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10214A - 炒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炒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10214A
CN105410214A CN201510859833.8A CN201510859833A CN105410214A CN 105410214 A CN105410214 A CN 105410214A CN 201510859833 A CN201510859833 A CN 201510859833A CN 105410214 A CN105410214 A CN 105410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
fry
cyanines
discharge bucket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98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10214B (zh
Inventor
卢美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hi Xiaozhu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8598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10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10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0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10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10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菁装置,包括:筒体;盖体,盖体中部设有翻炒机构,包括:第一主轴;第一电机;联轴器,其设置在第一主轴的下部;至少三个对称设置的搅拌轴,其呈倒L型,横轴的一端连接在联轴器的下部,另一端连接在纵轴的一端;翻炒部,其为机械抓手,翻炒部一端设置有抓手手指,另一端与所述纵轴的另一端连接;控制器,其设置为,控制器开启时,其控制抓手手指每间隔2-3s保持抓取状态0.5-1s后放开;控制器关闭时,其控制抓手手指保持抓取或放开的状态;出料斗;隔板,其可插接于容置空间以使筒体与出料斗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机架。本发明通过机械抓手型的翻炒部模仿人工炒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减少了人力,加热均匀。

Description

炒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菁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制作圆形茶饼情况下的炒菁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叶在采收后需经炒菁后方可冲泡,炒菁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一般的炒菁机都是半开放的圆筒状,在依靠外部热源加热,造成筒体内的茶叶受热不匀,因此炒菁机需要不停的旋转,以防止加热处的受热温度过高,茶叶质量难以控制,因此,一般需要设置专门的炒菁人员实时观察茶叶的状态,进行控制,以便随时将茶叶取出,然而,这样的炒菁机要求炒菁人员对茶叶的成熟度控制能力较高,人工控制难以保证大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因此对于工厂化生产茶叶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炒菁装置,通过机械抓手型的翻炒部模仿人工炒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减少了人力,改善现有的炒菁机耗费热能、热量集中于一处而易炒焦的缺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设置揉捻机构,可以在炒菁完成后,直接将茶叶置于出料斗中,通过揉捻机构将茶叶制成圆形茶饼,成型后从出料口脱出。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炒菁装置,包括:
筒体,其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形,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盖体,其为圆形,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配合以封闭所述筒体,所述盖体的上部设有一漏斗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端设有一透明的翻盖以封闭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侧壁设有一连通外部且带控制阀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盖体中部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
第一主轴,其贯穿所述盖体的中部;
第一电机,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主轴,并驱动所述第一主轴转动;
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下部;
至少三个对称设置的搅拌轴,对于任意一个搅拌轴,其呈倒L型,包括横轴与纵轴,所述横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联轴器的下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纵轴的一端;
翻炒部,其为机械抓手,所述翻炒部一端设置有抓手手指,另一端与所述纵轴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器,其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开启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每间隔2-3s保持抓取状态0.5-1s后放开;所述控制器关闭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保持抓取或放开的状态;
出料斗,其呈倒圆锥形,所述出料斗的上部与所述筒体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出料斗与所述筒体相接处设有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设有圆形的出料口;
