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3726A -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3726A
CN105313726A CN201510333392.8A CN201510333392A CN105313726A CN 105313726 A CN105313726 A CN 105313726A CN 201510333392 A CN201510333392 A CN 201510333392A CN 105313726 A CN105313726 A CN 105313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leg
spindle unit
base member
child seat
guid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33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3726B (zh
Inventor
河野治生
柴田裕司
西川直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ell Brands Japan GK
Original Assignee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13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3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3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3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减轻对婴幼儿造成的负担。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1)包括底座部件(11)和支撑腿(13),其中,底座部件(11)被安装在汽车的座椅(50)上,支撑腿(13)通过连接轴(14)可转动地被连接在底座部件(11)的前端部。当支撑腿(13)位于正规位置时,连接下端部(13a)和连接轴(14)的假想直线(L)后倾地被设置。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对应向底座部件(11)作用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支撑腿(13)以下端部(13a)为中心地从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由此,连接轴(14)随着向前方上方移动。

Description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安装于汽车的座椅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在包括支撑腿的儿童座椅中的吸收从汽车前方传来的冲击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急刹车或前冲等从汽车前方传来冲击的情况下,被包含于儿童座椅的支撑腿具有阻止儿童座椅本体(底座部件)由于惯性力向前方移动的功能。
现有技术提出了向上述儿童座椅安装能够相对于儿童座椅的底板部摇动的支撑腿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3-94994号公报(专利文献1)),其中,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所述支撑腿收起。在这种情况下,向儿童座椅设有锁固机构,使支撑腿保持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
从吸收冲击的观点出发,也提出有以下技术。即,日本特开2007-554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揭示了在儿童座椅的本体相对于底座以向后且向上的方式被设置的状态下,当向前方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减速度时,解除通过卡止机构进行的卡止,容许儿童座椅的本体向竖直向上的方向转动。
另外,在日本特表2008-540249号公报(专利文献3)揭示了以下技术,即,在具有支撑腿的儿童用安全座椅中,当受到从汽车前方传来的冲击时,ISOFIX转动环转动,底座部件的后部和儿童用安全座椅整体向下方移动,并且通过成人用座椅垫和支撑腿的后座力,限制儿童用安全座椅的前部的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4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554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8-540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支撑腿即使能够相对底座部件摇动(转动)地安装,在使用时通常被锁固在展开状态(正规位置)。因此,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儿童座椅的底座部件向前方的移动通过支撑腿被阻止。
由此,在展开状态下锁固支撑腿的类型的儿童座椅的情况下,即使在向前的形态下使用时有效,当在使靠背大幅度倾斜向后的形态或者横向的形态(床状)下使用并且从前方传来冲击时,无法分散向婴幼儿施加的惯性力,无法抑制婴幼儿的移动。
特别是以向后或横向形态安装的儿童座椅,由于所述座椅收容未满1岁、身体幼小的婴幼儿,因此,负担集中在身体的一部分将十分危险。另外,还存在向惯性力的方向(前方)飞出儿童座椅等无法维持婴幼儿安全性的危险。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汽车前方传来冲击的情况下、能够减轻对婴幼儿造成的负担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态样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包括底座部件和支撑腿,其中,底座部件被安装在汽车的座椅上,支撑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被连接在底座部件的前端部,支撑腿的下端部抵接汽车的地板。当支撑腿位于正规位置时,连接下端部和连接轴的假想直线朝向汽车的后方后倾地被设置。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对应向底座部件作用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支撑腿以下端部为中心地从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由此,连接轴随着向前方上方移动。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优选进一步包括将支撑腿暂时固定在正规位置的暂时固定机构。
