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845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2845B
CN105492845B CN201480047390.6A CN201480047390A CN105492845B CN 105492845 B CN105492845 B CN 105492845B CN 201480047390 A CN201480047390 A CN 201480047390A CN 105492845 B CN105492845 B CN 105492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refrigerating chamber
generating apparatus
cool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2845A (zh
Inventor
川浪徹
中井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92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2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on-off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冷却器(9),生成冷气;离子产生装置(14),产生离子;以及冷气供给装置,向冷藏室(4)内供给冷气和离子,其中,离子产生装置(14)具有:第一运转,在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过程中产生离子;以及第二运转,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过程中产生离子,第二运转是确定了每规定时间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的断续运转。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所具有的离子产生装置的控制。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冰箱,例如具有一种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冰箱。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冰箱中,通过在风扇等冷气通风装置运转时使离子产生装置运转,并且在风扇停止时不使离子产生装置运转,可以使离子和臭氧的产生量持续且稳定化,从而能够维持离子的除臭效果并抑制臭氧气味。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42645号
但是,在上述以往例子的结构中,由于只要不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就不使离子产生装置运转,所以存在如下课题:在因外部气温低或冰箱的门的开关频度低等,而不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的状态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冷藏室内的离子不足,离子的杀菌或除臭效果变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即使不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时,也能够向冷藏室内供给离子,并且能够抑制臭氧气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包括:冷却器,生成冷气;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离子;以及冷气供给装置,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和离子,其中,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第一运转,在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过程中产生离子;以及第二运转,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过程中产生所述离子,第二运转是确定了每规定时间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的断续运转,所述离子产生装置被预先设定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被确定为大于所述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且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上限值以下,所述第二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被确定为小于所述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的基础上,当第一运转连续了预定时间以上时,使预定时间以后的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在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以下。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的基础上,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基于上次的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来确定。
此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冰箱的基础上,当计算出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上限值以上时,使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为上限值。
按照本发明,由于离子产生装置具有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过程中也产生离子的第二运转,所以即使不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时,也可以向冷藏室内供给离子。此外,由于第二运转时的离子产生装置限制每规定时间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来进行运转,所以即使不向冷藏室内供给冷气时,也不容易提高臭氧浓度,从而可以抑制臭氧气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图。
