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6286B - 烘干机 - Google Patents

烘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6286B
CN105386286B CN201510522968.5A CN201510522968A CN105386286B CN 105386286 B CN105386286 B CN 105386286B CN 201510522968 A CN201510522968 A CN 201510522968A CN 105386286 B CN105386286 B CN 105386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velling chute
rotation
imaginary line
winding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29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6286A (zh
Inventor
马越清辉
德冈太阳
二宫凉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South China Sea) Co., Ltd.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41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22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41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1621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6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6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6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4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44Current or voltag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46Drum speed; Actuation of motors, e.g. starting or interrup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机,能够提高烘干效率并且能够消除、抑制衣物的缠绕。本发明的烘干机具有:旋转槽和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机构、具有向旋转槽提供空气的供给口和排出空气的排气口的循环路径、以及使空气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机构。设定连结旋转槽的旋转轴与供给口的线(第一假想线)和连结旋转轴和排气口的线(第二假想线),设使第一假想线绕旋转轴旋转至第二假想线的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小的旋转方向为第1方向,旋转角大的旋转方向为第2方向。进行使第2方向的旋转槽的旋转驱动的比率大于第1方向的控制。

Description

烘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已知有以下烘干机:将衣物等收纳于被旋转驱动的旋转槽(滚筒)内,一边使旋转槽旋转一边使烘干用空气循环来对衣物等进行烘干。这样的烘干机也有时以烘干机单体来加以利用,但是,也有时像所谓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那样以组装于洗衣机的状态来加以利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12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关于这样的烘干机,要求以小的功耗来对衣物等进行烘干,即提高烘干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求抑制因衣物的缠绕等而导致褶皱的发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烘干机:能够提高烘干效率并且能够消除、抑制衣物的缠绕,提高烘干质量。
本发明的烘干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旋转槽,配置于壳体内,驱动机构,对所述旋转槽进行旋转驱动,循环路径,具有向所述旋转槽侧供给空气的供给口和从所述旋转槽侧排出空气的排气口,以及循环机构,使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连结该旋转槽的旋转轴与所述供给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和连结该旋转轴与所述排气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将使所述第一假想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所述第二假想线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1方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时,进行使第2方向的旋转的旋转驱动的比率大于第1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根据上述构成,在对旋转槽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烘干用空气流过的路径长度与对旋转槽向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情况相比,相对较长。因此,在对旋转槽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情况下,洗涤物与空气的接触时间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而被排出。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对衣物等洗涤物进行烘干,能够提高烘干效率。此外,由于控制为向旋转角大的一侧对旋转槽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较大,因此,旋转槽当然也会被向反方向旋转驱动。由此与单向旋转驱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洗涤物的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构成的图,(A)是纵向剖切侧视图,(B)是示意表示从旋转轴方向观察到的旋转槽的图。
图2是示意表示旋转槽内的气流的图,(A)是表示从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到的供给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图,(B)是表示从旋转槽的侧面观察时的气流的图,(C)是表示从旋转槽的正面观察时的气流的图。
