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1923A -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1923A
CN105391923A CN201510579934.XA CN201510579934A CN105391923A CN 105391923 A CN105391923 A CN 105391923A CN 201510579934 A CN201510579934 A CN 201510579934A CN 105391923 A CN105391923 A CN 10539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y
mentioned
interval
camera
camera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99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1923B (zh
Inventor
木曾俊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9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1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1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04N23/651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ffecting camera operations, e.g. sleep mode, hibernation mode or power off of selective parts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04N23/662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by using master/slave camera arrangements for affecting the control of camera image capture, e.g. placing the camera in a desirable condition to capture a desired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在进行基于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情况下,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单元进行摄影指示。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以预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间隔摄影的摄像装置、摄像系统以及摄影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的有如下的技术,即:在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使用以指定的摄影间隔(时间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间隔摄影功能,例如,在以较长的一定的摄影间隔摄影植物的开花状态等的情况下,即使在长时间的摄影中为抑制电池的消耗在不进行摄影时,停止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在摄影时对照相机本体供给电源,成为能够摄影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如果在被摄体的周围设置多台摄像装置(照相机),想要用各照相机对该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则能够多角度观察该被摄体,但是在使用多台照相机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下,如果摄影者是一个人,对每台照相机设定好摄影间隔等的摄影参数后,需要对各个照相机快速依次进行释放操作,因此对摄影者增加大的负担。另外,各照相机的摄影定时与释放操作的延迟相应,因此难于进行精度良好的间隔摄影。因此,当给每个照相机指定一个摄影者时,能够把操作上的负担分摊到各个摄影者,但是需要与照相机台数相应的人数,并且使各照相机的释放操作一致仍然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使用多台摄像装置从不同的位置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下,不会对用户增加负担,而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间隔摄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97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摄像装置,其能够进行间隔摄影,该摄像装置具有:
摄像部,其进行以预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间隔摄影;
无线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
操作部,其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及
控制部,其以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
该控制部在产生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由此控制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摄像系统,其能够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其中,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上述其他摄像装置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单元进行摄影指示。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能够进行间隔摄影的摄像装置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计时该被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由此进行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一种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以及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为了使多台摄像装置(照相机)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而通信连接各照相机的摄像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各照相机的基本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3是例示使用RTC8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时间间隔的情况和使用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计时的情况的摄影定时的图。
图4是例示在进行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时的第一~第三张的摄影定时的图。
图5是在用菜单显示各种摄影模式的状态下,从该菜单画面中选择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时开始执行的流程图。
图6是继续图5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继续图6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继续图7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为了使多台摄像装置(照相机)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而通信连接各照相机的摄像系统的图。
摄像装置(照相机)例如是把电池作为电源的紧凑型数码照相机(CompactDigitalCamera),除了能够进行静止图像摄影之外,还能够进行运动图像的摄影,因此具有间隔摄影功能。该间隔摄影功能是以一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功能,是通过摄影者的快门操作指示第一张的摄影开始,第二张以后在每个由用户操作设定的摄影间隔摄像装置自身自动地进行摄影指示,重复预先通过用户操作设定的张数的摄影的摄影功能。并且,间隔摄影功能除使用单一的照相机进行间隔摄影的通常的间隔摄影功能外,还有多台照相机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的同时间隔摄影功能。
