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7302B -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7302B
CN105377302B CN201480028651.XA CN201480028651A CN105377302B CN 105377302 B CN105377302 B CN 105377302B CN 201480028651 A CN201480028651 A CN 201480028651A CN 105377302 B CN105377302 B CN 105377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polymer
unit
polymer
copolymer unit
medical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86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7302A (zh
Inventor
加藤泰己
原田充训
田中亮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okaria K K
Original Assignee
Nanokaria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okaria K K filed Critical Nanokaria K K
Publication of CN105377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7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7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73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our-membered rings, e.g. tax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2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rotein, peptide or polyamino acid
    • A61K47/64Drug-peptide, drug-protein or drug-polyamino acid conjugates, i.e.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 peptide, protein or polyamino acid which is covalently bonded or complexed to a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61K47/645Polycationic or polyanionic oligopeptides, polypeptides or polyamino acids, e.g. polylysine, polyarginine, polyglutamic acid or peptide T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3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or an immunoglobulin bearing at least one antigen-binding site
    • A61K47/6883Polymer-drug antibody conjugates, e.g. mitomycin-dextran-Ab; DNA-polylysine-antibody complex or conjugate used for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A61K9/1075Microemulsions or submicron emulsions; Preconcentrates or solids thereof; Micelles, e.g. made of phospholipids or block copolym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olyamides (AREA)
  • Other Resins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嵌段共聚物单元β,其中,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嵌段共聚物单元β在将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并且将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

Description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进行各种药物传递系统(DDS)的开发。例如,正在开发利用了具有亲水性链段和疏水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的聚合物胶束制剂(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虽然这些现有型的聚合物胶束制剂技术使药物的副作用降低,并且也大大有助于提高药效,但是从使它们更进一步地均衡的观点考虑,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4232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0/013836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挥高的药理作用、并且副作用小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意图更长期地维持血中的胶束颗粒结构的现有型的聚合物胶束技术领域中,从强固地发挥嵌段共聚物间的疏水性相互作用的观点考虑,有选择尽可能高地设定聚合物的疏水性链段部分的疏水性度的材料的想法。例如,具有作为胶束构成材料积极地利用以苄基之类的疏水性结构将聚氨基酸链段侧链全部盖上的嵌段共聚物(苄基导入率100%)的技术意向。该意向在选择药物非结合型嵌段共聚物作为胶束构成材料的情况下变得特别显著。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与这样的现有型的材料选择思想相反,将对基于疏水性相互作用牢固维持胶束颗粒结构的贡献弱的嵌段共聚物(称为第三世界的嵌段共聚物:第三聚合物)大胆地作为胶束构成材料的一部分而应用时,发挥利用聚合物胶束技术的药物副作用抑制效果,并且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传递对象药物的药理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含有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β,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β在将该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并且将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该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的增强和副作用的抑制的均衡变得更显著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试验例1~6中的胶束制剂摄入细胞的试验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以下,对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进行阐述。上述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含有嵌段共聚物单元α(聚合物单元α)和嵌段共聚物单元β(聚合物单元β)。聚合物单元α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11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12。聚合物单元β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21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22。聚合物单元α及聚合物单元β在将分别疏水性聚合物链段12及22朝向内侧、并且分别将亲水性聚合物链段11及21朝向外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聚合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12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上述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代表性的聚合物单元α及聚合物单元β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为聚乙二醇链。代表性的聚合物单元α及聚合物单元β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为聚氨基酸链。此外,以下,有时将嵌段共聚物单元α称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将嵌段共聚物单元β称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β。另外,作为本说明书中的亲水性基团,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亲水性基团。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例如,可以列举羟基、羧基及氨基。
本说明书中,嵌段共聚物单元排列成放射状是指,嵌段共聚物单元处于将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并且将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而凝集的状态即可,各嵌段共聚物单元的排列的起点不集中于一点、为具有稍微崩解的放射状的排列结构的胶束也没有关系。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为嵌段共聚物单元的高分子凝集体处于干燥状态的物质。
采用上述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与现有型的聚合物胶束制剂相比,可以大幅度地改善治疗系数。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的机制不确定,推测如下。首先,在聚合物胶束中,由于其颗粒尺寸的EPR效果,具有容易滞留于标靶细胞周边的性质。而且,可以认为,在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骨架聚合物单元α由于其疏水性链段部分的亲水性程度,容易从胶束先行脱离。单元α从滞留于标靶细胞周边的胶束离脱时,由于单元α的疏水性链段部分的疏水性基团,容易刺激位于滞留胶束附近的标靶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的内吞作用活化。其结果,可以认为,含有传递对象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提高,更有效地发挥该药物的药理作用。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100可以还含有具有结合有标靶结合部位33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31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32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γ(以下,有时称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骨架聚合物单元γ在将亲水性聚合物链段31朝向外侧、并且将疏水性聚合物链段32朝向内侧的状态下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及β一起排列成放射状。
