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171A -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171A
CN105383171A CN201510535626.7A CN201510535626A CN105383171A CN 105383171 A CN105383171 A CN 105383171A CN 201510535626 A CN201510535626 A CN 201510535626A CN 105383171 A CN105383171 A CN 105383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jiction opening
supply unit
balancing gate
gate pit
fluid e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56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村泰之
中村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83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1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59Matrix arrangement of the pressure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91Electrical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2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with ink circulating through the whole print head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设备包括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头包括二维配置的多个压力室以及对应的喷出口。在配置有喷出口的表面上,当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为x,与该相对移动垂直的方向为y,像素的节距为d,并且m和n为3或更大的不相同的奇数时,喷出口以如下方式配置:使作为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的md和nd交替地重复,并且形成在xy平面内沿倾斜于x方向和y方向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喷出口列。各喷出口列包括(m+n)/2个喷出口,在各喷出口列中相邻的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背景技术
使用具有被构造为喷出诸如墨等的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设备的记录系统不仅具有在诸如纸等的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的用途,而且还具有多种用途。以下,除了包括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的用途以外,“记录”还表示通过喷出液体来形成期望的点群(dotgroup)。待被形成的点群的最小构成要素被称作像素。设置于液体喷出头并且包括用于喷出液滴的喷出口、与喷出口连通的压力室、用于向压力室供给液体的流路等的用于喷出液体的整个机构称作喷出机构单元。
近些年,对高清晰度记录存在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已经发展了具有以高密度配置的大量喷出机构单元的液体喷出头。通过减小各喷出机构单元的尺寸,能够实现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然而,由于对各喷出机构单元的尺寸的减小程度存在限制,所以当二维地配置喷出机构单元时,可以将大量的喷出机构单元配置在预定的范围内。
通常的液体喷出设备通过在记录材料与液体喷出头相对移动的状态下喷出液体来执行记录。在二维地配置有喷出机构单元的构造中,如所期望地减小了液体喷出头的在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上的尺寸。
因而,减小了整个液体喷出头的尺寸。另外,液体喷出头通常以较低的成本制造。特别地,减小了配置有多个液体喷出头的诸如彩色打印机等的液体喷出设备的尺寸。当通过多个液体喷出头连续地执行记录时,由于第一滴液滴在记录材料上的着落与随后的液滴在记录材料上的着落之间的时间差,减小了例如由液体的渗出变化所导致的对记录图像品质的损害。另外,减轻了与记录材料的输送精度相关的点的相对位置准度的降低。
为了减小液体喷出头的在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上的尺寸,需要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如果待被记录的像素的尺寸是恒定的,则沿相对移动的方向配置喷出机构单元的范围与每单位长度的像素数量或每单位面积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数量大致对应。因而,需要增加每单位面积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数量。另外,各喷出机构单元的喷出口均必须沿与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预定像素的节距配置。
日本特开平6-15573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通过组合四种类型的喷嘴(与喷出机构单元对应),在以高密度布置喷嘴的同时,沿与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与像素的节距相等的节距配置喷出口。
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动180度且二维地配置相同构造的喷出器(与喷出机构单元对应)的方法。
在日本特开平6-155734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喷嘴来减小液体喷出头的尺寸,以提高压力室的配置的自由度以及压力室的纵横比的自由度。然而,不同形状的喷嘴具有不同的喷出特性。在日本特开平6-155734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存在由于不同类型的喷嘴的喷出特性差而导致记录图像不均匀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如该公报的图10和图11所示,喷出口是沿与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与像素的节距相等的节距配置的。然而,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中未说明喷出器的配置细节。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喷出器是以使喷出口被以与像素的节距相等的节距布置的方式、以复杂的距离配置的。因而,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不是必须要以高密度配置整个喷出机构单元。
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的图11示出了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的图10所示的液体喷出头的构造的一部分。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的图11中,喷出口配置在分别布置于该图的上侧区域和下侧区域中的平行主线6A和6B之间的斜线上。配置在斜线上的喷出口(即,喷出器)的数量为周期性重复的四个和三个且不恒定。因而,因为喷出口是沿与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像素的节距布置的,所以在能够沿上下方向实际布置四个喷出器的那些地方仅布置了三个喷出器。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不能以尽可能高的密度来配置喷出机构单元。
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的图11中,在与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彼此靠近之处,该相邻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与两个像素对应,在该相邻的喷出口彼此远离之处,该相邻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与24个像素对应。在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中,记录是通过图11的上侧区域和下侧区域两者中的喷出器以2个像素的节距来执行的,但在整体上,执行1个像素的节距的记录。