优选,暂时固定机构包括轴部件、引导面以及偏置部件,其中,轴部件被连接于底座部件和支撑腿中一方的部件,向宽度方向延伸,引导面被设置于底座部件和支撑腿中另一方的部件,引导轴部件的移动,偏置部件使沿着引导面移动的轴部件向对应正规位置的初期位置偏置。
优选向一方的部件设置被轴部件插通的长孔,引导面引导在长孔内的轴部件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偏置部件是连接连接轴和轴部件的拉伸弹簧。
或者,也可在轴部件被连接于支撑腿的情况下,暂时固定机构可转动地被连接于底座部件,包括设置有承接轴部件的长孔的转动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长孔的壁面形成引导面,偏置部件是连接转动部件的顶端部和轴部件的拉伸弹簧。
优选,在引导面形成有凸部,凸部保持位于初期位置的轴部件。
通过连接轴,支撑腿的下端部可在正规位置和接近底座部件的底部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暂时固定位置将支撑腿暂时固定于正规位置和折叠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能够减轻对被收容于儿童座椅的婴幼儿造成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儿童座椅被安装在汽车的座椅上的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儿童座椅具有的支撑腿的转动范围的图;
图3是示意表示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的儿童座椅的动作的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的原理的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的原理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暂时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位于正规位置(展开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位于正规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纵截面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位于折叠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位于折叠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纵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开始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开始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开始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开始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纵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开始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暂时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被包含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暂时固定机构的转动部件的右侧面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当支撑腿位于正规位置(展开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支撑腿从正规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的中途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当支撑腿位于中途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的右侧面图。
符号说明
1、冲击吸收结构;
2、3、暂时固定机构;
10、儿童座椅;
11、底座部件;
12、收容部件;
13、支撑腿;
14、连接轴;
21、31、轴部件;
22、36、引导部件;
23、33、引导面;
23d、23e、33a、33b、凸部;
24、34、偏置部件;
30、320、长孔;
32、转动部件;
35、转动轴;
40、婴幼儿;
50、座椅;
51、就座部;
52、靠背部;
60、地板;
131、第一棒状部;
132、第二棒状部;
221、222、引导板;
321、横棒部;
360、引导孔;
L、假想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不作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概要)
参照图1,儿童座椅10包括被安装在汽车的座椅50、吸收从汽车前方传来的冲击的冲击吸收结构1。图1的箭头A1表示汽车的前方方向。在儿童座椅10的冲击吸收结构1的说明中,前后方向对应汽车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对应从汽车的前方观察的左右方向。
儿童座椅10的冲击吸收结构1包括底座部件11、收容部件12和支撑腿13。底座部件11通过汽车包括的安全带(未图示)被安装在座椅50。收容部件12被安装在底座部件11上,收容婴幼儿。相对于底座部件11,收容部件12能够以向前、向后以及横向的3种形态安装。在图1中,表示横向形态的收容部件12。
支撑腿13为棒状的部件,通过连接轴14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部件11的前端部。支撑腿13的下端13a抵接汽车的地板60。如图1所示,称在汽车的地板60上正确地设置了支撑腿13的位置为“正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支撑腿13可折叠直至邻接底座部件11的底部的位置。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通过连接轴14,支撑腿13能够在以实线所示的展开位置和以假想线所示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展开位置与上述“正规位置”一致。