图3是示意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5(A)~(E)是示意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槽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6(A)是表示衣物没有缠绕时旋转槽内的衣物的情形的图,(B)是表示衣物发生缠绕时旋转槽内的衣物的情形的图。
图7(A)是表示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衣物的缠绕的检测例的曲线,(B)是表示利用滚筒电流计检测衣物的缠绕的检测例的曲线。
图8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供给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图,(A)是表示具体例1的图,(B)是表示具体例2的图。
图9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例3的烘干机的构成的纵向剖切侧视图。
图10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例4的供给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示意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具体例5的供给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10、20、30、40、50:洗涤烘干机(烘干机);2:壳体;3:水槽;3a:供给口(循环路径);3b:排气口(循环路径);4:旋转槽;4a、4e:孔;4c:底部;5:电动机(驱动机构);6:循环部(循环机构、循环路径);7:配管部件(循环路径);8:控制部;12:缠绕检测部;14:旋转传感器;16:加速度传感器;18:滚筒电流计;L1:第一假想线;L2:第二假想线;L3:第三假想线;Lc: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而且,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实质上相同的部位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烘干机。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烘干机,以所谓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洗涤烘干机1在构成其外轮廓的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图中右侧亦即洗涤烘干机1的前表面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水槽3和旋转槽4。该旋转槽4在收纳于水槽3内的状态下,在作为驱动机构的电动机5的作用下以旋转轴Lc为轴被旋转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旋转轴Lc为相对于设置面倾斜的倾斜式。
该洗涤烘干机1通过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来设定用于使洗涤烘干机1运转的各种信息,即,设定:清洗运转、漂洗运转、烘干运转等选择流程、毛或棉等衣物的种类、衣物的重量或者能够推测重量的衣物的量、各运转的所需时间等信息。并且,基于设定的信息来进行清洗运转等洗涤运转。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构成:除了从操作面板接收到的信息以外,还通过设置检测流过例如循环路径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检测所投入的衣物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检测旋转槽4和洗涤烘干机1的振动等的振动传感器、检测外气温的外气温传感器等,基于从这些传感器取得的信息来控制洗涤烘干机1。
在水槽3的与旋转槽4的底部4c相对的一侧、即旋转槽4的背面侧形成有用于向水槽3内提供空气的供给口3a。而且,在水槽3的上部形成有对水槽3内的空气进行排气的排气口3b。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在水槽3上,位于比清洗运转、漂洗运转时储存水的上限线W靠上方的位置。
供给口3a通过配管部件7连接于:具有加热器等加热机构或加热泵等加热除湿机构和使空气循环的风扇等送风机构的循环部6。而且,排气口通过配管部件7连接于循环部6。并且,在控制部8驱动循环部6时,在循环部6被加热、除湿后的空气、即用于使衣物烘干的空气通过图1(A)的箭头Y1所示的路径被提供到水槽3内。
更具体而言,被循环部6加热、除湿并被输送的空气从供给口3a提供到水槽3内,摄取从旋转槽4内的衣物等的洗涤物出来的水分后,从排气口3b进行排气。然后,在循环部6再次被加热、除湿后,提供给水槽3。即、空气在壳体2内,在包含水槽3和旋转槽4而形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不是从供给口3a直接将空气提供到旋转槽4内。而且,在该循环路径上还设置有用于去除线头等软布的过滤器(省略图示),在加热器式的情况下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分还设置有用于使空气和水流接触的机构等。
在旋转槽4的筒部形成有与旋转槽4内连通的多个孔4a。经由该孔4a供给、排出清洗运转、漂洗运转时利用的水、烘干运转时利用的空气。此外,在旋转槽4的内表面侧设置有多个挡板4b。通过该挡板4b对收纳于旋转槽4的衣物进行搅拌。
旋转槽4在被设置于其底部4c的背面侧的作为支撑部件的滚筒支架4d支撑的状态下被旋转驱动。旋转槽4如图1(B)所示,在其底部4c形成有被滚筒支架4d和底部4c的边缘包围的与旋转槽4内连通的例如6个孔4e。该孔4e被网状部件4f覆盖,防止衣物的进入。因此,在旋转槽4旋转时,从供给口3a向旋转槽4内供给的空气的一部分被由旋转的滚筒支架4d形成的气流阻碍,并通过孔4e最终提供到旋转槽4内。
烘干运转时从衣物出来的水分包含于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空气而从旋转槽4和水槽3排出。因此,为了更高效地除去水分,即为了提高烘干效率,希望空气以含有更多的水分的状态被排出。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旋转槽4的旋转方向来谋求烘干效率的提高。
在洗涤烘干机1的情况下,如图1(A)所示,供给口3a设置成位于旋转槽4的背面侧,排气口3b设置成位于旋转槽4的筒部的前表面侧。而且,如图2(A)所示,供给口3a在从正面侧观察旋转槽4的旋转轴Lc而得到的主视图中,比旋转轴Lc的轴心C稍微靠向图中左方,排气口3b比旋转轴Lc的轴心C稍微靠向图中右方。
为了使空气含有更多的水分,只要使空气从供给口3a流至排气口3b时的路径变长即可。此时,收纳于旋转槽4的衣物随着旋转而被搅拌,在旋转槽4内移动。然后,旋转槽4内的空气也被衣物和挡板4b搅拌。因此,在旋转槽4内,形成朝向旋转槽4的旋转方向的气流。特别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向水槽3内提供空气的构造,换而言之,空气不直接被提供到旋转槽4内的构造的情况下,旋转槽4内的气流与旋转方向一致。
此时,对旋转槽4向哪个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可以如下来决定。