图示的例子是表示多台(两台)照相机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同时摄影)的情况的样子的例子,是通过设置在被摄体(例如,将要绽开的花)的左右两侧的照相机对其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各照相机从不同的位置每隔摄影间隔(例如10秒)对同一被摄体(花)进行间隔摄影,因此该左侧设置的照相机A和右侧设置的照相机B存在主从关系,其一方作为主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另一方作为从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
这里,所谓“摄影间隔”,表示重复从间隔摄影中的上次的摄影到下次的摄影的时间的间隔(在区别表示从上次摄影结束后到下次摄影开始时的时间的间隔的情况下,被称为“摄影待机间隔”),是预先通过用户操作任意设定的值。在这样的主从关系中,从侧的照相机的摄影遵照来自主侧照相机的指示执行。各照相机A、照相机B,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例如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或者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通信进行通信连接。
图2是表示摄像装置(照相机)的基本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控制部1具有通过来自电源部(二次电池)2的电力供给动作,并根据存储部3内的各种程序控制该照相机的全体动作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存储器等。电源部2是向照相机本体(控制部1、存储部3等)供给电力的本体电源。存储部3例如是具有ROM、闪存等的结构,具有用于存储根据后述的图5~图8所示的动作顺序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和各种应用程序等的程序存储器3a。
并且,存储部3具有暂存为了使该照相机动作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例如,间隔摄影用的摄影参数、计数间隔摄影时的摄影张数的张数计数值等)的工作存储器3b、后述的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以及记录保存各摄影图像的图像存储器3d。此外,存储部3例如可以是包含SD卡、IC卡等装卸自如的便携式存储器(记录介质)的结构,也可以包含未图示的、在通过通信功能连接在网络的状态下的预定的服务器装置侧的存储区域。
在控制部1上,作为它的输入输出设备连接有操作部4、显示部5、摄像部6、无线通信部7、RTC(实时时钟)8等,控制它们的输入输出动作。未进行图示,但操作部4除了模式变更按钮和指示摄影开始的释放按钮外,还具备用于设定曝光或者快门速度、变焦、聚焦等的摄影参数和间隔摄影用的摄影参数(后述的摄影间隔等)的按钮等,其中,模式变更按钮切换能够摄影的动作模式(摄影模式)和再生摄影完成的图像(保存图像)的动作模式(再生模式),或者作为摄影模式还切换到间隔摄影模式,控制部1例如进行模式变更处理、摄影控制处理、摄影参数设定处理等作为与来自该操作部4的输入操作信号对应的处理。显示部5是高精细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成为显示摄影图像(直播图像)的监视画面(直播画面),或者成为再生摄影完成的图像的再生画面。
未进行图示,但摄像部6是通过使来自光学透镜的被摄体图像在摄像元件(CCD或者CMOS等)上成像而能够高精细地摄影被摄体的部件,是具有摄影透镜、摄像元件、闪光灯、各种传感器、模拟处理部、数字处理部的结构,光电变换后的图像信号(模拟值的信号)在进行颜色分离或者RGB的每—颜色成分的增益调整等后变换为数字值的数据。在显示部5上全色显示该数字变换后的图像数据。无线通信部7在和其他照相机之间进行无线LAN等短距离无线通信。
RTC(实时时钟:时钟电路部)8是包含通过和照相机本体时钟或者系统时钟不同的时钟进行动作并计数1秒单位的时刻信息的内置时钟的结构,即使在对照相机本体(控制部1、存储部3等)的电源被断开的状态(本体电源断开状态)下,也通过来自特别的电池(省略图示)的电力供给使RTC8动作。并且,该RTC8是与在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接通状态下动作的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相比能够计时的时间单位的精度低,且电力消耗也低的简单的时钟电路部,如后所述,具有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摄影待机时间(待机间隔)并为了下次的摄影自动起动(唤醒)的功能。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在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通过照相机本体时钟或者系统时钟动作,由此能够计数1/100秒单位之前的详细的时间信息,在进行间隔摄影时计时其时间间隔。
图3是例示使用RTC8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时间间隔的情况和使用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时间间隔的情况的摄影定时的图。
在间隔摄影中,为抑制电池(本体电源)的消耗在不进行摄影的状态(从上次的摄影结束后到开始下次摄影的摄影待机状态)下,设为抑制电源供给的低消耗电力状态。同样,即使在进行基于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时,在摄影待机状态下也设为低消耗电力状态。在进行该同时间隔摄影时,有低消耗电力状态(消耗水平)不同的第一节电模式和第二节电模式。
第一节电模式是在摄影待机状态下断开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并使用于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时间间隔的RTC8动作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电源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因为能够大幅度地抑制电池的消耗所以适于长时间摄影。第二节电模式是一边维持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接通状态一边使照相机本体成为中止状态,并使用于计时间隔摄影用的时间间隔的定时器3c动作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电源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比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电池的消耗大,但是因为不需要照相机本体的起动动作所以能够快速地应对下次摄影等的动作,对于高精度的间隔摄影有效。
图示的例子表示在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和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下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
这里,例如将间隔摄影的摄影间隔设为“3秒”,摄影者以“1.4秒”的定时进行释放操作而进行了第一张的摄影时,在第二节电模式中,第二张的摄影成为“4.4秒”的定时,第三张的摄影成为“7.4秒”的定时。对此,在第一节电模式中RIC8仅能以1秒单位的精度在每一秒的定时进行摄影,因此第二张的摄影成为“4秒”的定时,第三张的摄影成为“7秒”的定时,和第二节电模式的摄影定时不同。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多台(例如两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的情况下,在该两台照相机中,把其一方的照相机切换到第一节电模式,把另一方的照相机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切换到该第二节电模式的照相机作为主侧发挥功能,并使切换到第一节电模式的照相机作为从侧发挥功能,消除各照相机的摄影定时的偏移。即,主侧的照相机控制和从侧的照相机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
图4是例示在进行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时的第一~第三张的摄影定时的图。
为使用多台照相机进行同时间隔摄影,当在其任何一台照相机侧进行释放操作时,该照相机(自身照相机)对自己的摄像部6指示摄影外,还对其他照相机发送摄影指示信号。由此进行各照相机(自身照相机以及其他照相机)同步的同时摄影(第一张的摄影)。图示的例子表示在图1中表示的左侧设置的照相机A和右侧设置的照相机B中,在照相机A侧进行释放操作的情况。这样进行第一张的摄影时,在照相机A侧初始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在照相机B侧初始设定为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此外,图中涂黑的区域表示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的期间,另外白色的区域表示设定为第二节电模式的期间。
