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7690B -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7690B
CN105477690B CN201410476190.4A CN201410476190A CN105477690B CN 105477690 B CN105477690 B CN 105477690B CN 201410476190 A CN201410476190 A CN 201410476190A CN 105477690 B CN105477690 B CN 1054776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ing
multilayer
layer
degradable
inter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7690A (zh
Inventor
高晨光
陈树国
孟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61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7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7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7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7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7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管材呈管状且至少包括两层,其中,所述管材不同层均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管材至少包括内层和外层,且所述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高于所述内层的材料的分子量;所述可降解支架由多层可降解管材切割而成,可降解管材从内层至外层的降解速率依次减小,外层选用力学强度高、降解时间长的材料,可以起到足够长的有效支撑血管时间;内层选用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时间短的材料可以提高支架与血液的相容性,内层率先降解、减少支架在整体崩解时产生的大量降解碎片,同时随着内层的降解,血管病变位置处的管腔面积将会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中国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冠心病是由胆固醇或其他脂质在冠状动脉血管内壁发生沉积,形成“斑块”,而造成血管变窄或发生阻塞所引起的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淤积的“斑块”将导致流向心脏的血流变慢,从而诱发患者胸痛。如果血管出现完全阻塞,致使氧气无法进入心脏,患者将因心脏缺氧而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或心脏组织受损。
支架植入术是将支架在导管的引导下植入发生阻塞的血管并留置于血管内,以保持血管开放并恢复流入心脏的血流。在完成支架的扩张,抽离导管后,支架本体需具备足够的“耐受力”,承受病变血管对其径向的压缩力。因此,支架必须满足一些机械性能要求,在径向圆周方向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抵抗外界的压力,即支架的支撑力,其是考察支架性能的一个主体因素。藉此,支架本体材料的开发围绕金属进行,并取得了成功。
但人们逐渐发现,由于支架的植入是在血管之内放入了永久性的金属支撑物,会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活动,减少了患者再次植入支架的可能,并且也会产生因金属支架的存在而导致的诸如极晚期支架血栓、慢性炎症、金属支架断裂等潜在风险。因此,可降解材料被引入到支架的研究发展中。
与传统支架相比,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有如下特点:1.组织相容性好,降低了远期的血栓风险,缩短了必须口服抗凝药物的时间;2.可塑性良好,适应各类血管;3.中短期机械性能良好,远期可完全降解;4.支架具备载药条件。目前研究较多的完全可降解支架有两种:完全可降解金属支架和完全可降解高分子多聚合物支架。
聚合物支架完全由生物可降解的物质化学聚合而成,主要是聚酯类,包括聚乳酸(PLA)、聚左旋乳酸(PLLA)、聚羟基乙酸(PGLA)、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共聚物(PELA)、聚己酸丙酯(PCL)、聚羟基丁酸戊酯(PHBV)、聚正酯(POE)和聚氧化乙烯/聚丁烯共聚物(PEO/PBTP)等。与现在临床应用上的惰性金属支架相比,这些生物可降解物质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异物反应和炎性反应轻微,无致热源、无细胞毒性和全身毒性;局部的新生内膜增生程度轻微,较少或不引起支架内血栓;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保持良好支撑性能,后降解成无毒产物排出体外;支架完全降解后,血管壁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临床上开展了多项关于生物可降解多聚合物材料支架的试验。
公开号为WO2013003644A1的专利通过对聚乳酸进行共聚改性,加入具有较强韧性的己内酯提高了支架的韧性,并控制支架的降解时间低于2年,该方法降低了聚乳酸支架的降解时间,但由于己内酯强度较低,导致支架的力学强度变低,支架的支撑性能下降。
公开号为US008377533B2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采用共混挤出的方式制造多层可降解管材,不同管层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和聚合物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降解速率,管材由外层至内层的降解速率依次降低,内层降解最慢,外层降解最快,将管材经过吹塑成型后,通过激光切割制备成支架,其中支架主体表面涂层含有药物活性成分。该方法的不足包括外层材料降解后,内层很难保证对于血管病变的支撑效果;另外,由于支架设计为由外层至内层降解速率依次降低,导致支架植入病变位置后,支架本体随时间的增加逐步降解,管腔面积始终未曾增大,可能引起再狭窄的风险。
专利申请号为CN2011102832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管材的制造方法及用这种管材制造的人体内管腔支架,该发明采用熔融或溶液方式将多组分聚合物通过注塑成型制备成多层管材,其中每种组分聚合物在熔融或溶液状态下可添加药物成分,然后切割成支架。该方法的不足为注塑成型的复合管材径向强度不足,直接用于支架的制备易产生银纹或在扩张过程中支架易发生脆断。且药物通过熔融混合于聚合物中而非涂覆于支架表面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支架内层率先降解,可以提高支架与血液的相容性,减少支架在整体崩解时产生的大量降解碎片,同时随着内层的降解,血管病变位置处的管腔面积将会逐渐增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所述管材呈管状且至少包括两层,其中,所述管材不同层均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管材至少包括内层和外层,且所述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高于所述内层的材料的分子量。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管材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且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依次从低到高递增。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外层的材料选用分子量超过200kg/mol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所述内层和/或中间层的材料选用分子量为50-200kg/mol的聚合物。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为左旋聚乳酸。