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4589A - 转矩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矩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4589A
CN105324589A CN201480035273.8A CN201480035273A CN105324589A CN 105324589 A CN105324589 A CN 105324589A CN 201480035273 A CN201480035273 A CN 201480035273A CN 105324589 A CN105324589 A CN 105324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torque
input component
output member
ma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52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4589B (zh
Inventor
J·霍夫曼
P·瓦尔
M·屈恩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5324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4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4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4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3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 F16F15/13128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the rot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gyratory masses the damping action being at least partially controlled by centrifugal mas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with a kinematic mechanism or gear system
    • F16F15/1205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with a kinematic mechanism or gear system with a kinematic mechanism, i.e. linkages,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 F16F15/140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masses freely rotating with the system, i.e. uninvolved in transmitting driveline torque, e.g. rotative dynamic dampers the rotation being limi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riving means
    • F16F15/145Masses mounted with play with respect to driving means thus enabling free movement over a limited ran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矩传递装置(10),其能够围绕转动轴线(15)转动,其具有输入件(20)、第一耦合元件(50)和输出件(25),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元件使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耦合并且限制所述输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件的扭转,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元件构造用于,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提供第一回位力(FR1),其中,该第一回位力由所述第一耦合元件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径向偏移引起。

Description

转矩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转矩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构造为扭振减振器的转矩传递装置。该扭振减振器在此通常具有多个弓形弹簧,这些弓形弹簧被输入件和输出件固定。来自于内燃机的转矩被导入到该输入件中。该输入件将该转矩传递到所述弓形弹簧上,这些弓形弹簧使转矩峰值降低并且将该导入的转矩继续导到输出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转矩装置,该转矩装置具有特别改进的减振器性能。此外,该转矩传递装置要能成本有利地制造。
该目的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根据本发明已知,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供一种改进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包括输入件、第一耦合元件和输出件。该转矩传递装置还能够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耦合元件使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耦合并且限制所述输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件的扭转。所述第一耦合元件还构造用于,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提供第一回位力。该第一回位力在此通过所述第一耦合元件的径向偏移引起。
这种构型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一种特别成本有利地并且简单地构造的转矩传递装置。该转矩传递装置通过上述构型还具有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升高的刚性,这由于附加的、由该转矩传递装置提供的自由度能够特别好地与内燃机的运行特性相匹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元件具有中性位置和至少一个操纵位置。第一耦合元件在所述操纵位置中相对与所述中性位置径向、尤其径向向内地偏移地布置。在转矩传递装置运转时,即当它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时,能够通过该径向偏移和作用在第一耦合元件上的离心力提供运动状态,由此,一方面能够简单地实现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的转矩传递,同时能够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传递转矩时缓冲转矩波动。以这种方式还保证,在导入转矩峰值后,输入件和/或输出件又被导向回到中性位置中,以能够拦截其它的转矩峰值。以这种方式保证,转矩峰值能够通过该转矩传递装置有效地缓冲。