这样进行了第一张的摄影后,在每个预先任意设定的摄影参数(摄影间隔)自动进行第二张以后的摄影。在这种情况下。在设定为第二节电模式的照相机(主侧的照相机)中,在自己的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开始了计时动作后,在该定时器3c成为到期而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完成时,其主侧的照相机除了在该定时对自己的摄像部6指示摄影外,还对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的其他照相机(从侧的照相机)发送用于指示间隔摄影的摄影指示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主/从关系是照相机B为主、照相机A为从,因此在照相机B主动之下进行同时摄影(第二张的摄影)。这样进行第二张的摄影时,照相机A被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并作为主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照相机B被切换到第一节电模式并作为从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由此,照相机A在该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开始其计时动作,之后,到期而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完成时,在该定时对自己的摄像部6指示摄影外,还对其他照相机B发送摄影指示信号。由此,在照相机A的主动之下进行同时摄影(第三张的摄影)。以下,在照相机A、B侧中,每次摄影时都交互地切换第一节电模式、第二节电模式,在每次摄影时也交互地切换主/从关系,由此逐次执行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
接着,参照在图5~图8中表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照相机)的动作概念。这里,在这些流程图中所记载的各功能以可读取的程序代码的形式进行存储,遵照该程序代码的动作被逐次执行。另外,也可以逐次执行遵照通过网络等传输介质传送来的上述的程序代码的动作。也就是说,除了记录介质之外,还可以利用通过传输介质从外部供给的程序/数据来执行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动作。此外,图5~图8是表示照相机的全体动作中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在从该图5~图8的流程退出时,返回到全体动作的主流程(省略图示)。
图5~图8是表示在菜单显示各种摄影模式的状态下,在从该菜单画面中选择指定了多台照相机的“同时间隔摄影”的菜单项时开始执行的各照相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各照相机(例如,照相机A、照相机B)的控制部1在选择指定了“同时间隔摄影”的菜单项时,进行使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以及张数计数器等进行初始化的处理(图5的步骤S1)后,检查是否执行了设定作为间隔摄影用的摄影参数的操作(步骤S2)。在这种情况下,参数设定操作不需要对多台照相机中的每个照相机进行,而只要对其中的任一台照相机进行即可。
现在,从任一台照相机的操作部4作为间隔摄影用的摄影参数进行用于输入摄影间隔(例如,10秒)以及摄影张数(例如,720张)的参数设定操作时(在步骤S2为是),控制部1进行在自己的工作存储器3b内设定该输入参数(摄影间隔、摄影张数)的处理(步骤S3)。然后,进行从无线通信部7对其他照相机发送该设定的摄影参数(摄影间隔、摄影张数)的处理(步骤S4)。
例如,在照相机A侧进行了摄影参数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对其他照相机B无线发送该摄影参数,反之,在照相机B侧进行了摄影参数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对其他照相机A无线发送该摄影参数。之后,转移到步骤S7。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进行摄影参数的设定操作(在步骤S2为否),则判断为在其他照相机内进行了该设定操作,转移到下一步骤S5,检查是否从其他照相机接收了摄影参数(摄影间隔、摄影张数)。此外,作为摄影参数,不限于设定摄影间隔、摄影张数的情况,也可以设定从间隔摄影的开始到结束的总时间或者间隔摄影的结束时刻或者结束日期时间等。
这里,如果没有从其他照相机接收摄影参数(在步骤S5为否),则转移到下一步骤S7,但是从其他照相机接收到摄影参数时(在步骤S5为是),进行在自己的工作存储器3b中设定该摄影参数的处理(步骤S6)。之后,转移到步骤S7。在该步骤S7,检查是否完成在自己的工作存储器3b中摄影参数的设定,如果没有完成设定(在步骤S7为否,则返回上述的步骤S2,如果设定完成(在步骤S7为是),则转移到图6的流程。
在图6的流程中,作为指示间隔摄影的最初的摄影的释放操作(两段按入的快门操作),首先,检查是否进行了释放半按操作(半快门操作:一段按入操作)(步骤S8),如果没有进行释放半按操作(在步骤S8为否),则转移到图7的S16,检查是否从其他照相机接收了指示摄影准备的摄影准备指示信号(指示自动焦点调整以及自动曝光调整等的摄影准备处理的执行的信号)。此外,在照相机A侧进行了释放半按操作的情况下,照相机B检查是否从照相机A接收了摄影准备指示信号,反之,在照相机B侧进行了释放半按操作的情况下,照相机A检查是否从照相机B接收了摄影准备指示信号。
这里,假定在照相机A侧进行释放半按操作,说明以下的动作。
现在,在照相机A侧进行了释放半按操作时(在步骤S8为是),开始自动焦点调整(AF),并且开始自动曝光调整(AE)(步骤S9)。然后,在进行了从无线通信部7对其他照相机B发送摄影准备指示信号的处理(步骤S10)后,在进行释放全按操作(全快门操作)之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11)。然后,在照相机A侧进行释放全按操作(全快门操作)时(在步骤S11为是),执行摄影处理,在对从摄像部6取得的图像施行图像压缩等处理后,进行在图像存储器3d中记录保存的处理(步骤S12)。
由此,当完成了照相机A侧的第一张的摄影时,进行在计数间隔摄影时的摄影张数的张数计数器(省略图示)的值上加“1”并更新该计数器值的处理(步骤S13)。此外,张数计数器的值在摄影第一张时为初始值“0”,因此通过第一张的摄影更新为“1”。接着,在照相机A侧,从无线通信部7对照相机B发送用于指示间隔摄影的摄影指示信号(步骤S14)。然后,将自身照相机(照相机A)初始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并且为了下次的摄影使用RTC8计时自动起动(唤醒)之前的摄影待机时间(待机间隔:是与摄影间隔对应地设定的时间,是比考虑起动后的摄影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设定的摄影间隔短预定时间的时间)的动作(步骤S15)。之后,转移到图8的步骤S30,在通过RTC8完成摄影待机时间(与间隔摄影用的摄影间隔对应的时间)的计时动作后到自动起动(唤醒)之前成为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在照相机B侧,当从照相机A接收摄影准备指示信号时(在图7的步骤S16为是),开始自动焦点调整(AF),并且开始自动曝光调整(AE)(步骤S17)。然后,在从照相机A接收用于指示间隔摄影的摄影指示信号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18)。这里,当从照相机A接收摄影指示信号时(在步骤S18为是),响应该摄影指示信号执行摄影处理,在对从摄像部6取得的图像施行图像压缩等处理后,进行在图像存储器3d内记录保存的处理(步骤S19)。
由此,当照相机B侧的第一张的摄影完成时,进行在张数计数器的值(初始值“0”)上加“1”并更新该计数器值的处理(步骤S20)。然后,比较张数计数器的值和作为摄影参数设定的摄影张数,检查张数计数器值是否在设定张数以上(步骤S21)。现在,是摄影了第一张的情况,因为不到设定张数(在步骤S21为否),所以转移到下一步骤S22,把自身照相机(照相机B)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并且使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的计时动作开始(步骤S23)。然后,在通过该定时器3c完成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之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24)。
这样各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的第一张的摄影结束时,在经过摄影间隔后转移到第二张的摄影,但是在第一张的摄影结束后,在照相机A侧成为基于RTC8的自动起动(唤醒)的待机状态(与摄影间隔对应的时间的计时待机状态)(图8的步骤S30),另外,在照相机B侧成为基于定时器3c的摄影间隔的计时待机状态(图7的步骤S24)。在该待机状态下,RTC8在从其他照相机发送来摄影指示信号时,成为能够接收该摄影指示信号的状态,因此比结束基于定时器3c的计时动作前完成自动起动(唤醒)的摄影待机时间(待机间隔)的计时动作。另外,因为RTC8进行1秒单位的计时,所以设定与之吻合的待机时间。
这样照相机A侧的RTC8在照相机B侧的定时器3c结束摄影间隔(3秒)的计时动作前,完成摄影待机间隔(比3秒短)的计时动作时(在图8的步骤S30为是),通过接通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使摄像部6起动(唤醒),转移到摄影准备的状态(步骤S31)。之后,在从照相机B接收摄影指示信号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32)。然后,当在照相机B侧定时器3c完成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时(在图7的步骤S24为是),转移到图8的流程,自身照相机(照相机B),执行摄影处理,在对从摄像部6取得的图像施行图像压缩等处理后,进行在图像存储器3d中记录保存的处理(步骤S25)。
