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538A -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 Google Patents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538A
CN105408538A CN201480042304.2A CN201480042304A CN105408538A CN 105408538 A CN105408538 A CN 105408538A CN 201480042304 A CN201480042304 A CN 201480042304A CN 105408538 A CN105408538 A CN 105408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knitting
local coil
yar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538B (zh
Inventor
N·格拉西
P·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Lady SpA
Golden Lady Co SpA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Lady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0001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FI20130139A1/it
Priority claimed from IT0002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ITFI20130213A1/it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Lady SpA filed Critical Golden Lady SpA
Publication of CN105408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5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41B11/006Hosiery with poc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1/00Hosiery; Panti-hose
    • A41B11/14Panti-hose; Body-stock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3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upper parts of panties; pa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34Devices for cutting knitted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500/00Materials for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500/10Knit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至少一个圆形针床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具有一个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腿部部件(3);b)从第一腿部部件(3)的端部线圈(23)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17);c)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15);d)从本体的中心部分开始,直到第二腿部部件(5)的开始线圈(29),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19);e)从开始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腿部部件(5)。

Description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包括两个腿部部件和本体的制品或服装(例如连裤袜、紧身衣或类似物)的方法的改进。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单个针织工艺在设置有单个或双重针床的圆形针织机上生产上述类型的无缝服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紧身衣、连裤袜和类似针织制品的生产领域中,不断地探索使针织过程自动化的新的方法和系统,以获得在单个生产工艺中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的无缝的连续制品或服装。
某些探索是基于60年代发展出来的工艺。根据所述工艺,管状制品在单个工艺中被针织到圆形针织机,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开始,直到第二腿部部件的端部,针织三个后续的管状部分或区段,以便除了两个腿部部件之外,还形成制品的本体。然后,从圆形针织机卸载的管状制品在中心区域中被切割,以形成开口,弹性边缘围绕该开口缝制,以形成本体腰部。GB-1235361中公开了这种已知的方法。为了增强配合,本体用较宽的缝线针织,从而管状制品或服装的中心部分具有比腿部部件的区段稍大的区段。
GB-1235361中公开的方法是非常快速的,原因是其能够以连续的运动在圆形针织机上执行。然而,通过该方法生产的制品具有较低的成功率,原因在于形成有管状织物(其中每个线圈具有与管状腿部相同的缝线)的本体没有足够紧密地配合。更具体地,本体高度太受限,并且弹性边缘太接近裤裆线。
已经想到该方法的许多改进,其目的在于克服该方法的限制和缺陷。
US-2962884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在针织第一腿部部件之后且在针织第二腿部部件之前,通过利用长度逐渐减小然后增大的往复运动线圈进行针织,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两个织物口袋。除了两个口袋之外,还利用往复运动形成中间区域或部分。利用往复运动针织的两个口袋和中间部分形成服装的本体,从而该本体显著高于利用初始在GB-1235361中描述的方法制造的本体。
然而,US2962884中公开的方法特别慢,原因是大多数服装用往复运动针织。尽管存在这种不便,但是当前都是利用这种方法生产无缝紧身衣。尤其是,奥地利公司Wolford的无缝紧身衣是利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其结合了用于针织腿部部件的连续运动和用于针织本体的往复运动。
US-4022035描述了一种方法,其利用与US2962884类似的技术在圆形针织机上以单个工艺生产紧身衣。在这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利用往复运动针织中心本体部分时,提供合适的针选择,以便直接在圆形针织机上形成服装的开口。该工艺仍然是特别慢的,原因在于其主要利用针筒的往复运动。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利用单个工艺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具有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连裤袜、紧身衣和类似制品或服装的方法,其克服或减少仍然使用的已知方法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更加快速且更加高效地生产贴身的制品或服装,大致提供一种方法,其中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针织本体,形成两个侧部织物口袋,也就是布置在制品或服装的侧部上的口袋,逐渐减少然后增加每个线圈中的缝线的数量。随着筒进行连续运动,当已经形成每个局部线圈时,在成形减少的同时以及在成形增加的同时,纱线被切割。借助于通过工作针形成的缝线,纱线的端部锚固到织物,从而避免在制品中形成脱离。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而不是间歇运动在服装侧部上形成织物口袋以及形成本体的中间或中心部分,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贴身的制品。
实际上,根据有利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个圆形针床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具有一个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或服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管状腿部部件;
