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5011A -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5011A
CN105385011A CN201510705134.8A CN201510705134A CN105385011A CN 105385011 A CN105385011 A CN 105385011A CN 201510705134 A CN201510705134 A CN 201510705134A CN 105385011 A CN105385011 A CN 105385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morpholine
tpv composition
pheny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5011B (zh
Inventor
张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DONGBANG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1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5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5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5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5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5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3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polyenes, i.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unsaturated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12/00Crosslin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TPV组合物,所述TPV组合物由硫化混合物经动态硫化工艺制备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硫化混合物至少包含以下组分,-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聚合物0.5-5份,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0.5-5份,吗啉衍生物0.1-1份,可硫化弹性体100份,热塑性聚烯烃50-200份。所述

Description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PV组合物,还涉及一种使用该TPV组合物的汽车防撞条料。具体地,涉及国际专利分类号C08L53/00。
背景技术
防撞条,又称为防护条、防护胶条、防擦条、搭带等。汽车防撞条主要作用是可以防止汽车车体侧面被外来物擦伤或撞伤,起到日常防护的作用。又因为汽车防撞条的体积很小,所以在车体被意外刮蹭的时候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汽车防撞条的作用就是保护车身不被擦花,汽车一旦擦花就容易使车漆受到损害,甚至使掉漆的部位出现生锈等的情况,汽车的防撞条可以简单的保护车漆不被划伤,保护车漆的完整性。
汽车防撞条料的有天然橡胶或者聚氯乙烯(PVC),但是效果都没有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好。TPV作为汽车防撞条料具有价格低廉,黏结方便,老化年限超过10年等特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汽车防撞条的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不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TPV组合物,所述TPV组合物由硫化混合物经动态硫化工艺制备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硫化混合物至少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含有苯环,所述苯环上含有异氰基;
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硫元素。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含有至少1个羟基且碳原子数为1-5的饱和链,R2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聚合物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仲胺化合物含有至少1个碳碳双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为仲胺化合物改性热塑性聚烯烃。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官能团硫酮基、巯基、硫醚、硫代异氰基、硫脲、二硫代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吗啉衍生物的单体选自4-甲基-6-[3-(6-甲基-2-吗啉-4-基嘧啶-4-基)硫基丙基硫基]-2-吗啉-4-基嘧啶、1-[3-(4-吗啉基)丙基]硫脲、1-环己基-3-(2-吗啉基乙基)硫脲、4-(2-异硫氰酸基苯基)吗啉、吗啉-4-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吡啶-4-羰基氨基)甲基吗啉-4-二硫代甲酸酯、N-[(吗啉基硫代甲酰)硫代]-叔丁胺、[3-(4-吗啉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4,4’-(二硫代二硫代甲酰)二吗啉、3-乙基-2-甲基-4-硫代吗啉二硫代甲酸、4,4’-二硫烷二基二(2,6-二甲基吗啉)、4-二硫基吗啉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硫化弹性体为乙烯/α-烯烃/多烯共聚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塑性聚烯烃选自聚乙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条料,由上述的TPV组合物制备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
一种TPV组合物,所述TPV组合物由硫化混合物经动态硫化工艺制备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硫化混合物至少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含有苯环,所述苯环上含有异氰基;
