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4920A -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4920A
CN105384920A CN201510773584.0A CN201510773584A CN105384920A CN 105384920 A CN105384920 A CN 105384920A CN 201510773584 A CN201510773584 A CN 201510773584A CN 105384920 A CN105384920 A CN 105384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lurium
selenium
add
containing selenium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735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4920B (zh
Inventor
俞麟
栾家斌
丁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7735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4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4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4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4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4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聚合物是以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化学键合得到的含硒或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该聚合物能够在适当条件下形成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并具有还原响应、配位响应等功能。这些粒子能够包裹药物制成缓控释的药物输送系统,可通过各种方式注射给药,所包载的药物可以根据需要从输送系统中缓控释地释放,从而降低给药频率、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调节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诸多优点,是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在药物缓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可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尤其受到人们关注。
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硒作为人体必备微量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响应、配位响应等功能,尤其是抗氧化性,使得硒化合物在体内可以清除过量的自由基。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得含硒高分子在药物缓释载体、半导体材料、刺激响应材料等领域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将硒或碲这两种元素引入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中制备得到新型的含硒或碲聚合物,由于硒或碲的独特性质,该聚合物也将具有还原响应、配位响应等功能,将在药物缓控释载体、刺激响应材料等领域具有独到的应用。
目前,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疾病。在临床上,手术加化疗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传统化疗药物的给药方式往往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且实际达到肿瘤部位的有效浓度偏低。促进药物在肿瘤部位富集,进而增强化疗效果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喜树碱类药物如拓扑替康、伊立替康,是一种细胞毒性喹啉类生物碱,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TOPOI),是目前的一线抗癌药物。紫杉醇类药物属有丝分裂中的微管抑制剂,能够聚合和稳定细胞内微管,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微管不再分开,可阻断细胞于细胞周期之G2与M期,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阿霉素类药物与DNA利用插入和抑制大分子的生物合成来相互作用。这个作用抑制了解开DNA超螺旋的拓扑异构酶II。在拓扑异构酶II为了复制而解开DNA链后,阿霉素会稳定拓扑异构酶II,防止DNA双股螺旋再结合在一起,从而停止复制过程。顺铂类抗癌药也是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其主要抗癌机制是通过与DNA双螺旋上鸟嘌呤的N7原子相结合,阻止DNA双链的解螺旋和分离,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然而,紫杉醇类与喜树碱类药物溶解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临床上传统的抗癌药物给药方式如静脉给药,半衰期短,这不仅使药物体内利用率降低,药效下降,还导致某些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性以及骨髓抑制等等。因此,开发出脂质体、胶束、纳米粒、囊泡、微球等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以提高药物抗肿瘤效率,降低对病人毒副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本发明将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得到含硒或含碲的嵌段共聚物。所制备的含硒或含碲嵌段共聚物具备恰当的两亲性时,能够被制成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等。在上述含硒或碲聚合物溶液体系中加入一种或多种药物可制备得到相应聚合物/药物缓控释给药体系。该体系可通过各种方式注射给药,能够显著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类含硒或含碲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聚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是由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化学键合得到的含硒或碲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中,所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由作为亲水嵌段的聚乙二醇和作为疏水嵌段的可降解的聚酯或聚氨基酸构成。
本发明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
(1)亲水性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至10000,含量为5-95wt%,记为A聚合物嵌段;
(2)疏水性的聚酯或聚氨基酸含量为95-5wt%,记为B聚合物嵌段。
本发明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聚酯嵌段选自选自聚DL-丙交酯、聚D-丙交酯、聚L-丙交酯、聚乙交酯、聚原酸酯、聚ε-己内酯、聚ε-烷基取代己内酯、聚δ-戊内酯、聚1,4,8–三氧杂螺[4.6]–9–十一烷酮、聚对二氧六环酮、聚酰胺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酯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各类聚酯的任何形式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聚氨基酸嵌段选自聚丙氨酸、聚苯丙氨酸、聚亮氨酸、聚赖氨酸、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各类聚氨基酸的任何形式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选自ABA或BAB型的三嵌段共聚物、AB型的二嵌段共聚物、A-g-B或B-g-A型的接枝共聚物,以及A(BA) n 或B(AB) n 嵌段构型的多嵌段共聚物,其中n为2至20的整数;
本发明的嵌段聚合物部分或全部末端可接有功能端基,端基是亲水的羟基、氨基、羧基、咪唑基、醛基、氰基、硝基中的任何一种;或者是疏水的烷基、固醇、烷氧基、芳香基、芳杂环基、酰胺酯基、卤素原子、三氯甲基、酯基、巯基中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中,所述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醛基、巯基、氨基功能性反应基团中的一种或数种。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中,所述的含硒或含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含硒或含碲小分子的功能基团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端基或侧基通过共价键相连得到。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中,将含硒或碲小分子记作F,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记作P,得到的含硒或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具备以下结构:
(1)以含硒或碲小分子为偶联剂,两端为嵌段共聚物,即P-F-P型;
(2)嵌段共聚物两端各接一个含硒或碲小分子,即F-P-F型;
(3)嵌段共聚物一端接一个含硒或碲小分子,即P-F型;
(4)多个嵌段共聚物通过含硒或碲小分子进行扩链,即P-(F-P)n或F-(P-F)n型;
(5)嵌段共聚物上接枝含硒或碲小分子,即P-g-F型。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是上述任意一种嵌段共聚物,也可以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能够用于制备缓控释的药物输送系统。
所述的药物输送系统可以是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等,其中胶束、纳米粒、囊泡的粒径为10nm-700nm,微球的粒径为0.85μm-800μm。
所述的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包裹有各种药物。
所述药物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制成的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中还可加入调节剂,调节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1-15%;调节剂选自糖、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40、吐温80、木糖醇、低聚糖、软骨素、甲壳素、壳聚糖、胶原蛋白、明胶、蛋白胶、透明质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含硒或碲聚合物制成载药的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中也可以进一步混合其他类型的聚合物、甚至非聚合物成分,以调整药物释放速率、材料的降解速率等参量。
本发明的硒或碲聚合物制成的载药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可以经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瘤内或瘤旁注射等方式给药。
本发明的硒或碲聚合物制成的载药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可以用于治疗脑肿瘤、肝癌、口腔癌、胆囊癌、皮肤癌、血管瘤、骨癌、淋巴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结肠癌、直肠癌、睾丸癌、头颈部癌等原发或继发的肿瘤。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是以化学键合方式将含硒或碲小分子共价连接在嵌段共聚物中。所制备的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亲性,能够制成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等,并且具有还原响应、配位响应等功能。这些粒子包裹药物后得到缓控释的药物输送系统,可通过各种方式注射给药,所包载的药物可以根据需要从输送系统中缓控释地释放,从而降低给药频率、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含硒两亲性嵌段共聚物Bi(mPEG-PLGA)-Se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100mL支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硒粉4.74g,加入脱氧的去离子水20mL,搅拌均匀。在冰浴和氩气气氛下,向体系中逐滴加入含有4.54g的硼氢化钠溶液至体系无色。得到硒氢化钠溶液,记作NaHSe。取13.0g三氯丙酸溶于30mL脱氧的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Na2CO3调节pH值至8.0。将此三氯丙酸溶液加入到硒氢化钠溶液中,氩气气氛下室温反应12h后过滤。滤液中加入1mol/LHCl酸化至pH3~4,产生大量深红色沉淀。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4h后,除去溶剂并重结晶。得到两端修饰羧基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产率53%。
实施例2
在100mL支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硒粉2.37g,加入脱氧的去离子水15mL,搅拌均匀。在冰浴和氩气气氛下,向体系中逐滴加入含有2.27g的硼氢化钠溶液至体系无色。继续加入2.37g硒粉,升温至105℃反应20min,得到二硒化钠溶液,记作Na2Se2。取6.5g三氯丙酸溶于15mL无氧水中,向其中加入Na2CO3调节pH值至8.0。将此三氯丙酸溶液加入到二硒化钠溶液中,氩气气氛下室温反应12h后过滤。滤液中加入1mol/LHCl酸化至pH3~4,产生大量深红色沉淀。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4h后,除去溶剂并重结晶。得到两端修饰羧基的二硒小分子,SeSe(CH2CH2COOH)-2,产率53%。
实施例3
在100mL支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碲粉3.83g,加入脱氧的去离子水15mL,搅拌均匀。在冰浴、氩气气氛下,向体系中逐滴加入含有2.27g的硼氢化钠溶液至体系无色。得到碲氢化钠溶液,记作NaHTe。取6.5g三氯丙酸溶于15mL脱氧的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Na2CO3调节pH值至8.0。将此三氯丙酸溶液加入到碲氢化钠溶液中,氩气气氛下室温反应12h后过滤。滤液中加入1mol/LHCl酸化至pH3~4。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4h后,除去溶剂并重结晶。得到两端修饰羧基的含碲小分子,Te(CH2CH2COOH)-2,产率55%。
实施例4
在100mL支口圆底烧瓶中加入碲粉3.83g,加入脱氧的去离子水15mL,搅拌均匀。在冰浴、氩气气氛下,向体系中逐滴加入含有2.27g的硼氢化钠溶液至体系无色。继续加入3.83g碲粉,升温至105℃反应20min,得到二碲化钠溶液,记作Na2Te2。取6.5g三氯丙酸溶于15mL脱氧的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Na2CO3调节pH值至8.0。将此三氯丙酸溶液加入到二碲化钠溶液中,氩气气氛下室温反应12h后过滤。滤液中加入1mol/LHCl酸化至pH3~4。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萃取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干燥3-4h后,除去溶剂并重结晶。得到两端修饰羧基的二碲小分子,TeTe(CH2CH2COOH)-2,产率52%。
实施例5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gmPEG(35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2.9gD,L-丙交酯(L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0%,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360和293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4。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0.24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7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47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A)-Se(Copolymer-1)。
实施例6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mPEG(75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0.7gD,L-丙交酯(L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2%,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3130和401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8。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硒小分子SeSe(CH2CH2COOH)-20.21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5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31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产物Bi(mPEG-PLA)-SeSe(Copolymer-2)。
