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9007B -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9007B
CN105329007B CN201510873850.7A CN201510873850A CN105329007B CN 105329007 B CN105329007 B CN 105329007B CN 201510873850 A CN201510873850 A CN 201510873850A CN 105329007 B CN105329007 B CN 105329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oller
deflector roll
moulding
hot mou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38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9007A (zh
Inventor
吴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hree Jian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DISTRICT SANJA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DISTRICT SANJA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DISTRICT SANJA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738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9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9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9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9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该模压方法利用前翻转系统和后翻转系统,使前后连线的前UV模压系统和后UV模压系统能够模压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和反向压印面,并利用调节系统,保证模压在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和反向压印面上的图案精确对位。本发明定位精确,薄膜在模压过程中无需搬运,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中薄膜变形小、平整度好,所生产的薄膜可以达到高质量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息防伪及全息镭射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背景技术
全息镭射图像技术在塑料涂层薄膜上应用最早是上个世纪末期从美国引进中国的。其原理如下:全息镭射图像通过拍照法或光刻法,成像于光刻玻璃涂层版上,再通过电铸法把其上的全息图像复制到金属镍版上,然后把厚度大约为15~80µm的带有全息镭射图像的金属镍版作为模压版贴合在全息镭射模压机的版辊上,涂层薄膜在被加热的贴有模压版的版辊上通过,边辊向版辊对涂层薄膜加压,把模压版上的全息图像压印到涂层薄膜上,从而制作成成卷的全息镭射(防伪)包装塑料薄膜。
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热模压机或UV模压机都是单独使用的。操作人员需印刷塑料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和反向压印面时,往往需要分别使用热模压机和UV模压机。在印刷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将塑料薄膜从热模压机转移至UV模压机。而塑料薄膜搬运繁琐,往往会影响薄膜的印刷效率,而且,在塑料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和反向压印面印刷全息图案,对印刷在塑料薄膜正反面的图形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分别压印在涂层薄膜正反向压印面的全息图像的位置误差需小于0.01mm,单独使用热模压机和UV模压机进行模压的这种模压方法难以满足工艺要求。
为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模压薄膜材料正反向压印面并能精确对位的模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模压薄膜材料正反向压印面并能精确对位的模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特别的,包括以下步骤:
A)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上卷贴具有相应图纹信息的金属模压板和设有若干个沿版辊周向布置的定位触点的模压板;
B)UV模压系统的版辊上卷贴具有相应图纹信息的金属模压板;
C)加热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100~200℃范围内;冷却UV模压系统的版辊,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30~60℃范围内;
D)将薄膜安装在放卷系统中;薄膜经放卷系统进入热模压系统,在热模压系统中进行热模压;同时,定位触点在薄膜上模压出若干个校准点;
E)经热模压系统,薄膜进入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包括定位调节辊、用于驱动定位调节辊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光学准直装置;通过光学准直装置校对薄膜上校准点的位置,驱动装置驱动定位调节辊调整薄膜与UV模压系统的相对位置;
F)经调节系统,薄膜进入UV模压系统,在UV模压系统中进行UV模压;
G)经UV模压系统,薄膜进入收卷系统,进行收卷。
步骤A和步骤B没有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按现有的模压工艺,薄膜材料需要经过放卷系统、恒张力系统、牵引辊系统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导辊、偏心辊等在前装置,然后再进入到热模压系统进行热模压。模压后的薄膜材料将被取出,转移至UV模压机,进行UV模压,从而完成薄膜材料的双面模压。而薄膜在转移过程中,操作人员难以保证模压在正向压印面上的图案与模压在反向压印面上的图案对位准确。在本模压方法中,薄膜材料将通过热模压系统,在膜面形成若干个校准点,并通过调节系统校对校准点的位置,从而调整薄膜材料自身与UV模压系统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模压在薄膜正向压印面的图案与模压在薄膜反向压印面的图案能精确对位。