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输入件和/或输出件具有与第一耦合元件的第一中性位置相应的第二中性位置。输入件和/或输出还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耦合元件的第一操纵位置相应的第二操纵位置。第一耦合元件构造用于,借助第一回位力使输入件和/或输出件从第二操纵位置运动到第二中性位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力可根据转速而改变,优选地,随着转矩传递装置的转速升高,该第一回位力增加,以使第一耦合元件从第一操纵位置运动到第一中性位置中。以这种方式,在转速更高的情况下转矩传递装置关于转矩峰值而言刚性更大,因此同时与衔接在转矩传递装置上的内燃机的转矩波动相匹配。由此能够使转矩传递装置简单地与内燃机的运行特性相匹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元件构造用于,通过沿导向轨迹的运动、尤其该第一耦合元件沿摆动轨迹的运动而引起第一回位力。有利地,该第一耦合元件构造用于,被作用在该第一耦合元件上的离心力沿着导向轨迹径向向外地拉,以便提供所述第一回位力。该构型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根据所述导向轨迹以简单的方式确定第一回位力的方向和强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输入件上的第一槽口、至少一个第一耦合件、至少一个布置在该第一耦合件中的第二和第三槽口、至少一个布置在输出件中的第四槽口以及至少两个滚动元件。第一滚动元件穿过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延伸。该第一滚动元件在该第一槽口和该第二槽口上滚动,并且使所述输入件与所述第一耦合件耦合。第二滚动元件穿过所述第三槽口和所述第四槽口延伸。该第二滚动元件在该第三槽口和该第四槽口上滚动,并且使所述第一耦合件与所述输出件耦合。所述槽口通过配属的滚动元件的滚动来确定所述耦合元件的导向轨迹。该构型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提供摩擦特别小的耦合。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回位力能够通过导向轨迹的构型来设定。这种构型具有的优点是,能以简单的方式使第一回位力与衔接在转矩传递装置上的内燃机的运行特性匹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耦合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件受限地移位,尤其通过耦合元件的第一和/或第二滚动元件的作用来实现。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槽口具有相应的槽口轮廓,其中,所述第一槽口的第一槽口轮廓相对于所述第二槽口的第二槽口轮廓并且所述第三槽口的第三槽口轮廓相对于所述第四槽口的第四槽口轮廓这样地成型,使得所述输入件相对于所述输出件扭转时,所述耦合元件通过所述滚动元件在相应配属的槽口轮廓上滚动而径向向内地被导向。在转矩传递装置同时转动时,第一回位力作为相对于引入到输入件中的转矩的反作用力起作用,促使转矩能够从输入件经过耦合件被导入到输出件中,而滚动元件不在端部位置中止挡。由此能够提供特别安静的转矩传递装置。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耦合元件包括第二耦合件,其中设置第一耦合器件。该第一耦合器件连接第一耦合件和该第二耦合件,其中,该第一耦合器件构造用于,提供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回位力的第二回位力。由此尤其在转速低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对转矩峰值的可靠缓冲。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器件包括至少一个有弹性元件,优选弹簧元件。由此能够提供特别成本有利的耦合器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耦合器件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耦合件之间。由此能够提供转矩传递装置的安装空间特别有利的构型。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第二耦合器件,其中,该第二耦合器件布置在输入件和输出件之间并且使该输入件和该输出件耦合用于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传递转矩。由此能够在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间传递特别高的转矩并且同时也在高转矩的情况下缓冲转矩峰值。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导向器件,其中,该导向器件与所述输入件或与所述输出件连接。该导向器件构造用于,在径向方向上导向第一耦合件并且提供在所述输入件或所述输出件与所述耦合元件之间的转矩传递。
在此,当所述导向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元件、至少一个导向滚子和至少一个导向套筒时,是尤其有利的。所述导向滚子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和所述导向元件之间。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耦合件连接。所述导向元件与所述输入件或与所述输出件连接。有利地,所述导向元件和所述导向套筒在径向方向上延伸。以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特别低摩擦的导向和同时在输入件或输出件和耦合件之间的转矩传递。
附图说明
下文借助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在第一操纵位置中的俯视图;
图2:图1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在第二操纵位置中;
图3:图1和2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的俯视图;
图5: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刚性关于转矩n变化的图表;
图6: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立体剖面图;
图7:图4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放大的立体剖面图;
图8:图4和图5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透视剖面图;
图9:图6至8示出的转矩传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11:图9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13:转矩传递装置沿图10示出的剖面A-A的剖面图;
图14:图3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扩展构造的透视图;
图15:带有图1至14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系的示意结构图;
图16: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系的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10在第一操纵位置中的俯视图,而图2示出图1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在第二操纵位置中的俯视图。图3示出图1和图2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的变型的透视图。