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硫元素。
可硫化弹性体
任意合适的可硫化弹性体可以形成本发明的TPV的弹性体相。优选的可硫化弹性体具有基本饱和烃主链,该主链使共聚物对臭氧侵蚀和氧化降解相对惰性,但是弹性体可以具有不饱和侧链以用于至少部分交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可硫化弹性体为乙烯/α-烯烃/多烯三元共聚物。可硫化弹性体具有约10wt%至约90wt%的乙烯含量、约10wt%至约80wt%的α-烯烃含量、和约0.5wt%至约20wt%的多烯含量,所有重量基于聚合物的总重量。
所述α-烯烃含有3至14个碳原子。这些α-烯烃的实例为丙烯、异丁烯、1-丁烯、1-戊烯、1-辛烯、2-乙基-1-己烯、1-十二烯等。
所述多烯可为:共轭二烯,如异戊二烯、丁二烯、氯丁二烯等;非共轭二烯;三烯,或更高数目的多烯。三烯的实例为1,4,9-癸三烯、5,8-二甲基-1,4,9-癸三烯、4,9-二甲基-1,4,9-癸三烯等。更优选非共轭二烯。非共轭二烯含有5至25个碳原子。实例为:非共轭二烯,如1,4-戊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2,5-二甲基-1,5-己二烯、1,4-辛二烯等;环化二烯,如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环辛二烯、二环戊二烯等;乙烯基环烯烃,如1-乙烯基-1-环戊烯、1-乙烯基-1-环己烯等;烷基二环壬二烯,如3-甲基-二环(4,2,1)壬-3,7-二烯、3-乙基二环壬二烯等;茚,如甲基四氢化茚等;烯基降冰片烯,如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丁基-2-降冰片烯、2-甲代烯丙基-5-降冰片烯、2-异丙烯基-5-降冰片烯、5-(1,5-己二烯基)-2-降冰片烯、5-(3,7-辛二烯基)-2-降冰片烯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α-烯烃选自丙烯和1-丁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烯选自乙叉降冰片烯、双环戊二烯、1,4-己二烯中的一种。
热塑性聚烯烃
任何合适的热塑性材料都可以用作本发明的TPV的热塑性相。热塑性材料通常是可以至少在材料的软化的温度或熔点温度模塑或者成形和再加工的材料。聚烯烃是优选的热塑性材料。聚烯烃是聚合物科学和工程的基础结构部分,因为热塑性材料基于石油化学生产的低成本和高生产量。
作为热塑性聚烯烃,本发明可以选择的树脂包括聚乙烯类树脂和聚丙烯类树脂。
聚乙烯类树脂包括: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等聚乙烯系树脂。
作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例如可列举密度为910-930kg/m3的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此外,作为高密度聚乙烯,例如可列举密度为941-970kg/m3的高密度聚乙烯。密度为根据JISK6760-1981中规定的方法测得的值。
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为具有基于乙烯的单体单元和基于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单体单元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
作为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例如可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可更优选列举4-甲基-1-戊烯、1-己烯。上述的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作为α-烯烃,优选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1-癸烯。在并用两种以上上述α-烯烃时,例如可列举:1-丁烯与4-甲基-1-戊烯的组合物、1-丁烯与1-己烯的组合、1-丁烯与1-辛烯的组合、1-丁烯与1-癸烯的组合等。可更优选列举1-丁烯与4-甲基-1-戊烯的组合、1-丁烯与1-己烯的组合。
聚丙烯类树脂包括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共聚物以及丙烯和含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物。术语“含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简称为“α-烯烃”,优选本发明使用的聚丙烯选自丙烯-乙烯共聚物以及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更优选为丙烯-1-丁烯共聚物。
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中的α-烯烃优选是含4-20个碳原子的任何一种α-烯烃,具体如下:1-丁烯,2-甲基-1-丙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2-甲基-1-己烯,2,3-二甲基-1-戊烯,2-乙基-1-戊烯,2,3,4-三甲基-1-丁烯,2-甲基-3-乙基-1-丁烯,1-辛烯,5-甲基-1-戊烯,2-乙基-1-己烯,3,3-二甲基-1-己烯,2-丙基-1-庚烯,2-甲基-3-乙基-1-庚烯,2,3,4-三甲基-1-戊烯,2-丙基-1-戊烯,2,3-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和1-十九碳烯。优选的是含4-12个碳原子的α-烯烃,其具体实例包括1-丁烯,2-甲基-1-丙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2-甲基-1-己烯,2,3-二甲基-1-戊烯,2-乙基-1-戊烯,2,3,4-三甲基-1-丁烯,2-甲基-3-乙基-1-丁烯,1-辛烯,5-甲基-1-戊烯,2-乙基-1-己烯,3,3-二甲基-1-己烯,2-丙基-1-庚烯,2-甲基-3-乙基-1-庚烯,2,3,4-三甲基-1-戊烯,2-丙基-1-戊烯,2,3-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和1-十二碳烯。
聚丙烯的熔点(Tm)为150℃-165℃。优选Tm不低于155℃,更优选不低于160℃。另一方面,优选Tm不高于165℃,更优选不高于164℃。如果Tm低于150℃,聚丙烯的Tm定义为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的聚丙烯熔化曲线(DSC曲线)中最大吸热峰所在处的温度(℃)。
聚丙烯制造方法的实例包括在已知的常规聚合催化剂存在下将丙烯单独聚合或者将丙烯和乙烯或α-烯烃共聚的方法。
