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9104A -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 Google Patents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9104A
CN105299104A CN201510783088.3A CN201510783088A CN105299104A CN 105299104 A CN105299104 A CN 105299104A CN 201510783088 A CN201510783088 A CN 201510783088A CN 105299104 A CN105299104 A CN 105299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ston
brake block
pump housing
guid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30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9104B (zh
Inventor
王新平
王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830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9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9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9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9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9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本发明单缸刹车分泵,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导柱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活塞,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活塞通孔相贯通;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Description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刹车系统在整车装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其直接关系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现有的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刹车系统中,其结构较为复杂,刹车片与制动盘间经常会出现拖带现象,而造成刹车部件发热、磨损、产生较大的噪音以及异响,严重影响制动效果,最为严重时致使制动失灵,整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单缸刹车分泵,包括泵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及顶板,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一个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活塞通孔相贯通;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泵体的活塞通孔内壁形成两个O形油封凹槽,两O形油封处于泵体活塞通孔的两端,O形油封凹槽内装入O形油封,O形油封与相对应活塞的外壁相触。
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都形成凸台,内刹车片的凸台与外刹车片的凸台平行相对且留有间距。
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放气孔旋接放气螺钉。
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放气螺钉分四段:第一段为头部,头部为外六角;第二段是螺纹段,直径比头部小;第三段是圆柱段,直径比螺纹段小;第四段是圆锥体,圆锥体的大头与圆柱段过渡连接,小头呈尖状;螺钉外六角端中心开设有小孔,该小孔的深度至圆柱段,在圆柱段开设有一个径向小孔,该径向小孔与螺钉的中心小孔连通;与此相对应的,所述泵体的放气孔外段形成内螺纹,内段形成台阶,台阶的直径小于内螺纹段的直径;放气螺钉11的螺纹段与泵体放气孔的内螺纹旋接,放气螺钉11的圆锥体抵于泵体放气孔的台阶处。
本发明的单缸刹车分泵应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具有双刹车片,通过双刹车片双向作用于制动盘而产生制动作用。该单缸刹车分泵结构简单,其产生的作用力简洁、有效、制动效果佳,车辆行驶安全性高。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单缸连体刹车泵,包括泵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顶板及柱塞,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一个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活塞通孔相贯通;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泵体的上表面形成低凸台,低凸台之上形成油杯;低凸台形成一导孔,该导孔的第一端与外界相通,该导孔与通过泵体的进油孔与活塞通孔贯通,该导孔通过第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与上部的油杯贯通;柱塞从导孔的第一端伸入,柱塞外装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的外径与导孔的内径相适配;进油孔、第一通油孔、第一皮碗、第二通油孔、第二皮碗沿导孔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柱塞外设一柱塞弹簧,柱塞弹簧将动作后的柱塞复位。
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油杯的上部为开口,该开口由油杯盖封住。
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油杯盖与油杯的开口处之间垫入衬垫。