由此,当照相机B侧的第二张的摄影完成时,在张数计数器的值上加“1”并将该计数器值更新为“2”(步骤S26)之后,检查张数计数器值是否在设定张数以上(步骤S27)。现在,是在照相机B侧进行了第二张的摄影的情况,如果该计数器值不到设定张数(在步骤S27为否),则转移到步骤S28,对照相机A从无线通信部7发送用于指示间隔摄影的摄影指示信号。然后,在切换到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并且使用RTC8开始计时摄影待机时间的动作(步骤S29)。之后,在通过RTC8完成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之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30)。
另一方面,照相机A从照相机B接收摄影指示信号时(在图7的步骤S18为是),执行摄影处理,在对从摄像部6取得的图像施行图像压缩等处理后,进行在图像存储器3d中记录保存的处理(步骤S19)。由此,当完成照相机A侧的第二张的摄影时,在张数计数器的值上加“1”,并将该计数器值更新为“2”(步骤S20)。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计数器值不到设定张数(在步骤S21为否),则转移到步骤S22,把自身照相机(照相机A)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并且开始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的计时动作(步骤S23)。然后,在通过该定时器3c完成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之前成为待机状态(步骤S24)。
以下,同样地,当各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中的第二张的摄影结束时,在经过摄影间隔后转移到第三张的摄影。也就是说,在照相机B侧在从RTC8的待机状态(图8的步骤S30)自动起动(唤醒)进行摄影准备(步骤S31)后,转移到步骤S32的摄影指示的待机状态。另外,在照相机A侧,进行从摄影指示的待机状态(图7的步骤S24)向第三张的摄影处理(图8的步骤S5)、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的切换处理(步骤S29)后,在以RTC8的计时结果为基础自动起动(唤醒)之前成为待机状态(图8的步骤S30)。然后,在照相机B侧,进行从摄影指示的待机状态(图7的步骤S18)向第三张的摄影处理(步骤S19)、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的切换处理(步骤S22)后,转移到摄影指示的待机状态(步骤S24)。通过在每次摄影一张时在照相机A侧和照相机B侧交互进行这样的动作,逐次执行间隔摄影。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多台摄像装置(照相机A、照相机B)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下,其中某个摄影装置(例如,照相机A)的控制部1在指定了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的情况下,在该摄影间隔的定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其他摄像装置(例如,照相机B)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由此控制使自身照相机A和其他照相机B同步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因比在使用多台照相机从不同位置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下,不给用户增加负担,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间隔摄影。
各照相机具有计时通过用户操作任意指定的摄影间隔的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其中某个照相机在其他照相机中装备的定时器3c的计时动作停止的状态下,在通过自己的定时器3c计时了摄影间隔的定时产生摄影指示,并对自身照相机以及其他照相机指示摄影,因此能够在多台照相机中的某个照相机的主动下同时进行间隔摄影。
在切换到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接通/待机模式)的照相机中,通过RTC8计时摄影待机时间,在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断开/睡眠模式)的照相机中,通过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计时摄影间隔,但是因为在通过定时器3c计时摄影间隔的定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所以能够以精度良好的定时器3c的计时结果为基础进行同时间隔摄影。
因为第一节电模式是除对RTC8的电源供给外将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设为断开状态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第二节电模式是一边维持对包含间隔摄影用的定时器3c的照相机本体的电源接通状态一边准备下次摄影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所以通过将多台照相机的一方设为第一节电模式、将另一方设为第二节电模式,作为全体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并且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间隔摄影。
该照相机(自身照相机)在第二节电模式下作为主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在第一节电模式下作为从侧的照相机发挥功能,因此能够与节电模式的切换对应地切换主/从关系。
在进行指示间隔摄影的最初的摄影的释放操作后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在指示同时摄影(间隔摄影)后进行从第二节电模式向第一节电模式的切换,因此能够无浪费地进行向低消耗电力的第一节电模式的切换,作为全体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
作为从侧发挥功能的照相机,在从主侧的照相机接收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在该摄影指示后从第一节电模式切换到第二节电模式,因此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并且作为全体能够实现低消耗电力化。
在通过向第一节电模式的切换断开了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的状态下,当完成基于RTC8的摄影待机时间的计时动作时,接通对照相机本体的电源供给自动起动(唤醒),准备好能够摄影的状态,因此在从其他照相机接收到摄影指示信号时能够对自己的摄像部6立即指示摄影。
将包含通过用户操作任意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摄影参数设定到自身照相,并且通过无线通信向其他照相机发送来指示摄影参数的设定,因此在多台照相机中的任意一台进行摄影参数的设定操作即可,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
在通过主/从关系通信连接以预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能够进行间隔摄影的多台照相机而形成的摄像系统中,作为主侧发挥功能的照相机在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的定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照相机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由此控制使自身照相机与其他照相机同步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作为从侧发挥功能的照相机与来自主侧的照相机的摄影指示信号的接收同步地,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因此在使用多台照相机从不同位置对同一被摄体进行间隔摄影的情况下,不对用户增加负担,能够实现精度良好的间隔摄影。
在每次摄影时逐次变更作为主侧发挥功能的照相机和作为从侧发挥功能的照相机,因此即使是总电力消耗量增多的间隔摄影也能够使各照相机的电力消耗量均匀,作为系统全体能够实现长时间摄影。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两台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中,在每次摄影时交互切换主/从关系,但是也可以将一方的照相机固定为主功能,将另一方的照相机固定为从功能,或者每摄影多次时交互切换,或者根据电池余量仅切换一次。
图9是例示固定主/从关系的情况的图。也就是说,是在两台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中,将其中一方的照相机B固定为主功能,将另一方的照相机A固定为从功能的情况。
