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7730A -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7730A
CN105377730A CN201480039948.6A CN201480039948A CN105377730A CN 105377730 A CN105377730 A CN 105377730A CN 201480039948 A CN201480039948 A CN 201480039948A CN 105377730 A CN105377730 A CN 105377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ressing
pressing lever
label paper
cut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99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7730B (zh
Inventor
中津理志
柳町大介
永田典雄
平林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77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7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7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7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2Lab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4Web supporting regularly spaced adhesive articles, e.g. labels, rubber articles, labels or stamp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薄片引导装置具备弯折防止部,其被设置于具有对沿输送板的上表面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面的可动部(26),并防止侧端与引导面抵接的模切标签纸张的侧边部弯折,弯折防止部具有:按压承受基端部(62),其被设置为从输送板的上表面突出,并使通过的模切标签纸张的侧边部以朝向侧端斜向上的方式倾斜;薄片按压部(99),其在与按压承受基端部(62)相同的位置或者按压承受基端部周边的位置相对于输送路径面按压模切标签纸张;以及侧端按压部件(42),其供由于按压承受基端部(62)而倾斜的模切标签纸张的侧端抵靠。

Description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沿输送路径面进行输送且对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薄片引导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引导装置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对沿输送路径(运送路径)面输送的薄片状部件(薄片)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部(抑制弯曲引导)的薄片引导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86976号公报
在这样的薄片引导装置中,与设置于通常放置有多张纸张的纸张集纸器的宽度引导件不同,薄片状部件以其一张来承受来自引导部的反作用力,因而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易弯折。例如,斜行或者弯曲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与引导部的引导面抵接(咬合),在该状态下,若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从输送路径面浮起,则存在侧边部弯折的担忧。特别是在薄片状部件为卷纸的情况下,若卷纸一旦斜行,则卷纸的侧端连续地与引导部咬合,从而存在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易弯折这一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并且能够对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薄片引导装置、以及具备该薄片引导装置的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薄片引导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弯折防止部,其被设置于具有对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面的引导部,并防止与引导面抵接的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弯折防止部具有:凸部,其被设置为从输送路径面突出,并使通过的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以朝向侧端斜向上的方式倾斜;按压部,其在与凸部相同的位置或者凸部周边的位置,将薄片状部件按压于输送路径面;以及抵靠部,其供由于凸部而倾斜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抵靠。
根据该结构,由于凸部,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朝向侧端斜向上倾斜,从而能够防止侧边部以向表面侧凸的方式弯折。另外,与倾斜的侧边部相同或者其周边的位置被按压部按压,由此,侧边部难以从输送路径面浮起。并且,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被抵靠部按压,从而侧边部难以从输送路径面浮起。因此,能够防止因侧边部的浮起而导致侧边部弯折(弯曲)。这样,通过具备包括凸部、按压部以及抵靠部在内的弯折防止部,能够防止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并且能够对沿输送路径面输送来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凸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为越靠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装置宽度方向的外侧则相对于输送路径面越高,抵靠部具有相对于倾斜面呈锐角的抵靠面。
根据该结构,抵靠部具有相对于倾斜面呈锐角的抵靠面,从而能够防止由薄片状部件的侧端抬起引起的薄片状部件的浮起。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侧边部的浮起导致的侧边部的弯折。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引导部具有对薄片状部件的一个侧端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件、以及对薄片状部件的另一个侧端进行引导的第二引导件,弯折防止部被分别设置于第一引导件侧以及第二引导件侧。
另外,优选第一引导件以及第二引导件的一方为固定引导件。
根据该结构,引导部具有第一引导件以及第二引导件,因此,即使在薄片状部件在装置宽度方向的任一侧斜行或者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并且,弯折防止部被分别设置于第一引导件以及第二引导件,因此,即使在薄片状部件在装置宽度方向的任一侧斜行或者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弯折防止部相对于引导部被分别设置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
根据该结构,在斜行或者弯曲的薄片状部件被强力推靠的引导部的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分别设置有弯折防止部,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的弯折。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薄片状部件是使被粘贴于衬纸部的连续标签在通过模切加工脱模之后除去残渣、并在衬纸部的粘贴面的远离衬纸部的侧端规定的尺寸的位置形成有通过模切加工所形成的切痕的模切标签纸张,或是仅在远离连续标签的侧端规定的尺寸的位置连续形成有切痕的模切加工之后除去残渣的整面标签纸张,薄片状部件以与粘贴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朝向输送路径面的方式被输送,凸部使包括形成有切痕的位置在内的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倾斜。
