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97C - 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897C CN1054897C CN96103272A CN96103272A CN1054897C CN 1054897 C CN1054897 C CN 1054897C CN 96103272 A CN96103272 A CN 96103272A CN 96103272 A CN96103272 A CN 96103272A CN 1054897 C CN1054897 C CN 105489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material
- top layer
- thickness
- perforate
- summ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IFTRQJLVEBNKJK-UHFFFAOYSA-N CCC1CCCC1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1 IFTRQJLVEBNKJ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包括具有多个交替之脊部和沟部的非织造织物,以不再有平展的部分,脊部是凸起的曲面,而沟部是凹下的曲面,并且沟部在其上具有间隔开的开孔,平行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MD)上的体积柔软度与垂直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CD)上的体积柔软度之比,MD/CD,是1.7或更高;CD上的体积柔软度为12g或更低;和
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为0.7mm或更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如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更特别的是,其涉及一种具有经改进之物理性能的表层材,如贴合性、接触、干燥感和柔软感,这些物理性能都是作为吸收性物品之表层材所必需的。
许多的常规的吸收性物品如卫生巾和一次性尿布都使用多孔薄膜或非织造织物作为表层材。
在使用多孔薄膜作为表层材中,日本专利公开57-17081公开了将塑料薄膜成孔,而血液或尿液由孔吸收。但是,多孔薄膜特别是塑料薄膜具有粘贴感。另外,由于多孔薄膜之皮肤接触表面除孔以外就不再有透气性,所以,当其被用作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时会给穿戴者以不舒适的粘着感。
对于以非织造织物制成的表层材,已有人提议用由疏水性非织造织物构组成的、具有多个间隔规则的开孔的表层材,以减少潮湿感并增加体液的渗透性,正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53-50194所披露的。但是,这样的表层材不能使体液平缓地渗移到吸收体中,使得其即使在低吸收时也易产生泄漏,给穿戴者带来潮湿感和粘着感。
以非织造织物制成的多孔性表层材也是公知的。但是,因为多孔性层材除其开孔外只具有平展的结构,所以层材的相当大部分都与皮肤相接触,产生粘着和贴附感。因此,就需要研制与皮肤接触少并且皮肤与表层材之间的透气性能得以改善的表层材。
日本专利公开4-152945描述了具有立体开孔的非织造织物。除开孔外仍只具有平展的结构,这种类型的多孔性层材还存在与上述的非织造织物制的多孔性层材相同的问题。而且,所公开的非织造织物由细纤维所构成,并具有高的纤维密度,这样,由于毛细管作用它就会在纤维之间产生强烈的液体停留趋势,因而除开孔外只表现出很差的液体吸收性和渗透性。再者,为使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仍保持立体的开孔,非织造织物的纤维密度或强度就必须增加,这就会使非织造织物产生僵硬的触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用的表层材,其具有作为吸收性物品之表层材所需的经改进的物理性能,如贴合性、接触、干燥感和柔软感。
大量调查的结果是,发明人发现表层材弯曲特性(主要是体积柔软度)、疏密结构、开孔率和压缩特性都与表层材的贴合性、接触、干燥感和柔软感等密切相关(第一发现)。
而且,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接触、干燥感等的改善可通过具有立体结构及层材密度梯度的表层材来达到(第二发现)。
本发明(第一发明)是基于上述第一发现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包含下述非织造织物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来完成的,该非织造织物具有多个交替的脊部和沟部,这样就没有了平展的部分,脊部具有凸起的曲面,而沟部则具有凹下的曲面,而且沟部以一定的间隔设有多个开孔。
平行于脊部和沟部之方向(MD)上的体积柔软度与垂直于脊部和沟部之方向(CD)上的体积柔软度之比,MD/CD,为1.7或更高;
在CD上的体积柔软度为12g或更低;及
在0.5g/cm2之负荷下,表层材的厚度t为0.7mm或更厚。以下称该发明为“第一发明”。
本发明(第二发明)是基于第二发现来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包含具有多个开孔之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
开孔是由从表层材的顶侧伸展至底侧的非织造织物来限定的,其方式是,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织物所包围;
每一相邻开孔之间的部分都是具有顶点的凸起曲面;和
在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在开孔之底部圆周的层材厚度f,及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大约中间部分处的层材厚度b,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b>f。以下称此发明为“第二发明”。
本发明(第三发明)是基于上述的第二发现来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包含具有多个开孔之非织造织物的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
开孔是由从表层材的顶侧伸展至底侧的非织造织物来限定的,其方式是,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
每一相邻开孔之间的部分都是具有顶点的凸起曲面;和
表层材的底侧在相当于顶点的部分向顶侧突出;
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开孔底部圆周的层材厚度f,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的部分处的最大层材厚度c,和层材最厚之处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大约中间部分处的层材厚度d,它们之间的关系为c>a和c>d>f。以下称此发明为“第三发明”。
在本说明书中,以下称平行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为“MD”,而称垂直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为“CD”。应注意的是,MD和CD并不一定分别是使用本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和横向方向。换言之,可以用表层材的CD作为吸收性物品的纵向方向,而不会带来任何使用上的问题。同样,也可用表层材的MD作为吸收性物品的纵向方向,而不会带来任何使用上的问题。
根据第一发明的表层材是由具有交替之脊部和沟部的非织造织物制成的。它因而在平行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与垂直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之间具有很大的弯曲特性上的各向异性。像这样的弯曲特性之方向上的控制可产生贴合性和接触上的改善。
再者,由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没有任何平展的部分,所以,在使用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作为卫生巾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小,可改善干燥感。
而且,在第一发明的表层材中,虽然单位重量在整体上实质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沿CD之断面上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在表层材内产生了纤维密度的差异(即毛细力的梯度)。纤维密度的差异可用来提高单一表层材内的液体转移性能,这可进一步改善干燥感。
具有上述结构的表层材,由于拱形的脊部与具有高纤维密度并由此具有更强结构之开孔底部圆周的联合作用,具有非常均衡的表面柔软度和对抗压缩的形状保持能力。其结果是,以柔软感、缓冲性等来表现,则表层材的接触感得以改善。
在根据第二发明的表层材中,开孔为从表层材之顶侧伸展至底侧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是,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而且每一相邻开孔之间的部分都是带有顶点的凸起曲面。在此情形下,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具有真正的立体结构。当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用于如卫生巾之吸收性物品时,它可减少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可改善干燥感。由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在整体上具有几近均一的单位重量,而且其厚度也有差异,所以在该表层材中具有纤维密度的差异(即毛细力的梯度)。纤维密度的差异用来改善表层材中的液体转移性能,这可导致干燥感的进一步改善。
具有上述结构之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由于拱形顶点与具有较高纤维密度并由此具有更高强度之开孔底部圆周的联合作用,具有均衡的表面柔软度和对抗压缩的形状保持性能。其结果是,以柔软感、缓冲性等来表现,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的接触感得以改善。
除第二发明之上述功效外,根据第三发明的表层材可产生下述功效。由于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底侧在相当于每一个顶点的部分向顶侧突出,顶点处的纤维密度因而增加。其结果是,顶点的形状即使在受到压缩时也能保持,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减小,而且柔软感和缓冲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另外,被吸收到吸收体中的液体回流也得到抑制,进一步改善了干燥感。