图2是说明离子产生装置的占空比控制的图。
图3是表示对离子产生装置进行占空比控制时的冷藏室流出口附近的离子浓度的图。
图4是表示对离子产生装置进行占空比控制时的冷藏室内的臭氧浓度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步骤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占空比控制的时序图。
图7是说明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控制步骤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离子产生装置的占空比控制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透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冰箱
2 主体部
3 冷冻室
4 冷藏室
5 隔热分隔壁
6、7 门
8 冷却风扇
9 冷却器
10 冷冻室流出口
11 管道
12 冷藏室流出口
13 压缩机
14 离子产生装置
15 温度传感器
41 冰箱
42 挡板
51 冰箱
52 卫生区域
53 收纳容器
54 罩
55 冷藏室流出口
56 卫生区域流出口
61 冰箱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视图。冰箱1在具有隔热箱体的主体部2设置有冷冻室3和冷藏室4。利用隔热分隔壁5隔开冷冻室3和冷藏室4。此外,分别利用门6、7开关冷冻室3和冷藏室4的前面。
在冷冻室3的背面设置有被冷却器罩隔开的冷却器室,在冷却器室配置有冷却器9和冷却风扇8。此外,在冰箱1的隔热箱体的外部具有压缩机13,通过由压缩机13和冷却器9形成制冷循环系统,对冷却器9附近的空气进行冷却而生成冷气。利用冷却风扇8,将由冷却器9冷却的冷气从冷冻室流出口10向冷冻室3内供给。此外,一部分的冷气经过设置于隔热分隔壁5的管道11从冷藏室流出口12向冷藏室4内供给。在冷藏室4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如果由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的冷藏室4内的温度在规定的温度以上,则使压缩机13和冷却风扇8运转,对冷藏室4进行冷却,如果由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的冷藏室4内的温度在规定的温度以下,则使压缩机13和冷却风扇8停止,防止冷藏室4内的温度过度下降。
在冷藏室流出口12的附近设置有离子产生装置14,能够使从冷藏室流出口12流出的冷气中包含离子并向冷藏室4内供给。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以下对动作进行说明。
利用从离子产生装置14产生的离子,对储藏在冷藏室4内的食品进行杀菌和除臭。另一方面,大部分情况下也从离子产生装置14产生臭氧,如果臭氧的浓度成为一定值以上,则判断能够感受到不舒服的臭氧气味。因此,需要进行控制以调节从离子产生装置14产生的离子和臭氧的量,例如,能够利用占空比控制来实现上述控制。
占空比控制的方法如下:通过如图2所示在每规定时间T设置导通的期间Ton和断开的期间Toff,并且使时间T中的导通的期间Ton的比例变化,来控制运转量。图2中表示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的情况,离子产生的比例、即占空比P为P=Ton/T。
图3表示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时的冷藏室流出口12附近的离子浓度。占空比越大则冷藏室流出口12附近的离子的浓度越高,但是因冷藏室流出口12的风量会使上述倾向大幅度变化,风量大(冷却风扇8导通)时,具有离子浓度与占空比大致成比例地升高的倾向,但是风量小(冷却风扇8断开)时,具有即使在某一占空比以上离子浓度也不上升的倾向。可以认为这是因为离子与其他离子或物体等碰撞而消失,如果未利用冷却风扇8等使离子从冷藏室流出口12飞远,则离子集中在冷藏室流出口12附近而消失。因此,风量小时即使占空比变大,也不能相应地提高离子的杀菌和除臭效果。
图4表示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时的冷藏室4内的臭氧浓度。与离子相比,臭氧具有不容易消失而遍布冷藏室4内的倾向,因此如图4所示,臭氧的浓度具有伴随占空比变大而累积地增大的倾向。例如,图4中表示使占空比在45%以上时达到了人体能够感受到臭氧气味的浓度(臭气感受界限浓度)。因此,为了对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以便成为不会感受到臭氧气味的程度的臭氧浓度,优选以使占空比在45%以下的方式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控制。此外,如果考虑到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所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变化、以及由于离子产生装置14的个体偏差、施加电压、周围环境等而产生的臭氧浓度变化等,则优选以使臭氧浓度回归到臭气感受界限浓度的五分之一左右(图4的设计值)的方式,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将目标的占空比设定为25%以使臭氧浓度成为图4的设计值,此外,在图3所示的离子浓度中,风量小时将离子浓度成为目标值的占空比亦即4%设定为冷却风扇8断开时的占空比。并且,以使经过冷却风扇8导通/断开的周期的综合占空比接近上述目标占空比的方式,设定冷却风扇8导通时的占空比。
接着,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控制步骤,特别是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设定步骤。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控制步骤。图5中表示了冰箱1的控制步骤中与离子产生装置14的控制相关的部分。此外,图6中表示了冰箱1的运转和对离子产生装置14设定的占空比的时序图。以下,按照图5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对离子产生装置14进行占空比控制时,目标的占空比Pset、以及冷却风扇8断开时的占空比Poff已经存储并设定于冰箱1。在上述例子中,设定为Pset=25%、Poff=4%。
如果接通冰箱1的电源,则在步骤#11中利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冷藏室4内的温度,并且判断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以上。当判断在规定的温度以上时(步骤#11中为“是”),转移至步骤#12,当判断小于规定的温度时(步骤#11中为“否”),转移至步骤#22。