隔板,其可插接于所述容置空间以使所述筒体与所述出料斗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呈圆形,其一处设有抽拉部,所述抽拉部位于所述筒体的外部;
机架,其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下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斗的侧壁上设有一揉捻机构,所述揉捻机构包括:
第二主轴,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中部;
第二电机,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主轴,并驱动所述第二主轴做圆周运动;
圆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下部,所述圆盘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还包括:加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上,位于所述盖体与所述联轴器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筒体包括内壁与外壁,所述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作。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层,其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斗的侧壁设有检修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通孔沿进水管长度方向间隔且向下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可开启或关闭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为3-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横轴与所述纵轴均为伸缩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为10-20c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设置机械抓手型的翻炒部,可以模仿人工炒茶,以使茶叶在炒制过程中,处于松散的状态,以便于均匀炒茶,且通过智能化控制翻炒部的工作,无需人工看守,减少人力;
第二、通过设置揉捻机构,可以在炒菁完成后,直接将茶叶置于出料斗中,通过揉捻机构将茶叶制成圆形茶饼,成型后从出料口脱出,一步到位,无需使用其他设备,节约生产成本;
第三、通过设置进水管,无需炒茶过程中打开进料口,可以避免热量散失,同时满足炒茶过程中加水的需要;
第四、通过设置加速器,可以满足因不同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成熟速度不同的需要进行加速,以加快炒菁的效率;
第五、通过设置电磁加热层的加热装置,可以使炒菁的受热更均匀,炒菁装置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作,可以防止烫伤以及热量的散失;
第六、通过在盖体上设置气孔,可以满足炒菁过程中可无需打开进料口即可排除水汽的需要;
第七、设置可以伸缩的搅拌轴,可以使翻炒更均匀,同时可以满足较大型号的炒菁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炒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形式,一种炒菁装置,包括:
筒体1,其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形,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盖体2,其为圆形,所述盖体2与所述筒体1的开口相配合以封闭所述筒体1,盖体与筒体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铰接,以方便内部维修,所述盖体2的上部设有一漏斗形的进料口21,所述进料口21上端设有一透明的翻盖以封闭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21的侧壁设有一连通外部且带控制阀的进水管22所述进水管22上设有多个通孔,通过设置进水管,无需炒茶过程中打开进料口,可以避免热量散失,同时满足炒茶过程中加水的需要,所述盖体2中部设有翻炒机构3,所述翻炒机构3包括:
第一主轴31,其贯穿所述盖体的中部;
第一电机32,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主轴,并驱动所述第一主轴转动,这里第一电机32通过皮带轮传动方式驱动第一主轴31;
联轴器3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下部;
至少三个对称设置的搅拌轴34,对于任意一个搅拌轴34,其呈倒L型,包括横轴与纵轴,所述横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联轴器的下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纵轴的一端;
翻炒部35,其为机械抓手,所述翻炒部35一端设置有抓手手指,另一端与所述纵轴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器36,其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开启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每间隔2-3s保持抓取状态0.5-1s后放开;所述控制器关闭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保持抓取或放开的状态;在翻炒过程中,可以人工设置,根据不同茶叶的焙炒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置,可以边翻炒边抓取或放开,也可以选择保持抓取或放开的状态进行翻炒;
出料斗4,其呈倒圆锥形,所述出料斗4的上部与所述筒体1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出料斗4与所述筒体1相接处设有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出料斗4的下方设有圆形的出料口41;
隔板5,其可插接于所述容置空间以使所述筒体与所述出料斗4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5呈圆形,其一处设有抽拉部51,所述抽拉部51位于所述筒体1的外部,出料斗4的容置空间为半圆形,使隔板5可以推进或拉出;
机架6,其设置在所述出料斗4的下部。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斗4的侧壁上设有一揉捻机构7,所述揉捻机构7包括:
第二主轴71,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出料斗4的中部;
第二电机72,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主轴71,并驱动所述第二主轴71做圆周运动,第二电机72可以是通过皮带轮传动方式驱动第二主轴71;
