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0393A -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0393A
TW201520393A TW103126354A TW103126354A TW201520393A TW 201520393 A TW201520393 A TW 201520393A TW 103126354 A TW103126354 A TW 103126354A TW 103126354 A TW103126354 A TW 103126354A TW 201520393 A TW201520393 A TW 2015203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titude
needles
latitudes
local
wov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6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erino Grassi
Paolo Conti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Lady Co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Lady Co Spa filed Critical Golden Lady Co Spa
Publication of TW20152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039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3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upper parts of panties; pa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34Devices for cutting knitted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在具有至少一個圓形針床的圓編機上製造具有兩個腿片及一個本體之編織物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第一腿片(3);b)從該第一腿片(3)之末端緯圈(23)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第一凹處(17);c)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本體之中心部分(15);d)從該本體之該中心部分開始,直至第二腿片(5)之起始緯圈(29),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19)之第二凹處;e)從該起始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第二腿片(5);f)在編織該本體之至少一部分時於該織物中產生開口。

Description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製造包含兩個腿片及一本體之物件或服裝(例如褲襪、緊身衣褲或類似者)的方法之改良。特別言之,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具備單針床或雙針床之圓編機上使用單一編織過程來製造上述類型之無縫服裝之方法。
在緊身衣褲、褲襪及類似編織物件之製造領域中,正不斷探索用於使編織過程自動化以獲得無縫連續物件或服裝(在圓形機械上以單一製造過程編織)的新型方法及系統。
一些探索係基於在60年代研發的方法。根據該方法,在圓編機上在單一過程期間編織筒狀物件,該單一過程從第一腿片之末端開始直至第二腿片之末端地編織三個連續筒狀部分或區段以除兩個腿片之外亦形成物件之本體。隨後在中心區域中切割自圓編機卸載的筒狀物件以形成開口,在該開口周圍縫合彈性邊緣以形成本體腰部。此已知方法揭示於GB-1235361中。為了增大其合身性,使用較寬針腳編織本體,以使得筒狀物件或服裝之中心部分具有比腿片之區段稍微更大的區段。
揭示於GB-1235361中的方法極快速,由於其可使用連續運動在圓編機上進行。然而,藉助於此方法製造的物件具有較低成效,由於使用具有與筒狀腿相同數目之每緯圈針腳的筒狀織物所形成的本體並不足夠緊密合身。更特定言之,本體高度太有限且彈性邊緣太接近於胯部線。
已研究此方法之許多改良,旨在克服其限制及缺點。
US-2962884揭示一方法,其中在已編織第一腿片之後及在編織第二腿片之前,在圓編機上藉由使用往復運動編織具有逐漸減小而隨後增大的長度之緯圈來製造織物之兩個凹處。除兩個凹處之外,亦使用往復運動形成中間區域或部分。使用往復運動編織的兩個凹處及中間部分形成服裝之本體,由此該本體顯著高於使用最初描述於GB-1235361中的方法所製造的本體。
然而,由於大部分服裝係使用往復運動編織,揭示於US2962884中的方法尤其緩慢。儘管有此不便,目前仍使用此方法製造無縫緊身衣褲。特別言之,奧地利公司Wolford之無縫緊身衣褲係使用此方法,組合用於編織腿片之連續運動及用於編織本體之往復運動來製造的。
US-4022035描述用於使用與US2962884之技術類似的技術在圓編機上以單一過程製造緊身衣褲之方法。在此另一具體實例中,當使用往復運動編織中心本體部分時,提供適合之針選擇以便在圓形機械上直接形成服裝之開口。由於其主要使用針筒之往復運動來製造,因此此方法仍特別地緩慢。
因此需要進一步改良用於在圓編機上使用單一過程編織具有本體及兩個腿片之褲襪、緊身衣褲及類似物件或服裝之方法,其克服或減少仍在使用的已知方法之缺點。
為了更快及更有效地製造緊貼合身的物件或服裝,實質上提供一方法,其中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編織本體,形成織物之兩個側凹處(亦即,排列在物件或服裝之側面上的凹處),逐漸減少且隨後增加各個緯圈中的針腳之數目。由於圓筒隨著連續運動而移動,當已形成各個局部緯圈時切割紗(不但當形成減小時而且當形成增大時)。使紗之末端錨定至織物, 由此藉助於由工作針所形成的針腳來避免在物件中產生脫線。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而非使用針筒之中斷移動形成在服裝側面上的織物之凹處及本體之中間或中心部分允許在短時間中製造緊貼合身的物件。
實際上,根據有利的具體實例,提供用於在具有至少一個圓形針床的圓編機上製造具有兩個腿片及一個本體的編織物件或服裝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第一筒狀腿片;- 從第一腿片之末端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第一凹處,第一凹處形成本體之第一側部分;- 使用連續運動編織本體之中心部分;- 從本體之中心部分開始直至第二筒狀腿片之起始緯圈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第二凹處;- 從起始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第二筒狀腿片。
當編織本體之至少一個部分時在織物中形成開口。在製成品中,此開口將為用以穿戴該物件之開口。一旦已自製造物件之圓編機移除該物件,可有利地在此開口周圍施加整理加工彈性邊緣。
在有利的具體實例中,所有編織步驟係使用相同數目之饋料源進行,亦即使用相同數目之工作紗。由於每當針筒旋轉時形成與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緯圈,饋料源之數目較佳為多於兩個,以使得編織過程更快。在有利的具體實例中,饋料源之數目為偶數,例如兩個饋料源。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四個饋料源之使用允許實現更高的製造速度。
