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2687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2687A
CN105392687A CN201480040796.1A CN201480040796A CN105392687A CN 105392687 A CN105392687 A CN 105392687A CN 201480040796 A CN201480040796 A CN 201480040796A CN 105392687 A CN105392687 A CN 105392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r
resin pins
hole
plate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7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2687B (zh
Inventor
田中英治
今垣进
星野茂
布村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92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6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 B62D1/18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the entire column being tiltable as a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树脂销(61)插入穿过第一板(30)中的第一树脂销插入孔(66)以及第二板(32)中的第二树脂销插入孔(67)以将第二板(32)联接至第一板(30)上的预定位置,并且树脂销(61)在二次碰撞期间经历剪切和断裂,并且使第二板(32)沿柱移动方向从所述预定位置分离。沿着第一板(30)的上表面(30a)的滑动板(43)具有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能够通过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在视觉上确认树脂销。高硬度的套环(62)被第二板(32)接纳,套环(62)放置在第一树脂销插入孔(66)中并且配合在树脂销(61)的轴部(64)上。在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期间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沿柱移动方向所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设置有轴向弹性突出部(81),树脂销(61)通过轴向弹性突出部(81)向滑动板(43)施加挤压偏压力。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转向装置中,在车辆与另一车辆碰撞的一次碰撞之后,发生驾驶员与方向盘相撞的二次碰撞。为了吸收二次碰撞中的冲击,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转向柱的一部分从车身释放并且沿柱轴方向移动。
在专利文献1的图9中,例如,平行于柱轴方向延伸的一对接合切口设置在固定至车身的车身侧托架中。柱侧托架相应地由接合切口通过由多个接合销保持的一对接合盒支撑。接合盒通过分别穿过接合切口的螺栓联接并固定至柱侧托架。
在二次碰撞时,保持接合盒的多个接合销断裂,由此导致接合盒从对应的接合切口释放,并且导致螺栓、接合盒以及柱托架沿柱轴方向彼此共同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2-12153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接合销在接合销的容置空间中在轴向方向上具有间隙时,在二次碰撞时接合销的姿态是不稳定的,并且存在例如接合销沿柱移动方向滚落(所谓的落下)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接合销不能被平稳地剪断,并且因此存在不能获得稳定的冲击载荷吸收的可能性。
本申请的发明者首先考虑到的是设置将树脂销的上侧封闭并且在二次碰撞时沿柱移动方向移动的滑动板,并且弹性斥力被设置在树脂销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施加至滑动板。然而,当树脂销的上侧被滑动板覆盖时,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检查树脂销是否被附接了。因此,考虑在滑动板中设置用于视觉检查树脂销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然而,要注意的是,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在二次碰撞中在轴向弹性突出部上方经过的情况下,轴向突出部会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从而可以预见到由于释放载荷受影响(增大)而导致新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述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可以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抑制树脂销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其包括: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固定至车身侧构件并且包括第一板,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第一树脂销穿过孔和第一螺栓穿过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孔由沿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孔构成;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构造成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联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构造成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使得在二次碰撞时,所述可移动托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相对的第二板,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第二树脂销穿过孔和第二螺栓穿过孔;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滑动板和悬吊螺栓,在所述滑动板中,沿着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螺栓穿过孔和树脂销视觉检查孔;所述悬吊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栓穿过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孔,以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联接在一起,从而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所述悬吊结构能够在二次碰撞时沿对应的柱移动方向移动;树脂销,所述树脂销具有轴向端面,所述轴向端面与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相对,并且所述树脂销穿过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和所述第二树脂销穿过孔,以将所述第二板联接至所述第一板的预定位置,并且所述树脂销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使所述第二板从所述预定位置沿所述柱移动方向释放;以及套环,所述套环以所述套环被由所述悬吊机构悬吊的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接纳的状态配合至所述树脂销,并且所述套环的硬度比所述树脂销的硬度高,其中,在所述树脂销和所述套环中的一者中,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设置有弹性突出部,所述弹性突出部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地迫压所述滑动板并且沿轴向方向突出。
根据该构型,在所述树脂销和所述套环中的一者中,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设置有直接或间接地迫压所述滑动板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因此,可以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抑制树脂销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的内周以及所述套环的外周可以形成为沿垂直于所述柱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形,从而使所述套环的旋转被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限制,所述树脂销可以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所述头部凸缘可以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弹性突出部可以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布置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的位置处,并且,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套环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旋转限制凸部可以配合至设置在另一个表面上的旋转限制凹部,由此限制所述树脂销与所述套环的相对旋转。
