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2695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2695A
CN105322695A CN201510463299.9A CN201510463299A CN105322695A CN 105322695 A CN105322695 A CN 105322695A CN 201510463299 A CN201510463299 A CN 201510463299A CN 105322695 A CN105322695 A CN 105322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motor
conductor
motor chassis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32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2695B (zh
Inventor
田中宏忠
小谷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22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2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26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包括覆盖定子的树脂制的马达机壳、引线等导体以及保持导体的导体保持部。导体保持部具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的一部分从马达机壳向外部露出,第一保持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比马达机壳的外表面靠内部侧的位置。第二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保持部靠马达机壳的内部侧的位置。并且,第二保持部为热塑性树脂,并且第二保持部熔接于导体、第一保持部以及马达机壳中的至少一个。由此,第二保持部与同第二保持部接触的部件之间的间隙被封闭。因此,能够抑制水滴从导体保持部与马达机壳的边界或者导体保持部与导体的边界进入马达的内部。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有在内部埋入有定子的树脂制的机壳,并在该机壳的内侧配置有转子的所谓的模制马达。模制马达的定子防水性、马达驱动时的防振性和防音性优异。例如在日本公开第1984-70163号公报和日本公开第2009-112067号公报中记载了以往的模制马达。
日本公开第1984-70163号公报的模制马达的引线与卷绕于定子铁芯的绕组连接。引线安装于出口衬套。包括出口衬套安装部的绕组被热固性树脂成型固化(参照权利要求、图7等)。另一方面,日本公开第2009-112067号公报的模制马达通过模制树脂来模制成型定子而形成框架。用于将引线从框架向外部引出的衬套与框架一体成型(参照权利要求1、图1等)。
在日本公开第1984-70163号公报的结构中,存在如下担忧:水滴从出口衬套与模制树脂的边界的微小间隙以及出口衬套与引线的边界的微小间隙进入模制树脂的内部。若进入的水滴到达模制树脂的内部的绕组或基板,则可能成为马达发生故障的原因。为了防止这样的水滴的进入,在日本公开第2009-112067号公报中,通过使用弹性体作为套管来消除衬套周围的间隙。然而,在日本公开第2009-112067号公报的结构中,必须通过模制树脂按压衬套。因此,在模制树脂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或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充分的按压力,可能在衬套的周围产生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模制马达中,通过与日本公开第2009-112067号公报不同的方法,封闭保持导体的部件与模制树脂的边界的间隙或者封闭保持导体的部件与导体的边界的间隙。并且,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水滴进入马达的内部的结构。
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为一种马达,其包括:定子;转子;树脂制的马达机壳;导体;以及导体保持部,所述定子包围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的周围,所述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所述马达机壳覆盖所述定子,所述导体与被所述马达机壳覆盖的零件电连接,并且所述导体朝向所述马达机壳的外部延伸,所述导体保持部保持所述导体,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保持部具有: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部分从所述马达机壳向外部露出,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比所述马达机壳的外表面靠内部侧的位置,所述第二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保持部靠所述马达机壳的内部侧的位置,所述第二保持部为热塑性树脂,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导体、所述第一保持部以及所述马达机壳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构成所述第一保持部的材料的熔点比所述马达机壳成型时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高,构成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材料的熔点比所述马达机壳成型时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低。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在比所述第一保持部靠所述马达机壳的内部侧的位置熔接于所述导体以及所述马达机壳双方。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互相接触,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第一保持部。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互相接触的至少两个外侧零件,所述第二保持部被所述两个外侧零件夹持,并且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两个外侧零件都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一保持部突出并且沿所述第一保持部的表面扩展。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被所述两个外侧零件夹持的长方体部,所述长方体部的除了与所述两个外侧零件接触的两个面以外的至少两个面从所述第一保持部露出并与所述马达机壳接触。