根据第一发明,弯曲特性的控制使吸收性物品之表层材的贴合性和接触得到改善。除此效果外,疏密结构可产生以下效果,即减少了液体的存留,可确保优异的干燥感。再者除以上这些效果外,压缩特性的控制使表层材的柔软感得以改善。
根据第二发明,表层材的结构由密实的部分和松散的部分构成,由此,减少了表层材中的液体存留量,并得到优异的干燥感。由于与皮肤相接触部分的纤维是松散的,可得到如垫子般地柔软度。由此及上述之功效,可提供接触得到进一步改善的表层材。
根据第三发明,由于顶点具有递增的纤维密度,除第二发明的效果外,可产生以下功效,即在施加压力下仍可保持弯曲的凸起形状。
图1是根据第一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平面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表层材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表层材沿A-A′线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4是图3所示之部分横截面图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之部分横截面图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6是根据第二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部分平面图,其中,立体形状以等高线来表现。
图7是图6之表层材沿线A-A′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8是图6之表层材沿线B-B′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9是根据第二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部分立体图。
图10是图7所示之部分横截面图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发明之表层材沿相当于图6中的A-A′线的部分断面图(相当于图7),所示为根据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部分平面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发明之表层材沿相当于图6中的B-B′线的部分断面图(相当于图8),所示为根据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部分平面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部分立体图。
图14是如图11所示的部分横截面图的放大图。
图15是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的立体图,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根据第一发明的表层材。
首先,参考图1-3对根据第一发明的表层材的优选实施方案予以详述。
图1是根据第一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平面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表层材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表层材沿A-A′线的部分横截面图。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用表层材1由非织造织物构成,该织物具有多个脊部2和沟部4,它们交替出现,这就没有了平展的部分。脊部2是凸起的曲面,而沟部4为凹进的曲面,而且沟部4具有多个隔开的开孔6。
对于所使用的常规已知的非织造织物并无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多种合适的选择,如依用途和使用可以有粗梳的非织造织物、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熔喷法的非织造织物、射流喷网法的非织造织物和针刺的非织造织物。粘结非织造织物中的纤维的手段也无特别的限制。例如,纤维可以用粘合剂或通过热粘结来粘结。为达到柔软度和干燥感上的令人满意的改进,非织造织层材最适于使用下述方法来制备,即通过吸入热粘结来粘结热融纤维网,而且不施加强的压力。
在第一发明中,术语“非织造织物”不仅仅只包括具有单一结构的非孔性原料非织造织物,而且还包括由非织造层材之组合、非织造层材与薄膜之组合、非织造层材与纸材之组合和.非织造层材与其他材料之组合构成的各种复合层材。
非织造织物本身(即成孔前的原料非织造织物)的厚度和单位重量没有特殊的限制。从手感和加工性的观点来看,在施加的负荷为0.5/cm2下所测得的厚度优选为0.4-1.5mm,更优选0.4-1.0mm,而特别优选0.5-0.7mm。由接触、成型的均匀性和加工性的角度来看,单位重量优选为15-45g/m2,仍优选15-35g/m2。
虽未限制,可用于非织造织物的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酰胺(如耐纶);再生纤维素纤维,如人造丝和铜铵人造丝;和天然纤维,如棉花。复合纤维,如以高融纤维为芯和以低融纤维为鞘而构成的芯鞘型纤维或并列型(side-by-side type)纤维,也是适合的。这些纤维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是两种或更多种的联合使用。虽无特殊限制,这些纤维的纤维直径优选为0.1-6.0旦,仍优选1-4旦。如果纤维直径低于0.1旦,纤维间的距离就太短,就会由于毛细作用而使液体存留。如果纤维直径大于6.0旦,非织造织物的遮蔽力就会很差。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
可用于第一发明之非织造织物的例子包括吸入热粘结而成的非织造织物,其在0.5g/cm2之负荷下的表观厚度为约0.6mm,单位重量为25g/m2,其可通过梳理混合纤维,再通过热空气热粘结纤维而得到,该混合纤维由70%重量的纤维直径为2旦之PET/PE(40/60体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和30%重量的纤维直径为6旦之PET纤维组成。
上述的非织造织物具有多个相互交替的脊部2和沟部4。脊部2和沟部4的排列方向无特别限制。例如,脊部2和沟部4可以与制备该非织造织物时的非织造织织物的机器方向(纵向方向)平行排列。或者是,脊部2和沟部4可以垂直于相器方向(横向方向)排列。但是,脊部2和沟部4的方向并不仅限于此。
在第一发明中,根据表层材的弯曲特性及以下所描述之制备表层材的优选方法,脊部2和沟部4优选排列成平行于机器方向(纵向方向)。
由图2和3可明显看出,第一发明中脊部2弯曲成凸面,而沟部4则弯曲成凹面。由于脊部2和沟部4如此设计,没有了平展的部分,所以,具有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可减少与皮肤相接触的面积,减轻了粘着感并可提高干燥感。
脊部2和沟部4相交替,而且沟部4所形成的面接续着脊部2。如图3所示,相邻脊部2之间的间隔L优选为1.0-6.0mm,仍优选1.7-3.7mm。如果间隔L小于1.0mm,则坡度太小,不能产生足够高度的脊部2,会损坏缓冲性。如果间隔超过6.0mm,承受压力之脊部2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样,脊部2就容易被压坏。因此,上述的范围为优选。由于同样的原因,相邻沟部4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0-6.0mm,仍优选1.7-3.7mm。
如图1和2所示,沟部4具有多个隔开的开孔6。如图3所示,开孔6优选为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顶侧8A伸展至底侧8B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为,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在此情况下,开孔6的内壁10所形成的面接续着顶侧8A。也就是说,开孔6优选为三维的。立体开孔的构形包括圆柱形和圆锥形,在后者中,开孔的直径由顶侧8A向底侧8B逐渐增加。优选的形状为如图3所示的倒锥形,其直径由顶侧8A向底侧8B逐渐减小。
如图1所示,形成于沟部4之相邻开孔间的间隔N优选为0.4-40mm,仍优选1.5-8mm。如果间隔N小于0.4mm,开孔6的周长则不足以形成坚实的周边。如果间隔N大于40mm,则开孔6太疏,这样,体液的渗透性就不足。因此,上述范围为优选的。
开孔6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包括椭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但优选没有各向异性的圆形,以改善柔软感。
当沟部4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开孔6时,如图4所示(其是图3的放大图),开孔6之底部圆周处的直径g优选为0.5-2.0mm,仍优选0.7-1.5mm。若直径g小于0.5mm,则很难得到足够的毛细力,使液体由脊部2移向底部圆周12。若直径g超过2mm,则聚集在开孔底部圆周处的纤维熔融并相互粘结在一起,这样,开孔的底部圆周变成薄膜。因此,上述范围为优选的。
上述之脊部2,沟部4和开孔6可例如通过下述之制备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优选方法来形成。
当将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组装成吸收性物品时,顶侧8A可用作与皮肤相接触的那一侧。
这样,由于具有上述开孔6之第一发明的表层材1在相邻开孔6之间形成有凸面,所以,开孔就容易聚集液体,并使所聚集的液体易于透过,因而在表面上没有液体留存。再者,一旦体液如血液被吸入到第一发明之表层材1的底侧8B的内部,则不会发生液体的回流。
在第一发明中,柔软感的改进特别是要由弯曲特性(主要是体积柔软度)和压缩特性(主要是压力下的厚度和对抗应力)来着眼。也就是说,在第一发明的表层材中,MD之体积柔软度与CD之体积柔软度之比,即MD/CD,为1.7或更高;CD之柔软度为不超过12g;在0.5g/cm2之负荷下的厚度t为0.7mm或更厚。以下将对这些物理性能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一发明的表层材中,MD之体积柔软度与CD之体积柔软度的比(MD/CD)为1.7或更高。这就意味着第一发明之表层材易于在CD方向上选择性地弯曲。当穿戴具有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时,如果上述比值低于1.7,就会感觉僵硬。其结果是,会感觉到有异物的存在,并有粗糙和硬的感觉。上述比值越高越好。例如,比值优选为1.9或更高,仍优选2.0或更高。
在表层材中,例如减少超过所需的表层材之单位重量,或控制热处理的温度,同样能减少整个表层材硬度。但在这种情形下,表层材的强度也将不利地减小,这会产生起毛,或在极端情况下,随着其磨损而会断裂。
在第一发明之表层材中,柔软度(弯曲刚性)在MD和CD方向之间的各向异性可用于保持MD上的足够的机械强度。因此,即使所制得的表层材在CD上具有高的柔软度,也不会发生上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得到明显可察觉到的柔软度所需要的CD上的体积柔软度为12g或更低。如果CD上的体积柔软度超过12g,即使MD/CD之体积柔软度比为1.7或更高,也会察觉到硬度,而无手感的改善。CD上的体积柔软度优选为2-7g,仍优选3-6g。