模切标签纸张或整面标签纸张在粘贴面形成有切痕,因而在形成有切痕的位置容易以向粘贴面侧凸的方式(朝切痕打开的方向)弯折。与此相对,根据本结构,通过凸部,使包括形成有切痕的位置在内的模切标签纸张、整面标签纸张的侧边部倾斜,由此能够向将通过模切加工而形成的切痕关闭的方向发挥作用,能够防止侧边部以切痕为起点而以向粘贴面侧凸的方式弯折。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薄片引导装置;输送部,其输送薄片状部件;以及打印部,其被设置于比薄片引导装置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对薄片状部件进行打印。
根据该结构,对能够防止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并能够对沿着输送路径面输送来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薄片引导装置而言,通过在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打印部,能够对沿装置宽度方向被引导且防止了侧边部的弯折的薄片状部件进行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张以及整面标签纸张的图,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共同地表示模切标签纸张以及整面标签纸张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a)是开闭盖的关闭状态的图,图2(b)是开闭盖的开放状态的图。
图3是打印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打印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且是将可动侧按压杆以及固定侧按压杆转动至分离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打印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且是将可动侧按压杆以及固定侧按压杆转动至按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引导单元的可动部(除了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之外)的立体图。
图7是可动部(除了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之外)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的剖切线剖切的可动部(除了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之外)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11的剖切线剖切的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周围的剖视图,图9(a)是将可动侧按压杆转动至分离位置的状态的图,图9(b)是将可动侧按压杆转动至按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可动部的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10(a)是锁定板转动至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0(b)是锁定板转动至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0(c)是锁定板转动至解锁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可动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装置进行说明。该打印装置以喷墨方式对模切标签纸张等打印介质进行打印。打印装置经由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电缆、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于个人计算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从而基于被从信息处理终端发送来的打印数据进行打印。
如图1所示,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张P(薄片状部件)由长条带状的衬纸部1和等间隔地被粘贴于衬纸部1的粘贴面1a的多个标签部2构成。模切标签纸张P是将被粘贴于衬纸部1的连续标签在通过模切加工脱模之后除去残渣的纸张。在衬纸部1的粘贴面1a的远离衬纸部1的侧端规定的尺寸(空余尺寸D)的位置形成有通过模切加工而形成的切痕3。此外,规定的空余尺寸D例如是数mm左右。模切标签纸张P在形成有切痕3的位置容易沿图1(b)的箭头方向弯折,即以向粘贴面1a侧凸的方式弯折。
如图2所示,打印装置10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的装置壳体11。在装置壳体11的正面的靠左方的上半部分设置有配置了操作键等的操作面板12,在操作面板12的下方形成有抽出式的墨盒更换口13。另外,在装置壳体11的正面的靠右方的大致中央形成有供被打印出的模切标签纸张P排出的狭缝状的纸张排出口14。
在装置壳体11的右侧面的靠正面侧的下方设置有废墨箱更换口15,在废墨箱更换口15的背面侧较宽地设置有卷纸供纸口16。在卷纸供纸口16的内部设置有卷纸装填部20(参照图3),该卷纸装填部20使以粘贴面1a为外侧而卷绕成卷状的模切标签纸张P以能够导出的方式被装填。用户从卷纸供纸口16将卷绕的模切标签纸张P装填至卷纸装填部20。
并且,在装置壳体11设置有开闭盖17,其以被设置于壳体上表面的大致中央的铰链为中心向侧方开放。在开闭盖17的内部收纳有引导单元21(薄片引导装置),其防止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斜行。
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10具备卷纸装填部20、被设置于卷纸装填部20的上方的引导单元21、对从卷纸装填部20抽出的模切标签纸张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2、以及利用喷墨头对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各标签部2进行打印的打印部23。输送部22具有沿着输送路径配置的多个辊、驱动辊的马达等,并构成为能够对模切标签纸张P进行正反输送。
以下,对引导单元21进行说明,以将模切标签纸张P朝向纸张排出口14输送的正输送方向为基准,将输送方向上游侧称为“前”,将输送方向下游侧称为“后”。另外,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将右侧称为“右”,将左侧称为“左”。并且,将与引导单元21的输送板25(后述)的表面垂直的方向设为“上”和“下”。当然,上述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不限定于上述方向。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引导单元21具备左右设置的支承框架24、以架设在左右的支承框架24之间的方式设置的近似矩形的输送板25、被设置于输送板25的左侧边部的可动部26(第一引导件)、以及被设置于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的固定部27(第二引导件)。
在支承框架24的前端部固定有张力轴29,其将对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施加适当的张力的张力杆28(参照图3)支承为能够转动。另一方面,在输送板25的后端部上表面支承有收纳输送辊的辊罩31,该输送辊将被用户从卷纸装填部20抽出的模切标签纸张P朝向打印部23输送。用户在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时,以使从卷纸装填部20抽出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前端与输送辊抵靠的方式进行放置。另外,此时,模切标签纸张P以粘贴面1a成为表面、即粘贴面1a朝上的方式被放置。
各支承框架24形成为下方被较宽地切割成梯形的近似矩形的板状。在各支承框架24的中央固定有后述的引导轴35。另外,在各支承框架24的上端面支承有输送板25的侧边部。
输送板25形成为近似矩形的板状,其沿着输送板25的上表面(输送路径面)输送模切标签纸张P。在输送板25的中央形成有左右较长的近似矩形的引导开口32。在引导开口32以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后述的盒部45。