有利地是,可使用所謂的S紗及Z紗,例如較佳地交替排列的兩個S紗及兩個Z紗。
根據另一態樣,提供用於在具有至少一個圓形針床的圓編機上製造具有兩個腿片及一個本體的編織物件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第一腿片;從第一腿片之結束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第一凹處,第一凹處形成本體之第一側部分且包含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之第一序列及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之第二序列,其中在各別局部緯圈的末端處切割形成各個局部緯圈的紗;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本體之中心部分;從本體之中心部分開始直至第二腿片之起始緯圈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第二凹處,第二凹處形成本體之第二側部分且包含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之第三序列及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之第四序列,其中在各別局部緯圈的末端處切割形成第三序列及第四序列之各個局部緯圈的紗;從起始緯圈開始直至腳趾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第二腿片。
將參考本發明之具體實例在下文及在形成本說明書之整體部分的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描述另外的特徵及具體實例。
將藉由以下實施方式及隨附圖式(其顯示本發明之非限制性實用具體實例)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更特定言之,在圖式中:圖1為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造的編織物件或服裝之一部分的示意性正視圖;圖2為圖1之服裝之透視圖;圖3A、3B至圖7A、7B顯示沿著形成本體之側區域之織物的兩個凹處中之一者的減小及增大的緯圈之形成區域,及針之相應控制;圖8、圖9及圖10顯示示意圖,根據示意圖,針在形成織物之兩個凹處的局部緯圈之末端區域中移動;圖11為編織機之示意性縱向橫截面,使用該編織機可進行本文所述之 方法;圖12至圖22示意性地顯示用於在編織過程期間在本體中製造開口之方法,隨後將施加與該開口對應的彈性邊緣;圖23與圖24說明圓編機之另一具體實例,該圓編機具有用於在編織物件或服裝期間產生孔口或開口之裝置。
參考隨附圖式對示例性具體實例進行以下詳細描述。不同圖式中的相同參考數字識別相同或類似的元件。另外,圖式不必按比例。以下實施方式並不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保護範疇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在描述中,提及「一具體實例」或「該具體實例」或「一些具體實例」意謂參考具體實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元件包含在所述標的物之至少一個具體實例中。描述中的語句「在一具體實例中」或「在該具體實例中」或「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並不因此必須指代相同具體實例。另外,在一或多個具體實例中,特定特徵、結構或元件可以任何適當方式組合。
圖1示意性地顯示根據下文描述之方法製造的物件或服裝之扁平正視圖。圖2為同一物件或服裝之透視圖。
圖11示意性地顯示編織機,可根據本文所述之方法使用該編織機編織物件或服裝。亦已熟知,該機械包含具備針床A之圓筒101及視情況可排列在各個針下方的插口J。圓筒101隨著圍繞其自身軸線A-A的連續旋轉運動而移動,以使得針藉助於自一或多個饋料源(未顯示)饋入的紗來編織物件。藉助於凸輪103、選擇器105及控制針所需要的任何其他部件來控制針之移動。針致動及控制部件較佳為靜止的,亦即,其並不圍繞針筒101之軸線A-A旋轉。針盤105可與針筒101相關聯。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如所熟知的,機械可包含兩個重疊的針筒。可用於編織本文所述 類型之服裝的編織機器之詳情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且並不需要另外解釋。反之亦然,相對於彼等目前使用圓編機進行以製造具有本體及兩個腿片之物件或服裝的方法,本發明之方法為新穎的。下文將詳述此新穎方法之編織步驟。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服裝或物件(使用數字1整體表示)包含第一筒狀腿片3及第二筒狀腿片5。兩個筒狀腿片3與5中之每一者自各別腳趾或末端(未顯示)(其可為開口的或封閉的)延伸直至用7表示的上部本體。例如就緊身衣褲或褲襪而言,筒狀腿片可延伸直至形成物件之各別足部的末端。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筒狀腿片3與5可較短,且可包含甚至更少的針腳緯圈,以便與本體7一起形成一種紮口短褲。
本體7具有由整理加工邊緣(用11表示,較佳地為彈性邊緣)包圍的開口9。彈性邊緣11顯示於圖2中,而圖1顯示尚未完成的物件或服裝,且詳言之顯示將邊緣11施加至物件上之前的物件。其僅具有在本體7之上部部分中的開口13,隨後沿著該開口之邊緣縫合邊緣11。
在有利的具體實例中,本體7包含三個部分:中心部分15與兩個側部分17及19。如下文將更加詳述,側部分17與19中之每一者包含織物之至少一個各別凹處。織物之每一凹處包含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製造的具有逐漸減小及逐漸增大之長度的針腳之局部緯圈;本體之中心部分15亦係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而非使用針筒之往復運動來製造,且此導致相對於目前所使用的方法的更大生產率。因此可能在短時間間隔中編織一物件,該物件在其側面上具有增大物件之合身性的織物之凹處。由於織物之此等凹處,中心本體部分之彈性未受限制,且物件或服裝可因此亦由穿著相對較大尺碼的人使用。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物件或服裝1係在圓形機械上使用單一編織操作製造,例如視情況可為具有針盤之單圓筒圓形機械。亦可使用雙 圓筒機械。
編織過程實質上包含一序列步驟,在該等步驟結束時,製成具有本體及筒狀腿片的完整物件。更特定言之,編織過程可例如再分為七個連續步驟,如下文將說明。
無關重要地,編織過程可自筒狀腿片3或自筒狀腿片5開始。為了方便描述,下文將參考以編織筒狀腿片3開始及以編織筒狀腿片5結束的過程,然而應理解,該過程可逆轉,從而以編織筒狀腿片5開始及以編織筒狀腿片3結束。
在已知圓編機(未顯示)上的第一編織步驟中,使用通常連續運動編織筒狀腿片3,其中針控制凸輪較佳地保持靜止且針筒隨著連續運動圍繞其自身軸線旋轉。對於編織筒狀腿片3,有可能使用所有針或選擇所有針以製造特定效果。然而,因為腿片具有筒狀延伸,所以一般形成至少部分在針床之全部周長上延伸之針腳緯圈。
對於編織筒狀腿片3,可使用一或多個饋料源對針床饋入。較佳地使用至少兩個饋料源,且更一般而言使用偶數數目之饋料源。以此方式,若使用經包覆的或螺旋形紗,有可能使用相等數目之Z紗及S紗,亦即,例如具有經順時針或逆時針捲繞的長絲包覆之彈性體芯的紗。如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同時使用Z紗及S紗提供物件之更佳一致性,其並不傾向於扭曲。另外,使用一個以上饋料源使得製造更快速,此係由於在針筒之每一完整旋轉時一般形成與工作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緯圈。在較佳具體實例中,使用四個饋料源,以使得在圓筒之每一旋轉時,形成四個連續的針腳緯圈。