转矩传递装置10能围绕转动轴线15转动。转矩传递装置10包括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输入件20在径向内侧具有第一接收部30,以提供在该输入件20和内燃机的输出轴(未示出)之间的转矩锁合的连接。输出件25具有第二接收部35,以提供与变速器输入轴36的转矩锁合的连接。当然也可考虑,通过所述接收部30、35提供到驱动系的另外部件的转矩锁合的连接。(参照图14和15)。也可考虑,取消所述接收部30、35并且以其它方式、例如借助铆接,将输入件20或者说输出件25与驱动系的其它部件连接。
输入件20相对于第一接收部30在径向外侧具有两个相对置的第一操纵臂40。输出件25类似输入件20地构造,相对于第二接收部35在径向外侧也分别具有两个相对置的第二操纵臂45。转矩传递装置10还包括两个耦合元件50。这两个耦合元件50构造用于,使输入件20与输出件25耦合,以提供在输入件20与输出件25之间的转矩传递。
耦合元件50具有耦合件55和耦合器件75。耦合件55构造成环段形。耦合件55在设置在周向上的端面60上具有弹簧接收部65。在该弹簧接收部65中还设置有固定销70。在该弹簧接收部65中还布置有耦合器件75,该耦合器件构造成弹簧元件,在图1和2中例如构造成螺旋弹簧。当然也可考虑另外的弹簧元件如盘簧、橡胶元件或者复式弹簧(Doppelfeder)。耦合器件75在此在周侧包握固定销70,使得由此能够提供在耦合器件75和耦合件55之间的卡紧连接80。弹簧接收部65防止耦合器件75在旋转状态中径向向外地出去,并且通过耦合器件75的径向外侧贴靠在弹簧接收部65上而减小该耦合器件75径向向外方向上的弯曲。弹簧接收部65或者说固定销70分别设置在耦合件55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面60上。耦合器件75在此在周向方向上连接这两个耦合件55。耦合器件75在此构造成压式盘簧。
耦合元件50具有导向器件81,该导向器件构造用于导向耦合件55。该导向器件81在第一操纵臂40的径向外侧上具有第一槽口85,该第一槽口具有第一槽口轮廓90。该第一槽口85在此在轴向方向上贯穿地实施。在耦合件55中,导向器件81具有第二槽口95和第三槽口100。所述第二和第三槽口95、100大约布置在相同的径向高度并且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二槽口95具有第二槽口轮廓105并且第三槽口100具有第三槽口轮廓110。在第二操纵臂45中,导向器件81具有第四槽口。第四槽口115包括第四槽口轮廓120。
导向器件81还包括两个滚动元件125、130。第一滚动元件125在此穿过第一槽口85和第二槽口95延伸。第二滚动元件130在此穿过第三槽口100和第四槽口115延伸。第一滚动元件125在操纵输入件20时在第一槽口轮廓90和第二槽口轮廓105上滚动并且确定第一导向轨迹140。第二滚动元件130在第三槽口轮廓110和第四槽口轮廓120上滚动并且确定第二导向轨迹145。第一导向轨迹140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导向轨迹145相同地设计。当然也可考虑,第一导向轨迹140与第二导向轨迹145不同地构型。
由于转矩传递装置10的旋转,在转矩传递装置10的部件20、30、55、125、130上分别作用有离心力FF。作用在耦合件55上的离心力FF在此将耦合件55径向向外地拉。在转矩传递装置10的纯粹转动的运行状态中,即没有转矩M在该转矩传递装置10中被导入和/或导出时,耦合件55处于中性位置,该中性位置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该中性位置在此由导向轨迹140、145确定并且处于平衡状态中。耦合件55在该状态中不在周向上沿着导向轨迹140、145实施摆动运动。
如果在转矩传递装置10的旋转状态中通过输入件20的第一接收部30将(必要时波动的)转矩M导入和/或导出到该输入件20中,则耦合件55从中性位置出来相对于输入件20沿着第一导向轨迹140运动。在此,第一滚动元件125在第一槽口轮廓90和第二槽口轮廓105上滚动。由于第一导向轨迹140的径向向内导向的构型,耦合件55被输入件20径向向内地压并且从中性位置转移到第一操纵位置中(在图1中借助实线示出)。
由于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导向轨迹140和耦合件55在第一操纵位置中相对于中性位置的径向偏移,由离心力FF产生对应第一导向轨迹140形成的第一回位力FR1。该第一回位力FR1在此作为相对于由转矩M导致的传递力的反作用力起作用。通过该第一回位力FR1耦合元件50相对于输入件20被夹紧。通过该夹紧,转矩M能够从输入件20被传递到耦合件55上。通过由于导入转矩M的径向偏移也将耦合器件75夹紧。该耦合器件75由于该夹紧提供第二回位力FR2,该第二回位力使第一回位力FR1加强并且因此耦合件55相对耦合件55的夹紧加强。
耦合件55也在第二导向轨迹145上提供第一回位力FR1,以使耦合件55也相对输出件25又回到中性位置中。在第二导向轨迹145上的第一回位力FR1与此相关。如果第二导向轨迹145与第一导向轨迹140不同,则在所述两个导向轨迹140、145上分别作用相应不同地形成的回位力FR1。在第二导向轨迹145上的第一回位力FR1作为相对于从耦合件55导出的传递力的反作用力起作用。由此使耦合件55通过第二滚动元件130相对于输出件25夹紧。通过该夹紧能够使转矩M或者说传递力从耦合件55导到输出件25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回位力FR1也通过第二回位力FR2被加强,使得在低转速的情况下,在该情况下小的离心力Ff作用在耦合件55上时,保证从耦合件55到输出件25的可靠的转矩传递,而不是输入件20相对于耦合件55这样强烈地扭转,使得通过第一滚动元件125止挡在第一或者说第二槽口85、95上发生转矩传递。此外,通过说明的构型,较高的转矩能够借助转矩传递装置10在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被传递。
关于耦合元件50相对于输入件10和输出件25的偏斜,可另外在图1和2中在视图平面上方布置另一耦合件50,以在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传递转矩M。
如果将波动的转矩M,即相对于恒定转矩而言关于时间增大和减小的转矩,导入到输入件20中,则传递力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在传递力增大时,第一回位力FR1和第二回位力FR2比传递力更小。由此能够使输入件20相对于耦合件55进一步扭转。在此,输入件20沿第一导向轨迹140在径向上进一步向内地压到第二操纵位置中。因此,耦合件55在第二操纵位置中比在第一操纵位置中在径向上更内部地设置。同时,耦合器件75被进一步地夹紧并且提供更大的第二回位力FR2。由于耦合件55的径向偏移仅为小的,所以在第二操纵位置中的径向偏移只轻微地影响作用到耦合件上的离心力FF。随径向偏移减少的离心力FF通过对应第一回位力FR1的导向轨迹140、145的构型如下地被补偿,随着耦合件55从中性位置径向向内的径向偏移增加,导向轨迹140、145具有的曲率增加。通过输入件20相对于耦合件55扭转,在第二操纵位置中设定导向轨迹140的更强烈地弯曲的区段。通过导向轨迹140、145的曲率使离心力FF转变为更强烈的第一回位力FR1,该第一回位力又作为相对于传递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并且引起耦合件55相对输入件20加强地夹紧。耦合件55的加强的夹紧在此90°相位偏差地在后面追赶该导入的波动的转矩M。由此,使耦合件55沿导向轨迹140、145被激励摆动并且承担离心力摆的摆动质量的任务。由此波动的转矩被消除并且只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在强烈减振的状态中从耦合件55被导出到输出件25。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具有离心力摆的扭振减振器的组合,通过它能够特别有效地并且以简单的方式补偿波动的转矩并且因此能够提高具有这种转矩传递装置10的机动车的行驶舒适性。
