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5317B -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65317B
CN105465317B CN201610011405.4A CN201610011405A CN105465317B CN 105465317 B CN105465317 B CN 105465317B CN 201610011405 A CN201610011405 A CN 201610011405A CN 105465317 B CN105465317 B CN 105465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driving mechanisms
friction driving
driv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14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65317A (zh
Inventor
黄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uo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uo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uo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uob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114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65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65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5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65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65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0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pulleys
    • H02K7/10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pulley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machin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驱动架上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驱动力驱动传输驱动板;还包括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弹性靠拢的弹性部件,以及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架上做来回移动的移动部件,借以使所述驱动力在所述驱动板摆动时得到调整。本发明能够消除驱动板高速运动产生的摆动影响,减低震动,与大链轮驱动、直线电机驱动等其他方式相比较,采用摩擦驱动,具有效率高、驱动直接、传递动力大等优点,没有结构性动力损失,在同等驱动力情况下所需驱动单元数量少,能够节省大量能源。

Description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动力技术,特别涉及的是用来传送驱动板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驱动板用来驱动例如分选机小车,特别适合用于物品分选机的动力传动。
背景技术
物品分选机,例如交叉带分拣机,用于分拣各类小件商品,如食品、化妆品、衣物等,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驱动转动皮带,完成把商品分拣送出的任务。驱动板用来驱动分选机小车,而驱动板由驱动装置驱动平移传输,现有的驱动方式,例如直线电机传动等驱动方式,传递动力小,会有结构性动力损失,驱动单元数量多,驱动效率低,在日常生活运行过程中较为浪费能源。并且驱动板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会有摆动,因而驱动力方向容易偏离驱动板的行走轨迹,造成传输偏移,或因摩擦力不均而磨损装置。
一般来说,会有串接在一起的不同的驱动板连续由驱动装置驱动传输,而不同驱动板之间往往存在着间隙,因而使用现有的驱动装置,在不同驱动板经过驱动装置时,会使驱动装置产生抖动与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能够消除驱动板高速运动产生的摆动影响,减低震动,与大链轮驱动、直线电机驱动等其他方式相比较,采用摩擦驱动,具有效率高、驱动直接、传递动力大等优点,没有结构性动力损失,在同等驱动力情况下所需驱动单元数量少,能够节省大量能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驱动架上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驱动力驱动传输驱动板;还包括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弹性靠拢的弹性部件,以及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架上做来回移动的移动部件,借以使所述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板摆动时保持驱动板两侧驱动力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部件为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通过滑动组件分别在所述驱动架上直线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和直线滑块;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所述直线导轨的轨向垂直于驱动板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上设有直线滑块,通过直线滑块在直线导轨上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驱动架上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并具有一定的伸缩力,弹性部件一端连接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以提供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夹持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移动范围的移动限位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的第一移动限位件和第二移动限位件,分别用来抵住移动了一定距离的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均包括摩擦轮和用以驱动所述摩擦轮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摩擦轮摩擦驱动传输驱动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轮和动力带,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动带轮转动,所述传动带轮带动动力带传动,从而所述动力带带动所述摩擦轮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变速轮,用以改变动力带的传动速度,从而改变所述摩擦轮的转动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限位顶杆,限位顶杆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顶住另一摩擦驱动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对称的摩擦驱动机构提供驱动力,使得驱动板在两者之间传输,使用弹性部件拉紧或压紧两个摩擦驱动机构,使得两者相互靠拢并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张紧力,也不至于使得两者完全无法相对活动,采用移动部件使得驱动板在承受驱动作用力的同时能够做一定范围的平移,从而消除驱动板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摆动影响,使得驱动板两侧的摩擦力趋于相等,保持驱动板两侧的摩擦驱动力相等,保持两个摩擦轮的中心连线垂直于驱动板运动方向,能够使得驱动力始终与驱动板行走轨迹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驱动电机-1,1A;传动带轮-2,2A;动力带-3,3A;底板-4,4A;直线导轨-5;直线滑块-6;驱动架-7;变速轮-8,8A;限位顶杆-9;弹性部件-10;动力带-11,11A;移动限位部件-12,12A;摩擦轮-13,13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较佳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中的各部件及部件的布置位置是相同的,从而在提供驱动力的时候不构成为影响摩擦力不均的因素,当然,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中的各部件及部件的布置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对称设置在驱动架7上,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与驱动架7之间不固定,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穿过驱动板14,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与驱动板14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驱使驱动板14往前传输,驱动力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驱动板14不断传输通过两摩擦驱动机构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10和移动部件。