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互相接触的至少两个内侧零件,在所述两个内侧零件中的至少一个内侧零件设置有槽,所述导体被夹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内侧零件的所述槽与另一个内侧零件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一个内侧零件具有多个所述槽,多个所述导体分别配置于多个所述槽中。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为覆盖所述导体的筒状的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体包括导线以及与所述导线连接的金属端子,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供所述金属端子穿过的端子用孔,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金属端子。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缺口或者贯通孔,所述第二保持部在所述缺口或者所述贯通孔处熔接于所述导线。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持部在表面具有凸部或者凹部,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从所述马达机壳露出。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保持部在表面具有凸部或者凹部,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被所述马达机壳覆盖。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马达还具有配置于所述马达机壳内的电路板或者配线板,所述第二保持部还具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或者所述配线板的脚部。
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发明,通过第二保持部熔接于周围的部件,来封闭第二保持部与同第二保持部接触的部件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水滴从导体保持部与马达机壳的边界或者导体保持部与导体的边界进入马达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体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体保持部以及引线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体保持部以及引线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体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作“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定子以电路板侧为上侧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不意图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马达在制造时和使用时的朝向。
<1.第一实施方式>
<1-1.马达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的纵剖视图。该马达1为定子21埋入树脂制的马达机壳23的内部的所谓的模制马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用于空调等家电产品。但是,本发明的马达也可用于除家电产品以外的用途。例如,本发明的马达也可装设于汽车和火车等运输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设备、工具、工业用大型设备等来产生各种驱动力。
如图1所示,马达1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固定于家电产品的框体。旋转部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定子21、电路板22、马达机壳23、导体保持部24、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
定子21为与驱动电流相应地产生磁通的电枢。定子21具有定子铁芯211、绝缘件212以及多个线圈213。定子铁芯211由沿轴向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定子铁芯211具有:包围中心轴线9的周围的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以及从铁芯背部4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42。铁芯背部41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配置。多个齿42在周向上等间隔排列。
绝缘件212安装于定子铁芯211。使用为绝缘体的树脂作为绝缘件212的材料。绝缘件212具有覆盖齿42的轴向两端面以及周向两面的齿绝缘部51。线圈213由卷绕于齿绝缘部51的导线构成。并且,绝缘件212具有在线圈213的径向内侧以及线圈213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延伸的沿部52。通过这些沿部52抑制线圈213卷绕溃散。
电路板22位于定子21的上侧,且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配置。电路板22例如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绝缘件212的沿部52的上端部。在电路板22设置有用于向线圈213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构成线圈213的导线的端部与电路板22上的电路电连接。从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通过电路板22流向线圈213。
马达机壳23为保持定子21、电路板22以及后述导体保持部24的树脂制的部件。例如使用热固性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马达机壳23的材料。通过将树脂注入容纳有定子21、电路板22以及导体保持部24的模具内的空腔并使树脂固化而获得马达机壳23。也就是说,马达机壳23为将定子21、电路板22以及导体保持部24作为嵌件的树脂成型品。因此,定子21、电路板22以及导体保持部24至少局部被马达机壳23覆盖。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机壳23具有圆筒部231以及顶板部232。圆筒部231沿轴向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定子21被构成圆筒部231的树脂覆盖。但是,定子21的包括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的一部分也可从圆筒部231露出。并且,在圆筒部231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后述转子32。顶板部232在比定子铁芯211以及转子32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扩展。在顶板部232的下表面的中央设置有凹状的轴承容纳部233。上轴承部26以及后述轴31的上端部配置在轴承容纳部233内。