本说明书中,标靶结合部位是指可以与来自生物体及病毒的物质特异性地结合而与该物质形成生物学的结合对的、具有生物学的识别功能的部位。作为来自生物体及病毒的物质,能够例示生物体细胞、细菌、真菌及病毒中所存在的分子。作为生物体细胞,例如,能够例示肿瘤细胞、新生血管细胞及它们的周边细胞;免疫活性细胞(例如B细胞);炎症细胞(例如白血球);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各种脏器的细胞等。标靶结合部位可以以含有与这样的物质形成结合对的蛋白质、肽及糖链这样的化合物作为其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构成。
作为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的药物的含有方式,例如,可以列举内包于胶束的方式、或者例如载持于胶束表面的方式。药物代表性而言与嵌段共聚物单元结合,但只要对本发明的目的不带来不良影响,也可以不与嵌段共聚物单元结合。使药物向上述嵌段共聚物单元的结合部位在内包于胶束的情况下为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和/或内侧突出末端、在载持于胶束表面的情况下为亲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外侧突出末端即可。在使药物内包于胶束的情况下,代表性而言,在构成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侧链结合药物。图示例中,药物23结合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22。关于上述药物的具体例等,在后文进行阐述。此外,代表性而言,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含有药物,但也不排除不含有药物的状态。例如,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处于含有标靶结合部位、而不含有药物的状态。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处于不含有标靶结合部位的状态,但从更高次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处于含有标靶结合部位的状态。这是因为,由于EPR效果滞留于标靶细胞周边的聚合物胶束容易朝向该标靶细胞而进一步局部地聚集。采用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如后述的试验例中所示,可以超过由作为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得到的向标靶细胞的本来的到达能力(例如抗体向细胞膜内的内在化能力)而使传递对象药物到达标靶细胞。图1例示在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100表面结合有标靶结合部位33的方式。标靶结合部位33结合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31。此外,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也不排除在骨架聚合物单元γ以外的嵌段共聚物单元上也结合有标靶结合部位的状态。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量例如为15重量%以上,另外例如为20重量%以上,另外例如为35重量%以上。如后述的实施例及试验例所示,通过在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含有规定量以上该单元α,可以使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更可靠地提高,使传递对象药物的药理作用大幅度地增强。该单元α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防止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过量的崩解的观点考虑,更具体而言,从发挥防止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导致的副作用的作用、并且也担保至到达血中的标靶细胞的附近的胶束结构的保持性的观点考虑,设定为例如80重量%、另外例如60重量%、另外例如50重量%、另外例如45重量%即可。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含量例如为80重量%以下,另外例如为70重量%以下,另外例如为60重量%以下。该单元β的含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不过度降低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的传递对象药物的搭载率的观点考虑,设定为例如15重量%、另外例如25重量%、另外例如40质量%即可。在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含有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情况下,作为其含量,(1)作为下限,能够设定为例如1重量%、另外例如3重量%、另外例如5重量%、另外例如10重量%、(2)作为上限,能够设定为例如20重量%、另外例如15重量%。
在上述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骨架聚合物单元α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β可以以任意的适当的比率存在,以摩尔比(前者︰后者)计,可以在例如1︰20~20︰1的范围、优选1︰10~10︰1的范围、更优选1︰5~5︰1的范围、进一步优选1︰2~2︰1的范围内存在。
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及骨架聚合物单元β与其它的骨架聚合物单元(例如骨架聚合物单元γ、及不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β及γ的任一种的骨架聚合物单元)可以以任意的适当的比率存在,以摩尔比(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及β的合计摩尔量︰其它的骨架聚合物单元的合计摩尔量计,可以在例如100︰0~100︰300的范围、优选100︰1~100︰100的范围、更优选100︰2~100︰50的范围内存在。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100可以具有2种以上上述的各嵌段共聚物单元。
[2.骨架聚合物单元α]
骨架聚合物单元α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
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上述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中的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侧链的比例例如为20%以上,另外例如为35%以上。如后述的实施例及试验例所示,通过将具有该亲水性基团的侧链的比例控制在规定量以上,可以更可靠地提高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大幅度地增强传递对象药物的药理作用。具有该亲水性基团的侧链的比例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防止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过量的崩解的观点考虑,设定为例如80%、另外例如60%、另外例如50%即可。
通过将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中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量及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中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侧链的比例控制在上述的范围从而可以更可靠地提高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的机制尚不确定,例如推测如下。如上所述,可以认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由于其疏水性链段部分的亲水性程度,容易从胶束先行脱离。可以认为,将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中的具有亲水性基团的侧链的比例控制在上述的范围时,可以更可靠地诱导来自个别的单元α的胶束的先行脱离。而且,可以认为,将胶束中的单元α的含量控制在上述的范围时,可以使能够高次地活性化标靶细胞的内吞作用的量的单元α从胶束中更可靠地先行脱离。其结果,提高含有传递对象药物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此外,聚合物胶束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假设为了谋求胶束的功能改善,想起来将药物非结合型嵌段共聚物作为胶束构成材料追加,从较高地维持每胶束的药物搭载率的观点考虑,通常会指向停留在10质量%以下左右的添加比例。这里,如后述的试验例所示,在添加10质量%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时,与不添加该单元α的情况相比,有时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反而降低。因此,如果为通常的技术指向性,则不会进一步提高该单元α的添加比例,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如下预测困难的功能改善方法:大胆地进一步增加单元α的添加比例时,更可靠地提高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
在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100中,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可以在任意的适当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骨架聚合物单元α例如可以在将亲水性聚合物链段11朝向外侧、并且将疏水性聚合物链段12朝向内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
骨架聚合物单元α优选具有低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疏水性。该低的疏水性可以起因于上述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所具有的亲水性基团。