在步骤#12中,使压缩机13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压缩机13的运转和冷却风扇8的运转相互同步,所以伴随压缩机13的运转,冷却风扇8也导通。由此,冷气从冷藏室流出口12流出,对冷藏室4进行冷却。接着,在步骤#13中,判断是否为接通电源后的压缩机13的初次导通。如果压缩机13的导通是接通电源后的初次导通(步骤#13中为“是”),则使压缩机13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0%,不使离子产生装置14运转(步骤#14)。这是因为在刚接通电源后不存在上次的压缩机13的运转信息,不能得到后述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信息而不能求出占空比Pon。在本实施方式中Pon=0%,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Pon=Poff而产生最低限度的离子,此外,也可以是Pon=Pset,以不会感受到臭氧气味的程度的臭氧浓度来产生离子。此外,也可以将上述以外的固定值代入Pon。如果在步骤#14中代入了Pon,则转移至步骤#17。
如果压缩机13的导通不是接通电源后的初次导通(步骤#13中为“否”),则在步骤#15中计算上次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R。如图7所示,可以利用压缩机13的一个运转周期(Con+Coff)中的压缩机13导通时间的比例,来求出压缩机13的运转率R,该压缩机13的一个运转周期(Con+Coff)由上次的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和紧随其后的压缩机13的断开时间Coff构成。可以利用后述的计时器的计时来得到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和断开时间Coff。
在下一步骤#16中,基于在步骤#15中求出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R,求出压缩机13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想要成为Pon×R+Poff×(1-R)=Pset,所以如果展开上式使Pon=(Pset-Poff)/R+Poff,则求出Pon。例如,上次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R=70%时,Pon=(25%-4%)/70%+4%=34%。即,上次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R越低,并且压缩机13断开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ff相对于目标的占空比Pset越小,则压缩机13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越大。因此,利用上式计算Pon时,有时可能取得Pon>100%等不能设定的值。此外,即使是能够设定的值,例如成为图4所示的臭气感受界限以上的臭氧浓度的占空比,则有可能因臭氧气味而让用户感到不舒服。因此,计算出的Pon的值在规定值以上时,可以固定为上述规定值。例如,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如果使占空比为40%,则风量大时能够使离子浓度成为目标值,并且,由于可以处在图4所示的臭气感受界限浓度以下,消除了臭氧气味的问题,所以在此能够将最大占空比Pmax=40%预先存储并设定于冰箱1,以使占空比不会成为40%以上。
在步骤#14或步骤#16中,如果确定了压缩机13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则在步骤#17中,用于求出Pon的上次的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和断开时间Coff被清除,在下一步骤#18中,利用计时器对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进行计时。在下一步骤#19中,以预先求出的Pon的占空比使离子产生装置14运转。在下一步骤#20中,利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冷藏室4内的温度,并且判断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以下。当判断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时(步骤#20中为“是”),转移至步骤#21,当判断不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时(步骤#20中为“否”),返回步骤#18,继续进行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的计时,并且继续以Pon的占空比使离子产生装置14运转。
在步骤#21中使压缩机13断开。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压缩机13的运转和冷却风扇8的运转相互同步,所以伴随压缩机13的停止,冷却风扇8也断开。由此,冷气不从冷藏室流出口12流出。此外,在该步骤中,确定了由步骤#18~步骤#20的循环所计时的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在下一步骤#22中,利用计时器对压缩机13的断开时间Coff进行计时。在下一步骤#23中,以预先确定的Poff的占空比使离子产生装置14运转。在步骤#13中判断为接通电源后的压缩机13初次导通的情况下,在紧随其后的压缩机13断开时,Poff可以暂时为0%、Pset或者是代入其他固定值。接着返回步骤#11,利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冷藏室4内的温度,判断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以上。因此,利用步骤#22、#23和步骤#11的循环对压缩机13的断开时间Coff进行计时,在脱离上述循环的步骤#12中,确定了压缩机13的断开时间Coff。
另外,并不是仅能利用计时器的计时得到压缩机13的导通/断开时间Con/Coff,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时间测量装置。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在步骤#12或步骤#21的时机读入另外准备的时钟等计时装置的值并取得差值。
利用以上的步骤来确定压缩机13的导通/断开时间Con/Coff,根据从上述Con/Coff求出的压缩机13的运转率R,可以求出压缩机13下次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
图6是利用图5的步骤控制的冰箱1的压缩机13的运转和由此求出的运转率R、以及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的时序图。