在像素密度很小的情况下,可以将相邻的喷出口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与两个像素对应,但是这在像素的节距小的情况下是有问题的。例如,在以每英寸1200点(dpi)执行打印的情况下,像素的节距为大约21μm。在通常的设计中,喷出口的大小为大约20μm。因而,存在如下问题:相邻的喷出器的压力室的分隔壁的厚度为大约20μm薄,该分隔壁的不充分的刚性可能会导致串扰(crosstalking)。另外,如果喷出口和分隔壁之间未设置适当的距离,则液滴的喷出方向可能会由于分隔壁的存在而改变。
如上所述,在日本特开平6-15573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90520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中,难以在满足必不可少的设计要求的同时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在本文中,该设计要求为:沿与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与像素的节距大致相等的节距配置喷出口;并且即使像素的节距小,也不会损害各喷出机构单元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在满足必不可少的设计要求的同时,能够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的液体喷出设备及液体喷出头。
发明内容
液体喷出设备包括:液体喷出头,其包括:二维配置的多个压力室,以及多个喷出口,多个所述喷出口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其中,所述液体喷出设备被构造成:当所述液体喷出头与记录材料相对移动时,利用从所述喷出口喷出的液体在所述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其中,在配置有所述喷出口的表面上,如果将所述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与该相对移动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用d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并且m和n为3或更大的不相同的奇数,则多个所述喷出口以如下方式配置:使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的md和nd交替地重复,并且形成在xy平面内沿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喷出口列,各所述喷出口列均包括(m+n)/2个所述喷出口,并且在各所述喷出口列中相邻的所述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液体喷出头包括:多个二维配置的压力室,以及多个喷出口,多个所述喷出口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其中,如果将配置有所述喷出口的表面上的第一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用d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并且m和n为3或更大的不相同的奇数,则多个所述喷出口以如下方式配置:使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的md和nd交替地重复,并且形成在xy平面内沿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喷出口列,各所述喷出口列均包括(m+n)/2个所述喷出口,在各所述喷出口列中相邻的所述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相邻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在y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以可以在y方向上以d的节距、即与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相同的节距配置喷出口。由于各喷出口列均包括(m+n)/2个喷出口,所以待按照像素记录的y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可以落在各喷出口列内,并且可以在不产生无用空间的情况下以高密度配置包括喷出口和压力室的喷出机构单元。由于m和n为3或更大的奇数,所以与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对应的压力室的分隔壁的厚度足够大,由此不会损害喷出机构单元的性能。因此,可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
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设备的构造。
图2A至图2C示出设置于图1所示的液体喷出头的头芯片的主要构造。
图3示出图2A至图2C所示的液体喷出头中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图4示出图2A至图2C所示的液体喷出头中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图5示出图2A至图2C所示的液体喷出头中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图8A和图8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出口的示例性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在液体喷出头的二维地配置有多个喷出口的表面上,将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即,第一方向)定义为x方向,并且将与该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即,第二方向)定义为y方向。将与x方向和y方向均垂直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设备10的构造。
作为记录材料的记录纸1由输送辊2沿箭头方向输送,输送辊2为输送记录材料的移动单元。四个液体喷出头4被设置成面对在台板3上输送的记录纸1。液体喷出头4分别喷出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液体(即,墨),以在记录纸1上进行记录。驱动单元5连接至各液体喷出头4,该驱动单元5对产生用于喷出液体的压力的压力产生单元进行电驱动。驱动单元5根据例如发送自控制器6的图像信号来输出压力产生单元的驱动信号。
各液体喷出头4均包括配置有大量喷出机构单元(未图示出)的头芯片(未图示出)。图2A示出了头芯片的主要构造。图2A为正面透视图,图2B为截面图。
图2A示出了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在x方向上配置四列喷出机构单元15,每列喷出机构单元15均由压力室11、喷出口12、流路13等构成。压力室11在压力室11的y方向上的一端附近与喷出口12连接,并且在压力室11的y方向上的另一端附近经由流路13与供给部16(即,第一供给部)连接。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彼此转动180度、即在从供给部16朝向喷出口12的方向上相反。喷出机构单元15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直线状地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以如下方式沿y方向配置:使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大小交替。
供给部16设置在如下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大。供给部16经由与各压力室11对应的流路13与四个压力室11连接。具体地,供给部16通过与各压力室11对应的流路13与如下压力室11连接: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以及在y方向上隔着供给部16面对该两个喷出机构单元15的两个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
