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0706A -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0706A
CN105310706A CN201510459601.3A CN201510459601A CN105310706A CN 105310706 A CN105310706 A CN 105310706A CN 201510459601 A CN201510459601 A CN 201510459601A CN 105310706 A CN105310706 A CN 105310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mage
ray imaging
imaging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96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10706B (zh
Inventor
田岛崇史
中津川晴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1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0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10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0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94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using additional data, e.g. patient information, image labeling, acquisition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6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6/464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7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7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 A61B6/468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allowing annotation or message recor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8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pre-scan acqui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2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control of expo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8Remote control of the apparatus 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94Means for identifying the diagnostic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5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automatic set-up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3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networ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在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即,在不使用控制台而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的情况下,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生成图像ID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将接收到的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将摄影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在摄影结束后,控制台另行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建立了关联的图像ID与患者ID。另外,控制台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建立了关联的图像ID与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由于与使用大型的装置、控制台等的情况相比而容易使用,因此使用作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手)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作为使用PDA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技术,例如已知日本特开2005-30149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在使用PDA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PDA与控制台相比,有时功能、动作等受到限制。因此,关于放射线技师等的使用者便利性等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便利性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第一存储部,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一存储部;及第二存储部,和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第二存储部与第一存储部不同,由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对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将确定信息与图像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在将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的情况下,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关联信息并向外部发送,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发送来的关联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第一存储部;摄影部,具有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第一生成部,生成确定信息;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图像信息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第一发送部,将确定信息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第一接收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关联信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第二存储部;第二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确定信息;获取部,获取摄影对象信息;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第二生成部,在通过第二控制部将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第二生成部生成关联信息;及第二发送部,将由第二生成部生成的关联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生成了关联信息的情况下,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允许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由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前,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确定信息,并由第一发送部发送确定信息,在发送了确定信息之后第一接收部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允许摄影部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由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后,由第一发送部发送确定信息,在发送了确定信息之后第一接收部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允许摄影部进行下一次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五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由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对由该摄影所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使用者进行输入摄影对象信息的操作的操作部;及第一接受部,在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确定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接受部接受使用者对接收到的确定信息通过操作部所输入的摄影对象信息,获取部获取由第一接受部接受到的摄影对象信息。
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七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一显示部,显示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第一显示部显示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
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二显示部,显示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及第二接受部,接受使用者对显示于第二显示部的摄影对象信息而进行的修正,第二控制部进行在第二显示部显示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的控制,另外进行将通过由第二接受部接受到的修正而作了修正后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九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第一发送部发送并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与表示该确定信息的发送源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第二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指定部,对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指定,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表示由指定部指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与由该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第一发送部发送并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第二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十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第二接收部从与由指定部指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同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到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确定信息的发送源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第二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第一存储部将多个图像信息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
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还具备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第三存储部,与同一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图像信息与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三存储部;第三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图像信息及对应的确定信息,另外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摄影对象信息及与该摄影对象信息建立了关联的确定信息;及第三控制部,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另外进行如下控制:将与同一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图像信息与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三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十五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四控制部,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本发明的第十六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三存储部,与同一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图像信息与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三存储部;第三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与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对应的图像信息;及第三控制部,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另外进行如下控制:将与同一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图像信息与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三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十七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通过基于电波的无线通信和基于光的光通信中的至少一方而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第十八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至第十七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第三生成部,根据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预览图像;及第三发送部,将第三生成部生成的预览图像的图像信息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具备:第四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预览图像;及第三显示部,显示由第四接收部接收到的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第十九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十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判断部,判断摄影部摄影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是否为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在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第三生成部生成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第二十技术方案在上述第十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判断部,判断摄影部摄影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是否为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在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情况下,第三生成部不生成预览图像。
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二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生成了确定信息的放射线图像由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之后,在有摄影部重新拍摄了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不使第一生成部生成确定信息,将由摄影部重新拍摄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由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
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技术方案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第一存储部;摄影部,具有对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图像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第一发送部,将确定信息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第一接收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关联信息及确定信息,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第二存储部;获取部,获取摄影对象信息;第一生成部,生成确定信息;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第二生成部,在通过第二控制部将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第二生成部生成关联信息;及第二发送部,将由第二生成部生成的关联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摄影部,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第一生成部,生成对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第一存储部,图像信息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一存储部;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图像信息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第一发送部,发送确定信息;及第一接收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表示将和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