实施例7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gmPEG(5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5.0gD,L-丙交酯(LA)和1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4%,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10640和1309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3。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0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碲小分子Te(CH2CH2COOH)-245.2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11.0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74.2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A)-Te(Copolymer-3)。
实施例8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8.0gmPEG(20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2.0gD,L-丙交酯(LA)和1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4%,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5640和3102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0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碲小分子TeTe(CH2CH2COOH)-226.5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4.4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9.7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A)-TeTe(Copolymer-4)。
实施例9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gmPEG(35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0.2gD,L-丙交酯(LA),2.7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0%,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290和277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1,LA/GA=3/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4.0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0.27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8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54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GA)-Se(Copolymer-5)。
实施例10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mPEG(75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9.2gD,L-丙交酯(LA),1.5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2%,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3190和399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5,LA/GA=5/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4.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硒小分子SeSe(CH2CH2COOH)-20.28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6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41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GA)-SeSe(Copolymer-6)。
实施例11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6.0gmPEG(5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0.9gD,L-丙交酯(LA),1.1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1%,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15420和1881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2,LA/GA=8/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4.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碲小分子Te(CH2CH2COOH)-245.2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11.0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74.2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GA)-Te(Copolymer-7)。
实施例12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5gmPEG(20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8.3gD,L-丙交酯(LA),0.7g乙交酯(GA)和1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mPEG-PLG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7%,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60540和7446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3,LA/GA=10/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5.0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碲小分子TeTe(CH2CH2COOH)-218.4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3.1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0.6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LGA)-TeTe(Copolymer-8)。
实施例13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0gPEG(2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5.3gD,L-丙交酯(LA),2.2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5%,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1230和156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7,LA/GA=2/1。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4.0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1.24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37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47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LGA-PEG-PLGA-Se)n(Copolymer-9)。
实施例14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PEG(15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7.6gD,L-丙交酯(LA),1.5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0%,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5520和690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5,LA/GA=4/1。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硒小分子SeSe(CH2CH2COOH)-20.23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5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34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LGA-PEG-PLGA-SeSe)n(Copolymer-10)。