其中,弹性部件10能够使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弹性靠拢,弹性部件10可以设置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从而拉紧两者,或者弹性部件10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两端从而压紧两者,使得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能够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趋于靠拢。移动部件能够使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驱动架上做来回移动,移动部件的位置及构造并不作为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驱动板摆动时能够顺着摆动位置进行平移即可,从而驱动板14在承受驱动作用力的同时做一定量的移动,能够消除由于驱动板14高速运动而产生的摆动,使得驱动板14两侧的摩擦力趋于相等,可以使得驱动力始终与驱动板14行走轨迹保持一致。
具体的,参看图1和图2,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13和用以驱动摩擦轮13转动的驱动部,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包括摩擦轮13A和用以驱动摩擦轮13A转动的驱动部。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之间通过驱动板14,由于弹性部件10的作用,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相互靠拢,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夹紧驱动板14,驱动板14在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的转动过程中相互摩擦,从而实现摩擦驱动传输驱动板14。通过移动部件使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驱动架上做来回移动,保持驱动板14两侧的摩擦驱动力相等,保持两个摩擦轮的中心连线垂直于驱动板运动方向,使所述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板摆动时保持驱动板两侧驱动力平衡。
更具体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1、传动带轮2和动力带,驱动电机1驱动传动带轮2转动,动力带连接在传动带轮2和摩擦轮13之间,传动带轮2带动动力带传动,从而动力带带动摩擦轮13转动。同样的,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1A、传动带轮2A和动力带,驱动电机1A驱动传动带轮2A转动,动力带连接在传动带轮2A和摩擦轮13A之间,传动带轮2A带动动力带传动,从而动力带带动摩擦轮13A转动。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同步转动且转速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部还包括变速轮8,用以改变动力带的传动速度,从而改变摩擦轮13的转动速度,在图中在传动带轮2和摩擦轮13之间仅有一个变速轮8,传动带轮2和变速轮8之间连接动力带3,变速轮8和摩擦轮13之间连接动力带11,动力带3和动力带11分别连接在变速轮8的不同外径圆上,实现动力带的变速。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部还包括变速轮8A,用以改变动力带的传动速度,从而改变摩擦轮13A的转动速度,在图中在传动带轮2A和摩擦轮13A之间仅有一个变速轮8A,传动带轮2A和变速轮8A之间连接动力带3A,变速轮8A和摩擦轮13A之间连接动力带11A,动力带3A和动力带11A分别连接在变速轮8A的不同外径圆上,实现动力带的变速。变速轮8和8A的变速可以改变动力输出,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驱动电机1和1A调整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可选的,移动部件为滑动组件,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通过滑动组件分别在驱动架上直线滑动。滑动组件的一部分安装在摩擦驱动机构上,另一部分安装在驱动架上,从而摩擦驱动机构能够相对驱动架滑动。
具体的,继续参看图1和图2,滑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5和直线滑块6。直线导轨5设置在驱动架7上,直线导轨5的轨向垂直于驱动板14的传输方向,直线滑块6能够配合直线导轨5滑动,从而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能够在垂直于驱动板14的传输方向上平移。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上设有直线滑块6,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通过直线滑块6在直线导轨7上滑动,从而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能够在驱动架7上滑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上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直线滑块6,直线导轨5较佳的是一体化的导轨,即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直线滑块6在相同直线导轨5上滑动。在图1和图2中,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设有两组直线导轨5和直线滑块6,分布在驱动板传输方向的两个位置处,直线导轨5的轨向均垂直于驱动板传输方向,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沿垂直于驱动板14传输方向平移。但是可以理解,直线导轨5和直线滑块6的分布位置也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对称的两个摩擦驱动机构可以通过直线导轨5与直线滑块6同时滑动,以适应驱动板14在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横向误差摆动。
更具体的,直线导轨5可以为直线轴承导轨,直线滑块6可以为直线轴承滑块,直线轴承导轨和直线轴承滑块相对可滑动,组成为一直线轴承。
直线滑块6与直线导轨6的安装位置可以随着结构变化而设计成不同的安装位置,并可根据驱动载荷的增加,而增加直线滑块6与直线导轨5的配置数量。直线滑块6与直线导轨5也可以更换为其他能够实现直线滑动的结构形式。
参看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0设置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并具有一定的伸缩力,弹性部件10一端连接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以提供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夹持力,使得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相互靠拢夹紧驱动板14。图中将弹性部件10示意为一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可以理解,弹性部件10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物件,并且布置的位置也不一定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也可以位于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两侧,处于压紧状态。
较佳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以限制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移动范围的移动限位部件。具体的,参看图1和图2,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驱动架上的第一移动限位件12和第二移动限位件12A,分别用来抵住移动了一定距离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分别限制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平移超范围,以保护两个对称的摩擦驱动机构,尤其是摩擦轮。
进一步的,参看图1和图3,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限位顶杆9,限位顶杆9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顶住另一摩擦驱动机构,用以调节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由于依次通过的驱动板14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通过限位顶杆9,可以调节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具体为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之间的间距,在驱动板14之间的间隙部位通过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之间时,不至于使摩擦轮13和摩擦轮13A之间出现突变的跳动,从而降低整个装置抖动与噪声产生的可能。