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第二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对由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摄影所得到的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获取部,获取和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第二存储部,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获取部获取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二存储部;及第二发送部,在通过第二控制部将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是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第一存储部,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一存储部;及第二存储部,和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第二存储部,第二存储部与第一存储部不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中,由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对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将确定信息与图像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在将和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与第一存储部不同的第二存储部的情况下,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关联信息并向外部发送,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发送来的关联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控制台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将摄影装置ID、患者ID及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存储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将图像ID及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存储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对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状态的具体例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第四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四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对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中的对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的概念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控制台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8是表示由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拍摄一览表的状态的具体例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预览图像的状态的具体例的概略图。
图21是表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器显示包含拍摄结束的指令的拍摄一览表的状态的具体例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由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由第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预览图像的状态的具体例的概略图。
图25是表示由第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由第七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通过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图像ID的情况下的放射线图像拍摄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附图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拍摄放射线图像前将作为确定信息的一例的图像ID(Identification)与作为摄影对象信息的一例的患者ID建立关联的情况下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进行说明。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放射线照射装置12、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
放射线照射装置12具备放射线源13。放射线照射装置12具有从放射线源13对作为摄影对象的一例的被检体W照射放射线X(例如伦琴射线(X射线)等)的功能。作为放射线照射装置12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巡诊车等。从放射线照射装置12照射放射线X的照射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在放射线照射装置12具备照射按钮等的情况下,照射方法可以是放射线技师等使用者通过照射按钮进行照射的指示。另外,照射方法也可以是例如放射线技师等使用者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照射的指示。另外,被检体W不限于人,也可以是包含动物的其他生物,另外,也可以是无机物。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具备对从放射线照射装置12照射并透过了被检体W的放射线X进行检测的放射线检测器20(详细情况后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具有使用作为摄影部的一例的放射线检测器20拍摄被检体W的放射线图像的功能。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具有如下功能:生成图像ID作为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即对图像数据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的一例,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具有将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所对应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发送给控制台18的功能。作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电子暗盒。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有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的功能。另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有如下功能:获取患者ID作为关于被检体W的摄影对象信息的一例,并将患者ID与拍摄被检体W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另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有在将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允许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的功能。此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有将建立了关联的患者ID及图像ID发送给控制台18的功能。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也可以具有控制台18的功能的一部分(例如对放射线图像的拍摄进行控制的功能)。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了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的情况下,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不实时地接收摄影所得到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能够由内置蓄电池驱动,是所谓的PDA,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出平板电脑终端、智能手机。
控制台18具有如下功能:例如基于从RIS(RadiologyInformationSystem:放射信息系统)等外部系统输入的指示(拍摄菜单),对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整体进行控制,另外,对放射线图像的摄影进行控制。因此,控制台18从外部系统接收包含拍摄菜单的指令。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指令是包含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有关的各种各样的指示的信息,具体来说包含患者ID及拍摄菜单。
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病房楼、病房及手术室等预定的场所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将放射线照射装置12、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及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配置于拍摄场所而拍摄放射线图像。另一方面,以控制台18配置于其他场所(例如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室、放射线科的诊疗室等)的状态进行拍摄。
接下来,详细地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的各功能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的一例的概略结构的功能框图。
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具备:放射线检测器20、控制部22、存储部24、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部26及I/F(Interface:接口)部28。放射线检测器20、控制部22、存储部24及I/O部26经由系统总线、控制总线等总线29而以能够相互收发信息等的方式连接。
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只要具有拍摄与透过了被检体W的放射线X对应的放射线图像的功能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非同步地通过装置本身检测放射线X的照射开始,而拍摄放射线图像。
放射线检测器20具有通过控制部22的控制而对透过了被检体W的放射线X进行检测的功能。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20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将放射线X转换为光并将转换后的光转换为电荷的间接转换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也可以是将放射线X直接转换为电荷的直接转换方式的放射线检测器。
控制部22是第一控制部、第一生成部的一例,具有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动作的功能。另外,控制部22具有生成图像ID并经由I/O部26及I/F部28进行发送的功能。此外,控制部22具有对由放射线检测器20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功能。
控制部22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及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CPU具有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ROM中预先存储有由CPU使用的各种处理程序等。RAM具有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功能。HDD具有存储并保持各种数据的功能。另外,HDD也可以是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另外,也可以与存储部24兼用。
存储部24是第一存储部的一例,具有通过控制部22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的功能。作为存储部24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SSD(SolidStateDrive:固态硬盘)等。另外,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存储部24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构成一体化即可,例如可以是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SD(SecureDigital:安全数码)存储卡(注册商标)等能够相对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装卸的装置。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存储部24具有存储多个建立了关联的图像数据及图像ID的容量。
I/O部26及I/F部28是第一发送部及第一接收部的一例,具有通过基于电波的无线通信、基于光的光通信等而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控制台18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的功能。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在使用者等没有特别的指示的情况下,通过无线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通信。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无线也包含Felica(注册商标)等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
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备:控制部30、存储部32、显示器驱动器34、显示器36、操作输入检测部38、操作部40、I/O部42及I/F部44。控制部30、存储部32、显示器驱动器34、操作输入检测部38及I/O部42经由系统总线、控制总线等总线47而以能够相互收发信息等的方式连接。
控制部30是第二生成部、第二控制部、获取部、第三控制部及第四控制部的一例,具有对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另外,在从RIS、控制台18等外部装置获取患者ID的情况下,控制部30具有经由I/O部42及I/F部44获取患者ID的功能。另外,控制部30具有如下功能:经由I/O部42及I/F部44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I/F部28接收图像ID,并将接收到的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控制部30具备:CPU、ROM及RAM。CPU具有对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ROM中预先存储有由CPU使用的各种处理程序等。RAM具有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功能。
显示器驱动器34具有对显示器36的各种信息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功能。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36是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的一例,具有显示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相关的信息、图像ID等的功能。操作输入检测部38具有检测对操作部40的操作状态、处理操作的功能。操作部40是操作部及指定部的一例,用于使用者输入与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相关的信息、患者ID等。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操作部40包含:例如触摸面板、触摸笔、多个键及鼠标等。另外,在将操作部40设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与显示器36为同一装置。
I/O部42及I/F部44是第二接收部、第二发送部、第三接收部、第一接受部及第二接受部的一例,具有通过基于电波的无线通信、基于光的光通信等在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控制台18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的功能。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在使用者等没有特别指示的情况下,通过无线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通信。
存储部32是第二存储部及第三存储部的一例,并具有通过控制部30将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的功能。作为存储部32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等。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存储部32使用容量比较小的存储器,具体来说,使用比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存储部24的容量小的存储器。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可以不预先存储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因此即使是进行存储的数据容量比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存储部24小的存储器也能够运用。
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是服务器计算机。控制台18具备:控制部50、存储部52、显示器驱动器54、显示器56、操作输入检测部58、操作部60、I/O部62及I/F部64。控制部50、存储部52、显示器驱动器54、操作输入检测部58及I/O部62经由系统总线、控制总线等总线67而以能够相互收发信息等的方式连接。
控制部50是第三控制部的一例,具有对控制台18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并且具备CPU、ROM、RAM及HDD。CPU具有对控制台18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功能。ROM中预先存储有CPU使用的各种处理程序等。RAM具有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功能。HDD具有存储并保持各种数据的功能。
显示器驱动器54具有对显示器56的各种信息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功能。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56具有显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放射线图像等的功能。操作输入检测部58具有检测对操作部60的操作状态、处理操作的功能。操作部60用于使用者输入与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相关的信息、患者ID等。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操作部60包含例如触摸面板、触摸笔、多个键及鼠标等。另外,在将操作部60设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与显示器56为同一装置。
I/O部62及I/F部64是第三接收部的一例,具有通过基于电波的无线通信、基于光的光通信等在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通信的功能。
存储部52是第三存储部的一例,具有通过控制部50将患者ID、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的功能。作为存储部52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非易失性的存储器等。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存储部52由于能够存储建立了关联的多个图像数据、患者ID及图像ID,因此使用容量比较大的存储器。具体来说,存储部52的容量至少比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存储部32大,优选的是比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存储部24大。
接着,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病房等中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不将控制台18配置在拍摄场所而进行拍摄。因此,在此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及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首先,成为用于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建立了关联的状态。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将如此用于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建立了关联的状态称为“有效”状态。