根据该构型,套环的旋转由第一树脂销穿过孔限制,并且树脂销的旋转由套环限制。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
树脂销可以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的内周可以包括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与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外周上的平坦部接合,由此限制所述树脂销的旋转;所述头部凸缘可以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弹性突出部可以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布置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的位置处。
根据该构型,树脂销的旋转由第一树脂销穿过孔直接地限制。因此,可以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可靠地防止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
树脂销可以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所述头部凸缘可以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弹性突出部可以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根据该构型,树脂销的头部凸缘具有与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套环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轴向弹性突出部不设置在第一表面上,而是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绝不可能发生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
套环可以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布置在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中并且压配合至所述树脂销;以及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布置在所述第二树脂销穿过孔中并且松配合至所述树脂销,并且所述弹性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的相对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根据该构型,轴向弹性突出部设置在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相对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因此,绝不可能发生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可以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可以通过所述套环视觉检查区域能够在视觉上对所述套环的一部分进行检查。
根据该构型,通过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不仅可以检查树脂销是否附接了,而且可以检查套环是否附接了。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
[图2]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沿图1中的线Ⅱ-Ⅱ截取的截面。
[图3]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托架、一对悬吊机构以及联接/分离机构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图5为固定托架、一对悬吊机构以及联接/分离机构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示出了图4中的滑动板的局部剖面图。
[图6]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中的树脂销和套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8]图8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9]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前后方向(柱移动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0]图10为二次碰撞时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通过剪断树脂销而使第二板沿柱移动方向从第一板的预定位置释放的状态。
[图11]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中的树脂销和套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12]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前后方向(柱移动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3]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中的树脂销和套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14]图14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前后方向(柱移动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5]图1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中的滑动板、树脂销和套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16]图16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7]图1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8]图1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19]图19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包括树脂销的轴线的截面。
[图20]图20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结构中的滑动板和树脂销以及套环的局部剖切的示意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构型的示意图。参照图1,转向装置1包括:转向轴3,转向轴3联接至诸如方向盘之类的转向构件2;中间轴5,中间轴5通过万向节4联接至转向轴3;小齿轮轴7,小齿轮轴7通过万向节6联接至中间轴5;以及用作转向轴的齿条轴8,齿条轴8具有与设置在小齿轮轴7的端部附近的小齿轮7a啮合的齿条8a。
转向机构A1由包括小齿轮轴7和齿条轴8的齿条齿轮机构构成。齿条轴8由固定至车身侧构件9的壳体10支撑,以便能够在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动。齿条轴8的端部未示出,但通过对应的拉杆和对应的转向节臂连接至相应的转向轮。
转向轴3具有上轴11和下轴12,上轴11和下轴12通过使用例如花键联轴器而彼此连接,以便能够共同旋转并且能够在轴向上相对地移动。转向轴3由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14的转向柱15经由未示出的轴承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转向柱15包括管状上护套16(可移动护套)和管状下护套17以及壳体18,其中,管状上护套16和管状下护套17彼此配合,以便能够在轴向上相对地移动,壳体18连接至下护套17的轴向下端。壳体18中容置有减速机构20,该减速机构20减小用于辅助转向的电动马达19的动力并且将减小的动力传递至下轴12。减速机构20具有驱动齿轮21和从动齿轮22,其中,驱动齿轮21以能够共同旋转的方式联接至电动马达19的旋转轴(未示出),从动齿轮22与驱动齿轮21啮合,以与下轴12共同旋转。
尽管将参照转向装置1应用于电动转向装置的示例描述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手动转向装置。尽管将参照转向装置1为能够倾斜调节的示例描述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未设置有倾斜调节功能的转向装置或者能够倾斜调节且能够伸缩调节的转向装置。
如图2中所示,图2为示意性截面图,转向装置1包括一对悬吊机构T1、T2,其中,上护套16由固定托架23通过用作可移动托架的倾斜托架24悬吊。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中所示,用作可移动托架的倾斜托架24经由用作所述一对悬吊机构T1、T2的悬吊轴的悬吊螺栓25从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的固定托架23悬吊。相比之下,柱托架26固定至转向柱15的上护套16。
如图1和图2中所示,转向装置1包括锁定机构29,该锁定机构29基于在操作杆27上执行的操作、经历倾斜调节的柱托架26的位置(因此,基于上护套16和转向构件2的位置)通过使用紧固轴28经由倾斜托架24而被锁定或被解锁。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倾斜托架24包括一对侧板41。如图2中所示,柱托架26具有槽形形状,该柱托架26包括分别与倾斜托架24的所述一对侧板41相对的一对侧板71并且包括联接板72,所述一对侧板71的下端通过该联接板72彼此联接。
参照图2,紧固轴28由穿过倾斜托架24和柱托架26的侧板41、71的螺栓构成。当拧到紧固轴28上的螺母73通过使操作杆27旋转的操作而旋转时,侧板41、71一起紧固在用作紧固轴28的螺栓的头部与螺母73之间,由此锁定侧板41、71。因此,转向构件2在倾斜调节之后的位置被锁定,并且实现了倾斜锁定。