-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所述第一口袋形成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部分;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
-从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开始,直到第二管状腿部部件的开始线圈,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
-从所述开始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第二管状腿部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针织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在织物中形成开口;在最终的产品中,该开口将是用来穿戴该制品的开口。一旦制品已经从进行生产的圆形针织机上移除,最终弹性边缘可以有利地围绕该开口施加。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利用相同数量的导纱器,也就是利用相同数量的工作纱线,执行所有的针织步骤。导纱器的数量优选地大于二,从而由于每当针筒旋转时形成与导纱器的数量相等的多个线圈,而使得针织过程更加快速。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导纱器的数量为偶数,例如两个导纱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四个导纱器能够获得更高的生产速度。
有利地,可以使用所谓的S-纱线和Z-纱线,例如优选地交替布置的两个S-纱线和两个Z-纱线。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至少一个圆形针床在圆形针织机上制造具有一个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腿部部件;
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第一口袋形成本体的第一侧部部分并且包括长度逐渐减小的第一序列的局部线圈以及长度逐渐增大的第二序列的局部线圈,其中形成每个局部线圈的纱线在相应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处被切割;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
从本体的中心部分开始直到第二腿部部件的开始线圈,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第二口袋形成本体的第二侧部部分并且包括长度逐渐减小的第三序列的局部线圈以及长度逐渐增大的第四序列的局部线圈,其中形成第三序列和第四序列的每个局部线圈的纱线在相应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处被切割;
从所述开始线圈开始直到脚尖部,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第二腿部部件。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本体和两个管状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或服装,其中本体包括中心部分和两个侧部针织织物口袋。每个口袋通过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和第二系列的局部线圈形成,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是用以形成两个管状腿部部件的针织织物的延伸部,从相应的管状腿部部件的完整端部线圈开始直到相应的口袋的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为止具有减小的长度,第二系列的局部线圈是用以形成本体的中心部分的织物的延伸部,从相应的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开始直到本体的中心部分的相应完整线圈为止具有增大的长度。有利地,织物口袋的局部线圈由在每个局部线圈的端部的对应部分中被切割的纱线形成。这是利用连续运动针织局部线圈的结果:当每个局部线圈已经完成时,相应的纱线被切割以允许针织机的筒继续其旋转运动而不需要停止和颠倒其运动,这与当前技术的系统中的情况相反。另外,有利地,利用连续运动形成本体的中心部分,因此该中心部分通过环形缝线线圈形成。
以下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形成本说明书的整体部分的所附的权利要求,描述进一步的特征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更具体地,在附图中:
图1为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针织制品或服装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为图1的服装的透视图;
图3A、3B-7A、7B示出了沿着形成本体的侧部区域的两个织物口袋之一的减小的和增大的线圈的形成区域;
图8、9和10示出了方案,根据该方案,针在形成两个织物口袋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区域中运动;
图11为针织机的示意性纵向横截面图,利用该针织机可以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以及
图12至22示意性地示出了在针织过程期间在本体中形成开口的方法,后续将在该开口的对应部分中施加弹性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参考附图。不同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类似的元件。此外,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以下的详细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在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指的是参考实施例所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元件包含在所述主题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中的句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必涉及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按照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具体特征、结构或元素。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以下所述的方法生产的制品或服装的平面前视图。图2为相同制品或服装的透视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针织机,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可以利用该针织机针织制品或服装。众所周知,针织机包括筒101,该筒设置有针床A,并且根据情况,该筒设置有推片J,该推片布置在每个针下方。筒101以连续的旋转运动围绕其自身的轴线A-A运动,使得针借助于从一个或多个导纱器(未示出)进给的纱线来针织制品。针的运动由凸轮103、选择器105和控制针所需的任何其它构件控制。针致动和控制构件优选地是静止的,也就是,它们不围绕针筒101的轴线A-A旋转。针盘105可以与针筒101相关联。在其它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是,针织机可以包括两个叠合的针筒。用于针织本文所述类型的服装的针织机的细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众所周知的,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反之亦然,相对于当前利用圆形针织机执行的用于制造具有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制品或服装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是新颖的。以下将详细描述该新颖方法的针织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用1表示的服装或制品包括第一管状腿部部件3和第二管状腿部部件5。管状腿部部件3和5中的每一个从相应的脚尖部或端部(未示出)延伸到用7表示的上部本体,该脚尖部或端部可以是开口的或封闭的。例如在紧身衣或连裤袜的情况下,管状腿部部件可以延伸到形成制品的相应足部的端部。在其它实施例中,管状腿部部件3和5可以较短,甚至可以包括更少的缝线线圈,以便与本体7一起形成短裤类型。