另外,关于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的扭转角度而言,转矩传递装置10根据导向轨迹140、145的构型而具有第一和/或第二回位力FR1、FR2的线性(参照图3)或者非线性特性(图1和2)。在此,线性特性通过槽口85、95、100、115的直线取向获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转矩传递装置10以简单的方式,即通过导向轨迹140、145的适配,与机动车的内燃机的运转特性相匹配。
第一回位力FR1由于作用到耦合件55上的离心力与转速相关,使得随着转矩传递装置10的转速的提高,第一回位力FR1增大。由此,转矩传递装置10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刚性增大,使得转矩传递装置10因此自身自动地与随着转速提高而越来越小的转矩峰值相匹配。借助导向轨迹140、145的构型和/或耦合件55的质量的变化能够特别简单地改变转矩传递装置10的刚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耦合件55和两个耦合器件75。当然也可考虑,设置其他数量和其他构型的耦合器件75和耦合件55。也可考虑,设置其他数量的槽口85、95、100、115,以通过耦合元件50将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耦合。
图2示出在最大扭转位置中的转矩传递装置10。在此,滚动元件125、130在周向上止挡在槽口85、95、100、115上,并且以这样地方式限制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的最大扭转角度。通过滚动元件125、130的止挡避免,耦合件55的端面60相互撞击。通过这种方式将转矩传递装置10的噪声形成保持为小。通过这种方式还保证,通过转矩传递装置10能够传递特别大的转矩。
图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200的俯视图。图5示出该转矩传递装置200的刚性关于转速n变化的图表。
转矩传递装置200被示出在类似于图1示出的操纵位置的第一操纵位置中。转矩传递装置200基本上与图1和2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相同地构造。不同之处在于,附加地设置有另一耦合器件201,该耦合器件连接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该另一耦合器件201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件20和/或输出件25中的保持器205。在该保持器205中布置有该另一耦合器件201的弹簧储能器210。该弹簧储能器210在该实施方式中实施成弓形弹簧。当然也可考虑,另外的弹簧储能器、尤其直线构造的螺旋弹簧布置在保持器205中。保持器205的构型也可为不同的。在该实施方式中,保持器205在周向上延伸。当然也可考虑,保持器205直线构造。在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耦合器件75在周向上比在图1和2中更短地构造。当然也可考虑,该耦合器件与图1和2相同地构造。
弹簧储能器210使输入件20与输出件25耦合。如果通过输入件20将转矩导入到转矩传递装置10中,则输入件20相对输出件25扭转。附加于如在图1和2中说明的转矩传递,转矩M的一部分被传递到弹簧储能器210上,其方式为使该弹簧储能器210在周向上被压缩。通过该压缩,弹簧储能器210在弹簧储能器210的与输入件20相对置的纵向端部上压在输出件25上并且将转矩M的一部分从输入件20传递到输出件25上。当然也可在机动车的拖动运行(Schleppbetrieb)中将转矩从输出件25传递到输入件20。借助弹簧储能器210也提供第三回位力FR3,以将耦合件55导回到中性位置中。通过该另一耦合器件201能够使波动的转矩M进一步减振,因此提供一种减振特别好的转矩传递装置200。
通过耦合元件50的构型可提供转矩传递装置200的依照第一特征曲线215的运行特性。另一耦合器件201具有独立的、能与耦合元件50无关地设置的根据第二特征曲线220的运行特性。通过耦合元件50与另一耦合器件201的耦合能够将这两个特征曲线合并成一总的特征曲线225,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另一耦合器件201使耦合元件50的第一特征曲线215适配,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改进矩传递装置200的运行特性。
图6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300的立体剖面图。图7示出图6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300的立体剖面图的放大视图。图8示出图6和7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300的透视图。图9示出图6至8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300的俯视图。
转矩传递装置300具有布置在图6和7左侧的摩擦片支架305。该摩擦片支架用于固定摩擦离合器(未示出)的摩擦片。摩擦片支架305布置在输入件20的左侧上。输入件20在该实施方式中圆盘形构造。输入件20包括第一输入盘310和第二输入盘315。第一输入盘310在轴向上与第二输入盘315间隔开地布置并且通过间隔栓与第二输入盘315耦合。耦合元件50布置在这两个输入盘310、315之间。输出件25也布置在这两个输入盘310、315之间。输出件25在此相对耦合元件50径向内置地布置。输出件25与构造为另一耦合元件的弹簧减振器321耦合。该弹簧减振器321包括转矩锁合地与输出件25连接的盘件325。该盘件325和输出件25构成弹簧减振器321的保持器330,在该保持器中布置有弹簧减振器321的弹簧储能器335。盘件325具有第一止挡部340,为该第一止挡部配属弹簧储能器335的第一纵向端部345。相对该第一纵向端部345,在弹簧储能器335的第二纵向端部350上设置有弹簧减振器321的毂法兰355,该毂法兰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盘件325和输出件25之间。该毂法兰355在相对于盘件325的径向内侧具有轴接收部360,变速器输入轴361可被插入到该轴接收部中。该轴接收部360在此设计用于,构造与变速器输入轴361的轴-毂连接。
耦合元件50类似于图1至5示出的耦合元件50地构造。耦合元件50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三个耦合件55,它们环段形地构造并且在周侧上相对于输出件25径向外侧地布置。在周向方向上,耦合件55分别与耦合器件75连接。导向器件81与数量改变的耦合件55匹配。槽口85、95、100、115如在图1至3中示出的那样构造并且与滚动元件125、130一起限定滚动元件125、130在槽口轮廓90、105、110、120上滚动的导向轨迹140、145。在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的转矩减振的工作原理与图1和2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相应。邻接在输出件25上的弹簧减振器321能够进一步地实现,进一步地使由输出件25导出的波动的转矩M减振,使得能够给衔接在转矩传递装置300上的变速器提供特别均匀运转的转矩。
转矩M在此从输出件25被导入到盘件325中。输出件25在此通过另外的间隔栓(未示出)与盘件325耦合。输出件25或者说盘件325在弹簧储能器335的第一纵向端部345的端侧上压紧并且因此将来自于输出件25的转矩导入到弹簧储能器335中。该弹簧储能器335通过这种方式被压缩。弹簧储能器335通过作用在该弹簧储能器335上的离心力被径向向外地压到保持器330上。该压缩的弹簧储能器335通过弹簧储能器335的第二纵向端部350止挡在毂法兰355上而将导入到其中的转矩输出到该毂法兰上。在此,通过弹簧储能器335周侧的摩擦,再次使在弹簧减振器321中的转矩M的转矩峰值减少,使得能够在毂法兰355上提供特别均匀的转矩M。