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导孔贯通低凸台的两端,其中第二端由螺钉堵头封住;柱塞的内端正对螺钉堵头,另一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伸出导孔第一端之外。
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第一皮碗与第二皮碗之间的柱塞形成螺纹状。
本发明的单缸连体刹车泵结构简单,其应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具有双刹车片,通过双刹车片双向作用于制动盘而产生制动作用,其制动过程简洁、有效,制动效果佳,车辆行驶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与制动盘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图1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右视分解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分解图。
图11是图8的仰视分解图。
图12是图8的俯视分解图。
图13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右视图。
图15是图13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3的A-A剖视图。
图17是图13的仰视图。
图18是图13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的B-B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右视分解图。
图22是图20的左视分解图。
图23是图20的仰视分解图。
图24是图20的俯视分解图。
图25是实施例4的局部结构图。
图示中,1-泵体、2-活塞、3-活塞O形油封、4-内刹车片、5-外刹车片、6-导柱、7-导柱O形油封、8-顶板、9-进油孔、10-放气孔、11-放气螺钉、12-弹簧、13-柱塞、14-柱塞皮碗、15-柱塞弹簧、16-油杯衬垫、17-油杯盖、18-油杯盖螺丝、19-螺钉堵头、20-螺钉堵头垫片、21-O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12,本实施例单缸刹车分泵包括泵体1、活塞2、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导柱6、顶板8、弹簧12等。泵体1的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端为半圆形。泵体俯视轴向呈长方形,在长方形一侧,以泵体轴向中心线和径向中心线为基准,开有一个轴向活塞通孔,靠近两端半圆附近各开有一个轴向导柱通孔,两个轴向导柱通孔以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称且平行布设。
中心轴向活塞通孔有二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一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处于泵体轴向的上边缘,另一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处于泵体轴向的下边缘。二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致。
泵体左边的轴向导柱通孔有二个装防尘圈的径向凹槽,径向凹槽在本体轴向的上边缘,另一个径向凹槽在本体轴向的下边缘。二个径向导柱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样。泵体右边的轴向导柱通孔也有二个装防尘圈的径向凹槽。两个径向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两个径向凹槽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一致。
在泵体腰鼓形的上、下面,沿泵体的轴向中心线和沿径向中心线的交点处,上、下面各有一孔与泵体的轴向活塞孔相通。从上中心点向下的通孔为台阶螺纹孔即进油孔9,台阶螺纹孔上部是台阶平面,该平面与螺纹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下段是螺纹段。下部是螺纹孔即放气孔10,该螺纹孔旋接放气螺钉11,该螺纹孔与泵体活塞相通。该螺纹孔分成两段,从下面起向上一段为螺纹段,上部一段是圆柱形通孔,该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比下段的螺纹孔内径要小。下螺纹孔与上圆柱孔的交接处有一个倒角。进油孔、放气孔与泵体轴向活塞通孔相通。
顶板8的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段为半圆形,顶板俯视轴向呈长方形。在长方体一侧,以腰鼓形顶板轴向中心线为界,沿径向中心线位置的左右各有一个轴向通孔,通孔中心距尺寸与腰鼓形泵体的左右两个轴向导柱孔中心距一样。左、右两个通孔直径尺寸一样(在长方体一侧,径向中心线和轴向中心线交点处有一个台阶式螺钉孔)。
内刹车片4的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端呈半圆形,刹车片俯视轴向是中间位置有一个凸台的长方形。在长方体一侧,以腰鼓形刹车片轴向中心线为界,沿径向中心线位置左、右各有一个轴向螺纹孔。螺纹孔的中心距与腰鼓形泵体左、右两个轴向导柱孔的中心距尺寸一样。左、右两个螺纹孔螺纹尺寸一样,内刹车片的凸台选用刹车材料,凸台正对制动盘A的一侧面,两者间留有间距。
外刹车片5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端呈半圆形,刹车片俯视轴向是中间位置有一个凸台的长方形。在长方体一侧,以腰鼓形刹车片轴向中心线为界,径向中心位置左、右各有一个轴向通孔。通孔中心距与腰鼓形泵体左、右二个轴向导柱通过的中心距尺寸一样。二个通孔的孔径与二个导柱通孔尺寸一样,刹车片凸台选用刹车材料,凸台正对制动盘A的另一侧面,两者间留有间距。
导柱6分三段:第一段是螺纹部分;第二段是圆柱轴,轴的直径比第一段小,与泵体的两个导柱通孔间隙配合;第三段是螺纹部分,直径比第二段小。
放气螺钉11分四段:第一段为头部,头部为外六角。第二段是螺纹段,直径比头部小;第三段是圆柱段,直径比螺纹底径略小;第四段是圆锥体,大头与圆柱过渡连接,小头呈尖状,螺钉外六角中心有小孔,深度至圆柱段,于圆柱段上还有一个径向小孔,该小孔与螺钉中心小孔连通。
活塞2是开口的圆桶体,圆桶内中心有一个圆柱凸台,凸台中心有一个螺纹孔。