另外,在输送板25的引导开口32的前方以及后方分别形成有较浅且左右较长的近似矩形的引导凹陷部33。在各引导凹陷部33以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有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参照图6)。并且,在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形成有较浅且前后较长的近似矩形的固定侧凹陷部34。在固定侧凹陷部34嵌入有后述的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
可动部26具备左右延伸的引导轴35、构成为能够沿引导轴35滑动的可动引导件36、将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引导轴35锁定/解锁的锁定机构37、以及被设置于可动引导件36并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进行按压的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此外,引导轴35经由上述支承框架24而接地。
如图6~图8所示,可动引导件36具备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引导轴35的基座部40、被设置于基座部4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两个侧端按压部件42(抵靠部)、以及位于前后两个侧端按压部件42之间并以能够相对于模切标签纸张P进退的方式被安装于基座部40的进退滑块44。
基座部40具有以前后延伸的方式被设置于输送板25上的基座主体41、从基座主体41的下端大致中央向右方延伸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的盒部45、以与各侧端按压部件42对应的方式被设置于基座主体41的前后两端部的两个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以及分别被形成于基座主体4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两个按压杆轴支承部46。此外,在基座主体41的上方安装有解除杆罩部47,其位于前后大致中间部并形成为左右覆盖后述的锁定解除杆75的上方。解除杆罩部47成为用户将锁定解除杆75向解除位置(后述)转动操作时的抓手。
盒部45为下方开放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并沿装置宽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被支承于引导轴35。在盒部45的右侧面形成有供引导轴35插通的引导轴孔48。另一方面,在盒部45的左侧面突出形成有短圆筒状的引导圆筒状凸部49,引导轴35插通于引导圆筒状凸部49。经由该引导圆筒状凸部49,锁定解除杆75以能够前后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引导轴35。
在盒部45的上表面右后角部形成有大致沿前后方向稍长的无底槽状的锁定长孔53。在该锁定长孔53嵌入有后述的锁定轴71。并且,在盒部45的后表面靠左方形成有供后述的锁定弹簧74的后端卡止的锁定弹簧后卡止部54。
被形成于基座主体41的前后两端部的各按压杆轴支承部46形成有呈大致倒“U”字状突出设置的轴支承凸部55、和分别位于两个轴支承凸部55的相互的对置面的短圆柱状的轴支承凸起57。并且,在两个轴支承凸部55的内侧附近形成有供后述的杆弹簧87的下端卡止的杆弹簧下卡止部59。
各侧端按压部件42被安装于基座主体41的右侧面的前后两端部。各侧端按压部件42是将矩形的板状部件在靠下方的位置向右侧弯折为水平而形成,比折曲部更靠下方的部分成为抵靠面42a。由于后述的按压承受基端部62而左侧边部倾斜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端与该抵靠面42a抵靠。由此,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难以浮起,防止了由左侧边部的浮起导致的左侧边部的弯折。
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从基座主体41的右侧面的下端部朝向右侧被突出设置为近似矩形,并具有前端侧的按压承受前端部61和基端侧的按压承受基端部62(凸部)。
如图9所示,按压承受前端部61成为承受可动侧按压杆86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的按压的部位。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上表面(平坦面61a)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按压承受基端部62相对于平坦面61a突出形成。即,按压承受基端部62的上表面(倾斜面62a)形成为从平坦面61a朝向基端侧斜向上的斜面状。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由于该倾斜面62a而以朝向左侧端斜向上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使切痕3朝关闭方向作用,从而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以向粘贴面侧(表面侧)凸的方式弯折。
抵靠面42a相对于倾斜面62a成为角度θ1。θ1优选为锐角,更优选为45°~70°。只要是该范围内的角度,就能够使抵靠面42a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端有效地进行按压。另外,倾斜面62a相对于平坦面61a成为角度θ2。θ2优选为2°~11°。只要是该范围内的角度,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弯折。并且,倾斜面62a的长度优选比模切标签纸张P的切痕3的空余尺寸D长。由此,包括形成有易弯折的切痕3的位置在内,能够使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倾斜(抬起)。
此外,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以被埋入上述的前后各引导凹陷部33内的方式设置,各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一边被各引导凹陷部33的前后壁沿前后方向引导,一边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由此,可动引导件36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不会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
如图6~图9所示,进退滑块44由具有供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端抵接的引导面的滑块引导部63、以及从滑块引导部63的上边部向左方延伸的滑块上壁部64形成为剖面大致呈倒“L”字状。在滑块引导部63的下端中央形成有朝向右方延伸的滑块下片65。并且,在进退滑块44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与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卡合部96卡合的滑块卡合部66。
进退滑块44与后述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转动操作连动,从而相对于模切标签纸张P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以微量(例如0.5mm)进退。即,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分离位置时,进退滑块44前进至前进位置,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按压位置时,进退滑块44后退至后退位置,详细将在后述。
滑块引导部63形成为前后较长的近似矩形,并相对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垂直。另外,在滑块引导部63抵接有转动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滑块按压部97(后述)。另外,滑块上壁部64被支承于上述的基座主体41的上表面。
滑块下片65嵌入上述的引导开口32,该滑块下片65的上表面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滑块下片65一边被引导开口32的前后端缘部沿前后方向引导,一边在盒部45的上表面滑动。由此,进退滑块44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进退而不会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