筒狀腿片3之編織隨著形成最後的圓形C(亦即,用23指示的最後的圓形針腳緯圈)而結束。完整緯圈23較佳包含與圓編機所具備的針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針腳,儘管此並非強制的。唯一重要的事為此緯 圈自身閉合。
因此沿著筒狀腿片3形成水平延伸的針腳緯圈(在圖1中用RG3表示)。形成緯圈RG3之針腳係沿著筒狀腿片3之延伸、根據針腳之實質上縱向行排列,如用圖2中的CG3所示。
隨後在圓編機上進行製程之第二步驟;此步驟由使用連續運動編織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第一系列局部緯圈以形成織物之凹處17的第一部分17D組成。參考圖3A至圖9,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如何使用連續運動形成凹處之此部分及凹處17、19之剩餘部分。
當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D時,依序編織針腳之局部緯圈,緯圈的長度從完整緯圈23開始逐漸減小,直至具有最小長度之緯圈RM17,從而結束編織過程之此第二步驟。緯圈RM17自兩個相對線L17之一個端點延伸至另一個端點(均用C1指示)。實際上,由於將複數個饋料源用於編織,因此具有最小長度之局部緯圈RM17之數目將較佳地多於一個且與所用饋料源之數目相等,例如四個。
沿著凹處17之部分17D的彼此相繼的局部緯圈之末端係根據自緯圈23直至緯圈RM17傾斜延伸的兩個相對的定界線L17(一個在服裝之正面上及另一個在服裝之背面上)排列。必須理解,儘管未在圖式中顯示,但在凹處17之區域中實際上存在兩個實質上類似鏡像的線L17,一個在正面上及另一個在背面上。此等相對線L17由在編織過程之此步驟中形成的局部緯圈之末端之對準構成。各個局部緯圈以切割的紗結束。因此形成織物之凹處17之部分17D的局部緯圈的紗之切割末端沿著線L17排列。由於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而非使用針筒之往復運動編織凹處17,因此需要在各個所形成的局部緯圈之末端切割紗。
亦可藉助於複數個饋料源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較佳地,使用與用於編織第一筒狀腿片3之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饋料源,因 此較佳使用四個饋料源。織物之凹處之部分17D可藉由用於編織筒狀腿片3的相同紗或藉由不同紗(例如具有不同支數、組成或結構之紗)形成。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當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時,可在中間步驟中改變紗之類型。
一般而言,當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時,製造具有相等長度的緯圈群組,該長度自緯圈之一個群組至後續群組減小。緯圈之各個群組較佳地含有與向編織機之針饋入的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緯圈。
一旦已完全形成凹處17之此部分17D,編織凹處17之第二部分(用17C指示)之後續步驟就開始。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且伴以逐漸增大(亦即,伴以當編織凹處17之此部分17C時,彼此相繼的緯圈之長度之逐漸增大)來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C。凹處17之部分17C亦可藉由用來自複數個饋料源(較佳地四個饋料源)之紗饋入圓筒(其以連續運動旋轉)來形成。因此,如上文參考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D之具有減小的長度之緯圈之形成所描述,當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C時,實際上可能形成緯圈群組,其中之每一者包含與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緯圈,其中各個群組之緯圈具有相同長度(亦即,由相同數目之針腳形成),同時此數目自緯圈之一群組至後續群組逐漸增大。
在編織過程之第三步驟期間形成的用於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C之各種局部緯圈在其末端處接合,具有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形成部分17D。減小的局部緯圈及增大的局部緯圈沿著線L17接合在一起,如下文將參考後續圖更佳描述。
凹處17之部分17C之編織隨著單個緯圈之長度之逐漸增大而持續,直至形成部分17C之最後緯圈,其係用25指示且為完整的緯圈,亦即具有環形延伸且較佳地使用與機械之針之總數目相等的數目個針腳形成。此完整緯圈25之形成結束了服裝或物件1之第三編織步驟。實際上, 因為較佳地使用複數個饋料源,所以凹處17之部分17C之編織實際上以在針筒之一個單旋轉中形成與所用饋料源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完整緯圈結束。
製造過程之後續步驟為形成本體7之中心部分15。維持針筒之連續運動而編織此中心部分,針形成具有實質上平行於緯圈25的環形延伸的一序列完整緯圈。最後完整緯圈27之形成結束了本體7之中心部分15之編織。
如尤其在圖2中所示,在凹處17之部分17C中及在本體7之中心部分15中,所形成的織物之針腳係根據實質上平行於界定開口(經由其穿戴服裝或物件1)的邊緣11之行而排列。相應地,針腳緯圈實質上正交於該等行。
在後續編織步驟中,使用實質上反映用於形成凹處17之過程的過程來形成凹處19之兩個部分19D及19C。
更特定言之,編織過程之第五步驟包含從完成本體7之中心部分15的緯圈27開始,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一系列局部緯圈。形成凹處19之部分19D的局部緯圈具有沿著兩個線L19排列的末端,僅其中之一者顯示於圖式中,而另一者為此線之鏡像。線L19等效於線L17。
紗之末端沿著線L19固定,該等紗形成界定凹處19之部分19D的局部緯圈,且當形成此等局部緯圈時被切割以允許針筒之連續旋轉。
具有最小長度的使用RM19指示的局部緯圈之形成結束了編織過程之第五步驟;此局部緯圈RM19自兩個相對線L19之一個端點C2延伸至另一端點C2。
在此第五編織步驟之後,第六編織步驟開始,其為形成凹處19之第二部分19C。在此第六步驟中,從具有最小長度之緯圈RM19開始, 直至較佳地由與機械所具備的針之數目相等的數目個針腳所形成的環形完整緯圈29地形成具有愈來愈大的長度之局部緯圈。此緯圈29為凹處19之織物之最後緯圈及筒狀腿片5之第一緯圈。
實際上,現在用於編織服裝1之第七及最後步驟開始,其中從筒狀腿片5之起始緯圈29開始,直至其末端之最後緯圈(未圖示)地形成連續緯圈RG5。
與已參考凹處17及筒狀腿片3所描述的內容對稱地,沿著凹處19之部分19D,針腳之行CC實質上平行於邊緣11排列,而沿著部分19C及沿著腿片5,該等行根據筒狀腿片5之軸向延伸排列,如由線CG5示意性顯示。
下文將參考一系列圖3A、3B至圖7A、7B描述使用連續運動形成織物之凹處17、19之過程之更詳細描述。應注意,下文所描述的內容係指特定情形,其中用於形成服裝或物件1之機械具有四個饋料源。此為用於編織服裝或物件1之饋料源之目前較佳數目。根據此示例性揭示,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理解如何有可能使用不同數目之饋料源製造物件或服裝。