本体7具有开口9,该开口被用11表示的最终边缘(优选地弹性边缘)围绕。图2中示出了弹性边缘11,而图1示出了还没有完成的制品或服装,具体是在施加有边缘11之前的制品。在本体7的上部部分中仅仅具有一个开口13,随后边缘11沿着该开口的边缘缝制。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本体7包括三个部分:中心部分15以及两个侧部部分17和19。如以下将要更详细地描述的,每个侧部部分17和19包括至少一个相应的织物口袋。每个织物口袋包括局部缝线线圈,该局部缝线线圈具有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形成的逐渐减小和增大的长度;本体的中心部分15也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形成,而不是利用往复运动形成,这使得生产率比当前使用的方法高。因此,能够在短时间间隔内针织制品,该制品在侧部上具有织物口袋,该织物口袋增加了制品的贴合。由于这些织物口袋,使得中心本体部分的弹性不受限制,由此制品或服装也可以由穿戴较大尺寸的人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圆形针织机上利用单个针织操作生产制品或服装1,该圆形针织机根据情况为例如具有针盘的单筒圆形针织机。也可以使用双筒针织机。
针织过程基本上包括一系列步骤,在这些步骤结束时形成具有本体和管状腿部部件的完整制品。具体地,针织过程可以例如划分为七个相继的步骤,如以下所解释的。
针织过程可以无所谓地从管状腿部部件3开始或者从管状腿部部件5开始。为了描述的实用性,以下将参考通过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而开始且通过针织管状腿部部件5而结束的过程,然而,应当理解,该过程可以是颠倒的,通过针织管状腿部部件5而开始且通过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而结束。
在已知圆形针织机(未示出)上的第一针织步骤中,利用通常的连续运动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其中针控制凸轮优选地保持静止,并且针筒绕其自身的轴线以连续运动进行旋转。为了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能够使用所有的针,或者选择针来形成特定的效果。然而,当腿部部件具有管状延伸部时,大致形成缝线线圈,该缝线线圈至少部分地延伸针床的所有周边。
为了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针床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导纱器进行喂料。优选地使用至少两个导纱器,更一般地,使用偶数个导纱器。这样,如果使用覆盖或螺旋纱线,那么能够使用相同数量的Z-纱线和S-纱线,也就是例如具有由顺时针或逆时针缠绕的细丝所覆盖的弹性体芯部的纱线。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是,同时使用Z-纱线和S-纱线允许制品具有较佳的一致性,不易于加捻。此外,使用多于一个的导纱器允许更快速地生产,原因是在针筒的每个完整回转下所形成的线圈的数量大致等于工作导纱器的数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四个导纱器,从而在针筒的每个回转下形成四个相继的缝线线圈。
管状腿部部件3的针织终止于形成最后一个线圈c,也就是用23表示的最后一个圆形缝线线圈。完整线圈23优选地包括多个缝线,缝线的数量等于圆形针织机所设置的针的数量,即使这不是强制的。重要的仅仅是该线圈封闭到其自身上。
因此,沿着管状腿部部件3形成在图1中用RG3表示的水平地延伸的缝线线圈。形成线圈RG3的缝线根据大致纵向的缝线柱,沿着管状腿部部件3的延伸部布置,如图2中的CG3所示。
接下来,在圆形针织机上执行该过程的第二步骤;该步骤包括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该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具有逐渐减小的长度,以形成织物口袋17的第一部分17D。以下将参考图3A至9,更详细地描述如何利用连续运动形成口袋的这个部分以及口袋17、19的其余部分。
在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D的同时,顺序地针织局部缝线线圈,该局部缝线线圈的长度从完整线圈23开始到最小长度的线圈RM17逐渐减小,从而结束针织过程的这个第二步骤。线圈RM17从两个相对线条L17的一个端点延伸到另一个端点,这两个端点均用C1表示。实际上,当使用多个导纱器进行针织时,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RM17的数量优选地大于一,并且等于所用的导纱器的数量,例如为四个。
沿着口袋17的部分17D跟随彼此的局部线圈的端部根据两个相对界定的线条L17布置,这两个线条(一个在服装的前侧上,另一个在服装的背侧上)从线圈23至线圈RM17倾斜地延伸。必须理解,即使在图中没有示出,在口袋17的区域中,实际存在两个大致成镜像的线条L17,一个在前侧上,另一个在背侧上。通过将在针织过程的该步骤中形成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对准,来构成这些相对的线条L17。每个局部线圈终止于切割的纱线。因此,形成织物口袋17的部分17D的局部线圈的纱线的切割端部沿着线条L17布置。当以针筒的连续运动而不是往复运动针织口袋17时,需要切割每个形成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处的纱线。
另外,口袋17的部分17D可以借助于多个导纱器进行针织。优选地,所使用的导纱器的数量等于用来针织第一管状腿部部件3的导纱器的数量,因此优选地具有四个导纱器。织物口袋的部分17D可以通过与用于针织管状腿部部件3的纱线相同的纱线来形成,或者可以通过不同的纱线来形成,例如具有不同支数、成分或结构的纱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时,在中间步骤中可以改变纱线的类型。
一般来讲,当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时,形成长度相同的线圈组,所述长度从一组线圈到后续组的线圈减小。每组线圈包括的线圈的数量优选地等于用来进给针织机的针的导纱器的数量。
一旦已经完全形成口袋17的这个部分17D,后续的步骤就开始针织口袋17的用17C表示的第二部分。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逐渐增大地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C,也就是在针织口袋17的这个部分17C时,跟随彼此的线圈的长度逐渐增大。另外,通过向以连续运动旋转的针筒进给来自多个导纱器(优选四个导纱器)的纱线,可以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C。因此,如以上参考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D的长度减小的线圈的形成所述的,当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C时,实际上能够形成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括的线圈的数量等于导纱器的数量,其中每个组的线圈具有相同的长度,也就是由相同数量的缝线形成,同时该数量从一个线圈组到后续的线圈组逐渐增大。
在用于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C的针织过程的第三步骤期间形成的各个局部线圈在其端部处连接形成部分17D的长度减小的局部线圈。减小的局部线圈和增大的局部线圈沿着线条L17连接在一起,如以下参考后面的图更好地描述的。
继续在单个线圈的长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进行口袋17的部分17C的针织,直到形成部分17C的最后线圈,该最后线圈用25表示,是完整线圈,也就是具有环形延伸部,并且所形成有的缝线的数量优选地等于针织机的针的总数量。该完整线圈25的形成结束了服装或制品1的第三针织步骤。实际上,当优选地使用多个导纱器时,口袋17的部分17C的针织实际上终止于在针筒的一个单次回转中形成数量与所用的导纱器的数量相等的完整线圈。
生产过程的后续步骤是形成本体7的中心部分15。在保持针筒的连续运动的情况下针织该中心部分,针形成一系列完整线圈,这些完整线圈具有与线圈25大致平行的环形延伸部。最后的完整线圈27的形成结束了本体7的中心部分15的针织。
具体如图2所示,在口袋17的部分17C中以及在本体7的中心部分15中,所形成的织物缝线根据与限定了开口的边缘11大致平行的柱进行布置,服装或制品1通过该开口进行穿戴。因此,缝线线圈基本上垂直于这些柱。
在后续针织步骤中,形成口袋19的两个部分19D和19C,其中形成过程基本上反映了形成口袋17的过程。
更具体地,针织过程的第五步骤包括从完成本体7的中心部分15的线圈27开始,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形成一系列长度逐渐减小的局部线圈。形成口袋19的部分19D的局部线圈具有沿着两个线条L19布置的端部,在图中仅仅示出了一个线条,另一个线条是这个线条的镜像。线条L19等同于线条L17。
纱线的端部沿着线条L19固定,该纱线形成用以限定口袋19的部分19D的局部线圈并且在形成这些局部线圈时被切割,以允许针筒进行连续旋转。
用RM19表示的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的形成结束了针织过程的第五步骤;该局部线圈RM19从两个相对的线条L19的一个端点延伸到另一个端点C2。