在上述步骤E中,该调节系统包括定位调节辊、驱动装置和光学准直装置,而该光学准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光源和至少一个与检测光源对应的检测光源接收装置;该驱动装置上设有可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的运动部,定位调节辊安装在该运动部上;该检测光源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探头和计算机系统,该接收探头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驱动装置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该检测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在薄膜上,该光束穿过校准点并被接收探头接收,然后该接收探头将光束入射至接收探头的入射率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该入射率进行数据处理,产生一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的运动部移动。
薄膜材料通过热模压系统的版辊时,定位触块将在薄膜材料上压出若干个校准点。随后,薄膜材料进入调节系统时,检测光源将发出光束照射在薄膜上,光束穿过校准点并被接收探头接收,然后该接收探头将光束入射至接收探头的入射率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该入射率进行数据处理。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反射率未达100%,计算机系统随即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定位调节辊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从而调整薄膜材料的拉伸度,使检测光源发出的光束均能落在薄膜材料的校准点的中央,即检测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反射率达到100%;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的反射率维持在100%,驱动装置不动作,薄膜即进入UV模压系统,经UV料加料装置将UV料添加至薄膜材料的正向压印面后,薄膜进入UV模压系统进行第二次模压,完成薄膜的双面模压加工。
为避免薄膜在模压双面涂层时需搬运转移,热模压系统和UV模压系统优选连线工作。而在热模压系统和UV模压系统中,应设置翻转系统,用于翻转薄膜的即时压印面。因而,在步骤D中可增加以下工序:经放卷系统,薄膜进入前翻转系统,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正向压印面翻转至反向压印面。随后,薄膜经前翻转系统进入热模压系统,在热模压系统中进行热模压;同时,定位触点在薄膜上模压出若干个校准点。在此同时,在步骤E中可增加以下工序:经热模压系统,薄膜进入后翻转系统,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反向压印面翻转至正向压印面;随后,经后翻转系统,薄膜进入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包括定位调节棍、用于驱动定位调节辊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光学准直装置;通过光学准直装置校对薄膜上校准点的位置,驱动装置驱动定位调节辊调整薄膜与UV模压系统的相对位置。
在进入热模压系统前,薄膜材料通过前翻转系统,使薄膜的压印面由正向压印面翻转至反向压印面;而薄膜材料进入UV模压系统前,薄膜材料将通过后翻转系统,使薄膜的压印面由反向压印面翻转至正向压印面。由此,前后连线安装的热模压系统和UV模压系统即可完成同一薄膜的双面模压,整个模压过程无法搬运,节省大量的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所说的即时压印面,即沿薄膜行进方向,薄膜上朝向上方的面。因此,在本模压方法中,薄膜的压印面是变化的。在进入前翻转系统之前,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处在上方(此处所述方向均以薄膜行进方向为参考),而薄膜的反向压印面处在下方,因而此时,薄膜的压印面是正向压印面;而进入前翻转系统之后,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处在下方,而薄膜的反向压印面处在上方,因而此时,薄膜的即时压印面为反向压印面;而进入后翻转系统之后,薄膜的正向压印面处在上方,而薄膜的反向压印面处在下方,因而此时,薄膜的压印面是正向压印面。
一般情况下,热模压系统和UV模压系统中有且仅有一条版辊。而且,在热模压系统和UV模压系统中,一般还设有与版辊相对应的胶辊。当薄膜进入热模压系统或UV模压系统时,该胶辊即压合在相应的版辊上,使版辊可对薄膜进行模压处理。
上述前翻转系统可由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构成,该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UV模压系统的版辊之间并位于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下方;第二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一导辊之间并位于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上方。薄膜从放卷系统导引出来后,依次绕行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即可使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正向压印面翻转至反向压印面。
上述后翻转系统可由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和第五导辊构成,该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和第五导辊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第三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二导辊之间并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下方;第四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最远离胶辊的一侧;该第五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二导辊之间并位于第二导辊的上方。薄膜从热模压系统导引出来后,依次绕行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和第五导辊,即可使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反向压印面翻转至正向压印面。