以可硫化弹性体为100重量份计,所述热塑性聚烯烃为50-200份。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含有至少1个羟基且碳原子数为1-5的饱和链,R2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R1选自羟甲基、1-羟基乙基、2-羟基乙基、1-羟基丙基、2-羟基丙基、3-羟基丙基、1-甲基-1-羟基乙基、1-甲基-2-羟基乙基、1-羟基丁基、2-羟基丁基、3-羟基丁基、4-羟基丁基、1-甲基-1-羟基丙基、1-羟基甲基-丙基、1-羟基-1-甲基丙基、1-甲基-2-羟基丙基、1-甲基-3-羟基丙基、1-羟基-2-甲基丙基、2-羟基-2甲基丙基、2-甲基-3-羟基丙基、1-羟甲基-1-甲基乙基、1-羟基戊基、2-羟基戊基、3-羟基戊基、4-羟基戊基、5-羟基戊基、1-羟甲基丁基、1-羟基-1-甲基丁基、1-甲基-2-羟基丁基、1-甲基-3羟基丁基、1-甲基-4-羟基丁基、1-羟甲基-1-甲基丙基、1,1-二甲基-2-羟基丙基、1,1-二甲基-3-羟基丙基、1-羟甲基-2-甲基丙基、1,2-二甲基-1羟基丙基、1-甲基-2-羟甲基丙基、1,2-二甲基-3-羟基丙基、1,2-二甲基-2-羟基丙基、1-(2-羟基乙基)丙基、1-(1-羟基乙基)丙基、1-乙基-1-羟基丙基中的一种。
R2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甲基-1-乙基丙基、1,1,2-三甲基丙基中的一种。
根据原料获得的难易程度,R1优选为羟甲基、羟乙基中的一种;R2优选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中的一种。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称量好的对羟烷基苯胺放于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DMF溶解,用冰水浴将体系冷却到0-5℃。在搅拌的同时滴加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冰浴下搅拌1.5-2h后逐渐恢复到室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1.5h。将溶剂抽干后用氯仿和己烷重结晶,得到2-溴-4-羟烷基苯胺。反应方程式如下:
(2)将称量好的2-溴-4-羟烷基苯胺放于250mL双颈瓶中,装上回流冷凝管,加入适量甲苯溶解。搅拌的同时加入过量的甲酸水溶液。然后将体系加热到110-120℃,回流4-6h。反应完毕后冷却到室温,用氯仿萃取出产物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干,得到2-溴-4-羟烷基-N-甲酰苯胺。反应方程式如下:
(3)将称量好的2-溴-4-羟烷基-N-甲酰苯胺放于250mL装有回流冷凝管的双颈瓶中,加入足量的二氯甲烷溶解,再加入三乙胺和催化量的1,3-苯二磺酰氯。在100-110℃的条件下回流3-5h。反应结束后将体系冷却到室温,向体系中滴加蒸馏水,水解完全后用氯仿萃取出异氰基苯类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4)将称量好的异氰基苯类化合物放于250mL装有回流冷凝管的双颈瓶中,再加入催化量的醋酸钯和三(邻苯基)磷,再加入适量烷基烯酮(如:3-丁烯-2-酮、1-戊烯-3-酮、4-甲基-1-戊烯-3-酮、1-己烯-3-酮、1-庚烯-3-酮、1-辛烯-3-酮、1-壬烯-3-酮等)。将体系加热到100-110℃,反应时间17-20h,发生Heck偶联反应。反应完毕后将体系用冰水浴冷却,在0-5℃时向体系中滴加三氯氧磷,在搅拌下逐渐恢复到室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2-3h。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体积比3-5:1,以中性氧化铝为固定相,通过柱分离得到最终产物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聚合物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是通过羟基与烯烃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改性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部分改性是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仅与可硫化弹性体中部分烯烃发生将加成反应,或者是经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或全部改性的可硫化弹性体与未经过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改性的可硫化弹性体混合得到。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是由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的羟基对可硫化弹性体中的不饱和键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条件下加成反应得到,可以用如下反应式来表示:
其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为:
所述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强酸性的反应基团磺酸基(-SO3H),可以对聚合物磺化得到,所述聚合物的单体可以是苯乙烯、苯丙烯、甲基丁香酚、4-烯丙基-1,2-亚甲基二氧基苯、2-苯基-1-丙烯、3-苯基丙烯酸苄酯、3-苯基-2-丙烯-1-醇乙酸酯、1-(4-甲氧苯基)-1-戊烯-3-酮、1-甲氧基-4-[1-丙烯基]苯、1-苄氧基-2-甲氧基-4-丙烯基苯、苯亚甲基丙酮、肉桂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4-烯丙基苯甲醚、1-氟-4-(异丙烯基)苯、3-氟苯乙烯、2-氟苯乙烯、间三氟甲基苯乙烯、4-氟苯乙烯、5-烯丙基-1,2,3-三甲氧基苯、1,3-二苯基-2-丙烯-1-酮、4-甲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苯基丙烯基酮4-苯基-1-丁烯、对氯苯乙烯、1-(4-氯苯基)-4,4-二甲基-1-戊烯-3-酮、4-氯甲基苯乙烯、4-溴苯乙烯、3-氯苯乙烯、3-溴苯乙烯、2-氯苯乙烯、2-溴苯乙烯、3,4-二甲氧基肉桂酸、2-甲基肉桂酸、4-乙酰氧基苯乙烯、3-苯基丙烯基氯、三溴苯烯丙醚、3-苯基-2-丙烯酸戊酯、2,4,6-丙烯酸三溴苯酯、茴香烯、1-溴代苯丙烯、4-溴均二苯乙烯、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苯氧乙酸烯丙酯、2-溴肉桂酸、肉桂酸正丙酯、烯丙基苯砜、3-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2-苯基丙烯酸乙酯、2,4,5-三甲氧基肉桂酸、3-己烯醇苯甲酸酯、3-己烯醇苯乙酸酯、1-(4’-溴联苯-4-基)-3-苯基-2-丙烯-1-酮、4-叔丁氧基苯乙烯、(3-甲氧基苯基)甲基2-丙烯酸酯、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对氟苯戊烯酸、2-甲基-2-丁烯酸-2-苯乙酯、2-甲基-2-丁烯酸苯甲酯、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苯甲酸酯、[2-(二乙氧基甲基)-1-庚烯基]苯、[2-[1-[(3,7-二甲基-6-辛烯基)氧基]-2-苯乙氧基]乙基]苯、1,2-苯二甲酸单[2-[(1-氧代-2-丙烯基)氧]乙基]酯、1-苯基-4-戊烯-1-酮、2-(二甲氧甲基)-1-庚烯基苯、2,4,6-甲基丙烯酸三溴苯酯、1-甲基-4-(1-甲基乙烯基)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优选为磺化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例如,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单体,其制备步骤如下:
(1)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和3滴次甲基蓝,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并升温至50℃。停止搅拌,加入预先混合好的含有0.4g过氧化苯甲酰、41g苯乙烯、9g二苯乙烯的溶液。控制搅拌速率,使油珠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升温至80-85℃,维持2h,再升温至95℃并保温3h。反应结束后,用倾析法洗涤,除去聚乙烯醇。然后将得到的树脂球倒入烧杯中用尼龙纱过滤,甩干后置于瓷盘中在80℃的烘箱中干燥2h。
(2)将上一步得到的树脂球取20g放入装有恒压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颈瓶中,再加入20mL二氯乙烷溶胀10min,再加入100mL浓硫酸。加热到70℃,维持1h,再升温到80-85℃,反应6h。反应完毕后将体系加热到110℃蒸馏出二氯乙烷。冷却到室温后,从恒压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100mL50%硫酸,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35℃。在搅拌下缓缓加入蒸馏水稀释,用蒸馏水反复洗涤至溶液呈中性。过滤收集树脂球,即得磺化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中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与可硫化弹性体的质量比为1:5-100。更优选1:20-70,更优选1:30-60,最优选的1:40-50。
仲胺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仲胺化合物含有至少1个碳碳双键。
所述仲胺化合物可以是链胺、酰胺类化合物,例如:N-[2-(4,4-二氰基-1,3-丁二烯基)-5-甲基苯基]苯甲酰胺、N-烯丙基-2-吡啶胺、(E)-N-(2-(2,5-二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N-烯丙基-α-甲基肉桂酰胺、3-苯基-N-1-哌啶基-2-丙烯酰胺、N-(2-乙基-2-己烯亚基)-1-二十一烷胺、N-辛基丙烯酰胺、N,N’-[4-(2-丙烯基氧基)-1,3-亚苯基]二-乙酰胺、N,N’,N”,N”’-(1,5-戊烷二基亚基)四甲基丙烯酰胺、N-(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丙烯酰胺、N-[(二乙基氨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4-(3-氧代-3-苯基-1-丙烯基)苯基)乙酰胺、N-环丙基-2-烯己酰胺、N-(二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丙-2-烯酰胺、N-丙-2-基丙-2-烯酰胺、N-丙-2-烯基苯甲酰胺、5,6,9,10-四氢-N-甲基-5,9-甲桥苯并环辛烯-11-胺、N-甲基丙烯酰-1-氮丙啶甲酰胺、3-(3,4-二羟基苯基)-N-(2-苯基乙基)丙烯酰胺、3-(3,4-二羟基苯基)-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2-丙烯酰胺、N,N’-1,9-壬烷二基二丙烯酰胺、N,N-亚甲基二-9-十八碳烯酰胺、N-(1-甲基乙基)-9-十八碳烯酰胺、N-[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N-[2-(3,4-二羟基苯基)乙基]十八碳-9,12-二烯酰胺、12-羟基-N-(2-羟基乙基)十八碳-9-烯酰胺、N-烯丙基-4-吡啶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N-[(Z)-十八碳-9-烯基]乙酰胺、N-烯丙基-1H-吡咯-1-甲酰胺、(2E,4E)-N-(2-甲基丙基)-6-氧代-6-苯基己-2,4-二烯酰胺、N-[(Z)-2-(2,5-二羟基苯基)乙烯基]甲酰胺、二环己胺、N-(3-甲氧基苄基)-2-丙烯-1-胺、N,N’-二甲基丁-2-烯-1,4-二胺、N,N-二乙基-2-丁烯-1,4-二胺、N-(1-羟基-2,2-二甲氧基乙基)-2-丙烯酰胺、N-(3-(烯丙基(苄基)氨基)苯基)乙酰胺、N-乙基-3-环戊烯-1-甲酰胺、4-氨基-N-乙烯基苯甲酰胺、N-(1,3-噻唑-2-基)丙烯酰胺、N,2-二甲基-2-环戊烯-1-甲酰胺、N-苄基-2-(1-环己烯-1-基)乙胺、N-甲基-2-丙烯酰胺、N-十二烷基-2-甲基丙-2-烯酰胺、N-(2-丙烯醛)乙醇胺、N-烯丙基-1H-苯并咪唑-2-胺、3-(4-((2-(异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氧基)-N-异丙基-2-丙烯-1-胺、二烯丙基胺、N-(1,3-二羟基十八碳-4-烯-2-基)己酰胺、3-(3,4-二氧代-1-环己-1,5-二烯基)-N-甲基丙酰胺、N-烯丙基-6-甲氧基-1,3-苯并噻唑-2-胺、N-乙基-3-环己烯-1-甲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2-(二甲基氨基)乙基]-2-甲基-2-丙烯酰胺。
所述仲胺化合物还可以是噻唑类化合物,例如:4-乙烯基-N-苯基-4,5-二氢-1,3-噻唑-2-胺、N-(5-乙烯基-1,3-噻唑烷-2-亚基)苯胺、2-[(E)-己-2-烯-5-炔基]-2-甲基-1,3-噻唑烷、5-(3-苯基-2-丙烯亚基)-2-硫代-4-噻唑烷酮、5-烯丙基-1,3-噻唑烷-2,4-二酮、5-乙烯基-1,3-噻唑烷-2-酮、(5Z)-5-[4-(烯丙氧基)亚苄基]-2-硫代-1,3-噻唑烷-4-酮、5-烯丙基-4-甲氧基-1,3-噻唑烷-2-酮、2-[(E)-戊-3-烯基]-1,3-噻唑烷、2-(2,6-二甲基庚-5-烯基)-1,3-噻唑烷、2-甲基-2-(2-甲基丁-3-烯-2-基)-1,3-噻唑烷、2-甲基-2-[(E)-4-苯基丁-3-烯基]-1,3-噻唑烷、2-(2-甲基-1,3-噻唑烷-2-基)戊-4-烯酸乙酯、2-甲基-2-戊-4-烯基-1,3-噻唑烷、2-(3,4-二甲基戊-3-烯基)-2-甲基-1,3-噻唑烷、2-[(E)-庚-3-烯基]-2-甲基-1,3-噻唑烷、2-[(3E)-庚-3,6-二烯基]-2-甲基-1,3-噻唑烷。