首先,如图2(A)所示,先设定连结旋转槽4的旋转轴Lc与供给口3a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L1、连结旋转轴Lc与排气口3b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L2。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假想线L1设定为大致穿过供给口3a的中心的线,第二假想线L2设定为大致穿过排气口3b的中心的线。使第一假想线L1绕旋转轴Lc旋转至第二假想线L2时,可以设想顺时针(即、正向、向右旋转、第1方向)和逆时针(即、反向、向左旋转、第2方向)这2个旋转方向。
此时,设使第一假想线L1顺时针旋转至第二假想线L2时的旋转角为θ1,逆时针旋转时的旋转角为θ2。而且,各旋转角是使作为对象的假想线向各旋转方向旋转时的最小值、即、以本实施方式来讲,在使第一假想线L1旋转不满一周时从旋转轴Lc方向观察,与第二假想线L2最初重合时的旋转角。而且,在洗涤烘干机1中,使对旋转槽4向θ1和θ2中旋转角大的一侧(图2(A)时逆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比例)比对上述旋转槽向旋转角小的一侧(图2(A)时顺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大。
此时,在图2(A)中对旋转槽4沿箭头R1所示的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时,如图2(B)和(C)中箭头Y2所示,形成从供给口3a至排气口3b的路径长度比较短的气流。
相反,在图2(A)中对旋转槽4沿箭头R2所示的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时,如图2(B)和(C)的箭头Y3所示,形成从供给口3a至排气口3b的路径长度相对较长的气流。即、烘干用空气在旋转槽4内滞留更长的时间。
即、在图1所示的构成的洗涤烘干机1的情况下,由循环部6使空气循环时,即、本实施方式中执行烘干运转时,通过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能够使从供给口3a至排气口3b的空气路径长度相对变长,能够使衣物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加长。由此,能够使空气含有更多的水分。
因此,从提高烘干效率的角度出发,提高对旋转槽4向能够加长衣物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的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即本实施方式中提高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是有效的。
但是,因为烘干效率高,就持续仅逆时针的单向旋转驱动,则旋转槽4内的衣物容易发生缠绕,产生褶皱。因此,在烘干运转时,为了防止衣物的缠绕等,进行以下控制:不是对旋转槽4仅进行单向旋转驱动,还对其进行反向旋转驱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烘干运转时,使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第2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转数的比率大于对旋转槽4沿顺时针(第1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的转数的比率,例如约为3倍左右(参照后述的图4(A))。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对旋转槽4沿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30秒后,接着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90秒的旋转驱动为1个组合,使该1个组合反复进行例如6小时。这样,通过使逆时针的旋转时间相对较长,使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的转数的比率大于沿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时的转数的比率。由此,提高烘干效率,并且抑制衣物的缠绕等的发生。该比率可以根据衣物的种类等适当设定。
另外,也可以通过以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90秒,接着沿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30秒,之后再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90秒的方式,使逆时针的旋转时间相对较长,使得对旋转槽4沿逆时针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沿顺时针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洗涤烘干机1,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作为烘干机的洗涤烘干机1,在由循环部6使空气循环时,在从旋转槽4的旋转轴Lc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图2(A)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θ2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θ1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连结该旋转槽4的旋转轴Lc与供给口3a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L1旋转至连结旋转轴Lc与排气口3b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L2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
在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θ2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烘干用空气流过的路径长度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θ1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相比,相对变长。因此,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θ2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时,洗涤物和空气的接触时间变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而被排出。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对衣物等洗涤物进行烘干,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由于控制成使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变大,因此,旋转槽4当然也被向反方向旋转驱动。由此,与仅单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衣物的缠绕。