从侧面观察,支撑腿13形成为大致逆L字形状,在正规位置下,具有从底座部件11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的第一棒状部131和从第一棒状部131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第二棒状部132。另外,支撑腿13也可仅通过从底座部件11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1条棒状部件构成。另外,支撑腿13也可具有公知的高度调节机构。
如同一般的儿童座椅那样,当支撑腿在展开状态(正规位置)下被锁固时,即使从车辆前方传来冲击,也能够通过支撑腿阻止底座部件向前方移动。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结构1不具有将支撑腿13在展开状态下完全锁固的锁固机构。因此,如图3所示,当从车辆前方传来冲击(以箭头A2表示)时,通过支撑腿13,将由冲击带来的前方方向的惯性力(以箭头A3表示)传递至底座部件11,变换成使底座部件11的前端部向上升起的力。
以下,参照图4和图5说明这种冲击吸收结构1的原理。如图4所示,当支撑腿13被设置在正规位置时,连接支撑腿13的下端部13a和连接轴14的假想直线L后倾。也就是说,支撑腿13在正规位置上,假想直线L朝向汽车的后方后倾地被设置。
因此,如图5所示,当从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以箭头A2表示)时,对应向底座部件11作用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以箭头A3表示),支撑腿13以下端部13a为中心从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另外,随着支撑腿13的转动,连接轴14向前方上方移动。同时,底座部件11的后端部一边进入汽车的座椅50的就座部51一边向前方下方移动。
图5通过短划线/点/短划线表示以支撑腿13的下端部13a为中心、以假想直线L为半径的圆弧。连接轴14以假想直线L相对于地板60垂直的位置为限度,大致可在该圆弧上移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发生事故时容许支撑腿13转动,使向婴幼儿40施加的惯性力的一部分得到分散,因此,能够抑制或减轻婴幼儿40的移动。因此,能够减轻由于冲击对婴幼儿40造成的负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发生事故时,由于底座部件11向前倾方向倾斜,因此,被安置于收容部件12内的婴幼儿40能够以身体的背面侧分散并承受冲击。此外,能够避免婴幼儿40从收容部件12向惯性力作用的方向飞出。而且,不仅在图1所示的横向形态的情况下,在未图示的向后形态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但是,如果支撑腿13不具有任何的固定机构,在使用时会难以将支撑腿13正确地设置在正规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机构1优选包括将支撑腿13暂时固定于正规位置的暂时固定机构。以下说明暂时固定机构的构造例。
(有关暂时固定机构)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部件11和支撑腿13的连接部分设置有暂时固定机构2。在支撑腿13能够如本实施方式地折叠的情况下,优选暂时固定机构2不仅在正规位置、而且在折叠位置也暂时固定支撑腿13。
图6~图8表示当支撑腿13位于正规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2,图9和图10表示当支撑腿13位于折叠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2。另外,图7表示从图6的箭头VII的方向观察的暂时固定机构2,图8表示沿着图6的箭头VIII-VIII线切断时的暂时固定机构2。另外,图9对应图7,图10对应图8。在说明暂时固定机构2的图中,为了更容易理解,以假想线表示底座部件11。
暂时固定机构2包含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件21、被设置在引导部件22的引导面23、偏置部件24。轴部件21被连接于底座部件11和支撑腿13中一方的部件。引导面23被设置于底座部件11和支撑腿13中另一方的部件,引导轴部件21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件21被设置于支撑腿13,具有引导面的23的引导部件22被设置于底座部件11。在这种情况下,向支撑腿13设置被轴部件21插通的长孔30,引导面23引导长孔30内的轴部件21的移动。
更具体地说,支撑腿13的第一棒状部件131具有例如大致U字形的截面,一对长孔30分别设置在相互对向的左侧面131a和右侧面131b。在展开状态(正规状态)下,各长孔30位于例如比连接轴14更后方的位置,向前后方向延伸。
引导部件22具有沿着第一棒状部131的侧面131a、131b分别设置的、例如为树脂制的引导板221、222。各引导板221、222的后端部侧具有向斜后方突出的山形缺口,其缺口面成为引导面23。如图7所示,当支撑腿13位于正规位置时,轴部件21抵接引导面23的后方侧的端部23a。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当支撑腿13位于折叠位置时,轴部件21抵接引导面23的前方侧的端部23b。在本实施方式中,称对应正规位置的后方侧的端部23a为轴部件21的“初期位置”,称对应折叠位置的前方侧的端部23b为轴部件21的“终端位置”。
当轴部件21位于引导面23的端部23a、23b、即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时,轴部件21被设置在长孔30的前端部。另一方面,当轴部件21位于引导面23的顶部23c(中途位置)时,轴部件21被设置在长孔30的后端部(参照图13)。
偏置部件24使沿着引导面23移动的轴部件21向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偏置。偏置部件24是连接连接轴14和轴部件21的拉伸弹簧。因此,如图8和图10所示,当轴部件21位于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时,偏置部件24最为收缩。
如上所述,由于轴部件21通过偏置部件24向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偏置,因此,能够在正规位置和折叠位置暂时固定支撑腿13。