本发明定位精确,薄膜在模压过程中无需搬运,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中薄膜变形小、平整度好,所生产的薄膜可以达到高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热模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UV模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定位触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检测光源与接收探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热模压系统与UV模压系统连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模压系统;2-UV模压系统;3-定位调节辊;4-液压缸;5-检测光源;6-接收探头;7-第一版辊;8-定位触点;9-第二版辊;10-放卷系统;11-张力系统;12-第一胶辊;13-收卷系统;14-次级放卷系统;15-次级张力系统;16-UV加料系统;17-第二胶辊;18-固化灯;19-次级收卷系统;20-第一导辊;21-第二导辊;22-第三导辊;23-第四导辊;24-第五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模压双面涂层PET膜为例,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1中,热模压系统1和UV模压系统2单独使用,而UV模压系统2包括一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包括定位调节辊3、液压缸4、一个检测光源5和一个与检测光源5对应的检测光源接收装置;液压缸4作为驱动装置,其活塞杆与定位调节辊3相连。该检测光源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探头6和计算机系统,该接收探头6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液压缸4亦通过电子元件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
PET膜正向压印面上涂覆有识印层,该识印层用于增加UV涂层与PET膜之间的附着力,识印层本身没有成像功能;PET膜反向压印面上涂覆有全息模压层,该全系模压层用于承载全息图象信息。模压具体工序如下:
A)利用3M强力高温双面胶在热模压系统1的第一版辊7上卷贴全息金属镍板,并在该全系金属镍板的旁边卷贴设有若干个定位触点8的模板,该定位触点8的数量为1个;
B)利用3M强力双面胶在UV模压系统2的第二版辊9上卷贴金属光学镍板,该金属光学镍板上刻有光学微结构,如微透镜等;
C)根据金属光学镍板上的光学微结构尺寸,如焦距,选取合适厚度的PET膜;
D)加热第一版辊7,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100~200℃范围内;冷却第二版辊9,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30~60℃范围内;
E)将薄膜安装在放卷系统10中,并使薄膜的即时压印面为反向压印面;
F)启动放卷系统10,薄膜进入张力系统11;通过张力系统11,薄膜处在张力平稳的状态,平稳地进入热模压系统1;
G)在热模压系统1中,第一胶辊12与第一版辊7相互压合,使第一版辊7在薄膜的反向压印面上进行热模压;
H)经热模压系统1,薄膜进入收卷系统13;操作人员将完成收卷的薄膜转移至UV模压机的放卷系统10,并使薄膜的即时压印面为正向压印面;
I)经次级放卷系统14和次级张力系统15,薄膜进入调节系统;在调节系统中,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照射在薄膜上,该光束穿过校准点并被接收探头6接收,然后该接收探头6将光束入射至接收探头6的入射率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该入射率进行数据处理;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反射率未达100%,计算机系统随即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压缸4动作,带动定位调节辊3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从而调整薄膜材料的拉伸度,使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均能落在薄膜材料的校准点的中央,使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的反射率达到100%;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的反射率维持在100%,液压缸4则不动作,薄膜直接通过调节系统;
J)经调节系统,薄膜进入UV加料系统16;UV加料系统16给PET膜的正向压印面淋上一层UV涂层,UV加料系统16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装置;
K)经UV加料系统16,薄膜进入UV模压系统2;在UV模压系统2中,通过第二版辊9和第二胶辊17对压的方式,第二版辊9对PET膜的正向压印面上的涂层进行模压,同时,位于第二版辊9下方的固化灯18对模压后的UV涂层进行即时固化定型,使PET膜的正向压印面形成清晰的微透镜图,且该微透镜图的焦点正好落在PET膜反面的全息图案上,从而使PET膜上形成独特的3D光学效果;
L)经UV模压系统2,薄膜进入次级收卷系统19,进行收卷,整个生产过程随即结束。
M)实施例2:
N)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2中,如图5所示,热模压系统1和UV模压系统2连线工作。沿薄膜行进方向,在热模压系统1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有前翻转系统和后翻转系统,其中,该前翻转系统由第一导辊20和第二导辊21构成,该第一导辊20和第二导辊21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导辊20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版辊9之间并位于第一版辊7的下方;第二导辊21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一导辊20之间并位于第一版辊7的上方;该后翻转系统由第三导辊22、第四导辊23和第五导辊24构成,该第三导辊22、第四导辊23和第五导辊24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第三导辊22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导辊21之间并处在热模压系统1的版辊的下方;第四导辊23处在热模压系统1的版辊最远离胶辊的一侧;该第五导辊24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导辊21之间并位于第二导辊21的上方。
本实施例2的模压具体工序如下:
A)利用3M强力高温双面胶在第一版辊7上卷贴全息金属镍板,并在该全系金属镍板的旁边卷贴设有若干个定位触点8的模板,该定位触点8的数量为1个;
B)利用3M强力双面胶在第二版辊9上卷贴金属光学镍板,该金属光学镍板上刻有光学微结构,如微透镜等;
C)根据金属光学镍板上的光学微结构尺寸,如焦距,选取合适厚度的PET膜;
D)加热第一版辊7,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100~200℃范围内;冷却第二版辊9,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30~60℃范围内;
E)将薄膜安装在放卷系统10中,并使薄膜的即时压印面为正向压印面;
F)启动放卷系统10,薄膜进入张力系统11;通过张力系统11,薄膜处在张力平稳的状态,平稳地进入前翻转系统;
G)本实施例2中,前翻转系统由第一导辊20和第二导辊21构成,该第一导辊20和第二导辊21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导辊20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版辊9之间并位于第一版辊7的下方;第二导辊21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一导辊20之间并位于第一版辊7的上方;薄膜依次绕行第一导辊20和第二导辊21,使其即时压印面由正向压印面翻转至反向压印面;