因此,能够防止衣物的缠绕,并且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在洗涤烘干机1的情况下,具有储存水的水槽3,旋转槽4是具有衣物进出的开口的有底圆筒状,以至少在筒部上形成有与该旋转槽4内连通的多个孔4a的状态配置于水槽3内。而且,供给口3a位于旋转槽4的底部4c侧,形成于水槽3。即、从供给口3a供给的空气直接流入旋转槽4有可能会产生一些阻碍。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在旋转槽4内形成能够使空气含有更多水分的路径,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但是,即使根据投入旋转槽4的衣物的种类、材质、量、重量及其他条件,如上所述那样对旋转槽4既沿顺时针也沿逆时针进行驱动,有时也会发生衣物的缠绕。作为该缠绕的原因之一,可以列举出旋转槽4的单向旋转驱动的比率较多、以及对于衣物而言旋转槽4的驱动力较弱等原因。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1在检测出发生衣物的缠绕的情况下,进行以下说明的控制,由此实施抑制衣物缠绕的发生的控制。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1的构成的框图。洗涤烘干机1具有控制部8,控制部8具有CPU8a、RAM8b、及ROM8c。控制部8调出存储于例如ROM8c的各种程序,由CPU8a执行运算,由此执行各种控制。CPU8a可以使用例如微机。RAM8b可以用作例如CPU8a的存储器。作为RAM8b可以使用例如DRAM,作为ROM8c可以使用例如闪存。
洗涤烘干机1具有电动机5和循环部6。此外,还具备旋转传感器14、加速度传感器16及滚筒电流计18。此外,洗涤烘干机1还具有缠绕检测部12。
旋转传感器14检测旋转槽4的旋转速度、转数。加速度传感器16检测旋转槽4的振动。滚筒电流计18连接于驱动旋转槽4的电动机5,检测驱动电动机5的电流负载。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基于旋转传感器14、加速度传感器16及滚筒电流计18发送来的检测信号,检测旋转槽4内的衣物的缠绕的发生。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1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烘干运转开始时(S1),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判定是否检测出衣物的缠绕(S2)。未检测出衣物的缠绕的情况下(S2:No),再次返回到缠绕检测判定。在检测出衣物的缠绕的情况下(S2:Yes),将旋转槽4的控制变更为消除缠绕的控制内容(S3)。旋转槽4的控制的变更内容在后面叙述。之后,继续执行烘干运转,直到烘干流程结束(S4)。
图5是示意表示旋转槽4的旋转控制模式的图。在图5(A)~(E)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旋转槽4的旋转速度(rpm),正轴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顺时针方向(第1方向、正向)、负轴侧表示逆时针方向(第2方向、反向)。图5(A)~(E)示意表示旋转槽4的旋转控制的1个组合,表示正反旋转的一组。
图5(A)表示通常的烘干运转中的旋转槽4的控制模式。该控制是抑制衣物的缠绕的发生并且提高烘干效率的控制模式,是无上述缠绕检测部12的缠绕检测的状态、即缠绕检测前的控制模式。图5(A)所示的控制模式中,例如、以下述情形为一组,在烘干流程期间将其反复驱动例如6小时。
第1方向50rpm、30秒(30秒中的转数=25转)
第2方向50rpm、90秒(90秒中的转数=75转)
1个组合中的转数比率第1方向/第2方向=1/3=0.333
以下说明的图5(B)到(E)表示在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缠绕后(S2:Yes),变更为消除缠绕的控制内容时(S3)的控制模式。图5(B)是通过如以下所示那样,增加第1方向旋转的时间来消除衣物的缠绕的控制模式。在例如图5(A)所示的通常的控制模式中,第1方向/第2方向的转数之比为1:3,但是,图5(B)所示的控制模式中,变更为2:3,即变更为第1方向旋转的比率变大。
第1方向50rpm、45秒(45秒中的转数=37.5转)
第2方向50rpm、75秒(75秒中的转数=62.5转)
1个组合中的转数比率第1方向/第2方向=3/5=0.6
图5(C)是通过如以下所示那样,减少第2方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来消除衣物的缠绕的控制模式。图5(C)所示的控制模式中,通过将第2方向的旋转速度减半,变更为第1方向旋转的比率相对较大。
第1方向50rpm、30秒(30秒中的转数=25转)
第2方向25rpm、90秒(90秒中的转数=37.5转)
1个组合中的转数比率第1方向/第2方向=2/3=0.666
图5(D)是通过如以下所示那样,增加第1方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来消除或者抑制衣物的缠绕的控制模式。图5(D)所示的控制模式中,通过增加第1方向旋转的旋转速度来变更为第1方向旋转的比率变大。
第1方向100rpm、30秒(30秒中的转数=50转)
第1方向50rpm、90秒(90秒中的转数=75转)
1个组合中的转数比率第1方向/第2方向=2/3=0.666
图5(E)是通过如以下所示那样,增加第1方向旋转及第2方向旋转的旋转速度(即旋转功率)来消除衣物的缠绕的控制模式,通过提高旋转功率,能够利用松解洗涤物的效果来消除、抑制缠绕。
第1方向旋转100rpm、30秒(30秒中的转数=50转)
第2方向旋转100rpm、90秒(90秒中的转数=150转)
1个组合中的转数比率第1方向/第2方向=1/3=0.333
例如通常的控制模式下,在仅由旋转槽4的挡板4b将衣物卷起并旋转的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该控制时,能够消除衣物的缠绕。例如、假定容易含有水分的衣物的重量大时等。在此,第1方向/第2方向的转数之比为1:3,与上述通常的控制模式下的转数的比率相同。也可以在图5(E)所示的松解控制之后,返回到图5(A)所示的控制,此外也可以进行图5(B)~(D)所示的缠绕消除控制。
上述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是一例,第1方向/第2方向旋转的时间、旋转速度、或者第1方向/第2方向旋转的组合方式是任意的。而且,也可以组合图5(B)~(E)所示的控制模式来加以执行。
接下来,使用图6及图7对衣物的缠绕检测进行说明。
图6(A)及(B)分别表示无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和有缠绕的情况下的旋转槽4内的衣物19的情形。图7(A)及(B)分别是表示加速度传感器16检测衣物19的缠绕的检测例的曲线、以及表示滚筒电流计18检测衣物19的缠绕的检测例的曲线。
在未发生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衣物19如图6(A)所示,由于在旋转槽4的壁面上一样地展开分布,因此偏重不严重。因此,电动机5的负载的增减变少,因而如图7(B)所示的曲线24a所示,滚筒电流计18的检测数据的增减平缓推移。
另外,由于在旋转槽4内,衣物19一样地分布,因此衣物19落下、或者被挡板4b搅拌时,旋转槽4的振动变小。因此,检测旋转槽4的振动的加速度传感器16的检测数据也如图7(A)所示的曲线22a所示,以小幅增减的状态推移。
另一方面,在发生了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衣物19成块存在。此时,旋转槽4内的衣物19的偏重严重,因此平衡差,对旋转槽4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5的负载电流瞬间增大或减小。因此,滚筒电流计18的检测数据如图7(B)所示的曲线24b所示,以大幅增减的状态推移。来自滚筒电流计18的信号被发送到缠绕检测部12,缠绕检测部12基于它来进行判定,由此进行由滚筒电流计18进行的缠绕检测。例如、预先设定阈值24c,检测量超过阈值24c时判定为发生缠绕。