所述仲胺化合物还可以是吡咯类化合物,例如:(2E)-1-(3,5-二甲基-1H-吡咯-2-基)-2,4-戊二烯-1-酮、3-[2-[(E)-[3-(3-甲氧基-3-氧代-丙基)-4-甲基-5-[(E)-(3-甲基-5-氧代-4-乙烯基-吡咯-2-亚基)甲基]吡咯-2-亚基]甲基]-4-甲基-5-[(E)-(4-甲基-5-氧代-3-乙烯基-吡咯-2-亚基)甲基]-1H-吡咯-3-基]丙酸甲酯、1-(5-异丙烯基-1H-吡咯-3-基)乙酮、1-(3-吡咯烷基)-2-丙烯-1-酮、3-烯丙基-2-吡咯烷酮、2-[(1E)-1-丙烯-1-基]-1H-吡咯-3-羧酸、4-烯丙基-3-吡咯烷酮、N-[(E)-3-(2-氨基-3H-咪唑-4-基)丙-2-烯基]-1H-吡咯-2-甲酰胺、3-异丙烯基-2-吡咯烷酮、3-乙烯基-1H-吡咯并[2,3-b]吡啶、4-[2-[(3E,5E)-2,8-二羟基-7-甲基癸-3,5-二烯基]-1,6,8-三甲基4a,5,6,7,8,8a-六氢-2H-萘-1-羰基]-5-羟基-2-甲氧基-1,2-二氢吡咯-3-酮、4-[2-[(3E,5E)-2,8-二羟基-7-甲基癸-3,5-二烯基]-1,6,8-三甲基4a,5,6,7,8,8a-六氢-2H-萘-1-羰基]-5-羟基-1,2-二氢吡咯-3-酮、甲基5-乙烯基-1H-吡咯-2-羧酸酯、甲基4-乙烯基-1H-吡咯-2-羧酸酯、甲基5-乙烯基-1H-吡咯-3-羧酸酯、(2S)-2-[(2R)-3-丁烯-2-基]吡咯烷、4-烯丙基-2-吡咯烷酮、(5S)-5-异丙烯基-2-吡咯烷酮、2-(乙烯基硫基)-1H-吡咯、2-(3-甲基-5-氧代-4-乙烯基-1,5-二氢-2H-吡咯-2-亚基)乙酰胺、2-(4-甲基-5-氧代-3-乙烯基-1,5-二氢-2H-吡咯-2-亚基)乙酰胺、烯丙基1H-吡咯-2-羧酸酯、3-[(E)-十二碳-1-烯基]吡咯烷-2,5-二酮。
所述仲胺化合物还可以是吲哚类化合物,例如:(3S,8aS)-3-[[2-(2-甲基丁-3-烯-2-基)-1H-吲哚-3-基]甲基]-2,3,6,7,8,8a-六氢吡咯并[2,1-f]吡嗪-1,4-二酮、6-(3-甲基丁-2-烯基)-1H-吲哚-2,3-二酮、2,5-二羟基-3,6-二[5-(3-甲基丁-2-烯基)-1H-吲哚-3-基]环己-2,5-二烯-1,4-二酮、3-[1-(1H-吲哚-3-基)-3-甲基丁-2-烯基]-7-(3-甲基丁-2-烯基)-1H-吲哚、4-乙烯基-1,3-二氢-2H-吲哚-2-酮、N-(2-((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5-((4-(1H-吲哚-3-基)-2-嘧啶基)氨基)-4-甲氧基苯基)-2-丙烯酰胺、(2E)-3-(1H-吲哚-3-基)丙烯酸乙酯、(3E)-1,1,1-三氟-4-(1H-吲哚-3-基)-3-丁烯-2-酮、N-[6-(羟基甲基)-9-(1H-吲哚-3-基甲基)-17-甲基-2,5,8,11,15-五氧代-1-氧杂-4,7,10,14-四氮杂环十七碳-16-基]-2-[[(10E,12E)-9-羟基十八烷-10,12-二烯酰基]氨基]戊烷二酰胺、N-[6-(羟基甲基)-9-(1H-吲哚-3-基甲基)-17-甲基-2,5,8,11,15-五氧代-1-氧杂-4,7,10,14-四氮杂环十七碳-16-基]-2-[[(10E,12E)-17-羟基-9-氧代十八碳-10,12-二烯酰基]氨基]戊烷二酰胺、N-[6-(羟基甲基)-9-(1H-吲哚-3-基甲基)-17-甲基-2,5,8,11,15-五氧代-1-氧杂-4,7,10,14-四氮杂环十七碳-16-基]-2-[[(10E,12E)-9-氧代十八碳-10,12-二烯酰基]氨基]戊烷二酰胺、15-(1H-吲哚-3-基甲基)-18-[(1Z,3E)-6-甲氧基-3,5-二甲基-7-苯基庚-1,3-二烯基]-1,5,12,19-四甲基-2-亚甲基-8-(2-甲基丙基)-3,6,9,13,16,20,25-七氧代-1,4,7,10,14,17,21-七氮杂环二十五烷-11,22-二甲酸、4-[2-(1H-吲哚-3-基)乙烯基]喹啉、2-(2-(1H-吲哚-3-基)乙烯基)喹啉、3-(2-丙烯基)吲哚。
所述仲胺化合物优选为N-(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丙烯酰胺、5-(3-苯基-2-丙烯亚基)-2-硫代-4-噻唑烷酮、(5Z)-5-[4-(烯丙氧基)亚苄基]-2-硫代-1,3-噻唑烷-4-酮、2-(乙烯基硫基)-1H-吡咯、1-(3-吡咯烷基)-2-丙烯-1-酮、3-(2-丙烯基)吲哚中的一种。
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为仲胺化合物改性热塑性聚烯烃。
所述改性是通过将仲胺化合物和热塑性聚烯烃共聚得到。改性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那些方法,如通过过氧化物引发剂,在熔融状态下,使得仲胺化合物与热塑性聚烯烃发生共聚,也可以使用辐射的方式使得仲胺化合物与热塑性聚烯烃发生共聚。
仲胺化合物改性热塑性聚烯烃中仲胺化合物与热塑性聚烯烃的质量比为1:5-100。优选1:10-80,更优选1:20-70,更优选1:30-60,最优选的1:40-50。
吗啉衍生物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官能团硫酮基、巯基、硫醚、硫代异氰基、硫脲、二硫代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吗啉衍生物可以选自含有硫代异氰基的,例如:3-(4-吗啉基)丙基异硫氰酸酯、4-吗啉基苯基异硫氰酸酯、4-(2-异硫氰酸基苯基)吗啉、6-吗啉基-3-吡啶基异硫氰酸酯、2-(4-吗啉基)乙基异硫氰酸酯。也可以选自含有硫脲的,例如:1-[3-(4-吗啉基)丙基]硫脲、1-[2-(4-吗啉基)乙基]硫脲、1-环己基-3-(2-吗啉基乙基)硫脲、1-[3-乙氧基-2-(4-吗啉基)丙基]-3-乙基硫脲。也可以选自含有巯基的,例如:4-甲基-6-[3-(6-甲基-2-吗啉-4-基嘧啶-4-基)硫基丙基硫基]-2-吗啉-4-基嘧啶。也可以选自含有硫酮基、硫醚、二硫代羧基的,例如:N-氧二乙撑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2-(2,6-二甲基吗啉-4-基)硫基-1,3-苯并噻唑、4,4’-二硫代二吗啉、2-(异丁基硫基)-1-(4-吗啉基)乙硫酮、3,7-二甲基-6-(吗啉-4-羰基)-1-(苯基甲基)-2-硫代吡啶并[5,6-e]嘧啶-4-酮、4-[(10-甲基吩噻嗪-2-基)硫代乙酰基]吗啉、吗啉-4-二硫代甲酸-4-吗啉酯、4-吗啉硫代甲酰胺、2-(2-甲基苯基)-1-(4-吗啉基)乙硫酮、1,4-二吗啉基-1,2,3,4-四硫杂丁烷、吗啉-4-基-苯基甲硫酮、N,N-二甲基-β-硫代-4-吗啉硫代丙酰胺、吗啉-4-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吡啶-4-羰基氨基)甲基吗啉-4-二硫代甲酸酯、N-[(吗啉基硫代甲酰)硫代]-叔丁胺、[3-(4-吗啉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4,4’-(二硫代二硫代甲酰)二吗啉、3-乙基-2-甲基-4-硫代吗啉二硫代甲酸、4,4’-二硫烷二基二(2,6-二甲基吗啉)、4-二硫基吗啉、N-甲基吗啉-4-硫代甲酰胺、2-(4-吗啉基二硫代)苯并噻唑、3-(羟基甲基)-4-吗啉硫代甲酰胺。
所述吗啉衍生物优选为4-甲基-6-[3-(6-甲基-2-吗啉-4-基嘧啶-4-基)硫基丙基硫基]-2-吗啉-4-基嘧啶、1-[3-(4-吗啉基)丙基]硫脲、1-环己基-3-(2-吗啉基乙基)硫脲、4-(2-异硫氰酸基苯基)吗啉、吗啉-4-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吡啶-4-羰基氨基)甲基吗啉-4-二硫代甲酸酯、N-[(吗啉基硫代甲酰)硫代]-叔丁胺、[3-(4-吗啉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4,4’-(二硫代二硫代甲酰)二吗啉、3-乙基-2-甲基-4-硫代吗啉二硫代甲酸、4,4’-二硫烷二基二(2,6-二甲基吗啉)、4-二硫基吗啉中的一种。
以可硫化弹性体为100重量份计,所述吗啉衍生物为0.1-5份。