滑块卡合部66与转动至分离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卡合部96卡合,并与转动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卡合部96脱离卡合。
对于这样构成的进退滑块44而言,若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分离位置,则进退滑块44被与滑块卡合部66卡合的按压杆卡合部96按压,并向前进位置前进(参照图9(a))。另一方面,对于进退滑块44而言,若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按压位置,则按压杆卡合部96与滑块卡合部66脱离卡合,并且滑块引导部63被滑块按压部97按压,并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9(b))。
如图6~图8、图10所示,锁定机构37具有竖立设置有被插入上述的盒部45的锁定长孔53的锁定轴71的锁定板72、在与盒部45之间将锁定板72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板73、对锁定板72施力使之转动的锁定弹簧74、以及用于克服锁定弹簧74而对锁定板72进行转动操作的锁定解除杆75。
锁定板72由钢板等金属性的板材构成,并形成为左右较长的大致横“L”字状。在锁定板72的后边部稍靠右方,朝上形成有锁定突片76。在锁定突片76安装有例如由橡胶构成的介电性的摩擦部件77。
锁定轴71与摩擦部件77设置为前后夹持引导轴35。而且,锁定板72构成为能够在锁定轴71以及摩擦部件77抵接于引导轴35的锁定位置(参照图10(a))、与锁定轴71以及摩擦部件77从引导轴35分离的解锁位置(参照图10(c))之间转动。
锁定轴71是形成为圆柱状的金属性部件,其被铆接固定于锁定板72的右后端部。锁定轴71具有与上述的锁定长孔53的宽度大致相同尺寸的直径,并嵌入锁定长孔53。由此,形成有锁定长孔53的盒部45(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锁定板72被定位于装置宽度方向。而且,锁定轴71通过锁定板72的转动而沿着锁定长孔53移动。此时,锁定轴71为圆柱状,所以即使在锁定轴71通过锁定板72的转动而沿着锁定长孔53移动的情况下,锁定长孔53(盒部45)也不会相对于锁定轴71晃动。因此,在锁定板72转动至锁定位置时,可动引导件36能够相对于引导轴35锁定而不晃动。
另外,在锁定板72的后边部的左端,向下形成有解除杆承受片78。在解除杆承受片78抵接有锁定解除杆75的下端部(解除杆动作部85)。并且,在锁定板72的前边部稍靠左方形成有向左方弯曲并延伸的锁定弹簧前卡止部79。在锁定弹簧前卡止部79的前端卡止有锁定弹簧74的前端。此外,在锁定轴71的附近形成有供后述的固定螺钉80贯通并且允许锁定板72转动的大小的贯通孔81(自由尺寸孔)。
支承板73被设置为将锁定板72夹持在中间并覆盖盒部45的下方,且前端通过与盒部45的上壁部旋合的固定螺钉80固定于盒部45。由此,锁定板72在支承板73上被支承为能够转动。
此外,在支承板73形成有电阻器引导部82,该电阻器引导部82与对可动引导件36的滑动位置(模切标签纸张P的宽度尺寸)进行检测的可变电阻器的检测杆(省略图示)卡合。
锁定弹簧74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前端与锁定板72的锁定弹簧前卡止部79卡止,后端与盒部45的锁定弹簧后卡止部54卡止。锁定弹簧74对锁定板72施力使其朝向锁定位置(俯视观察时沿顺时针)转动。
锁定解除杆75形成为纵剖面大致呈倒“P”字状,并经由盒部45的引导圆筒状凸部49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引导轴35。锁定解除杆75具有被形成于盒部45的靠下方的解除杆轴插入部83、被形成于上端部的解除杆抓手部84、以及被形成于下端部的解除杆动作部85。解除杆动作部85与锁定板72的解除杆承受片78卡合。
锁定解除杆75在解除杆抓手部84从上述的解除杆罩部47向前方露出的非解除位置、与解除杆抓手部84进入解除杆罩部47内的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即,锁定解除杆75经由锁定板72被锁定弹簧74向非解除位置施力。若用户抓住解除杆抓手部84并克服锁定弹簧74使锁定解除杆75转动至解除位置,则锁定板72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转动。
如图10所示,在这样构成的锁定机构37中,锁定板72的摩擦部件77以及锁定轴71设置为前后夹持引导轴35,从而在锁定板72转动至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0(a))下,摩擦部件77被锁定弹簧74施力为以锁定轴71为支点而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并且锁定轴71被锁定弹簧74施力为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而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即,在锁定板72转动至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从摩擦部件77向引导轴35,以与引导轴35抵接的锁定轴71为支点,作用有以锁定弹簧74所卡止的锁定弹簧前卡止部79的前端为力点的力。另外,从锁定轴71向引导轴35,以与引导轴35抵接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作用有以锁定弹簧前卡止部79的前端为力点的力。
若用户克服锁定弹簧74而将锁定解除杆75转动操作至解除位置,则锁定板72以与引导轴35抵接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沿俯视观察为逆时针的方向转动,直到锁定轴71与锁定长孔53的后端缘抵接的位置(中间位置,(参照图10(b)))为止。并且,锁定板72以与锁定长孔53的后端缘抵接的锁定轴71为支点,从中间位置向摩擦部件77离开引导轴35的解锁位置(参照图10(c))转动。在该状态下,用户对可动部26进行滑动操作。
在用户对可动部26进行了滑动操作后,若从锁定解除杆75放开手,则锁定板72通过锁定弹簧74的作用力,以与锁定长孔53的后端缘抵接的锁定轴71为支点,从解锁位置向摩擦部件77与引导轴35抵接的中间位置,绕俯视观察为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并且,锁定板72以与引导轴35抵接的摩擦部件77为支点,从中间位置向锁定位置绕俯视观察为顺时针的方向转动。这样,在锁定板72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时,首先在转动至摩擦部件77与引导轴35抵接的中间位置为止之后,进一步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转动至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抵接的锁定位置。因此,能够使摩擦部件77以及锁定轴71双方与轴部件可靠地抵接,而不需要对锁定板72要求严密的尺寸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轴71除了和摩擦部件77一起与引导轴35抵接而产生摩擦(锁定)之外,如上述那样,还可以将可动引导件36相对于锁定板72定位,但也可以独立地设置锁定用的部位与定位用的部位。
如图4、图5、图9以及图11所示,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具备能够转动地被支承于上述的两个按压杆轴支承部46且俯视观察呈大致“コ”字状的可动侧按压杆86、以及被设置于各按压杆轴支承部46的两个杆弹簧87。
可动侧按压杆86允许模切标签纸张P的输送,并将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相对于上述的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平坦面61a按压。由此,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难以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的平坦面61a浮起,从而能够防止由左侧边部的浮起所导致的左侧边部的弯折。
可动侧按压杆86构成为能够在前端面(后述的薄片按压部99)离开模切标签纸张P的分离位置(参照图9(a))、与利用前端面将模切标签纸张P按压于平坦面61a的按压位置(参照图9(b))之间转动。用户在打印处理时等输送模切标签纸张P时,将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操作至按压位置。由此,模切标签纸张P在左侧边部被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的状态下被输送。另外,用户在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时等,将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操作至分离位置。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的作业。