參考圖3A至圖7A及圖3B至圖7B,下文將參考編織凹處17之步驟(如上文所簡要描述),該步驟以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緯圈之部分17D開始,亦即以緯圈長度減小之區域開始,接著是編織局部緯圈之長度逐漸增大之區域17C。根據編織過程之此等兩個步驟之描述,易於理解如何以相應方式編織凹處19。
下文將描述一過程,其中局部緯圈之長度以均一及線性的方式減小,亦即,在針筒之每一旋轉時,存在緯圈之長度之相等減小,該長度應理解為形成單個緯圈之針腳數目。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此操作模式僅為本文所述方法之可能性中之一者。實際上,減小及增大之序列(亦 即具有逐漸減小及增大的長度之緯圈之序列)可不同於本文所述之序列。兩個凹處17及19中的減小與增大之型樣將較佳為類似鏡像的,但服裝之正面及背面部分之序列未必需要相等。此意謂可在織物之該兩個部分(正面及背面)上以不同方式減小或增大具有不同長度之後續緯圈之長度。
另外,各個凹處不需要具備單個系列之具有減小的長度之緯圈及單個相應系列之具有增大的長度之緯圈。相反,當編織凹處17及19時有可能在多個序列中進行緯圈增大及減小。重要的僅為織物之各個凹處以各別圓形緯圈開始及結束,且具有至少一個減小緯圈之序列及一個相應的增大緯圈之序列。
圖3A至圖7A顯示在凹處17之部分17D之編織期間中形成的與兩個相對線L17對應的編織物之末端區域。重複下文所描述之過程以用於形成凹處19。
針腳緯圈之末端沿著圖3A至圖7A中所說明之區域排列。在圖3A至圖7A中已移除織物之中心區域(如由中心中斷I所示)以使得僅顯示局部緯圈之兩個末端區域。圖3B至圖7B示意性地顯示為了製造圖3A至圖7A中所表示的織物而對針之控制。根據已知形式,在此等圖中字母S、T及B指示在針筒之相繼的旋轉中由圓形針床之針佔據的位置。S指示將各別針引入脫鉤位置,亦即其移除形成的針腳且準備在隨後的旋轉時抓住紗。T指示將相應針引入固持位置,其中其固持所嚙合的紗且阻止針腳形成,而B指示將相應針引入低位置中,不嚙合紗且不形成針腳。
圖3A說明界定用於形成第一筒狀腿片3之第一編織步驟之結束的最後完整緯圈23。使用機械之針筒具備的全部針A形成緯圈23。應理解在圖3A中以及在剩餘圖中,在平面上顯示織物;另外,表示在各個圖之右側的針腳之切割末端預定為鏈接至在左側上的針腳之相應末端。
最後緯圈23及前面的緯圈(在圖3A至圖7A中用3整體指 示)之編織傳統地使用針筒之連續旋轉進行。
參考圖3A,在形成最後緯圈23之旋轉之後的旋轉產生與機械之饋料源之數目(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為四個)相等的數目個局部緯圈。此等四個緯圈比緯圈23短(亦即其由更小數目之針腳形成)。F1、F2、F3及F4指示形成此等最初四個局部緯圈的四個饋料源之四個紗。因為針筒具有連續旋轉移動,紗F1至F4係在其形成之各別四個針腳緯圈之開端處及末端處受到切割。在由紗F1至F4形成的四個緯圈之末端處,藉助於為此目的恰當選定及移動的末端針群組固持此等紗之末端。
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圖3A中由紗F1至F4形成的局部緯圈具有六個針腳,小於最後完整緯圈23。對於由紗F1至F4形成的四個局部緯圈之集合之兩個末端,紗F1至F4在與用A1、A2及A3指示的三個針之各別群組對應的各別局部緯圈之末端處結束。在其他具體實例中,緯圈之長度之減小可藉由針之數目的不同變化而發生,例如在局部緯圈之各個末端處使四個針而非三個針不工作。在每一旋轉時將工作針之數目減少3+3為特別有利的,此係由於其一方面允許有效地保持紗之切割末端,且另一方面允許緯圈長度的充分逐漸減小以便形成相當寬的織物凹處17、19。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在由紗F1至F4形成的四個局部緯圈之各個末端上,針A1、A2及A3可在保持位置中,如在圖3A中對於針A1及A3所示。實際上將針A1、A3引入此類位置中以使得其固持緯圈23中的由該等針形成的針腳(用M23指示),且固持在針筒之相繼的旋轉時饋入的紗F1至F4而不形成針腳。針A1、A3之此位置稱作「固持」位置。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亦可類似針A1、A3而將針A2引入固持位置中。
然而,在圖3A中所說明之實施例中,在由紗F1至F4形成的局部緯圈之末端處,每三個一組的針A1、A2、A3中的中間針A2在低位置中。其固持在先前旋轉期間形成且屬於緯圈23之針腳M23,但並不固持 在隨後旋轉時饋入的紗F1至F4,在該隨後旋轉期間此等紗F1至F4形成最初四個局部緯圈。因此,存在與針A2對應的四個浮動線圈。
在圖3B之示意圖中,指示對各別針之控制,其中S指示用於傳送針進入脫鉤位置以用於形成各別針腳之控制,T指示用於傳送各別針進入固持位置之控制,及B指示用於傳送針進入低位置之控制。
再次參考圖3A,針筒之隨後完整旋轉導致藉助於紗F5、F6、F7及F8形成四個局部緯圈的另一新集合。紗F5至F8實際上來自紗F1至F4所來自的相同饋料源;因此其實際上由相同紗之不同段構成,亦即,紗F5為紗F1之一段等。
由紗F5至F8形成的四個緯圈比由紗F1至F4形成的四個緯圈短,此係由於已使得與此等四個緯圈之兩個末端中之每一者對應的三個一組的針A4至A6不工作。針A4及A6在固持位置中,而針A5在低位置中,類似於已參考三個一組的針A1至A3且出於相同原因所描述。
在隨後旋轉時,在後續一系列四個局部緯圈之相對末端處使得三個一組的針A7、A8及A9不工作。針A7、A9在固持位置中,針A8在低位置中。各個針A7至A9固持由其在前一旋轉時形成的最後針腳。
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緯圈之此過程持續,直至形成具有最小長度之緯圈RM17,示意性地顯示於圖3A中。應注意,實際上,減小的局部緯圈之數目顯著多於圖3A中所示意性說明的(僅為了解釋用於形成凹處17及19之過程)。
實質上,從藉助於針筒之連續旋轉形成最後完整緯圈23及逐漸使針不工作開始,使用來自機械之饋料源的紗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且與各個局部緯圈之末端對應地切割該等紗,且藉助於適當選擇與四個逐漸減小的緯圈之各個集合對應的末端針來固持該等紗。
當針筒之連續旋轉持續,以形成具有減小的長度之不同緯圈 時,被逐漸引入固持位置或低位置的針A1至A3、A4至A6、A7至A9保持在此位置中,直至已完整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為止,且該等針逐漸恢復工作,從而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C,如將參考後續圖4A至圖7A所描述。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一旦已隨著形成具有最小長度的最後緯圈RM17而完整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可進行針筒之另一旋轉,在該旋轉期間饋料源之紗形成完整的圓形針腳緯圈,而剩餘三個饋料源之紗可編織長度與在先前旋轉期間形成的最後四個緯圈之長度相等(亦即具有與緯圈RM17之長度相等的長度)的三個一組的局部緯圈。
在圖4A中更好地說明此視情況選用之步驟。在此圖中F1、F2、F3及F4再次指示在針筒之第一旋轉(其在已形成具有最小長度之緯圈RM17的旋轉之後)期間形成針腳的四個饋料源之四個紗。此旋轉實際上為中間步驟:結束編織部分17D之步驟及開始編織部分17C之步驟。在此旋轉期間控制針,以使得紗F1產生針腳之完整緯圈,而紗F2至F4形成長度與緯圈RM17之長度相同的局部緯圈。