在单个压力室11仅与单个供给部16连接的情况下,必须设置多个供给部16。如果减小供给部16的尺寸以设置多个供给部16,则流动阻力会变大并且高频率下的驱动会变得困难,因此,供给部16需要具有一定的尺寸。因而,如果仅单个压力室11与单个供给部连接,则不能增加每单位面积所能够配置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数量。
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在沿x方向配置的各列喷出机构单元15处均需要设置供给部16,由此不能增加每单位面积所能够布置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数量。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方向相反,并且在y方向上隔着供给部16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与单个供给部16连接,由此能够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尽管在图2A中与单个供给部16连接的是在x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但是与单个供给部16连接的也可以是在x方向上相邻的三个或更多个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
如图2B所示,供给部16为形成于基板20的孔。供给部16为两级孔(two-stagehole),该两级孔的宽度在与共用液室21连接的部分处变大。该构造减小了流动阻力。
流路13以垂直于基板20的方式弯曲并且与供给部16连接。各压力室11中均设置有通气型压电元件(ventedpiezoelectricelement)23,压电元件23作为产生用于从喷出口12喷出压力室中的液体的压力的压力产生单元。设置在各压力室11中的压电元件23包括共用电极和经过未图示出的压电构件的单独电极。各压电元件23的单独电极通过凸块17与设置于基板20的离散配线18连接。离散配线18朝向头芯片7的x方向上的端部引出,并且通过例如与该端部连接的柔性线缆与驱动单元5连接。共用电极通过凸块连接经由基板20等也与驱动单元5连接。该构造可以通过由驱动单元5产生的驱动信号来独立地驱动设置于各压力室11的压电元件23。由例如触发器(flip-flop)构成的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基板20的x方向上的端部附近。
图2C示出了离散配线18的配置。图2C仅示出了一个喷出机构单元15。
如上所述,喷出机构单元15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直线状地配置。在该构造中,当朝向与各喷出机构单元15对应的凸块17或沿x方向引出离散配线18时,不必为了避开喷出机构单元15的其它的凸块17和供给部16而使离散配线18以复杂的方式弯曲,因此,能够缩短配线长度。因而,可以降低配线18的配线阻抗,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排出性能。尽管图2C中仅示出了与在x方向上配置的四个喷出机构单元15对应的离散配线18,但是即使在x方向上配置更大数量的喷出机构单元15,也可以容易地设置离散配线。
用于将离散配线18引出至二维配置的喷出机构单元组的外部和使离散配线18与例如驱动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包括沿x方向引出配线和沿y方向引出配线。在用于沿y方向引出配线的方向中,在具有大的可记录宽度的液体喷出头中,配线长度长并且配线密度在基板的y方向上的端部附近高。因此,存在头芯片的x方向上的尺寸需要增加的问题。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具有适用于沿x方向引出配线的构造,因此,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具有大的可记录宽度的液体喷出头。
图3示出了头芯片7中的喷出口12的示例性配置。
如图3所示,在x方向上设置35列喷出机构单元15,并且整个头芯片7中设置有1024个喷出口12。
喷出口12在xy平面内沿倾斜方向大致直线状地配置,构成每条直线的喷出口12的数量均为35个。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周期性重复地为md和nd。这里,d是恒定的且与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相等、为21.2μm。在图3中,m为59,n为11。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出口12的配置的规则。为了图示的方便,图4示出了喷出机构单元15的数量相对少(即,在x方向上配置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数量为6个)的情况。在图4中,由纵线(点划线)和横线(虚线)示出的网格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大小。网格的节距为d。在图4中,示出了压力室11和喷出口12,而未示出其它构造。
如上所述,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周期性重复地为md和nd。在图4中,m为9,n为3。喷出口12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地配置,并且构成由双点划线示出的喷出口列24。构成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的数量均为6个((m+n/)2))。在喷出口列中相邻的喷出口12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在上述构造中,关于y方向,在喷出口列中相邻的两个喷出口12之间的位置处定位有构成与该喷出口列24相邻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因此,喷出口12在y方向上可以以d的节距配置。由于构成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的数量相同,所以能够在无间隙且高密度的情况下以规则的间隔配置喷出机构单元。
尽管在图4中喷出口12在x方向上以2.5d的节距配置,但是喷出口12在x方向上可以以任意节距配置。例如,在通过时分驱动(time-divisionaldriving)来驱动被分成两组的大量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通过使喷出口12的x方向上的节距为(整数+0.5)d倍并且沿x方向交替地驱动每条直线,可以减小与时分驱动相关的液滴着落位置的误差。
然而,如果大幅地改变喷出口12的x方向上的节距,则压力室11的节距会变得不均匀并且不能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因此,期望地,喷出口12的x方向上的节距大致恒定。当喷出口12的x方向上的节距不是大致恒定时,喷出口列24不是完美的直线状,而当喷出口12的x方向上的节距大致恒定时,喷出口列24是大致直线状的。如参照图2C所述的,当将喷出口列24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形成为大致直线状时,即使以高密度配置了大量的喷出机构单元15,也能沿x方向容易地引出离散配线18。
如上所述,在喷出口列中相邻的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关于y方向,在喷出口列中相邻的两个喷出口12之间的位置处定位有构成与该喷出列24相邻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因此,喷出口12可以整体地沿y方向以d的节距配置。
为了满足喷出口12的上述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作对构成相邻的两列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进行限定的指数的m和n为不同的奇数。注意,如果m或n为1,则相邻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的分隔壁的厚度是不充分的,所以m和n需要为3或更大。由于m和n为奇数,所以(m+n)/2为整数。因而,将构成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的数量设定成(m+n)/2,可以使构成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的数量均相等,并且可以将喷出口12布置在必要的位置处。因此,可以在不产生无用空间的情况下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
接下来,说明头芯片7的y方向上的端部的构造。