可动侧按压杆86具有上下一分为而的构造的按压杆壳体88、以及收纳于按压杆壳体88内的前后两个薄片按压臂89。按压杆壳体88具有分别形成于前后两端部的近似矩形的按压杆端部90、以及将两个将按压杆端部90彼此连接的按压杆连接部91。
各按压杆端部90具有被突出形成于转动基端侧(左侧)的按压杆外侧凸部92和按压杆内侧凸部93、以及被形成于转动前端侧(右侧)的按压杆抓手部94。两个按压杆外侧凸部92被设置为前后夹持两个按压杆内侧凸部93。
在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形成有供上述轴支承凸起57从前后外侧卡合的按压杆轴孔(省略图示)。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从上表面至左侧面形成为圆弧面状,并且从左侧面至下表面经由阶梯部形成为圆弧面状。
在各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前后外侧的面(与邻接的按压杆外侧凸部92对置的对置面)突出设置有供杆弹簧87的上端卡止的杆弹簧上卡止部95。各按压杆内侧轴部与按压杆外侧凸部92同样地从上表面至左侧面形成为圆弧面状,并且从左侧面至下表面经由阶梯部形成为圆弧面状。该阶梯部成为与进退滑块44的滑块卡合部66卡合的按压杆卡合部96。即,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分离位置的状态下,按压杆卡合部96与滑块卡合部66卡合(参照图9(a)),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按压位置的状态下,按压杆卡合部96从滑块卡合部66脱离卡合(参照图9(b))。
此外,各按压杆外侧凸部92的上述阶梯部也可以与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按压杆卡合部96一起与进退滑块44的滑块卡合部66卡合、或者取代按压杆卡合部96而与进退滑块44的滑块卡合部66卡合。
按压杆连接部91从输送方向观察,形成为相对于按压杆端部90呈大致90°。按压杆连接部91的左侧面、即在按压位置与进退滑块44的滑块引导部63对置的面的前后两处突出设置有滑块按压部97。两个滑块按压部97通过可动侧按压杆86的向按压位置的转动而对滑块引导部63进行按压,从而进退滑块4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9(b))。另外,两个滑块按压部97通过可动侧按压杆86的向分离位置的转动从滑块引导部63分离(参照图9(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进退滑块44向后退位置后退,构成为滑块按压部97对滑块引导部63进行按压,但按压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按压杆内侧凸部93的与按压杆卡合部96在周向不同的位置形成卡合部,该卡合部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按压位置的状态下,与滑块卡合部66卡合使进退滑块44向后退位置后退,该卡合部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分离位置的状态下,与按压杆卡合部96脱离卡合。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滑块按压部97直接按压滑块引导部63,能够使进退滑块44的滑块引导部63高精度地后退。
在按压杆连接部91的前端面(下表面)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形成有使薄片按压臂89的薄片按压部99(后述)从壳体内部突出的臂开口98。
各薄片按压臂89在前后内侧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在按压杆连接部91内转动,并且在前后外侧的端部形成有薄片按压部99(按压部)。薄片按压部99的下表面形成为平缓的圆弧面状。并且,在按压杆连接部91内,内置有沿薄片按压部99从臂开口98突出的方向对各薄片按压部99施力的臂弹簧100(压缩螺旋弹簧)。由此,各薄片按压臂89的从臂开口98突出的薄片按压部99的下表面与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抵接,从而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弹性地进行按压。因此,能够在前后的薄片按压部99之间均衡地按压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
并且,为了有效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弯折(弯曲),薄片按压臂89优选按压左侧端的附近。例如,按压位置尺寸L2(从滑块引导部63至薄片按压臂89的按压位置的尺寸)优选为1~13mm。此外,薄片按压臂89也可以相对于按压承受基端部62(倾斜面62a)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进行按压。
各杆弹簧87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其上端与可动侧按压杆86的杆弹簧上卡止部95卡止,下端与按压杆轴支承部46的杆弹簧下卡止部59。各杆弹簧87作为所谓的双稳定弹簧发挥作用。因此,可动侧按压杆86以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中立点(各杆弹簧87成为直立姿势的位置)为边界,被各杆弹簧87分别向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施力。
此外,各杆弹簧87的弹簧力是考虑可动侧按压杆86的转动操作以及可动侧按压杆86对模切标签纸张P按压的按压力而设定的。即,可动侧按压杆86对模切标签纸张P按压的按压力对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弯折有效,且不会妨碍模切标签纸张P的输送。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固定部27具备被固定于输送板25的右侧边部的固定引导件136、以及被设置于固定引导件136且对模切标签纸张P的右侧边部进行按压的固定侧侧边部按压机构138。
固定引导件136具有形成了供模切标签纸张P的右侧端抵接的引导面的块部141、以及从块部141的引导面的下端部向左方延伸配置的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并且,在块部14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分别安装有与可动引导件36的侧端按压部件42相同地构成的侧端按压部件142。
在块部14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分别形成有与可动引导件36的按压杆轴支承部46相同地构成的按压杆轴支承部146。在按压杆轴支承部146,能够转动地支承有与可动侧侧边部按压机构38的可动侧按压杆86相同地构成的固定侧侧边部按压机构138的固定侧按压杆186。固定侧按压杆186与可动侧按压杆86相同地被杆弹簧187分别向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施力。
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形成为前后较长的近似矩形的板状。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与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相同地,由具有与输送板25的上表面大致齐平的上表面(平坦面161a)的前端侧的按压承受前端部161、以及具有从平坦面61a朝向基端侧斜向上的倾斜面162a的基端侧的按压承受基端部162(凸部)构成。
以下,针对这样构成的引导单元21的各部的作用,通过用户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的操作、以及之后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输送处理来进一步具体地进行说明。
用户在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时,首先,打开开闭盖17,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从按压位置转动操作至分离位置。此时,用户克服杆弹簧87使固定侧按压杆186从按压位置转动至中立点,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转换,从而能够不克服杆弹簧187而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朝向分离位置转动。而且,利用杆弹簧187的作用力能够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保持在分离位置。