如圖4A中所示,三個饋料源之紗(紗F2、F3及F4)形成具有與先前四個緯圈(亦即在圓筒之先前旋轉期間形成的緯圈)相同的長度之三個局部緯圈,同時將四個紗中之一者(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的紗F1)饋至圓形床之全部針,包括在先前形成的局部緯圈之兩個末端中之每一者上的三個一組的針A7至A9、A4至A6、A1至A3。藉由先前保持不工作(在固持或低位置中)的此等針編織紗F1,從而形成形成完整緯圈的一序列針腳MI。此等針腳MI係在末端針腳由單個三個一組的針(在編織凹處17之部分17D之先前步驟期間,已逐漸使其不工作)固持的情況下編織。舉例而言,在四個局部緯圈(其在圓筒之先前旋轉期間形成)之末端處的兩組三個一組的針中的針A7及A9已形成隨著在先前旋轉期間藉助於四個饋料源所形成的四個針腳一起編織的各別針腳MI。針A2已使用紗F1(在相對 於針筒之最後旋轉的兩個旋轉之前已使用其編織藉由同一針形成的針腳)形成針腳MI等。使用紗F1編織由針A1、A2、A3固持的針腳M23,針A1至A3亦使用紗F1形成各別針腳MI。如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每個三個一組中之中間針(例如針A2、A5及A8)已固持在低位置中而非在固持位置中,與其對應地形成浮動紗Ff。
圖4B中的S、T及B示意性地指示用於提昇及降低在此操作中所涉及的針之控制。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省去上述的形成完整緯圈之步驟。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如參考圖4A所示,有可能形成不僅一個完整針腳緯圈,例如使用針筒之一個以上旋轉,或使用兩個紗(亦即兩個饋料源)而非使用僅僅一個紗形成完整緯圈。
圖5A顯示後續推移,其中當已完成針筒之新旋轉時,已形成具有增大的長度之最初四個針腳緯圈。更特定言之,四個饋料源形成四個局部緯圈之新集合,在此實施例中,其具有相對於在先前旋轉期間藉由紗F2至F4形成的緯圈之長度大六個針腳之長度。藉由編織此紗F1的針A9、A8及A7嚙合第一饋料源之紗F1,針腳先前由該等針固持。由於針A9及A7在固持位置中,其使用在先前旋轉期間固持的四個紗編織紗F1。在低位置中的針A8使用僅一個針腳編織紗F1。以此方式,紗F1與藉由先前形成的局部緯圈所形成的末端針腳鏈接。剩餘四個饋料源之紗F2至F4以類似方式形成針腳。在局部緯圈之末端處不工作的每三個一組的針中,提供在低位置而非固持位置中的針允許具有與線L17及L19對應的較薄的編織物。
後續圖6A及7A顯示如何藉助於針筒之後續旋轉形成四個局部緯圈之集合,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各個集合係藉由機械所具備的四個饋料源之四個紗F1至F4形成。在兩個圖中,F1至F4指示在各個圖中表 示的旋轉期間形成四個局部緯圈之最後集合的四個饋料源之紗。
過程持續,直至具有構成織物之凹處17之部分17C的最後緯圈之完整緯圈25。在每一後續旋轉中,所形成的緯圈藉助於來自四個饋料源中之一者的紗而接合至由四個先前緯圈之集合之兩組三個一組的末端針固持的針腳。相應的圖5B至圖7B對應於各個圖5A至圖7A,圖5B至圖7B示意性地顯示對再次開始工作的針之控制,使用與上文相同的符號:S-脫鉤針,T-固持針,B-低針。
根據圖3A至圖7A之序列,顯而易見如何有可能藉助於以下操作來製造帶有兩個部分(具有減小緯圈之17D及具有增大緯圈之17C)之凹處17:形成一系列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及後續系列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局部緯圈,在各個緯圈之末端處切斷自不同饋料源饋入的紗,且在各個局部緯圈的末端處將增大緯圈之末端與由低針及固持針暫時固持的減小緯圈之末端接合。
以類似鏡像的方式,從具有減小緯圈之部分19D開始,且之後形成具有增大緯圈之部分19C來製造織物之凹處19。在凹處17之形成與凹處19之形成之間,使用針筒之連續運動產生本體之筒狀中心部分15。
在參考圖3A至圖7A;圖3B至圖7B所描述之具體實例中,在減小及增大的局部緯圈之形成中,在凹處17之形成中及在凹處19之形成中,持續不工作以製造減小且隨後增大的針之數目為六個,對於各別緯圈之每一末端有三個針。此意謂在用於減少或增加每緯圈之編織針腳的數目之每一步驟(針筒之旋轉)處,使得在緯圈之各個末端處的三個一組的針不工作或進入工作。此一方面確保局部緯圈之針腳不分離,且另一方面允許形成織物之寬的側凹處。
實際上,由於連續旋轉,在各個局部緯圈之形成的開始及結束時,應切割各別紗,如圖3A至圖7A中所示。因此應固持各個紗之末端 以避免物件或服裝之抽絲。此係藉助於由在後續工作步驟中將由三個針在各個局部緯圈末端處形成的針腳進行的錨定達成。舉例而言,在圖4A中用FA、FB、FC、FD指示的紗之末端由藉由針A7、A8、A9在局部緯圈之兩個末端處使用紗F1所形成的針腳來嚙合。
藉此,三個針及所形成的各別三個針腳之數目足以保持切割紗之末端。在每一旋轉時更大數目之不工作或工作的針並不產生在切割紗之防脫散能力方面的顯著優勢,但其將導致局部緯圈之長度之更快的減小(及後續增大),同時形成更小凹處,因此自改良服裝或物件之緊貼合身性之觀點來看為不太有效的。
在所說明之具體實例中,在用於進行減小之暫時不工作的每三個一組的針中,將中心針引入低位置中(參見例如針A2、針A5、針A8),而將兩個相鄰針(參見針A1、A3,或針A4、A6,或針A7、A9)引入固持位置中。如已提及,以此方式,與每三個一組中之中間針對應地形成浮動線圈(Ff)。此使得有效地錨定切割紗之末端,因為其係在每一末端處藉助於三個針腳錨定。此亦使得織物結構減輕,因為中間針並不使用四個紗之集合形成針腳。
圖8、9及10顯示凸輪之平面圖,該機械具備四個饋料源且指示了分別在脫鉤、固持及低位準處的針所遵循之軌跡。
更特定言之,圖8顯示脫鉤針(亦即形成針腳的針)之卡鉤U及跟座T之軌跡。J指示插口(未圖示)之跟座之軌跡。
類似地,圖9顯示固持針(亦即,在已形成各個局部緯圈之後,在局部緯圈之相對末端處固持切割紗的針)之卡鉤U及跟座T以及插口J之軌跡。
圖10顯示在局部緯圈(形成織物之凹處)之各個末端處被引入低位準的針之卡鉤U、跟座T及插口J之軌跡。
根據較佳具體實例,在編織本體7時於圓編機上形成編織物中之開口13。圖12至圖22顯示在編織機上編織服裝時製作此開口之過程之具體實例。各個圖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及21A顯示在各別圖12、13、14、15、16、17、18、19、20、21中使用A指示的相應區域之放大。
圖12至圖21示意性地說明安裝在針筒101上根據箭頭F101旋轉的圓形針床之俯視圖。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提供400根針,其中A1指示此等針中之一者,被稱作第一針,且A400指示沿針筒101之旋轉方向在針A1之上游鄰近其之針,被稱作最後針。G1、G2、G3、G4指示四個紗引導件,其中之每一者饋入用F1、F2、F3及F4指示的各別紗,對應於在此示例性具體實例中機械所具備的四個饋料源。
以下對圖12至圖21之序列之描述僅關於用於在圓形機械中編織期間形成本體7之開口13之操作。未再次描述形成與側凹處17及19對應的減小及增大之剩餘操作,因為其按已在上文描述中所說明的方式進行。
可例如僅在藉由圓形織物形成的本體之中心部分15中產生開口13,或亦在形成織物之凹處(其由如上文所示的增大及減小界定)之側部分17及19中部分地產生開口13。一般而言,在本體7之對稱位置中產生開口13,亦即在相對於中間或前後平面的對稱位置中。亦可向前或向後移動開口,且較佳地向前,以便在臀部區域中具有更多織物。如根據以下描述將變得顯而易見的,可簡單地選擇針而容易地設定且修改開口之位置。
為簡單起見,在下文描述中在中心及對稱地定位開口。
一般而言,與開口13對應地在本體7之編織期間藉由切割由四個饋料源G1至G4饋入的紗F1至F4以便在織物中產生中斷而形成開 口13。
圖12、12A說明在圓形機械上的編織期間開始在本體7中形成開口13之時刻。更特定言之,來自第一紗導引件或饋料源G1之紗F1係由開始形成對應於開口13的開端之第一針腳緯圈之針A1嚙合。隨著針筒(用數字101整體指示)根據在所說明之實施例中的箭頭F101以逆時針方向旋轉,藉助於來自饋料源(由紗導引件G1界定)之紗F1之第一緯圈的形成持續,如在後續圖13及圖13A中所示。在此等圖中針A1已經過第二紗導引件或饋料源G2之位置,且第二饋料源之第二紗F2已由開始編織第二緯圈之針A1嚙合,在圖13A之放大圖中說明了第一針腳。