电源导通后的最初(第一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压缩机13和冷却风扇8)运转/停止时,由于不存在上次的运转率R的数据,所以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1)为0、即断开。第一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断开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ff(1)为预先确定的Poff的值,在此为4%。
在冷气供给装置开始第二周期的运转的状态下,由于已经知道了第一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R(1),所以能够基于上述R(1)求出第二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2)。在图6的例子中,由于已经知道了R(1)为86%,所以根据上述R(1)和预先准备的Poff、Pset,求出Pon(2)。即,Pon(2)=(25%-4%)/86%+4%=28%。第二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断开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ff(2)为预先确定的Poff=4%。
第三周期以后的冷气供给装置运转/停止时,也可以利用同样的计算而求出Pon和Poff。即,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运转时以确定为Pon(n+1)=(Pset-Poff)/R(n)+Poff的占空比、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停止时以确定为Poff(n+1)=Poff的占空比,来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
另外,在图6中,由于第四周期以后的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的计算值超过了Pmax=40%,所以Pon(4)以后限制为Pmax值亦即40%。由此,虽然经过一个周期的综合占空比与目标的Pset相比稍许下降,但是如图3所示,由于冷气供给装置运转时亦即风量大时,成为相对于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大致成比例的离子浓度,所以离子浓度不会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将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限制为不在Pmax以上,所以能够防止因臭氧浓度增大所产生的臭氧气味而让用户感到不舒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时也以占空比Poff来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从而产生离子,所以即使长时间未从冷气供给装置供给冷气时,也能够向冷藏室4内持续供给离子,因此,能够持续地对储藏在冷藏室4内的食品等进行杀菌和除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离子产生装置14产生的离子浓度和臭氧浓度的倾向,预先确定目标的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set,以经过冷气供给装置的一个运转/停止周期的综合占空比接近目标占空比Pset的方式,确定冷气供给装置运转/停止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Poff,由此,能够与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无关,维持稳定的离子和臭氧浓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冷气供给装置运转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确定上限Pmax,可以防止臭氧浓度过大,从而可以防止用户感受到不舒服的臭氧气味。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8、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的控制步骤。此外,图9中表示冰箱1的运转和对离子产生装置14设定的占空比的时序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步骤中,在步骤#20中判断为“否”时,经由追加的步骤#31、#32而返回步骤#18。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控制步骤前进,在步骤#20中,利用温度传感器15检测出冷藏室4内的温度,判断是否在规定的温度以下。当判断不在规定的温度以下时(步骤#20中为“否”),在步骤#31中,判断由计时器计时的压缩机13的导通时间Con是否在规定时间以上。当判断小于规定时间时(步骤#31中为“否”),直接返回步骤#18。当判断在规定时间以上时(步骤#31中为“是”),转移至步骤#32,将之前在步骤#14或步骤#16中确定的Pon变更为Pset的值。此后,返回步骤#18。
图9是利用图8的步骤所控制的冰箱1的压缩机13的运转和由此求出的运转率R、以及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的时序图。图9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动作的部分。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基于第n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R(n),求出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n+1),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以Pon(n+1)的占空比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持续了规定时间(图9的例子中为60分钟)以上时,将此后的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变更为Pset。如果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断开,则将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设定为Poff,并开始接下来的第n+2周期的运转时,基于第n+1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R(n+1),求出并设定第n+2周期的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时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Pon(n+2)。