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成为有效状态时,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图3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控制部3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3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30接受包含患者ID的指令,并且对拍摄菜单进行选择。指令可以经由I/O部42及I/F部44而从RIS接受,也可以从控制台18接受。另外,也可以经由操作输入检测部38接受使用者通过操作部40输入的指令。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2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在经由I/O部42及I/F部44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另外,除了图像ID以外,也可以接收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信息。作为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信息,例如可以列举出摄影装置ID等。以下将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信息称为摄影装置ID。如此,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摄影装置ID并存储于存储部32,由此在从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分别接收图像ID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摄影装置ID对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区别。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30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另外,如上所述,在接收到摄影装置ID的情况下,也将摄影装置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另外,在已知用于预先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摄影装置ID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将摄影装置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作为具体例,图4表示将摄影装置ID、患者ID及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6中,控制部30生成关联信息作为表示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了关联的信息,并经由I/O部42及I/F部44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另外,关联信息是表示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了关联的信息即可,不做特别限定,但优选的是数据容量较少的信息。
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通过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从而允许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执行放射线图像的拍摄。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8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1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时,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图5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5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22生成图像ID。另外,图像ID只要是能够识别放射线图像的信息即可,不做特别限定,优选的是数据容量较少的信息。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2中,控制部22经由I/O部26及I/F部28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4中,控制部22对是否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经由I/O部26及I/F部28接收到关联信息进行判断。在接收到由上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处理的步骤S106发送的关联信息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6。另外,在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也未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2认为产生了某些错误,作为预定的错误处理,例如可以进行对使用者进行警告等的处理。
在步骤S206中,由于接收到关联信息,由此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得到了拍摄许可,因此拍摄准备完成。由于拍摄准备已完成,因此控制部22允许放射线检测器20拍摄放射线图像,而使放射线检测器20成为就绪状态。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就绪状态”是能够立即进行放射线X的检测的状态。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是接通了电源的状态,将既不是“有效状态”也不是“就绪状态”的状态称为“停机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8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成为就绪状态直至检测出放射线X为止,在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22从放射线检测器20获取放射线图像(图像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2中,控制部22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由步骤S200生成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作为具体例,图6表示将图像ID及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214中,控制部22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2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获取了放射线图像之后,在不结束本处理的情况下,从就绪状态返回到有效状态,在结束了本处理的情况下,从就绪状态返回到停机状态。
这样一来,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前,成为如下状态: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并将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关联而存储于存储部32。然后,当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关联信息时,拍摄放射线图像,并将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
在控制台18中,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与图像数据,另外,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患者ID与图像ID,由此将患者ID、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对应并进行存储。对由控制台18执行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图7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的控制部5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中,控制部5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
在控制台18经由I/O部62及I/F部64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信息的情况下,执行图7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300中,控制部50对是否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信息进行判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2。由于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的信息是建立了关联的图像ID及图像数据,因此在步骤S302中,控制部50接收到图像ID、图像数据后,进入步骤S306。
另一方面,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4。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信息的情况下,由于是建立了关联的患者ID及图像ID,因此在步骤S304中,控制部50接收到患者ID与图像ID之后,进入步骤S306。
在步骤S306中,在控制部50将患者ID、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52之后,结束本处理。
如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能够通过控制台18基于图像ID适当地将患者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
[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前,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将图像ID、患者ID建立关联,而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将图像ID、患者ID建立关联。
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与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因此对于同一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由于放射线照射装置12、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的结构与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首先,用于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成为有效状态。
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成为有效状态时,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图8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
在步骤S400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在经由I/O部42及I/F部44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02。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成为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执行了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并获取了图像数据的状态。
在步骤S402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患者ID进行判断。例如在未从外部装置、控制台18接收到患者ID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患者ID,因此进入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控制部30通过显示器驱动器34而在显示器36上显示接收到的图像ID。
在接下来的步骤S406中,控制部30通过显示器驱动器34而在显示器36上显示要求与所显示的图像ID对应的患者ID的内容。通过显示要求患者ID的内容,使用者使用操作部40输入患者ID。
另外,在步骤S402~S406中,对控制部30没有患者I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具有多个患者ID而未从其中指定进行拍摄的被检体W的患者ID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具体来说,在步骤S402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多个所具有的患者ID中的、所指定的患者ID进行判断。在未指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406中,在显示器36上显示要求指定患者ID的内容,使用者通过控制部40指定患者ID。另外,在未指定患者ID的情况下,不使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就绪状态,此外,不使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显示器36的显示(详细情况参照后述的显示72A~72C)成为就绪状态,优选的是设为停机状态或有效状态。如此,在指定出患者ID之前,不使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就绪状态,从而能够抑制将错误的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对应。
在接下来的步骤S408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未接收到的情况下保持待机状态,在接收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10。
另一方面,在有患者ID的情况下,从步骤S402进入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控制部30将图像ID、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在接下来的步骤S412中,控制部30生成关联信息并经由I/O部42及I/F部44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通过如此将关联信息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从而允许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下一次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
在接下来的步骤S414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4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当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时,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图9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
在步骤S500中,控制部22对是否有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赋予的拍摄许可进行判断。另外,优选的是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显示是否允许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拍摄的信息。另外,在第一次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等未进行相当于上一次的拍摄的拍摄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有拍摄许可,可以省略本处理。
在没有拍摄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2,禁止放射线检测器20的拍摄,另外,在显示了警告之后,结束本处理。另外,对于警告的显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也可以显示在能够显示警告的内容的显示部(不限定于显示器,也可以是LED(LightEmittingDiode)等)上。另外,警告的显示也可以经由I/O部26及I/F部28发动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并显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上。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4中,通过由使用者操作触发器而开始拍摄的准备。可以直接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使用者操作,也可以经由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使用者操作。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6中,控制部22完成拍摄准备而使放射线检测器20成为就绪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508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检测出放射线X之前保持就绪状态,在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10。
在步骤S510中,控制部22从放射线检测器20获取放射线图像(图像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512中,控制部22生成图像ID。在接下来的步骤S514中,控制部22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由步骤S512生成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16中,控制部22经由I/O部26及I/F部28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在接下来的步骤S518中,控制部22对是否接收到关联信息进行判断。在未接收到上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处理的由步骤S412发送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20。在步骤S520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误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放射线检测器20)中,有时会误检测出放射线X。例如,有时虽然实际上未从放射线照射装置12照射放射线X,但由于噪声等而误检测为照射了放射线X。在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为误检测并进入步骤S522,在步骤S522中,由于实际上未拍摄放射线图像,因此将所生成的图像ID作废之后进入步骤S524。在该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514中建立关联并存储的图像数据也作废。另外,是否为误检测的判断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使用现有的方法即可。
另一方面,在步骤S520中不是误检测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16并再次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另外,在发送(重发)预定次数的图像ID也无法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表示无法发送的信息、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另外,在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从步骤S518进入步骤S524。
在步骤S524中,控制部22对有拍摄许可这一情况进行存储。例如,存储于存储部24。
在接下来的步骤S526中,控制部22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5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获取了放射线图像之后,在没有结束本处理的情况下,从就绪状态返回到有效状态,在结束了本处理的情况下返回到停机状态。
由于通过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将患者ID、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52的处理与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一来,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生成图像ID,并将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进行存储。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将所生成的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成为将患者ID、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状态。
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能够通过控制台18基于图像ID将患者ID、图像数据适当地建立关联。
