户确认第二区域162,调整信息处 理装置100的位置以实现期望的构图,并按下起到快门按钮功能的操 作按钮121。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1205 -“是”),使整个显示部116进行辅助光显示(S1206)。第二摄像部 120获取影像信息(S1207),在图像处理部118中进行了规定的处理后, 将影像信息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S1208),结束处理。在未检测到 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情况下(S1205-“否”),重复获取影像信息的 步骤(S1203)和在第一区域161上显示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的步骤 (S1204)。即,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示 部116上,直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为止。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动作的不同之处为,当检测到起到 快门按钮作用的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1205-“是”),使整个显示 部116进行辅助光显示(S1206),并由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影像信息 (S1207)。在获取要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之时,由于不 需要进行构图的确认,因此使显示部116整体进行辅助光显示也无妨。 通过增大辅助光显示的面积,在获取影像信息时(S1207),能够增大 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量,能够记录更清晰的影像信息。
由上,在昏暗环境下,由于第一区域161的辅助光显示起到照明 功能,明亮地照射被摄体,因此能够确认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 像信息的构图。此外,在获取要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之 时,通过使整个显示部116进行辅助光显示,能够记录更清晰的影像 信息。
实施例3
针对实施例3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说明。
由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外观等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因此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此外,关于第二摄像部120中的影 像获取的模式选择的动作、通常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由于与实施 例1、实施例2相同,因此也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1301),使显示部116的第一区域161以第 一亮度L4进行辅助光显示(S1302)。接着,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 像信息的获取(S1303),并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 显示在显示部116的第二区域162上(S1304)。用户确认第二区域162, 调整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位置以实现期望的构图,并按下起到快门按 钮功能的操作按钮121。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 下时(S1305-“是”),使显示部116的第一区域161以第二亮度L5进行辅助光显示(S1306)。第二摄像部获取影像信息(S1307),在图 像处理部118中进行了规定的处理后,将影像信息记录到存储装置104 中(S1308),结束处理。在未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情况下(S1305 -“否”),重复获取影像信息的步骤(S1303)和在第一区域161上显 示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的步骤(S1304)。即,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 的影像信息直通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直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为止。
下面针对上述第一亮度L4和第二亮度L5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 本处理开始后经过的时间与第一区域161的亮度的关系的图。时间T1为执行使第一区域161以第一亮度L4进行辅助光显示的步骤(S1302) 的时间。时间T2为执行使第一区域161以第二亮度L5进行辅助光显示 的步骤(S1306)的时间。时间T3为结束本处理的时间。
如图所示,第二亮度L5相当于上述实施例1的亮度L0,为显示部 116的亮度的最大值。第一亮度L4设定为比第二亮度L5小的值。第一 区域161的亮度为第一亮度L4的时间T1~T2之间的期间是进行如下处 理的时间,即,用户根据第二区域162上直通显示的影像信息,确认 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像信息的构图。此时,由于仅确认构图, 因此即使是稍暗的影像信息也不会造成问题。
此外,在获取要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的步骤(S1307) 之时,第一区域161的亮度为第二亮度L5。因此,在获取要记录到存 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时,由于第一区域161的亮度高,因此能够 明亮地照亮被摄体,能够与实施例1同样地记录清晰的影像信息。
由上,在昏暗环境下,由于第一区域161的辅助光显示起到照明 功能,明亮地照射被摄体,因此能够确认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 像信息的构图。此外,在构图的确认中,通过降低第一区域161的亮 度,能够减少用户感受到晃眼,并且,通过减小以亮度L5发光的时间, 能够抑制使第一区域161进行辅助光显示所导致的耗电量的增大。
实施例4
针对实施例4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说明。
由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外观等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因此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此外,关于第二摄像部120中的影 像获取的模式选择的动作、通常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由于与实施 例1至实施例3相同,因此也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7是表示实施例4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1501),使显示部116的第一区域161以第 一亮度L4进行辅助光显示(S1502)。接着,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 像信息的获取(S1503),并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直通 显示在显示部116的第二区域162上(S1504)。用户确认第二区域162, 调整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位置以实现期望的构图,并按下起到快门按 钮功能的操作按钮121。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 下时(S1505-“是”),使整个显示部116以第二亮度L5进行辅助光显 示(S1506)。第二摄像部获取影像信息(S1507),在图像处理部118 中进行了规定的处理后,将影像信息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S1508), 结束处理。在未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情况下(S1505-“否”), 重复获取影像信息的步骤(S1503)和在第一区域161上显示所获取的 影像信息的步骤(S1504)。即,将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 直通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直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为止。