在这个第五针织步骤之后,开始第六针织步骤,该第六针织步骤包括形成口袋19的第二部分19C。在这个第六步骤中,从长度最小的线圈RM19开始,直到环形完整线圈29,形成长度逐渐增大的局部线圈,该环形完整线圈由数量与针织机所提供的针的数量相等的缝线形成。该线圈29是织物口袋19的最后一个线圈,并且是管状腿部部件5的第一个线圈。
事实上,现在开始针织服装1的第七步骤和最后步骤,其中从管状腿部部件5的开始线圈29开始,直到其端部的最后线圈(未示出),形成连续线圈RG5。
与参考口袋17和管状腿部部件3所述的对称的是,缝线柱CC沿着口袋19的部分19D与边缘11大致平行地布置,同时柱沿着部分19C且沿着腿部部件5根据管状腿部部件5的纵向延伸进行布置,如线条CG5示意性地示出。
以下将参考一系列图3A、3B-7A、7B,更详细地描述利用连续运动形成织物口袋17、19的过程。应当指出的是,以下所述的涉及特定的情况,其中用于形成服装或制品1的针织机具有四个导丝器。这是用于针织服装或制品1的导纱器的当前优选的数量。从这个示例性公开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如何利用不同数量的导纱器来生产制品或服装。
参考图3A-7A和3B-7B,以下将参考针织口袋17的步骤(简要地如上所述),该步骤开始于形成逐渐减小的线圈的部分17D,也就是线圈长度减小的区域,之后针织局部线圈的长度逐渐增大的区域17C。从针织过程的这两个步骤的描述中,可以容易地理解如何以对应的方式针织口袋19。
以下将描述一个过程,其中局部线圈的长度以均匀且线性的方式减小,也就是在针筒的每一次回转处,线圈的长度存在相等的减小,所述长度应理解为形成单个线圈的缝线的数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这种操作模式仅仅是本文所述的方法的一种可能性。事实上,减小和增大的顺序,也就是线圈的长度逐渐减小和增大的顺序可以与本文所述的顺序不同。两个口袋17和19中的减小和增大的方式优选地是成镜像的,但是该顺序不必等同于服装的前后部分。这意味着,不同长度的后续线圈的长度在织物的两个部分(前后部分)上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减小或增大。
此外,每个口袋不必设置有长度减小的单个系列的线圈以及长度增大的单个对应系列的线圈。相反,当针织口袋17和19时,能够以多种顺序执行线圈的减小和增大。重要的仅仅在于,每个织物口袋以相应的圆形线圈开始和结束,并且具有减小线圈的至少一个序列和增大线圈的一个对应序列。
图3A-7A示出了在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期间形成的两个相对线条L17的对应部分中的针织织物的端部区域。重复一下所述的过程,以形成口袋19。
缝线线圈的端部沿着图3A-7A所示的区域布置。在图3A-7A中,已经移除了织物的中心区域,如中心中断部I所示,从而仅仅示出了局部线圈的两个端部区域。图3B-7B示意性地示出了提供给针以生产图3A-7A所示织物的控制。根据已知的形式,在这些图中,字母S、T和B表示在针筒的后续回转中由圆形针床的针所占据的位置。S表示相应的针被带到收针位置,也就是移除了形成的缝线,并且准备在后面的回转处捕获纱线。T表示对应的针被带到保持位置,在该保持位置中,针保持接合的纱线并且停止形成缝线,B表示对应的针被带到下部位置,不接合纱线并且不形成缝线。
图3A示出了最后的完整线圈23,其限定了形成第一管状腿部部件3的第一针织步骤的结束。利用针织机的针筒所设有的所有针A形成线圈23。应当理解,在图3A中,以及在剩余的图中,织物示出为在平面上;此外,在每个图的右侧上表示的缝线的切割端部用来连接到左侧上的缝线的对应端部。
以传统的方式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进行最后线圈23和在前线圈(在图3A-7A中整体用3表示)的针织。
参考图3A,已经形成最后线圈23的回转之后的回转形成的局部线圈的数量等于针织机的导纱器的数量,在图示的例子中为四个。这四个线圈比线圈23短(也就是它们由较少数量的缝线形成)。F1、F2、F3和F4表示形成这些第一四个局部线圈的四个导纱器的四个纱线。当针筒进行连续旋转运动时,纱线F1-F4在其形成的相应四个缝线线圈的开始处和端部处被切割。在由纱线F1-F4形成的四个线圈的端部处,借助于为此额外选择的和运动的多组端部针来保持这些纱线的端部。
在图示例子中,由图3A中的纱线F1-F4形成的局部线圈具有六个缝线,少于最后的完整线圈23。纱线F1-F4终止于用于由纱线F1-F4形成的四个局部线圈在的两个端部的、用A1、A2和A3表示的三个针的相应组的对应部分中的效应局部线圈的端部处。在其它实施例中,在针的数量改变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处留下四个而不是三个针不工作的情况下,线圈的长度可以减小。在每个回转处工作针的数量减少3+3是尤其有利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持纱线的切割端部,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地逐渐减小线圈长度,以便形成非常宽的织物口袋17、19。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纱线F1-F4形成的四个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上的针A1、A2和A3可以处于保持位置,如图3A中的针A1和A3所示。针A1、A3实际上被带到这样的位置,使得它们将由它们形成的缝线(用M23表示)保持在线圈23中,并且在不形成缝线的情况下保持通过针筒的后续旋转进给的纱线F1-F4。针A1、A3的这个位置被称为“保持”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针A2也可以被带到保持位置中,类似于针A1、A3。
然而,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在由纱线F1-F4形成的局部线圈的端部处,每三个一组的针A1、A2、A3的中间针A2处于下部位置。它们保持在之前的回转中形成的并且属于线圈23的缝线M23,但是不保持在后续回转中进给的纱线F1-F4,在该后续回转期间,这些纱线F1-F4形成第一四个局部线圈。因此,在针A2的对应部分中,具有四个浮环。
在图3B的示意图中,示出了相应的针的控制,其中S表示将针传递到收针位置以用于形成相应缝线的控制,T表示将相应针传递到保持位置的控制,B表示将针传递到下部位置的控制。
再次参考图3A,针筒的后续完整回转借助于纱线F5、F6、F7和F8形成新的另一组四个局部线圈。纱线F5-F8实际上来自于与纱线F1-F4相同的导纱器;因此,它们实际上可以由相同纱线的不同节段构成,即纱线F5是纱线F1的节段,等等。
由纱线F5-F8形成的四个线圈比由纱线F1-F4形成的四个线圈短,原因在于三个一组的针A4-A6在这四个线圈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的对应部分中已经不工作。针A4和A6处于保持位置,而针A5处于下部位置,与已经参考三个一组的针A1-A3描述的情况类似,原因相同。
在后续回转中,三个一组的针A7、A8和A9在后续系列的四个局部线圈的相对端部处不工作。针A7、A9处于保持位置,针A8处于下部位置。每个针A7-A9保持在之前的回转中由其形成的最后缝线。
继续进行形成长度逐渐减小的线圈的这个过程,直到形成最小长度的线圈RM17,如图3A示意性地示出。应当指出的是,减小线圈的数量显著大于刚刚解释形成口袋17和19的过程的、如图3A示意性地示出的数量。
基本上,从借助于针筒的连续旋转形成最后完整线圈23开始,以及逐渐使针不工作,利用来自针织机的导纱器的纱线形成长度逐渐减小的局部线圈,该纱线在每个局部线圈的端部的对应部分中被切割,并且借助于端部针的合适选择而保持在每组四个逐渐减小的线圈的对应部分中。
当针筒继续进行连续旋转时,为了形成长度减小的各个线圈,被逐渐带到保持位置或下部位置的针A1-A3、A4-A6、A7-A9保持在该位置中,直到已经完全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并且这些针逐渐恢复工作,以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C,如参考后续图4A-7A描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旦已经利用长度最小的最后线圈RM17的形成来完全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就可以进行针筒的另一个回转,在该回转期间,导纱器的纱线形成完整的圆形缝线线圈,而剩余的三个导纱器的纱线可以针织三个一组的局部线圈,该局部线圈的长度等于在之前的回转期间形成的最后四个线圈的长度,也就是等于线圈RM17的长度。
图4A中较佳地示出了该可选步骤。在该图中,F1、F2、F3和F4再次表示在已经形成线圈的旋转之后的针筒的第一次回转期间形成缝线的四个导纱器的四个纱线,在针织部分17D的步骤之后并且开始针织部分17C的步骤。在这个回转期间,针被控制成使得纱线F1生成完整的缝线线圈,同时纱线F2-F4形成的局部线圈的长度与线圈RM17的长度相同。
