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6349A -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6349A
CN105376349A CN201510685823.7A CN201510685823A CN105376349A CN 105376349 A CN105376349 A CN 105376349A CN 201510685823 A CN201510685823 A CN 201510685823A CN 105376349 A CN105376349 A CN 105376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all
callee
consultant
call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5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6349B (zh
Inventor
刘俊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858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6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6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06Call di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3On hold, intercom or transfer communication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包括:工控机和至少一个语音板卡,所述语音板卡通过插头与工控机连接;所述语音板卡至少包括:外线模块和内线模块;所述工控机至少包括:用于管理语音板卡和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用于在咨询师状态和顾客状态间切换的双向通信模块,用于存储路由匹配规则、黑名单、顾客及咨询师信息和通话记录的存储模块,用于实时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处理的录音模块和用于识别语音板卡的连接状态并查找空闲通话通道的通路检测模块。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通话过程中隐藏双方的号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进而有效避免遭遇电信骚扰和诈骗等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设备及交换机的智能化发展,移动通讯设备具有发送方号码显示服务,此服务使得用户可以避免由电话产生的非法暴力及骚扰电话。而这样导致了用户手机号码的泄露,主要泄露渠道有两个方面:第一,被别人主动盗取,被陌生人或者不法公司利用专业盗号设备盗取;第二,我们在参加会议、网购、注册账号时主动填写的联系电话,被其他不法之人泄露。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隐藏发送方号码的功能,例如可以在拨打号码前加上服务商提供的短号码(例如*23#),就可以隐藏自己的号码,但是这样对于直接输入对方号码时比较好用,若需要通过查询通讯录获取对方号码,然后在号码前加拨*23#,对于顾客来说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操作,而且在进行正常的企业业务时,这种方式会变得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该装置包括工控机和语音板卡,其中工控机用于完成路由匹配、录音和通路检测等工作,所述语音板卡用于形成电话线路。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双方无法得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完成一次通话,并进一步防止话务员或者其他人获取到用户的联系方式,从而保护客户隐私,避免信息泄露。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包括:工控机和至少一个用于形成电话线路的语音板卡,所述语音板卡通过插头与工控机连接;
所述语音板卡至少包括:用于连接移动通讯设备的外线模块和用于连接普通座机的内线模块;
所述工控机至少包括:用于管理语音板卡和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用于在咨询师状态和顾客状态间切换的双向通信模块,用于存储路由匹配规则、黑名单、顾客及咨询师信息和通话记录的存储模块,用于实时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处理的录音模块和用于识别语音板卡的连接状态并查找空闲通话通道的通路检测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分别与双向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录音模块和通路检测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板卡可以为SHT-16B-PCI型号的板卡。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为PCI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用于并行管理所述语音板卡和异步管理所述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工控机还包括: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用于当咨询师未及时接听时,将来电信息转移到其移动通讯设备的语音转接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语音转接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同时给出一种呼叫中转方法,包括:
接听主叫方的呼叫请求;
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取得被叫方的号码;
利用通道检测模块查找到空闲通话通道;
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并启动所述录音模块进行录音;
若通话结束,则停止录音,并在存储模块中记录本次通话记录;
所述路由匹配规则包括:呼叫双方匹配规则,存储有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匹配关系及号码;以及,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存储有咨询师座机与其对应移动通讯设备号码。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黑名单,若判定主叫方在黑名单中,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发出提示一段语音后挂机的指令。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咨询师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咨询师,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咨询师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顾客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顾客,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顾客状态:
若主叫方为老顾客,则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顾客的咨询师的座机;
若主叫方为新顾客,则中央处理器根据排序规则为主叫方分配一个咨询师,并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咨询师的座机;
当咨询师的座机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听,则根据路由匹配规则中的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自动拨打咨询师的移动通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断开与主叫方的通话;同时发起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呼叫请求;若主叫方和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保持与主叫方的通话;呼叫中转装置利用被叫方的号码,向被叫方发起呼叫请求;若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包括工控机和语音板卡,所述语音板卡用于形成电话线路;工控机的存储模块中存储有路由匹配规则,当所述呼叫中转装置接收到来自主叫方的呼叫请求后,通过查询路由匹配规则获取到被叫方的号码;并由呼叫中转装置选择空闲的通话通道建立起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过程中双方无法得知对方的号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通话过程中泄露自己的联系方式,从而避免了联系方式被别人滥用或者出售,进一步解决了可能带来的各种推销、骚扰和诈骗电话的困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呼叫中转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
工控机10和至少一个用于形成电话线路的语音板卡20,所述语音板卡20通过插头与工控机10连接;
所述语音板卡20至少包括:用于连接移动通讯设备的外线模块201和用于连接普通座机的内线模块202;
所述工控机10至少包括:用于管理语音板卡20和工控机10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101,用于在咨询师状态和顾客状态间切换的双向通信模块102,用于存储路由匹配规则、黑名单、顾客及咨询师信息和通话记录的存储模块103,用于实时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处理的录音模块104和用于识别语音板卡的连接状态并查找空闲通话通道的通路检测模块105;