导体保持部24在马达机壳23的外表面附近保持多根引线27。在多根引线27中,例如包括向线圈213或者电路板22提供驱动电压的电力线、用于获取基准电压的接地线以及与电路板22上的电子元件连接的信号线。但是,在多根引线27中也可包括用于其他目的的引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引线27的一个端部与被马达机壳23覆盖的电路板22上的配线图案连接。并且,引线27穿过导体保持部24向马达机壳23的外部延伸,并与设置于马达1的外部的电源装置等连接。另外,关于导体保持部24的详细结构将在后文叙述。
下轴承部25在比转子32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轴承部26在比转子32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使用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具有多个球体的球轴承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下轴承部25的外圈通过金属制的下罩部件251固定于马达机壳23的圆筒部231的下端。上轴承部26的外圈通过金属制的上罩部件261固定于马达机壳23的顶板部232。并且,下轴承部25的内圈以及上轴承部26的内圈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但是,也可使用滑动轴承和流体轴承等其他方式的轴承代替球轴承。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和转子32。
轴31为沿中心轴线9配置的圆柱状的部件。轴31被下轴承部25以及上轴承部26支承并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轴31的下端部比下轴承部25朝向下侧突出。在轴31的下端部例如安装有空调用的风扇。但是轴31也可借助齿轮等动力传递机构与除风扇以外的驱动部连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31朝向马达机壳23的下方突出,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轴31也可朝向马达机壳23的上方突出,轴31的上端部与驱动部连接。并且,轴31也可从马达机壳23朝向上下突出,轴31的上端部以及轴31的下端部双方分别与驱动部连接。
转子32固定于轴31,并与轴31一同旋转。转子32具有筒状的转子铁芯321和多个磁铁322。转子铁芯321由沿轴向层叠电磁钢板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轴31被压入到设置于转子铁芯321的中央的贯通孔323中。多个磁铁322配置于转子铁芯321的外周面。各磁铁322的径向外侧的面为与齿42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径向上对置的磁极面。多个磁铁322以N极的磁极面与S极的磁极面交替排列的方式在周向上等间隔排列。
另外,也可使用单一的圆环状的磁铁代替多个磁铁322。在使用圆环状的磁铁的情况下,只要在磁铁的外周面沿周向交替地磁化出N极与S极即可。或者,磁铁也可埋入转子铁芯的内部。或者,也可利用混合了磁性体粉末的树脂来成型转子,并将该转子固定于轴31。
在马达1驱动时,从外部电源通过引线27以及电路板22向线圈213提供驱动电压。如此一来,在定子铁芯211的多个齿42产生磁通。并且,通过齿42与磁铁322之间的磁通的作用产生周向的转矩。其结果是,旋转部3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磁铁的转子,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使用不具有磁铁的转子。例如,在感应马达和步进马达等中,也可为通过来自定子的磁作用使不具有磁铁的转子旋转的结构。
<1-2.关于导体保持部的结构>
接下来,更加详细地说明导体保持部24的结构。图2是导体保持部24的立体图。图3是马达1的导体保持部24附近的局部纵剖视图。图4是导体保持部24以及引线27的分解剖视图。如图2至图4所示,导体保持部24具有第一保持部241和第二保持部242。
第一保持部241由上下配置的一对外侧零件61、62形成。使用比后述内侧零件71、72耐热性高的树脂作为外侧零件61、62的材料。具体地说,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尼龙66树脂作为外侧零件61、62的材料。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部241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但是第一保持部241的外形也可为其他形状。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保持部241具有:比马达机壳23的外表面朝向外部侧露出的部分;以及位于比马达机壳23的外表面靠内部侧的位置的部分。
如图4所示,在上侧的外侧零件6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611;以及用于配置后述内侧零件71的上凹部612。上凹部612位于比多个槽61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在下侧的外侧零件62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621;以及用于配置后述内侧零件72的下凹部622。下凹部622位于比多个槽621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第二保持部242由上下配置的一对内侧零件71、72形成。第二保持部2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第一保持部241靠马达机壳23的内部侧的位置。使用在常温下为固体但是会因马达机壳23成型时的热而熔化的热塑性树脂作为内侧零件71、72的材料。具体地说,能够使用烯烃类粘接树脂或聚酯类热熔胶粘接剂作为内侧零件71、72的材料。如图4所示,在上侧的内侧零件71的下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711。并且,在下侧的内侧零件72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槽721。
在组装导体保持部24时,首先,组合一对内侧零件71、72,形成第二保持部242。此时,在上下两侧的槽711、721之间夹持引线27,并且上侧的内侧零件71的下端面与下侧的内侧零件72的上端面互相接触。然后,组合一对外侧零件61、62,形成第一保持部241。此时,在上下两侧的槽611、621之间夹持引线27,并且在上凹部612与下凹部622之间夹持第二保持部242。并且,上侧的外侧零件61的下端面与下侧的外侧零件62的上端面互相接触。由此,获得一体化的导体保持部24,成为在该导体保持部24保持引线27的状态。
但是,第一保持部241也可只在两个外侧零件61、62中的任意一个具有引线27保持用的槽。并且,第二保持部242也可只在两个内侧零件71、72中的任意一个具有引线27保持用的槽。