按照本实施方式,冷气供给装置导通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时,将以后的用于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的占空比变更为Pset。由此,防止冷气供给装置长时间连续导通时以作为比Pset大的占空比亦即Pon持续控制离子产生装置1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Pmax来限制Pon的上限值,防止臭氧浓度过大而让用户感受到不舒服的臭氧气味,但是会使经过一个周期的综合占空比与目标的Pset相比稍许下降。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利用Pon的占空比进行的离子产生装置14的控制中设置限制时间,所以能够抑制因产生臭氧的累积而导致臭氧浓度增加。因此,即使稍微大幅度地放宽Pmax的值,也可以防止因臭氧浓度增加而让用户感受到臭氧气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包括不利用Pmax的设定来限制Pon的上限值的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0所示的冰箱4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冰箱1的管道11设置开关管道11的挡板42。
如此通过设置挡板42,可以使冷藏室4内的温度控制不仅依赖于对冷却器9进行冷却的压缩机13和冷却风扇8的运转/停止,还可以利用挡板42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行冷冻室3内和冷藏室4内的独立的温度控制、以及更精细的冷藏室4内的温度控制等。
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具有挡板42的冰箱41中,冷气供给装置不仅可以是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压缩机13和冷却风扇8,还可以是挡板42。即,可以将挡板42关闭的状态作为冷气供给装置停止的状态,并且将挡板42打开的状态作为冷气供给装置动作的状态。此外,冷气供给装置动作的状态可以是挡板42打开且冷却风扇8动作的状态。由此,容易估算冷气供给装置动作的状态下来自冷藏室流出口12的风量,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冷藏室4内的离子和臭氧浓度。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和图12,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51的正面透视图,图12是侧视图。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冷藏室4内设置有卫生区域52。
如图12的侧视图所示,卫生区域52由罩54和能够拉出的托盘状的收纳容器53形成,在收纳容器53向冷藏室4的背面方向收回并收纳时,该罩54封闭收纳容器53内部,在收纳容器53向冷藏室4的背面方向收回并收纳时,卫生区域52内的空气不容易与冷藏室4内的其他空气流通。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冰箱51的冷藏室流出口具有向冷藏室4内吹出冷气的冷藏室流出口55、以及向卫生区域52内吹出冷气的卫生区域流出口56,冷藏室流出口55和卫生区域流出口56分别设置在从管道11分路的管道前端。此外,离子产生装置14设置在卫生区域流出口56的附近,可以使从卫生区域流出口56流出的冷气中包含离子并向卫生区域52内供给。
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能够优先向卫生区域52内供给离子,所以通过将想要优先进行杀菌或除臭的食品等收纳在卫生区域52内,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发挥离子所产生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卫生区域52内的卫生区域流出口56优选设置在卫生区域内的上部侧。此外,卫生区域流出口56优选使吹出方向朝向接近水平方向的下方。由此,在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而使冷气伴随风量从卫生区域流出口56吹出时,可以防止来自卫生区域流出口56的冷气直接与卫生区域52内的食品接触而使食品干燥或过度冷却。此外,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未从卫生区域流出口56吹出冷气而是断续地吹出离子的状态下,可以使从卫生区域52内的上部侧所设置的卫生区域流出口56扩散的离子,借助在卫生区域52内对流的空气而遍布卫生区域52内。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所示的冰箱61在最上层配置冷藏室4,在比冷藏室4靠向下方配置冷冻室3,是所谓的工作台(work top)型的冰箱。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冷冻室3的背面配置有冷却器9,在冷藏室4的背面配置有管道11,利用配置在冷却器9和管道11之间的冷却风扇8向管道11内送出的冷气经过管道11,从设置在冷藏室4顶棚上的冷藏室流出口12向冷藏室4内供给。并且,离子产生装置14设置在冷藏室4顶棚的冷藏室流出口12的附近。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61在最上层配置冷藏室4,在比冷藏室4靠向下方配置冷冻室3。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1相比,冷藏室4内的顶棚附近的温度容易升高,冷藏室4内的底部附近的温度容易降低。因此,通过将冷藏室流出口12设置在冷藏室4的顶棚,能够利用来自冷藏室流出口12的冷气对温度容易升高的冷藏室4的上部进行强力冷却,从而能够将冷藏室4内均匀地冷却。
并且,通过将离子产生装置14设置在冷藏室4顶棚的冷藏室流出口12的附近,在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而使冷气伴随风量从冷藏室流出口12吹出时,可以借助冷气将离子送到远方。此外,在冷气供给装置停止,未从冷藏室流出口12吹出冷气而是断续地送出离子的状态下,由于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过程中被冷却的冷藏室4顶棚附近的空气倾向于流向下方,冷藏室4下方的空气从食品等吸热而温度上升从而倾向于流向上方,所以在冷藏室4内产生对流。由于冷藏室4的顶棚面成为上述对流的空气集中的部位,所以通过在冷藏室4的顶棚设置离子产生装置14,可以借助上述对流有效地使断续送出的离子遍布冷藏室4内。
能够任意组合如上所述的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冰箱。