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的情况下,骨架聚合物单元α中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可以具有比骨架聚合物单元β中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数量多的亲水性基团。
代表性而言,骨架聚合物单元α不含有标靶结合部位或药物,但不排除处于含有标靶结合部位和/或药物的状态。
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可以为通式:A1-B1所示的嵌段共聚物。A1为聚乙二醇链段,B1为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的聚氨基酸链段,代表性而言,含有在侧链具有疏水性基团的氨基酸残基和在侧链具有亲水性基团的氨基酸残基。此外,以下,有时将聚乙二醇表示为PEG。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具有疏水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的聚氨基酸链段,能够例示聚谷氨酸或其酯或酰胺衍生物及聚天冬氨酸或其酯或酰胺衍生物。这样的酯或酰胺衍生物能够通过使具有上述疏水性基团和亲水性基团的对应的羟基化合物或氨基化合物与聚谷氨酸或聚天冬氨酸的反应性衍生物(例如酯)反应来形成。
作为上述疏水性基团,例如,可以列举疏水性有机基团。作为上述疏水性有机基团,例如,可以列举具有C4~C16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结构的烷基、C6~C20的芳基、及C7~C20的芳烷基或甾醇残基。作为上述C6~C20的芳基及C7~C20的芳烷基,优选列举苯基、萘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苄基、及苯乙基,进一步优选苄基。另外,上述甾醇残基所来自的甾醇优选为胆固醇、胆甾烷醇及二氢胆醇,更优选为胆固醇。
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用以下的通式(I)及(II)表示。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
上述各式中,R1及R3分别独立,表示用氢原子或用可以被保护的官能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低级烷基;
R2表示氢原子、饱和或不饱和的C1~C29脂肪族羰基或芳基羰基;
R4表示羟基、饱和或不饱和的C1~C30脂肪族氧基或芳基-低级烷氧基;
R5表示-O-或-NH-;
R6的总数(m+x)的10%~90%为氢原子,其余为疏水性有机基团;
R7及R8分别独立,表示亚甲基或亚乙基;
n为10~2500的整数;
x为10~300的整数;
m为0~300的整数(其中,m为1以上时,重复数为x的重复单元与重复数为m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R6在1个嵌段共聚物内的各重复单元中各自独立地选择);
L1表示选自-NH-、-O-、-O-Z-NH-、-CO-、-CH2-、-O-Z-S-Z-及-OCO-Z-NH-(这里,Z独立地为C1~C6亚烷基。)中的连结基团;
L2表示选自-OCO-Z-CO-及-NHCO-Z-CO-(这里,Z独立地为C1~C6亚烷基。)中的连结基团。
R6的总数(m+x)中的氢原子的比例例如为20%以上,另外例如为35%以上。上述比例例如为80%以下,另外例如为60%以下,另外例如为50%以下。
上述n优选为10~1000,进一步优选为20~600,特别优选为50~500。上述x及m分别优选为20~200,进一步优选为30~100。
式(I)及(II)所示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聚氨基酸链段中的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上述聚氨基酸链段可以具有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无规的结构(无规结构)、包含由重复数为x的重复单元构成的链段和重复数为m的重复单元构成的链段的结构(嵌段结构)、及m=0的结构(均聚物结构)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可以被保护的官能团,可列举羟基、缩醛、缩酮、醛、糖残基、马来酰亚胺基、羧基、氨基、硫醇基、活性酯等。R1及R3表示用可以被保护的官能团取代的低级烷基时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例如能够按照WO96/33233、WO96/32434、WO97/06202中记载的方法而得到。低级烷基是指碳原子数为例如7个以下、优选4个以下的直链或支链链烷基,例如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等。
骨架聚合物单元α例如能够通过将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的聚合物及具有聚氨基酸链的聚合物直接或根据需要以使分子量分布变窄的方式精制之后、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偶联而得到。在通式(I)的嵌段共聚物中,例如,也能够通过使用能够赋予R1的引发剂进行阴离子活性聚合而形成聚乙二醇链之后,在成长末端侧导入氨基,从该氨基末端使β-苄基-L-天冬氨酸酯、γ-苄基-L-谷氨酸酯等被保护的氨基酸的N-羧酸酐(NCA)聚合而形成。
以下,说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例。将一末端被保护、另一个末端为氨基的聚乙二醇、例如MeO-PEG-CH2CH2CH2-NH2作为引发剂,在进行了脱水的有机溶剂中,添加N-羧基-β-苄基-L-天冬氨酸酐(BLA-NCA)、或N-羧基-γ-苄基-L-谷氨酸酐(BLG-NCA)使其为所期望的聚合度(氨基酸单元数),并使其反应,由此可以得到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苄酯、或聚乙二醇-共聚谷氨酸苄酯。进而,将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末端利用乙酰氯或乙酸酐进行乙酰化之后,通过碱水解而除去苄基,制成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或聚乙二醇-共聚谷氨酸之后,在有机溶剂中添加苄醇使其成为所期望的酯化率,在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N-N′-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DIPCI)等缩合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由此可以得到部分具有苄酯的嵌段共聚物。
另外,例如,取代上述苄醇而使胆固醇反应,则可以得到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胆固醇酯、聚乙二醇-共聚谷氨酸胆固醇酯。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制造方法的其它具体例,可以列举通过酰胺键导入疏水性侧链的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与上述同样地将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苄酯、或聚乙二醇-共聚谷氨酸苄酯的末端乙酰化。接着,通过碱水解除去苄基,使具有氨基的疏水性侧链与生成的羧基反应,或使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苄酯或聚乙二醇-共聚谷氨酸苄酯与具有伯胺的化合物反应,利用氨解从酯键变换为酰胺键。由此,能够通过酰胺键导入疏水性侧链。另外,首先在有机溶剂中将1-辛胺等伯胺添加于聚乙二醇-共聚天冬氨酸苄酯中,使其为所期望的酰胺化率,并反应规定的时间之后,加入相对于未变换的苄酯大量过剩的1,8-二氨基辛烷等,由此也能够制成疏水性基团的末端被氨基取代的疏水性侧链和没有被氨基取代的疏水性侧链混合存在的聚(氨基酸衍生物)链段。
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其它优选的具体例可以用以下的通式(III)及(IV)表示。
上述式中,
R1′表示羟基、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烯氧基、碳原子数2~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氧基或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取代亚氨基,
R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24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羰基,
R3a、R3b、R4a及R4b相互独立,表示亚甲基或亚乙基,
R5a及R5b相互独立,表示-O-或-NH-,
R6a及R6b相互独立,表示碳原子数6~27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或支链状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6~27的芳香族烃基或甾醇基,
R7a及R7b相互独立,选自下述的基团中的相同或不同的基团:
-NH-(CH2)p1-[NH-(CH2)q1-]r1NH2 (i);
-NH-(CH2)p2-N[-(CH2)q2-NH2]2 (ii);
-NH-(CH2)p3-N{[-(CH2)q3-NH2][-(CH2)q4-NH-]r2H} (iii);及
-NH-(CH2)p4-N{-(CH2)q5-N[-(CH2)q6-NH2]2}2 (iv)
这里,p1~p4、q1~6、及r1~2分别相互独立,为1~5的整数,
R8′表示选自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高精氨酸及组氨酸中的氨基酸的侧链,
m′为5~80的整数,
n′为0~m′的整数,
x′为0~20的整数,
y′为0~x′的整数,
z′为0~20的整数,
(其中,x′和z′的和为1以上20以下,上述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R6a、R6b、R7a、R7b及R8′在1个聚氨基酸内的各氨基酸残基中能够任意地选择,
L1′及L3′相互独立,为-S-S-或原子价键,
L2′为-NH-、-O-、-O(CH2)p5-NH-、或-L2a-(CH2)q7-L2b-,这里,p5及q7相互独立,为1~5的整数,L2a为OCO、OCONH、NHCO、NHCOO、NHCONH、CONH或COO,L2b为NH或O,
L4′为-OCO-(CH2)p6-CO-、-NHCO-(CH2)p7-CO-、或-L4a-(CH2)q8-CO-,这里,p6、p7、及q8相互独立,为1~5的整数,L4a为OCONH、-CH2NHCO-、NHCOO、NHCONH、CONH或COO,
R9′及R10′相互独立,为氢原子或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
K′表示30~20,000的整数。
在上述式(III)及(IV)中,作为以R1′及R2′的基团定义的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氧基、烷基取代亚氨基及烷基的烷基部分,例如,能够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己基、癸基及十一烷基等。碳原子数2~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烯氧基或碳原子数2~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氧基中的烯基或炔基部分能够列举在碳原子数为2以上的上述所例示的烷基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基团。