这里,照相机A根据释放操作产生摄影指示信号而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照相机B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来控制第一张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之后,将照相机A固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将照相机B固定为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在该状态下,照相机A在每次检测到摄影间隔的定时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照相机B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控制第二张、第三张、…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此外,和上述情况相反,也可以将照相机A固定为主功能,将照相机B固定作为从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两台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中,交互切换主/从关系,但是在3台以上的照相机中,也可以在每次摄影时逐次变更主/从关系。
图10是例示在3台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照相机C)中,在每次摄影时逐次变更主/从关系的情况的图。也就是说,在3台照相机(照相机A、照相机B、照相机C)中,切换成使其中某一台照相机作为主功能发挥功能,使其他照相机作为从功能发挥功能。
这里,照相机A根据释放操作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照相机B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来控制第一张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之后,将照相机A以及照相机C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将照相机B设定为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在该状态下,照相机B在检测到摄影间隔的摄影定时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照相机A以及照相机C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来控制第二张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
之后,将照相机A以及照相机B切换为第一节电模式(电源断开/待机模式),将照相机C切换为第二节电模式(电源接通/睡眠模式)。在该状态下,照相机C检测到摄影间隔的定时时,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并对自己的摄像部6进行摄影指示,并且从无线通信部7向照相机A以及照相机B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来控制第三张的同时摄影(间隔摄影)。此外,照相机台数也可以在四台以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像装置表示了应用紧凑型数码照相机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带有照相机功能的个人计算机/PDA(面向个人的便携式信息通信设备)/平板终端装置/智能电话机等便携电话机/电子游戏机/音乐播放器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装置”或“部”,也可以按照功能类别分离为多个壳体,不限于单一的壳体。另外,在上述流程图中记述的各步骤,不限于时间系列的处理,多个步骤可以并行处理,也可以个别独立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根据存储在存储部3中的程序动作,由此实现(执行、构成)为得到上述那样的各种效果所必要的各种功能(处理、设备)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但是,这是一例,为实现这些功能可以使用其他各种方法。
例如,也可以用IS或者LSI等电子电路实现各种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电子电路的具体的结构,专业人员能够根据在说明书中记述的流程图或者功能框图容易地实现,因此省略细节(例如,关于伴随在流程图中表示的处理的分支的判断处理,可以用比较器比较输入数据,根据该比较结果切换选择器)。
另外,怎样分隔为得到各种效果所必要的多种功能(处理、设备)也是自由的,以下记述其一例。
(结构1)
—种摄像装置,其能够进行间隔摄影,该摄像装置具有:
摄像部,其进行以预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间隔摄影;
无线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
操作部,其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及
控制部,其以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
该控制部在产生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由此控制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
(结构2)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基于自己的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其他摄像装置计时上述摄影间隔,根据基于该其他摄像装置所计时的摄影间隔从该其他摄像装置发送来的摄影指示信号来确定自己的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
(结构3)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计时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在基于上述其他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停止的状态下,根据自己所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上述摄影指示信号。
(结构4)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间隔摄影中,切换到比通常的摄影状态低消耗电力的第一节电模式;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中,停止基于自己的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
(结构5)
在上述结构中,
还具有:时钟电路部,其具有与基于上述控制部的时间的计时相比能够计时的时间单位的精度低,但电力消耗低的内置时钟,
上述第一节电模式是断开向预定电路的电源供给,并且接通向上述时钟电路部的电源供给的状态,其中,预定电路至少包含用于进行基于上述控制部的计时动作的电路以及用于进行上述无线通信部的通信动作的电路,
上述时钟电路部具有唤醒功能,即: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中,计时比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短预定时间的待机时间,在计时该待机时间后,接通向上述预定电路的电源供给,转移到能够进行基于上述控制部的计时动作以及基于上述无线通信部的通信动作的状态。
(结构6)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间隔摄影中的上次的摄影结束之后到下次的摄影开始为止的摄影待机的状态下,切换上述第一节电模式和比该第一节电模式消耗电力大的第二节电模式;在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下,计时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
上述时钟电路部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下,计时与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对应的待机间隔。
(结构7)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第一节电模式是除了向上述时钟电路部的电源供给外,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设为断开状态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
上述第二节电模式是一边维持向包含上述控制部的装置本体的电源接通状态一边准备下次的摄影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
(结构8)
在上述结构中,
该摄像装置在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下作为主侧的摄像装置发挥功能,在第一节电模式下作为从侧的摄像装置发挥功能。