Claims (4)

1.一种冰箱,其包括:冷却器,生成冷气;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离子;以及冷气供给装置,向冷藏室内供给所述冷气和所述离子,所述冰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第一运转,在所述冷气供给装置动作过程中产生所述离子;以及第二运转,在所述冷气供给装置停止过程中产生所述离子,
所述第二运转是确定了每规定时间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的断续运转,
所述离子产生装置被预先设定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
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被确定为大于所述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且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上限值以下,
所述第二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被确定为小于所述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运转连续了预定时间以上时,使所述预定时间以后的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在所述目标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基于上次的冷气供给装置的运转率来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计算出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上限值以上时,使所述第一运转中的离子产生时间的比例为所述上限值。
CN201480047390.6A 2013-11-01 2014-08-25 冰箱 Active CN105492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8085A JP6291217B2 (ja) 2013-11-01 2013-11-01 冷蔵庫
JP2013-228085 2013-11-01
PCT/JP2014/072081 WO2015064188A1 (ja) 2013-11-01 2014-08-25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2845A CN105492845A (zh) 2016-04-13
CN105492845B true CN105492845B (zh) 2017-08-04

Family

ID=5300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390.6A Active CN105492845B (zh) 2013-11-01 2014-08-25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91217B2 (zh)
CN (1) CN105492845B (zh)
WO (1) WO20150641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42861A (ja) * 2017-12-28 2021-03-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472U (zh) * 1989-03-31 1989-10-04 赵松俊 冰箱电子灭菌保鲜器
JP2002333265A (ja) * 2000-12-27 2002-11-22 Sharp Corp 貯蔵庫及び冷蔵庫
JP2003042645A (ja) * 2001-07-26 2003-02-1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4028497A (ja) * 2002-06-27 2004-01-29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JP2011252612A (ja) * 2008-12-01 2011-12-15 Panasonic Corp 食品貯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7085A (ja) 2015-05-07
WO2015064188A1 (ja) 2015-05-07
CN105492845A (zh) 2016-04-13
JP6291217B2 (ja) 2018-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78675A1 (en) Insulated ice compartment for bottom mount refrigerator with controlled damper
AU2018202121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9543999A (ja) 冷気循環装置を有する冷蔵庫及び冷気循環の制御方法
AU2018202123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934302B2 (ja) 冷却貯蔵庫
JP2017141977A (ja) 冷蔵庫
KR20190005032A (ko)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6642879B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KR100591622B1 (ko) 냉장고
CN105492845B (zh) 冰箱
KR20130112632A (ko) 온도전환룸을 구비한 냉장고
KR102208420B1 (ko) 제빙실이 구비된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269465B1 (ko) 김치저장고의 구동제어방법
CN118149539A (zh) 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及冰箱
KR101072449B1 (ko) 양문형 냉장고의 야채실 온도 독립제어장치
KR200272686Y1 (ko) 숙성기능을 위한 히터를 가진 김치냉장고
JP2002062009A (ja) 電気冷蔵庫
CN117570646A (zh) 嵌入式风冷冰箱的节能运行方法
JP2005331140A (ja) 冷蔵庫
KR20070032417A (ko) 냉장고의 보관온도 제어장치
JP2005180918A (ja) 冷蔵庫
KR20150109696A (ko) 냉장고
JP2004085198A (ja) 冷蔵庫
JP2005180917A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