转向装置1包括联接/分离机构R1,固定托架23的第一板30和倾斜托架24的第二板32通过联接/分离机构R1彼此联接,并且联接/分离机构R1在二次碰撞时使第二板32沿如图10中所示的柱移动方向X1从第一板30的预定位置(如图9中所示)释放。
如图2和图4以及图5中所示,图2和图4以及图5为局部剖切的示意性平面图,在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联接/分离机构R1布置在一对悬吊机构T1、T2之间(也就是说,布置在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一对第一螺栓穿过孔31之间,并且所述一对第一螺栓穿过孔31位于固定托架23的第一板30中)。具体地,在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联接/分离机构R1布置在所述一对第一螺栓穿过孔31之间(也就是说,一对悬吊螺栓25之间)的中间位置。
参照图1,固定托架23包括第一板30,该第一板30平行于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X1(对应于转向轴3的轴向方向)。在第一板30中,形成有由平行于柱移动方向X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用于悬吊机构T1、T2的第一螺栓穿过孔31。相比之下,倾斜托架24(可移动托架)包括与第一板30相对的第二板32。在第二板32中,形成有与第一螺栓穿过孔31的一部分相对、用于悬吊机构T1、T2的第二螺栓穿过孔33。
悬吊螺栓25由穿过第一板30的第一螺栓穿过孔31以及第二板32的第二螺栓穿过孔33且与螺母34相拧的螺栓构成。与螺母34配合以使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彼此联接的悬吊螺栓25经由倾斜托架24(可移动托架)和柱托架26悬吊上护套16(可移动护罩)。在二次碰撞时,悬吊螺栓25能够与倾斜托架24(可移动托架)、柱托架26以及上护罩16一起沿着第一螺栓穿过孔31在柱移动方向X1上移动。
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4的下托架35支撑用作枢转轴的倾斜中心轴36。倾斜中心轴36经由转向柱15的壳体18来支撑下护罩17,以便下护罩17能够绕倾斜中心轴36摆动。
如图2和图3中所示,悬吊机构T1、T2中的每个悬吊机构由悬吊螺栓25、板簧42和螺母34等构成,板簧42由例如碟簧形成。联接/分离机构R1由在二次碰撞时被剪断的树脂销61以及配合至树脂销61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一部分的套环62构成,并且套环62的外周形成为例如长圆形形状的横向较长的形状。可以使用诸如铁之类的金属作为套环62的材料,或者可以使用硬度比树脂销61高的树脂、陶瓷等作为套环62的材料。例如,树脂销61可以由聚缩醛树脂(POM)形成,而套环62可以由硬度比聚缩醛树脂高的聚酰胺树脂(PA)形成。
参照图3,固定托架23包括从第一板30的一对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一对侧板37以及分别从一对侧板37向外且横向地延伸的一对附接板38。固定托架23由例如金属板工件形成。附接板38通过分别穿过设置在附接板38中的螺杆穿过孔39(见图3和图4)的固定螺栓40(见图4)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因此,如图1中所示,固定托架23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
参照图2至图4,在固定托架23的第一板30中,与所述一对悬吊螺栓25对应地,成对地形成有第一螺栓穿过孔31。所述一对第一螺栓穿过孔31平行于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X1延伸,并且在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上彼此分离。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倾斜托架24(可移动托架)由例如金属板工件形成。倾斜托架24包括第二板32以及从第二板32的一对侧边缘向下延伸的一对侧板41,并且形成为槽状形状。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二板32联接至侧板41处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弧形。
在倾斜托架24的第二板32中,与所述一对悬吊螺栓25对应地,成对地设置有第二螺栓穿过孔33。悬吊螺栓25中的每个悬吊螺栓依次穿过由例如碟簧形成的环形板簧42、滑动板43的对应的第三螺栓穿过孔44、第一板30的对应的第一螺栓穿过孔31以及第二板32的对应的第二螺栓穿过孔33,并且然后与螺母34相拧。根据该构型,悬吊螺栓25悬吊倾斜托架24。
如图3和图4中所示,滑动板43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板构成,并且如图2中所示,插置在板簧42与第一板30的上表面30a之间。在滑动板43中,至少位于第一板30那一侧的表面由诸如氟树脂之类的低摩擦材料形成。也就是说,整个滑动板43可以由低摩擦材料形成,或者滑动板43的位于第一板30那一侧的表面可以由低摩擦材料覆盖。
如图3和图9中所示,在二次碰撞时减小了对第二板32沿柱移动方向X1相对于第一板30的运动的滑动阻力的第一插置板45和第二插置板46插置在第一板30与第二板32之间。
第一插置板45构成槽状单元45U,槽状单元45U与为第二板32的在柱移动方向X1上的端部的第一端部321接合。也就是说,单元45U包括:第一插置板45,第一插置板45沿着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以及第一板30的下表面30b延伸;相对板47,相对板47与第一插置板45相对并沿着第二板32的下表面32b延伸;以及联接板48,联接板48联接第一插置板45与相对板47并且抵靠第二板32的在柱移动方向X1上的边缘。
在第一插置板45中,至少位于第一板30那一侧的表面由诸如氟树脂之类的低摩擦材料形成。也就是说,第一插置板45或单元45U可以由低摩擦材料形成,或者第一插置板45的位于第一板30那一侧的表面可以由低摩擦材料覆盖。
第二插置板46构成与第二端部302以及第二端部322接合的单元46U,其中,第二端部302为第一板30的与柱移动方向X1相反的端部,第二端部322为第二板32的与柱移动方向X1相反的端部。也就是说,单元46U包括第二插置板46和相对板49,其中,第二插置板46沿着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以及第一板30的下表面30b延伸,相对板49与第二插置板46相对并且沿着第一板30的上表面30a延伸。单元46U还包括联接板50和接合部51,其中,联接板50联接第二插置板46与相对板49并且抵靠第一板30的与柱移动方向X1相反的边缘,接合部51与第二板32的第二端部322以钩挂的方式接合,并且具有例如钩形形状。
在第二插置板46中,至少位于第二板32那一侧的表面由诸如氟树脂之类的低摩擦材料形成。也就是说,第二插置板46或单元46U可以由低摩擦材料形成,或者第二插置板46的位于第二板32那一侧的表面可以由低摩擦材料覆盖。
如图2和图3中所示,悬吊螺栓25中的每个悬吊螺栓包括:头部52;大直径部53,大直径部53与头部52是连续的,并且大直径部53的直径比头部52的直径小;小直径部54,小直径部54与大直径部53是连续的,并且小直径部54的直径比大直径部53的直径小;阶梯部55,阶梯部55形成在大直径部53与小直径部54之间;以及螺纹部56,螺纹部56设置在小直径部54中。头部52中设置有具有例如六边形孔形状的工具接合部57。
如图2中所示,大直径部53穿过环形板簧42、滑动板43的第三螺栓穿过孔44以及第一板30的第一螺栓穿过孔31。阶梯部55抵靠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以被上表面32a接纳。第二板32被按压地保持在阶梯部55与螺母34之间,并且悬吊螺栓25和第二板32被固定。
头部52与阶梯部55之间的距离H1(对应于大直径部53的轴长度)比插置在第一板30与第二板32之间的第一插置板45的厚度(或者第二插置板46的厚度)、第一板30的厚度、沿着第一板30的上表面30a延伸的滑动板43的厚度、以及板簧42在最大压缩状态下的厚度的总和大。因此,板簧42通过滑动板43将第一板30朝向第二板32弹性地迫压。
如图4中所示,在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第一板30的用于联接/分离机构R1的树脂销61放置在用于悬吊机构T1、T2的第一螺栓穿过孔31之间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在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树脂销61放置在所述一对悬吊螺栓25之间。
如图5中所示,图5为图4的滑动板43的局部剖切图,第一板30的用于联接/分离机构R1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形成为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横向长孔。因此,在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套环62的外周与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的内周之间设置有间隙S1、S2。
参照图2、图7和图8,图7为联接/分离机构R1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沿着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截取的联接/分离机构R1的截面图,联接/分离机构R1的树脂销61包括头部凸缘63和柱状轴部64,该头部凸缘63具有例如圆形截面,柱状轴部64的直径比头部凸缘63的直径小。
如图8中所示,滑动板43放置成覆盖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的上侧,从而防止树脂销61向上滑出。在滑动板43中,比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的外径小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形成为与头部63相对。在组装联接/分离机构R1之后,当通过滑动板43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观察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时,可以容易地确定是否发生了诸如树脂销61的附接失败之类的工作缺陷。