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载荷下为0.7mm或更高。0.7mm或更厚的厚度可确保蓬松度并改善柔软感。虽然可通过增加表层材的单位重量如60-100g/m2而轻易地使厚度t达到0.7mm或更厚,但这会使控制CD上的体积柔软度至12g或更低变得困难。与此相反,在第一发明中,即使表层材的单位重量没有这么高,也可通过脊部和沟部的立体即弯曲之结构的作用轻易地使厚度t达到0.7mm或更厚。另外,通过使沟部的开孔具有上述之三维结构,可更为轻易地得到0.7mm或更大的厚度t。
在第一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上述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外,表层材在CD上的断面上具有厚度梯度。
第一发明的表层材在CD上的断面上具有厚度梯度。由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中的纤维量在每个部分中实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具有层材厚度的梯度就意味着层材横截面具有每单位面积之纤维密度的梯度。换言之,具有较大厚度的部分就是具有较低维维密度的部分,其中,纤维是松散的,可提供柔软感。另一方面,具有较小厚度的部分就是具有较高纤维密度的部分,其中,纤维是密实的,以产生刚性感。
第一发明之CD上的断面上的层材厚度梯度优选以下述方式提供,即脊部处的最大厚度e与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之差(e-f)可如图4所示为200μm或更大,这就形成了肉眼可见的疏密结构,该结构在单一层材中包括具有适中柔软度和柔软感的部分(具有低纤维密度的部分)与具有抗压耐皱性的刚性部分(具有高纤维密度的部分),由此可在整体上产生适中的缓冲性能。甚至当表层材在穿戴者的压力下起皱时,刚性部分也可用来维持即定的厚度,这样就可防止吸收到吸收体中之液体的回流。
由于具有高纤维密度的部分(主要是开孔之底部圆周)含有密实的纤维,所以,表层材表面上的液体为毛细力所吸入,并快速透至吸收体。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低密度的部分(主要是脊部的顶点)松散地含有纤维,并因而具有较弱的毛细力,所以,液体一旦被吸收体吸收就几乎不会再回流到表层材的表面。因此,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疏密结构在单一结构中可产生毛细力的梯度,因此减少了表面的液体留存,并进一步增进干燥感。
在第一发明的表层材中,当上述差值(e-f)为200μm或更高(特别优选300-500μm)、开孔之底部圆周的直径g为0.5-2.0mm(特别优选0.7-1.5mm)时,可得到特别优异的柔软感。
虽然最大层材厚度e可以在脊部的任何位置,但特别优选在脊部的顶点处。在此情况下,可确保脊部处的缓冲性能和柔软感得以改善。
仍优选的是,第一发明之表层材在CD上的断面上的厚度是在脊部的顶点处为最大,在开孔之底部圆周处为最小。而厚度由脊部的顶点向开孔之底部圆周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脊部顶点处的厚度e,开孔之底圆周处的厚度f及顶点与底部圆周之中间部分处的厚度b,它们之间的关系为e>b>f,而且厚度是连续减少的。如此之厚度设计可导致缓冲效果与柔软感的进一步改善。
上述的疏密结构可优选根据下述之制备第一发明的表层材的优选方法来得到。
在根据第一发明之表层1在其CD上的断面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如图5所示之断面的表层材也是优选的。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表层材的底侧8B在相当于CD上的断面上的脊部2的每一个顶点(凸面)处向顶侧8A突出。在此情形下,最大层材厚度e是在脊部2的顶点与开孔6的底部圆周12之间的中间处。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也特别优选的是,上述差值(e-f)为200μm或更大,开孔底部圆周的直径g为0.5-2.0mm。仍优选的是,脊部2的层材厚度a,最大厚度e所在处与开孔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的部分处的层材厚度d,他们的关系为e>a和e>d>f。CD上的如此断面结构在具有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穿戴和受压时可确保脊部结构的维持。
在第一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上述结构和各种物理性能外,第一发明的表层材还有下述压缩特性。即,第一发明的表层材在0.5g/cm2的负荷下优选具有0.7-2.0mm的厚度,层材压缩到0.6mm时的对抗应力为5-30g。当吸收性物品穿戴时,在实际施加的压力下,具有如此压缩特性之第一发明的表层材也可保持上述结构,由此,在满足上述各种物理性能的同时,还可确保适中的柔软度和缓冲性。
在压缩特性中,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相当于穿戴者开始轻轻触及表层材时的表层材厚度。如果厚度低于0.7mm,不能得到蓬松感,这样,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得到足够的柔软度。如果厚度超过2.0mm,在某些情况下会损及液体吸收性能。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更优选为0.7-1.5mm,仍优选1.0-1.4mm。
而且,在此所用的术语“对抗应力”意为表层材对压缩的对抗力。对抗应力可用以下所述的KES压缩测定装置来测定。对抗应力是与表层材的结构保持性和缓冲性能有直接关系的一个力。若对抗应力低于5g,在戴用吸收性物品时表层材的结构就会很容易毁坏,其结果是,不能保持性能,失去缓冲性,产生硬的感觉,不能改善接触。另一方面,若对抗应力超过30g,表层材表面的柔软度就会差,在戴用时产生粗糙感。因此,上述范围是优选的。对抗应力仍优选7-25g,并特别优选7.5-20g。
在第一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上述结构和各种物理性能外,第一发明的表层材还具有下述特性。即,第一发明之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优选为0.7-20mm(更优选0.7-1.5mm,然优选1.0-1.4mm),在30%压缩下的对抗应力F优选为3-10g。如此之压缩特性确保了脊部缓冲性能的改善,以及更令人满意的柔软感。表面平滑度也得到改善。
上述之术语“30%压缩”意为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减少30%的压缩。30%压缩时的厚度以式(I)来表示:
(0.5g/cm2负荷下的厚度)(mm)
-30/100(0.5g/cm2负荷下的厚度)(mm)
=70/100(0.5g/cm2负荷下的厚度)(mm) (I)
当对抗应力落在3-10g的范围内,并轻轻按压表层材时,可感到适中的缓冲性。如果对抗应力F低于3g,表层材就很容易起皱,整体上产生薄且硬的感觉。另一方面,若对抗应力F超过10g,就会有结构僵硬或粗糙的感觉,几乎没有接触的改善。
上述对抗应力F仍优选在3-8g的范围,更优选3.5-7.5g。
在第一发明中,重要的不仅是要增加液体由开孔的吸收性,还要通过形成令人满意的疏密结构,提供毛细力的梯度来增强液体吸收性,为此效果,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开孔率优选为7%或更高。如果开孔率低于7%,开孔底部圆周部分的纤维聚集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疏密结构。开孔率仍优选10-20%。此处所用之述语“开孔率”意为在表层材由顶侧8A向底侧8B投影时开孔的总投影面积与表层材的投影面积之比。以后将对测量开孔率的方法予以解释。
将参考其优选实施方案及附图对根据第二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之表层材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图6是根据第二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部分平面图。在图6中,以等高线来表示表层材1的立体形状。穿过点Q的线代表最高位置。图7是图6之表层材沿线A-A′的部分横截面图,而图8是图6之表层材沿线B-B′的部分横截面图。
如图6所示,第二发明之表层材1由具有许多开孔的非织造织物组成。用在第一发明之表层材中的相同非织造织物可不加任何限制地用作第三发明的非织造织物。第三发明中所用的术语“非织造织物”与第一发明中所定义的相同。
用于第二发明中的非织造织物的例子可包括吸入热粘结非织造织物,该织物在0.5g/cm2负荷下的表观厚度约为0.6mm,单位重量为25g/cm2,该织物可通过梳理PET/PE(50/50体积)之芯鞘型复合纤维、再以热空气热粘结经梳理的纤维来得到,所述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旦。
如图7和图8所示,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相似,开孔6为从表层材之顶侧8A向底侧8B伸展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是,每一个开孔都被非织造织物所包围,这样,开孔6的内壁10形成为顶侧8A的连续面。即,开孔6为立体的。立体开孔的形状包括与第一发明的表层材所述的相同形状。优选的是,开孔6的直径从顶侧8A向底侧8B逐渐减小,形成如图7和8所示的倒锥体。
对开孔的设计安排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开孔可设计成如图6所示的之字形。在此情形下,开孔6的间隔N优选为0.4-40mm,仍优选1.5-8mm,其原因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中的相同。
对开孔6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圆形,其原因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中的相同。
开孔6可通过例如下述之制备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的优选方法来形成。
当将第二发明的表层材装配在吸收性物品中时,与第一发明的表层材相似,顶侧8A用作与皮肤相接触的那一侧。
如图7所示,每一相邻开孔6之间的部分都是具有一顶点的凸起曲面。在此所用的术语“顶点”指两个相邻开孔之间的最高位置。第二发明的表层材优选具有多个连续成直线的顶点,以形成图9所示的脊部。在图9中,多个顶点连续起来几乎成一条直线,以形成多个脊部,相邻脊部2之间形成沟部4,而且脊部2与沟部4相交替,这样就没有了平展的部分。脊部2弯曲成凸面,而沟部4弯曲成凹面,并且沟部4具有多个分开的开孔6。脊部与沟部的如此设计是优选的;因为这能在平行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与垂直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之间产生弯曲特性(如体积柔软度)的各向异性,由此进一步改善贴合性和接触。