与上述实施例3的动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检测到作为快门按钮 的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1505-“是”),使整个显示部116进行辅 助光显示(S1506),并由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影像信息(S1507)。在 获取要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之时,由于不需要进行构图 的确认,因此使显示部116整体进行辅助光显示也无妨。通过增大辅 助光显示的面积,在获取影像信息时(S1507),能够增大照射在被摄 体上的光量,能够记录更清晰的影像信息。
由上,在昏暗环境下,由于第一区域161的辅助光显示起到照明 功能,明亮地照射被摄体,因此能够确认第二摄像部120所获取的影 像信息的构图。此外,在构图的确认中,通过降低第一区域161的亮 度,能够减少用户感受到晃眼,并且,通过减小以亮度L5发光的时间, 能够抑制使第一区域161进行辅助光显示所导致的耗电量的增大。进 一步地,在获取要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之时,通过使显 示部116整体进行辅助光显示,能够增大照射在被摄体上的照明光量, 能够记录更清晰的影像信息。
实施例5
针对实施例5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说明。
由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内部结构、外观等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因此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此外,关于第二摄像部120中的影 像获取的模式选择的动作、通常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由于与实施 例1至实施例4相同,因此也援用前者,适当地省略说明。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中暗处模式时的影像获取处理的动作的流程 图。启动第二摄像部120(S1801),由第二摄像部120进行影像信息的 获取(S1802)。接着,由信息处理部118对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进行光 量增加处理(S1803),将其显示在显示部116上(S1804)。光量增加 处理是使显示部116出射的总光量增加的处理。
图19是表示光量增加处理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相对于不进行光 量增加处理时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的特性(单点划线200),执行了 光量增加处理的特性(实线201)以从低区到高区(灰阶的低与高)都 增大Go2的方式偏移。通过本处理,由于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的影像 信息在各像素亮度变大的状态下显示,因此出射的光量增大,起到照 射被摄体的照明功能。
图20是表示上述进行显示的步骤(S1804)中的显示部116的状 态的图。如图所示,对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进行光量增 加处理,将其显示在整个显示部116上。由于显示部116的区域内各 像素的亮度、颜色不同,因此作为照射被摄体的照明会产生不均,但 在此仅用于确认构图(被摄体的位置),因此不会造成特别的影响。
用户确认显示部116,调整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位置以实现期望的 构图,并按下作为快门按钮的操作按钮121。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检测 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S1805-“是”),使显示部116进行辅助光 显示(S1806),由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影像信息(S1807)。对于获取 到的影像信息,在由图像处理部118进行了规定的处理后,将其记录 到存储装置104中(S1808),结束处理。这样,在获取要记录到存储 装置104中的影像信息之时,由于使显示部116整体进行辅助光显示, 因此能够以均匀的照明来照射被摄体,能够记录清晰的影像信息。
在上述用于检测作为快门按钮的操作按钮121被按下的步骤 (S1805)中,在未检测到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S1805-“否”),返 回获取影像信息(S1802)的步骤。即,重复进行第二摄像部120获取 到的影像信息的光量增加处理和将影像信息显示在显示部116上的处 理,直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为止。
图21是表示光量增加处理特性的另一例的图。在上述光量增加处 理中,以从低区到高区一律增加Go2的方式偏移,但在本光量增加处 理中,偏移量随着去往高区而减小。与上述光量增加处理相比,虽然 光量增加量减少,但由于可表现的灰阶能够增大,因此具有易于识别 的优点。此外,也可根据照度传感器109的检测值来改变光量增加处 理的偏移量。
本实施例的动作与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动作的不同之处在 于,在显示部116上显示经过光量增加处理的影像信息。由此,由于 显示部116起到照射被摄体的照明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构图的 确认。此外,当检测到操作按钮121被按下时,使显示部116整体进 行辅助光显示,并由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影像信息。由此,因为影像 信息在使显示部116整体进行辅助光显示、以均匀的照明来照射被摄 体的状态下获取,因此能够记录清晰的影像信息。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说明的例子应用于将第二摄像部120 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的模式,但并不限定于此。 只要是利用配置在安装有显示部116的面一侧的摄像部(在此为第二 摄像部120)进行拍摄的模式,即可应用。例如,也可应用于通过人脸 认证来解除锁屏功能时的对人脸进行拍摄的模式。
此外,也可逐渐增大辅助光显示时的亮度或光量增加处理的偏移 量,在第二摄像部120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达到规定的明亮程度的时刻, 将其记录到存储装置104中或进行人脸认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 于此,例如可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面电脑等。
此外,各实施例中展示了多个暗处模式下的动作流程,但信息处 理装置的暗处模式的动作并不限定于其中之一,可配备对应各动作流 程的多个暗处模式,由用户预先设定其中一个暗处模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包含了各种变形例。 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的说明简单易懂而进行的详细说明, 并非限定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此外,针对实施例的结构的 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并且,可将各实施 例所示的结构组合使用。
此外,上述各结构、功能、处理部、处理单元等,其一部分或全 部例如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设计等而利用硬件实现。此外,上述各结构、 功能等,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解释、执行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而利用软 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够保存在闪存等存储 器或存储卡等存储设备中。