如图4A所示,三个导纱器的纱线(纱线F2、F3和F4)形成三个局部线圈,这三个局部线圈具有与之前的四个线圈相同的长度,也就是在之前的针筒回转期间形成的线圈,同时四个纱线中的一个纱线(在图示例子中为纱线F1)被进给到圆形针床的所有针,包括在之前形成的局部线圈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端部上的三个一组的针A7-A9、A4-A6、A1-A3。纱线F1通过之前被保持不工作(处于保持或下部位置)的这些针进行针织,以形成一系列缝线MI,这些缝线形成完整的线圈。这些缝线MI利用由单个三个一组的针保持的端部缝线进行针织,在针织口袋17的部分17D的之前步骤期间,这些针逐渐退出而不工作。例如,两个三个一组的针中的针A7和A9处于在之前的针筒回转已经形成相应的缝线MI期间四个局部线圈的端部处,其中这些缝线在之前的旋转期间利用由四个导纱器形成的四个缝线进行针织。针A2已经利用纱线F1形成缝线MI,在相对于针筒的最后回转之前的两个回转等等,该缝线已经利用由相同的针形成的缝线进行针织。由针A1、A2、A3保持的缝线M23利用纱线F1进行针织,针A1-A3也利用该纱线来形成相应的缝线MI。如图示例子所示,每个三个一组的针(例如针A2、A5和A8)中的中间针已经保持在下部位置中而不处于保持位置,在其对应部分中形成浮动纱线Ff。
图4B中的S、T和B示意性地表示提升和降低在该操作中涉及的针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上述类型的形成完整线圈的步骤。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利用多于一个的针筒回转,能够形成多于一个的完整缝线线圈,如图4A所示,或者利用两个纱线(即两个导纱器)而不是仅仅一个纱线来形成完整线圈。
图5A示出了后续过程,其中当新的针筒回转已经结束时,已经形成长度增大的第一四个线圈。更具体地,四个导纱器形成新的一组四个局部线圈,在该例子中,该局部线圈具有的长度是六个缝线,大于在之前的旋转期间由纱线F2-F4形成的线圈的长度。第一导纱器的纱线F1由针A9、A8和A7接合,以利用之前由它们保持的缝线来针织该纱线F1。当针A9和A7处于保持位置时,它们利用在之前的旋转期间保持的四个纱线来针织纱线F1。处于下部位置的针A8利用仅仅一个缝线来针织纱线F1。这样,纱线F1与之前形成的局部线圈所形成的端部缝线连接。剩余四个导纱器的纱线F2-F4以类似的方式形成缝线。在局部线圈的端部处不工作的每个三个一组的针中提供处于下部位置而不是处于保持位置的针能够具有在线条L17和L19的对应部分中较薄的针织织物。
后续的图6A和7A示出了如何借助于后续针筒回转形成长度逐渐增大的四个局部线圈的组,每一组由针织机所提供的四个导纱器的四个纱线F1-F4形成。在两个图中,F1-F4表示在每个图中所表示的旋转期间形成最后一组四个局部线圈的四个导纱器的纱线。
继续该过程,直到具有完整线圈25,该完整线圈构成织物口袋17的部分17C的最后线圈。在每一个后续回转处,所形成的线圈借助于来自四个导纱器之一的纱线连接到由四个之前线圈的组的两个三个一组的端部针保持的缝线。与每个图5A-7A相对应的是同源图5B-7B,其示意性地示出了使针再次工作的控制,采用与以上相同的标记:S-收回针,T-保持针,B-下部针。
从图3A-7A的序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何形成具有两个减小线圈的部分17D和增大线圈的部分17C的口袋17,其借助于形成长度逐渐减小的一系列局部线圈,然后形成长度逐渐增大的一系列局部线圈,在每个线圈的端部处切断从各个导纱器进给的纱线,并且在每个局部线圈的端部处将由下部针和保持针临时保持的增大线圈的端部与减小线圈的端部连接。
以镜像的方式形成织物口袋19,从减小线圈的部分19D开始,之后形成增大线圈的部分19C。在形成口袋17和形成口袋19之间,利用针筒的连续运动形成本体的管状中心部分15。
在参考图3A-7A;3B-7B所述的实施例中,在形成减小和增大局部线圈时,在形成口袋17和形成口袋19时,保持不工作以形成减小线圈然后增加的针的数量为六个,相应的线圈的每个端部具有三个针。这意味着在减少或增加每个线圈的针织缝线的数量的每个步骤(针筒回转)中,线圈的每个端部处的三个一组的针不进入工作或者进入工作。这一方面确保了局部线圈的缝线不会分离,另一方面允许形成较宽的侧部织物口袋。
事实上,由于连续旋转,而使得在形成每个局部线圈的开始和结束处,相应的纱线应当被切割,如图3A-7A所示。因此,每个纱线的端部应当被保持,以避免制品或服装的抽丝。这是借助于缝线形成的锚固而实现的,在后续工作步骤中,该缝线将在每个局部线圈的端部处由三个针形成。例如,在图4A中用FA、FB、FC、FD表示的纱线的端部与在局部线圈的两个端部处通过针A7、A8、A9形成有纱线F1的缝线接合。
由此,三个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应的三个缝线的数量足以保持切割的纱线的端部。在切割的纱线的运行保护能力方面,在每个回转处更多数量的针进行工作或不进行工作不会提供显著的优点,但是这将导致局部线圈的长度的更快速的减小(以及后续的增大)局部线圈,形成较小的口袋,因此从改善服装或制品的贴身的观点看不太有效。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临时不进行工作以进行减小的每个三个一组的针中,中心针被带入到下部位置(参见例如针A2、针A5、针A8),而两个相邻的针(参见针A1、A3,或针A4、A6,或针A7、A9)被带到保持位置。如上所述,这样,在每个三个一组的针的中间针的对应部分中形成浮环(Ff)。这允许有效地锚固切割的纱线的端部,原因是它们在每个端部处借助于三个缝线进行锚固。这还允许使织物结构轻量化,原因在于中间针不形成具有一组四个纱线的缝线。
图8、9和10示出了凸轮的平面图,具有针织机所设置的四个导纱器,并且具有分别在收针、保持和下部水平处由针跟随的轨迹的表示。
更具体地,图8示出了收回针(即形成缝线的针)的钩部U和跟部T。J表示推片(未示出)的跟部的轨迹。
类似地,图9示出了保持针的钩部U和跟部T以及推片J的轨迹,该保持针也就是在已经形成每个局部线圈之后在局部线圈的相对端部处保持切割的纱线的针。
图10示出了在形成织物口袋的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处被带到下部水平的针的钩部U、跟部T和推片J的轨迹。
在上述过程中,假设制品或服装形成为具有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以完整封闭的构造从圆形针织机离开,也就是没有用于穿戴服装的开口,并且仅仅根据情况而在腿部部件的端部处设置有开口。在服装已经从针织机上移除之后,通过沿着线条13进行切割并且根据已知方法施加弹性边缘11,在腰部的对应部分中形成用于穿戴服装的开口。
然而,根据优选实施例,能够在针织本体7的同时,在圆形针织机上形成的针织织物中形成开口13。图12至22示出了形成这种开口的方法的实施例。每个图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和21A示出了相应的图12、13、14、15、16、17、18、19、20、21中用A表示的对应区域的放大图。
图12至21示意性地示出了圆形针床的俯视图,该圆形针床安装在根据箭头F101旋转的针筒101上。在图示的例子中,设有400个针,其中A1表示这些针中的一个,称为第一针,A400表示沿着针筒101的旋转方向在针A1的上游与其相邻的针,称为最后针。G1、G2、G3、G4表示四个纱线引导件,每个纱线引导件进给用F1、F2、F3和F4表示的相应纱线,对应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针织机所设有的四个导纱器。
图12至21的序列的以下描述仅仅涉及在圆形针织机中进行针织期间形成本体7的开口13的操作。在侧部口袋17和19的对应部分中形成减小和增大线圈的其余操作不再次描述,因为他们以上面已经解释的方式执行。
开口13可以仅仅在本体的中心部分15中形成,由圆形织物形成,或者该开口也部分地形成在用以形成织物口袋的侧部部分17和19中,该织物口袋由减小和增大线圈限定,如上所述。一般来讲,开口13形成在本体7的对称位置中,也就是形成在相对于中间或前后平面的对称位置中。该开口也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优选地向前移动,以便在臀部区域中具有更多的织物。从以下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简单地选择针,开口的位置可以容易地设定和修改。
为了清楚起见,在以下的描述中,开口居中地且对称地定位。
一般来讲,在针织本体7期间,通过在相同开口的对应部分中切割由四个导纱器G1-G4进给的纱线F1-F4以便在织物中形成中断部,而形成开口13。
图12、12A示出了在圆形针织机上进行针织期间,开始形成本体7的开口13的瞬间。更具体地,来自第一纱线引导件或导纱器G1的纱线F1由针A1接合,以开始形成与开口13的开始处相对应的第一缝线线圈。当整体用数字101表示的针筒根据图示例子中的箭头F10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借助于来自由纱线引导件G1限定的导纱器的纱线F1持续形成第一线圈,如系列图13和13A所示。在这些图中,针A1已经穿过第二纱线引导件或导纱器G2的位置,第二导纱器的第二纱线F2已经由针A1接合,开始针织第二线圈,第一缝线如图13A的放大图所示。
继续旋转,在图14和14A中,第一针A1进入实施为第三导纱器的第三纱线引导件G3的前部,开始利用第三导纱器的纱线F3形成第三缝线线圈。根据箭头F101继续旋转,如图15、15A所示,第一针A1进入实施为第四导纱器的第四纱线引导件G4并超过第四纱线引导件,并且借助于纱线F4开始形成第四线圈。
穿过图16和16A所示的位置,筒101继续根据箭头F101旋转,获得图17和17A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一纱线F1由圆形针床的最后针A400接合,以完成第一缝线线圈。在该点处,第一导纱器的纱线F1被切割,如图17A中的剪刀示意性地示出。现在织物开始中断,导致在最终制品中形成开口13。