关于这样的基团或部分,作为“进行了取代”时的取代基,没有限定,表示C1-6烷氧基、芳基氧基、芳基C1-3氧基、氰基、羧基、氨基、C1-6烷氧基羰基、C2-7酰基酰胺基、三-C1-6烷基硅氧烷基、硅氧烷基、甲硅烷基氨基,或能够列举缩醛化甲酰基、甲酰基、卤原子(例如氯及氟)。这里,例如C1-6的表示是指碳原子数1~6,以下作为表示同样的意思的概念使用。另外,碳原子数1~24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羰基的内的碳原子数1~12的未取代或进行了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部分能够参考上述的例示,碳原子数13以上的烷基部分例如能够列举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九烷基、二十二烷基及二十四烷基等。
具有R3a、R3b、R4a及R4b的基团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可以为无规结构,也可以为嵌段结构。在R3a及R3b的两者表示亚乙基的情况下,代表性而言,n′为整数0,或表示m′-n′为整数0的聚氨基酸。前者表示例如通过谷氨酸γ-苄酯的N-羧酸酐的聚合而得到的聚-α-谷氨酸,后者表示例如生产以纳豆菌为主的细菌杆菌(Bacillus)属的菌株的聚-γ-谷氨酸。另一方面,在R3a及R3b的两者均表示亚甲基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具有这些基团的各自的重复单元可以共存。关于R4a及R4b也同样。从制造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R3a及R3b为亚乙基,R4a及R4b为亚甲基。
对R6a及R6b的基团定义的脂肪族烃基为饱和的情况下,上述饱和的脂肪族烃基与碳原子数6~27的烷基等价。作为上述烷基,例如,可以列举己基(例如正己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icosyl group)、二十烷基(eicosyl group)、二十一烷基(henicosyl group)、二十一烷基(heneicosyl group)、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二十五烷基、二十六烷基及二十七烷基。对R6a及R6b的基团定义的脂肪族烃基为不饱和的情况下,作为上述不饱和的脂肪族烃基,例如,可以列举上述中例示的烷基的链中的碳-碳单键的1~5个成为碳-碳双键的基团。
作为对R6a及R6b的基团定义的碳原子数6~27的芳香族烃基,可列举芳基、芳烷基等。作为这些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苯基、萘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苄基、苯乙基等。
对R6a及R6b的基团定义的甾醇基所来自的甾醇是指以环戊酮氢菲环(C17H28)为基础的天然、半合成或合成的化合物、或者它们的衍生物。作为天然的甾醇,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胆固醇、胆甾烷醇、二氢胆醇、胆酸、菜油甾醇、谷甾醇等。作为半合成或合成的甾醇,例如可以列举上述天然的甾醇的合成前体(根据需要在存在的情况下、包含规定的官能团、羟基的一部分或全部在该技术领域中被已知的羟基保护基保护、或羧基被羧基保护保护的化合物)。另外,可以在甾醇衍生物中、在对本发明的目的不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向环戊酮氢菲环导入C1-12烷基、和/或卤原子(例如氯、溴、氟)。该环系可以为饱和,可以为部分不饱和。上述甾醇基所来自的甾醇优选为胆固醇、胆甾烷醇、二氢胆醇、胆酸、菜油甾醇、谷甾醇等动植物油来源的甾醇,进一步优选为胆固醇、胆甾烷醇、二氢胆醇,特别优选为胆固醇。
对R7a及R7b的基团定义的选自下述(i)~(iv)所示的基团中的基团优选为相同的基团,进一步优选为式(i)的基团。另外,p1~p4及q1~6分别相互独立,为2或3,更优选为2。另一方面,r1及r2分别相互独立,优选为1~3的整数。
-NH-(CH2)p1-[NH-(CH2)q1-]r1NH2 (i);
-NH-(CH2)p2-N[-(CH2)q2-NH2]2 (ii);
-NH-(CH2)p3-N{[-(CH2)q3-NH2][-(CH2)q4-NH-]r2H} (iii);及
-NH-(CH2)p4-N{-(CH2)q5-N[-(CH2)q6-NH2]2}2 (iv)
m′-n′及n′表示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重复数,x′-y′、y′及z′表示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的重复数。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的重复数(x′+z′)相对于氨基酸残基的重复数的总数(m′+x′+z′)的比例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35%以上。上述比例例如为80%以下,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x′优选为1~20,优选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10,特别优选为1~5。x′为1以上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聚氨基酸至少具有上述R7a或R7b的基团。该结构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被摄入于核内体内(pH5.5)而pH下降时,进一步进行阳离子性聚氨基酸的质子化,发挥缓冲效果(或质子海绵效果),由此,可以促进通过内吞作用而同时被摄入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传递对象药物的核内体逃逸(endosomal escape)。
式(III)及(IV)所示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聚氨基酸链段中的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可以为无规结构,也可以为嵌段结构。阳离子性聚氨基酸为含有由上述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链段和由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链段的嵌段型时,形成分别集合有诱发内吞作用的功能单元和诱发核内体逃逸的功能单元的大的功能单元组,因此,可以更可靠地诱发功能。
上述L1′及L3′相互独立,为-S-S-或原子价键。另一方面,L2′为-NH-、-O-、-O(CH2)p5-NH-、或-L2a-(CH2)q7-L2b-,这里,p5及q7相互独立,为1~5的整数,L2a为OCO、OCONH、NHCO、NHCOO、NHCONH、CONH或COO,L2b为NH或O。另外,L4′为-OCO-(CH2)p6-CO-、-NHCO-(CH2)p7-CO-、或-L4a-(CH2)q8-CO-,这里,p6、p7及q8相互独立,为1~5的整数,L4a为OCONH、-CH2NHCO-、NHCOO、NHCONH、CONH或COO。在上述定义中,L1′及L2′的组合、以及L3′及L4′的组合需要可以以一起成为一个连结基团的方式组合。例如,L2′为-NH-的情况下,L1′不为-S-S-,为原子价键。作为上述组合,优选形成L1′或L3′为-S-S-时的连结基团的组合。
作为用R9′及R10′的基团定义的、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可以列举与用R1′及R2′的基团进行定义的、碳原子数1~12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氧基、烷基取代亚氨基及烷基的烷基部分相同的基团。另外,其取代基也同样。
表示乙二醇(或氧乙烯)的重复数的k′表示例如30~20,000、优选40~2,000、进一步优选50~1,000的整数。
骨架聚合物单元α例如能够通过将上述阳离子性聚氨基酸和亲水性聚合物直接或根据需要以使分子量分布变窄的方式精制之后、利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偶联而形成。另外,例如通式(III)的嵌段共聚物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通过使用能够赋予R9′的引发剂进行阴离子活性聚合而形成聚乙二醇链之后,在成长末端侧导入氨基,从该氨基末端使β-苄基-L-天冬氨酸酯、γ-苄基-L-谷氨酸酯、Nε-Z-L-赖氨酸这样的被保护的氨基酸的N-羧酸酐(NCA)聚合,在得到的聚氨基酸的侧链上导入阳离子性基团。此外,如上所述,有时在阳离子性聚氨基酸的合成的过程中在氨基酸酯残基的一部分产生由于聚胺的亲核攻击引起的结构变化(例如氨基酸酯残基的脱醇引起的酰亚胺环的形成),关于本说明书中含有经过这样的结构变化的残基的嵌段共聚物,也包括在上述通式(III)及(IV)中而使用。另外,有时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中的一部分的NH基及NH2基由于合成过程中的酸(主要盐酸)的使用而成为盐(主要是盐酸盐),关于本说明书中含有这样的结构的嵌段共聚物,也包括在上述通式(III)及(IV)中而使用。
通式(III)及(IV)所示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聚氨基酸链段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例如,通过其自身公知的β-苄基-L-天冬氨酸酯、γ-苄基-L-谷氨酸酯、Nε-Z-L-赖氨酸等被保护的氨基酸的N-羧酸酐(NCA)的聚合而制造聚氨基酸酯,接着使用对应于R7a、R7b及R8′基的聚胺进行氨解,由此,在聚氨基酸的侧链导入阳离子性基团。
在1个实施方式中,在将γ-苄基-L-谷氨酸酯聚合之后,将β-苄基-L-天冬氨酸酯进行聚合,接着,与二乙烯三胺(DET)等胺化合物反应,由此,相对于聚(β-苄基-L-天冬氨酸酯)优先产生酯酰胺交换反应,在天冬氨酸侧链导入DET基等胺残基。其结果,可以得到由在侧链导入有阳离子性基团的天冬氨酸由来的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链段和在侧链导入有苄基的谷氨酸由来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链段构成的嵌段型的阳离子性聚氨基酸。另一方面,使β-苄基-L-天冬氨酸酯和γ-苄基-L-谷氨酸酯同时聚合,接着,与二乙烯三胺(DET)等胺化合物反应时,则可以得到在侧链导入有阳离子性基的天冬氨酸由来的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和在侧链导入有苄基的谷氨酸由来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任意地配置的无规型的阳离子性聚氨基酸。
此外,有时在上述合成的过程中在氨基酸酯残基的一部分产生由于亲核攻击引起的结构变化(例如氨基酸酯残基的脱醇引起的酰亚胺环的形成),关于本说明书中含有经过这样的结构变化的残基的嵌段共聚物,也包括在上述通式(III)及(IV)中而使用。该情况下,经过上述结构变化的残基的数量不包括于阳离子性聚氨基酸残基的数量及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数量中。另外,有时阳离子性氨基酸残基中的一部分的NH基及NH2基由于合成过程中的酸(主要盐酸)的使用而成为盐(主要是盐酸盐),关于本说明书中含有经过这样的结构变化的残基的嵌段共聚物,也包括在上述通式(III)及(IV)中而使用。即,R7a、R7b及的R8′的基团中的一部分NH基及NH2基可以成为盐(例如盐酸盐)。
[3.骨架聚合物单元β]
骨架聚合物单元β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在将该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并且将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β。
骨架聚合物单元β可以具有结合于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药物。