但是,由于偏置部件24为拉伸弹簧,其偏置力小于压缩弹簧。因此,优选向引导面23设置凸部23d和凸部23e,其中,所述凸部23d保持位于初期位置的轴部件21,所述凸部23e保持位于终端位置的轴部件21。由此,能够防止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支撑腿13由于重量而意外转动。也就是说,只有用户通过手动地转动支撑腿13,才能够使位于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的轴部件21沿着引导面23移动。另外,即使在使用状态下,只有在产生大于规定的惯性力的强冲击的情况下,才能够容许支撑腿13的转动。因此,能够稳定地使用支撑腿13。
这里,参照图11~图15,说明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当用户通过手动使支撑腿13从正规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时,轴部件21和引导面23的关系。
当用户握持位于正规位置的支撑腿13的第二棒状部132并施加向后方的力时,如图11所示,被设置在引导面23的端部23a(初期位置)的轴部件21越过引导面23上的凸部23d。参照图12,即使轴部件21完全越过凸部23d,轴部件21还是会由于偏置部件24的偏置力而向引导面23的端部23a侧恢复,但通过进一步使支撑腿13转动,轴部件21就会朝着引导面23的顶部23c移动。
当轴部件21如图13所示地位于引导面23的顶部23c时,如图14所示,轴部件21位于长孔30的后端部,因此,偏置部件24拉伸得最长。当轴部件21越过引导面23的顶部23c时,用户只要轻轻地提起支撑腿13的第二棒状部132,轴部件21就能够通过偏置部件24的偏置力朝着引导面23的端部23b(终端位置)、在引导面23上移动。这时的情况在图15中表示。
在从引导面23的顶部23c到端部23b之间存在凸部23e,但由于从顶部23c到凸部23e的形状比较平缓,因此,用户能够以较少的力使轴部件21嵌入端部23b(参照图9)。另外,从引导面23的顶部23c到初期位置一侧的凸部23d的形状也可相同。
在使用上述暂时固定机构2的情况下,即使发生事故,支撑腿13也能够如图3所示地摇动。也就是说,当从车辆前方传来较强的冲击时,通过作用于底座部件11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轴部件21越过引导面23的凸部23d,由此,底座部件11向前方移动。因此,支撑腿13能够以下端部13a为中心地从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而且,在使用状态下,由于支撑腿13只转动至图4和图5所示的假想直线L成为垂直的位置,因此,在发生事故时,轴部件21不会移动至引导面23的顶部23c(即,长孔30的后端部)。
如上述说明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支撑腿13在正规位置上未被锁固,因此,在发生事故时,通过支撑腿13的转动,能够吸收事故的冲击。因此,能够提高特别是被横向或向后收容的未满1岁的婴幼儿40的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冲击吸收结构1具有暂时固定机构2,因此,除了发生事故时以外,还能够防止支撑腿13变得不稳定。另外,由于在折叠位置也能够暂时固定支撑腿13,因此,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也不会由于支撑腿13的摇动而产生不便。
此外,暂时固定机构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以下说明作为实施方式2的其他暂时固定机构的构成例。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被包含于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中的暂时固定机构。
图16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支撑腿13位于正规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3。暂时固定机构3包括向宽度方向延伸的轴部件31、可转动地被连接于底座部件11的转动部件32、被设置在转动部件32的引导面33以及偏置部件34。轴部件31、引导面33以及偏置部件34的基本功能与实施方式1相同。
但是,轴部件31被固定于支撑腿13,以连接轴14为中心地与支撑腿13连动并且单纯地转动。轴部件31在引导孔360内移动,其中,所述引导孔360设置于被固定在底座部件11的引导部件36。引导孔360以连接轴14为中心形成圆弧状。
如图16所示,转动部件32分别被设置在支撑腿13的第一棒状部131的左侧和右侧。左右的转动部件32为例如树脂制,能够以设置在比连接轴14更后方且上方的转动轴35为中心地向前后方向转动。另外,转动部件32也可仅在左侧和右侧中任意一侧设置。
进一步参照图17~图20说明轴部件31和转动部件32之间的关系。图17表示转动部件32的右侧面。图18表示从图16的箭头XVIII方向观察的暂时固定机构3。图19和图20分别表示支撑腿13位于中途位置和折叠位置时的暂时固定机构3。
参照图16和图17,在各转动部件32设有承接轴部件31的长孔320。长孔320向以转动轴35为中心的直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长孔320的壁面形成有引导面33。在这种情况下,偏置部件34是连接轴部件31和转动部件32的顶端的拉伸弹簧。更具体地说,偏置部件34的一端被连接于轴部件31,另一端被连接于横棒部321,其中,所述横棒部321从转动部件32的顶端部向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与轴部件31平行。
如图18所示,当支撑腿13位于正规位置时,轴部件31被设置在引导孔360的后方侧的端部360a。如图20所示,当支撑腿13位于折叠位置时,轴部件31被设置在引导孔360的前方侧的端部360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后方侧的端部360a是轴部件31的初期位置,前方侧的端部360b是轴部件31的终端位置。
当轴部件31位于引导孔360的端部360a、360b、即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时,轴部件31被设置在转动部件32的长孔320的顶端侧的端部320a。另一方面,当轴部件31位于引导孔360的中央部360c(中途位置)时,轴部件31被设置在转动部件32的长孔320的转动轴35侧的端部320b(参照图19)。当轴部件31位于长孔320的转动轴35侧的端部320b时,偏置部件34拉伸得最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在由长孔320的壁面形成的引导面33形成凸部33a、33b,其中,所述凸部33a、33b保持位于初期位置和终端位置的轴部件31。在长孔320中的靠近顶端侧的位置、凸部33a、33b被相互对向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发生事故时,通过作用于底座部件11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轴部件31越过引导面33的凸部33a、33b,由此,底座部件11向前方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腿13也能够以下端部13a为中心地从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另外,引导面33的凸部33a、33b也可只有任意一个。