参看图1和图2,第一摩擦驱动机构还包括底板4,第一摩擦驱动机构的其余部件均设置在底板4之上,在底板4与驱动架7之间连接移动部件。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还包括底板4A,第一摩擦驱动机构的其余部件均设置在底板4A之上,在底板4A与驱动架7之间连接移动部件。
驱动架7支撑整个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驱动架7直接可以与行走小车导轨螺栓连接,方便于现场安装与调整。
本发明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带传动效率高,传动扭矩大,安装前调整好张紧程度,运行中并不需要经常性维护。摩擦传动较之其他例如直线电机传动等驱动方式而言,具有效率高、驱动直接、传递动力大等优点,没有结构性动力损失,在同等驱动力情况下所需驱动单元数量少,能够为日常生产运行过程中节省大量能源。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驱动架上的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驱动力驱动传输驱动板;还包括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弹性靠拢的弹性部件,以及用以使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架上做来回移动的移动部件,借以使所述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板摆动时保持驱动板两侧驱动力平衡;移动部件实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在驱动板摆动时能够顺着摆动位置进行平移,从而驱动板在承受驱动作用力的同时做一定量的移动,以消除由于驱动板高速运动而产生的摆动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为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通过滑动组件分别在所述驱动架上直线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和直线滑块;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所述直线导轨的轨向垂直于驱动板的传输方向;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上设有直线滑块,通过直线滑块在直线导轨上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驱动架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并具有一定的伸缩力,弹性部件一端连接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以提供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驱动夹持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移动范围的移动限位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限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架上的第一移动限位件和第二移动限位件,分别用来抵住移动了一定距离的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均包括摩擦轮和用以驱动所述摩擦轮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的摩擦轮摩擦驱动传输驱动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轮和动力带,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动带轮转动,所述传动带轮带动动力带传动,从而所述动力带带动所述摩擦轮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变速轮,用以改变动力带的传动速度,从而改变所述摩擦轮的转动速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限位顶杆,限位顶杆的一端连接其中一摩擦驱动机构,另一端顶住另一摩擦驱动机构,用以调节所述第一摩擦驱动机构和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距。
CN201610011405.4A 2016-01-08 2016-01-08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Active CN105465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1405.4A CN105465317B (zh) 2016-01-08 2016-01-08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1405.4A CN105465317B (zh) 2016-01-08 2016-01-08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5317A CN105465317A (zh) 2016-04-06
CN105465317B true CN105465317B (zh) 2016-10-05

Family

ID=55603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1405.4A Active CN105465317B (zh) 2016-01-08 2016-01-08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65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0107A (zh) * 2016-04-18 2016-06-22 上海三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两轴十字滑台
CN105775621B (zh) * 2016-05-12 2017-12-01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工位输送系统的主动力模块
CN106122415B (zh) * 2016-08-09 2018-10-19 无锡海核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接触的摩擦轮对接传动装置
CN112664634A (zh) * 2020-12-09 2021-04-16 章迪龙 一种可方便快速调节驱动位置的传动机构
CN112683780B (zh) * 2021-01-15 2024-03-12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拉力橡胶式蓄能机构
CN114012753B (zh) * 2021-11-18 2023-04-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45472U (zh) * 2009-10-14 2010-08-11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
DE102010004858A1 (de) * 2010-01-18 2011-07-21 BEUMER GmbH & Co. KG, 59269 Reibradantrieb
CN102070082B (zh) * 2010-12-27 2012-10-24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双摩擦驱动装置
FR3001449B1 (fr) * 2013-01-25 2019-08-16 Moteurs Leroy-Somer Machine d'entrainement d'un ascenseur.
CN103711863B (zh) * 2013-12-19 2016-08-17 丹东金丸集团有限公司 胶囊生产系统中模条推出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65317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5317B (zh)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CN103183149B (zh) 循环推送装置
CN205298451U (zh)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CN208560722U (zh) 一种链式输送机
CN206870306U (zh) 一种高速侧取式机械手
CN212830821U (zh) 硅片输送设备
CN209192881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于输送食品的机械传送带设备
CN205555300U (zh) 一种交叉带式分拣装置
CN206668884U (zh) 一种新型传动机构
CN104925459B (zh) 传送机构
CN209988024U (zh) 一种运载机器人
CN211003080U (zh) 一种自动传送装置
CN208895944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09720897U (zh) 治具推移装置
CN207174119U (zh) 一种封箱机的喷胶机构
CN105416669A (zh) 一种分道装置
CN205293215U (zh) 一种分道装置
CN205221213U (zh) 一种分道装置
CN214555464U (zh) 棱形转筒分拣机构
CN219545890U (zh) 一种轨道结构及直线交叉带分拣机
CN204750632U (zh) 一种乳胶丝带整理装箱机
CN215401195U (zh) 一种流水线无导轮挡边的中间传送带
CN110576211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主轴的加工装置
CN209758226U (zh) 一种摩擦带靠边机
CN205802256U (zh) 传送带的张紧组件及其传送装置和棉花给料称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