实施例15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PEG(6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8.1gD,L-丙交酯(LA),1.1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7%,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6310和3236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3,LA/GA=6/1。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碲小分子Te(CH2CH2COOH)-248.0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11.6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78.7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LGA-PEG-PLGA-Te)n(Copolymer-11)。
实施例16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PEG(20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7.0gD,L-丙交酯(LA),0.7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4%,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60210和7466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4,LA/GA=8/1。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碲小分子TeTe(CH2CH2COOH)-225.8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4.3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28.9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除去,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LGA-PEG-PLGA-TeTe)n(Copolymer-12)。
实施例17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gmPEG(35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m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4.3g己内酯(CL)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乙醚沉淀,得到mPEG-PCL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3%,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1910和248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30。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0.29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10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58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PCL)-Se(Copolymer-13)。
实施例18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5gPEG(2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0.0g己内酯(CL)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乙醚沉淀,得到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6%,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15730和1998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7。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硒小分子SeSe(CH2CH2COOH)-276.3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16.7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112.9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多嵌段共聚物(PCL-PEG-PCL-SeSe)n(Copolymer-14)。
实施例19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gPEG(8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1.8g己内酯(CL),1.2g乙交酯(G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中,乙醚沉淀,得到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6%,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9120和3611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4,CL/GA=5/1。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4.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碲小分子Te(CH2CH2COOH)-248.1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11.7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78.9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多嵌段共聚物(PCGA-PEG-PCGA-Te)n(Copolymer-15)。
实施例20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0gPEG(20000),油浴加热至130℃,搅拌下抽真空3h,以去除PEG中水分,然后加入14.0gD,L-丙交酯(LA)和20mg辛酸亚锡(含少量甲苯),油浴升温至150℃,在氩气气氛下继续反应12h。反应完毕,抽真空3h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低沸点产物,将反应产物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再用乙醚沉淀,得到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产率约86%,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70620和8828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5。
取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样品5.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二碲小分子TeTe(CH2CH2COOH)-234.7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5.8m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38.8m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多嵌段共聚物(PLA-PEG-PLA-TeTe)n(Copolymer-16)。
实施例21
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0g甲氧基聚乙二醇胺PEG(750),加入50mL甲苯溶解,蒸馏至5mL以去除PEG中水分。加入无水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2/1)40mL以及10.0gL-丙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40℃氮气气氛下反应24h。反应完毕,加入乙醚沉降得到初产物。出产物溶于氯仿过滤除去不溶组分,乙醚沉降。旋蒸除去溶剂,透析并冻干得到mPEG-L-PA两嵌段共聚物,产率约75%,置于-20℃条件保存。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采用四氢呋喃(THF)为流动相,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样)测定所述两嵌段共聚物的数均与重均分子量(M n M w )分别为2610和3160,分子量分布系数(M w /M n )为1.21。