给已在图1和2中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附加连接弹簧减振器321具有优点:能够提供特别紧凑的转矩传递装置300,因为能够将弹簧减振器321布置在已经由图1和2已知的转矩传递装置10的径向内侧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高效地利用安装空间并且同时能够在传递装置300的输出侧在轴接收部360上提供波动特别小的转矩。
图10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400的纵剖面。图11示出图8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400的俯视图。
转矩传递装置400类似于图1至3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地构造。转矩传递装置400具有输入件20,该输入件在径向上从内向外延伸。耦合元件50在该输入件20的两侧上具有第一耦合件405和第二耦合件410。所述耦合件405、410借助导向器件81沿着导向轨迹140、145被导向。第一耦合件405在此借助间隔栓415与第二耦合件410连接。所述耦合件405、410分别具有第二和第三槽口95、100。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和第三槽口95、100示例性地肾形构造。所述第二和第三槽口95、100在此径向向外地张开,而与之相反地第一和第四槽口径向向内地张开。
耦合元件50还具有另一导向器件430。该另一导向器件430包括导向套筒435、导向元件440和多个导向滚子445。导向元件440在此板条状地构造并且与输出件25连接。导向套筒435在此布置在耦合件405、410中。导向滚子445在此设置在导向元件440和导向套筒435之间。所述导向滚子445保证耦合件405、410的支承,以能够实施沿着导向元件440的在径向上从内向外的低摩擦运动。导向套筒435在此布置在第二槽口95和第三槽口100之间。该另一导向器件430还用于将导入到耦合件405、410的转矩M从这些耦合件405、410传递到输出件25中。因此,该另一导向元件430具有附加的转矩传递的功能任务。
如果通过输入件20转矩M被导入到转矩传递装置400中,则类似于在图1中说明的从输入件20到那里示出的耦合件55的转矩传递,实现从输入件20到耦合件405、410的进一步的转矩传递。由此,耦合件405、410也提供第一回位力FR1。如果转矩M或者相应对应的传递力从输入件20被导入到耦合件405、410中,则使耦合件405、410从中性位置径向向内地被移动到一操纵位置中。由于该径向偏移,离心力FF与由槽口95、100、85、115确定的导向轨迹140、145结合发挥如下的作用,该离心力FF通过导向轨迹140、145被部分地转化成第一回位力FR1,该第一回位力要使耦合件405、410又运动到中性位置中。第一回位力FR1作为相对于传递力的反作用力起作用,使得耦合件405、410相对于输入件20夹紧并且使得转矩M导入到所述耦合件405、410中。转矩M从所述耦合件405、410通过该另一导向器件430导出到输出件25中。通过借助耦合元件50的转矩传递,达到具有90°相位偏差的耦合件405、410的滞后,使得能够通过耦合件405、410和耦合器件74的质量尤其好地补偿在要传递的转矩M中的转矩波动。耦合元件50的构型和其沿导向轨迹140、145的导向构型使得转矩传递装置400成为离心力摆和扭振减振器的组合体。在此,导向轨迹140、145构成摆动轨迹。
图12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转矩传递装置500的纵剖图。图13示出图12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500沿在图10中示出的剖面A-A的剖面图。
转矩传递装置500基本上与图10和11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400相同地构造。不同之处在于,转矩传递装置500具有两件式构造的输入件20,该输入件在轴向方向上在两侧上对耦合件505在轴向方向上限界。这两个输入件20例如通过间隔栓510相互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保证,转矩M被传递到两个输入件20上。转矩传递装置500的工作原理和其它构造都与在图10和11中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400相同。
转矩传递装置500具有的优点是,能够通过构型耦合元件50相对于图10和11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400的实施方式使构件的总数量减少。由此总体上不但能够使转矩传递装置500的重量减少而且能提供成本有利的转矩传递装置500。
在图10至13中,耦合件405、410、505具有基本上T形的构型,在所述构型的中间布置有所述另一导向器件430。所述构型具有的优点是,能够为耦合件405、410、505提供特别大的质量。当然也可考虑将所述耦合件405、410、505以其他形式构造。也可考虑所述另一导向器件430以其他形式构造。
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转矩传递装置主要由离心力摆和扭振减振器的组合体构成。当然也可考虑,将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在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实施成双质量飞轮、转矩变换器或者扭振减振器或者应用在离合器装置中,优选在湿式离合器、例如起动离合器或双离合器中。
也可考虑,在输入件20和输出件25之间设置止挡部,尤其在引起第二回位力的耦合元件50上,尤其用于避免耦合件55、405、410的互相止挡。附加地或者替换地,也可在耦合器件75上设置止挡部,例如通过弹性元件或者通过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耦合器件75移动成块(aufBlockgehen)。也可考虑,构造成螺旋弹簧的耦合器件75附加地具有内部弹簧。也可考虑的是,设置自由行程,在越过该自由行程时实现一个或者两个耦合器件75的加载。
图14示出图3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扩展构造的透视图。该扩展构造基本上与图3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相应。另外,为能够提供关于周向而言特别陡峭地构造的导向轨迹140、145,附加地在滚动元件125、130上或者说在槽口轮廓90、105、110、120上设置第一齿部550、555,其中,滚动元件125、130的第二齿部560分别配合到槽口轮廓90、105、110、120的相应齿部550、555中。通过这种方式,即使滚滑条件不再被满足,也能够保证滚动元件125、130在槽口轮廓90、105、110、120上的滚动。由此,导向轨迹140、145能关于周向而言特别陡峭地径向向内地导向。
图15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系统600的示意图。该驱动系统600包括例如可构造成内燃机的驱动机605。该驱动机605与离合器610连接。该离合器610在此构造成液力耦合器,它具有液力变矩器615和分接离合器620。该离合器610与图6至7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300连接。该转矩传递装置300在右侧与从动法兰625连接。
转矩传递装置300具有输入件20,如在图6至9中解释过的那样,该输入件与离合器610连接。为此,输入件20不但具有到分接离合器620的连接,而且具有到液力变矩器615的从动侧的连接。输入件20在此通过导向器件81与耦合件55连接。该导向器件81在此起杠杆系统的作用,借助该导向器件,转矩M被传递到耦合件55上。