[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及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分别各具备一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与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因此对于同一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0是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如图10所示,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14A、14B、14C)。以下,在不分别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14B、14C进行区别而统称的情况下,称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的一例,对具备三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具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数量不做特别限定。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具备放射线检测器20A。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B具备放射线检测器20B。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C具备放射线检测器20C。以下,在不分别对放射线检测器20A、20B、20C进行区别而统称的情况下,称为“放射线检测器20”。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14B、14C使用同种(相同的结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但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种类可以是同种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作特别限定。
由于放射线照射装置12、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的各功能的结构与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
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进行说明。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图11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控制部3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600中,控制部30通过显示器驱动器34在显示器36上显示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信息。在此,在接通了电源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上显示表示预先登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信息即可。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具体来说,显示表示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接入点连接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信息。
图12表示在显示器36上显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具体例。图12(1)~(3)表示在显示器36上显示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的状态的显示72A、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B的状态的显示72B、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C的状态的显示72C的状态。图12(1)表示全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都是停机状态。图12(2)通过显示72A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是有效状态。另外,图12(3)通过显示72A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A是就绪状态。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36是兼作操作部40的触摸面板,通过与显示72A~72C接触,能够指定(变更)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602中,控制部30通过显示器36(操作部40)的显示72A~72C而接受使用者所指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指定。另外,在此,作为具体例,使用者指定了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
在接下来的步骤S604中,控制部30使接受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有效。在接下来的步骤S606中,控制部30接受包含患者ID的指令,并对拍摄菜单进行选择。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30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指示,以使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就绪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608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在经由I/O部42及I/F部44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10。另外,除了图像ID以外也可以接收摄影装置ID。尤其是,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包含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因此优选的是将摄影装置ID与图像ID一起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
在步骤S610中,控制部30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另外,如上所述,在接收到摄影装置ID的情况下,也将摄影装置ID建立关联而存储于存储部32。另外,在已知用于预先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摄影装置ID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将摄影装置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在接下来的步骤S612中,控制部30生成关联信息,并经由I/O部42及I/F部44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614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由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再次发送图像ID,因此在经由I/O部42及I/F部44而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16。
在步骤S616中,控制部30对由步骤S614接收到的图像ID是否与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一致进行判断。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使用者除了原来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以外还指定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通过指定,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进而成为就绪状态。因此,有时会使用与用于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不同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错误地拍摄放射线图像。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控制部30在步骤S608中接收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与在步骤S614中接收到的图像ID不同。
在步骤S616中,在图像ID不一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18。在步骤S18中,存储部32在显示器36等上警告显示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错误的内容。在接下来的步骤S620中,存储部32将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从后(上述步骤S614)变更为接收到的图像ID之后,进入步骤S622。如此,通过变更图像ID,从而用于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同,但能够通过控制台18将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ID、患者ID建立关联。
使用者能够通过步骤S618的警告显示,识别通过与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同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了拍摄这一情况。在该情况下,在需要通过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将用于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变更为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之后,再次重复进行拍摄(本处理)即可。另外,虽然与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同,但只要用于本次的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没有影响即可,由于处于能够通过控制台18将本次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ID、患者ID建立关联的状态,因此不需要再次拍摄。
另外,也可以是在步骤S614中除了图像ID以外还接收摄影装置ID,并在步骤S616对摄影装置ID是否也一致进行判断。通过如此对摄影装置ID是否也一致进行判断,从而能够更适当地对是否将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用于拍摄进行判断。
另一方面,在步骤S616中图像ID一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22。
在接下来的步骤S622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6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执行图13所示的处理。图13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13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700中,控制部22使放射线检测器20成为有效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704中,控制部22生成图像ID。在接下来的步骤S706中,控制部22经由I/O部26及I/F部28将图像ID向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发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708中,控制部22对是否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经由I/O部26及I/F部28接收到关联信息进行判断。在接收到由上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处理的步骤S612发送的关联信息之前,保持待机状态,在接收到信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0。在步骤S710中,拍摄准备完成。另外,在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也未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认为产生了某些错误,作为预定的错误处理,例如可以进行对使用者进行警告等的处理。
在接下来的步骤S712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未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4,并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例如,如上所述,在通过使用者不同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放射线X不照射到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即使经过预定时间也不会检测出放射线X。因此,当在步骤S714中为肯定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未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712而重复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由步骤S712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6。在步骤S716中,控制部22从放射线检测器20获取放射线图像(图像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718中,控制部22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由步骤S704生成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在接下来的步骤S720中,与上述步骤S706同样地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在接下来的步骤S722中,控制部22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7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步骤S722之后,从就绪状态返回到停机状态。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中,由于将患者ID、图像ID、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52的处理与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样一来,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使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而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前成为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而将患者ID、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状态。然后,当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关联信息时,拍摄放射线图像,并将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存储,此外,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对再次接收到的图像ID是否与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一致进行判断,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警告并且将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变更为再次接收到的图像ID。由此,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成为适当地将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了关联的状态。
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能够通过控制台18基于图像ID适当地将患者ID与图像数据建立关联。
[第四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同时成为有效状态、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能够拍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一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而能够拍摄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有与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对于同一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结构除了具有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不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也检测是否照射了放射线X的功能这一点以外,与上述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检测是否照射了放射线X的功能不作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现有的传感器。
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进行说明。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执行图14所示的处理。图14表示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控制部3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14所示的处理。
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步骤S800~S812与由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步骤S600~S612相同(参照图11)。
在步骤S800中,控制部30将表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状态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36上。在接下来的步骤S802中,控制部30接受使用者所指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指定。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接受指定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受指定这一点与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602不同。
在接下来的步骤S804中,控制部30使接受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有效。在接下来的步骤S806中,控制部30接受包含患者ID的指令,并对拍摄菜单进行选择。在接下来的步骤S808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10。在步骤S810中,控制部30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在接下来的步骤S812中,控制部30生成关联信息并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814中,对是否接收到警告进行判断。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与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由于只使一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有效而成为就绪状态,因此能够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为一个。但是,在使用者通过与能够拍摄的(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不同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在该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不进行拍摄,并无法获取放射线图像。在该情况下,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当在未预定的(不能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检测出放射线X时,对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发送警告。在步骤S814中,对是否接收到该警告进行判断。
在接收到警告的情况下,由于未通过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拍摄,完全没有拍摄放射线图像,因此进入步骤S816,并将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及患者ID)作废。另外,接下来的步骤S818在显示器36上显示警告之后进入步骤S820。由于通过进行警告,使用者能够识别出未适当地进行拍摄(无法获取放射线图像),因此能够进行再次拍摄等处置。
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警告的情况下,由于适当地拍摄了放射线图像,因此直接进入步骤S820。
在接下来的步骤S820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例如在有关于下一摄影的指示的情况下等,判断为有下一摄影,并返回到步骤S800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5执行图15所示的处理。图15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15所示的处理。