H)经前翻转系统,薄膜进入热模压系统1;在热模压系统1中,第一胶辊12与第一版辊7相互压合,使第一版辊7在薄膜的反向压印面上进行热模压;在此同时,第一版辊7上的定位触点8亦在薄膜的反向压印面上压出若干个校准点;
I)经热模压系统1,薄膜进入后翻转系统;本实施例2中,后翻转系统由第三导辊22、第四导辊23和第五导辊24构成,该第三导辊22、第四导辊23和第五导辊24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第三导辊22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导辊21之间并处在热模压系统1的版辊的下方;第四导辊23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最远离胶辊的一侧该第五导辊24处在第一版辊7与第二导辊21之间并位于第二导辊21的上方;薄膜依次绕行第三导辊22、第四导辊23和第五导辊24,使其即时压印面由反向压印面翻转至正向压印面;
J)经后翻转系统,薄膜进入牵引系统;在牵引系统中,牵引压胶辊与牵引冷却辊进行压合对PET膜进行充分的冷却,并使PET膜定型,稳定PET膜的版距;
K)经牵引系统,薄膜进入调节系统;在调节系统中,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照射在薄膜上,该光束穿过校准点并被接收探头6接收,然后该接收探头6将光束入射至接收探头6的入射率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该入射率进行数据处理;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反射率未达100%,计算机系统随即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液压缸4动作,带动定位调节辊3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从而调整薄膜材料的拉伸度,使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均能落在薄膜材料的校准点的中央,使检测光源5发出的光束的反射率达到100%;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的反射率维持在100%,液压缸4则不动作,薄膜直接通过调节系统;
L)经调节系统,薄膜进入UV加料系统16;UV加料系统16给PET膜的正向压印面淋上一层UV涂层,UV加料系统16可采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装置;
M)经UV加料系统16,薄膜进入UV模压系统2;在UV模压系统2中,通过第二版辊9和第二胶辊17对压的方式,第二版辊9对PET膜的正向压印面上的涂层进行模压,同时,位于第二版辊9下方的固化灯18对模压后的UV涂层进行即时固化定型,使PET膜的正向压印面形成清晰的微透镜图,且该微透镜图的焦点正好落在PET膜反向压印面的全息图案上,从而使PET膜上形成独特的3D光学效果;
N)经UV模压系统2,薄膜进入收卷系统13,进行收卷,整个生产过程随即结束。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专利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上卷贴具有相应图纹信息的金属模压板和设有若干个沿版辊周向布置的定位触点的模压板;
B)UV模压系统的版辊上卷贴具有相应图纹信息的金属模压板;
C)加热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100~200℃范围内;冷却UV模压系统的版辊,使其版辊的温度维持在30~60℃范围内;
D)将薄膜安装在放卷系统中;薄膜经放卷系统进入热模压系统,在热模压系统中进行热模压;同时,定位触点在薄膜上模压出若干个校准点;
E)经热模压系统,薄膜进入调节系统;该调节系统包括定位调节辊、用于驱动定位调节辊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光学准直装置;通过光学准直装置校对薄膜上校准点的位置,驱动装置驱动定位调节辊调整薄膜与UV模压系统的相对位置;所述光学准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光源和至少一个与检测光源对应的检测光源接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可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的运动部,定位调节辊安装在所述运动部上;所述检测光源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探头和计算机系统,所述接收探头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计算机系统数据连接;所述检测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在薄膜上,所述光束穿过校准点并被接收探头接收,然后所述接收探头将光束入射至接收探头的入射率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对该入射率进行数据处理,产生一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的运动部移动;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反射率未达100%,计算机系统随即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定位调节辊相对UV模压系统前后移动,调整薄膜材料的拉伸度,使检测光源发出的光束均能落在薄膜材料的校准点的中央;若计算机系统发现光束的反射率维持在100%,驱动装置不动作;
F)经调节系统,薄膜进入UV模压系统,在UV模压系统中进行UV模压;
G)经UV模压系统,薄膜进入收卷系统,进行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薄膜经放卷系统,进入前翻转系统,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正向压印面翻转至反向压印面,随后,薄膜经前翻转系统进入热模压系统;在步骤E中,经热模压系统,薄膜进入后翻转系统,薄膜的即时压印面由反向压印面翻转至正向压印面,随后,经后翻转系统,薄膜进入调节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前翻转系统由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构成,所述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UV模压系统的版辊之间并位于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下方;所述第二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一导辊之间并位于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后翻转系统由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和第五导辊构成;所述第三导辊、第四导辊和第五导辊沿薄膜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二导辊之间并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的下方;所述第四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最远离胶辊的一侧;所述第五导辊处在热模压系统的版辊与第二导辊之间并位于第二导辊的上方。