此外,在发生了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由于衣物19块状存在,因此,旋转槽4的旋转使得衣物19的块落下时敲击旋转槽4,因此产生大的摆动、振动。此外,由旋转槽4的挡板4b将衣物19带起时,负载变大,平衡变差,因此,此时滚筒的摆动、振动变大。
此时,加速度传感器16的检测数据如图7(A)所示的曲线22b所示,以大幅增减的状态推移。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6的信号被发送给缠绕检测部12,缠绕检测部12基于它进行判定,由此进行加速度传感器16所进行的缠绕检测。例如、预先设定阈值22c,在检测量超过阈值22c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缠绕。
缠绕检测部12的处理通过在控制部8中执行程序来实现。阈值22c、24c可以根据衣物19的种类、量、材质等状况来设定不同的阈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洗涤烘干机1,在衣物19的烘干运转时检测出衣物19缠绕的情况下,进行从到此为止的通常烘干运转模式变更为能够消除衣物19的缠绕的运转模式的控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衣物19的缠绕,进而能够抑制衣物19的褶皱,提高烘干效果。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2实施方式的烘干机参照图8到图11进行说明。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供给口与排气口的位置关系、旋转轴Lc的朝向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几个具体例进行说明。而且,第2实施方式中,省略配管部件7等的图示。
<具体例1>
在具体例1的洗涤烘干机10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都设置于水槽3的底部亦即旋转槽4的背面侧。而且,供给口3a在从旋转轴Lc方向观察的主视图中,比旋转轴Lc的轴心C靠向下方侧,排气口3b比旋转轴的轴心C靠向上方侧。
这样,即使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的位置关系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通过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亦即图8(A)时箭头R3所示的顺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亦即逆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形成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的气流,其中,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连结旋转槽4的旋转轴Lc与供给口3a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L1旋转至连结旋转轴Lc和排气口3b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L2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因此,能够高效地使衣物等洗涤物烘干,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衣物19的缠绕时,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变更为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的控制。
<具体例2>
在具体例2的洗涤烘干机20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都设置于水槽3的筒部亦即与旋转槽4的筒部相对的位置。而且,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从旋转轴Lc方向观察的主视图中,比旋转轴Lc的轴心C靠向上方侧。但是,在具体例2中,供给口3a比排气口3b靠向上方。
即使是这样的位置关系,通过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亦即图8(B)时箭头R4所示的逆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亦即顺时针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能够形成能够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的气流,其中,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连结旋转槽4的旋转轴Lc与供给口3a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L1旋转至连结旋转轴Lc和排气口3b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L2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因此,能够高效地使衣物等洗涤物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衣物19的缠绕时,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变更为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地控制。
<具体例3>
在具体例3的洗涤烘干机30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旋转轴Lc与设置面是水平的。即、洗涤烘干机30的旋转槽4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与设置面水平的朝向被旋转驱动。此外,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都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位置关系。
即使是这样的旋转轴Lc与设置面呈水平状态的洗涤烘干机30,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通过使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形成能够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的气流。因此,能够高效地使衣物等洗涤物烘干,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在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变更为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的控制。
<具体例4>
在具体例4的洗涤烘干机40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供给口3a形成于旋转轴Lc上。