另外,由于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除了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的判断之后的处理不同以外,与由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参照图5)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具体来说,如图15所示,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08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未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9,并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本处理是与第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714(参照图13)相同的处理。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通过预定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以外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由于有时未照射放射线X,因此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209中为肯定并结束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未经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2082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08中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0。
这样一来,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使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仅使一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成为有效状态而能够拍摄。由此,对能够拍摄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一对一地建立对应。
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前,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并成为将患者ID、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状态。然后,当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关联信息时,拍摄放射线图像,并将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存储。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警告的情况下,将图像ID作废并且显示警告。根据警告,使用者能够通过进行再次拍摄,从而适当地获取放射线图像。
因此,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能够通过控制台18基于图像ID将患者ID与图像数据适当地建立关联。
[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生成图像ID与用于确认使用者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图16表示用于对将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的概念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如图16所示,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基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原始数据)生成预览图像。
预览图像是用于使用者判断是否适当地拍摄到与被检体W相关的放射线图像、至少是否需要再次拍摄的图像,是比读影用的放射线图像的画质低的图像。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2对放射线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用于生成预览图像的图像处理,从而生成预览图像。在此,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2使用在生成读影用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进行的多个图像处理中的、比较不需要时间的图像处理作为用于生成预览图像的图像处理。作为具体例,控制部22在生成读影用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对放射线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偏置校正、增益校正及缺陷像素的校正,在生成预览图像的情况下,对放射线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偏置校正及增益校正,但不进行缺陷像素的校正。
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作为用于生成预览图像的图像处理,也进行对放射线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间拔的图像处理。由此,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比原始数据的数据量小。另外,间拔到什么程度,可以根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的分辨率、图像数据的发送速度及使用者所期望的预览图像的画质等而预先规定,也可以是使用者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指示。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将所生成的图像ID及预览图像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受患者ID,另外,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及预览图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将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首先,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7表示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的一例的概略结构进行表示的功能框图。
如图17所示,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具备读取部33这一点上与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参照图2)不同。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读取部33具有读取文字、图像等的功能。具体来说,读取部33具有相机功能,作为条形码读取器发挥作用。
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作为第三生成部的一例发挥作用,I/O部26及I/F部28作为第三发送部的一例发挥作用。另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I/O部42及I/F部44作为第四接收部的一例发挥作用,显示器36作为第三显示部的一例发挥作用。
接着,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执行图18所示的处理。图18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控制部3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18所示的处理。
在图18的步骤S900中,控制部30接受包含患者ID的指令。
在步骤S902中,控制部30使显示器36显示拍摄一览表。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拍摄一览表”是接受到的指令的目录。在上述步骤S900中,在接受到多个指令的情况下,由于拍摄一览表包含多个指令,因此显示多个指令。
图19表示对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显示拍摄一览表的状态的具体例进行表示的概略图。在图19所示的具体例中,作为拍摄一览表,显示有多个指令,并且分别显示有:确认格80、患者ID及指令。确认格80表示是否拍摄完成,在确认格80有确认的情况下,表示拍摄完成。
拍摄一览表显示于显示器36,由此使用者能够对将要进行的拍摄进行确认。
在接下来的步骤S904中,控制部30进行被检体W的核对。在此,控制部30通过对例如作为患者ID而记载于被检体W的姓名卡、病历等的患者姓名、通过读取部33对条形码及QR码(注册商标)等二维码等进行读取而读取出的数据与拍摄一览表的信息进行核对,从而进行被检体W的核对。另外例如,在拍摄一览表的信息包含包括被检体W的脸部的照片图像的情况下,控制部30也可以利用读取部33对被检体W的脸部拍摄照片,并使用所拍摄到的脸部的图像进行脸部确认等,由此进行被检体W的核对。不特别限定如此核对被检体W的方法,只要是能够对将要进行拍摄的被检体W与拍摄一览表的信息进行核对的方法即可,其他也可以利用指纹确认等。
在接下来的步骤S906中,控制部30根据步骤S904的处理的核对的结果,对被检体W是否与拍摄一览表的指令所包含的被检体W一致进行判断。如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进行被检体W的核对,由此能够抑制对不是预定进行拍摄的被检体W拍摄放射线图像。
在被检体W与拍摄一览表的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908,控制部30在显示器36上显示不一致的内容的信息。对应于显示于显示器36的被检体W与拍摄一览表的信息不一致的内容的信息,使用者确认为被检体W不在拍摄一览表上。并且使用者将拍摄一览表上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变更为预定的被检体W,并使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变更后的被检体W的核对。因此,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904,控制部30再次进行被检体W的核对。
另一方面,在被检体W与拍摄一览表的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910。在步骤S910中,控制部30将核对结束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核对结束信息表示被检体W的核对结束,并且包含用于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指示拍摄放射线图像的信息。因此,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核对结束信息的情况下,判断为开始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参照图22、步骤S1000)。
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拍摄放射线图像,并将表示基于通过拍摄得到的放射线图像而生成的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参照图22、步骤S1014)。
因此,在接下来的步骤S912中,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及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判断。具体来说,控制部30对是否接收到图像ID及赋予了该图像ID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判断。在接收到之前进行待机,当接收到时移向步骤S914。
在步骤S914中,控制部30使显示器36显示接收到的预览图像。图20表示对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显示预览图像82的状态的具体例进行表示的概略图。
使用者对预览图像82进行确认,并判断是否进行再次拍摄。在所显示的预览图像82不包含作为目的的部位、图像中产生了模糊、抖动等而利用拍摄得到的放射线图像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者指示进行再次拍摄。另外,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放射线照射装置12非同步地通过装置本身检测放射线X的照射开始而拍摄放射线图像。因此,有时由于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碰撞等噪声,会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照射开始而拍摄放射线图像,并将预览图像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也指示再次拍摄。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使用者指示再次拍摄的情况下,在进行了在显示于显示器36的确认格84中填入确认的操作之后,对结束按钮85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在不进行再次拍摄而完成拍摄的情况下,使用者在进行了在显示于显示器36的确认格83中填入确认的操作之后,对结束按钮85进行操作。
控制部30通过操作输入检测部38检测上述操作。并且,在控制部30检测出使用者进行了再次拍摄的指示操作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918,控制部30在将再次拍摄指示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之后返回到步骤S9126。
另一方面,在控制部30检测出使用者进行了完成拍摄的指示操作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920,在步骤S920中,控制部30将拍摄完成指示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之后,移向步骤S922。
在步骤S922中,控制部30将患者ID与在步骤S912中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接收到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在接下来的步骤S924中,与由上述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步骤S412(参照图8)同样地,控制部30生成关联信息并向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926中,控制部30使显示器36再次显示拍摄一览表。在此,控制部30进行在与拍摄完成的指令对应的确认格80中填入了确认的状态的显示。图21表示对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显示包含拍摄完成的指令的拍摄一览表的状态的具体例进行表示的概略图。在图21所示的具体例中,在显示于最上方的与“患者ID:富士A子、拍摄部位:胸部、…”对应的确认格80中填入有确认,表示与该信息对应的拍摄完成。使用者通过是否在确认格80中填入有确认,从而能够确认是否有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尚未结束的指令。
另外,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不限定于按拍摄一览表的记载顺序进行。也可以从通过上述步骤S904~S910的处理完成了核对的放射线图像按顺序进行拍摄。
在接下来的步骤S928中,控制部30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具体来说,控制部30对与拍摄一览表所包含的全部指令对应的拍摄是否结束进行判断。在判断为未结束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904而重复本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执行图22所示的处理。图22表示对通过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22所示的处理。
在图22的步骤S1000中,控制部22对是否开始放射线图像的拍摄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核对结束信息(参照图18、步骤S910)的情况下,控制部22判断为开始放射线图像的拍摄。
在未接收到核对结束信息的情况下,保持待机状态,在接收到核对结束信息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中,控制部22进行如下控制:使放射线检测器20移向能够立即进行放射线X的检测的状态即就绪状态。在就绪状态下,例如由于放射线检测器20进行用于检测放射线X的照射开始的动作等,因此与待机状态(详细情况后述,参照步骤S1020)相比电力的消耗量变多。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04中,控制部22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检测出放射线X之前保持就绪状态,在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6中,控制部22从放射线检测器20获取放射线图像(图像数据)。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08中,控制部22生成图像ID。在接下来的步骤S1010中,控制部22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由步骤S1008生成的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12中,控制部22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4的图像数据(原始数据)如上所述地生成预览图像。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14中,控制部22将所生成的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及与该预览图像对应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器36上显示预览图像(参照图18、步骤S914)。
如上所述,对显示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的预览图像82(参照图20)进行确认的使用者指示再次拍摄或拍摄完成。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16中,控制部22对是否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再次拍摄指示信息进行判断,由此判断是否进行再次拍摄。在此,在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002而再次重复被检体W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另外,优选的是在进行再次拍摄的情况下,使用者对预览图像进行确认的结果是,将指示了再次拍摄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表示进行了再次拍摄的内容的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6中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控制部22认为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拍摄完成指示信息,并移向步骤S1018。
另外,在对同一被检体W拍摄多张放射线图像等、对一个指令指示拍摄多张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重复进行步骤S1002~S11016的处理。
在完成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之后,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将患者ID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时,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参照图18、步骤S924)。
在步骤S1018中,控制部22对是否接收到关联信息进行判断。在尚未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保持待机状态,在接收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18。
在接下来的步骤S1018中,控制部22对是否有下一摄影进行判断。在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控制部30移向步骤S1020,并进行使放射线检测器20成为待机状态的控制。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待机状态”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电源开关成为接通而等待指示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没有下一摄影的情况下,结束本处理。
[第六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拍摄到的全部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而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并显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与此相对,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判断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生成由该误检测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并显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