圆盘73,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下部,所述圆盘7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出料口41的直径。
可以在炒菁完成后,直接将茶叶置于出料斗中,通过揉捻机构将茶叶制成圆形茶饼,成型后从出料口脱出,一步到位,无需使用其他设备,节约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还包括:加速器37,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31上,位于所述盖体2与所述联轴器33之间。可以满足因不同茶叶在炒制过程中的成熟速度不同的需要进行加速,以加快炒菁的效率。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筒体1包括内壁与外壁,所述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作,可以防止烫伤以及热量的散失。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层,其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部,可以使炒菁的受热更均匀。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斗4的侧壁设有检修口42,以为揉捻机构的维修提供方便。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通孔沿进水管长度方向间隔且向下设置。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盖体2上设有一可开启或关闭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为3-5mm,可以满足炒菁过程中可无需打开进料口即可排除水汽的需要。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横轴与所述纵轴均为伸缩机构,可以是翻炒部的覆盖范围更广,同时在筒体体积较大时,可以满足翻炒的需要。
其中,所述的炒菁装置,所述出料口41的直径为10-20cm。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其为上下开口的圆柱体形,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加热装置;
盖体,其为圆形,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的开口相配合以封闭所述筒体,所述盖体的上部设有一漏斗形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端设有一透明的翻盖以封闭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侧壁设有一连通外部且带控制阀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盖体中部设有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
第一主轴,其贯穿所述盖体的中部;
第一电机,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主轴,并驱动所述第一主轴转动;
联轴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下部;
至少三个对称设置的搅拌轴,对于任意一个搅拌轴,其呈倒L型,包括横轴与纵轴,所述横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联轴器的下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纵轴的一端;
翻炒部,其为机械抓手,所述翻炒部一端设置有抓手手指,另一端与所述纵轴的另一端连接;
控制器,其设置为,所述控制器开启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每间隔2-3s保持抓取状态0.5-1s后放开;所述控制器关闭时,其控制所述抓手手指保持抓取或放开的状态;
出料斗,其呈倒圆锥形,所述出料斗的上部与所述筒体的下部连接,且所述出料斗与所述筒体相接处设有一个容置空间,所述出料斗的下方设有圆形的出料口;
隔板,其可插接于所述容置空间以使所述筒体与所述出料斗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呈圆形,其一处设有抽拉部,所述抽拉部位于所述筒体的外部;
机架,其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的侧壁上设有一揉捻机构,所述揉捻机构包括:
第二主轴,其竖直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中部;
第二电机,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主轴,并驱动所述第二主轴做圆周运动;
圆盘,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的下部,所述圆盘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轴上,位于所述盖体与所述联轴器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内壁与外壁,所述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层,其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的侧壁设有检修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沿进水管长度方向间隔且向下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可开启或关闭的气孔,所述气孔的孔径为3-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与所述纵轴均为伸缩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炒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为10-20cm。
CN201510859833.8A 2015-11-30 2015-11-30 炒菁装置 Active CN105410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9833.8A CN105410214B (zh) 2015-11-30 2015-11-30 炒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9833.8A CN105410214B (zh) 2015-11-30 2015-11-30 炒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0214A true CN105410214A (zh) 2016-03-23
CN105410214B CN105410214B (zh) 2020-04-14