耦合器件75在图15中是弹簧元件并且布置在这两个耦合件55之间。在图6至9中衔接在输出件上的弹簧减振器321在图15中示出为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布置在输入件20和毂法兰355之间。
驱动机605提供转矩M,该转矩在闭合状态中经过离合器610提供给转矩传递装置300。转矩传递装置300将该转矩进一步传导到从动法兰625上,以驱动安装有驱动系600的车辆。
图16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系统700的另一示意图。该驱动系统700类似于图12示出的驱动系统600地构造。但不同之处在于,已在图1至3中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10来替代图15示出的转矩传递装置300,用于将转矩M从离合器610传递到从动法兰625上。该转矩传递装置的工作原理已经在图1至3中被解释过。转矩传递装置10在此将来自与离合器610的转矩传递到从动法兰625上。
要指出的是,当然也可在驱动系600、700中设置其它部件,以在驱动机605和动法兰625之间传递转矩M。因此例如可考虑,离合器610构造成湿式离合器。也可考虑,例如离合器610设置双离合器。可将例如换挡变速器,或者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自动换挡机构衔接在从动法兰625上。
要指出的是,在图1至16中示出的导向器件81是示例性的。尤其可考虑的是,导向器件81以其他方式构造,尤其具有另外的切口轮廓。也可考虑的是,例如取消第三和第四槽口100、115。也可考虑的是,将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在图1至16中示出的特征或者各种不同构型相互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0转矩传递装置
15转动轴线
20输入件
25输出件
30第一接收部
35第二接收部
36变速器输入轴
40第一操纵臂
45第二操纵臂
50耦合元件
55耦合件
60端面
65弹簧接收部
70固定销
75耦合器件
80卡紧连接
81导向器件
85第一槽口
90第一槽口轮廓
95第二槽口
100第三槽口
105第二槽口轮廓
110第三槽口轮廓
115第四槽口
120第四槽口轮廓
125第一滚动元件
130第二滚动元件
140第一导向轨迹
145第二导向轨迹
200转矩传递装置
201另一耦合器件
205保持器
210弹簧储能器
215第一特征曲线
220第二特征曲线
225总特征曲线
300转矩传递装置
305摩擦片支架
310第一输入盘
315第二输入盘
320间隔栓
321弹簧减振器
325盘件
330保持器
335弹簧储能器
340止挡部
345第一纵向端部
350第二纵向端部
355毂法兰
360轴接收部
361变速器输入轴
400转矩传递装置
405第一耦合件
410第二耦合件
415间隔栓
420间隔栓
430导向器件
435导向套筒
440导向元件
445导向滚子
500转矩传递装置
505耦合件
510间隔栓
550第一齿部
555第一齿部
560第二齿部
600转矩传递装置
605驱动机
610离合器
615变矩器
620分接离合器
625从动法兰

Claims (14)

1.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能够围绕转动轴线(15)转动,
-具有输入件(20)、第一耦合元件(50)和输出件(25),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使所述输入件(20)与所述输出件(25)耦合并且限制所述输入件(20)相对于所述输出件(25)的扭转,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构造用于在所述输入件(20)和所述输出件(25)之间提供第一回位力(FR1),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回位力(FR1)由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15)的径向偏移引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具有中性位置和至少一个操纵位置,其中,该第一耦合元件(50)在所述操纵位置中相对于中性位置在径向上偏移地布置、尤其径向向内地偏移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位力(FR1)根据转速而改变,
-其中,优选地随着该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的转速升高,该第一回位力(FR1)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从第一操纵位置运动到中性位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构造用于,通过沿导向轨迹(140、145)的运动而引起所述第一回位力(FR1)、尤其沿该第一耦合元件(50)的摆动轨迹运动而引起所述第一回位力(FR1),
-其中,有利地,该第一耦合元件(50)构造用于,被作用到该第一耦合元件(50)上的离心力(FF)沿着导向轨迹(140、145)径向向外地拉,以便提供所述第一回位力(FR1)。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元件(50)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输入件(20)中的第一槽口(85)、至少一个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至少一个布置在该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中的第二和第三槽口(95、100)、至少一个布置在输出件(25)中的第四槽口(115)以及至少两个滚动元件(125、130),
-其中,第一滚动元件(125)穿过所述第一槽口(85)和所述第二槽口(95)延伸,
-其中,该第一滚动元件(125)在该第一槽口(85)和该第二槽口(95)上滚动,并且,使所述输入件(20)与所述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耦合,
-其中,第二滚动元件(130)穿过所述第三槽口(100)和所述第四槽口(115)延伸,
-其中,该第二滚动元件(130)在该第三槽口(100)和该第四槽口(115)上滚动,并且,使所述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与所述输出件(25)耦合,
-其中,所述槽口(85、95、100、110)通过所配属的滚动元件的滚动来确定所述耦合元件(50)的导向轨迹(140、14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中,所述第一回位力(FR1)能通过所述导向轨迹(140、145)的构型来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中,所述耦合元件(50)能相对于所述输入件(20)和/或所述输出件(25)受限地移位,尤其通过所述耦合元件(50)的第一和/或第二滚动元件(125、130)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85、95、100、110)具有相应的槽口轮廓(90、105、110、120),其中,所述第一槽口(85)的第一槽口轮廓(90)相对于所述第二槽口(95)的第二槽口轮廓(105)并且所述第三槽口(100)的第三槽口轮廓(110)相对于所述第四槽口(115)的第四槽口轮廓(120)这样地成型,使得所述输入件(20)相对于所述输出件(25)扭转时,所述耦合件(55;405、410;505)通过所述滚动元件(125、130)在相应配属的槽口轮廓上滚动而径向向内地被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元件(50)包括第二耦合件(55;405、410;505),其中,设置有第一耦合器件(75),其中,该第一耦合器件(75)连接所述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和该第二耦合件(55;405、410;505),其中,该第一耦合器件(75)构造用于,提供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回位力(FR1)的第二回位力(FR2)。