(结构9)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用于指示上述间隔摄影的最初的摄影的释放操作后紧接着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在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后紧接着进行从第二节电模式向第一节电模式的切换。
(结构10)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作为上述从侧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从上述主侧的上述其他的摄像装置接收到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紧接着该摄影指示进行从第一节电模式向第二节电模式的切换。
(结构11)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在作为上述从侧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从上述间隔摄影中的上次的摄影结束后到下次的摄影开始为止的摄影待机的状态下,切换低消耗电力状态不同的第一节电模式和第二节电模式;通过切换到上述第一节电模式而断开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的状态下,在上述时钟电路部完成了待机间隔的计时动作时,接通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并恢复为能够摄影的状态;通过该恢复接通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的状态下,在从上述主侧的上述其他摄像装置接收到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
上述时钟电路部在比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低消耗电力的第一节电模式下,计时与上述摄影间隔对应的待机间隔。
(结构12)
在上述结构中,
上述控制部还对该摄像装置设定包含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摄影参数,并且从上述无线通信部向上述其他摄像装置发送该摄影参数来指示摄影参数的设定。
(结构13)
一种摄像系统,其能够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其中,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上述其他摄像装置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单元进行摄影指示。
(结构14)
在上述结构中,
在上述间隔摄影中,更换在上述多个摄像装置中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和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
(结构15)
在上述结构中,
在上述间隔摄影中,交互地更换在上述多个摄像装置中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和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
(结构16)
一种能够进行间隔摄影的摄像装置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计时该被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由此进行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步骤。
(结构17)
一种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以及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

Claims (17)

1.一种摄像装置,其能够进行间隔摄影,该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部,其进行以预定的摄影间隔逐次执行多次摄影的间隔摄影;
无线通信部,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
操作部,其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及
控制部,其以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
该控制部在产生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由此控制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基于自己的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其他摄像装置计时上述摄影间隔,根据基于该其他摄像装置所计时的摄影间隔从该其他摄像装置发送来的摄影指示信号来确定自己的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计时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在基于上述其他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停止的状态下,根据自己所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上述摄影指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间隔摄影中,切换到比通常的摄影状态低消耗电力的第一节电模式;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中,停止基于自己的摄像装置的上述摄影间隔的计时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时钟电路部,其具有与基于上述控制部的时间的计时相比能够计时的时间单位的精度低,但电力消耗低的内置时钟,
上述第一节电模式是断开向预定电路的电源供给,并且接通向上述时钟电路部的电源供给的状态,其中,预定电路至少包含用于进行基于上述控制部的计时动作的电路以及用于进行上述无线通信部的通信动作的电路,
上述时钟电路部具有唤醒功能,即: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中,计时比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短预定时间的待机时间,在计时该待机时间后,接通向上述预定电路的电源供给,转移到能够进行基于上述控制部的计时动作以及基于上述无线通信部的通信动作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间隔摄影中的上次的摄影结束之后到下次的摄影开始为止的摄影待机的状态下,切换上述第一节电模式和比该第一节电模式消耗电力大的第二节电模式;在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下,计时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
上述时钟电路部在上述第一节电模式下,计时与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对应的待机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节电模式是除了向上述时钟电路部的电源供给外,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设为断开状态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
上述第二节电模式是一边维持向包含上述控制部的装置本体的电源接通状态一边准备下次的摄影的低消耗电力状态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在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下作为主侧的摄像装置发挥功能,在第一节电模式下作为从侧的摄像装置发挥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进行用于指示上述间隔摄影的最初的摄影的释放操作后紧接着设定为第一节电模式,在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后紧接着进行从第二节电模式向第一节电模式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作为上述从侧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从上述主侧的上述其他的摄像装置接收到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紧接着该摄影指示进行从第一节电模式向第二节电模式的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作为上述从侧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从上述间隔摄影中的上次的摄影结束后到下次的摄影开始为止的摄影待机的状态下,切换低消耗电力状态不同的第一节电模式和第二节电模式;通过切换到上述第一节电模式而断开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的状态下,在上述时钟电路部完成了待机间隔的计时动作时,接通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并恢复为能够摄影的状态;通过该恢复接通了向装置本体的电源供给的状态下,在从上述主侧的上述其他摄像装置接收到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