取上述两嵌段共聚物样品3.5g于100mL茄形瓶中用甲苯溶解,常压蒸出部分甲苯,以除去聚合物中含水,剩余甲苯用旋转蒸发仪蒸干。然后加入20mL经过干燥处理的THF,搅拌待嵌段共聚物溶解后,依次加入双羧基修饰的含硒小分子Se(CH2CH2COOH)-20.18g、4-二甲氨基吡啶(DMAP)0.05g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0.36g,在氩气保护下先冰浴反应4h再室温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加入少许去离子水,砂芯漏斗过滤,滤液旋蒸,加入10mL二氯甲烷(DCM)溶解,再加入200mL乙醚置于-20℃沉降48h,产物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Bi(mPEG-L-PA)-Se(Copolymer-17)。
实施例22
取50mgCopolymer-1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0.5h后,高速搅拌下缓慢滴加去离子水5mL,继续搅拌0.5h。将所得混合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30nm。
实施例23
取50mgCopolymer-1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紫杉醇5mg后搅拌0.5h后,高速搅拌下缓慢滴加去离子水5mL,继续搅拌0.5h。将所得混合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载药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40nm。
实施例24
取Copolymer-5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0.5h后,高速搅拌下缓慢滴加去离子水5mL,继续搅拌0.5h。将所得混合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55nm,如图1所示。
实施例25
取40mgCopolymer-5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拓扑替康5mg后搅拌0.5h后,高速搅拌下缓慢滴加去离子水5mL,继续搅拌0.5h。将所得混合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载药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70nm。
实施例26
取Copolymer-3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氯仿使其在瓶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氮气吹干残余的氯仿,真空干燥除净氯仿溶剂。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的溶液。60℃下水化12h,震荡均匀,冰浴下超声20min形成稳定乳液,用0.45μm、0.22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即制得聚合物囊泡。囊泡粒径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为125nm。
实施例27
将质量比10:1的Copolymer-3聚合物与喜树碱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氯仿使其在瓶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氮气吹干残余的氯仿,真空干燥除净氯仿溶剂。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的溶液。60℃下水化12h,震荡均匀,冰浴下超声20min形成稳定乳液,用0.45μm、0.22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制得载有喜树碱的聚合物囊泡。囊泡粒径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为138nm。
实施例28
取Copolymer-8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氯仿使其在瓶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氮气吹干残余的氯仿,真空干燥除净氯仿溶剂。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的溶液。60℃下水化12h,震荡均匀,冰浴下超声20min形成稳定乳液,用0.45μm、0.22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即制得聚合物囊泡。囊泡粒径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为185nm。
实施例29
将质量比10:1的Copolymer-8聚合物与伊立替康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氯仿使其在瓶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氮气吹干残余的氯仿,真空干燥除净氯仿溶剂。产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质量百分比1%的溶液。60℃下水化12h,震荡均匀,冰浴下超声20min形成稳定乳液,用0.45μm、0.22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制得载有伊立替康的聚合物囊泡。囊泡粒径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为204nm。
实施例30
取Copolymer-2溶于20mL四氢呋喃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逐滴加入到10倍量的无水乙醚中,搅拌2h,然后将其加入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除尽,得到聚合物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测得粒径为43nm。
实施例31
将质量比10:1的Copolymer-2与地塞米松溶于20mL四氢呋喃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逐滴加入到10倍量的无水乙醚中,搅拌2h,然后将其加入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除尽,得到载药的聚合物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测得粒径为58nm。
实施例32
取Copolymer-14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逐滴加入到10倍量的无水乙醚中,搅拌2h,然后将其加入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除尽,得到聚合物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测得粒径为120nm。
实施例33
将质量比10:1的Copolymer-14与多西紫杉醇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逐滴加入到10倍量的无水乙醚中,搅拌2h,然后将其加入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除尽,得到载药的聚合物纳米粒。动态光散射测得粒径为145nm。
实施例34
向10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加入溶有Copolymer-11聚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20wt%),搅拌,使得体系形成乳滴并分散于水相中。待有机溶剂挥发完毕,固化,去离子水洗涤得到聚合物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3.6μm。
实施例35
向10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质量比5:1的Copolymer-11聚合物与吉西他滨的二氯甲烷溶液(20wt%),搅拌,使得体系形成乳滴并分散于水相中。待有机溶剂挥发完毕,固化,去离子水洗涤得到包载吉西他滨的聚合物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4.1μm。
实施例36
向10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加入Copolymer-16聚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20wt%),搅拌,使得体系形成乳滴并分散于水相中。待有机溶剂挥发完毕,固化,去离子水洗涤得到聚合物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10μm。
实施例37
向10wt%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加入质量比5:1的Copolymer-16聚合物与曲安奈德的二氯甲烷溶液(20wt%),搅拌,使得体系形成乳滴并分散于水相中。待有机溶剂挥发完毕,固化,去离子水洗涤得到包载曲安奈德的聚合物微球,微球平均粒径为13μm。
实施例38
取Copolymer-6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将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2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45nm。
实施例39