用户在将固定侧按压杆186向分离位置转动操作之前或之后,将可动侧按压杆86从按压位置向分离位置转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也克服杆弹簧87使可动侧按压杆86从按压位置转动至中立点,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转换,从而能够不克服杆弹簧87而使可动侧按压杆86朝向分离位置转动。
并且,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分离位置时,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卡合部96与滑块卡合部66卡合,使得进退滑块44被向前进位置按压。此时,杆弹簧87经由可动侧按压杆86对进退滑块44向前进位置施力。即,利用杆弹簧87的作用力,可动侧按压杆86被保持在分离位置,并且进退滑块44被保持在前进位置(参照图9)。用户在固定侧按压杆186以及可动侧按压杆86分别保持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在输送板25上放置模切标签纸张P。
接下来,用户将锁定解除杆75从非解除位置转动操作至解除位置。由此,锁定板72从锁定位置经由中间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参照图10)。在锁定板72位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摩擦部件77以及锁定轴71双方与引导轴35分离,从而能够使可动部26沿装置宽度方向平滑地滑动而不在摩擦部件77和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之间产生摩擦力(滑动阻力)。
在该状态下,用户对可动引导件36沿装置宽度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并调整引导宽度,直至进退滑块44的滑块引导部63与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端抵靠为止。
此外,优选构成为在可动侧按压杆86保持转动至按压位置不变的状态下,用户难以将锁定解除杆75转动操作至解除位置。例如,将可动侧按压杆86形成为在转动至按压位置的状态下朝向锁定解除杆75的前进被阻止的形状。由此,保持利用可动侧按压杆86按压模切标签纸张P不变,能够防止用户滑动可动引导件36。
在调整引导宽度之后,若用户从锁定解除杆75放开手,则锁定解除杆75通过锁定弹簧74的作用力转动至非解除位置,并且锁定板72从解锁位置经由中间位置转动至锁定位置(参照图10)。在锁定板72转动至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摩擦部件77被锁定弹簧74施力以锁定轴71为支点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并且锁定轴71被锁定弹簧74施力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而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由此,摩擦部件77以及锁定轴71双方与引导轴35强力接触,从而能够在摩擦部件77与引导轴35之间、以及锁定轴71与引导轴35之间分别产生摩擦力。因此,即使不使用作用力较强的锁定弹簧74,也能够提高锁定板72与引导轴35之间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在锁定时牢固地保持可动引导件36而不损害解锁时的操作性,即在克服锁定弹簧74将锁定解除杆75向非解除位置转动操作时,不需要较强的操作力。
并且,转动至锁定位置的锁定板72经由金属性(导电性)的锁定轴71电连接于引导轴35,并经由引导轴35接地。因此,在使用介电性物质(例如橡胶)作为摩擦部件77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锁定板72电浮起而带电。因此,能够防止因锁定板72带电而对周边的传感器等(例如,上述可变电阻器)造成负面影响。
在可动引导件36被锁定机构37锁定于引导轴35的状态下,用户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转动操作。此时,用户克服杆弹簧87使固定侧按压杆186从分离位置转动至中立点,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转换,从而能够不克服杆弹簧187而使固定侧按压杆186朝向按压位置转动。转动至按压位置的固定侧按压杆186利用杆弹簧187的作用力将模切标签纸张P的右侧边部相对于固定侧按压承受部143进行按压。
此外,将固定侧按压杆186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转动操作也可以在将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上后、在对可动引导件36进行滑动操作前进行。
用户在将固定侧按压杆186向按压位置转动操作之前或之后,将可动侧按压杆86从分离位置向按压位置转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也克服杆弹簧87使可动侧按压杆86从分离位置转动至中立点,但若经过中立点,则施力方向转换,从而能够不克服杆弹簧87而使可动侧按压杆86朝向按压位置转动。转动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利用杆弹簧87的作用力将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相对于可动侧按压承受部43进行按压。
并且,在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至按压位置时,可动侧按压杆86的按压杆卡合部96与滑块卡合部66脱离卡合。由此,由杆弹簧87实施的经由可动侧按压杆86将进退滑块44保持在前进位置的保持状态被解除。在该施力解除状态下,转动至按压位置的可动侧按压杆86的滑块按压部97对进退滑块44的滑块引导部63进行按压,使得进退滑块44向后退位置后退(参照图9)。由此,引导宽度与调整引导宽度时相比稍稍变宽,从而能够适当地输送模切标签纸张P而不会对模切标签纸张P施加过度的输送阻力。
这样,利用包括按压杆卡合部96、滑块按压部97以及杆弹簧87在内的连动机构,进退滑块44随着可动侧按压杆86向分离位置的转动连动地前进至前进位置并保持在前进位置,并且进退滑块44随着可动侧按压杆86向按压位置的转动连动地向后退位置后退。而且,进退滑块44随着可动侧按压杆86的转动连动地进退,使得用户无需分别进行使可动侧按压杆86转动的操作和使进退滑块44进退的操作,从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用户在如以上那样放置模切标签纸张P之后,将开闭盖17关闭。打印装置10若从信息处理终端接收打印指令,则开始模切标签纸张P的输送处理。这里,在打印装置10中,在输送板25上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由于按压承受基端部62、162(倾斜面62a、162a)而倾斜,从而能够防止侧边部以向粘贴面1a侧(表面侧)凸的方式弯折(参照图9)。特别地,模切标签纸张P如上述那样在粘贴面1a形成有切痕3,从而在形成有切痕3的位置,容易以向粘贴面1a侧凸的方式弯折。与此相对,在打印装置10中,包括形成有切痕3的位置在内,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倾斜,从而能够防止侧边部在切痕3的位置以向粘贴面1a侧凸的方式弯折。
另外,倾斜的侧边部的周边的部位被薄片按压部99、199按压,由此,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难以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161的平坦面61a、161a浮起。并且,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端被抵靠面42a、142a按压,由此,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难以从按压承受前端部61、161的平坦面61a、161a浮起(参照图9)。因此,能够防止由侧边部的浮起所导致的侧边部的弯折(弯曲)。
这样,通过具备包括倾斜面62a、162a、薄片按压部99、199以及抵靠面42a、142a在内的弯折防止部,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弯折,并且能够对沿着输送板25的上表面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端进行引导。