在图9的表层材中,与第一发明的表层材相似,脊部和沟部的方向不必与其中使用了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的纵向或横向方向相一致。
脊部和沟部的方向可以也可以不与制备原料非织造织织物的机器方向相一致。
在第二发明中,同样优选的是,在给定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即图6中位置Q处的高度)与垂直于该方向之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即图6中位置P处的高度)不同。这样的顶点高度梯度使控制液体吸收和扩散的方向成为可能。例如,通过使在设想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高于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邻开孔间的顶点的高度,液体即可按特定的方向扩散。
由于采用上述两种设计,即顶点高度的梯度和脊部的形成,液体的吸收和扩散方向就能受到更有效的控制。例如,在顶点在一定方向上连续成直线以形成脊部,该脊部的高度高于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时,液体很容易沿脊部移动,并更有效地抑制向垂直于脊部之方向的移动。
除上述结构外,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优选实施方案相似,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在断面方向上也有厚度梯度。
如图10所示,该图为图7的放大图,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在断面方向上也有厚度梯度,其方式为,顶点处的厚度a,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及顶点及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部分处的厚度b,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b>f。即,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在断面方向上的厚度,在顶点处为最大,而在开孔的底部圆周处为最小,它们之间的几近中间部分处的厚度处在最大与最小之间。优选的是,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由顶点向底部圆周连续减小。这种厚度上的调节可进一步改善缓冲性和柔软感。
上述关系a>b>f可提供毛细力的梯度。为有效地通过毛细力来吸入液体,希望该梯度较大。因为在第二发明的表层材中,毛细力的梯度可通过上述的纤维密度的梯度来形成,所以,重要的是形成纤维密度上的梯度,以此来形成毛细力的梯度。为此效果,在第二发明的表层材中,优选的是,使顶点处的厚度a与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之间的差值(a-f)为200μm或更大,以此形成大的毛细力梯度。由于具有高密度的部分(主要是开孔的底部圆周)含有密实的纤维,所以表层材表面上的液体为毛细力所吸入,并快速达到吸收体。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低密度的部分(主要是顶点)疏松地含有纤维,并因此仅具有弱的毛细力,所以,一旦被吸收体吸收的液体几乎不会再回流到表层材的表面。因此,由疏与密的部分构成的结构在单一结构中可提供毛细力的梯度,由此减少了表面液体的存留,并改善了干燥感。
而且,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具有肉眼可见的疏密结构,其在单一结构中包括具有中度柔软度和柔软感的部分(低密度部分)和具有抗压防皱性的刚性部分(高密度部分),由此可在整片层材中形成中度的缓冲性能。当表层材受压起皱时,刚性部分也可用来保持原有的厚度,这样可更为安全地防止吸收到吸收体中的液体的回流。
上述差值(a-f)仍优选为200-500μm。
在上述疏密结构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顶点处层材的厚度a为400-800μm,开孔之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为50-300μm,在接近于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的层材厚度为200-600μm。
上述的疏密结构优选通过下述之制备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优选方法来得到。
疏密结构还与开孔的直径g密切相关。在第二发明的表层材中,开孔底部圆周的直径g(优选圆形或椭圆形)优选为0.5-2.0mm(特别是0.7-1.5mm),其原因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相同。
疏密结构还与表层材的厚度密切相关。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负荷下优选为至少0.6mm。厚度t为0.6mm或更大时,表层材的蓬松性可改善柔软感。如果表层材的单位重量增加到例如60-100g/cm2,可以很容易地得到0.6mm或更大的厚度t,但这有时会损及手感。与此相反,在第二发明中,即便表层材的单位重量没有这么高,也可通过开孔的立体构形以及开孔之间的顶点的立体构形而容易地得到0.6mm或更大的厚度t。厚度t优选为0.6-2.0mm,仍优选0.6-1.5mm.
在第二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上述结构和各种物理性能外,表层材拥有下述压缩特性。即,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负荷下优选为0.6-2.0mm,当被压缩至0.6mm的厚度t时,其对抗应力优选为0.5-30g(更优选7-25g,仍优选7.5-20g)。具有如此压缩特性的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即使当吸收性物品实际穿戴而受压时,也可保持上述结构,由此在满足上述之各种物理性能的同时确保适中的柔软度和缓冲性。
在第二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上述结构和各种物理性能外,表层材还具有以下压缩特性。即,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负荷下优选为0.6-2.0mm,在30%压缩下的对抗应力F优选为3-10g(更优选3-8g,仍优选3.5-7.5g)。具有如此压缩特性之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可进一步改善顶点处的缓冲性,并产生更令人满意的柔软感,以及进一步改善的表面平滑度。
在第二发明中,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相似,重要的是不仅通过开孔来增加液体吸收性,还要通过形成令人满意的疏密结构以提供已细力的梯度来增强液体吸收性。为此效果,表层材的开孔率优选为7%或更高(更优选10-20%),其原因与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相似。
在第二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构成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纤维的亲水性从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与前述疏密结构相结合,断面方向上如此亲水性的梯度可进一步改善液体吸收性,并更为可靠地防止所吸收液体的回流。虽无限制,亲水性的梯度可例如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即先将每一种具有不同亲水性的纤维制成网,然后再将这些网以增大亲水性为顺序相互压合在一起,并获得原料非织造织物。
在第二发明的再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构成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纤维直径从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与上述疏密结构相结合,断面方向上如此之纤维直径梯度可进一步改善液体吸收性,并更为可靠地防止所吸收液体的回流。虽无限制,纤维直径的梯度可例如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即先将每一种具有不同纤维直径的纤维制成网,然后再将这些网以增大纤维直径为顺序相互压合在一起,并获得原料非造织造织物。
在第二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构成表层材之纤维的亲水性从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构成表层材之纤维的纤维直经也从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与上述疏密结构相结合,如此亲水性和纤维直径的梯度可进一步改善液体吸收性,并更为可靠地防止所吸收液体的回流。
现参考图11和12对根据第三发明之用于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优选实施方案予以说明。
图11是根据第三发明之表层材沿相当于图6中的A-A′线的部分断面图(相当于图7),所示为根据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部分平面图。图12是根据第三发明之表层材沿相当于图6中的B-B′线的部分断面图(相当于图8),所示为根据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部分平面图。
根据第三发明之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的构成几乎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相似,前者的平面图与图6所示的平面图相同,图6所示的平面图已参考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相似,如图11和12所示,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由具有多个开孔的非织造织物制成,开孔为从表层材顶侧延伸至底侧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是,每一个开孔都被非织造织物所包围,而相邻开孔的部分形成凸起的曲面。第三发明所用的非织造织物可以与用于第一发明中的相同。在第三发明中所用的术语“非织造织物”的含意与第一发明中所限定的相同。
在根据第三发明的表层材中,如图11所示,相邻开孔间的部分弯曲形成具有顶点5的凸面。在此所用的术语“顶点”指与第二发明相似的相邻开孔之间的最高部分。表层材的底侧8B在相当于每个顶点的部分处向顶侧8A突出。换言之,表层材的底侧8B在每一个相当于顶点5(凸面)的凹面处具有向顶侧8A的突出部分。因此,顶点5处的纤维密度得以增加,这样,即使在表层材经受压缩时,也能保持顶点的形状,并使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比较小,以确保减少粘着感。对底侧8B之向顶侧8A的突出部分的断面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其可为长方形,三角形或其他任何形状。