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支撑腿13在不使用时能够折叠,说明了支撑腿13能够在正规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转动,但也可不能够折叠。也就是说,支撑腿13只要至少能够从图4所示的正规位置转动到假想直线L成为大致垂直的位置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图1所示的、底座部件11和收容部件12能够拆装的例子,但也可一体形成。也就是说,也可以向底座部件11本身收容婴幼儿40。特别在这种情况下,可相对于座椅50、以向后状态和横向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固定安装底座部件11即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汽车的安全带向座椅50上安装儿童座椅10,但也可以通过其它部件安装。例如,也可以通过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向前后方向滑动或转动的ISOFIX(未图示)向座椅50上安装儿童座椅10。
上述揭示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均为示例,并非限制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说明而是通过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表示,且意图包含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均等的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7)

1.一种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部件和支撑腿,其中,所述底座部件被安装在汽车的座椅上,所述支撑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被连接在所述底座部件的前端部,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部抵接所述汽车的地板,
当所述支撑腿位于正规位置时,连接所述下端部和所述连接轴的假想直线朝向所述汽车的后方后倾地被设置,
当从所述汽车的前方传来冲击时,对应向所述底座部件作用的朝向前方的惯性力,所述支撑腿以所述下端部为中心地从所述正规位置向前方侧转动,由此,所述连接轴随着向前方上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支撑腿暂时固定在所述正规位置的暂时固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时固定机构包括:
轴部件,被连接于所述底座部件和所述支撑腿中一方的部件,向宽度方向延伸;
引导面,被设置于所述底座部件和所述支撑腿中另一方的部件,引导所述轴部件的移动;
偏置部件,使沿着所述引导面移动的所述轴部件向对应所述正规位置的初期位置偏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一方的部件设置被所述轴部件插通的长孔,
所述引导面引导在所述长孔内的所述轴部件的移动,
所述偏置部件是连接所述连接轴和所述轴部件的拉伸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被连接于所述支撑腿,
所述暂时固定机构可转动地被连接于所述底座部件、包括设置有承接所述轴部件的长孔的转动部件,
所述长孔的壁面形成所述引导面,
所述偏置部件是连接所述转动部件的顶端部和所述轴部件的拉伸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面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保持位于所述初期位置的所述轴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连接轴,所述支撑腿的所述下端部可在所述正规位置和接近所述底座部件的底部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暂时固定位置将所述支撑腿暂时固定于所述正规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
CN201510333392.8A 2014-07-01 2015-06-16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Active CN105313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5692 2014-07-01
JP2014135692A JP6373093B2 (ja) 2014-07-01 2014-07-01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衝撃吸収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3726A true CN105313726A (zh) 2016-02-10
CN105313726B CN105313726B (zh) 2019-04-09

Family

ID=5523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3392.8A Active CN105313726B (zh) 2014-07-01 2015-06-16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73093B2 (zh)
CN (1) CN1053137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8618A (zh) * 2017-12-25 2018-07-06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厢座位抵消惯性的方法