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以及大部分套环62插入在固定托架23的第一板30的用于联接/分离机构R1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中。套环62的一部分从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突出。在树脂销61的轴部64中,从套环62突出的部分穿过倾斜托架24(可移动托架)的第二板32的用于联接/分离机构R1的第二树脂销穿过孔67。
头部凸缘63具有与滑动板43相对的第一表面631以及与套环62的第一端面621(上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632。如图6和图7中所示,沿树脂销61的轴向方向突出的多个弹性突出部81放置在下述位置中:该位置在平面图中在最初的附接状态下不与滑动板43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干涉,并且该位置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沿柱移动方向X1经过的范围。具体地,多个弹性突出部81环形地布置,使得所述多个弹性突出部81在平面图中以固定的间隔布置在围绕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的圆周上,并且该阶段位于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沿柱移动方向X1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如图8中所示,多个弹性突出部81在突出部被弹性压缩的状态下与滑动板43的下表面接触,并且借助于弹性斥力直接按压和迫压滑动板43。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头部凸缘63的第二表面632上设置有朝向套环62的第一端面621突出的至少一个旋转限制凸部82。另外,在套环62的第一端面621上设置有与旋转限制凸部82接合的旋转限制凹部83。当旋转限制凸部82与旋转限制凹部83接合时,限制了树脂销61与套环62的相对旋转(绕树脂销61的中心轴线的旋转)。
相比之下,如图6中所示,套环62的外周形成为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诸如长圆形形状之类的横向长形形状,并且套环62的外周并且配合至第一板30中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其中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为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横向长孔。因此,套环62的旋转被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限制。也就是说,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通过套环62限制树脂销61绕树脂销61的中心轴线旋转。
如图6、图7和图8中所示,树脂销61的轴部64插入在套环62的中心孔623中。如图6中所示,套环62的外径制成为比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的外径大。如图8中所示,套环62的第一轴向端面621抵靠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并且套环62的第二轴向端面622被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接纳(其中,第二板32为由悬吊机构T1、T2悬吊的构件),由此防止树脂销61和金属套环62滑出到第二板32的下侧。
如图9至图10中所示,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61的轴部64通过由于第二板32相对于第一板30的运动而产生的套环62的第二端面622和第二板32的匹配表面之间的移位而被剪切。也就是说,轴部64的一部分641与其余的部分分离。由套环62的第二端面622的内周边缘构成的剪切边缘具有弧形形状,并且由第二板32的第二树脂销穿过孔67的边缘部构成的剪切边缘也具有弧形形状。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树脂销61中,向滑动板43施加弹性斥力(按压和迫压力)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设置在下述位置处:该位置在初始附接状态下不与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干涉,并且该位置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沿柱移动方向X1经过的范围。因此,可以在二次碰撞时抑制树脂销61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中。因此,可以抑制在二次碰撞时由于卡在树脂销61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与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之间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具体地,彼此配合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的内周与套环62的外周形成为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形,并且套环62的旋转因此被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限制。此外,由于旋转限制凸部82与旋转限制凹部83之间的接合,树脂销61的旋转被套环62限制。因此,在二次碰撞时,可以可靠地防止树脂销61绕中心轴线旋转以使弹性突出部81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中。可以尽可能地稳定树脂销61在二次碰撞时的姿态。
尽管未示出,但是旋转限制凸部可以设置在套环62的第一端面621上,而旋转限制凹部可以设置在头部凸缘63的第二表面632上。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R1A中的树脂销61A和套环62A的分解立体图。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前后方向(柱移动方向X1)上的包括树脂销61A的轴线的截面。
参照图11和图12,树脂销61A包括穿过环形套环62A的中心孔62A3)的柱状轴部64A以及联接至轴部64A的一端的头部凸缘63A。头部凸缘63A具有如图12中所示的与滑动板43相对的第一表面63A1以及与套环62A的第一端面62A1相对的环形第二表面63A2。
在头部凸缘63A的第二表面63A2上形成有多个轴向弹性突出部81A,所述多个轴向弹性突出部81A沿周向方向以固定的间隔环形地布置在围绕轴部64A的圆周上。弹性突出部81A在突出部被弹性压缩的状态下与套环62A的第一端面62A1接触,并且向套环62A施加弹性斥力。因此,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的第一表面63A1被朝向滑动板43迫压,并且套环62A的第二端面62A2被朝向第二板32的上表面32a迫压。
头部凸缘63A和大部分套环62A插入在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中。轴部64A的一部分从套环62A突出并且插入在第二板32的第二树脂销穿过孔67A中。
套环62A由硬度比树脂销61A高的树脂、陶瓷、金属等形成。例如,树脂销61A可以由聚缩醛树脂(POM)形成,而套环62A可以由硬度比聚缩醛树脂高的聚酰胺树脂(PA)形成。
在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具有与滑动板43相对的第一表面63A1以及与套环62A相对的第二表面63A2,并且轴向弹性突出部81A不是设置在第一表面63A1上而是设置在第二表面63A2上。在突出部被弹性压缩的状态下,弹性突出部81A与套环62A的第一表面62A1接触,其中第二表面62A2被第二板32(被悬吊的构件)接纳。弹性突出部81A经由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的第一表面63A1向滑动板43间接地施加按压和迫压力(弹性斥力)。
决不可能发生设置在不与滑板43相对的第二表面63A2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A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尽管未示出,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套环62A的第一端面62A1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可以抵靠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的第二表面63A2。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R1B中的树脂销90和两段套环(第一套环91和第二套环92)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前后方向(柱移动方向X1)上的包括树脂销90的轴线的截面。
如图13中所示,树脂销90具有柱形形状。滑动板43那一侧上的第一套环91压配合至树脂销90,并且树脂销90和第一套环91沿轴向方向一体地移动。第二板32(被悬吊的构件)那一侧上的第二套环92松配合至树脂销90,并且树脂销90和第二套环92沿轴向方向相对地移动。
树脂销90具有沿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901和第二端面902。树脂销90的两端可以形成为圆锥形渐缩的形状,以使得树脂销90能够容易地插入套环91的中心孔913以及套环92(未示出)的中心孔923(未示出)中。
第一套环91和第二套环92两者均具有环形形状。第一套环91具有沿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911和第二端面912。第二套环92具有沿轴向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921和第二端面922。
套环91、92由硬度比树脂销90高的树脂、陶瓷、金属等形成。例如,树脂销90可以由聚缩醛树脂(POM)形成,而套环91、92可以由硬度比聚缩醛树脂高的聚酰胺树脂(PA)形成。