Family

ID=5548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9833.8A Active CN105410214B (zh) 2015-11-30 2015-11-30 炒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1021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8306A (zh) * 2018-05-14 2018-07-24 务川自治县雾青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炒制机
CN108433165A (zh) * 2018-05-03 2018-08-24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螺旋翻炒的烟草烘干装置
CN108432903A (zh) * 2018-06-15 2018-08-24 广东工业大学 炒茶机器人翻炒茶叶的末端姿态调整方法和炒茶机器人
CN108719514A (zh) * 2018-05-16 2018-11-02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198066A (zh) * 2018-10-27 2019-01-15 王志忠 一种模拟手工加工的内部供热式茶热炒青设备
CN111758795A (zh) * 2020-07-08 2020-10-13 黄山市胡兴堂桃花流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炒茶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59U (zh) * 1989-06-28 1990-01-03 毛伟光 一种名茶炒制机
US5970209A (en) * 1998-12-30 1999-10-19 Toyokura; Yasuhiro Roasting apparatus
CN2655653Y (zh) * 2003-11-18 2004-11-17 苏和生 扁形茶叶炒制机
CN101176490A (zh) * 2006-11-10 2008-05-14 杨季奇 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
CN102125117A (zh) * 2011-01-19 2011-07-20 徐跃进 整体式全自动制茶机
CN201898846U (zh) * 2010-12-21 2011-07-20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茶叶炒制机
CN204519147U (zh) * 2015-03-30 2015-08-05 阮霞伟 一种茶叶翻炒烘干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259U (zh) * 1989-06-28 1990-01-03 毛伟光 一种名茶炒制机
US5970209A (en) * 1998-12-30 1999-10-19 Toyokura; Yasuhiro Roasting apparatus
CN2655653Y (zh) * 2003-11-18 2004-11-17 苏和生 扁形茶叶炒制机
CN101176490A (zh) * 2006-11-10 2008-05-14 杨季奇 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
CN201898846U (zh) * 2010-12-21 2011-07-20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茶叶炒制机
CN102125117A (zh) * 2011-01-19 2011-07-20 徐跃进 整体式全自动制茶机
CN204519147U (zh) * 2015-03-30 2015-08-05 阮霞伟 一种茶叶翻炒烘干一体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3165A (zh) * 2018-05-03 2018-08-24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螺旋翻炒的烟草烘干装置
CN108433165B (zh) * 2018-05-03 2021-04-16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螺旋翻炒的烟草烘干装置
CN108308306A (zh) * 2018-05-14 2018-07-24 务川自治县雾青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炒制机
CN108719514A (zh) * 2018-05-16 2018-11-02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432903A (zh) * 2018-06-15 2018-08-24 广东工业大学 炒茶机器人翻炒茶叶的末端姿态调整方法和炒茶机器人
CN108432903B (zh) * 2018-06-15 2021-05-18 广东工业大学 炒茶机器人翻炒茶叶的末端姿态调整方法和炒茶机器人
CN109198066A (zh) * 2018-10-27 2019-01-15 王志忠 一种模拟手工加工的内部供热式茶热炒青设备
CN111758795A (zh) * 2020-07-08 2020-10-13 黄山市胡兴堂桃花流水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炒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10214B (zh) 202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0214A (zh) 炒菁装置
CN105361209A (zh) 炒瓜子装置
CN203860987U (zh) 烹饪物料投放装置及烹调设备
CN109381032B (zh) 一种智能烹调机的搅拌器翻炒装置、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CN202104167U (zh) 一种用于脱除鸡毛的生产线
CN209135381U (zh) 一种低温烘烤冷却式去红衣流水线
CN205108403U (zh) 一种可旋转蒸煮干燥锅
CN204560771U (zh) 一种油炸机
CN206005728U (zh) 一种用于家禽屠宰的褪毛装置
CN205145141U (zh) 一种中草药滚筒炒药机
CN205095012U (zh) 数控连续式自动炒药机
CN210746916U (zh) 一种高温蒸汽烤鸭柜
CN113349101A (zh) 一种用于种鸭育种的公鸭转笼装置
CN211575760U (zh) 一种玫瑰花茶烘干装置
CN105410964A (zh) 炒板栗装置
CN206586347U (zh) 一种竹笋去皮装置
CN209230222U (zh) 一种中药饮片干燥机
CN207696026U (zh) 一种采血针组装机的控制系统
CN206879941U (zh)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烤鸭炉
CN207040800U (zh) 一种枣用去核机
CN206982114U (zh) 一种采血针全自动组装机
CN203969033U (zh) 油炸机
CN205493519U (zh) 一种分时分区域加热和食物自动转移功能的食物加工装置
CN209253629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药材煅制装置
CN211434239U (zh) 一种用于燀杏仁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17

Address after: 536000, 8 floor, Ledu building, North West Bay Road,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Wei Shaocai

Address before: 536000, 8 floor, Ledu building, North West Bay Road,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Lu Meizh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9

Address after: No. 8, Rainbow Mountain Group, Baokou Village, Dong Township, Bajiao Township, Enshi City,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bei Province, 445000

Patentee after: Enshi Xiaozhu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36000, 8 floor, Ledu tower, West Bay Road, Beihai,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Wei Shaoca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