当借助于导纱器G2、G3和G4进给的纱线F2、F3和F4形成的线圈还没有完成时,针筒101继续根据箭头F101旋转,如图18、19、20和21的后续序列所示,同时当针超过与第四纱线引导件G4对应的第四导纱器时,针(从针A1开始)逐渐地退出工作。
继续该旋转,针A1-A400继续在纱线引导件G1-G4的前部中旋转,直到如图21和图21A的放大图所示,已经借助于来自与第四纱线引导件G4相对应的第四导纱器的纱线F4完成第四线圈的形成。
当针A400进入导纱器G2、G3和G4的前部时,纱线F2、F3和F4被切割。例如,在图18中以及在图18A的放大图中,示出了该步骤,其中第400个针A400进入纱线引导件G2的前部,完成第二线圈,从而第二纱线F2能够被切割,如图18A中的剪刀示意性地表示的。
类似地,在图19中以及在图19A的放大图中,示出了针A400已经完成进入与第三导纱器相对应的纱线引导件G3的前部中的第三线圈的最后缝线并且第三纱线F3被切割的时刻。
在图20中,针A400已经进入纱线引导件G4的前部,以完成来自与第四纱线引导件G4相对应的第四导纱器的第四纱线F4所形成的第四线圈。纱线F24被切割(图20A)。
在图21、21A中,针筒101的角度位置几乎与图12和12A的位置重合。来自第一纱线引导件G1的且在之前被切割的第一导纱器的纱线F1再次与筒101的圆形针床的第一针A1接合,以开始形成第五线圈。
再次开始如上所述的过程,以利用纱线F1-F4形成另一组四个线圈。将该过程重复形成开口13所需要的次数。
每当借助于针筒101的针A1-A400完成线圈时,相应的纱线F1-F4被切割,在该步骤中在本体7的对应部分中形成的织物是不连续的,但是具有与所形成的所有线圈中的单个纱线F1-F4的切割重合的中断部,直到完成开口13。
应当指出的是,在形成这个开口期间,针筒101的回转数量基本上为织物保持连续(也就是没有开口13)的情况所需的数量的两倍。这是因为,为了每个纱线F1-F4生成完整的线圈,需要筒101进行完整的回转,其中所有的针A1-A400进入每个相应的导纱器G1-G4的前部。因此,例如应当指出的是,当针筒101从图12、12A的位置到图17、17A的位置旋转大约360°时,针A1-A400利用导纱器G1的纱线F1形成第一线圈。在该点处,与纱线引导件G2、G3、G4相对应的导纱器的纱线F2、F3、F4还没有完成相应的线圈的形成,因此针筒101从图17、17A的位置到图21、21A的角度位置继续旋转另一个360℃。在这个后续回转期间,导纱器G1不进给纱线,纱线F1不形成缝线。对于其余的纱线F2-F4发生同样的情况,只是分别移动90°、180°和270°。一旦已经被切割(图17,17A),纱线F1就仅仅在针筒101超过图21、21A的角度位置并返回到图12、12A的角度位置时再次开始形成缝线,其中针A1再次接合之前被切割的纱线F1的头部,以开始利用所述纱线F1形成后续线圈。对剩余的纱线F2-F4进行同样的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一旦针A1(也就是在针筒101的圆形针床中考虑的第一针)已经进入所有四个导纱器G1-G4的前部并且由此已经利用四个纱线F1-F4形成缝线,这些针就腿部工作并且保持不工作,以完成针筒101的第二次回转。对于针A1之后的针进行同样的操作,在这些针利用来自实施为纱线引导件G4的第四导纱器的第四纱线F4完成第四线圈的形成之后,这些针逐渐地退出工作。
在图16-21的放大图中,操作针用粗线表示,而非操作针用细线表示。因此,例如在图16、16A中,第一针A1用细线表示,类似地,十个后续的针直到针A11用细线表示。针A12至A400仍然进行操作。当针筒101继续旋转时,进入第四导纱器G4的前部的针逐渐退出工作,直到完成针筒101的第二次完整旋转。
图22示出了在本体7的一部分织物中,更精确地是在也具有用以形成口袋17的部分17C的长度增大的局部线圈的区域中,形成开口13的过程的最终结果。在针A1和A400之间的中间位置中,顺序地来自线圈的纱线F1-F4被中断,以便在针织本体7的同时形成开口13。
纱线的弹性足以避免与形成开口13的中断部相邻的缝线的拉丝。根据需要,能够充分地选择与纱线F1-F4的切割点相邻的缝线的形成区域中的针,以形成织物运行保护。形成运行保护织物的选择是已知的,不需要在本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上的说明涉及具有四个导纱器的针织机,以允许尤其是降低生产时间。导纱器的这个数量是优选的,然而,应当理解,这仅仅是非限制性的例子,以下描述的方法也可以利用不同数量(更多或更少)的导纱器来实现。
以上描述的和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已经详细解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范围和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变型、添加和省略。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最宽泛的解释唯一地确定,其中这些修改、变型、添加和省略包含在该范围内。术语“包括”、“包含”等并不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列出的之外的其他元件或步骤。权利要求的元件、装置或特征之前的术语“一”并不排除具有多个这样的元件、装置或特征。如果装置权利要求要求保护多个“装置”,那么这些“装置”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单个部件、构件或结构致动。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的元件、特征或装置并不排除将这些元件、特征或装置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当方法权利要求列出了一系列步骤时,这些步骤所列出的顺序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改变,只要特定的顺序不是限制性的。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用来方便参考说明书和附图阅读权利要求,并不用来限制权利要求所代表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利用至少一个圆形针床在圆形针织机上生产具有本体和两个腿部部件的针织制品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腿部部件;
从第一腿部部件的端部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所述第一口袋形成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部部分;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
从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开始,直到第二腿部部件的开始线圈,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
从所述开始线圈开始,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第二腿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偶数个导纱器,优选地利用至少两个导纱器,更优选地利用至少四个导纱器,执行所有的针织步骤,并且其中优选地利用至少一个S-纱线和至少一个Z-纱线执行所有的针织步骤。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具有由多个圆形缝线线圈形成的管状结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织物口袋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一序列的局部线圈,从第一腿部部件的最后线圈开始,逐渐减少操作针的数量,从而形成长度逐渐减小的局部线圈,直到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
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序列的局部线圈,从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开始,逐渐增加操作针的数量,从而形成长度逐渐增大的局部线圈,直到形成完整线圈;
其中,在已经针织了所述第一序列的局部线圈和所述第二序列的局部线圈的每一个局部线圈之后,切割已经形成每个局部线圈的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已经针织了第一序列的局部线圈之后且在针织第二序列的局部线圈之前,利用至少一个导纱器的纱线通过整个圆形针床针织完整线圈。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整个圆形针床来执行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的所述步骤,以针织织物的管状部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连续运动针织第二织物口袋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针织第三序列的局部线圈,从本体的中心部分的最后完整线圈开始,逐渐减少操作针的数量,从而形成长度逐渐减小的局部线圈,直到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