此时,设想为从供给口3a供给的空气与从排气口3b排出的含水分的空气相比,相对比较温暖,因此,可以设想向铅直上方流动。因此,在从旋转槽4的旋转轴Lc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想从该旋转槽4的旋转轴Lc向铅直上方延伸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三假想线L3,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图10时θ4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图10时θ3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其中,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第三假想线L3绕旋转轴Lc旋转至第二假想线L2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由此,能够在旋转槽4内形成能够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的气流,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在排气口3b位于旋转轴Lc上的情况下,通过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能够在旋转槽4内形成能够使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的气流,能够提高烘干效率,其中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第三假想线L3绕旋转轴Lc旋转至第一假想线L1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
在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变更为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的控制。
<具体例5>
在具体例5的洗涤烘干机50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在从旋转轴Lc观察的情况下,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双方形成为位于穿过旋转轴Lc的轴心C的直线上。即、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为以轴心C中心的点对称的位置关系。此时,第一假想线L1与第二假想线L2大致呈一条直线,因此,不管向哪个方向旋转驱动旋转槽4,其旋转角都大致相等。
因此,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在从旋转槽4的旋转轴Lc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想从该旋转槽4的旋转轴Lc向铅直上方延伸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三假想线L3,使对旋转槽4向以下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大的一侧亦即图11的构成时箭头R7所示的旋转角为θ6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大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亦即图11的构成时箭头R6所示的旋转角为θ5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其中,所述2个旋转方向是使第一假想线L1绕旋转轴Lc旋转至第三假想线L3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
由此,容易朝向铅直上方流动的烘干用空气在旋转槽4内,形成出至排气口3b为止的路径长度变长的朝向的气流,亦即形成出洗涤物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变长的朝向的气流。因此,更多的水分含于空气中而被排出,能够高效地烘干衣物等洗涤物。
在控制部8的缠绕检测部12检测出衣物19的缠绕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变更为图5(B)~(E)所示的旋转控制模式的控制。
此外,在图11中,给出了使供给口3a与排气口3b形成于点对称位置的例子,但是,在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为同一方向、即、排气口3b形成于从轴心C至供给口3a为止的延长线上的情况下、以及供给口3a形成于从轴心C至排气口3b为止的延长线上的情况下也一样。在该情况下,供给口3a和排气口3b在旋转轴Lc方向亦即洗涤烘干机50的前后方向上错开形成,在从旋转轴Lc方向观察时,两者看上去形成于一致的方向。
(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方式,在不脱离其范围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变形或者扩展。
本实施方式中,对旋转槽4进行旋转驱动时的第1方向/第2方向的比率设定为固定的,但是,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如此设定的,实际上也可以在执行烘干运转时随着衣物19的烘干的进行,衣物19的重量变轻来改变该比率。
在烘干运转的初期,洗涤物含有较多的水分,而随着烘干运转的进行,洗涤物所含的水分减少。因此,可以设想在以同一比例运转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含于空气而被排出的水分量,在烘干运转的初期相对较多,随着烘干运转的进行相对减少。因此,在烘干运转进行的情况下,为了排出更多的水分,与烘干运转的初期相比,增加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由此,在烘干运转进行,洗涤物所含的水分量减少的状态下,控制成洗涤物接触空气的时间变得更长,使水分容易含于空气中。因此,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另外,也可以在执行烘干运转时,判定洗涤物的种类,根据判定出的洗涤物的种类、材质、量等调整对旋转槽4进行旋转驱动时的第1方向/第2方向的比率。
例如,可以认为与聚酯等化学纤维相比,棉麻等纤维容易含水。此外,即使是同一纤维,也可以认为厚衣物与薄衣物所含的水分量不同。因此,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基于从操作面板等输入的设定和由各种传感器检测出的信息、例如、衣物的布量、布质、外气温度等的信息,改变对旋转槽4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容易使水分含于空气中,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此外,不一定仅增大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在判定为是容易发生缠绕的衣物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接近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烘干机应用于具备洗衣功能的洗涤烘干机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于不具有洗衣功能的烘干机。