如图14中所示,第一套环91放置在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中,而第二套环92放置在第二树脂销穿过孔67中。第一套环91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面911以及树脂销90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面901与滑动板43相对。树脂销90的第一端面901可以与第一套环91的第一端面911齐平或者从第一套环91的第一端面911朝向滑动板43突出。第一套环91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面912与第二套环92的第一端面921相对。设置在第一套环91的第二端面912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B抵靠第二套环92的第二端面921。
沿着第二板32的下表面32b设置有下板93。下板93通过未在图14中示出的悬吊机构(对应于图1的悬吊机构T1、T2)的悬吊螺栓与滑动板43共同固定。用作滑动板的下板93在二次碰撞时与第二板32和滑动板43一起沿柱移动方向X1滑动。另外,下板93(对应于由悬吊机构T1、T2悬吊的构件)接纳树脂销90的下端面以及第二套环92的第二端面922并将其支撑成使得联接/分离机构R1B不会落下。
在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9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套环91和第二套环92沿树脂销90的轴向方向以两段堆叠,其中,第一套环91放置在滑动板43那一侧上并压配合至树脂销90,第二套环92放置在第二板32(对应于被悬吊的构件)那一侧上并松配合至树脂销90,并且迫压第二套环92的第一端面921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B设置在第一套环91的第二端面912上。
根据该构型,第二套环92的第二端面922按压并迫压下板93。相比之下,第一套环91的第一端面911以及树脂销90的第一端面901按压并迫压滑动板43。换句话说,弹性突出部81B经由第一套环91以及树脂销90的第一端面901向滑动板43间接地施加按压和迫压力(弹性斥力)。因此,稳定了穿过套环91、92的树脂销90的姿态。另外,绝不可能发生轴向弹性突出部81B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在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轴向弹性突出部81B设置在第一套环91的第二端面912上。替代性地,设置在第二套环92的第一端面921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未示出)可以抵靠第一套环91的第二端面912。
在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套环92被下板93接纳,其中下板93为由悬吊构件T1、T2悬吊的构件。替代性地,第二套环92的第二端面922可以被设置在第二板32(对应于由悬吊构件T1、T2悬吊的构件)的第二树脂销穿过孔67的内周中的阶梯部(未示出)接纳。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滑动板43C以及联接/分离机构R1中的树脂销61和套环62的分解立体图。图16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的包括树脂销61的轴线的截面。
图15和图16的第四实施方式为图7和图8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型不同的构型进行描述。参照图15和图16,第四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不同于图7和图8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圆孔形成的单个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设置在滑动板43中。相比之下,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滑动板43C中形成有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
所述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沿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彼此隔开。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的第一表面631的弹性突出部81放置在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时所述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沿柱移动方向X1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具体地,在二次碰撞中,弹性突出部81在所述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之间经过。
套环62在横向上比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长,并且套环62从头部凸缘63的在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的两侧突出。所述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C1、65C2,可以分别通过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C1、65C2对套环62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也就是说,树脂销61的头部凸缘63的第一表面631的一部分以及套环62的第一端面621的一部分分别通过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在视觉上被检查。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与图8的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可以抑制在二次碰撞时由于在树脂销61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与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和65D之间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C1、65D1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不仅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树脂销61(是否存在缺失部分)而且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套环62(是否存在缺失部分)。因此,可以实现缺陷率低的转向装置。
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中的一者可以被省去。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65D的形状可以不是长孔,而是圆孔或多边形孔,只要形状使得能够在视觉上对树脂销61的一部分以及套环62的一部分进行检查即可。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的包括树脂销61A的轴线的截面。
图17的第五实施方式为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柱移动方向X1上的截面,并且因此,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仅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型不同的构型进行描述。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7,滑动板43E形成有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
套环62A0的外径制成为比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的外径大。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包括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E1、65E2,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处通过所述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E1、65E2在视觉上对套环62的一部分进行检查。也就是说,树脂销61A的头部凸缘63A的第一表面63A1的一部分以及套环62A0的第一端面62A1的一部分在视觉上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E1、65E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被检查。
在图17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与图12的第二实施方式类似,决不可能发生设置在不与滑动板43E相对的第二表面63A2上的轴向弹性突出部81A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E1、65E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不仅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树脂销61A(是否存在缺失部分)而且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套环62A0(是否存在缺失部分)。因此,可以实现缺陷率低的转向装置。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可以为沿柱移动方向X1延伸的长孔。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的所述一对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1、65E2中的一者可以被省去。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E的形状可以不是长孔,而是圆孔或多边形孔,只要形状使得能够对树脂销61A的一部分以及套环62A0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即可。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的包括树脂销90的轴线的截面。