上述时钟电路部在比上述第二节电模式低消耗电力的第一节电模式下,计时与上述摄影间隔对应的待机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还对该摄像装置设定包含通过上述操作部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摄影参数,并且从上述无线通信部向上述其他摄像装置发送该摄影参数来指示摄影参数的设定。
13.一种摄像系统,其能够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该摄像系统的特征在于,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上述其他摄像装置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单元进行摄影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间隔摄影中,更换在上述多个摄像装置中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和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间隔摄影中,交互地更换在上述多个摄像装置中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和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
16.一种能够进行间隔摄影的摄像装置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任意指定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计时该被指定的摄影间隔的步骤;
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的步骤;以及
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摄像装置发送该摄影指示信号,由此进行使该摄像装置和其他摄像装置的摄影定时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步骤。
17.一种进行多个摄像装置的同步的间隔摄影的摄影方法,该摄影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计时上述间隔摄影中的摄影间隔;以该被计时的摄影间隔逐次产生摄影指示信号;在每次产生该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并且向其他的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发送上述摄影指示信号;以及
作为从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进行如下控制的步骤:在每次从作为主摄像装置发挥功能的摄像装置接收上述摄影指示信号时,对自己的摄像部进行摄影指示。
CN201510579934.XA 2014-08-26 2015-08-25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19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1369 2014-08-26
JP2014171369A JP6372788B2 (ja) 2014-08-26 2014-08-26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1923A true CN105391923A (zh) 2016-03-09
CN105391923B CN105391923B (zh) 2019-01-22

Family

ID=55404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993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1923B (zh) 2014-08-26 2015-08-25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749516B2 (zh)
JP (1) JP6372788B2 (zh)
KR (1) KR20160024819A (zh)
CN (1) CN1053919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937A (zh) * 2016-11-09 2018-05-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CN11256573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相机同步拍摄的三维成像方法、装置及拍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181B2 (ja) * 2014-01-23 2016-03-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10961B2 (ja) * 2014-07-22 2019-1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JP6516480B2 (ja) * 2015-01-19 2019-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方法
JP6700984B2 (ja) * 2016-06-01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769095B2 (en) * 2016-07-20 2020-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2593824B1 (ko) 2016-08-31 2023-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7247793B2 (ja) * 2019-07-08 2023-03-2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
JP7451222B2 (ja) 2020-02-19 2024-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748A (zh) * 2003-02-28 2004-09-01 ��ʽ���絺���������� 摄影设备及同步摄影定时控制器
US20130242135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device for synchronized imaging
CN10351698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3999455A (zh) * 2011-12-16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协作交叉平台视频捕捉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7546A (ja) 1996-01-16 1997-07-31 Kyocera Corp カメラ
US7339620B1 (en) * 1998-11-11 2008-03-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a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that uses a signal imaged in a non-exposure state to process a signal in an exposure state
JP2001075167A (ja) 1999-09-07 2001-03-23 Asahi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レリーズシステム
JP2001109037A (ja) * 1999-10-08 2001-04-20 Asahi Optical Co Ltd 撮影システム
JP4419759B2 (ja) * 2004-09-01 2010-0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US8144027B2 (en) * 2005-07-12 2012-03-27 Avaak, Inc. Remote meter reader using a network sensor system and protocol
JP2007110364A (ja) * 2005-10-13 2007-04-2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844265B2 (en) * 2006-02-09 2010-11-30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for aperiodic mobile assisted sleep mode
US20080143875A1 (en) * 2006-08-17 2008-06-19 Scott Stacey 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ous video capture and output