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与上述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因此对于同一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作为判断部的一例发挥作用。
首先,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执行图23所示的处理。图23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控制部30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23所示的处理。
如图23所示,在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与由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参照图18)中,除了在步骤S912中进行了否定判定之后的处理不同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步骤S912中未接收到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及图像ID的情况下,成为肯定判定并移向步骤S913。
如上所述,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判断为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生成由该误检测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另外,在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不生成预览图像。因此,在判断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即进行了正常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的情况下,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不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而仅接收图像ID。
因此,在步骤S913中,控制部50对是否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进行判断。在尚未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912。
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图像ID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922。
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在步骤S912成为肯定判定之后的步骤S914中显示的预览图像是由于误检测出放射线X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
图24表示对在该情况下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显示预览图像82的状态的具体例进行表示的概略图。虽然未照射拍摄放射线图像所需要的放射线X,但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误检测出放射线X而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通过拍摄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很多时候是白色图像(整面白色的图像)。图24作为具体例而表示预览图像为白色图像的情况。
使用者对预览图像82进行确认,并判断是否进行再次拍摄。在判断为所显示的预览图像82是图24所示的白色图像等、由于放射线X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图像的情况下,为了指示再次拍摄,使用者进行在显示于显示器36的确认格84中填入确认的操作之后,对结束按钮85进行操作。
另一方面,在虽然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判断为误检测但是适当地拍摄了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为了不进行再次拍摄而完成拍摄,使用者进行在显示于显示器36的确认格83中填入确认的操作之后,对结束按钮85进行操作。
接着,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执行图25所示的处理。图25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25所示的处理。
如图25所示,在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与由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参照图22)中,除了在步骤S1010之后执行步骤S1011及S1017的处理的情况不同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步骤S1010之后移向步骤S1011。
在步骤S1011中,控制部22与上述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520同样地,对放射线检测器20是否误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在控制部22判断为是误检测的情况下,成为肯定判定并移向步骤S1012。
另一方面,在控制部22判断为不是误检测的情况下,成为否定判定并移向步骤S1017。
在步骤S1017中,控制部22将由步骤S1008生成的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后移向步骤S1018。
如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进行了正常的放射线图像的拍摄的情况下,不生成预览图像,并仅将所生成的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因此,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预览图像的生成所需要的时间。
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成为将通过放射线X的误检测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状态。另外,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成为将通过放射线X的误检测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状态。因此,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优选的是将表示由上述步骤S1011的处理判断为误检测的信息、表示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指示了再次拍摄的信息等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
[第七例示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七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判断为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生成通过该误检测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并显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与此相对,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生成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并显示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显示器36上。
由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与上述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相同的结构及动作,因此对于同一部分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作为判断部的一例发挥作用。
首先,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与由第四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参照图18)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生成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预览图像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另外,在判断为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不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及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参照图26)。
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仅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到图像ID,在图18所示的步骤S912中成为肯定判定。
然而,判断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的放射线图像有时不适当。
作为这样的情况,例如,如上所述,有时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不包含作为目的的部位、或图像中产生了模糊、抖动等而利用拍摄得到的放射线图像不适当。另外例如在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有时由于碰撞等而产生噪声等。另外例如有时实际上是误检测,但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判断为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
与此相对,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接收到判断为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未误检测出放射线X的情况下的、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及图像ID,并使显示器36显示预览图像(步骤S914),而使使用者能够确认预览图像。
因此,在放射线图像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指示进行再次拍摄。
接着,对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执行图26所示的处理。图26表示对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进行表示的流程图。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控制部22执行存储于ROM的处理程序,由此作为本发明的各功能部发挥作用而执行图26所示的处理。
如图26所示,在由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与由第五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控制部22执行的处理(参照图25)中,在步骤S1006之后,除了执行步骤S1007的处理及在步骤S1011成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04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的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在步骤S1006之后移向步骤S1007。
在后述的步骤S1011中成为肯定判定而返回到步骤S1004的情况下,处于已经通过步骤S1008的处理生成了图像ID的状态。该图像ID未与适当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因此,在将通过放射线X的误检测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作废的情况下等,能够再利用该图像ID作为与将要拍摄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的图像ID。
因此,在步骤S1007中,控制部22对是否生成图像ID进行判断。在不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08而新生成图像ID。另一方面,在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10。在此,是否再利用图像ID的判断方法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在步骤S1011中成为否定判定后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7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为进行再利用。另外例如也可以基于使用者的设定进行判断。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7中成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1010。在该情况下的步骤S1010中,将再利用的图像ID与由步骤S1006获取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在该情况下,已经成为将相同的图像ID与由放射线X的误检测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对应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状态。因此,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2从存储部24删除同一图像ID及与该图像ID建立了关联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将再利用的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由此抑制存储部24中的同一图像ID的重复。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不使用控制台18而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将接收到的图像ID与患者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32。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将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于存储部24。在拍摄结束后,控制台18另行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建立了关联的图像ID与患者ID。另外,控制台18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建立了关联的图像ID与图像数据。
因此,在本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能够通过控制台18基于图像ID将患者ID与图像数据适当地建立关联,并能够提高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图像ID与关联信息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间进行通信,不对图像数据进行通信。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对图像ID及关联信息即容量较少的数据进行通信,由此能够进行考虑了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间的通信环境(线路容量、有无噪声等的影响等)的通信。在拍摄中考虑到会妨碍被检体W的定位等,一般与通过有线进行通信相比更多通过无线进行通信。在通过无线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干扰的担忧变高,当对图像数据那样容量较大的数据进行通信时,有时会通信延迟、无法通信。另外,在对图像数据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根据速度的观点,无法使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信标模块等通用并且低成本的通信模块。与此相对,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中,由于在拍摄时不对图像数据进行通信,因此能够抑制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由于不存储图像数据,因此能够将存储部32设为容量较小的存储部(存储器)。
另外,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接收指令并将图像数据与指令建立了关联的情况下,当变更拍摄顺序(指令)时,存在产生延迟而无法容易地建立关联的担忧。在修正这样的延迟的情况下,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需要设置用于该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操作部、显示部,会增加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重量,或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由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不接收指令而将图像ID与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因此能够抑制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生成图像ID。图27表示通过由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生成图像ID的情况下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控制部30执行的处理的一例。另外,在图27中,表示在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也生成图像ID的情况。因此,处理的流程除了生成图像ID这一点不同以外,其他与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相同,代替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106(参照图3)而设置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除了关联信息还生成图像ID,除了关联信息还将图像ID发送给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省略图示,但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不生成图像ID而将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接收到的图像ID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对应并存储于存储部24即可。另外,也可以在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拍摄放射线图像之后或者存储于存储部24之后,将图像ID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对是否适当地建立了关联进行判断。
另外,图像ID可以在拍摄之前生成(例如第一例示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拍摄之后(例如第二例示的实施方式)生成。另外,也可以在拍摄之前及之后生成。
如此,图像ID可以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及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的任一个生成,也可以在拍摄的前后中的任一个生成,但优选的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拍摄结束后生成。由此,能够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可靠地将存储于存储部24的图像数据与图像ID建立关联。
另外,在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多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情况下,由于对应于每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生成图像ID,因此有时会对应于每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生成相同的图像ID。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由于在存储部24内存在相同的图像ID,因此必须对生成图像ID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区别。但是,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由此能够防止在存储部24内存在相同的图像ID。另外,在该情况下,当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时,由于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从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图像ID,因此有可能在存储部32内存在相同的图像ID,但将摄影装置ID与图像ID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即可。