骨架聚合物单元β优选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相比,具有高的疏水性。上述高的疏水性可以起因于上述药物。例如,骨架聚合物单元β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相比,具有多的亲水性基团,然而由于上述药物,可以具有比骨架聚合物单元α高的疏水性。
骨架聚合物单元β可以为以通式:A2-B2(-D)表示的、药物和嵌段共聚物的复合体。A2为聚乙二醇链段,B2为聚氨基酸链段,D为药物。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聚乙二醇链段及聚氨基酸链段,能够例示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情况同样的聚乙二醇链段及聚氨基酸链段。其中,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聚氨基酸链段可以在侧链不具有亲水性基团。
不排除骨架聚合物单元β处于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状态,代表性而言,处于含有药物、并且不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状态。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处于药物和标靶结合部位在各自的聚合物单元中含有的状态时,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在血流中移动至标靶细胞的附近之前,在胶束结构崩解的情况下能够将药物通过代谢而排出体外,容易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另外,不需要在同一的嵌段共聚物中结合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和药物双方,因此,容易避免合成时的药剂或标靶结合用化合物的失活。此外,在骨架聚合物单元β上搭载标靶结合部位的情况下,优选结合于亲水性聚合物链段的突出末端。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上述通式(I)及(II)所示的嵌段共聚物。其中,关于上述通式(I)及(II)中的R6,总数(m+x)的10%以上的R6为可以具有连结基团的药物的残基、且存在时的其余的基团为氢原子或疏水性有机基团。作为可以具有连结基团的药物的残基相对于总数(m+x)的比例,优选为10%~100%,更优选为10%~70%。R6在1个嵌段共聚物内的各氨基酸单元中分别独立地选择。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聚氨基酸链段中的各重复单元的结合顺序为任意的。
作为上述药物,能够例示核酸(例如,核苷、DNA、RNA、siRNA及microRNA)、核酸衍生物、疫苗、具有药理活性的抗体(所谓的抗体医药)、多西他奇(docetaxel)、喜树碱类、埃博霉素A(epothilone A)、埃博霉素B(epothilone B)、埃博霉素C(epothilone C)、埃博霉素D(epothilone D)及这些埃博霉素类的衍生物、坦西莫司(temsirolimus)、依维莫司(everolimus)、曲贝替定(trabectedin)、伏立诺他(vorinostat)、醋酸奥曲肽(octreotideacetat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头孢氨苄(cephalexin)、头孢克洛(cefaclor)、氨苄西林(ampicillin)、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卡那霉素(kanamycin)、阿米卡星(amikacin)、阿贝卡星(arbekacin)、地贝卡星(dibekacin)、西索米星(sisomicin)、妥布霉素(tobramycin)、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他霉素(rokitamyc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万古霉素(vancomycin)、氟康唑(fluconazole)、阿糖腺苷(vidarabine)、阿昔洛韦(acyclovir)、双脱氧胞甙(didanosine)、叠氮胸苷(zidovudine)、扎西他滨(zalcitab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扎那米韦(zanamivir)、奥塞米韦(oseltami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利托那韦(ritonavir)。作为埃博霉素类的衍生物,能够例示Patupilone、Ixabepilone、BMS-310705、KOS-862、ZK-EPO。
作为核酸衍生物,能够例示吉西他滨(gemcitabine)、奈拉滨(nelarabine)、克罗拉滨(clofarabine)、地西他滨(decitabine)、链佐星(streptozocin)、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氟达拉滨(fludarabine)。核酸可以经由例如共价键和/或静电结合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结合。核酸衍生物可以为盐,在通过酯键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结合的情况下,优选不为盐。
上述药物与嵌段共聚物单元例如可以经由共价键和/或静电结合而结合。作为上述共价键,例如,可以列举单键及2价的连结基团。作为上述2价的连结基团,例如,可以列举可以包括酰胺键、酯键、醚键和/或酰肼键的碳原子数0~5的2价的连结基团。上述2价的连结基团优选为酯键、酰胺键及酰肼键。
作为上述结合的方式,1个上述药物与1个嵌段共聚物单元可以经由1个共价键或静电结合而结合,也可以经由2个以上的共价键和/或静电结合而结合。另外,1个上述药物与2个以上的嵌段共聚物单元可以在经由2个以上的共价键和/或静电结合的状态下进行结合(即,以2个以上的嵌段共聚物单元经由1个药物而交联的状态结合)。
在药物中存在多个羟基的情况下,骨架聚合物单元β可以形成为该羟基的1个以上与聚氨基酸侧链的羧基酯键合的结构。本说明书中,关于1个药物与聚氨基酸侧链中的多个羧基酯键合的结构、以及2个以上的嵌段共聚物部分经由1个药物而交联的结构,也包括在骨架聚合物单元β中而使用。
作为上述酯键,例如,可以列举通过具有羟基的药物与具有羧基的嵌段共聚物单元之间的反应而形成的酯键、及具有羧基的药物与具有羟基的嵌段共聚物单元之间的反应而形成的酯键。
作为上述酰胺键,例如,可以列举通过作为胺的药物与具有酯基的嵌段共聚物单元之间的反应而形成的酰胺键、及通过具有氨基的药物与具有羧基的嵌段共聚物单元之间的反应而形成的酰胺键。
作为上述酰肼键,例如,可以列举通过在嵌段共聚物单元的酰肼基上结合具有酮结构的药物而形成的酰肼键。
[4.骨架聚合物单元γ]
上述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还含有嵌段共聚物单元γ(骨架聚合物单元γ),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γ具有结合有标靶结合部位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在将该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并且将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的状态下与上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β一起排列成放射状。骨架聚合物单元γ可以在将上述标靶结合部位在朝向外侧的状态下排列。
骨架聚合物单元γ优选具有能够形成聚合物胶束的颗粒骨架的程度的疏水性度(硬度),更具体而言,优选具有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β同程度的疏水性度(疏水性结构)。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及疏水性聚合物链段,能够分别例示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情况同样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及疏水性聚合物链段。其中,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可以在侧链不具有亲水性基团。
骨架聚合物单元γ可以为通式:Z-A3-B3所示的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与嵌段共聚物的复合体。Z为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A3为聚乙二醇链段,B3为聚氨基酸链段。
作为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如上所述,能够例示与来自生物体及病毒的物质形成结合对的蛋白质、肽或糖链。作为这样的蛋白质,能够例示与来自生物体及病毒的物质结合的抗体及其片段、转铁蛋白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抗体,能够例示识别作为在以癌细胞为代表的给药对象物的表面高表达的受体或细胞表面的抗原的、EGFR、Her2、CD20、VEGFR及CD52之类的抗原的抗体。抗体可以为单克隆抗体,也可以为多克隆抗体。作为抗体的片段,只要具有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抗原的长度即可,能够例示(Fab′)2及Fab。作为肽,能够例示胰岛素、LHRH、IGF及它们的衍生物。作为糖类,能够例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具有海藻糖残基的糖类。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可以为其自身能够药发挥理活性的化合物(例如抗体医药及疫苗)。
就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而言,在应该形成结合对的标靶为来自病毒的物质的情况下,应该供给该物质的细胞处于由于感染的病毒而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凋亡的状态,因此,不能通过内吞作用而将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摄入于细胞内。因此,本说明书中,标靶为来自病毒的物质的情况下,将存在于标靶的周边的细胞作为供给标靶的细胞使用。来自于病毒的物质存在于细胞外的情况下,这样的周边的细胞也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高,因此,具有对该周边细胞供给药物的意义。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聚乙二醇链段及聚氨基酸链段,可以例示与骨架聚合物单元α及β的情况同样的聚乙二醇链段及聚氨基酸链段,形成方法也同样。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上述通式(I)及(II)所示的嵌段共聚物。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γ。其中,在上述通式(I)及(II)中,R1及R3表示上述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另外,R6表示氢原子或疏水性有机基团,作为氢原子相对于总数(m+x)的比例,例如为0%~60%,优选为0%~20%,其余为疏水性有机基团。
骨架聚合物单元γ能够通过将在聚乙二醇链段的α末端具有羟基、羧基、醛基、氨基、巯基、马来酰亚胺基这样的连结基团的嵌段共聚物与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进行缩合或加成反应而形成。