在马达机壳23成型时,将在上述步骤中组装的导体保持部24、定子21以及电路板22配置于模具的内部。然后,将流动状态的树脂注入该模具内的空腔中。然后,通过使树脂在模具的内部固化,获得马达机壳23。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零件62的周向的两端面设置有一对凸部623。凸部623比马达机壳23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露出。在马达机壳23成型时,这些凸部623固定于模具。由此,导体保持部24相对于模具的位置被固定,能够防止因树脂压力导致的导体保持部24移动。另外,凸部623也可设置于第一保持部241的其他位置。并且,也可设置凹部代替凸部623。
注入模具的内部的树脂的温度通常为90℃至13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内侧零件71、72的材料的熔点比该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低。因此,在将树脂注入模具的内部时,内侧零件71、72因从树脂传导来的热而熔化。其结果是,内侧零件71、72熔接于周围的部件。具体地说,内侧零件71、72熔接于与内侧零件71、72接触的外侧零件61、62、引线27以及马达机壳23。并且,内侧零件71、72彼此也互相熔接。
如此一来,若将第二保持部242熔接于周围的部件,则第二保持部242与同第二保持部242接触的部件之间的间隙被封闭。因此,即使水滴从第一保持部241与马达机壳23的边界或者第一保持部241与引线27的边界进入马达机壳23内,也能够在第二保持部242阻挡这些水滴。因此,能够抑制水滴进入比第二保持部242靠马达机壳23的内部侧的位置。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马达机壳23成型时的热使内侧零件71、72熔化。因此,除了马达机壳23的成型工序不必另外实施加热内侧零件71、72的工序。因此,能够不增加工序数而进行内侧零件71、72的熔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一对外侧零件61、62的材料的熔点比上述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高。因此,即使在马达机壳23成型时将树脂注入模具的内部,外侧零件61、62也不会因来自该树脂的热而熔化。因此,能够在抑制第一保持部241变形的同时使第二保持部242熔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零件71、72与外侧零件61、62、引线27以及马达机壳23均熔接。因此,能够大致完全地阻止水滴进入比第二保持部242靠内部侧的位置。然而,内侧零件71、72也可不必与外侧零件61、62、引线27以及马达机壳23均熔接。只要内侧零件71、72与外侧零件61、62、引线27以及马达机壳23中的至少一个熔接,便能够获得在该熔接部局部地防止水滴进入的效果。
但是,优选内侧零件71、72在比第一保持部241靠马达机壳23的内部侧的位置熔接于引线27以及马达机壳23双方。如此一来,即使水进入到第一保持部241,也能够封闭水滴自第一保持部241进入内部侧的路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的进入。
并且,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部242具有:被两个外侧零件61、62夹持的长方体部73;以及位于比外侧零件61、6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突出部74。突出部74从长方体部73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沿第一保持部241的表面上下扩展。若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则第二保持部242与第一保持部241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保持部242与马达机壳23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通过迷宫效应以及熔接面积的增加,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进入。
并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方体部73的周向的两端面从第一保持部241露出。这些露出的面与马达机壳23接触,并且熔接于马达机壳23。若像这样使长方体部73的与外侧零件61、62接触的两个面以外的至少两个面从第一保持部241露出,则第二保持部242与马达机壳23的熔接面积增加。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的进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上侧的内侧零件71的多个槽711与设置于下侧的内侧零件72的多个槽721之间配置多根引线27。并且,引线27的外周面与构成各槽711、721的曲面面接触。如此一来,第二保持部242与引线27的熔接面积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沿引线27进入内部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引线27由连为一体的内侧零件71、72保持。如此一来,能够抑制第二保持部242的零件个数,并且组装第二保持部242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若零件个数减少,则零件间的间隙也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进入。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只有导体保持部24A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只说明导体保持部24A的结构,省略对其他部分的重复说明。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体保持部24A以及引线27A的立体图。在图5的例子中,三根引线27A被导体保持部24A保持。本实施方式的导体保持部24A具有:第一保持部241A;以及与引线27A的数量相同的三个第二保持部242A。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部242A的形状为圆筒状。三根引线27A通过分别插入第二保持部242A内而被第二保持部242A保持。也就是说,第二保持部242A覆盖各引线27A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第一保持部241由上下配置的一对外侧零件61A、62A形成。三根引线27A以及三个第二保持部242A被夹持着保持在上侧的外侧零件61A与下侧的外侧零件62A之间。
如此一来,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保持部242A不是通过从上下夹持引线27A来保持引线27A,而是通过覆盖引线27A来保持引线27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部242A为个数与引线27A的个数相应的彼此分体的部件。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只要将第二保持部242A熔接于周围的部件,便也能够封闭第二保持部242A与同第二保持部242A接触的部件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水滴从导体保持部24A与马达机壳23A的边界或者导体保持部24A与引线27A的边界进入马达的内部。