取Copolymer-6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后,加入顺铂药物(8mg/mL)搅拌配位4d。将所得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25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载药的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55nm。
实施例40
取Copolymer-7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将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00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80nm。
实施例41
取Copolymer-7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后,加入奥沙利铂药物搅拌配位4d。将所得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100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载药的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90nm。
实施例42
取Copolymer-10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将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50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空白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60nm。
实施例43
取Copolymer-10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1wt%溶液后,加入顺铂与阿霉素药物搅拌4d。将所得溶液移入截留分子量5000Da的透析袋中,以去离子水为介质透析72h,所得为载药的聚合物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胶束,粒径约为75nm。

Claims (10)

1.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化学键合得到的含硒或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作为亲水嵌段的聚乙二醇和作为疏水嵌段的可降解的聚酯或聚氨基酸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中:
(1)亲水性的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至20000,含量为5-95wt%,记为A聚合物嵌段;
(2)疏水性的聚酯或聚氨基酸含量为95-5wt%,记为B聚合物嵌段;
(3)所述聚酯嵌段选自选自聚D,L-丙交酯、聚D-丙交酯、聚L-丙交酯、聚乙交酯、聚原酸酯、聚ε-己内酯、聚ε-烷基取代己内酯、聚δ-戊内酯、聚1,4,8–三氧杂螺[4.6]–9–十一烷酮、聚对二氧六环酮、聚酰胺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醚酯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各类聚酯的任何形式的共聚物;
(4)所述聚氨基酸嵌段选自聚丙氨酸、聚苯丙氨酸、聚亮氨酸、聚赖氨酸、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上述各类聚氨基酸的任何形式的共聚物;
(5)所述嵌段共聚物选自ABA或BAB型的三嵌段共聚物、AB型的两嵌段共聚物、A-g-B或B-g-A型的接枝共聚物,以及A(BA) n 或B(AB) n 嵌段构型的多嵌段共聚物,其中n为2至20的整数;
(6)所述嵌段聚合物部分或全部末端可接有功能端基,端基是亲水的羟基、氨基、羧基、咪唑基、醛基、氰基、硝基中的任何一种;或者是疏水的烷基、固醇、烷氧基、芳香基、芳杂环基、酰胺酯基、卤素原子、三氯甲基、酯基、巯基中的任何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或含碲小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醛基、巯基、氨基功能性反应基团中的一种或数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硒或含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含硒或含碲小分子的功能基团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端基或侧基通过共价键相连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含硒或碲小分子记作F,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记作P,则含硒或碲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如下结构形式:
(1)以含硒或碲小分子为偶联剂,两端为嵌段共聚物,即P-F-P型;
(2)嵌段共聚物两端各接一个含硒或碲小分子,即F-P-F型;
(3)嵌段共聚物一端接一个含硒或碲小分子,即P-F型;
(4)多个嵌段共聚物通过含硒或碲小分子进行扩链,即P-(F-P)n或F-(P-F)n型;
(5)嵌段共聚物上接枝含硒或碲小分子,即P-g-F型。
7.由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制成的药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制成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其中胶束、纳米粒、囊泡的粒径为10nm-700nm,微球的粒径为0.85μm-8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包裹有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之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束、纳米粒、囊泡及微球中还加入有调节剂,调节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1-15%;调节剂选自糖、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40、吐温80、木糖醇、低聚糖、软骨素、甲壳素、壳聚糖、胶原蛋白、明胶、蛋白胶、透明质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CN201510773584.0A 2015-11-13 2015-11-13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5384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3584.0A CN105384920B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3584.0A CN105384920B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4920A true CN105384920A (zh) 2016-03-09
CN105384920B CN105384920B (zh) 2018-12-11

Family

ID=5541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73584.0A Active CN105384920B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492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1530A (zh) * 2017-09-30 2018-01-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含双碲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8004A (zh) * 2019-09-09 2019-12-3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亲性大分子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3578A (zh) * 2020-02-14 2020-06-09 天津医科大学 叶酸修饰二碲键桥联的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263547A (zh) * 2020-11-26 2021-01-26 深圳大学 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
CN112680397A (zh) * 2021-01-05 2021-04-20 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囊泡离心保护剂及其应用和离心提取囊泡的方法
CN115304773A (zh) * 2022-07-01 2022-11-08 清华大学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53630A (zh) * 2022-07-01 2022-11-18 清华大学 聚碲氧烷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闭环降解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625A (zh) * 2008-03-17 2011-04-20 犹他州大学研究基金会 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螯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方法