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为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柱移动方向X1上的截面,并且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仅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构型不同的构型进行描述。参照图18,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滑动板43F形成有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包括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F1、65F2,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处对第一套环91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F1、65F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对树脂销90的第一端面901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套环91的第一端面911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
在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与图14的第三实施方式类似,决不可能发生轴向弹性突出部81B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F1、65F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不仅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树脂销90(是否存在缺失部分),而且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第一套环91(是否存在缺失部分)。因此,可以实现缺陷率低的转向装置。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可以为沿柱移动方向X1延伸的长孔。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的所述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F1、65F2中的一者可以被省去。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F的形状可以不是长孔,而是圆孔或多边形孔,只要形状使得能够对树脂销90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套环91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即可。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9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30和第二板32的联接状态的截面图,并且示出了横向方向(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上的包括树脂销90的轴线的截面。
图19的第七实施方式为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仅对与第六实施方式的构型不同的构型进行描述。参照图19,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第二套环92G的外径制成为比第一套环91的外径大。第二套环92G具有分别与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二套环92的第一端面921、第二端面922以及中心孔923对应的第一端面921G、第二端面922G以及中心孔923G。
滑动板43G形成有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包括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G1、65G2,可以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处对第一套环91的一部分和第二套环92G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也就是说,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G1、65G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对树脂销90的第一端面901的一部分、第一套环91的第一端面91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套环92G的第一端面921G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
在图19的第七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与图18的第六实施方式类似,决不可能发生轴向弹性突出部81B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G1、65G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不仅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树脂销90(是否存在缺失部分),而且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第一套环91和第二套环92G(是否存在缺失部分)。因此,可以实现缺陷率低的转向装置。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可以为沿柱移动方向X1延伸的长孔。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的所述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G1、65G2中的一者可以被省去。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G的形状可以不是长孔,而是圆孔或多边形孔,只要形状使得能够对树脂销90的一部分、第一套环9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套环92G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即可。
(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20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中的联接/分离机构R1H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0的第八实施方式为图6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修改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型不同的构型进行描述。
参照图20,树脂销61H的头部凸缘63H具有四个拐角被倒角的矩形形状。头部凸缘63H的外周在提供了沿绕树脂销61H的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微小间隙的同时配合至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轴向弹性突出部81H突出地形成在头部凸缘63H的第一表面63H1的四个拐角中。
在头部凸缘63H的外周的四个平坦部101、102、103、104(对应于矩形的四个侧部)中,沿柱移动方向X1彼此相对的一对平坦部101、102分别与沿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的内周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一对平坦部661、662接合,由此限制了树脂销61H的旋转。也就是说,树脂销61H在不使用套环62H的情况下被直接通过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限制旋转。
另一方面,套环62H的外周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套环62H在可旋转的状态下与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的所述一对平坦部661、662接合。套环62H不被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限制旋转。
切口凹部111至切口凹部114分别形成在头部凸缘63H的外周的平坦部101至平坦部104的中间部中。一对切口凹部111、112沿柱移动方向X1彼此相反,并且另一对切口凹部113、114沿与柱移动方向X1垂直的方向Y1彼此相反。
滑动板43H包括由沿柱移动方向X1延伸的长孔构成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包括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H1、65H2,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H1、65H2使得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处分别通过树脂销61H的头部凸缘63H的一对切口凹部111、112在视觉上对套环62H的第一端面62H1进行检查。