CN113459909A (zh) * 2021-07-22 2021-10-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安全睡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0499B2 (ja) * 2019-07-16 2023-05-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り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1500A2 (en) * 1996-02-15 1997-08-27 Giuseppe Capponi Infant seat for vehicles
JP3043442U (ja) * 1997-05-15 1997-11-18 チン−シュ,ファン テーブル脚の折畳み装置
JP2002193001A (ja) * 2000-12-25 2002-07-10 Car Mate Mf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EP1279554A1 (en) * 2001-07-26 2003-01-29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Seat base with load leg
JP2010509135A (ja) * 2006-11-14 2010-03-25 チャード セイフティー ビー.ヴィ. 減速応答性車両用シート
CN103112376A (zh) * 2011-10-24 2013-05-22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基座设备、儿童安全座椅系统及其锚定装置
CN203580700U (zh) * 2013-10-24 2014-05-0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1500A2 (en) * 1996-02-15 1997-08-27 Giuseppe Capponi Infant seat for vehicles
JP3043442U (ja) * 1997-05-15 1997-11-18 チン−シュ,ファン テーブル脚の折畳み装置
JP2002193001A (ja) * 2000-12-25 2002-07-10 Car Mate Mfg Co Ltd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EP1279554A1 (en) * 2001-07-26 2003-01-29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Seat base with load leg
JP2010509135A (ja) * 2006-11-14 2010-03-25 チャード セイフティー ビー.ヴィ. 減速応答性車両用シート
CN103112376A (zh) * 2011-10-24 2013-05-22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基座设备、儿童安全座椅系统及其锚定装置
CN203580700U (zh) * 2013-10-24 2014-05-0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8618A (zh) * 2017-12-25 2018-07-06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车厢座位抵消惯性的方法
CN113459909A (zh) * 2021-07-22 2021-10-0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安全睡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3726B (zh) 2019-04-09
JP2016013734A (ja) 2016-01-28
JP6373093B2 (ja) 2018-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6170B2 (en) Pivoting headrest with cable operated release catch
JP4704116B2 (ja) 座席
KR101093254B1 (ko) 자동차 시트 등받이에 구비되는 안전 보호 잠금 구조
US20080036263A1 (en) Articulating headrest mechanism
KR20010030376A (ko) 차량용 시트장치
KR20160106688A (ko) 차량 시트
WO2006085658A1 (ja) 車両シート
EP1757484A3 (en) Child car seat
CN105313726A (zh) 儿童座椅的冲击吸收结构
AU2010339060B2 (en) Pivotable infant car seat
US20080203786A1 (en) Vehicle seat
MX2013005036A (es) Sistema de asiento de vehiculo con mecanismo de tope giratorio y metodo.
JP2008503378A (ja) 子供用安全キャリアのベース
CN1964868A (zh) 用于安全座椅的闩锁装置
JP623746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0521198B1 (ko) 차량의 싱킹시트
US7243992B2 (en) Vehicle seat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seat having such a structure
JP548637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9843644A (zh) 儿童座椅
CN211731131U (zh) 一种带有支撑腿的儿童安全座椅
JP523505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22851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FR2885088A1 (fr) Ensemble de sieges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471119B1 (ko) 차량용 팁-업 시트 어셈블리
CN114454786B (zh) 幼儿汽车载具及其防前后误用的载具本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Newell brand Japan contract Associ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APRICA CHILDREN'S PRODUCTS G.K.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