另外,在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多个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情况下,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生成图像ID时,在使由全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拍摄到的图像数据汇集于控制台18等的情况下,与同一患者ID建立关联的图像ID连号。但是,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内,存在于存储部24内的图像ID有可能不是连号,但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图像ID,由此能够使存在于存储部24内的图像ID连号。
另外,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及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的哪一个生成图像ID可以是能够由使用者切换,也可以是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希望而由进行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等的维护的维修人员等进行切换。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备一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也可以具备多个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该情况下,使所使用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以外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不成为有效状态即可。另外,优选的是,作为用于对用于拍摄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进行确定的信息,例如将PDAID等与图像ID建立对应并存储于存储部32。
另外,优选的是考虑拍摄放射线图像带来的影响,至少在正在拍摄时不进行图像数据的通信。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上述各处理的期间,优选的是不进行图像数据的通信。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间对图像ID及关联信息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两者之间通信的信息不限定于此。除了对图像ID进行通信以外,其他在使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构成拍摄的辅助的信息进行通信。作为这样的信息,例如可以列举出:通过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能够拍摄的放射线图像的张数(存储部24的剩余量)、校准的必要性、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的电源(省略图示)的剩余量信息、放射线X的检测信息及无线(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之间的通信的无线)强度等。
另外,优选的是使其他信息与图像ID建立关联并存储。
例如,可以将照射实际成果信息建立关联,上述照射实际成果信息表示从放射线照射装置12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照射放射线X的实际成果。作为表示该实际成果的信息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管电流、管电压、照射时间及照射区域(准直仪的开口区域)等。在放射线图像的拍摄中,存在以下情况:以不使用用于除去由于透过被检体W而产生的散射线的栅极的方式进行拍摄,与对于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而设有栅极的情况同样地,基于设想使用的栅极的特性,进行除去散射线的影响的假想栅极处理。由于散射线的量与所照射的放射线X的射线量对应,因此通过将表示上述实际成果的信息建立关联,从而能够提高对建立了关联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假想栅极处理的精度。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是否使用栅极进行拍摄的信息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能够判断是否对建立了关联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假想栅极处理。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进行了拍摄的使用者的信息(使用者ID等)建立关联。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放射线图像的上下(天地)的信息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对建立了关联的放射线图像进行读影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调整用于对放射线图像的上下(天地)进行读影的装置。
另外,也可以将表示从哪里接受指令的信息(例如若为控制台18则是控制台ID等)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对指令的发送源进行确定。
另外,一般而言,在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在预先得到的指令之外有时会产生追加的拍摄(以下称为“追加拍摄”)的要求。在该情况下,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未与控制台18、外部系统连接时,与追加拍摄对应的指令保持未发行的状态,先拍摄放射线图像,当在拍摄后与控制台18、外部系统连接时,将指令与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因此,在以未发行追加拍摄等指令的状态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可以将表示指令未发行的内容的信息建立关联。在该情况下,在拍摄后容易通过控制台18等将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与指令建立关联。
另外,在上述第五~第六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发送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认为预览图像的图像数据和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ID相同的时刻(相同的时刻)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但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另外,在上述第五~第六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在获取放射线图像之后生成图像ID,但也可以在获取放射线图像前(拍摄前)生成图像ID并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
另外,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对是否误检测出放射线X进行判断的上述第二、第六、第七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生成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图像ID的数量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接收并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的数量不同。因此,例如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中设置对生成并存储于存储部24的图像ID的数量进行计测的计数器等,并将该计数器的计数值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中,优选的是适当地对接收到的计数器的计数值与存储于存储部32的图像ID的数量进行比较,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警告等。另外,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也可以使显示器36显示计数器的计数值。
另外,对于图像ID的结构不做特别限定,优选的是在拍摄同一被检体W的放射线图像、对较大的摄影对象分割拍摄区域而进行多次拍摄的分割拍摄等通过预定的一系列的拍摄而得到的放射线图像中包含表示该内容的信息。例如,在分割拍摄的情况下,将图像ID的结构设为同一编号+与分割顺序对应的符号(作为具体例是a、b、c等)等,由此在拍摄后对放射线图像进行合成而生成一个与较大的拍摄区域对应的图像的情况下,能够使放射线图像的合成容易。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巡诊车等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整体或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一部分配置于医院外甚至室外而使用。在该情况下,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整体(所有装置)可以通过蓄电池进行驱动。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对预先将各处理程序存储于控制部22、控制部3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从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读光盘)、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记录介质、外部装置等获取并存储。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放射线不作特别限定,能够应用X射线、γ射线等。
另外,在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4、便携信息终端装置16及控制台18等的结构、动作等是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内能够根据状况而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可以对上述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也是不言而喻的。

Claims (25)

1.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第一存储部,所述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及
第二存储部,和所述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所述第二存储部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不同,
由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或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将所述确定信息与所述图像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在将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的情况下,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关联信息并向外部发送,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发送来的所述关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
所述第一存储部;
摄影部,具有对所述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
第一生成部,生成所述确定信息;
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所述图像信息与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第一发送部,将所述确定信息发送给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
第一接收部,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关联信息,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
所述第二存储部;
第二接收部,从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所述确定信息;
获取部,获取所述摄影对象信息;
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由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第二生成部,在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生成部生成所述关联信息;及
第二发送部,将由所述第二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关联信息发送给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在生成了所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允许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由所述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前,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所述确定信息,并由所述第一发送部发送所述确定信息,
在发送了所述确定信息之后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所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部允许所述摄影部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由所述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后,由所述第一发送部发送所述确定信息,
在发送了所述确定信息之后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所述关联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部允许所述摄影部进行下一次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在由所述摄影部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之后,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对由该摄影所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所述确定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
使用者进行输入所述摄影对象信息的操作的操作部;及
第一接受部,在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确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受部接受使用者对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通过所述操作部所输入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
获取部获取由所述第一接受部接受到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一显示部,显示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
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第一显示部显示由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
第二显示部,显示由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及
第二接受部,接受使用者对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而进行的修正,
第二控制部进行在所述第二显示部显示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的控制,另外进行将通过由所述第二接受部接受到的修正而作了修正后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第一发送部发送并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与表示该确定信息的发送源的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具备多个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指定部,对多个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指定,
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表示由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与由该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第一发送部发送并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第二接收部从与由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不同的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到所述确定信息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确定信息的发送源的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进一步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部将多个所述图像信息与由第一生成部生成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还具备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含:
第三存储部,与同一所述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图像信息与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三存储部;
第三接收部,从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所述图像信息及对应的所述确定信息,另外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及与该摄影对象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确定信息;及
第三控制部,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另外进行如下控制:将与同一所述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图像信息与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三存储部。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第四控制部,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包含:
第三存储部,与同一所述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图像信息与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三存储部;
第三接收部,从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与由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对应的所述图像信息;及
第三控制部,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另外进行如下控制:将与同一所述确定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图像信息与所述摄影对象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三存储部。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通过基于电波的无线通信和基于光的光通信中的至少一方而进行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
第三生成部,根据所述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预览图像;及
第三发送部,将所述第三生成部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的图像信息发送给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还具备:
第四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所述预览图像;及
第三显示部,显示由所述第四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预览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判断部,判断所述摄影部摄影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是否为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生成部生成所述预览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还具备判断部,判断所述摄影部摄影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是否为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