另外,在可动部26中,弯折防止部(倾斜面62a、薄片按压部99以及抵靠面42a)被设置于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因而在倾斜行进的模切标签纸张P被强力推靠的可动引导件36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能够有效地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左侧边部弯折。并且,将这些弯折防止部也同样地设置于固定部27,从而即使在模切标签纸张P在左右任一侧倾斜行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弯折。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10,具备以中立点为边界将可动侧按压杆86、固定侧按压杆186分别向按压位置与分离位置施力的杆弹簧87、187,从而能够将按压模切标签纸张P的可动侧按压杆86、固定侧按压杆186可靠地转动操作至按压位置、分离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将成为打印对象的模切标签纸张P放置在输送板25的上表面时的操作性。
另外,在锁定板72转动至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摩擦部件77被锁定弹簧74施力为以锁定轴71为支点而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并且锁定轴71被锁定弹簧74施力为以摩擦部件77为支点而相对于引导轴35转动,从而能够在锁定时牢固地保持可动引导件36而不损害解锁时的操作性。因此,可动引导件36在锁定操作后不会沿装置宽度方向移动,而能够对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可靠地进行引导。
并且,可动部26以及固定部27具备包括倾斜面62a、162a、薄片按压部99、199以及抵靠面42a、142a在内的弯折防止部,从而能够防止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弯折,并且能够对沿着输送板25的上表面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端进行引导。因此,对设置在比引导单元21更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打印部23而言,能够对沿装置宽度方向被引导且防止了侧边部的弯折的模切标签纸张P进行打印。
此外,作为打印对象,也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整面标签纸张Q。整面标签纸张Q由长条带状的衬纸部1以及被粘贴于衬纸部1的粘贴面1a的连续标签4构成。整面标签纸张Q是在仅在远离侧端规定的尺寸(空余尺寸D)的位置连续形成切痕3的模切加工之后除去残渣的纸张。在该整面标签纸张Q中,在形成有切痕3的位置也容易沿图1(b)的箭头方向弯折、即以向粘贴面1a侧凸的方式弯折,但在打印装置10中,在输送板25上输送来的模切标签纸张P的侧边部由于按压承受基端部62、162(倾斜面62a、162a)而倾斜,从而能够防止侧边部以向粘贴面1a侧凸的方式弯折。
另外,作为打印对象,无需如模切标签纸张P、整面标签纸张Q那样形成有切痕3,例如可以是一般的卷纸,也可以是折叠式打印纸等其他长条状的纸,还可以是单票纸。在打印装置10中,对于这些薄片状部件,也能够防止其侧边部弯折,并且能够对沿着输送板25的上表面输送来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装置;21…引导单元;41…基座主体;42…侧端按压部件;62…按压承受基端部;99…薄片按压部;P…模切标签纸张。

Claims (7)

1.一种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弯折防止部,该弯折防止部被设置于具有对沿输送路径面输送的薄片状部件的侧端进行引导的引导面的引导部,并防止与所述引导面抵接的所述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弯折,
所述弯折防止部具有:
凸部,其被设置为从所述输送路径面突出,并使通过的所述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以朝向侧端斜向上的方式倾斜;
按压部,其在与所述凸部相同的位置或者所述凸部周边的位置,将所述薄片状部件按压于所述输送路径面;以及
抵靠部,其供由于所述凸部而倾斜的所述薄片状部件的侧端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形成为越靠与输送方向正交的装置宽度方向的外侧则相对于所述输送路径面越高,
所述抵靠部具有相对于所述倾斜面呈锐角的抵靠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具有对所述薄片状部件的一个侧端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件、以及对所述薄片状部件的另一个侧端进行引导的第二引导件,
所述弯折防止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件以及所述第二引导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件以及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一方为固定引导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防止部相对于所述引导部被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以及下游侧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片状部件是使被粘贴于衬纸部的连续标签在通过模切加工脱模之后除去残渣、并在所述衬纸部的粘贴面的离开所述衬纸部的侧端规定的尺寸的位置形成有通过模切加工所形成的切痕的模切标签纸张,或是仅在离开连续标签的侧端规定的尺寸的位置连续并形成有切痕的模切加工之后除去残渣的整面标签纸张,所述薄片状部件以与所述粘贴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朝向所述输送路径面的方式被输送,
所述凸部使包括形成有所述切痕的位置在内的所述薄片状部件的侧边部倾斜。
7.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片引导装置;
输送部,其输送所述薄片状部件;以及
打印部,其被设置于比所述薄片引导装置更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对所述薄片状部件进行打印。
CN201480039948.6A 2013-07-19 2014-07-16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Active CN105377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0965A JP6167718B2 (ja) 2013-07-19 2013-07-19 シートガイド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3-150965 2013-07-19
PCT/JP2014/003781 WO2015008488A1 (ja) 2013-07-19 2014-07-16 シートガイド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7730A true CN105377730A (zh) 2016-03-02
CN105377730B CN105377730B (zh) 2018-09-14

Family

ID=5234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9948.6A Active CN105377730B (zh) 2013-07-19 2014-07-16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19889B2 (zh)
JP (1) JP6167718B2 (zh)
CN (1) CN105377730B (zh)
WO (1) WO20150084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4048B2 (ja) * 2015-06-19 2019-1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ガイド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WO2019152015A1 (en) 2018-01-31 2019-08-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utter assembly with movable trench cover
JP7275658B2 (ja) 2019-03-01 2023-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ガイド機構、および、印刷装置
JP7225919B2 (ja) 2019-03-01 2023-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225918B2 (ja) 2019-03-01 2023-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805A (ja) * 1992-04-24 1994-03-08 Eastman Kodak Co 横方向抑制装置