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管材的内层和/或中间层材料为左旋聚乳酸共聚物、混消旋聚乳酸或左旋聚乳酸与右旋聚乳酸的共聚物。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左旋聚乳酸共聚物选自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聚乳酸-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聚乳酸-对二氧环己酮共聚物或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管材的内层和/或中间层材料为具有亲水性或全无定形的聚合物;所述管材从内层、中间层到外层的材料的结晶度依次递增。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中,所述外层占整体的质量百分数为50-80%。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可降解支架,所述支架主体由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按预定长度切割而成。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中,所述多层可降解支架的表面涂覆有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中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中,所述活性药物选自抗氧化药物、抗凝血类药物、抗癌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类药物、抗炎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中,所述活性药物选自雷帕霉素、紫杉醇、西洛他唑、赛氯吡啶、雷公藤内酯或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中,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酸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中,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占所述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所述活性药物占所述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结晶度低于20%的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并通过多层挤出得到原始管材;b)将所述原始管材放入导热性好且不易变形的管状模具中,所述模具的内径等于膨胀后管材所需要的外径;c)将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加热到温度T,所述温度T的范围为:高于聚合物材料中的最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聚合物材料中的最低熔融温度Tm;然后在所述原始管材内部施加扩张压力,使原始管材扩张膨胀至所述模具的内径;d)保持步骤c)的扩张压力,对所述原始管材和所述管状模具进行降温,降至管材的聚合物材料中的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e)卸除压力载荷,取出多层可降解管材。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多层挤出。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对所述原始管材在扩张膨胀过程中进行轴向拉伸。
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通过水冷或气冷的方式对所述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进行迅速降温。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层可降解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取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按照预定长度进行切割,形成多层可降解支架。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降解支架由多层可降解管材切割而成,可降解管层不同层材料的分子量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从低到高递增,从而使材料的降解速率不同,从内层至外层的降解速率依次减小,外层选用力学强度高、降解时间长的材料,可以起到足够长的有效支撑血管时间;内层选用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时间短的材料可以提高支架与血液的相容性,内层率先降解、减少支架在整体崩解时产生的大量降解碎片,同时随着内层的降解,血管病变位置处的管腔面积将会逐渐增大。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支架内外层选用降解速度不同的材料,外层材料降解较慢,力学强度较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和保持较长的支撑时间;2.支架内层选用亲水性较好的材料,有利于内皮细胞的捕捉和生长,对内皮化有促进作用,支架植入产生血栓的风险较小;3.支架内层降解速度快于外层降解速度,双层支架降解的过程为从内到外逐渐崩解释放碎片,缓解了支架降解过程中整体崩解产生的炎症反应;4.支架降解的过程为从内到外逐渐降解,实现支架植入血管后降解过程中血管管腔面积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可降解管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可降解管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层可降解管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层可降解管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层 2中间层 3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所述管材呈管状且至少包括两层,所述管材不同层均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制成,从内层到外层所述管材的材料的分子量依次从低到高递增,从而使所述管材不同层的降解速度为从内层到外层依次下降,所述管材不同层的材料力学强度为从内层到外层依次升高。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管材可包括两层,分别为内层1和外层3;请参见图3和图4,所述管材可包括三层或三层以上,包括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管材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均不局限于单层,可以分别包含多层。
优选地,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选用分子量超过200kg/mol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所述管材的内层或中间层材料选用分子量为50-200kg/mol的聚合物;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降解时间超过2年,所述管材的中间层材料降解时间为1-2年,所述管材的内层材料降解时间小于1年;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为具有较高结晶度的聚合物,如左旋聚乳酸等,高度结晶能力的材料赋予棺材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对血管较强的力学支撑。所述管材的内层或中间层材料为具有亲水性、较低结晶度或全无定形的聚合物,如PLA-EG等。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占整体的质量百分数优选为50-80%,起支撑作用。较佳地,所述管材由结晶度低于20%的聚合物材料通过多层挤出机一次性挤出实现,且所述管材从内层、中间层到外层的材料的结晶度依次递增。