在图20的第八实施方式的部件中,与图6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与图6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根据第八实施方式,与图6的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决不可能发生轴向弹性突出部81H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中的情况。因此,可以抑制由于上述卡住而对释放载荷的影响(释放载荷的增大)。
通过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H1、65H2的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不仅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树脂销61H(是否存在缺失部分)而且可以检查是否附接有套环62H(是否存在缺失部分)。因此,可以实现缺陷率低的转向装置。
另外,树脂销61H直接被第一板30的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限制旋转。因此,与图7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套环62与树脂销61之间不是必须设置有限制树脂销61旋转的旋转限制元件(旋转限制凸部82和旋转限制凹部83),并且因此结构可以被简化。
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可以由沿垂直于柱移动方向X1的方向Y1延伸的长孔构成,并且可以通过所述一对切口凹部113、114在视觉上对套环62H的第一端面62H1进行检查,只要弹性突出部81H布置在避开了在二次碰撞时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沿柱移动方向X1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即可。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的所述一对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5H1、65H2中的一者可以被省去。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H的形状可以不是长孔,而是圆孔或多边形孔,只要形状使得能够对树脂销61H的一部分以及套环62H的一部分在视觉上进行检查即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修改。
本申请以2013年7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49594)以及2013年9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89507)为基础,并且这两个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能够在二次碰撞时抑制树脂销的轴向弹性突出部卡在树脂销视觉检查孔中的转向装置。
附图标记和符号的说明
1…转向装置;2…转向构件;3…转向轴;13…车身侧构件;15…转向柱;16…上护罩(可移动护罩);23…固定托架;24…倾斜托架(可移动托架);25…悬吊螺栓;30…第一板;31…第一螺栓穿过孔;32…第二板(由悬吊机构悬吊的构件);33…第二螺栓穿过孔;34…螺母;42…板簧;43、43C、43E、43F、43G、43H…滑动板;44…第三螺栓穿过孔;61、61A、61H…树脂销;62、62A、62H…套环;621、62A1、62H1…第一端面;63、63A、63H…头部凸缘;631、63A1、63H1…第一表面;632、632A2…第二表面;64、64A…轴部;65、65C、65D、65E、65F、65G、65H…树脂销视觉检查孔;65C1、65D1、65E1、65E2、65F1、65F2、65G1、65G2、65H1、65H2…套环视觉检查区域;66…第一树脂销穿过孔;661、662…平坦部;67…第二树脂销穿过孔;81、81A、81B…(轴向)弹性突出部;82…旋转限制凸部;83…旋转限制凹部;90…树脂销;901…第一端面;91…第一套环;912…第二端面(相对表面);92、92G…第二套环;921、921G…第一端面(相对表面);93…下板(由悬吊机构悬吊的构件);101至104…平坦部;111至114…切口凹部;R1、R1A、R1B、R1H…联接/分离机构;T1、T2…悬架机构;X1…柱移动方向;Y1…与柱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Claims (6)

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固定至车身侧构件并且包括第一板,在所述第一板中形成有第一树脂销穿过孔和第一螺栓穿过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孔由沿二次碰撞时的柱移动方向延伸的长孔构成;
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构造成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端联接有转向构件;
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构造成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使得在二次碰撞时,所述可移动托架与所述可移动护罩一起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板的下表面相对的第二板,在所述第二板中形成有第二树脂销穿过孔和第二螺栓穿过孔;
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包括滑动板和悬吊螺栓,在所述滑动板中,沿着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三螺栓穿过孔和树脂销视觉检查孔;所述悬吊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栓穿过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孔和所述第二螺栓穿过孔,以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联接在一起,从而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所述悬吊结构能够在二次碰撞时沿对应的柱移动方向移动;
树脂销,所述树脂销具有轴向端面,所述轴向端面与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相对,并且所述树脂销穿过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和所述第二树脂销穿过孔,以将所述第二板联接至所述第一板的预定位置,并且所述树脂销构造成在二次碰撞时使所述第二板从所述预定位置沿所述柱移动方向释放;以及
套环,所述套环以所述套环被由所述悬吊机构悬吊的构件直接或间接地接纳的状态配合至所述树脂销,并且所述套环的硬度比所述树脂销的硬度高,其中,
在所述树脂销和所述套环中的一者中,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经过的范围的位置处设置有弹性突出部,所述弹性突出部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地迫压所述滑动板并且沿轴向方向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的内周以及所述套环的外周形成为沿垂直于所述柱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形,从而使所述套环的旋转被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限制,
所述树脂销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
所述头部凸缘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弹性突出部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布置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的位置处,并且
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套环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上的旋转限制凸部配合至设置在另一个表面上的旋转限制凹部,由此限制所述树脂销与所述套环的相对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销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
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的内周包括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与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外周上的平坦部接合,由此限制所述树脂销的旋转,
所述头部凸缘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
所述弹性突出部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一表面中布置在避开所述树脂销视觉检查孔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树脂销包括穿过所述套环的轴部以及联接至所述轴部的一端的头部凸缘,
所述头部凸缘具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套环的端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
所述弹性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头部凸缘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套环包括: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布置在所述第一树脂销穿过孔中并且压配合至所述树脂销;以及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布置在所述第二树脂销穿过孔中并且松配合至所述树脂销,并且