持續旋轉,在圖14及圖14A中,第一針A1經過體現第三饋料源之第三紗導引件G3的前面,且開始使用第三饋料源之紗F3形成第三針腳緯圈。根據箭頭F101持續旋轉,如在圖15、15A中所示,第一針A1經過體現第四饋料源之第四紗導引件G4之前面且越過第四紗導引件G4,且藉助於紗F4開始形成第四緯圈。
圓筒101根據箭頭F101持續旋轉通過圖16及圖16A中所說明之位置且達至圖17及圖17A中所說明之位置,其中第一紗F1由圓形針床之最後針A400嚙合以便完成第一針腳緯圈。此時如示意性顯示地藉由顯示於圖17A中之剪刀切割第一饋料源之紗F1。現在織物之中斷開始,從而引起形成最終物件中的開口13。
由於藉助於由饋料源G2、G3及G4饋入的紗F2、F3及F4形成的緯圈仍未完成,針筒101如後續序列之圖18、19、20及21中所示根據箭頭F101持續旋轉,同時隨著針(從針A1開始)越過對應於第四紗導引件G4之第四饋料源,針逐漸停止工作。
持續此旋轉,針A1至A400繼續在紗引導件G1至G4前面旋轉,直至(如圖21中及圖21A之放大圖中所示)已藉助於來自對應於第 四紗導引件G4之第四饋料源的紗F4完成第四緯圈之形成。
隨著針A400經過饋料源G2、G3及G4之前面,切割紗F2、F3及F4。例如在圖18中及在圖18A之放大圖中,顯示了該步驟,其中第400針A400經過紗導引件G2之前面,從而完成第二緯圈,所以可如示意性表示地藉由圖18A中的剪刀切割第二紗F2。
類似地,在圖19中及在圖19A之放大圖中,顯示了針A400已完成第三緯圈的最後針腳,經過對應於第三饋料源之紗導引件G3之前面且第三紗F3受到切割的時刻。
在圖20中,針A400已經過紗導引件G4之前面,完成藉由來自對應於第四紗導引件G4之第四饋料源的第四紗F4形成的第四緯圈。紗F24受到切割(圖20A)。
在圖21、圖21A中,針筒101之角位置幾乎與圖12及圖12A之位置一致。來自第一紗導引件G1且先前被切割的第一饋料源之紗F1再次由圓筒101的圓形針床之第一針A1嚙合,以開始形成第五緯圈。
如上文所描述,過程再次開始以使用紗F1至F4形成四個緯圈之另一集合。將此過程重複進行形成開口13所需要的次數。
隨著每一次藉助於針筒101之針A1至A400完成緯圈,切割各別紗F1至F4,在此步驟中形成的與本體7對應的織物並非連續的,而是具有與直至完成開口13時所形成的全部緯圈中之單個紗F1至F4之切口一致的中斷。
應注意在此開口之形成期間,針筒101之旋轉次數實質上為倘若織物保持連續(亦即,不含開口13)將需要的次數之兩倍。此情況係因為為了使各個紗F1至F4產生完整緯圈,有必要使圓筒101進行完整旋轉,使全部針A1至A400經過每一各別饋料源G1至G4之前面。因此,例如,應注意當針筒101自圖12、12A之位置旋轉約360°至圖17、17A之位 置時,針A1至A400使用饋料源G1之紗F1產生第一緯圈。此時,對應於紗引導件G2、G3、G4之饋料源之紗F2、F3、F4尚未完成各別緯圈之形成,且因此針筒101自圖17、17A之位置持續旋轉另一360℃直至圖21、21A之角位置。在此後續旋轉期間,未藉由饋料源G1饋入紗,且紗F1並不形成針腳。對於剩餘的紗F2至F4發生相同情況,但分別伴以90°、180°及270°之位移。一旦已將紗F1切割(圖17、17A),僅當針筒101越過圖21、21A之角位置且返回至圖12、12A之角位置時,紗F1才再次開始以形成針腳,其中針A1再次嚙合先前切割的紗F1之頭端,以使用該紗F1開始形成後續緯圈。對於所有剩餘的紗F2至F4,發生相同的情況。
應注意,一旦針A1(亦即,在針筒101之圓形床中被考慮的第一針)已經過全部四個饋料源G1至G4之前面,且因此已使用四個紗F1至F4形成針腳,則其變成不工作且保持不工作,直至針筒101之第二旋轉完成。對於在針A1之後的針發生相同情況,隨著其使用來自由紗導引件G4體現的第四饋料源之第四紗F4完成第四緯圈之形成,該等針逐漸停止工作。
在圖16至圖21之放大圖中,使用粗線指示操作的針,而使用較細線指示不操作的針。因此,例如在圖16、16A中,使用細線指示第一針A1及類似地十個後續針直至針A11。針A12至A400仍在工作。隨著針筒101持續旋轉,經過第四饋料源G4前面的針逐漸停止工作,直至針筒101之第二完整旋轉完成。
圖22顯示在本體7之織物之一部分中,且更確切地說在其中亦存在形成凹處17之部分17C的具有增加的長度之局部緯圈之區域中,形成開口13之過程之最終結果。在針A1與A400之間的中間位置中,當編織本體7時,中斷按順序形成緯圈之紗F1至F4從而產生開口13。
紗之彈性足以避免鄰近形成開口13之中斷的針腳之抽絲。 若需要,有可能在鄰近紗F1至F4之切割點之針腳的形成區域中恰當選擇針以使得織物防脫散。用於形成防脫散織物之選擇為已知的,且並不需要在本文中進一步詳細說明。
上文描述係關於一種具有四個饋料源之機械,從而允許顯著減少製造時間。此饋料源之數目為較佳的,然而應理解其僅為非限制性實施例,因為下文所描述之方法亦可使用不同數目(更大或更小)之饋料源進行。
根據不同方法,當使用切割裝置編織物件時可產生物件或服裝1中之孔口或開口13,當需要時(亦即在編織本體之中央部分期間)選擇性啟動及停用該切割裝置。圖23與圖24說明具有切割裝置之編織機的圓筒101之局部截面圖,該切割裝置用於在形成物件時切割該物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切割裝置201包含電阻器203,亦即依據焦耳效應經由流動通過其之電流來加熱之元件。
電阻器203可經由連接器205電性連接至兩個電線207。電線207又與接觸刷208電接觸。在電阻器隨著針筒101旋轉時接觸刷給電阻器203供電。
電阻器203及連接器205可藉由環繞圓筒軸線A-A且隨著圓筒101旋轉之環形支撐元件209來支撐。支撐元件209具備根據箭頭f209之垂直移動,以便替代地採取分別顯示於圖23及24中之兩個位置。在第一位置(圖23)中支撐元件209及電阻器203在較低位置中。電阻器203不接觸藉由針筒101之針A所編織之編織物件1。在此情況下切割裝置201對所形成之物件1不起作用。
在圖24中支撐元件209及切割裝置201在上部或上升位置中。電阻器203穿透所編織之物件1。由電阻器203產生之熱量局部熔化形成編織物件之紗線,產生穿過編織物件的開口。開口沿針腳列之方向延伸, 亦即與針腳行正交。
電阻器203之上升及下降移動與編織操作同步,使得在所需位置中產生開口。
根據一些具體實例,切割裝置201之操作可為此等從而當編織過程已停止時對編織物件起作用。舉例而言,在啟動切割裝置201之前可如上文所描述編織本體之第一部分。使編織機停止且使切割裝置201上升以切割保持於針筒上之服裝中的開口之一部分。使切割裝置201下降(亦即停用)且使編織重新開始以編織物件1之後續部分。然後使機械再次停止且藉由使切割裝置再次上升(亦即啟動)而重複切割過程。重複該過程直至產生具有足夠長度之開口。此過程較費時但將不需要切割裝置隨著針筒101同步旋轉。
根據較佳具體實例,為了加速編織過程,切割裝置201隨著針筒旋轉。以此方式,在編織必須藉由切割(紗線熔化)來斷開之本體部分所需的時間間隔期間可使切割裝置201上升且維持在上升、作用中位置中。一旦已獲得具有適合之長度的孔口或開口,編織便繼續,同時停用切割裝置201且使其進入較低、非作用位置。
在顯示於圖23、圖24中之具體實例中,採納後一解決方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使支撐元件209約束至向下延伸朝向環213之垂直柱211。環213連同針筒101以及服裝收集管道214一起圍繞軸線A-A旋轉。服裝收集管道214上部可為漏斗形,以便有助於在管道214內收集編織物件1。
環213可具備與輥或輪子217嚙合之環形溝道215,其可藉由以承載輪子217之叉狀遠端部分219A結束之移動托架219來支撐。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托架219可圍繞水平軸線樞轉地嚙合至編織機之固定結構。可提供致動器221用於使托架219根據雙箭頭f219樞轉。托架219之樞轉 移動經由柱211控制環213及支撐元件209之上升及下降移動。嚙合環形溝道215之輪子217使得柱211、環213及支撐元件209連同針筒101一起圍繞圓筒軸線A-A旋轉。由此,電阻器203可隨著針筒101旋轉且可根據箭頭f209自圖23之位置垂直移動至圖24之位置且反之亦然。