针织第四序列的局部线圈,从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开始,逐渐增加操作针的数量,从而形成长度逐渐增大的局部线圈,直到使整个圆形针床恢复操作;
其中,在已经针织了所述第三序列的局部线圈和所述第四序列的局部线圈的每一个局部线圈之后,切割已经形成每个所述局部线圈的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已经针织了第三序列的局部线圈之后且在针织第四序列的局部线圈之前,通过整个圆形针床针织完整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4、5、7和8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保持纱线的切割端部的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处使多个针停止操作,来逐渐减少操作针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针包括至少三个针,并且优选地由三个针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逐渐增加操作针的数量,以使得相应的多个针在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处恢复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局部线圈的每个端部处不进行操作的相应多个针包括被带到下部位置以形成浮环的中间针和被带到保持位置的与中间针相邻的两个针。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针包括三个针,并且其中在相应的三个一组的针中,中间针被带到下部位置以形成浮环,剩余的两个端部针被带到保持位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切割本体的至少中心部分以形成开口。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针织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在织物中形成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利用连续运动针织本体的至少一个针织部分期间,当相应的线圈终止以形成所述开口时,每个导纱器的纱线被中断或切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当形成所述开口时的针织本体的所述针织部分期间,圆形针床转动的次数等于形成所述开口的中断的线圈的数量的两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围绕所述开口施加优选弹性的边缘。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封闭腿部部件的端部。
20.一种包括本体和两个管状腿部部件的针织服装,其中本体包括针织织物的两个侧部口袋和中心部分,每个口袋通过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和第二系列的局部线圈形成,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构成用以形成管状腿部部件的针织织物的延伸部,第一系列的局部线圈中的线圈从相应的腿部部件的完整最终线圈开始直到相应的口袋的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为止具有减小的长度,第二系列的局部线圈布置在相应的最小长度线圈和本体的中心部分之间,并且从相应的最小长度的局部线圈开始直到本体的中心部分的相应完整线圈为止具有增大的长度;其特征在于,织物口袋的局部线圈由在每个线圈的端部的对应部分中被切割的纱线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针织服装,其中本体的中心部分由针织织物形成,该针织织物具有利用连续运动通过针织获得的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针织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中心部分、所述腿部部件和侧部织物口袋由至少两个导纱器的纱线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服装,其中所述切割的纱线在局部线圈的端部处形成多个缝线以及包含在所述多个缝线之间的浮环。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织服装,其中每个口袋的两个相邻部分的局部线圈沿着邻接线分布,并且其中完整线圈沿着这些邻接线延伸。
CN201480042304.2A 2013-06-11 2014-06-11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8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139A ITFI20130139A1 (it) 2013-06-11 2013-06-11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indumento a maglia e indumento cosi prodotto"
ITFI2013A000139 2013-06-11
IT000213A ITFI20130213A1 (it) 2013-09-11 2013-09-11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indumento a maglia con un'apertura formata durante la tessitura"
ITFI2013A000213 2013-09-11
PCT/IB2014/062122 WO2014199307A1 (en) 2013-06-11 2014-06-11 Method for producing a knitted article, and article thus produce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538A true CN105408538A (zh) 2016-03-16
CN105408538B CN105408538B (zh) 2017-08-08

Family

ID=5121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3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08538B (zh) 2013-06-11 2014-06-11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982374B2 (zh)
EP (1) EP3008234A1 (zh)
JP (1) JP2016526611A (zh)
CN (1) CN105408538B (zh)
BR (1) BR112015031132A2 (zh)
CA (1) CA2915334A1 (zh)
HK (1) HK1217356A1 (zh)
MX (1) MX2015017051A (zh)
RU (1) RU2661818C2 (zh)
WO (1) WO20141993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165A (zh) * 2017-05-22 2017-10-20 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腿部护具及其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7605B2 (en) 2020-11-19 2024-01-23 Nike, Inc. Knit lower-body gar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3821A (en) * 1968-01-16 1972-07-04 Prenihan Ag Knit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1484902A (en) * 1975-01-09 1977-09-08 Prenihan Ag Knitted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23119A (zh) * 1994-11-10 1996-05-29 萨拉·李公司 短内裤
CN1336971A (zh) * 1999-11-15 2002-02-20 弗朗哥·夏卡 用于制造三维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由此获得的产品
WO2002018689A2 (en) * 2000-08-28 2002-03-07 Metalworking And Finance Group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for forming, in a single uninterrupted operation a knitted garment, such as a panty hose, briefs or shorts, without assembling sea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23968C (zh) 1959-09-16