所述中央处理器101作为控制中心,分别与双向通信模块102、存储模块103、录音模块104和通路检测模块105相连接。
其中,所述通路检测模块通过检测语音板卡的电流变化判断并识别语音板卡的连接状态,进而查找空闲通话通道。
优选地,所述语音板卡为SHT-16B-PCI型号的板卡。
优选地,所述插头为PCI插头。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用于并行管理所述语音板卡和异步管理所述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
其中,所述并行访问为,中央处理器同时处理多语音板卡,同时处理大量计算任务,从而提高CPU利用率以及提高吞吐量。
所述异步访问为,中央处理器与客户端之间的交互过程,及通话通道内部机制中,采用异步访问,异步访问可以提高响应能力,并且能够实现可扩展性。
优选地,所述工控机还包括: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用于当咨询师未及时接听时,将来电信息转移到其移动通讯设备的语音转接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语音转接模块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呼叫中转装置,由工控机和语音板卡组成,其中语音板卡用于对外与移动通讯设备建立通话连接,对内与咨询师的座机建立通话连接,所述工控机内部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用于完成路由匹配规则的查询,空闲通话通道的搜索,进而在用户无需得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完成通话。由于本实施例工控机中的中央处理器可优先采用并行访问与异步访问相结合的手段,可以同时处理大量的计算任务,从而提高吞吐量。并且,工控机与语音板卡之间的交互采用响应式编程,可以像处理数据流一样处理事件流,能够及时应变及时响应。
本实施例中各模块集成在工控机内部,提高了彼此间信息的传递速度,减少了设备与设备间连接带来的复杂的配置操作,并且减少了硬件投入。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呼叫中转方法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
S201接听主叫方的呼叫请求;
S202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取得被叫方的号码;
S203利用通道检测模块查找到空闲通话通道;
S204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并启动所述录音模块进行录音;
S205若通话结束,则停止录音,并在存储模块中记录本次通话记录;
所述路由匹配规则包括:呼叫双方匹配规则,存储有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匹配关系及号码;以及,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存储有咨询师座机与其对应移动通讯设备号码。
其中,所述呼叫双方匹配规则可以存储在任意如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中;所述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可以存储在xml中,同时可以存储其他相关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黑名单,若判定主叫方在黑名单中,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发出提示一段语音后挂机的指令。从而禁止在黑名单中有记录的用户完成呼叫请求,从源头避免了一些骚扰、推销或者敲诈电话的出现。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咨询师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咨询师,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咨询师状态。
其中,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咨询师状态后,主叫方可以通过语音提示输入被叫方ID,呼叫中转装置的中央处理器接收到被叫方ID后,利用通道检测模块查询空闲的通话通道后,自动拨打被叫方ID,呼叫中转装置将主叫方和被叫方加入一个电话会议中并启动录音模块进行录音操作,直到通话结束后停止录音。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顾客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顾客,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顾客状态:
若主叫方为老顾客,则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顾客的咨询师的座机;
若主叫方为新顾客,则中央处理器根据排序规则为主叫方分配一个咨询师,并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咨询师的座机;
当咨询师的座机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听,则根据路由匹配规则中的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自动拨打咨询师的移动通讯设备。
其中,若主叫方为老顾客,可以在电话接通前,中央处理器在存储模块中获取该老顾客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推送给咨询师。
优选地,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断开与主叫方的通话;同时发起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呼叫请求;若主叫方和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优选地,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保持与主叫方的通话;呼叫中转装置利用被叫方的号码,向被叫方发起呼叫请求;若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呼叫中转方法,利用上述呼叫中转装置完成呼叫的中转操作,主叫方可以在不知道被叫方号码的情况下完成呼叫请求,只需要向呼叫中转装置提交呼叫请求,由呼叫中转装置查询路由匹配规则查找对方的号码,并且双方在通话过程中无法得知对方号码。呼叫请求的响应和通话通道的建立都由呼叫中转装置来完成。更为优选地,根据主叫方的不同身份特征,将给予不同的响应操作,能够避免已经记录在案的恶意呼叫进入,并且能够针对新老顾客给予不同的响应模式。本发明所给出的呼叫中转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客户信息的泄露进而保护客户隐私,并且实现了呼叫有序,响应高效并且可监控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机和至少一个用于形成电话线路的语音板卡,所述语音板卡通过插头与工控机连接;
所述语音板卡至少包括:用于连接移动通讯设备的外线模块和用于连接普通座机的内线模块;
所述工控机至少包括:用于管理语音板卡和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用于在咨询师状态和顾客状态间切换的双向通信模块,用于存储路由匹配规则、黑名单、顾客及咨询师信息和通话记录的存储模块,用于实时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处理的录音模块和用于识别语音板卡的连接状态并查找空闲通话通道的通路检测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作为控制中心,分别与双向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录音模块和通路检测模块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PCI插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为用于并行管理所述语音板卡和异步管理所述工控机内各个模块的中央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还包括: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用于当咨询师未及时接听时,将来电信息转移到其移动通讯设备的语音转接模块;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监控模块、来电提醒模块和语音转接模块相连接。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装置的呼叫中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听主叫方的呼叫请求;
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取得被叫方的号码;
利用通道检测模块查找到空闲通话通道;
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并启动所述录音模块进行录音;
若通话结束,则停止录音,并在存储模块中记录本次通话记录;
所述路由匹配规则包括:呼叫双方匹配规则,存储有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匹配关系及号码;