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相似,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顶点优选连续成线以形成如图13所示的脊部。即,优选的是,多个顶点连续几乎成直线以形成多个脊部,在相邻脊部2之间形成沟部4,并且脊部2与沟部4相交替,这就没有了平展部份。
还优选的是,在第三发明的表层材中,在给定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与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不同。即,按与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相同的方式形成有顶点高度梯度。顶点高度的梯度与脊部的形成的组合设计可更有效地控制液体吸收和扩散的方向,其方式与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相同。
除上述结构外,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相似,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在断面方向上具有梯度。如图14所示,该图为图11的放大图,层材断面方向上的厚度梯度的方式如下,顶点处的厚度a,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的部分处的最大厚度c,及最大层材厚度所在处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的部分处的厚度d,它们间的关系为c>a和c>d>f。优选的是,第三发明之表层材中的层材厚度从顶点向最大厚度所在处连续增加,并从最小厚度处向开孔的底部圆周连续减小。由于顶点与最大厚度之间的部分中的c>a的关系,即可开成凸起形状,而由于从最大厚度到开孔底部圆周部分中的c>d>f的关系,就形成了毛细力的梯度。
c>d>f的关系可形成无细力的梯度。为有效地通过毛细力梯度吸入液体,希望该梯度较大。为此效果,在第三发明的表层材中,与第二发明的表层材相似,优选的是,通过使最大厚度c与开孔的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之间的差值(c-f)为200μm或更大(更优选200-500μm)来获得毛细力的较大梯度。
在上述疏密结构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为100-350um,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f为50-150um,最大层材厚度c为350-600um,最大厚度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部分处的层材厚度为150-400um。
上述疏密结构可优选通过制备以下所述之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优选方法来得到。
与第二发明相似,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疏密结构也与开孔直径g密切相关。在第三发明中,开孔圆周底部的直径(优选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为0.5-2.0mm(特别是0.7-1.5mm),其原因与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相同。
与第二发明相似,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疏密结构还与表层材的厚度密切相关。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的负荷下优选为至少0.6mm,仍优选0.6-2.0mm,特别优选0.6-1.5mm,其原因与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相同。
在第三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与第二发明相似,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的负荷下为0.6-2.0mm,当厚度压缩至0.6mm时的对抗应力为0.5-30g(仍优选7-25g,特别优选7.5-20g).
在第三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与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相似,除上述特别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外,表层材的厚度t在0.5g/cm2的载荷下为0.6-2.0mm,30%压缩下的对抗应力F为3-10g(仍优选3-8g,特别优选3.5-7.5g)
在第三发明的表层材中,表层材的开孔率优选为7%或更高,仍优选10-20%,其原因与第二发明中的相同。
对于未特别在第三发明的表层材中予以详细解释的其他特征,第二发明中的详述可适用。
以下参考附图15及其优选实施方式对使用第一至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详细描述。
图15是作为具有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的立体图。
如图15所示的卫生巾14包括第一发明的表层材1,非透液性底层材(未示出),及吸收体(未示出)。除与皮肤接触一侧外,卫生巾14的所有表面都为底层材所形成,以包封吸收体。卫生巾14与皮肤接触的一侧做成为表层材1,以覆盖吸收体。表层材1包封整个吸收体。
对常规卫生巾的一般说明可适用于卫生巾14的其他细节。
由于第一发明的表层材,卫生巾14在接触、透液性、防液体回流性及缓冲性上都是优异的。
首先,具有第一发明之表层材1的卫生巾14减少了表层材1与皮肤接触的面积,而与皮肤相接触的部分可保持柔软接触,这也是非织造织物的特性。其结果是,在戴用时可产生舒适感,而且可减少吸收体液后的潮湿感。
第二,第一发明的表层材是立体的,这样,就既没有了平展的部分也没有了血液存留的部分,而且血液可通过开孔6快速吸收到吸收体中。其结果是,在穿戴时的卫生巾去除了贴附和粘着感,而且其干燥感也是优异的。
第三,由于第一发明的表层材1在其CD断面上具有疏密结构,所以可产生令人满意的缓冲性,而且,即使在表层材1上施加压力时,也可保持层材的厚度。因此,在表层材1与吸收体之间保持着一个特定间隙,由此可阻止吸收的体液如血液由底侧回流到表层材1的顶侧8A。
以下对具有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具有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进行解释。
除第一发明之表层材分别为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和第三发明的表层材替代外,具有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和具有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与具有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相同。因此,对具有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的结构和效果的上述描述也适用于具有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及具有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
虽然对使用第一至第三发明之表层材的吸收性物品的解释是以卫生巾为例子,但第一至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此,而且第一至第三发明的表层材可适用于其他吸收性物品,如卫生垫,哺乳垫和一次性尿布,对此无特殊的限制。
以下对制备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优选方法予以描述。
第一发明的表层材可通过对前述非织造织物进行机械开孔来制备。详而言之,具有上述结构的表层材的制备方法如下,使非织造织物在针辊(第一冲模)与凸辊(protruding roll)(第二冲模)之间穿过,前者沿非织造织物的运动方向设有多排竖针,针的形状为金字塔形或锥形,后者具有配合在针排之间的空间的突出物。
在以上方法中,竖立在针辊上的针沿非织造织物的运动方向排成一线,而且多条针列平行排列。凸辊上的突出物配合竖针排之间的空间。
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脊部可容易地通过凸辊上的突出物来形成,而开孔是通过将针辊上的针压向非织造织物来完成的。针辊可加热至60-260℃。在此情形下,非织造织物中与针的周边相接触的部分(即,由表层材的顶侧向底侧延伸的非织造织物部分,其方式为,每一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就变软或熔融,由此使特别是开孔底部圆周处的纤维密度高于其他部分,即,使该部分的层材厚度变小。为提高顶点的可成形性,优选的操作是,在非织造织物穿过辊之前以任何本领域所知的预热装置来预热非织造织物,如向非织造织物吹热空气(如60-260℃的)或将非织造织织物盘绕在预热辊上(如60-260℃)。
制备第二发明和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方法实际上与制备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方法相同。特别是在制备第三发明的方法中,当非织造织物穿过第一冲模和第二冲模之间时,以与针辊相同的方式将凸辊加热至60-260℃,这样,表层材的底侧在相当于每个顶点的部分处有效地向顶侧突出。
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根据第一至第三发明的表层材进行列为详细的说明,但应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以上述制备第一发明之表层材的方法在表1所示的条件下对表1中所示的非织造织物进行开孔,以制备其横截面如图4所示的第一发明的表层材。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表2中物理性能的测量如下。体积柔软度:
将截取自表层材的150mm×3.0mm测试片卷成直径为45mm、高度为30mm的圆筒。用Tensilon压缩测试机沿圆筒的轴向方向以10mm/mn的速度 压缩该圆筒,然后测定屈曲临界负荷(圆柱起皱)。以所测定的屈曲临界负荷(g)作为体积柔软度。术语“MD 上的体积柔软度”意指以表层材的MD作为圆筒的轴向方向时测定的体积柔软度。同样,术语“CD上的体积柔软度”意为以表层材的CD作为圆筒的轴向方向时测定的体积柔软度。以在5个点上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0.5g/cm2的负荷下的厚度t:
在最高至50g/cm2的负荷下,以通常的测试模式,使用KES压缩测试机(Katotech Inc制,KES FB-3)对表层材进行压缩特性测试。由图中可读出0.5g/cm2的负荷下的厚度(mm)。<表层材厚度的差值(e-f)>.