所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仲胺化合物在含硫吗啉衍生物的存在下能够发生成环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含硫吗啉衍生物中的硫提供成环反应所需要的硫,吗啉基团提供成环反应所需要的Lewis碱,该成环反应的机理为:
所述吗啉衍生物能够提供硫,和异氰基反应得到硫代异氰基。吗啉中的氮为典型的Lewis碱,能够得到仲胺化合物中的质子,仲胺分子失去质子变为氮阴离子。氮阴离子会进攻硫代异氰基中的碳,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硫负离子。硫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能够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此处为1,4加成。得到的烯醇类化合物再转化为酮。得到的产物为硫脲衍生物,以氘代四氢呋喃作为溶剂,其1HNMR中化学位移在4.00-4.13ppm有一个三重峰,3.38-3.45ppm有一个双重峰,三重峰和双重峰的峰面积比为1:2。这两个峰分别归属为亚甲基和次甲基上的氢,是所述硫脲衍生物的特征峰。
在本发明中,含硫的吗啉衍生物既是TPV硫化过程中的硫化剂和硫化促进剂,也是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和仲胺化合物成环反应的反应物。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改性TPV中的分散相,而仲胺化合物改性TPV中的连续相,在整个TPV体系中引入了多交联体系,能够改善产品的力学性能。
其它
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苯酚类抗氧剂、磷类抗氧剂、硫类抗氧剂等各种抗氧剂;受阻胺类热稳定剂等各种热稳定剂;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盐类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紫外线吸收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等各种抗静电剂;双酰胺类分散剂、石蜡类分散剂、有机金属盐类分散剂等各种分散剂;碱土金属盐的羧酸盐类氯清除剂等各种氯清除剂;酰胺类润滑剂、石蜡类润滑剂、有机金属盐类润滑剂、酯类润滑剂等各种润滑剂;氧化物类分解剂、水滑石类分解剂等各种分解剂;肼类金属钝化剂、胺类金属钝化剂等各种金属钝化剂;含溴有机类阻燃剂、磷酸类阻燃剂、三氧化锑、氢氧化镁、红磷等各种阻燃剂;滑石粉、云母、粘土、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硫酸钡、玻璃纤维、碳纤维、二氧化硅、硅酸钙、钛酸钾、硅石灰等各种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等。
动态硫化工艺
动态硫化是如下所述的工艺:在固化橡胶时通过该工艺塑炼塑料、橡胶和橡胶固化剂的共混物。术语“动态”指混合物在硫化步骤期间经受剪切力,它与其中硫化步骤期间可硫化组合物不动(在固定的相关空间)的“静态”硫化相反。动态硫化的一项优点在于当共混物含有适当比例的塑料和橡胶时,可得到热塑弹性体组合物。
TPV一般利用动态硫化,通过掺合塑性及固化橡胶来制备。硫化混合物可通过任何适当的用于混合橡胶聚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如在密炼机、挤出机等混合设备中混合。在配合的步骤中,掺合传统辅助成分。此类辅助成分可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炭黑、以及其它填料,例如粘土、二氧化硅等、增粘剂、蜡等,氧化锌、抗氧化剂、抗臭氧化剂、加工助剂及固化活化剂。通过在约150℃至约200℃下加热约5分钟至约60分钟固化,以形成TPV。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条料,由上述的TPV组合物制备而成。
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而非限制性的。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下面参照几个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
组分A为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部分改性聚合物,组分B为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组分C为吗啉衍生物,组分D为可硫化弹性体,组分E为热塑性聚烯烃。
A1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丁烯-3-酮改性EPDM美国杜邦NDR2744,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丁烯-3-酮与EPDM的质量比为1:5
A2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戊烯-3-酮改性EPDM美国杜邦NDR3722,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戊烯-3-酮与EPDM的质量比为1:20
A3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己烯-3-酮改性EPDM日本合成会社JSREP87,1-(2-异氰基-5-羟甲基苯基)-1-己烯-3-酮与EPDM质量比为1:50
A4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庚烯-3-酮改性EPDM美国杜邦NDR2744,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庚烯-3-酮与EPDM的质量比为1:60
A5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辛烯-3-酮改性EPDM美国杜邦NDR3722,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辛烯-3-酮与EPDM的质量比为1:70
A6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壬烯-3-酮改性EPDM日本合成会社JSREP87,1-(2-异氰基-5-羟乙基苯基)-1-壬烯-3-酮与EPDM质量比为1:100
B1N-(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丙烯酰胺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N-(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丙烯酰胺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5
B25-(3-苯基-2-丙烯亚基)-2-硫代-4-噻唑烷酮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5-(3-苯基-2-丙烯亚基)-2-硫代-4-噻唑烷酮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10