外层材料优选选用具有较长降解时间的聚左旋乳酸(PLLA)。内层或中间层材料优选选用具有较短降解时间的左旋聚乳酸共聚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聚乳酸-乙交酯共聚物(PLA-LC)、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PLA-EG)、聚乳酸-对二氧环己酮共聚物(PLA-PDO)、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PLA-TMC)等),以及聚乳酸的内消旋、外消旋聚合物,即混消旋聚乳酸(PDLLA)以及左旋聚乳酸与右旋聚乳酸的共聚物(PLA-DA)等。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可降解支架,所述支架主体由上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按预定长度切割而成。优选地,所述多层可降解支架的表面根据需要涂覆有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中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所述活性药物选自抗氧化药物、抗凝血类药物、抗癌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类药物、抗炎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活性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雷帕霉素、紫杉醇、西洛他唑(Cilostazol)、赛氯吡啶(Ticlopidine)、雷公藤内酯(Triptolide)或地塞米松(Desamethasone)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酸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占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所述活性药物占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结晶度低于20%的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并通过多层挤出得到原始管材;较佳地,将所述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多层挤出。
b)将所述原始管材放入导热性好且不易变形的管状模具中,所述模具的内径等于膨胀后管材所需要的外径;
c)将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加热到温度T,所述温度T的范围为:高于聚合物的最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即所有层聚合物中最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聚合物的最低熔融温度Tm(即所有层聚合物中最低的熔融温度);然后在所述原始管材内部施加扩张压力,使原始管材扩张膨胀至所述模具的内径;较佳地,同时对所述原始管材在扩张膨胀过程中进行轴向拉伸。
d)保持步骤c)的扩张压力,通过水冷或气冷的方式对所述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进行迅速降温,降至管材聚合物材料的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即所有层聚合物中最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
e)卸除压力载荷,取出多层可降解管材。
将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取的管材按照预定长度进行切割,即可形成多层可降解支架。较佳地,使用飞秒激光切割机对所述管材进行切割;对所述多层可降解支架表面进行药物喷涂后,压握所述支架并进行灭菌处理。
实施例1
(1)本实施例中,原始挤出管材具有内外两层;如图1和图2所示,外层3的聚合物材料选用左旋聚乳酸,内层1的聚合物材料选用聚乳酸-己内酯的共聚物,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比例为聚乳酸/己内酯=90/10。
(2)将内层、外层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通过挤出得到外径为1.45mm,壁厚为0.515mm的原始多层挤出管材。其中,外层聚合物壁厚为0.192mm,内层聚合物壁厚为0.323mm。
(3)径向吹胀和轴向拉伸管材至外径3.0mm,内径2.7mm。加工温度为80℃;
(4)利用飞秒激光切割技术,制备出双层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表面进行药物喷涂后,压握支架并进行电子束灭菌处理。
37℃的生理盐水中把支架扩张到外径3.0mm,扩张过程中支架未发生断裂。测量扩张后支架的支撑力,结果为130kpa左右。与纯聚乳酸支架支撑力相比无明显区别。
对制备好的支架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观察支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支架在降解1年左右内层基本完全降解,3年左右支架基本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与纯聚乳酸力学性能无明显区别。
由于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内层降解速度快于外层降解速度,可以预计支架降解过程中碎片为逐渐释放,同时有利于增大血管管腔面积。
实施例2
(1)本实施例中,原始挤出管材具有内外两层,如图1和图2所示,外层3的聚合物材料选用左旋聚乳酸,内层1的聚合物材料选用聚乳酸和己内酯的共聚物,聚乳酸和己内酯共聚物比例为聚乳酸/己内酯=70/30。
(2)将内外层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通过挤出得到外径为1.45mm,壁厚为0.515mm的原始多层挤出管材。其中,外层聚合物壁厚为0.192mm,内层聚合物壁厚为0.323mm。
(3)径向吹胀和轴向拉伸管材至外径3.0mm,内径2.7mm。加工温度为80℃;
(4)利用飞秒激光切割技术,制备出双层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表面进行药物喷涂后,压握支架并进行灭菌处理。
37℃的生理盐水中把支架扩张到外径3.0mm,扩张过程中支架未发生断裂。测量扩张后支架的支撑力,结果为120kpa左右。稍低于纯聚乳酸支架支撑力。
对制备好的支架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观察支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支架在降解1年后,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未观察到己内酯存在,表明内层基本完全降解。3年左右支架基本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稍低于纯聚乳酸支架力学性能,但差别不大。
由于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内层降解速度远快于外层降解速度,可以预计支架降解过程中降解碎片为逐渐释放,同时有利于增大血管管腔面积和降低血管内无菌性炎症。
实施例3
(1)本实施例中,原始挤出管材具有内外两层,如图1和图2所示,外层3的聚合物材料选用聚乳酸,内层1的聚合物材料选用混消旋聚乳酸。
(2)将内外层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通过挤出得到外径为1.45mm,壁厚为0.515mm的原始多层挤出管材。其中,外层聚合物壁厚为0.291mm,内层聚合物壁厚为0.224mm。
(3)径向吹胀和轴向拉伸管材至外径3.0mm,内径2.7mm。加工温度为80℃;
(4)利用飞秒激光切割技术,制备出双层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表面进行药物喷涂后,压握支架并进行灭菌处理。
37℃的生理盐水中把支架扩张到外径3.0mm,扩张过程中支架未发生断裂。测量扩张后支架的支撑力,结果为130kpa左右。与纯聚乳酸支架支撑力性能相比无明显区别。
对制备好的支架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观察支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支架在降解1年后,通过比旋光度测试未观察到支架中存在外消旋聚乳酸,表明内层基本完全降解。3年左右支架基本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稍低于纯聚乳酸支架力学性能,但差别不大。