所述弹性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的相对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以树脂销视觉检查孔包括套环视觉检查区域,通过所述套环视觉检查区域能够在视觉上对所述套环的一部分进行检查。
CN201480040796.1A 2013-07-18 2014-07-17 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26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9594 2013-07-18
JP2013149594 2013-07-18
JP2013-189507 2013-09-12
JP2013189507A JP6103536B2 (ja) 2013-07-18 2013-09-12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CT/JP2014/068995 WO2015008816A1 (ja) 2013-07-18 2014-07-17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687A true CN105392687A (zh) 2016-03-09
CN105392687B CN105392687B (zh) 2017-04-19

Family

ID=52346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79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2687B (zh) 2013-07-18 2014-07-17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11792B2 (zh)
EP (1) EP3023319B1 (zh)
JP (1) JP6103536B2 (zh)
CN (1) CN105392687B (zh)
WO (1) WO20150088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8070B2 (en) * 2014-02-27 2018-06-05 Kyb Corporation Steering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802A (zh) * 2002-05-08 2005-07-2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
CN101104416A (zh) * 2006-07-12 2008-01-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系统
US20080284150A1 (en) * 2007-05-17 2008-11-20 Nsk Ltd. Steering system
CN102481945A (zh) * 2010-06-16 2012-05-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的支承装置
JP2012121538A (ja) * 2010-11-16 2012-06-28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
CN102811896A (zh) * 2011-03-18 2012-12-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US20130133460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Fuji Kiko Co., Ltd.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9116A (en) * 1997-12-08 1999-05-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nnection for energy-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JP4062187B2 (ja) * 2003-06-27 2008-03-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衝撃吸収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取付構造
JP4897541B2 (ja) * 2007-03-30 2012-03-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衝撃吸収式操舵装置
US8627742B2 (en) * 2008-04-04 2014-01-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with shearable jacket connector
WO2012053319A1 (ja) * 2010-10-22 2012-04-2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WO2012060193A1 (ja) * 2010-11-02 2012-05-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
EP2639135B1 (en) 2010-11-12 2018-07-11 NSK Ltd. Support device for steering column
US8534705B2 (en) * 2010-12-21 2013-09-17 Nsk Ltd. Steering column support apparatus
JP2013001242A (ja) * 2011-06-16 2013-01-07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16839B2 (ja) * 2011-11-18 2015-05-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EP2876022B1 (en) * 2012-07-23 2017-08-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2014040181A (ja) * 2012-08-22 2014-03-06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46321B2 (ja) * 2013-01-22 2016-01-2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チルト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71725B2 (ja) * 2013-01-30 2016-08-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021107B2 (ja) * 2013-01-30 2016-11-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150333B2 (ja) * 2013-01-30 2017-06-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115769B2 (ja) * 2013-05-24 2017-04-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802A (zh) * 2002-05-08 2005-07-2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
CN101104416A (zh) * 2006-07-12 2008-01-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系统
US20080284150A1 (en) * 2007-05-17 2008-11-20 Nsk Ltd. Steering system
CN102481945A (zh) * 2010-06-16 2012-05-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的支承装置
JP2012121538A (ja) * 2010-11-16 2012-06-28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
CN102811896A (zh) * 2011-03-18 2012-12-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US20130133460A1 (en) * 2011-11-29 2013-05-30 Fuji Kiko Co., Ltd.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8816A1 (ja) 2015-01-22
JP2015037923A (ja) 2015-02-26
JP6103536B2 (ja) 2017-03-29
US9511792B2 (en) 2016-12-06
EP3023319B1 (en) 2017-10-25
CN105392687B (zh) 2017-04-19
US20160176435A1 (en) 2016-06-23
EP3023319A4 (en) 2016-08-10
EP3023319A1 (en)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14802A1 (en) Steering-column device
WO2014208573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346482B2 (en) Steering-column device
EP1854699A2 (en) Tliting and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able locking member
US9381936B2 (en) Steering-column device
WO2014199963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392687A (zh) 转向装置
CN105377667A (zh) 转向装置
EP3009326B1 (en) Steering device
JP2014240220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