图5示出了头芯片7的左端附近的构造。如上所述,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相邻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在y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以实现了期望的记录密度。因此,当将构成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的位置投影到y轴上时,在构成相邻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在y方向上未交替定位的部分处无法得到期望的记录密度。因而,位于这些部分处的喷出机构单元15是无效的。
为了消除无效的喷出机构单元15和为了减小液体喷出头4的尺寸,期望构成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与构成第二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为nd。通过消除二维配置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y方向上的两端部附近的无效的喷出机构单元15,可以将构成喷出口列24的喷出机构单元的数量减小成小于(m+n)/2。
当构成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与构成第二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为nd时,需要在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与头芯片7的y方向上的端部之间设置供给部19(即,第二供给部)。当将供给部19的y方向上的宽度设定成比供给部16的y方向上的宽度小时,可以减小头芯片7的尺寸。因而,除了整个液体喷出头4的尺寸以外,还可以降低液体喷出头的制造成本。供给部16需要向与供给部16的y方向上的两侧连接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供给液体,而供给部19仅需向与供给部19的y方向上的一侧连接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力室11供给液体。为此,即使将供给部19的y方向上的宽度设定成比供给部16的y方向上的宽度小,也不影响喷出机构单元15的性能。
尽管已经说明了贯通基板20的供给部向压力室11供给液体的形式,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液体喷出头4的截面中,与喷出口列24大致平行的流路可以设置在比基板20靠近喷出口12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出头4包括二维配置的多个喷出口12以及与多个喷出口中的每个喷出口对应的二维配置的多个压力室11。多个喷出口12以使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交替且周期性重复地为md和nd的方式配置,并且被配置成形成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喷出口列24。另外,一个喷出口列由(m+n)/2个喷出口构成,并且在一个喷出口列中相邻的喷出口12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构成相邻的喷出口列24的喷出口12在y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所以可以以与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相同的节距来配置喷出口12。在各喷出口列24中,可以以d的节距、即与待被存储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相同的节距沿y方向配置相同数量的喷出口。由于各喷出口列24均由(m+n)/2个喷出口12构成,所以待按照像素记录的y方向上的整个范围可以落在各喷出口列内,并且可以在不产生无用空间的情况下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另外,由于m和n为3或更大的奇数,所以与在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12对应的压力室11的分隔壁的厚度足够大,由此不会损害喷出机构单元15的性能。因此,可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
第二实施方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出口12的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口12在y方向上不是完美地直线状配置的,而是以曲折方式配置在与y轴平行的虚线25的两侧。由于即使沿y方向以曲折方式配置喷出口12,喷出口12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也交替且周期性重复地为md和nd,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在满足的设计要求的同时,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
由于喷出口12沿y方向以曲折的方式配置,所以在头芯片7的x方向上的端部处产生了一些多余的空间。然而,该空间小并且可以用于电气配线等的连接。
尽管与图6所示的构造不同,但是可以以在x方向上偏移一定的量、但不偏移d的整数倍的方式配置喷出口12。当通过时分驱动来驱动被分成多组的喷出机构单元15时,这可以减小与时分驱动相关的液滴着落误差。
第三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出口12的配置。在图7中,由纵线(点划线)和横线(虚线)示出的网格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大小。图7中仅示出了喷出机构单元15的组成部件中的喷出口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口组位于中央虚线26的两侧的上区域和下区域。在位于虚线26下侧的喷出口组中,喷出口12在xy平面内沿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地配置,并且每条直线均包括七个喷出口12。喷出口12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为22个像素和6个像素。这里,如果d为像素的节距的两倍,则喷出口12之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交替且周期性重复地为md(m=11)和nd(n=3)。构成每条直线的喷出口12的数量均为7个(=(11+3)/2)。在直线上相邻的喷出口12之间的距离在y方向上偏移2个像素、即偏移2d。
利用该构造,位于虚线26下侧的喷出口组可以以2个像素的节距执行记录。位于虚线26上侧的喷出口组具有与位于虚线26下侧的喷出口组相同的配置,因此,可以以2个像素的节距执行记录。因而,可以通过组合下侧喷出口组和上侧喷出口组来执行1个像素节距的记录。
需要设置大量的配线以驱动设置于与各喷出口12对应的压力室11(未图示出)的压电元件23(未图示出)。在沿x方向引出该大量的配线的情况下,仅需沿x方向向上引出用于驱动设置于如下压力室11的压电元件23的配线,其中该压力室11与位于虚线26上侧的喷出口12对应。另外,仅需沿x方向向下引出用于驱动设置于如下压力室11的压电元件23的配线,其中该压力室11与位于虚线26下侧的喷出口12对应。这消除了为了避开与其它喷出机构单元15对应的凸块17和供给部16而以复杂的方式弯曲各喷出机构单元15的压电元件23的配线的需要。因而,即使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15,也可以在无障碍的情况下设置配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y方向上相邻的像素进行记录的喷出口12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比喷出口12的y方向上的整体配置短。如果记录纸1在如图1所示地输送期间蛇行运动(meander),则会不利地改变相邻像素之间的距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y方向上相邻的像素进行记录的喷出口12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短,所以可以减小上述问题的影响。