另外,被导体保持部24A保持的引线27A以及第二保持部242A的数量也可分别为一至两个,还可分别为四个以上。
<3.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1B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B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1细节部分不同,但是基本结构类似。因此,以下以导体保持部24B及其周边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对其他部分的重复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B中,在马达机壳23B的外部配置有电路板22B。电路板22B在比定子21B靠上侧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轴线9B大致垂直地配置。如图6中放大表示的那样,在电路板22B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器221B。连接器221B具有与电路板22B上的配线图案电连接的金属端子。
在连接器221B连接有导体保持部24B。导体保持部24B具有:被马达机壳23B覆盖的部分;以及从马达机壳23B朝向上方突出的部分。从线圈213B引出的导线81B的端部在马达机壳23B内被导体保持部24B保持。并且,若将导体保持部24B的从马达机壳23B突出的部分连接于连接器221B,则连接器221B内的金属端子与导体保持部24B内的金属端子互相接触。其结果是,电路板22B上的配线图案与线圈213B电连接。
图7是导体保持部24B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导体保持部24B具有:第一保持部241B;以及位于比第一保持部241B靠下侧的位置的第二保持部242B。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第二保持部242B的材料,该热塑性树脂在常温下为固体,但是会因马达机壳23B成型时的热而熔化。使用比第二保持部242B耐热性高的树脂作为第一保持部241B的材料。
在该导体保持部24B保持有作为导体的从线圈213B引出的四根导线81B的端部和四个金属端子82B。在第一保持部241B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四个端子用孔63B。四个金属端子82B穿过这些端子用孔63B上下延伸。金属端子82B的下端部在导体保持部24B的内部与第二保持部242B接触。另一方面,在第二保持部242B的侧面设置有四个缺口75B。四根导线81B穿过这些缺口75B插入导体保持部24B内。并且,在导体保持部24B的内部,四个金属端子82B分别与四根导线81B连接。
在马达机壳23B成型时,第二保持部242B因注入模具内的树脂的热而熔化。如此一来,第二保持部242B分别在四个缺口75B处熔接于导线81B。并且,在导体保持部24B的内部,第二保持部242B熔接于四个金属端子82B。由此,利用树脂封闭金属端子82B以及导线81B周围的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水滴沿着金属端子82B以及导线81B进入马达机壳23B的内部。
并且,第二保持部242B也熔接于第一保持部241B以及马达机壳23B。由此,由于水滴的进入路径进一步减少,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进入马达机壳23B的内部。
另外,也可在第二保持部242B设置贯通孔而代替缺口75B,并且使导线81B穿过该贯通孔。并且,被导体保持部24B保持的导线81B以及金属端子82B的数量也可分别为一至三个,还可分别为五个以上。
<4.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图8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1C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8的例子中,在第一保持部241C的外表面设置有凹部64C。凹部64C被构成马达机壳23C的树脂覆盖。在马达机壳23C成型时,流动状态的树脂也填充于凹部64C内。因此,若凹部64C内的树脂固化,则通过该树脂与第一保持部241C卡合防止第一保持部241C从马达机壳23C脱落。
另外,也可在第一保持部241C的外表面设置凸部而代替凹部64C,并且使该凸部被马达机壳23C覆盖。
图9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1D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9的例子中,在第二保持部242D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脚部76D。脚部76D向电路板22D侧延伸,脚部76D的末端部固定于电路板22D。如此一来,在马达机壳23D成型时,能够将处于互相固定的状态的电路板22D与导体保持部24D配置于模具内。并且,在马达机壳23D成型时,脚部76D因注入模具内的树脂的热而熔化。其结果是,脚部76D熔接于马达机壳23D。因此,能够抑制水滴沿着脚部76D进入电路板22D。
图10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1E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10的例子中,第二保持部242E整体配置于比第一保持部241E靠马达机壳23E的内部侧的位置。即使是这样的结构,只要将第二保持部242E熔接于引线27E以及马达机壳23E,便能够抑制水滴进入比第二保持部242E靠内部侧的位置。
另外,在图10的例子中,第一保持部241E与第二保持部242E的端面彼此接触。因此,第二保持部242E也熔接于第一保持部241E。并且,只要以互相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一保持部241E与第二保持部242E,便能够将导体保持部24E作为整体而紧凑地配置。但是,第一保持部241E与第二保持部242E也可隔着间隔配置。
图11是其他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1F的局部纵剖视图。在图11的例子中,在马达机壳23F的外周面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突起234F。并且,第一保持部241F固定于该环状突起234F。在第一保持部241F与环状突起234F的边界附近,第一保持部241F的表面与环状突起234F的表面形成没有台阶的连续的环状面。并且,在图11的例子中,在该环状面卷绕有防水带83F。如此一来,能够防止水滴自身从第一保持部241F与马达机壳23F的边界进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滴进入马达机壳23F的内部。
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引线与形成有电路的电路板连接。然而,本发明的马达也可具有未形成电路的配线板而代替电路板。并且,也可在该配线板连接有引线和连接器。