此外,控制线和信息线表示了说明上必要的部分,并不一定表示 了产品上所有的控制线和信息线。实际上也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结构都 相互连接。
附图标记说明
100……信息处理装置
109……照度传感器
116……显示部
119……第一摄像部
120……第二摄像部
161……第一区域
162……第二区域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摄像部和所述显示部配置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面侧,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模式: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同时将所述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用作辅助光,
在所述模式下,在检测到用户按下快门按钮时,不显示所述影像信息而将所述显示部整体用作所述辅助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
在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区域显示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
在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以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亮度显示与所述影像信息不同的影像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的亮度,低于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的亮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内为大致相同的亮度。
5.如权利要求2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的亮度根据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而变化。
6.如权利要求2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下或左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直通显示对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实施光量增加处理而得到的影像信息,
在所述直通显示的状态下,在检测到用户按下快门按钮时,切换到比所述影像信息高亮度的显示作为辅助光显示。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中检测到包含人物的脸时,利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进行人脸认证处理。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使用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所述照度传感器检测照度的步骤;和
设定成如下模式的步骤:
所述模式中,在所述照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为规定值以下时利用所述摄像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同时将所述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用作辅助光,
在设定成所述模式的情况下,在检测到用户按下快门按钮时,不显示所述影像信息而将所述显示部整体用作所述辅助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在设定成所述模式时,在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区域显示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并在所述显示部的第二区域以比所述第一区域高的亮度显示与所述影像信息不同的影像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在设定成所述模式时,所述显示部直通显示对所述摄像部获取到的影像信息实施光量增加处理而得到的影像信息,在所述直通显示的状态下,在检测到用户按下快门按钮时,切换到比所述影像信息高亮度的显示作为辅助光显示。
12.一种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包括摄像部、显示部和照度传感器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1380079223.5A 2013-08-30 2013-08-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493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3241 WO2015029199A1 (ja) 2013-08-30 2013-08-3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494A CN105493494A (zh) 2016-04-13
CN105493494B true CN105493494B (zh) 2019-08-06

Family

ID=5258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9223.5A Active CN105493494B (zh) 2013-08-30 2013-08-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483B2 (zh)
JP (1) JP6270854B2 (zh)
CN (1) CN105493494B (zh)
WO (1) WO20150291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63410A1 (en) * 2013-12-10 2015-06-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134625A1 (en) * 2015-11-09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dicated illumination element and display based flash illumination for image capture
US9762807B1 (en) * 2016-03-10 2017-09-12 Intel Corporation Using display light to improve front facing camera performance
KR20180024299A (ko) * 2016-08-29 2018-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도를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7222664B (zh) * 2017-05-03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US11755905B2 (en) * 2018-06-22 2023-09-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display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7154A (ja) * 2002-12-05 2004-07-02 Sharp Corp カメラ搭載携帯端末
CN103152523A (zh) * 2013-02-27 2013-06-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拍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0245A (ja) * 2002-11-29 2004-06-24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端末機器、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81353B2 (ja) * 2002-12-27 2009-06-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機能付き携帯電子機器
JP2005286440A (ja) 2004-03-29 2005-10-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付情報端末
JP2006024193A (ja) * 2004-06-07 2006-01-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補正装置、画像補正プログラム、画像補正方法、および画像補正システム