[5.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例如,将骨架聚合物单元α和骨架聚合物单元β、或将骨架聚合物单元α、骨架聚合物单元β和骨架聚合物单元γ溶解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均质化,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在所得到的聚合物的薄膜中加入水并进行混合,使其自组织化为胶束状。另外,例如也能够通过将这些骨架聚合物单元在水性溶液中进行混合、使其自组织化为胶束状来形成。另外,例如本发明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也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将骨架聚合物单元α、骨架聚合物单元β和骨架聚合物单元γ前体溶解于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均质化,对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在所得到的聚合物的薄膜中加入水并进行混合,使其自组织化为胶束状之后,使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结合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γ前体的亲水性链段的α末端,形成骨架聚合物单元γ。另外,例如也能够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使这些骨架聚合物单元在水性溶液中进行混合、使其自组织化为胶束状之后、使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结合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γ前体的亲水性链段的α末端而形成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作为上述有机溶剂,例如,可以列举甲醇及丙酮。上述水性溶液例如能够通过将乙醇及二甲基亚砜之类的水混合性有机溶剂和公知的缓冲剂添加于精制水而形成。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任何限定。
(实施例1)
如下所述地形成作为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化合物具有赫赛汀(HERCEPTIN)、作为药物内包有多西他奇(DTX)的聚合物胶束制剂、即赫赛汀结合多西他奇(DTX)胶束。
(骨架聚合物单元α)
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α,使用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共聚物((其中,将聚谷氨酸的片末端进行乙酰化,PEG的平均分子量(Da)为10000,谷氨酸的平均残基数为40,侧链的羧酸的氢原子中的60%被苯基取代。以后,有时称为PEG-PBLG(OBn:60%)。)。
(骨架聚合物单元β)
如下操作,制造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PEG-pAsp-DTX。使处于聚天冬氨酸的片末端被乙酰化的状态的500mg的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嵌段共聚物(PEG-pAsp-Ac)溶解于10mL的无水DMF(关东化学)之后,进一步添加1.06g的多西他奇(ScinoPharm Taiwan Ltd.)。此外,该PEG-pAsp-Ac中的PEG的平均分子量(Da)为10000,天冬氨酸的平均残基数为40,天冬氨酸的侧链为羧酸。接着,依次添加160mg的4-二甲基氨基吡啶(和光纯药)和210μL的N,N′-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国产化学),在室温中搅拌一夜。将这样得到的反应液滴加于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500mL而使聚合物晶析之后,将该聚合物进行减压过滤收集。将通过过滤收集得到的聚合物悬浮于100mL的精制水而制成高分子胶束,进行超滤(Millipore公司制Lab Scale TFF系统,分子量截留值:100000,5倍稀释后,浓缩为100mL)。重复进行5次该超滤的操作之后,进行冻结干燥。将通过冻结干燥得到的聚合物以溶解于10mL的无水DMF的状态滴加于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500mL中,使聚合物晶析之后,将该聚合物进行减压过滤收集。通过将由过滤收集得到的聚合物直接以粉末状态添加于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100mL中进行清洗之后,进行减压过滤收集。通过使过滤收集的聚合物在室温中减压干燥1夜,得到作为淡黄色粉末的530mg的PEG-pAsp-DTX。
使1mg的PEG-pAsp-DTX溶解于精制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体积比1︰1)10mL,由对波长233nm的光线的吸光度测定多西他奇的含量,结果,每1聚合物为14.3分子。该PEG-pAsp-DTX处于多西他奇经由酯键与PEG-pAsp-Ac结合的状态。PEG的链长为10kDa。
(马来酰亚胺结合聚合物)
准备在PEG末端具有马来酰亚胺基的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聚谷氨酸共聚物(其中,其是将聚谷氨酸的片末端进行乙酰化而成的物质,PEG的平均分子量(Da)为10000,谷氨酸的平均残基数为40,侧链的羧酸的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以后,有时称为Maleimide-PEG-PBLG。
(胶束的形成)
以重量比4︰5︰1在小玻璃瓶中分别精确称量PEG-PBLG(OBn:60%)、PEG-pAsp-DTX和Maleimide-PEG-PBLG,添加甲醇或丙酮进行溶解。将各溶液混合之后,用旋转式蒸发器(Büchi制,Rotavapor R-205,Vac(R)V-513)蒸馏除去溶剂而形成混合聚合物的薄膜,进一步干燥一昼夜。加入100mM PBS(pH7.4)使薄膜分散之后,使用NanoVater(吉田机械兴业制,NM2-L200)进行高压分散处理而得到胶束。在该胶束组分中含有PEG-PBLG(OBn:60%)、PEG-pAsp-DTX和Maleimide-PEG-PBLG以放射状排列的胶束。
(赫赛汀与马来酰亚胺的反应)
在放入有相对于Maleimide-PEG-PBLG的摩尔比0.4的赫赛汀的小玻璃瓶中添加精制水,制备赫赛汀溶液。使该赫赛汀溶液的硼酸缓冲液的最终浓度成为50mM、EDTA的最终浓度成为1mM,进一步添加10mg/mL的Traut's Reagent(Pierce公司)之后,在30℃中静置45分钟。接着,将这样得到的反应液进行凝胶过滤精制[GE科学公司制PD-10,洗脱液:100mM磷酸钠缓冲液(pH7.4)、1mM EDTA],回收高分子组分。
通过将该回收液与上述胶束组分进行混合,在30℃中静置2小时,使Maleimide-PEG-PBLG的马来酰亚胺基与赫赛汀反应,形成含有作为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赫赛汀结合聚合物的胶束。通过对这样操作得到的反应液进行超滤精制(Millipore公司制,AmiconUltra-15,膜截留:300,000)而除去未反应的赫赛汀,得到含有具有PEG-PBLG(OBn:60%)的赫赛汀结合多西他奇胶束的溶液。胶束溶液中的多西他奇含量为2.154mg/mL。
(比较例1)
除了以重量比9︰1使用PEG-pAsp-DTX和Maleimide-PEG-PBLG、不使用PEG-PBLG(OBn:6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含有赫赛汀结合多西他奇胶束的溶液。胶束溶液中的多西他奇含量为1.273mg/mL。
(比较例2)
仅使用PEG-pAsp-DTX,得到含有多西他奇胶束的10%蔗糖溶液。胶束溶液中的多西他奇含量为3.486mg/mL。
[细胞毒性试验1]
将具有实施例1的PEG-PBLG(OBn:60%)的赫赛汀结合多西他奇胶束导致的细胞毒性与比较例1的赫赛汀结合多西他奇胶束及比较例2的多西他奇胶束导致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使用经由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株式会社从ATCC购入的来自人前列腺癌的PC-3细胞(HER2阴性),基于WST法如下地进行评价各样品的细胞毒性。
在96孔板中以悬浮于90μL的培养基的状态播种该细胞,使得每1孔含有约5000个PC-3细胞,在37℃、5%CO2的气氛中培养过夜。作为培养基,使用RPMI1640(GibcoTM,Invitrogen)和10%FBS(biowest公司)。接着,在各孔中添加用培养基稀释有各样品的溶液使得成为各种多西他奇浓度(每1孔为10μL),在37℃、5%CO2的气氛中培养72小时。其后,添加WST Reagent(同仁)(每1孔为10μL),在37℃、5%CO2的气氛中连续培养约2小时。从各孔测定对波长450nm的光线的吸光度(Abs450),基于下述的数学式算出细胞增殖率(%CellGrowth)。此外,该数学式中的对照的Abs450值是指从使用不含有多西他奇的培养液并实施了上述培养的孔得到的吸光度。
作为多西他奇浓度,设为0.05ng/mL、0.14ng/mL、0.41ng/mL、1.23ng/mL、3.7ng/mL、11.1ng/mL、33.3ng/mL及100ng/mL。将纵轴设为细胞增殖率(%),将横轴设为多西他奇浓度(ng/mL),将结果进行对数近似,算出IC25(25%抑制浓度(ng/mL))。将结果示于表1。
此外,在以下记载细胞毒性试验1的数据的具体例。
(多西他奇换算浓度3.7ng/mL的情况)
PC-3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81.9%(实施例1)、106%(比较例1)、109%(比较例2)。
(多西他奇换算浓度11.1ng/mL的情况)
PC-3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46.5%(实施例1)、59.6%(比较例1)、62.4%(比较例2)。
(多西他奇换算浓度33.3ng/mL的情况)
PC-3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24.6%(实施例1)、30.0%(比较例1)、33.9%(比较例2)。
[细胞毒性试验2]
使用经由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株式会社从ATCC购入的的来自人胃癌的NCI-N87细胞(HER2阳性),每1孔设为约10000个NCI-N87细胞,将多西他奇浓度设为0.5ng/mL、1.4ng/mL、4.1ng/mL、12.4ng/mL、37.0ng/mL、111.1ng/mL、333.3ng/mL及1000.0ng/mL,在37℃、5%CO2的气氛中培养1小时,其后从孔内除去培养基,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将孔内清洗2次之后,添加新鮮培养基(每1孔为100μL),继续培养至总培养时间为72小时,除此以外,进行与细胞毒性试验1同样的实验,算出IC25(25%抑制浓度(ng/mL)。将结果示于表1。
此外,在以下记载细胞毒性试验2的数据的具体例。
(多西他奇换算浓度37.0ng/mL的情况)
NCI-N87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82.6%(实施例1)、92.9%(比较例1)。
(多西他奇换算浓度111.1ng/mL的情况)
NCI-N87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73.0%(实施例1)、88.0%(比较例1)。
[表1]
实施例1 比较例1 比较例2
PC-3细胞 3.3 8.4 9.2
NCl-N87细胞 88.1 403.4 N.D.