各实施方式中设想的是烘干用空气,但是,也可以是,在循环路径上设置使例如除菌剂、皮米尺寸的除菌用离子等含于空气中的除菌机构,在使除菌用空气循环时,使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接近于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除菌剂或除菌离子等含于空气,并与洗涤物接触,由此起到除菌作用,但是,可以认为通过增大对旋转槽4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例,空气与洗涤物的接触时间加长,能够提高除菌效果。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不伴有洗涤运转、烘干运转而只进行除菌运转的情况。
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不是为了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槽,配置于壳体内,
驱动机构,对所述旋转槽进行旋转驱动,
循环路径,具有向所述旋转槽侧供给空气的供给口和从所述旋转槽侧排出空气的排气口,以及
循环机构,使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
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连结该旋转槽的旋转轴与所述供给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以及连结该旋转轴与所述排气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将使所述第一假想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所述第二假想线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1方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
在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时,进行使第2方向的旋转槽的旋转驱动的比率大于第1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传感器,检测所述旋转槽的转数,以及
缠绕检测部,检测所述旋转槽内的衣物的缠绕;
在所述缠绕检测部检测出缠绕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旋转槽的所述第1方向的旋转与所述第2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3.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槽,配置于壳体内,
驱动机构,对所述旋转槽进行旋转驱动,
循环路径,具有向所述旋转槽侧供给空气的供给口和从所述旋转槽侧排出空气的排气口,以及
循环机构,使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
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连结该旋转槽的旋转轴与所述供给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以及连结该旋转轴与所述排气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
在所述供给口或者所述排气口中的任意一方形成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上的情况下,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从该旋转槽的旋转轴向铅直上方延伸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三假想线,将使所述第三假想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所述第二假想线或者所述第一假想线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1方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
在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时,进行使第2方向的旋转槽的旋转驱动的比率大于第1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传感器,检测所述旋转槽的转数,以及
缠绕检测部,检测所述旋转槽内的衣物的缠绕;
在所述缠绕检测部检测出缠绕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旋转槽的所述第1方向的旋转与所述第2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5.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槽,配置于壳体内,
驱动机构,对所述旋转槽进行旋转驱动,
循环路径,具有向所述旋转槽侧供给空气的供给口和从所述旋转槽侧排出空气的排气口,以及
循环机构,使空气在所述循环路径中循环;
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连结该旋转槽的旋转轴与所述供给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一假想线、以及连结该旋转轴与所述排气口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二假想线,
在所述供给口和所述排气口的双方形成为位于穿过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的1条直线上的情况下,在从所述旋转槽的旋转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下,设定从该旋转槽的旋转轴向铅直上方延伸的作为假想线的第三假想线,将使所述第一假想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所述第三假想线时设想的2个旋转方向中旋转角小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1方向、旋转角大的一侧的旋转方向作为第2方向的情况下,
在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时,进行使第2方向的旋转槽的旋转驱动的比率大于第1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旋转传感器,检测所述旋转槽的转数,以及
缠绕检测部,检测所述旋转槽内的衣物的缠绕;
在由所述缠绕检测部检测出缠绕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旋转槽的所述第1方向的旋转与所述第2方向的旋转的比率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来烘干洗涤物的烘干运转时,随着该烘干运转的进行,增加对所述旋转槽向所述第2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由所述循环机构使空气循环来烘干洗涤物的烘干运转时,判定洗涤物的种类,根据所判定出的洗涤物的种类来改变对所述旋转槽向所述第2方向进行旋转驱动的比率。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储存水的水槽,
所述旋转槽是具有供洗涤物出入的开口的有底圆筒状,以形成有与该旋转槽内连通的多个孔的状态配置于所述水槽内,