如图3所示切取表层材,以制备测试片,拍摄横截面的放大照片。由照片中测定图4中所示的e和f的尺寸,并计算e-f(μm)。取5个点上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代表值。层材厚度e和f的测量是在垂直于表层材的顶侧8A之上(或内壁10之上)的预定位置(例如在开孔的底部圆周处测量厚度f)处的切线的方向上进行的。开孔直径g:
通过图象分析装置“EXCELL”(日本Avionics株式会社制)对固定在黑色载片上的表层材进行分析。将图象在屏幕上处理成黑白双色图象。白色区域为开孔。将白色区域视作一个圆,圆的直径可由面积算出,以此得到开孔直径g(mm)。压缩至0.6mm时的对抗应力:
其测定方式与测定0.5g/cm2的负荷下的厚度的方式相同。由图中可读出压缩至0.6mm时的应力,以此作为对抗应力(g)。30%压缩下的对抗应力:
由0.5g/cm2负荷下所测定的厚度可计算30%压缩下的表层材厚度,然后可由图读出在此厚度下的应力,以得到对抗应力F(g)。开孔率:
借助图象分析装置“EXCELL”(日本Avionics株式会社制)对固定在黑色载片上的表层材进行分析。计算屏幕上的黑象面积和白象面积,以得到相当于开孔的白象面积对整个图象面积的比,以此作为开孔率(%)。
另外,根据以下方法,通过在柔软度,蓬松感和手感上的官能测试对表层材进行评定。所得结果见表3。官能测试:
二十五位女性小组成员触摸表层材,并通过指定她们认为最接近于她们的印象的表达来评定以下每一项,在表3中,每项中的分数是25位小组成员所给分数的平均数,每项含义如下:
(1)柔软度:
5:柔软;4:稍微柔软;3:中等;2:稍硬;
1:硬
平均数越高,就越柔软。
(2)蓬松感:
5:蓬松;4:稍有蓬松;3:中等;2:不太
蓬松;1:不蓬松
平均数越高,触感就越好
(3)手感
5:好;4:较好;3:中等;2:较差;1:
差
平均数越高,触感就越好。
用如下的表层材制备卫生巾。将单位重量为250g/m2的蓬松毛纸浆包封在单位重量为20g/m2的吸收纸中,以制成长170mm、宽70mm和厚120mm的吸收体。将吸收体包裹在防水纸中,然后再包封在表层材中。将固定粘合剂涂布在底侧。如此制得的卫生巾进行如下测试,以评定穿戴时的感觉并测定液体存留量。所得结果见表3。对穿戴感评价:
进行上述表层材之官能测试的同一组25位女性实际上使用卫生巾,并通过指定她们认为最接近于她们之印象的表述来评定穿戴感。
5:好;4较好;3:中等;2:较差;1:差
平均数越高,穿戴感越好。液体存留量:
3g去纤维马血渗入到卫生巾。在不施加负荷下保持1分钟后,将带血卫生巾应用到人体之可运动模型中,并使该模型做步行动作30分钟。在渗血前称量卫生巾的表层材。步行后,称量由卫生巾中除下的表层材,即可由初始重量得到差值,以此作为存留在表层材中的液体的量(g)。液体存留量越小,表层材的感觉就越少粘着并越干燥
实施例2-5和对比例1-4
在表1所示的条件下制备使用表1非织造织物的表层材。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见下表2。将所得表层材应用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官能测试中。所得结果见表3。
以上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用每一种表层材制备卫生巾并将卫生巾应用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穿戴感和液体存留量的测试中。所得结果见表3。
表1 | |||||
非织造织物 | 单位重量(g/m) | 预处理 | 开孔温度(℃) | ||
实施例 | 1 | 吸入热粘结 | 20 | 无 | 125 |
2 | 吸入热粘结 | 30 | 吹热空气 | 125 | |
3 | 吸入热粘结 | 23 | 无 | 125 | |
4 | 吸入热粘结 | 21 | 无 | 125 | |
5 | 吸入热粘结 | 24 | 无 | 125 | |
对比例 | 1 | 吸入热粘结 | 20 | 无 | 未开孔 |
2 | 吸入热粘结 | 50 | 热辊压 | 125 | |
3 | 吸入热粘结 | 20 | 无 | 100 | |
4 | 射流喷网 | 30 | 无 | 未开孔 |
表2 | |||||||||||
MD/CD体积柔软度比 | CD方向的体积柔软度(g) | 0.5g/cm负载下的厚度t(mm) | 层材厚度差(e-f)(μm) | 开孔直径g(mm) | 0.6mm压缩下的时抗力(g) | 30%压缩下的对抗力F(g) | 开孔率(%) | 脊部间隔L(mm) | 开孔间隔N(mm) | ||
实施例 | 1 | 2.2 | 7 | 1.2 | 420 | 0.9 | 22 | 7 | 13 | 2.6 | 2.6 |
2 | 2.2 | 9 | 1.4 | 450 | 0.8 | 28 | 9 | 10.5 | 2.6 | 2.6 | |
3 | 2.0 | 10 | 1.3 | 310 | 0.1 | 8 | 3.5 | 8 | 2.6 | 2.6 | |
4 | 4.3 | 3 | 1.3 | 330 | 0.9 | 7.5 | 3 | 10 | 2.6 | 2.6 | |
5 | 2.6 | 5 | 1.5 | 310 | 1.0 | 18 | 9 | 19.5 | 2.6 | 2.6 | |
对比例 | 1 | 1.2 | 14 | 0.7 | 0 | 0 | 2 | 2 | 0 | 2.6 | 2.6 |
2 | 1.7 | 25 | 2.0 | 450 | 0.8 | 60 | 30 | 12 | 2.6 | 2.6 | |
3 | 1.5 | 7 | 0.8 | 100 | 0.2 | 4 | 3 | 4 | 2.6 | 2.6 | |
4 | 1.1 | 12 | 0.6 | 0 | 0.5 | 0.5 | 2.5 | 5 | 2.6 | 2.6 |
表3 | ||||||
表层材 | 卫生巾 | |||||
柔软度 | 蓬松感 | 触感 | 穿戴感 | 液体存留量(g) | ||
实施例 | 1 | 4.8 | 4.3 | 4.6 | 4.1 | 0.17 |
2 | 4.1 | 4.8 | 4.0 | 3.9 | 0.16 | |
3 | 4.5 | 4.0 | 4.3 | 4.2 | 0.19 | |
4 | 4.6 | 4.0 | 4.4 | 4.3 | 0.16 | |
5 | 3.8 | 4.5 | 3.7 | 4.0 | 0.08 | |
对比例 | 1 | 3.5 | 1.9 | 2.0 | 2.5 | 0.50 |
2 | 2.0 | 1.2 | 1.2 | 1.8 | 0.14 | |
3 | 4.4 | 2.5 | 2.8 | 2.8 | 0.44 | |
4 | 2.2 | 2.0 | 2.1 | 2.1 | 0.65 |
由表3的结果可明显看出,由实施1-5所得的表层材在所有项目(柔软度、蓬松感和触感)上都是非常令人欣赏的。使用这些表层材的卫生巾在穿戴感上也是非常令人欣赏的,而且仅有很少的存留液体。
与此相反,对比例1之无开孔的表层材和对比例3之未充分开孔而且无脊部的表层材都缺乏蓬松感,而且在触感和穿戴感上都没有任何改善。再者,因为它们不具有由开孔产生的透液性及由疏密纤维结构产生的液体转移,所以它们仍有大量的液体留存。
由射流喷网法制得的、具有平展开孔的表层材(对此例4)也缺乏蓬松性。尽管有开孔,但由于除开孔外的其他部分的高纤维密度,仍存留有液体。
因为对比例2中所得到表层材具有坚实形成的脊部,以此具有过度的压缩特性,所以,虽然它只有极少的液体存留,以及改善了吸收性,却大大地损坏了触感。实施例6
以上述制备第二发明之表层材的方法对表4中所示的非织造织物进行开孔,以制备第一发明的表层材,其横截面如图10所示。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如表5所示。表5中的物理性能的测定见下。除以下物理性能外,对物理性能的测定是按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的。表层材的厚度:
治厚度方向切取表层材以制得测试片,然后拍摄其横截面的放大照片(照片如图10所示),测定厚度a、b和f(μm)。以在5个点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沿垂直于表层材之顶侧8A(或内壁10)之上的预定位置(如测定厚度f的开孔底部圆周处)处的切线的方向进行测量。
再者,根据以下测试方法以液体存留量及液体流动来测量液体吸收性,由此评定表层材,还使表层材进行触感如柔软度和柔软感上的官能测试。液体存留量:
由表层材上切取50mm×50mm的测试片,并称重。将测试片浸入75%的甘油溶液,以用溶液充份进行浸渍。从溶液中取出测试片,然后使其顶侧朝上,在该测试片上再放上5片厚度为70mm×70mm的具有40g/m2单位重量的吸收纸。将测试片的10g/cm2负荷同时施加到吸收纸上。从施加负荷起的60秒后,将负荷与吸收纸去除,并重新称量测试片。与初始重量的差值作为液体存留量(g)。如果液体存留量为0.2g或更低,表层材将具有优异的性能以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液体流动:
将包含纸浆(单位重量:150g/m2)和基纸(单位重量:40g/m2)的吸收体(厚度:约0.3mm)与表层材放置在倾斜45°的平板上,再将具有20mm宽狭缝的平板放在它上面。通过内径为2mm的硅氧烷制管将去纤维马血(由日本Biotest研究所提供)从10mm的高处以6g/min的速度滴到狭缝的预定位置处。十秒后,测量去纤维马血的流动长度。如果流动长度为30mm或更短,该层材将具有作为吸收性物品之表层材的优异性能。官能测试:
20名女性小组成员以手触摸表层材,但不看该物,然后根据据以下5级的柔软感、缓冲性等项目对触感进行全面的评价。得到20名小组成员所给级数的平均值。
5:好;4较好;3:中等;2:差;1:非常差
级数越高,触感就越好。
实施例7-12和对比例5-8
使用表4中的原料非织造织物,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制备表层材。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见表5。再者,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在表层材上进行相同的测定和官能测试。所得结果见表6。
比较例5的表层材没有开孔。虽然对比例6和7的表层材具有开孔,但其开孔是平的,而且纤维密度是均匀的。对比例8的表层材具有立体的开孔,但包围开孔的非织造织物为薄膜状的。
表4 | ||||
纤维(直径) | 制备方法 | 单位重量(g/m) | ||
实施例 | 6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3 |
7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3 | |
8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4 | |
9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3 | |
10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4 | |
11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5 | |
12 | PP(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2 | |