可使用不同切割裝置(例如雷射源或機械切割機)代替電阻器203。在一些具體實例中,例如若使用雷射,則可免除垂直啟動及停用運動。
上文所描述及圖式中所說明之具體實例已作為本發明之具體實例之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顯而易見,修改、變體、添加及省略為可能的,然而不背離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之原理、概念範疇及教示。因此本發明之範疇應僅基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最廣泛解釋加以判定,其中此等修改、變體、添加及省略包括在此範疇內。術語「包含」及類似者並不排除除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列出者以外之另外的元件或步驟之存在。在請求項之元件、構件或特徵之前的術語「一」並不排除複數個此等元件、構件或特徵之存在。若裝置請求項主張複數個「構件」,則一些或全部此等「構件」可藉由單個組件、部件或結構致動。在相異附屬項中闡明給定元件、特徵或構件並不排除使該等元件、特徵或構件組合在一起之可能性。當方法請求項列出一序列之步驟時,若未將特定序列指示為有約束力的,則列出此等步驟之序列並非有約束力的且可改變。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提供的任何參考數字用以有助於參考描述及圖式閱讀申請專利範圍,且並不限制由申請專利範圍表示的保護範疇。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在具有至少一個圓形針床的一圓編機上製造具有兩個腿片及一個本體之一編織物件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使用連續運動編織一第一腿片;從該第一腿片之一末端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一第一凹處,該第一凹處形成該本體之一第一側部分;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本體之一中心部分;從該本體之該中心部分開始直至一第二腿片之一起始緯圈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一第二凹處;從該起始緯圈開始,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第二腿片;在編織該本體之至少一部分時於該織物中產生一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在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本體之至少一個部分期間,當結束一各別緯圈時中斷或切割各個饋料源之紗以產生該開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在編織該本體之該部分期間,當形成該開口時,該圓形針床旋轉的次數等於形成該開口之中斷緯圈之數目的兩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至第17項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開口周圍施加一較佳彈性邊緣之步驟。
  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全部所述編織步驟皆係使用一偶數數目之饋料源進行,較佳地使用至少兩個饋料源,更佳地使用至少四個饋料源,且其中較佳地全部所述編織步驟皆係使用至少一個S紗及至少一個Z紗進行。
  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該本體之該中心部分具有藉由複數個圓形針腳緯圈所形成的一筒狀結構。
  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所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該第一凹處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從該第一腿片之最後緯圈開始,逐漸減少操作針之數目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局部緯圈之一第一序列,由此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直至一具有最小長度之局部緯圈;從該具有最小長度之局部緯圈開始,逐漸增加操作針之數目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局部緯圈之一第二序列,由此形成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局部緯圈,直至形成一完整緯圈;其中,在已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一序列及局部緯圈之該第二序列之各個局部緯圈後,切割已形成各個局部緯圈之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在已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一序列之後及在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二序列之前,經由整個圓形針床使用至少一個饋料源之紗編織一完整緯圈。
  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所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該本體之一中心部分之步驟係使用整個圓形針床來編織織物之一筒狀部分而進行。
  1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所述使用連續運動編織織物之該第二凹處之步驟包含以下步驟:從該本體之該中心部分之最後完整緯圈開始,逐漸減少操作針之數目地編織局部緯圈之一第三序列,由此形成具有逐漸減小的長度之局部緯圈,直至一具有最小長度之局部緯圈;從該具有最小長度之局部緯圈開始,逐漸增加操作針之數目地編織局部緯圈之一第四序列,由此形成具有逐漸增大的長度之緯圈,直至再次使整個圓形針床投入操作;其中,在已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三序列及局部緯圈之該第四序列之各 個局部緯圈後,切割已形成該各個局部緯圈之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在已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三序列之後及在編織局部緯圈之該第四序列之前,經由整個圓形針床編織一完整緯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第8項、第10項、第11項及第8項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中操作針之數目之逐漸減小係藉由在所述局部緯圈之各個末端處使固持所述紗之切割末端之複數個針停止操作來進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所述複數個針包含至少三個針,且較佳地由三個針組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或第13項之方法,其中操作針之數目的逐漸增大係藉由在所述局部緯圈之各個末端處再次使各別複數個針投入操作來進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或第13項或第14項之方法,其中在所述局部緯圈之各個末端處停止工作的複數個針各包含一中間針,該中間針進入低位置以形成一浮動線圈,及鄰近該中間針的兩個針,所述兩個針進入固持位置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第14項或第14項之方法,其中所述複數個針包含三個針,且其中在各個三個一組的針中,使該中間針進入低位置以形成一浮動線圈,且使兩個剩餘的末端針進入固持位置。