JP2006050337A (ja) * 2004-08-05 2006-02-16 Sony Corp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および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119264A (ja) * 2004-10-20 2006-05-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影装置
US7663691B2 (en) * 2005-10-11 2010-02-16 Apple Inc. Image capture using display device as light source
JP4910627B2 (ja) 2006-10-24 2012-04-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なりすまし検知装置
US20090115880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US20090160945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Image Quality of a Web Camera Image
US8922672B2 (en) * 2008-01-03 2014-12-30 Apple Inc. Illumin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rs
JP2009177272A (ja) * 2008-01-22 2009-08-06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903143B2 (en) * 2008-03-13 2011-03-08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cument scanning using a variable intensity display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8446450B2 (en) * 2008-04-30 2013-05-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lighting
US20090322889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ng users of vide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797441B2 (en) * 2009-01-30 2014-08-05 Apple Inc. Continuous illumination of backlit display and of subject for image capture
JP5493512B2 (ja) * 2009-07-02 2014-05-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携帯電話機
JP5434513B2 (ja) * 2009-11-18 2014-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および輝度調整プログラム
US8605205B2 (en) * 2011-08-15 2013-12-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 as lighting for photos or video
JP5751270B2 (ja) * 2013-03-21 2015-07-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25811B2 (en) * 2013-07-01 2016-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play device configured as an illumination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7154A (ja) * 2002-12-05 2004-07-02 Sharp Corp カメラ搭載携帯端末
CN103152523A (zh) * 2013-02-27 2013-06-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拍摄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494A (zh) 2016-04-13
JPWO2015029199A1 (ja) 2017-03-02
US20160212318A1 (en) 2016-07-21
JP6270854B2 (ja) 2018-01-31
US9942483B2 (en) 2018-04-10
WO2015029199A1 (ja)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494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833818B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544618B (zh) 一种获取深度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35141B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09635539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245933B2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generating image data by using multiple cameras
US9412190B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encoded with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CN109788174B (zh) 一种补光方法及终端
CN10998194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48135A (zh)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9324739B (zh) 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71373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2439B (zh) 弹幕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794350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영상 촬영 방법
KR102655625B1 (ko) 피사체의 근접 여부에 따라 촬영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촬영 장치.
CN110865754A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50039019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328091B (zh) 弹幕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71955B (zh) 邀请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6012760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351479A (zh) 补光控制方法、补光灯配件及电子设备
CN110827195A (zh) 虚拟物品添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2957B (zh)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85374A1 (zh)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152309B (zh) 语音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02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Maxell,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6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