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生成部不生成所述预览图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在生成了所述确定信息的放射线图像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之后,在由所述摄影部重新拍摄了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不使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所述确定信息,将由所述摄影部重新拍摄所得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是基于放射线的误检测而拍摄到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中,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
所述第一存储部;
摄影部,具有对所述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
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所述图像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第一发送部,将所述确定信息发送给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
第一接收部,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所述关联信息及所述确定信息,
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
所述第二存储部;
获取部,获取所述摄影对象信息;
第一生成部,生成所述确定信息;
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第二生成部,在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生成部生成所述关联信息;及
第二发送部,将由所述第二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关联信息发送给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23.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含:
摄影部,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
第一生成部,生成对所述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第一存储部,所述图像信息与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第一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所述图像信息与由所述第一生成部生成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
第一发送部,发送所述确定信息;及
第一接收部,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表示将和所述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
24.一种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含:
第二接收部,从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对由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摄影所得到的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获取部,获取和所述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
第二存储部,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由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
第二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由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及
第二发送部,在通过所述第二控制部将所述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发送部将关联信息发送给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
25.一种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是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进行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备: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对摄影对象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摄影的功能;
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第一存储部,所述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与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及
第二存储部,和所述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而存储于所述第二存储部,所述第二存储部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不同,
所述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中,
由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或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对所述放射线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确定的确定信息,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将所述确定信息与所述图像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
在将和所述摄影对象有关的摄影对象信息与所述确定信息建立关联并存储于与所述第一存储部不同的第二存储部的情况下,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生成关联信息并向外部发送,
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接收从所述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发送来的所述关联信息。
CN201510459601.3A 2014-07-31 2015-07-30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Active CN105310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6939 2014-07-31
JP2014156939 2014-07-31
JP2015026944A JP6254111B2 (ja) 2014-07-31 2015-02-13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携帯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の撮影方法
JP2015-026944 2015-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0706A true CN105310706A (zh) 2016-02-10
CN105310706B CN105310706B (zh) 2019-04-16

Family

ID=55178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9601.3A Active CN105310706B (zh) 2014-07-31 2015-07-30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61334B2 (zh)
JP (1) JP6254111B2 (zh)
CN (1) CN10531070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30336A (ja) * 2017-02-15 2018-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720854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照射检测系统及放射线产生装置
CN110248602A (zh) * 2017-02-08 2019-09-17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拍摄系统、便携式信息终端、放射线图像拍摄方法和程序
CN110325117A (zh) * 2017-02-08 2019-10-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信息终端、放射线摄影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4699B2 (ja) * 2014-11-27 2019-0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6072097B2 (ja) * 2015-01-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制御装置、長尺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263461A1 (en) * 2015-10-02 2018-09-20 Sony Corporation Medical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DE102015225115A1 (de) * 2015-12-14 2017-06-1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Paralleles Arbeiten an einer medizinischen Röntgeneinrichtung
JP2017184875A (ja) * 2016-04-01 2017-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情報端末、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53629B2 (ja) * 2016-06-21 2020-0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15819B2 (ja) 2016-10-17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52038B (zh) * 2017-02-28 2023-05-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检测系统、放射线输出装置以及放射线检测装置
JP6822248B2 (ja) * 2017-03-21 2021-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
JP6745752B2 (ja) * 2017-04-25 2020-08-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システム
JP6869090B2 (ja) * 2017-04-25 2021-05-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照射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発生装置並びに放射線検出装置
JP2022085289A (ja) * 2020-11-27 2022-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184703A1 (en) * 2021-03-05 2022-09-09 Ambu A/S Auxiliary component with memory for a medical visualisation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736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小規模診断システム
JP2011167472A (ja) * 2010-02-22 2011-09-01 Canon Inc 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CN103648387A (zh) * 2011-07-22 2014-03-19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控制系统以及便携终端
CN103917163A (zh) * 2011-09-20 2014-07-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成像系统、放射线成像系统的通信方法以及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
CN103957800A (zh) * 2011-11-30 2014-07-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医疗系统
CN103957798A (zh) * 2011-11-30 2014-07-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拍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1492A (ja) 2004-04-08 2005-10-27 Olympus Corp 画像履歴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履歴処理方法、画像履歴処理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2009089723A (ja) * 2007-10-03 2009-04-30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WO2011066461A1 (en) * 2009-11-25 2011-06-03 Virtual Imaging, Inc. Portable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US8364241B2 (en) * 2010-06-14 2013-01-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ir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a system through a charge cradle
US20140124678A1 (en) * 2011-06-02 2014-05-08 Konica Minolta, Inc.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7361A (ja) * 2005-10-27 2007-05-1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小規模診断システム
JP2011167472A (ja) * 2010-02-22 2011-09-01 Canon Inc 放射線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処理方法
CN103648387A (zh) * 2011-07-22 2014-03-19 株式会社东芝 医用图像控制系统以及便携终端
CN103917163A (zh) * 2011-09-20 2014-07-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成像系统、放射线成像系统的通信方法以及放射线图像检测装置
CN103957800A (zh) * 2011-11-30 2014-07-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医疗系统
CN103957798A (zh) * 2011-11-30 2014-07-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拍摄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8602A (zh) * 2017-02-08 2019-09-17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拍摄系统、便携式信息终端、放射线图像拍摄方法和程序
CN110325117A (zh) * 2017-02-08 2019-10-11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摄影系统、信息终端、放射线摄影方法和程序
CN110248602B (zh) * 2017-02-08 2023-08-22 佳能株式会社 放射线系统、便携式信息终端、放射线方法和程序
JP2018130336A (ja) * 2017-02-15 2018-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720854A (zh) * 2017-04-25 2018-11-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照射检测系统及放射线产生装置
CN108720854B (zh) * 2017-04-25 2023-05-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照射检测系统及放射线产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61334B2 (en) 2018-01-09
JP2016034470A (ja) 2016-03-17
JP6254111B2 (ja) 2017-12-27
CN105310706B (zh) 2019-04-16
US20160029991A1 (en) 2016-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0706A (zh)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及放射线图像的摄影方法
JP7047953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携帯端末
US10026018B2 (en) Medical im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medical image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medical image classification apparatus
CN101801256B (zh) 产生图像
TWI438719B (zh) 檢測用資訊登錄裝置、電子機器、檢測用資訊登錄裝置的控制方法、電子機器的控制方法、檢測用資訊登錄裝置控制程式、電子機器的控制程式
JP6493894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0376210C (zh) 医学图像射线拍摄系统、用于管理和显示医学图像的方法
CN105190226B (zh) 图像判定装置、摄像装置、三维计量装置以及图像判定方法
US10485506B2 (en)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of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EP31215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patial parameter based on image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030091695A (ko) 이동형 방사선 촬영장치, 방사선 촬영 시스템, 방사선촬영 방법, 프로그램, 컴퓨터 가독 기억매체 및 정보 시스템
JPWO2006109551A1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CN107249463A (zh)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控制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控制程序
CN101416878A (zh) 辐射图像捕捉方法、辐射图像捕捉系统和辐射信息系统
WO2002052841A1 (fr) Machine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procede pour traiter des donnees,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lisible par machine avec information de commande enregistree relative a la commande de la machine de traitement de donnees, processeur d'images
KR20140060808A (ko) 엑스선 발생장치, 엑스선 검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엑스선 영상 촬영방법
US11048345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444842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識別情報付与方法、及び識別情報付与プログラム
CN107317986A (zh) 终端装置、信息取得系统及其信息取得方法
JP2006095020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検出器
JP2010045620A (ja) 情報処理装置、カメラ
JP2004305697A (ja) 医用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9140712A (ja) ケーブル敷設管理装置、ケーブル敷設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8113689A (zh) 放射线摄像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067279A1 (ja) 内視鏡装置、処理状態切替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医療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