由于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内层降解速度远快于外层降解速度,可以预计支架降解过程中降解碎片为逐渐释放,同时有利于增大血管管腔面积和降低血管内无菌性炎症。
实施例4
(1)本实施例中,原始挤出管材具有内、中、外三层,如图3和图4所示,外层3的聚合物材料选用聚乳酸,中间层2的聚合物材料选用混消旋聚乳酸,内层1的聚合物材料选用聚乳酸和己内酯的共聚物,聚乳酸和己内酯共聚物比例为聚乳酸/己内酯=70/30。
(2)将内中外层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通过挤出得到外径为1.45mm,壁厚为0.515mm的原始多层挤出管材。其中,外层聚合物壁厚为0.280mm,中间层聚合物壁厚为0.135mm,内层聚合物壁厚为0.100mm。
(3)径向吹胀和轴向拉伸管材至外径3.0mm,内径2.7mm。加工温度为80℃;
(4)利用飞秒激光切割技术,制备出三层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表面进行药物喷涂后,压握支架并进行灭菌处理。
37℃的生理盐水中把支架扩张到外径3.0mm,扩张过程中支架未发生断裂。测量扩张后支架的支撑力,结果为120kpa左右。稍低于纯聚乳酸支架支撑力。
对制备好的支架进行体外实时降解,观察支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支架在降解1年后,观察到支架壁厚下降了30%,内层和中间层在逐步降解并被吸收。3年左右支架基本完全降解。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稍低于纯聚乳酸支架力学性能,但差别不大。
由于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内层和中间层降解速度远快于外层降解速度,可以预计支架降解过程中降解碎片为逐渐释放,同时有利于增大血管管腔面积和降低血管内无菌性炎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所述管材呈管状且至少包括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不同层均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管材至少包括内层和外层,且所述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高于所述内层的材料的分子量;所述管材的内层材料为具有亲水性或全无定形的聚合物,所述外层的材料的结晶度高于所述内层的材料的结晶度,使得内层降解速率大于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还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位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且所述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材料的分子量依次从低到高递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材料选用分子量超过200 kg/mol的聚合物,所述内层和/或中间层的材料选用分子量为50-200 kg/mol的聚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外层材料为左旋聚乳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内层和/或中间层材料为左旋聚乳酸共聚物、混消旋聚乳酸或左旋聚乳酸与右旋聚乳酸的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聚乳酸共聚物选自聚乳酸-己内酯共聚物、聚乳酸-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聚乳酸-对二氧环己酮共聚物或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中间层材料为具有亲水性或全无定形的聚合物;所述管材从内层、中间层到外层的材料的结晶度依次递增。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占整体的质量百分数为50-80%。
9.一种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按预定长度切割而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可降解支架的表面涂覆有药物涂层,所述药物涂层中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活性药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选自抗氧化药物、抗凝血类药物、抗癌类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类药物、抗炎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选自雷帕霉素、紫杉醇、西洛他唑、赛氯吡啶、雷公藤内酯或地塞米松中的一种或多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酸酐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涂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占所述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所述活性药物占所述药物涂层的质量百分数为0.5-99.5%。
15.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结晶度低于20%的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并通过多层挤出得到原始管材;
b)将所述原始管材放入导热性好且不易变形的管状模具中,所述模具的内径等于膨胀后管材所需要的外径;
c)将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加热到温度T,所述温度T的范围为:高于聚合物材料中的最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聚合物材料中的最低熔融温度Tm;然后在所述原始管材内部施加扩张压力,使原始管材扩张膨胀至所述模具的内径;
d)保持步骤c)的扩张压力,对所述原始管材和所述管状模具进行降温,降至管材的聚合物材料的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
e)卸除压力载荷,取出多层可降解管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内层和外层的聚合物材料分别置于多层挤出机的料筒中,进行多层挤出。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对所述原始管材在扩张膨胀过程中进行轴向拉伸。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层可降解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通过水冷或气冷的方式对所述原始管材和管状模具进行迅速降温。
19.一种多层可降解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取的多层可降解管材按照预定长度进行切割,形成多层可降解支架。
CN201410476190.4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477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190.4A CN10547769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190.4A CN10547769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7690A CN105477690A (zh) 2016-04-13
CN105477690B true CN105477690B (zh) 2019-02-15

Family