由上述结果可知:具有PEG-PBLG(OBn:60%)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实施例1)与不具有PEG-PBLG(OBn:60%)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比较例1及2)相比,在低浓度域内显著地发挥细胞杀伤效果。关于上述结果,由与细胞的赫赛汀的抗原的有无无关地观察到,因此,可以认为由混合PEG-PBLG(OBn:60%)得到的有利的作用不依赖于具有标靶结合部位的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有无而发挥。另外,由于认为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的颗粒结构的维持/崩解是作用机制的要点,因此,对被内包的药物没有特别的限制。
[抗肿瘤效果确认试验]
使用经由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株式会社从ATCC购入HER2阳性人胃癌NCI-N87细胞。使用RPMI1640+10%FBS培养基,在5%CO2下、在37℃中进行培养,使其增殖至移植中需要的细胞数。将细胞悬浮于生理盐水中,制备为6.0×107cells/mL。在该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等量的冰冷的细胞培养用基质(日本Becton·Dickins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BD Matrigel”(注册商标))(细胞浓度:3.0×107cells/mL)。以每只雄性裸鼠(Balbnu/nu,6周龄,日本Charles River株式会社制)3.0×106个/100μL的方式接种于右侧腹部皮下。其后将裸鼠饲养15天,在肿瘤体积成为约130mm3时投与药剂。以多西他奇换算计为7mg/kg的给药量将实施例1的胶束和比较例1的胶束单次尾静脉内投与。另外,作为比较例3,投与作为介质的10%蔗糖液。在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作为1组使用5例动物。在胶束制剂给药之前及给药后第10天,测定裸鼠的肿瘤体积及体重,测定肿瘤体积及体重的胶束制剂给药后第10天相对于给药之前的相对值。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实施例1 比较例1 比较例3
相对肿瘤体积 119.6% 147.5% 174.8%
相对体重 104.6% 104.3% 106.3%
由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投与具有PEG-PBLG(OBn:60%)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实施例1)的情况与投与不具有PEG-PBLG(OBn:60%)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比较例1)的情况及投与介质的情况(比较例3)相比,能够实现在小鼠的体重变化上没有差异的状态,并且能够显著地抑制人胃癌NCI-N87细胞的增殖。
(试验例1)
(进行了Alexa488标记的SH化赫赛汀的制备)
在1.5mL微型管中分取赫赛汀制剂(22mg/mL)1mL。为了除去制剂中所含的组氨酸,进行凝胶过滤精制(GE Healthcare Japa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D-10”)。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280nm中的抗体的浓度测定,制备为10mg/mL。使用Alexa488标记化试剂盒(LifeTechnologies公司制,商品名“Alexa Fluor 488 Protein Labeling Kit”),按照附带文件中所记载的操作说明将抗体中的氨基标记化。使用PD-10除去未反应的标记化剂(荧光素衍生物),再次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抗体的浓度算出(280nm及494nm)。相对于进行了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100重量份添加20当量的10mg/mL Traut's Reagent溶液(1mM EDTA硼酸缓冲液(pH 8.0))。Traut's Reagent引起的SH化反应在水浴、30℃中进行45分钟,在反应结束后使用PD-10除去过量的Traut's Reagent。在以下将该状态的Alexa488标记的SH化赫赛汀记为Alexa-Herceptin-SH。
(胶束的形成)
计量PEG-PBLG(OBn:100%)9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9︰1),用甲醇或丙酮使各聚合物溶解。将各个的聚合物溶液在100mL茄形烧瓶中进行混合及均质化,通过用蒸发器馏去有机溶剂,得到混合聚合物的薄膜状非结晶。在得到的聚合物的薄膜约100mg添加10mL的PBS,使用超声波装置使其溶解。对上述溶液使用高压分散装置(吉田机械兴业株式会社制:NanoVater NM2-L200)进行高分子胶束化,得到10mg/mL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对通过高压分散处理得到的该胶束溶液使用动态光散射光度计进行粒径测定。
(Alexa-Herceptin-SH与马来酰亚胺的反应)
将上述所得到的Alexa-Herceptin-SH溶液0.75mL(换算为赫赛汀,为1.5mg)和上述10mg/mL的混合聚合物胶束溶液4mL使用冷冻管进行混合,在30℃中反应2小时(Maleimide-PEG-PBLG中的马来酰亚胺与SH化赫赛汀的加成反应)。反应后,在4℃中保管过夜之后,进行粒径测定。为了除去反应液中所含的未反应的Alexa-Herceptin-SH,使用离心超滤过滤器(Merck Millipore公司制,商品名“Amicon Ultra Ultracel-100K:100,000MWCO”)在4℃中、以3000rpm进行3次5倍浓缩。在离心超滤后的上清液中添加相对于理论量的马来酰亚胺为5当量的10mg/mL L-半胱氨酸PBS溶液,在室温中反应30分钟,由此进行胶束中的未反应的马来酰亚胺部分的猝灭。为了除去过量的L-半胱氨酸,进行凝胶过滤精制(GE Healthcare Japa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D-10”)。此时,通过用作为洗脱液的10%蔗糖水溶液(w/v)进行溶液的置换,由此防止胶束的凝集。通过对得到的抗体结合胶束溶液进行过滤灭菌(过滤器孔隙尺寸:0.22μm)及分注操作,结束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的制备。用动态光散射光度计测定最终制剂的粒径。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0质量%、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含有率为90质量%、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含有率为10质量%的方式。此外,也能够改述成含有40质量%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0%的伪单元α、含有50质量%的单元β的方式。
(试验例2)
除了使用PEG-PBLG(OBn:76.8%)10mg、PEG-PBLG(OBn:100%)8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1︰8︰1)以外,与试验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10质量%、单元α中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23.2%的方式。另外,该胶束制剂与下述的试验例4同样地,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含有率为80质量%、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含有率为10质量%的方式。
(试验例3)
除了使用PEG-PBLG(OBn:76.8%)40mg、PEG-PBLG(OBn:100%)5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4︰5︰1)以外,与试验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40质量%、单元α中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23.2%的方式。另外,该胶束制剂与下述的试验例5同样地,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含有率为50质量%、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含有率为10质量%的方式。
(试验例4)
除了使用PEG-PBLG(OBn:60.6%)10mg和PEG-PBLG(OBn:100%)8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1︰8︰1)以外,与试验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10质量%、单元α中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39.4%的方式。
(试验例5)
除了使用PEG-PBLG(OBn:60.6%)40mg、PEG-PBLG(OBn:100%)5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4︰5︰1)以外,与试验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40质量%、单元α中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39.4%的方式。
(试验例6)
除了使用PEG-PBLG(OBn:60.6%)20mg、PEG-PBLG(OBn:100%)70mg和Maleimide-PEG-PBLG 10mg(依次含量2︰7︰1)以外,与试验例1同样地操作,制备Alexa488标记的赫赛汀结合胶束制剂。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α的含有率为20质量%、单元α中的疏水性链段链的亲水性基团保有率为39.4%的方式。另外,该胶束制剂相当于骨架聚合物单元β的含有率为70质量%、骨架聚合物单元γ的含有率为10质量%的方式。
(胶束制剂向细胞的摄入试验)
以悬浮于90μL的培养基的状态添加该细胞,使得每1.5mL微型管含有约250000个NCI-N87细胞。作为培养基,使用RPMI1640(GibcoTM,Invitrogen)和10%FBS(biowest社)。将试验例1~6的胶束制剂添加于各管中,使得以赫赛汀计的终浓度为4μg/mL,在37℃、5%CO2的环境下培养2小时。用PBS清洗2次细胞,用2%对甲醛/PBS固定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日本Becton·Dickins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BD AccuriTM C6 Flow Cytometer”)测定荧光强度(FL1-A)。将得到的荧光强度值校正为使聚合物胶束浓度一定的数值,评价胶束制剂向各细胞的到达量、更具体而言为向细胞表面的结合量及向细胞内的摄入量的总量。将结果示于图2。此外,图2的坐标图的纵轴为将在试验例1中所算出的荧光强度的中间值设为100%时的相对值。如图2所示,通过将单元α引起的胶束制剂中的疏水性结构部分的亲水性程度限制在规定的范围,更可靠地提高胶束制剂向标靶细胞的到达性。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抗癌剂等医药制剂等领域中合适地利用。

Claims (8)

1.一种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含有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α、具有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β及具有结合有标靶结合部位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和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单元γ,
在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β结合有药物,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不具有标靶结合部位及药物的任一个,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β及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γ在将该亲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外侧、并且将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朝向内侧的状态下排列成放射状,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该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该侧链的至少1个具有亲水性基团,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的20%~80%具有亲水性基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含量为80重量%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及β的亲水性聚合物链段为聚乙二醇链,疏水性聚合物链段为聚氨基酸链。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由于所述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具有的亲水性基团,与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β相比,疏水性低。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β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由具有侧链的重复单元构成,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具有的亲水性基团的数量比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β的疏水性聚合物链段的侧链具有的亲水性基团的数量多。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β由于所述药物,与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相比,疏水性高。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β具有比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多的亲水性基团,然而由于所述药物,与所述嵌段共聚物单元α相比,疏水性高。