第四实施方式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出口12的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口12沿倾斜方向直线状地配置,并且整个喷出口组配置于在xy平面内倾斜的矩形区域中。利用喷出口12的该配置,头芯片7可以为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倾斜的矩形形状。因而,可以减小基板20的面积,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如果具记录区域的宽度宽的液体喷出头包括配置有大量喷出机构单元的多个头芯片7,则可以通过规则地配置倾斜的头芯片7(参见图8B)来使液体喷出头的x方向上的尺寸相对地小。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以高密度配置喷出机构单元。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出设备,其包括:
液体喷出头,其包括:
二维配置的多个压力室,以及
多个喷出口,多个所述喷出口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
其中,所述液体喷出设备被构造成:当所述液体喷出头与记录材料相对移动时,利用从所述喷出口喷出的液体在所述记录材料上进行记录,
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有所述喷出口的表面上,如果将所述记录材料的相对移动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与该相对移动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用d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并且m和n为3或更大的不相同的奇数,则
多个所述喷出口以如下方式配置:使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的md和nd交替地重复,并且形成在xy平面内沿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喷出口列,各所述喷出口列均包括(m+n)/2个所述喷出口,并且在各所述喷出口列中相邻的所述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设备,其中,
所述液体喷出设备还包括第一供给部,如果m>n,则所述第一供给部设置于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为md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供给部被构造成向所述压力室供给液体,
与位于所述第一供给部两侧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对应的压力室与所述第一供给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设备,其中,
设置有多个压力产生单元,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单元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所述压力产生单元被构造成产生用于从所述喷出口喷出所述压力室中的液体的压力,并且
用于独立地驱动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单元中的每个压力产生单元的配线朝向所述x方向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设备,其中,如果m>n,则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和构成与所述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相邻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之间的所述y方向上的距离为n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喷出设备还包括第二供给部,所述第二供给部设置在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与形成有所述喷出口和所述压力室的头芯片的所述y方向上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供给部被构造成向与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对应的压力室供给液体,所述第二供给部的所述y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供给部的所述y方向上的宽度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设备,其中,多个所述喷出口配置在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矩形区域中。
7.一种液体喷出头,其包括:
多个二维配置的压力室,以及
多个喷出口,多个所述喷出口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
其特征在于,如果将配置有所述喷出口的表面上的第一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用d表示待被记录的像素的y方向上的节距,并且m和n为3或更大的不相同的奇数,则
多个所述喷出口以如下方式配置:使作为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的md和nd交替地重复,并且形成在xy平面内沿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方向大致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喷出口列,各所述喷出口列均包括(m+n)/2个所述喷出口,在各所述喷出口列中相邻的所述喷出口的位置在y方向上偏移2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所述液体喷出头还包括第一供给部,如果m>n,则所述第一供给部设置于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喷出口之间的距离为md的区域中,并且所述第一供给部被构造成向所述压力室供给液体,
与位于所述第一供给部两侧的在所述y方向上相邻的喷出口对应的压力室与所述第一供给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
设置有多个压力产生单元,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单元与多个所述压力室分别对应,所述压力产生单元被构造成产生用于从所述喷出口喷出所述压力室中的液体的压力,并且
用于独立地驱动多个所述压力产生单元中的每个压力产生单元的配线朝向所述x方向引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如果m>n,则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和构成与所述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相邻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之间的所述y方向上的距离为nd。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出头还包括第二供给部,所述第二供给部设置在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与形成有所述喷出口和所述压力室的头芯片的所述y方向上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供给部被构造成向与构成所述y方向上的最靠近端部的喷出口列的喷出口对应的压力室供给液体,所述第二供给部的所述y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供给部的所述y方向上的宽度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多个所述喷出口配置在相对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倾斜的矩形区域中。
CN201510535626.7A 2014-08-29 2015-08-27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Pending CN1053831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5521A JP6399862B2 (ja) 2014-08-29 2014-08-29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JP2014-175521 2014-08-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171A true CN105383171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23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5626.7A Pending CN105383171A (zh) 2014-08-29 2015-08-27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54659B1 (zh)