CN201510873850.7A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Active CN105329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3850.7A CN10532900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3850.7A CN10532900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9007A CN105329007A (zh) 2016-02-17
CN105329007B true CN105329007B (zh) 2018-06-26

Family

ID=55279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3850.7A Active CN105329007B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9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8962B2 (ja) * 2016-03-11 2021-05-12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膜・電極層接合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7160894A (zh) * 2017-05-21 2017-09-15 山东泰宝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双面猫眼对应随动可变膜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9840B2 (ja) * 1997-06-05 2004-07-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熱転写用の両面記録用受像紙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熱転写用の両面記録用受像紙
JP2007152872A (ja) * 2005-12-08 2007-06-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887459Y (zh) * 2006-03-06 2007-04-11 巨享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涂布机构
CN201097104Y (zh) * 2007-09-30 2008-08-06 吴小华 全息压印机
CN102806660B (zh) * 2012-08-16 2014-10-15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卷对卷热辊压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3117636U (zh) * 2012-11-22 2013-08-07 苏州蒙斯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可对准卷对卷uv成型的装置
CN104608370A (zh) * 2015-02-09 2015-05-1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卷对卷uv固化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加工系统及方法
CN205768011U (zh) * 2015-11-30 2016-12-07 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模压机
CN105313448B (zh) * 2015-11-30 2018-02-16 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模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9007A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4667B2 (e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device for applying a transfer layer of a film to a substrate
CN101959670B (zh) 辊型压印装置和压印片的制造方法
CN104608370A (zh) 基于卷对卷uv固化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加工系统及方法
EP2208608B1 (en) Transfer method and transfer device
US831676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ding a registered image on a sheeted substrate
CN105459654B (zh) 一种镭射薄膜的模压方法
CN103273729B (zh) 一种烫金过程中无光标自动追踪套准方法
CN105329007B (zh) 一种双面涂层薄膜的模压方法
CN205167880U (zh) 一种双面uv模压机
CN105398211B (zh) 一种薄膜双面模压方法
CN113665264B (zh) 一种镭射版和具有该镭射版的模压装置及其模压方法
CN202528575U (zh) 一种激光全息模压定位印刷装置
CN105313510B (zh) 一种新型双面模压机
CN105269948B (zh) 一种双面uv模压机
CN101973172A (zh) 一种全息信息与彩印信息定位套印的方法
CN205768011U (zh) 一种新型模压机
CN211730593U (zh) 微结构复制连线凹版印刷机
CN105313448B (zh) 一种新型模压机
CN211892408U (zh) 一种能套位模压的模压系统
CN112793113A (zh) 板材同步对花系统及同步对花控制方法
CN101992586B (zh) 一种全息定位模压方法及系统
CN105269992B (zh) 一种双面模压机
CN205185596U (zh) 一种双面模压机
CN205768156U (zh) 一种新型双面模压机
CN110614840A (zh) 微结构复制连线凹版印刷机及其复制连线凹版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8000 One of 13 Fenghuang Avenue, Nanhai National Eco-industrial Demonstration Park,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three Jian Pack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No. 6, C District, Yanbu Lu Bian Industrial Zone, Nanha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Nanhai District Sanjan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