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由两个外侧零件构成。然而,构成第一保持部的外侧零件的数量也可为三个以上。并且,一部分的外侧零件也可彼此互相连接。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部由两个内侧零件构成。然而,构成第二保持部的内侧零件的数量也可为三个以上。并且,一部分的内侧零件也可彼此相互连接。
并且,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马达机壳成型时的热使第二保持部熔化。但是,加热第二保持部的方法也可不必一定为马达机壳成型时的热。例如,也可在马达机壳成型后,通过从马达外部向导体保持部吹热风,或者通过将马达配置于加热室内,使第二保持部熔化。
并且,各部件细节部分的形状也可与本申请各图所示的形状不同。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组合。

Claims (15)

1.一种马达,其包括:
定子;
转子;
树脂制的马达机壳;
导体;以及
导体保持部,
所述定子包围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的周围,
所述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
所述马达机壳覆盖所述定子,
所述导体与被所述马达机壳覆盖的零件电连接,并且所述导体朝向所述马达机壳的外部延伸,
所述导体保持部保持所述导体,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保持部具有:
第一保持部;以及
第二保持部,
所述第一保持部的一部分从所述马达机壳向外部露出,所述第一保持部的另一部分位于比所述马达机壳的外表面靠内部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保持部靠所述马达机壳的内部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保持部为热塑性树脂,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导体、所述第一保持部以及所述马达机壳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一保持部的材料的熔点比所述马达机壳成型时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高,
构成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材料的熔点比所述马达机壳成型时的流动状态的树脂的温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在比所述第一保持部靠所述马达机壳的内部侧的位置熔接于所述导体以及所述马达机壳双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保持部互相接触,
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第一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互相接触的至少两个外侧零件,
所述第二保持部被所述两个外侧零件夹持,并且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两个外侧零件都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一保持部突出并且沿所述第一保持部的表面扩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被所述两个外侧零件夹持的长方体部,
所述长方体部的除了与所述两个外侧零件接触的两个面以外的至少两个面从所述第一保持部露出并与所述马达机壳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互相接触的至少两个内侧零件,
在所述两个内侧零件中的至少一个内侧零件设置有槽,
所述导体被夹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内侧零件的所述槽与另一个内侧零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内侧零件具有多个所述槽,
多个所述导体分别配置于多个所述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为覆盖所述导体的筒状的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包括导线以及与所述导线连接的金属端子,
所述第一保持部具有供所述金属端子穿过的端子用孔,
所述第二保持部熔接于所述金属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具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缺口或者贯通孔,
所述第二保持部在所述缺口或者所述贯通孔处熔接于所述导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在表面具有凸部或者凹部,
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从所述马达机壳露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部在表面具有凸部或者凹部,
所述凸部或者所述凹部被所述马达机壳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具有配置于所述马达机壳内的电路板或者配线板,
所述第二保持部还具有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或者所述配线板的脚部。
CN201510463299.9A 2014-08-05 2015-07-31 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22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9246 2014-08-05
JP2014159246A JP6381347B2 (ja) 2014-08-05 2014-08-05 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2695A true CN105322695A (zh) 2016-02-10
CN105322695B CN105322695B (zh) 2019-04-23

Family

ID=5459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886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10035U (zh) 2014-08-05 2015-07-31 马达
CN20151046329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22695B (zh) 2014-08-05 2015-07-31 马达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886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10035U (zh) 2014-08-05 2015-07-31 马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81347B2 (zh)