JPH11314414A (ja) * 1998-05-07 1999-11-16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0355132A (ja) * 1999-06-16 2000-12-26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01638010A (zh) * 2008-07-30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的纸宽检测方法、打印控制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4691A (en) * 1978-12-15 1980-07-29 Centronics Data Computer Corp. Pin-feed assembly
JPS5816969U (ja) 1981-07-24 1983-0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フアクシミリ送信機の自動給紙機構
US4391399A (en) * 1981-09-25 1983-07-05 Data Motion, Incorporated Manually assemblable sheet-feed tractor
JPH0986684A (ja) 1995-09-29 1997-03-31 Canon Inc シート送り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3440205B2 (ja) * 1998-06-01 2003-08-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4307620B2 (ja) * 1999-03-30 2009-08-05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貼付機におけるロール状ラベルの巻芯保持装置
US8016224B2 (en) * 2006-12-12 2011-09-13 Brady Worldwide, Inc. Edge guide for flexible web
KR101228930B1 (ko) * 2007-10-10 2013-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매체공급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309767B2 (ja) * 2008-07-30 2013-10-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の紙幅検出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印刷制御方法、並びにラベルプリンタ
EP2149454B1 (en) 2008-07-30 2016-1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width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a label printer,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for a label printer, and a label printer
US8303101B2 (en) * 2010-07-15 2012-11-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for printing on a medium
JP5677024B2 (ja) 2010-10-22 2015-0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US8882374B2 (en) * 2012-05-25 2014-11-11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Printer with print frame interlock and adjustable media suppor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805A (ja) * 1992-04-24 1994-03-08 Eastman Kodak Co 横方向抑制装置
JPH11314414A (ja) * 1998-05-07 1999-11-16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0355132A (ja) * 1999-06-16 2000-12-26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01638010A (zh) * 2008-07-30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标签打印机的纸宽检测方法、打印控制方法及标签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19889B2 (en) 2018-03-20
JP2015020875A (ja) 2015-02-02
WO2015008488A1 (ja) 2015-01-22
CN105377730B (zh) 2018-09-14
US20160159601A1 (en) 2016-06-09
JP6167718B2 (ja)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7730A (zh) 薄片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US4253652A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paper to a printing office machine
DE4008541C1 (zh)
US7850164B2 (en) Cassette with spacer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currency note guide structure for assuring correct mounting for an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DE112010003829T5 (de) Bilderfassungsvorrichtung
DE60113389T2 (de) Papierförderer und Aufzeichnungsgerät derselben enthaltend
CN104339879A (zh) 输送引导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CN104444464A (zh) 薄片体输送装置和具备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156643B2 (en) Sheet pressing device and printer
US20170120644A1 (en) Printer
KR10038899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용지 카세트
CN1325354C (zh) 收集组织学或细胞学切片用印刷盒和/或印刷载物片的装置
CN104339882B (zh)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JP587931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5944307A (en) Finger device for feed cassette using common printing papers
US5820067A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or a roll of receiving material
CN104590941B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片材后处理装置
CN104417094A (zh) 片材送出装置以及打印机
JP2002037469A (ja) 記録紙給紙装置
JP2663854B2 (ja) ホッパカセット
KR100855119B1 (ko) 시트 급송 장치,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판독 장치
CN113183642A (zh) 用于承接打印介质的传送机构
JP2003305980A (ja) 紙綴具及び紙綴具用クリップ
JP2015039829A (ja) 携帯型プリンタ
CA1248408A (en) Prin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