  1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切割該本體之至少該中心部分以形成一開口之步驟。
  1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一或多項之方法,其包含封閉所述腿片之末端之步驟。
TW103126354A 2013-09-11 2014-08-01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TW201520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213A ITFI20130213A1 (it) 2013-09-11 2013-09-11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indumento a maglia con un'apertura formata durante la tessitur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393A true TW201520393A (zh) 2015-06-01

Family

ID=4951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6354A TW201520393A (zh) 2013-09-11 2014-08-01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IT (1) ITFI20130213A1 (zh)
TW (1) TW201520393A (zh)
WO (1) WO20150361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42205B2 (en) 2016-10-20 2020-11-24 Nike, Inc. Apparel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CN110656429B (zh) * 2019-09-27 2023-10-10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移圈不脱散的纬编竖向网洞组织及编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5361A (en) * 1968-01-16 1971-06-16 Pretty Polly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rticles of clothing
DE1813000A1 (de) * 1968-12-06 1970-07-16 Falke Rohen Fa Franz Vorrichtung zum Auftrennen von Damenfeinstruempfen,aus denen durch Vernaehen an den Trennkanten Damenfeinstrumpfhosen hergestellt werden
DE1900189A1 (de) * 1969-01-03 1970-07-30 Vatter Nachf Kg J H Auf einer mehrsystemigen Einzylinder- oder Doppelzylinder-Strumpfrundstrickmaschine gestrickte Damen-,Herren- und Kinder-Strumpfhos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US3802229A (en) * 1972-04-10 1974-04-09 Pilot Res Corp Seamless garment with partial and full course fashioning and method
ZA75140B (en) * 1975-01-09 1976-01-28 Prenihan Ag Nether gar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FI20130213A1 (it) 2015-03-12
WO2015036165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173B (zh) 用於製造包含軀幹與腿部之編織物的方法與機器及由此獲得之物品
CN102373568B (zh) 衣料用筒状针织品和袜子
EP2982786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ed fabric
CN102333912A (zh) 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KR101232701B1 (ko) 몸통 통모양부에 트임부를 구비하는 니트웨어 및 그편성방법
TWI669425B (zh) 花邊編織物
CN102851866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0435679C (zh) 具有高支撑特性的无缝手套
BR112016020733B1 (pt) Vestimenta de cobertura para os pés e método para fabricar tal vestimenta de cobertura para os pés
TW201441442A (zh) 編織物之編織方法
TW201520393A (zh)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
CN105408538B (zh) 生产针织制品的方法以及由此生产的制品
CN100362155C (zh) 具有前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带前领的针织物
US2018030584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aschel Lace Knitted Fabric
TW201600670A (zh) 用於製造編織物件的方法,及以此方法製造的物件
ITMI20132130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aperture o buchi in un tessuto a maglia in trama con una macchina per maglieria per lavorazioni ad intarsio, utilizzando una sola alimentazione o caduta.
JP6293965B1 (ja) 編レース
CN104005167A (zh) 斜纹针织品、编织方法及其应用
JP6175279B2 (ja) 下半身用肌着及び下半身用肌着に用いられるフライス編地
JP2011144479A (ja) 連続生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CN112368435A (zh) 蕾丝针织物
ITFI20130139A1 (it)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un indumento a maglia e indumento cosi prodotto"
JP2018150636A (ja) レース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