对比例 | 5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5 |
6 | ″Sontara#8010″(商品名),可由E.I.du Pont de Numours Inc.得到 | 44 | ||
7 | A公司市售的卫生垫的表层材 | 29 | ||
8 | B公司市售的卫生垫的表层材 | 21 |
表5 | ||||||||
层材厚度(μm) | 0.5g/cm负载下的厚度t(mm) | 开孔直径g(mm) | 开孔率(%) | |||||
a | b | f | a-f | |||||
实施例 | 6 | 500 | 250 | 80 | 420 | 1.37 | 0.9 | 12.6 |
7 | 460 | 240 | 80 | 380 | 0.85 | 0.75 | 11 | |
8 | 530 | 300 | 100 | 430 | 1.31 | 0.91 | 14 | |
9 | 420 | 260 | 120 | 300 | 0.71 | 0.51 | 8 | |
10 | 530 | 390 | 130 | 400 | 2.05 | 1.67 | 13 | |
11 | 510 | 400 | 150 | 360 | 1.9 | 1.98 | 8 | |
12 | 740 | 542 | 210 | 530 | 1.41 | 0.92 | 7 | |
对比例 | 5 | 650 | - | - | - | 0.65 | - | - |
6 | 650 | - | - | - | 0.65 | 0.53 | 9 | |
7 | 650 | - | - | - | 0.7 | 0.52 | 5 | |
8 | 190 | 80 | 80 | 110 | 0.26 | 0.27 | 4 |
表6 | ||||
吸收性 | 表层材的触感 | |||
液体存留量(g) | 液体流动(mm) | |||
实施例 | 6 | 0.11 | 20 | 4.2 |
7 | 0.17 | 20 | 4.4 | |
8 | 0.14 | 20 | 4.0 | |
9 | 0.19 | 20 | 4.5 | |
10 | 0.20 | 20 | 4.0 | |
11 | 0.17 | 20 | 3.9 | |
12 | 0.13 | 20 | 3.8 | |
对比例 | 5 | 0.33 | 20 | 3.5 |
6 | 0.60 | 150 | 2.6 | |
7 | 0.45 | 50 | 2.8 | |
8 | 0.40 | 30 | 2.5 |
由上述结果可明显看出,在实施例6-12所得到的第二发明的表层材在触感方面获得了高分数,并表现出优异的吸收性。
与此相反,在触感方面,对比例5-8中得到的表层材没有一个得到高分,而且吸收性也较差。
实施例13
以上述制备第三发明的表层材的方法将下表7中的非织造织物开孔,以制得第三发明的表层材,其横截面如图14所示。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见下表8。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测量表8中的物理性能。再者,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对所得表层材进行官能测试。所得结果见下表9。
实施例14-16
以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制备使用下表7中所示之非织造织物的表层材。所得表层材的物理性能见下表8。再者,以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对所得表层材进行测量和官能测试。所得结果见下表9。
表7 | ||||
纤维(直径) | 制备方法 | 单位重量(g/m) | ||
实施例 | 13 | PET( )/P( )(2 )芯 鞘 旦 | 吸入热粘结 | 23 |
14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3 | |
15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1 | |
16 | PET(芯)/PE(鞘)(2旦) | 吸入热粘结 | 24 |
表8 | |||||||||
层材厚度(μm) | 0.5g/cm负载下的厚度t(mm) | 开孔直径g(mm) | 开孔率(%) | ||||||
a | c | d | f | c-f | |||||
实施例 | 13 | 310 | 460 | 340 | 90 | 370 | 1.19 | 0.75 | 7 |
14 | 330 | 390 | 210 | 80 | 310 | 1.34 | 0.95 | 8 | |
15 | 320 | 450 | 310 | 120 | 330 | 1.34 | 0.88 | 10 | |
16 | 202 | 400 | 190 | 90 | 310 | 1.48 | 1.01 | 19.5 |
表9 | ||||
吸收性 | 表层材的触感 | |||
液体存留量(g) | 液体流动(mm) | |||
实施例 | 13 | 0.17 | 20 | 4.1 |
14 | 0.19 | 20 | 43 | |
15 | 0.16 | 20 | 4.4 | |
16 | 0.08 | 20 | 3.7 |
由上述结果可明显看出,实施例13-16中所得的第三发明的表层材在触感方面获得了高分,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吸收性。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的改变和改进,这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因此,上述特别的实施例和方式仅起说明的作用,而本发明包括所有如此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改变和改进。
Claims (16)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包括具有多个交替之脊部和沟部的非织造织物,以不再有平展的部分,脊部是凸起的曲面,而沟部是凹下的曲面,并且沟部在其上具有间隔开的开孔,
平行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MD)上的体积柔软度与垂直于脊部和沟部的方向(CD)上的体积柔软度之比,MD/CD,是1.7或更高;
CD上的体积柔软度为12g或更低;和
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为0.7mm或更大。
2、如权利要求1的表层材,其中,脊部的最大层材厚度e与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f之差(e-f)为200μm或更大,开孔底部圆周处的直径g为0.5-2.0mm。
3、如权利要求2的表层材,其中,最大层材厚度e存在于脊部的顶点处。
4、如权利要求1的表层材,其中,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t为0.7-2.0mm,在压缩至厚度为0.6mm时对抗应力为5-30g。
5、如权利要求1的表层材,其中,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e为0.7-2.0mm,在30%压缩下的对抗应力为3-10g。
6、如权利要求1的表层材,其中,表层材的开孔率为7%或更高。
7、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包括具有多个开孔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在于:
开孔为由表层材的顶侧向底侧延伸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为,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
每一相邻开孔之间的部分是具有一顶点的凸起曲面;及
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开孔之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f,和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部分处的层材厚度b,它们之间的关系为a>b>f-。
8、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与开孔之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f之间的差值(a-f)为200μm或更大。
9、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开孔的底部圆周处的直径g为0.5-2.0mm,而且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为0.6mm或更高。
10、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构成表层材之纤维的亲水性由表层材的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构成表层材之纤维的纤维直径由表层材的顶侧向底侧逐渐减小。
12、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多个顶点连续成线以构成脊部。
13、如权利要求7的表层材,其中在一给定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不同于在垂直于该方向的方向上的相邻开孔之间的顶点的高度。
14、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包括具有多个开孔的非织造织物,其特征在于:
开孔为由表层材的顶侧向底侧延伸的非织造织物所限定,其方式为,每一个开孔都为非织造织物所包围;
每一相邻开孔之间的部分是具有一顶点的凸起曲面;
表层材的底侧在相当于每一顶点的部分处向顶侧突出;及
顶点处的层材厚度a,开孔底部圆周处的层材厚度f,顶点与底部圆周之间部分处的最大层材厚处c,和最大层材厚度所在部分与底部圆周之间的几近中间的部分处的层材厚度d,它们之间的关系为c>a和c>d>f。
15、如权利要求14的表层材,其中,最大厚度c与开孔之底部圆周处的厚度f之间的差值(c-f)为200μm或更大。
16、如权利要求14的表层材,其中,开孔的底部圆周的直径g为0.5-2.0mm,并且表层材在0.5g/cm2负荷下的厚度为0.6mm或更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4427095 | 1995-03-03 | ||
JP44270/95 | 1995-03-03 | ||
JP44270/1995 | 1995-03-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475A CN1134475A (zh) | 1996-10-30 |
CN1054897C true CN1054897C (zh) | 2000-07-26 |
Family