B32-(乙烯基硫基)-1H-吡咯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2-(乙烯基硫基)-1H-吡咯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50
B41-(3-吡咯烷基)-2-丙烯-1-酮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1-(3-吡咯烷基)-2-丙烯-1-酮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20
B53-(2-丙烯基)吲哚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3-(2-丙烯基)吲哚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80
B63-(2-丙烯基)吲哚改性聚丙烯埃克森美孚7032KN,3-(2-丙烯基)吲哚与聚丙烯质量比为1:100
C14-二硫基吗啉深圳爱拓AT55040
C2[3-(4-吗啉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施瑞科技(美国)HE047695纯度95%
C34-(2-异硫氰酸基苯基)吗啉FCHGroupFCH1673507
D1美国杜邦NDR2744
D2美国杜邦NDR3722
D3日本合成会社JSREP87
E埃克森美孚聚丙烯7032KN
其它:氯化亚锡;热稳定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复配(质量比1:1);氧化锌选用橡胶级氧化锌,纯度99.7%,来自于安丘恒山化工公司;润滑剂选用硬脂酸锌,中昊化工YT-500。
评价方法
拉伸强度按GB/T528标准进行测试,试样类型为型试样,样条尺寸(mm):115(长)×(6±0.4)(中间平行部分宽度)×2(厚度),拉伸速度为200mm/min,得到拉伸强度(MPa)。
耐磨测试按WSKM98P5-AFLTMBN108-02标准进行测试,磨轮型号:CS-10,负载500g,试验转速100rpm,试验时间2h,得到磨损度(%)。
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TPV组合物,所述TPV组合物由硫化混合物经动态硫化工艺制备得到,以重量份计,所述硫化混合物至少包含以下组分:
部分改性聚合物0.5-5份
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0.5-5份
吗啉衍生物0.1-1份
可硫化弹性体100份
热塑性聚烯烃50-200份;
所述含有苯环,所述苯环上含有异氰基;
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硫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含有至少1个羟基且碳原子数为1-5的饱和链,R2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改性聚合物为部分改性可硫化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合物含有至少1个碳碳双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胺化合物改性聚合物为仲胺化合物改性热塑性聚烯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吗啉衍生物含有官能团硫酮基、巯基、硫醚、硫代异氰基、硫脲、二硫代羧基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吗啉衍生物选自4-甲基-6-[3-(6-甲基-2-吗啉-4-基嘧啶-4-基)硫基丙基硫基]-2-吗啉-4-基嘧啶、1-[3-(4-吗啉基)丙基]硫脲、1-环己基-3-(2-吗啉基乙基)硫脲、4-(2-异硫氰酸基苯基)吗啉、吗啉-4-基甲基二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吡啶-4-羰基氨基)甲基吗啉-4-二硫代甲酸酯、N-[(吗啉基硫代甲酰)硫代]-叔丁胺、[3-(4-吗啉基)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4,4’-(二硫代二硫代甲酰)二吗啉、3-乙基-2-甲基-4-硫代吗啉二硫代甲酸、4,4’-二硫烷二基二(2,6-二甲基吗啉)、4-二硫基吗啉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硫化弹性体为乙烯烯烃/多烯共聚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V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烯烃选自聚乙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
10.一种汽车防撞条料,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TPV组合物制备而成。
CN201510705134.8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Active CN105385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34.8A CN105385011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34.8A CN105385011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5011A true CN105385011A (zh) 2016-03-09
CN105385011B CN105385011B (zh) 2018-07-31

Family

ID=55417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134.8A Active CN105385011B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50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2720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河北九洲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超耐磨橡胶输送带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7218A (zh) * 2005-04-21 2005-10-26 上海交通大学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1817931A (zh) * 2010-04-02 2010-09-0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利用苯酚衍生物在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7218A (zh) * 2005-04-21 2005-10-26 上海交通大学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CN101817931A (zh) * 2010-04-02 2010-09-0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利用苯酚衍生物在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2720A (zh) * 2023-04-12 2023-05-09 河北九洲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超耐磨橡胶输送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16082720B (zh) * 2023-04-12 2023-06-09 河北九洲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超耐磨橡胶输送带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5011B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3819B (zh) 橡胶组合物、该组合物的交联体和发泡体、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橡胶成型体及其用途
CN102952324B (zh) 用于生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方法
CN103328551B (zh) 发泡剂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剂、橡胶组合物、交联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橡胶成型品
KR20140044930A (ko) 가교 조성물, 가교 조성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성형체
JP2009275213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A2598498A1 (en) Stabilization of polyol or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s against thermal oxidation
CN105385044A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盖料用tpv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9949B (zh) 用于粘合至交联二烯系橡胶上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CN105367885A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料用tpv
CN105315552A (zh) 汽车天线料用tpv及其制备方法
Allen Fundamentals of compounding EPDM for cost/performance
EP3694895A2 (en) Rubber replacement material comprising terpolymers
CA1269467A (e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N105385011A (zh)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防撞条料
JP2008510868A (ja) 表面改質剤
CN1984953B (zh) 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橡胶组合物
CA2595981A1 (en) Functionalized esters, amides or urethanes of perfluorinated alcohols or amines as surface modifiers
JP2019056033A (ja) ゴム組成物
CN105330984A (zh) 一种tpv组合物及汽车手刹握把包料
JPH05507303A (ja) ホース組成物
JP7223584B2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3193109B2 (ja) 架橋可能ゴム組成物
CN105367912A (zh) 汽车消音管接头料用tpv及其制备方法
JP3193108B2 (ja) 架橋可能なゴム組成物
JP6489821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4001 No. 398, Purple Jade Road, Nanhu Town, Nanhu District, Zhejiang, Jiaxing

Applicant after: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Jiaxing Industrial Park,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Road and purple Ning Road intersection

Applicant before: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001 No. 398 purple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Jiaxing Boer New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1 No. 398 purple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BOER PLAST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5

Address after: 225700 plan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nd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1 No. 398 purple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City Bo Er new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0

Address after: 215500 Dongxu Avenue, DONGBANG Town,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DONGBANG 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700 plant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2nd floor, No.2 factory building,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eChua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