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件(75)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元件、优选地弹簧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件(75)在周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耦合件(55;405、410;50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耦合器件(201、321),其中,该第二耦合器件(201、321)布置在所述输入件(20)和所述输出件(25)之间并且使该输入件(20)与该输出件(25)耦合用于在所述输入件(20)和所述输出件(25)之间传递转矩。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导向器件(81),其中,该导向器件(81)与所述输入件(20)或所述输出件(25)连接,其中,该导向器件(81)构造用于,在径向方向上导向所述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并且在所述输入件(20)或所述输出件(25)与所述耦合元件(50)之间提供转矩传递。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转矩传递装置(10;200;300;400;500;6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件(81)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元件(440)、至少一个导向滚子(445)和至少一个导向套筒(435),其中,所述导向滚子(445)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435)和所述导向元件(445)之间,其中,所述导向套筒(435)与至少所述第一耦合件(55;405、410;505)连接,其中,所述导向元件(445)与所述输入件(20)或所述输出件(25)连接,其中,所述导向元件(445)和所述导向套筒(435)有利地在径向方向上延伸。
CN201480035273.8A 2013-06-21 2014-06-05 转矩传递装置 Active CN105324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11843.0 2013-06-21
DE102013211843 2013-06-21
DE102013215826.2 2013-08-09
DE102013215826 2013-08-09
PCT/DE2014/200245 WO2014202072A1 (de) 2013-06-21 2014-06-05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4589A true CN105324589A (zh) 2016-02-10
CN105324589B CN105324589B (zh) 2017-06-09

Family

ID=5106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5273.8A Active CN105324589B (zh) 2013-06-21 2014-06-05 转矩传递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4589B (zh)
DE (2) DE112014002903A5 (zh)
WO (1) WO20142020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419A (zh) * 2016-12-01 2018-06-0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振装置
CN108700169A (zh) * 2016-03-16 2018-10-2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
CN111712650A (zh) * 2018-04-10 2020-09-2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振减振器
US11255408B2 (en) 2018-04-06 2022-0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lutch disk comprising a pendular rocking damper having only one direction of movement between the flange regions thereof, and friction clutc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5486A1 (en) * 2015-04-15 2016-10-20 Borgwarner Inc. Locking mechanism for dual mass flywheels
DE102018106274A1 (de) * 2018-03-19 2019-09-1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ilgereinrichtung sowie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8108049A1 (de) * 2018-04-05 2019-10-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Kupplungsscheibe mit Reibeinrichtung aufweisendem Pendelwippendämpfer; sowie Reibkupplung
DE102018107993A1 (de) * 2018-04-05 2019-10-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Kupplungsscheibe und Kupplung
DE102018108441A1 (de) * 2018-04-10 2019-10-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Kupplungsscheibe und Kupplung
DE102018108414A1 (de) * 2018-04-10 2019-10-1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reh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19115752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iemenscheibenentkoppler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für einen Riementrieb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DE102019115759A1 (de) * 2019-06-11 2020-12-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mit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DE102020105252A1 (de) 2020-02-28 2021-09-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sionsschwingungsdämpfer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DE102020127456B4 (de) * 2020-08-14 2022-05-2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endelwippendämpfer mit Überlastschutz sowie Hybridantriebsstrang