所述供给口位于所述旋转槽的底部侧,形成于所述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缠绕检测部检测出缠绕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所述旋转槽的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第2方向的转数的比率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缠绕检测部检测出缠绕的情况下,进行增加所述旋转槽的所述第1方向的转数和所述第2方向的转数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机还具有检测所述旋转槽的振动的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缠绕检测部基于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检测衣物的缠绕。
13.根据权利要求2、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机还具有检测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流的滚筒电流计,
所述缠绕检测部基于从所述滚筒电流计发送来的信号检测衣物的缠绕。
CN201510522968.5A 2014-08-28 2015-08-24 烘干机 Active CN105386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4182A JP6462276B2 (ja) 2014-08-28 2014-08-28 乾燥機
JP2014-174182 2014-08-28
JP2015141289A JP6716213B2 (ja) 2015-07-15 2015-07-15 乾燥機
JP2015-141289 2015-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286A CN105386286A (zh) 2016-03-09
CN105386286B true CN105386286B (zh) 2017-07-18

Family

ID=55419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2968.5A Active CN105386286B (zh) 2014-08-28 2015-08-24 烘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6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6867B (zh) * 2018-08-01 2023-05-09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干衣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5000B2 (ja) * 1991-03-26 2001-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1173441A (zh) * 2006-10-30 2008-05-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及其干燥工序的控制方法
CN101583751A (zh) * 2007-02-14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98600A (ja) * 1989-01-27 1990-08-07 Toshiba Corp 乾燥機
US20110067257A1 (en) * 2009-09-21 2011-03-24 Richard Fearnside Yankee dryer having centrifugally assisted condensate col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5000B2 (ja) * 1991-03-26 2001-09-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1173441A (zh) * 2006-10-30 2008-05-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及其干燥工序的控制方法
CN101583751A (zh) * 2007-02-14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烘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6286A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539C (zh) 滚筒式洗衣机
CN105696284B (zh) 烘干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05276A (zh) 洗衣干燥机
JP2009072502A (ja) 乾燥機及び洗濯乾燥機
WO2006041266A1 (en) Condensing type dry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7185357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4159756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3326079A (ja) 洗濯乾燥機
WO2013011605A1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2008229153A (ja) 洗濯乾燥機
JP2005152309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05386286B (zh) 烘干机
CN102041669B (zh) 衣物烘干机及洗涤烘干机
KR20120079797A (ko) 의류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JPH1190094A (ja) ドラム式乾燥洗濯機
JP2013128632A (ja) 衣類乾燥機
JP2013180161A (ja) 洗濯機
JP2009095433A (ja) ドラム式乾燥機および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5093204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12024403A (ja) 洗濯乾燥機
EP2428604B1 (en) Spin Dryer
JP2005261691A (ja) ドラム式洗濯機
JP4093951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6466093B2 (ja) 衣類乾燥機
JP6716213B2 (ja) 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1

Address af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st Road, Shishan Songgang pine summer Industrial Park,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household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South China Sea)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