US3937039A (en) * 1968-10-22 1976-02-10 Prenihan A.G. One-piece panty and stockings
DE2134628A1 (de) * 1970-07-15 1972-01-20 G. Billi & C. S.P.A., Florenz (Itali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nahtlosen, schlauchförmigen Gegenstandes, insbesondere einer Strumpfhose
BE789616A (fr) * 1971-10-04 1973-02-01 Pilot Res Corp Vetements tels que des collants tricotes sans couture, et leu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3802229A (en) * 1972-04-10 1974-04-09 Pilot Res Corp Seamless garment with partial and full course fashioning and method
IT1045298B (it) 1973-09-10 1980-05-10 Lonati Cost Mecc Procelimento di fabbricazione delle calze del tipo oollant periottemere l apertura corrispon conte al airo di vita dell indumen towsreeso, denza sfilacciatura
IT982085B (it) * 1973-04-05 1974-10-21 Billi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formazione di un manufatto a calza mutanda del tipo a pezzo unico su una macchina circolare da maglieria e da calze in specie e prodotto relativo
US4000630A (en) * 1973-05-22 1977-01-04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Seamless panty hose and method
US4015448A (en) * 1973-12-19 1977-04-05 Colgate-Palmolive Company Support stocking
US3985004A (en) * 1974-12-05 1976-10-12 Ridley, Spriggs And Johnson Limited Knitted briefs
ZA75140B (en) 1975-01-09 1976-01-28 Prenihan Ag Nether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H08269803A (ja) * 1995-04-04 1996-10-15 Scala- Haitatsuchi Kk ワンピースパンティストッキ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3821A (en) * 1968-01-16 1972-07-04 Prenihan Ag Knit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GB1484902A (en) * 1975-01-09 1977-09-08 Prenihan Ag Knitted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23119A (zh) * 1994-11-10 1996-05-29 萨拉·李公司 短内裤
CN1336971A (zh) * 1999-11-15 2002-02-20 弗朗哥·夏卡 用于制造三维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由此获得的产品
WO2002018689A2 (en) * 2000-08-28 2002-03-07 Metalworking And Finance Group International S.A. Method for forming, in a single uninterrupted operation a knitted garment, such as a panty hose, briefs or shorts, without assembling sea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8165A (zh) * 2017-05-22 2017-10-20 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腿部护具及其管状半边弧形渐变压力控制针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26611A (ja) 2016-09-05
RU2015155816A (ru) 2017-07-14
MX2015017051A (es) 2016-08-11
HK1217356A1 (zh) 2017-01-06
WO2014199307A1 (en) 2014-12-18
BR112015031132A2 (pt) 2017-07-25
CN105408538B (zh) 2017-08-08
RU2015155816A3 (zh) 2018-05-10
US20160135511A1 (en) 2016-05-19
RU2661818C2 (ru) 2018-07-19
EP3008234A1 (en) 2016-04-20
US9982374B2 (en) 2018-05-29
CA2915334A1 (en)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3912B (zh) 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US5417088A (en) Knit fabric for a neck portion of a knit product and kni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64962B (zh) 针织纱的防脱散方法及针织物
CN100554550C (zh) 用横机编织的针织衣物及其编织方法
EP0781880B1 (en) Binding-off method, bound knitted fabric, and CAD apparatus therefor
TWI657173B (zh) 用於製造包含軀幹與腿部之編織物的方法與機器及由此獲得之物品
KR101356436B1 (ko)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및 편성포
CN102859057A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CN10451407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US6655175B1 (en) Method for joining knitted fabrics and joined knitted fabrics
CN1250792C (zh) 针织品编织方法
CN105408538A (zh)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JP3406085B2 (ja) 筒状編地の編み幅側縁部に縄柄を編成する方法
KR100937018B1 (ko) 앞깃(前衿)을 가진 니트웨어의 편성방법 및 앞깃을 가진 니트웨어
EP2392708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knitwear with collar having v-neck point and knitted fabric
KR19990077454A (ko) 코늘이기방법
KR100610750B1 (ko) 횡편기에 의한 니트 웨어의 넥 라인 편성방법 및 그 니트웨어
JP2019031764A (ja) 横編機による編成部分同士の編み継ぎ一体化方法
TW201520393A (zh)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JPH11124757A (ja) 吊りバンド付筒状体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TW201600670A (zh)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及以此方法製造的物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3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735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