ID=55665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190.4A Active CN105477690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7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3854B (zh) * 2016-08-04 2021-02-12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支架的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3991A (zh) * 2017-03-02 2017-07-21 天津索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91275B (zh) * 2018-08-24 2024-01-30 四川大学 生物可降解支架
CN109350770A (zh) * 2018-12-11 2019-02-19 上海七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降解聚合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1839809B (zh) * 2019-04-22 2022-12-27 诺一迈尔(苏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器官修复用管状修复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0413A (zh) * 2020-03-02 2020-05-08 南京浩衍鼎业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孔阵列的颅内可降解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0179A (zh) * 2020-06-30 2020-10-13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血管外支架及其应用
CN111941967B (zh) * 2020-09-04 2023-03-24 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4190B (zh) * 2020-11-26 2021-08-0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系统用医疗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15632A (zh) * 2020-11-27 2021-02-05 南京浩衍鼎业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颅内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15969595A (zh) * 2021-10-14 2023-04-18 天翊微创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8621A (zh) * 2021-11-11 2022-02-11 上海禾吟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一种降解速度可控的聚合物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1185A (zh) * 2011-04-13 2011-08-17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生物可降解支架
CN102247623A (zh) * 2011-08-17 2011-11-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形状记忆性能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4999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的神经修复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98418A1 (en) * 2007-02-14 2008-08-21 Shandong Intech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Intracoronary stent with asymmetric drug releasing controlled coat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1185A (zh) * 2011-04-13 2011-08-17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涂层的生物可降解支架
CN102247623A (zh) * 2011-08-17 2011-11-23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形状记忆性能的多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4999A (zh) * 2013-12-04 2014-03-26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的神经修复导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7690A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7690B (zh) 一种多层可降解管材、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Ang et al. Bioresorbable stents: Current and upcoming bioresorbable technologies
CN105530895B (zh) 编制支撑架
US9855371B2 (en) Bioresorbable stent
JP4988570B2 (ja) 生体吸収性自己拡張型腔内器具
CN107693854B (zh) 用于制备支架的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EP2745857B1 (en) Multilayer degradable stent with shape memory propert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870028B (zh) 完全可吸收的管腔内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50137678A1 (en) Low profile resorbable stent
JP2007229461A (ja) ポリマー混合物から形成した植え込み可能な装置
AU2014400542B2 (en) Thin strut stent from bioabsorbable polymer with high fatigue and radial strength and method to manufacture thereof
JP2007229462A (ja) 溶解法で形成した植え込み可能な装置
JP2007222637A (ja) 溶融法で形成した植え込み可能な医療装置
CN103476365A (zh) 用于制造压溃可恢复聚合物支架的方法
CN103857417A (zh) 橡胶增韧的可生物再吸收聚合物外周支架
JP2007222634A (ja) ポリマーと可塑剤の混合物から形成した植え込み可能な装置
JP6342387B2 (ja) ポリ(l−ラクチド)と親水性ポリマーとの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でできている生体吸収性ポリマーに関連したスキャフォールド
CN102552992B (zh) 一种多层复合管材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JP5575660B2 (ja) ブローモールド成形チューブからステントを製作する方法
WO2013053179A1 (zh) 一种新的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加工方法
US2012005945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olymeric Stent Having Reduced Recoil
CN111000659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胆胰管支架
JP2007105368A (ja) 組織置換兼接合材料を除く医療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