DE102021112758B3 (de) * 2021-05-18 2022-08-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endelwippendämpfer mit radial innenliegenden Anschlägen
WO2023134807A1 (de) * 2022-01-12 2023-07-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Pendelwippendämpfer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1526A1 (de) * 1995-08-31 1997-03-06 Valeo Dämpfungsschwungrad,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948782A (zh) * 2005-10-13 2007-04-1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DE102009032340A1 (de) * 2008-07-28 2010-02-0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Schwingungstilger
CN102792057A (zh) * 2010-03-11 2012-11-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792056A (zh) * 2010-03-11 2012-11-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阻尼器单元和具有所述类型的阻尼器单元的动力传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2560C2 (de) * 1977-09-22 1983-09-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8000 München Drehschwingungstilg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1526A1 (de) * 1995-08-31 1997-03-06 Valeo Dämpfungsschwungrad,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948782A (zh) * 2005-10-13 2007-04-1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DE102009032340A1 (de) * 2008-07-28 2010-02-0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Schwingungstilger
CN102792057A (zh) * 2010-03-11 2012-11-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792056A (zh) * 2010-03-11 2012-11-21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阻尼器单元和具有所述类型的阻尼器单元的动力传动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169A (zh) * 2016-03-16 2018-10-23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
CN108131419A (zh) * 2016-12-01 2018-06-0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振装置
CN108131419B (zh) * 2016-12-01 2022-03-2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减振装置
US11255408B2 (en) 2018-04-06 2022-02-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lutch disk comprising a pendular rocking damper having only one direction of movement between the flange regions thereof, and friction clutch
CN111712650A (zh) * 2018-04-10 2020-09-25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扭振减振器
US11940018B2 (en) 2018-04-10 2024-03-2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2903A5 (de) 2016-03-10
DE102014210685A1 (de) 2014-12-24
WO2014202072A1 (de) 2014-12-24
CN105324589B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4589A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7923479B (zh) 具有离心力摆的离合器盘
CN103038546B (zh) 起步装置
CN102575755B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3380312B (zh) 离心力摆装置及使用该离心力摆装置的扭转振动减振器
US9752666B2 (en) Torque converter
JP2016514817A (ja) 遠心振り子
CN105257755B (zh) 用于机动车辆扭矩传递装置的减震器
CN107110235A (zh) 用于机动车的混动模块
CN103124866A (zh) 减震装置
CN104508320B (zh) 具有扭转减振器和振动缓冲器的起动元件
JP2009515113A (ja) 4気筒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パワートレーン
JP2009515115A (ja) 8気筒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パワートレーン
EP2992230A1 (en) Improved elastic bushing
CN101495769A (zh) 多级扭转联轴器
CN102174949B (zh) 轴系扭振减振器
CN104948603A (zh) 多级减振大阻尼汽车离合器从动盘
CN101476601A (zh) 离合器盘
CN109790877A (zh) 离合器盘、摩擦离合器装置和传动系
CN101641531B (zh) 扭转振动减振器
CN102209859B (zh) 用于车辆传动系的扭振减振器
JP2009515119A (ja) 3気筒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パワートレーン
JP2009515118A (ja) 5気筒エンジンを備える自動車パワートレーン
CN103591173A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CN102758899A (zh) 液力联接装置,特别是液力变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