CN201480028651.XA 2013-05-17 2014-05-16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73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5465 2013-05-17
JP2013-105465 2013-05-17
PCT/JP2014/063020 WO2014185504A1 (ja) 2013-05-17 2014-05-16 ポリマーミセル医薬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7302A CN105377302A (zh) 2016-03-02
CN105377302B true CN105377302B (zh) 2018-05-11

Family

ID=51898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86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7302B (zh) 2013-05-17 2014-05-16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14058A1 (zh)
EP (1) EP2997979A4 (zh)
JP (1) JP5692887B1 (zh)
KR (1) KR20160007529A (zh)
CN (1) CN105377302B (zh)
AU (1) AU2014266254B2 (zh)
BR (1) BR112015028414A2 (zh)
CA (1) CA2911495A1 (zh)
HK (2) HK1217905A1 (zh)
MX (1) MX2015015334A (zh)
RU (1) RU2015153913A (zh)
SG (1) SG11201509460UA (zh)
TW (1) TWI632922B (zh)
WO (1) WO20141855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710B (zh) 2011-04-01 2018-03-27 耶鲁大学 细胞渗透型抗dna抗体和其抑制dna修复的用途
US10993960B1 (en) 2014-05-08 2021-05-04 Kawasaki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Promotio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W201737897A (zh) * 2016-03-30 2017-11-01 Nanocarrier Co Ltd 高分子微胞醫藥組成物
WO2017218824A1 (en) 2016-06-15 2017-12-21 Yale University Anti-guanosine antibody as a molecular delivery vehicle
AU2017286733B2 (en) 2016-06-15 2020-07-02 Yale University Antibody-mediated autocatalytic, targeted delivery of nanocarriers to tumors
JPWO2018025699A1 (ja) * 2016-08-02 2019-05-3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ターゲティング型高分子誘導体、その高分子誘導体を含む組成物、及びそれらの用途
WO2023056450A1 (en) 2021-09-30 2023-04-06 Yale Universit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nd other diseases having upregulated mtor activity
WO2024050524A1 (en) 2022-09-01 2024-03-07 University Of Georgi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ng apolipoprotein l1 to induce mammalian cell deat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8668A (zh) * 2008-07-29 2010-08-18 那野伽利阿株式会社 药物内包活性靶向型高分子微团、医药组合物
EP2287230A1 (en) * 2008-05-23 2011-02-23 NanoCarrier Co., Ltd. Docetaxel polymer derivat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use of same
CN102781427A (zh) * 2010-02-05 2012-11-14 那野伽利阿株式会社 易崩解型聚合物微团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604895A (pt) 1995-04-14 1999-11-30 Kazunori Kataoka Polioxietileno tendo um açúcar em uma extremidade e um grupo funcional diferente na outra extremidade, e um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do mesmo
US5925720A (en) 1995-04-19 1999-07-20 Kazunori Kataoka Heteroteleche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5929177A (en) 1995-08-10 1999-07-27 Kazunori Kataoka Block polymer having functional groups at both ends
EP2133433A1 (en) * 2008-06-09 2009-12-16 Centre Georges François Leclerc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responsiveness to a treatment with an anti-HER2 antibod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87230A1 (en) * 2008-05-23 2011-02-23 NanoCarrier Co., Ltd. Docetaxel polymer derivat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use of same
CN101808668A (zh) * 2008-07-29 2010-08-18 那野伽利阿株式会社 药物内包活性靶向型高分子微团、医药组合物
CN102781427A (zh) * 2010-02-05 2012-11-14 那野伽利阿株式会社 易崩解型聚合物微团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14058A1 (en) 2016-04-28
EP2997979A4 (en) 2016-10-12
HK1220904A1 (zh) 2017-05-19
EP2997979A1 (en) 2016-03-23
KR20160007529A (ko) 2016-01-20
BR112015028414A2 (pt) 2017-07-25
CA2911495A1 (en) 2014-11-20
RU2015153913A (ru) 2017-06-22
CN105377302A (zh) 2016-03-02
JPWO2014185504A1 (ja) 2017-02-23
SG11201509460UA (en) 2015-12-30
TWI632922B (zh) 2018-08-21
HK1217905A1 (zh) 2017-01-27
WO2014185504A8 (ja) 2015-01-22
MX2015015334A (es) 2016-03-04
TW201524533A (zh) 2015-07-01
RU2015153913A3 (zh) 2018-04-25
AU2014266254B2 (en) 2018-12-13
JP5692887B1 (ja) 2015-04-01
AU2014266254A1 (en) 2015-12-03
WO2014185504A1 (ja) 2014-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7302B (zh) 聚合物胶束医药组合物
US20220289785A1 (en) Novel tetragalnac and peptide containing conjugat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oligonucleotides
CN102123698B (zh) 载体纳米颗粒和相关的组合物、方法和系统
JP4538666B2 (ja) 薬物内包アクティブターゲット型高分子ミセル、医薬組成物
CN108066285B (zh) 一种肝靶向共输送基因/药物的整合纳米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997661A (zh) 抗原性减弱的聚合物缀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1271A (zh) 具有生物可逆的基团的多核苷酸
JP7067802B2 (ja) アプタマー-薬物コンジュゲート及びその用途
CN1970591A (zh) 可生物降解的交联聚乙烯亚胺及其应用
CA2994809C (en) Silica-based biomolecule carrier,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KR100882611B1 (ko) 표적 리간드로서 폴릭산이 도입된 유전자 전달체용저분자량 수용성 키토산 나노입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ao et al. Glycyrrhizin acid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modified polyethyleneimine for targeted DNA delivery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O2017141204A2 (en) Biguanide grafted / modified biopolymers as drug delivery vehicles
KR0185967B1 (ko) 치료용 약물의 부위 특이적 생체내 활성작용
Vieira Gonzaga et al. Targeting groups employed in selective dendrons and dendrimers
Lü et al. Two antibody-guided lactic-co-glycolic acid-Polyethylenimine (LGA-PEI) nanoparticle delivery systems for Therapeutic Nucleic Acids
UA76940C2 (en) Polycation bioconjugates capable of transporting active substances of different types in patient's body
EP1063254A1 (de) Copolymere für den Transport von Nukleinsäuren in die Zelle
CA3184027A1 (en) Saponin derivatives with improved threapeutic window
Yabbarov et al. Polyamidoamine dendrimer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charge as carriers in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Jugel et al. Targeted Transposition of Minicircle DNA Using Single-Chain Antibody Conjugated Cyclodextrin-Modified Poly (Propylene Imine) Nanocarriers
CN117414440A (zh) 一种抗肿瘤的噬菌体-阿霉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09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