以及,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存储有咨询师座机与其对应移动通讯设备号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黑名单,若判定主叫方在黑名单中,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发出提示一段语音后挂机的指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咨询师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咨询师,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咨询师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呼叫请求查询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路由匹配规则之前,还包括:基于呼叫请求查找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顾客信息,若判定主叫方是顾客,则所述中央处理器将通话通道切换到双向通信模块的顾客状态:
若主叫方为老顾客,则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顾客的咨询师的座机;
若主叫方为新顾客,则中央处理器根据排序规则为主叫方分配一个咨询师,并自动拨打存储模块中存储的该咨询师的座机;
当咨询师的座机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听,则根据路由匹配规则中的坐席与外线匹配规则,自动拨打该咨询师的移动通讯设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断开与主叫方的通话;同时发起主叫方与被叫方的呼叫请求;若主叫方和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被叫方的号码,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的通话,具体为:呼叫中转装置保持与主叫方的通话;呼叫中转装置利用被叫方的号码,向被叫方发起呼叫请求;若被叫方接受呼叫请求,则双方在无法获知对方号码的前提下建立通话。
CN201510685823.7A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376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5823.7A CN10537634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5823.7A CN10537634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349A true CN105376349A (zh) 2016-03-02
CN105376349B CN105376349B (zh) 2018-08-24

Family

ID=5537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5823.7A Active CN105376349B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63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504A (zh) * 2017-02-21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黑名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156331A (zh) * 2017-11-10 2018-06-12 大连金慧融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拨号外呼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81A (zh) * 2005-09-02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过程中处理主叫号码显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2009049454A (ja) * 2007-08-13 2009-03-05 Sony Corp 情報通信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088698A (zh) * 2010-12-24 2011-06-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和系统、呼叫码生成器、呼叫控制器和msc
CN102624995A (zh) * 2011-01-27 2012-08-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互联网的虚拟号码应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005093U (zh) * 2015-10-20 2016-01-27 刘俊新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8881A (zh) * 2005-09-02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过程中处理主叫号码显示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JP2009049454A (ja) * 2007-08-13 2009-03-05 Sony Corp 情報通信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088698A (zh) * 2010-12-24 2011-06-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方法和系统、呼叫码生成器、呼叫控制器和msc
CN102624995A (zh) * 2011-01-27 2012-08-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互联网的虚拟号码应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005093U (zh) * 2015-10-20 2016-01-27 刘俊新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504A (zh) * 2017-02-21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黑名单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156331A (zh) * 2017-11-10 2018-06-12 大连金慧融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拨号外呼系统及方法
CN108156331B (zh) * 2017-11-10 2021-04-30 大连金慧融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拨号外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349B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75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cing a phone call through a select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30108160A1 (en) Intermediary device initiat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JPH07264302A (ja) セルラ電話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入来呼の選択的スクリーニング
CN107018504A (zh) 通信方法、黑名单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030108163A1 (en) Origin device based caller identification
US200500417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privacy management service
CN105376349A (zh)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及方法
KR101007966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통합 중앙집중식 녹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005093U (zh) 一种呼叫中转装置
CN106791232A (zh) 基于身份认证的通讯方法
CN100401732C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网的主叫号码显示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4838639A (zh) 电话交换系统、电话交换机及来电交换方法
CN103078901B (zh) 智能终端来电显示查询方法
CN105827876A (zh) 一种房产经纪人电话系统
JP2017169023A (ja) 着信通知システム
JPH02312430A (ja) 電子交換機
KR100376781B1 (ko) 발신번호 및 고유번호 부여를 통한 자동응답시스템 재접속서비스 방법
TWI283542B (en) Short-range wireless portable telephone extension system and its answering speech method
JP2001036644A (ja) パスワードによる着信者指定サービス方式および方法
JP5911121B1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040088975A (ko) 개인비서 전화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1588564A (zh) 呼叫控制方法和装置
JP5252598B2 (ja) 電話会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KR100570816B1 (ko) 컴퓨터전화통합 프로그램을 이용한 호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2008085816A (ja) 電話装置および自動コールバッ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