US20080234012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Changwen Liu Scheduling for power saving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8150904A1 (en) * 2007-05-29 2008-12-11 Lab Partners Associates,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hotographi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102008017933B4 (de) * 2008-04-08 2012-04-26 Baumer Optroni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ynchronisation von Kamerasystemen
US8326141B1 (en) * 2009-02-12 2012-12-04 Lab Partners Associat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nging power states of a remote device using one or more camera body controls and a preset delay
CA2790122C (en) * 2010-03-24 2016-12-20 Stryk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synchronizing image shutter of image sensor and light source
JP5857416B2 (ja) * 2011-02-28 2016-02-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影装置
US8700707B2 (en) * 2011-04-15 2014-04-15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3140463A (ja) * 2011-12-29 2013-07-18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源供給方法
US9204041B1 (en) * 2012-07-03 2015-12-01 Gopro, Inc. Rolling shutter synchronization
JP5746244B2 (ja) * 2013-03-06 2015-07-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操作端末、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操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12688B2 (en) * 2013-03-15 2017-07-18 Cam Ranger LLC Wireless adapter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digital camera
JP6155953B2 (ja) * 2013-08-13 2017-07-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装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197885B2 (en) * 2014-03-20 2015-11-24 Gopro, Inc. Target-less auto-alignment of image sensors in a multi-camera system
JP6465555B2 (ja) 2014-03-25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電子機器、カメラ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96039B2 (en) * 2014-04-01 2015-11-24 Gopro, Inc. Image sensor read window adjustment for multi-camera array tolera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748A (zh) * 2003-02-28 2004-09-01 ��ʽ���絺���������� 摄影设备及同步摄影定时控制器
CN103999455A (zh) * 2011-12-16 2014-08-20 英特尔公司 协作交叉平台视频捕捉
US20130242135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device for synchronized imaging
CN10351698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像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3937A (zh) * 2016-11-09 2018-05-2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US10313655B2 (en) 2016-11-09 2019-06-04 Fanuc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CN11256573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相机同步拍摄的三维成像方法、装置及拍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24819A (ko) 2016-03-07
US20160065829A1 (en) 2016-03-03
US10200586B2 (en) 2019-02-05
US9749516B2 (en) 2017-08-29
JP2016046756A (ja) 2016-04-04
JP6372788B2 (ja) 2018-08-15
US20170310875A1 (en) 2017-10-26
CN105391923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1923A (zh)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摄影方法
TWI489293B (zh) 協同影像控制
US20070254640A1 (en) Remote control and viewfinder for mobile camera phone
WO2013118487A1 (ja) 通信装置
JP2011172123A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534612B (zh) 摄像装置及方法、摄像控制装置及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0460749B (zh) 摄像设备和发光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10776B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118548A (ko) 화상 센서, 및 제어 시스템
JP2016158109A (ja) 情報端末装置、情報取得装置、情報支援方法及び情報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5578017B (zh) 拍照及照片分享系统及方法
CN105939459B (zh) 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04297414A (ja) 同期撮影機能を有するカメラ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7800954A (zh) 摄像控制装置、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摄像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5991927A (zh) 摄影装置以及发送控制方法
JP201610077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574802B (zh) 图像取得装置、方法和系统、摄像装置和方法、记录介质
KR20080091952A (ko) 플로우 모션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7103552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52432A (ja) 電子機器、動作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44162A (ja) 撮影装置、送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13705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12101B (zh) 信息通信装置
US2022037773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externa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989543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