JP (1) JP6399862B2 (zh)
CN (1) CN10538317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5734A (ja) * 1992-11-25 1994-06-03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CN1314247A (zh) * 2000-03-21 2001-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喷墨头
US20050285896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jection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90520A (ja) * 2005-09-26 2007-04-12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CN101327682A (zh) * 2007-06-18 2008-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嘴基板、液滴喷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WO2010095565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6725A (ja) * 2000-07-11 2002-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953241B2 (en) * 2001-11-30 2005-10-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head having passage unit and actuator units attached to the passage unit, and ink-jet printer having the ink-jet head
JP4269601B2 (ja) * 2002-09-02 2009-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4351639B2 (ja) * 2004-02-06 2009-10-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69428B2 (ja) * 2004-03-03 2007-09-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539549B2 (ja) * 2005-12-09 2010-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副集合体、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集合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WO2009142894A1 (en) * 2008-05-23 2009-11-26 Fujifilm Corporation Nozzle layout for fluid droplet ejecting
US8733272B2 (en) * 2010-12-29 2014-05-27 Fujifilm Corporatio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s f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JP5637032B2 (ja) * 2011-03-24 2014-1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5903366B2 (ja) * 2012-10-22 2016-04-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モジュール間の位置ずれ解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5734A (ja) * 1992-11-25 1994-06-03 Fujitsu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CN1314247A (zh) * 2000-03-21 2001-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喷墨头
US20050285896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Ejection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90520A (ja) * 2005-09-26 2007-04-12 Fuji Xerox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CN101327682A (zh) * 2007-06-18 2008-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嘴基板、液滴喷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WO2010095565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99862B2 (ja) 2018-10-03
US9254659B1 (en) 2016-02-09
US20160059550A1 (en) 2016-03-03
JP2016049681A (ja) 2016-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9601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6376328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251489B2 (en) Liquid ejecting device
JP4314813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US20060187274A1 (en) Housing used in inkjet head
JP481090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CN101148120B (zh) 喷墨头
CN102131645B (zh) 用于喷墨的装置及打印方法
JP2015174386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730232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WO2017218076A1 (en) Inkjet printhead with multiple aligned drop ejec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printing
US6474776B1 (en) Ink jet cartridge with two jet plates
CN105383171A (zh) 液体喷出设备和液体喷出头
KR102060214B1 (ko) 액체 토출 장치 및 액체 토출 헤드
JP2012016892A (ja) 液体吐出記録ヘッド
JP682389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
JP2014050816A (ja)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US7654650B2 (en) Ink-jet head
JP2009012369A (ja) 流体噴射装置、流体噴射方法
JP2021062574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JP6345552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11565526B2 (en) Liquid discharging head
JP3849801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US10723127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384980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