ID=1268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0327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54897C (zh) | 1995-03-03 | 1996-03-04 | 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897C (zh) |
MY (1) | MY128983A (zh) |
TW (1) | TW29044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95092B2 (en) | 2014-03-06 | 2019-02-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
US10206826B2 (en) | 2014-03-06 | 2019-02-19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s |
US10285874B2 (en) | 2014-03-06 | 2019-05-1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52906B2 (ja) * | 2002-09-09 | 2008-02-27 | 花王株式会社 | 不織布 |
JP3886466B2 (ja) * | 2003-03-13 | 2007-02-28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
CN102512704B (zh) * | 2008-11-20 | 2014-03-05 |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离子交换纤维非织造布以及应用其的吸湿用品 |
CN102673030A (zh) * | 2012-05-17 | 2012-09-19 |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 打孔无纺布 |
US9474660B2 (en) | 2012-10-31 | 2016-10-25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 fluid-entangled body facing material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hollow projections |
JP5960775B2 (ja) * | 2013-12-27 | 2016-08-02 | 花王株式会社 | 立体シート及び立体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CN203841923U (zh) * | 2014-03-26 | 2014-09-24 |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开孔结构的立体无纺布 |
JP6310294B2 (ja) * | 2014-03-27 | 2018-04-1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の表面シート |
CN105636566B (zh) * | 2014-12-26 | 2017-10-10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
JP5829326B1 (ja) * | 2014-12-26 | 2015-12-0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不織布 |
JP5829349B1 (ja) * | 2015-05-29 | 2015-12-09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不織布 |
JP6058852B1 (ja) * | 2016-05-13 | 2017-01-11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用の不織布 |
RU2713351C1 (ru) | 2017-02-28 | 2020-02-04 | Кимберли-Кларк Ворлдвайд, Инк.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двергнутых струйному скреплению слоистых полотен с полыми выступами и отверстиями |
RU2718655C1 (ru) | 2017-03-30 | 2020-04-13 | Кимберли-Кларк Ворлдвайд, Инк. | Включение области с отверстиями во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
CN107157660A (zh) * | 2017-05-31 | 2017-09-15 | 浙江新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纸尿裤前腰贴及其生产工艺 |
BR112021009321A2 (pt) * | 2018-11-30 | 2021-08-17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material não tecido |
KR20210113475A (ko) | 2020-03-05 | 2021-09-16 | 하이윈 테크놀로지스 코포레이션 | 회로 기판 장치 |
CN113652800B (zh) * | 2021-08-18 | 2022-08-23 | 浙江冠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柔软双组分防水透气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69B (zh) * | 1987-07-01 | 1991-04-17 | Ecc国际有限公司 | 制备有机粘土胶凝剂的方法 |
JPH04152945A (ja) * | 1990-10-16 | 1992-05-26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
CN1091627A (zh) * | 1992-11-30 | 1994-09-07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一次性体液吸收用品的上片 |
-
1996
- 1996-02-29 MY MYPI96000745A patent/MY128983A/en unknown
- 1996-03-01 TW TW085102492A patent/TW290449B/zh active
- 1996-03-04 CN CN96103272A patent/CN10548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69B (zh) * | 1987-07-01 | 1991-04-17 | Ecc国际有限公司 | 制备有机粘土胶凝剂的方法 |
JPH04152945A (ja) * | 1990-10-16 | 1992-05-26 | Uni Charm Corp |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
CN1091627A (zh) * | 1992-11-30 | 1994-09-07 |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一次性体液吸收用品的上片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95092B2 (en) | 2014-03-06 | 2019-02-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
US10206826B2 (en) | 2014-03-06 | 2019-02-19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Three-dimensional substrates |
US10285874B2 (en) | 2014-03-06 | 2019-05-14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Multi-component topsheet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MY128983A (en) | 2007-03-30 |
CN1134475A (zh) | 1996-10-30 |
TW290449B (zh) | 1996-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897C (zh) | 吸收性物品的表层材 | |
CN1307965C (zh) | 具有柔性铰链的吸收性物品 | |
CN1023189C (zh) | 组合一体式卫生巾 | |
CN1209089C (zh) | 使用有连续长丝的表面层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03957C (zh) | 多功能吸收性材料及其制品 | |
CN1245412A (zh) | 薄型舒适阴唇间吸湿结构 | |
CN100340199C (zh) | 面膜 | |
CN1204865C (zh) | 吸收性物品 | |
TWI520717B (zh) | Absorbent items | |
CN1143662C (zh) | 在使用中可以控制变形的薄卫生巾 | |
CN1301700C (zh) | 卫生吸收制品 | |
CN1232237C (zh) | 一次性尿布 | |
CN1420752A (zh) | 具有中央隆起件的吸水制品 | |
CN1143015C (zh) | 吸湿制品用的软性强力吸湿材料 | |
CN1652737A (zh) | 吸收性制品 | |
CN1823695A (zh) | 生理用卫生巾 | |
CN1202786C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119826A (zh) | 具有中心吸湿隆起的平薄而易弯曲的卫生巾 | |
CN1505560A (zh) | 高通气性耐水隔离层和采用该层的吸收体产品 | |
CN1708274A (zh) | 具有改进顶片的一次性吸收制品 | |
CN2757779Y (zh) | 生理用卫生巾 | |
CN1231198C (zh) | 阴唇间吸湿垫 | |
CN1662201A (zh) | 具有回弹部分的吸收性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73105C (zh) | 用于吸收性物品的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和采用该片材的吸收性物品 | |
CN1889907A (zh) | 阴唇间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31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07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