CN102061078A (zh) * 2010-11-26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625A (zh) * 2008-03-17 2011-04-20 犹他州大学研究基金会 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螯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方法
CN102061078A (zh) * 2010-11-26 2011-05-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聚合物纳米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胥莹等: "刺激响应性的可注射含硒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许华平: "活性氧响应的含硒/碲高分子组装体",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魏超等: "生物可降解的含硒高分子的合成及刺激响应性研究", 《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1530A (zh) * 2017-09-30 2018-01-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含双碲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1530B (zh) * 2017-09-30 2021-05-14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含双碲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8004A (zh) * 2019-09-09 2019-12-3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亲性大分子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8004B (zh) * 2019-09-09 2021-08-31 浙江恒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亲性大分子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3578A (zh) * 2020-02-14 2020-06-09 天津医科大学 叶酸修饰二碲键桥联的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263547A (zh) * 2020-11-26 2021-01-26 深圳大学 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
CN112263547B (zh) * 2020-11-26 2022-12-20 深圳大学 一种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载药组合物
CN112680397A (zh) * 2021-01-05 2021-04-20 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囊泡离心保护剂及其应用和离心提取囊泡的方法
CN115304773A (zh) * 2022-07-01 2022-11-08 清华大学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53630A (zh) * 2022-07-01 2022-11-18 清华大学 聚碲氧烷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闭环降解方法和应用
CN115353630B (zh) * 2022-07-01 2023-07-25 清华大学 聚碲氧烷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闭环降解方法和应用
CN115304773B (zh) * 2022-07-01 2023-07-25 清华大学 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4920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4920A (zh) 一类含硒或碲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oralemon et al. PEGylated polymers for medicine: from conjugation to self-assembled systems
He et al. Poly (2-oxazoline) based micelles with high capacity for 3rd generation taxoids: Prepa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CA2408716C (en) Stable polymeric micelle-type dru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Wang et al. Tu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polymeric conjugate to mediate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pleiotropic curcumin
EP2678042B1 (en) Amphiphilic dendron-coils, micelles thereof and uses
Yang et al. Structure-directing star-shaped block copolymers: supramolecular vesicles for the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CN103006539B (zh) 一种聚合物胶束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3959B (zh) 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梳状共聚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7952079B (zh) 一种联合给药的热致凝胶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362B (zh) 一类含硒或碲的热致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53083A (zh) 一种含有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热致凝胶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olate-modified cationic pluronic micelles for poorly soluble anticancer drug
Buwalda et al. Reversibly core-crosslinked PEG-P (HPMA) micelles: Platinum coordination chemistry for competitive-ligand-regulated drug delivery
CN103435718A (zh) Peg修饰的透明质酸胆固醇酯
CN106883404B (zh)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20675B (zh) 一种具有氧化还原敏感的姜黄素前药胶束、胶束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169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32783B (zh) 一种pH响应/疏水基团无规共聚聚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1007174A (zh) 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多西紫杉醇键合药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bioreducible micelles self‐assembled from amphiphilic hyperbranched block copolymers for drug delivery
Luo et al. The targeting properties of folate-conjugated Pluronic F127/poly (lactic-co-glycolic) nanoparticles
Zhang et al. Y-shaped copolymers of poly (ethylene glycol)-poly (ε-caprolactone) with ketal bond as the branchpoint for drug delivery
CN107998405B (zh) 包含难溶性药物的no供体型聚合胶束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Na et al. Combination antitumor effects of micelle-loaded anticancer drugs in a CT-26 murine colorectal carcinoma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