KR (1) KR20160016537A (zh)
CN (2) CN2048100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4410A (zh) * 2019-03-28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3451790A (zh) * 2020-03-27 2021-09-28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引线保持构件及电动致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1347B2 (ja) * 2014-08-05 2018-08-29 日本電産テクノモータ株式会社 モータ
KR102030783B1 (ko) * 2017-12-06 2019-10-10 주식회사 아모텍 냉각 팬
JP2019180204A (ja) * 2018-03-30 2019-10-17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110773623A (zh) * 2019-12-17 2020-02-11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电磁冲孔成形装置
WO2023188540A1 (ja) * 2022-03-30 2023-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2861U (ja) * 1981-12-15 1983-06-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ルドモ−タ
JP2006185553A (ja) * 2004-12-28 2006-07-13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並びに、ハウジング部材に形成された貫通孔の封止方法
CN103633453A (zh) * 2012-08-27 2014-03-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导体连接结构
CN204810035U (zh) * 2014-08-05 2015-11-25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2549A (ja) * 1993-04-26 1994-03-04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モールド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2861U (ja) * 1981-12-15 1983-06-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モ−ルドモ−タ
JP2006185553A (ja) * 2004-12-28 2006-07-13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並びに、ハウジング部材に形成された貫通孔の封止方法
CN103633453A (zh) * 2012-08-27 2014-03-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导体连接结构
CN204810035U (zh) * 2014-08-05 2015-11-25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株式会社 马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4410A (zh) * 2019-03-28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3451790A (zh) * 2020-03-27 2021-09-28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引线保持构件及电动致动器
CN113451790B (zh) * 2020-03-27 2023-11-21 日本电产东测株式会社 引线保持构件及电动致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39640A (ja) 2016-03-22
CN204810035U (zh) 2015-11-25
CN105322695B (zh) 2019-04-23
KR20160016537A (ko) 2016-02-15
JP6381347B2 (ja) 2018-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0035U (zh) 马达
US9496762B2 (en) Motor
CN203967846U (zh) 马达
CN107846099B (zh) 定子及制造定子的方法
JP6353723B2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6253517A (zh)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JP5996917B2 (ja)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及びその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7013773A1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及び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4584396A (zh) 马达
CN207475293U (zh) 定子以及马达
CN104836363A (zh) 马达以及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
CN104836395A (zh) 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以及马达
JP2015076905A (ja) 回転電機
JP2013051749A (ja) Vr型レゾルバ
US11502575B2 (en) Motor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8370176B (zh) 定子、定子的制造方法、电动机及空调装置
CN107482801A (zh) 定子单元、马达以及送风机
CN204810027U (zh) 马达
JP2018207582A (ja) 静止部、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448803B2 (ja) 固定子、電動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205123454U (zh) 马达
CN108512370A (zh) 树脂外壳的成型方法以及马达
JP2018143049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
CN205178711U (zh) 马达
JP5101935B2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