顶板8、泵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依次相平行排布,两根导柱6依次穿过顶板8、泵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的两端,导柱6的第一段与顶板8通过螺帽连接,第二段与泵体1的两个导柱通孔以及内刹车片4都间隙配合,第三段与外刹车片5间通过螺纹连接。于导柱间隙配合的泵体通孔内装两个油封7,两个油封7分别处于通孔的靠近两端部之处。内外刹车片的凸台平行相对且留有间距,制动盘A处于该间距,常态下即刹车片未动作状态下,与两刹车片的凸台间都留有间距。导柱6外套一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顶于两刹车片间。顶板8与泵体1的一侧面相贴,泵体1的另一侧面与内刹车片4(不带凸台)的一侧面相贴。
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活塞2,活塞2的外径与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内径相适配,两个活塞2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两活塞2的外端面分别与内刹车片4、顶板8相贴。于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的两个O形油封凹槽内各装入O形油封3,两O形油封各与相对应的活塞2的外壁相触。
装配描述:将二个O形圈油封分别装入泵体活塞孔的二个油封凹槽内,二个活塞开口朝外通过O形圈油封装入泵体的活塞孔内,一个活塞孔装二个活塞。将四个O形圈油封分别装入泵体两端导柱孔内的四个O形圈油封凹槽内,两根导柱通过O形圈油封穿过泵体的两个导柱孔。内刹车片凸台朝外穿过两根导柱,内刹车片凸台的另一面与活塞开口平面相贴。在两个导柱装上两个弹簧后,外刹车片凸台朝内,两刹车轴向凸台对齐。两根导柱头部的外螺纹与外刹车片两端的内螺纹连接紧固,顶板两端通孔穿过两根导柱另一端螺纹,用螺帽将顶板与两根导柱紧固。顶板与泵体的活塞开口平面相贴。在此状态下,两刹车片凸台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来容纳制动盘。进油孔外接主泵压力液压油,放气螺钉与放气孔配接。
功能描述:主泵压力液压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分泵体活塞孔剩余的空间后,打开放气螺钉,使分泵体活塞孔内排净空气,空气排净后,释放放气螺钉,使活塞孔的空间注满液压油。当主泵柱塞直线受压后,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进入分泵活塞孔时,二个活塞由于二个O形圈油封和受主泵传递的压力作用,二个活塞分别往外部运动,内刹车片在活塞推动下和内刹车片在导柱的导向下,内刹车片向外作直线运动。同时,外刹车片在另外一个活塞、顶板及两个导柱的作用下,使外刹车片向内作直线运动。由于两个刹车片对向直线运动,将处于两刹车片之间的制动盘紧压。当主泵回复原来状态时,分泵活塞孔失去主泵传递的压力,二个活塞向内退回原处。此时,在两导柱上的弹簧作用下,使两刹车片向相反方向作直线运动,使两刹车片与制动盘恢复原状即保持间距。
实施例2
参见图13-24,本实施例包括泵体1、活塞2、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导柱6、顶板8、弹簧12、柱塞13、柱塞弹簧15、油杯盖17等。
泵体1由上下部一体成型,其下部1-1呈腰鼓形,下部的左右两端是半圆形;于腰鼓形上表面形成向上的低凸台1-2,该低凸台之上再形成油杯1-3。低凸台1-2、油杯1-3与腰鼓形部1-1一体成型一个泵体。
泵体俯视的左、右、前、后都呈长形,凸台的前后宽度比腰鼓形前后宽度要窄,长度在腰鼓形左边的长度内。在泵体下部腰鼓形的侧面,在腰鼓形左右中心线和腰鼓形上、下中心线交点,有一个前、后相通的活塞通孔,活塞通孔内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活塞通孔的前边缘,另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活塞通孔的后边缘,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直径、宽度尺寸一样。在泵体下部腰鼓形的侧面,在腰鼓形左、右中心线为界,在沿腰鼓形上、下中心线上,左、右各有一个前、后通过导柱孔,两个导柱通孔靠近腰鼓形左、右两端半圆附近,两个导柱通孔互相对称、平行,两个导柱通孔直径尺寸一样。左边的导柱通孔也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这两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导柱通孔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一样。左右通孔内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导柱通孔的前边缘,另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导柱通孔的后边缘。两个O形径向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样。右边的导柱通孔也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这两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导柱通孔的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位置、直径、宽度一样。
在泵体的低凸台处,以低凸台上、下中心线和低凸台前后中心线为中心点,有一个通过油杯左、右相通的台阶柱塞孔,左边是台阶大通孔。大通孔边部开始有部分螺纹孔,孔径比大通孔要大。右边是小台阶通孔,直径比大台阶通孔要小。在小台阶通孔内靠近左边外部边缘,有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
在泵体油杯长方体内部,有一个从高凸台顶部向下的长方体凹槽,凹槽深度与低凸台的顶部相平齐,在高凸台长方形顶部的前、后中心线左、右的槽璧处各有一个从顶部向下的螺纹孔。在长方体凹槽底部,沿高凸台前、后中心线上有二个小孔与台阶柱塞通孔相通。
在活塞通孔的前、后中心线和活塞通孔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小孔向上与柱塞台阶孔相通。
在泵体腰鼓形的底部,以泵体腰鼓形的前后中心线和泵体腰鼓形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从下向上的台阶螺纹孔(放气孔)10,该螺纹孔旋接放气螺钉11。台阶螺纹孔与活塞通孔连通,台阶螺纹通孔的下部是螺纹,上部是圆柱形通孔,孔径比螺纹孔要小,圆柱形与螺纹孔连接处有一个倒角。
顶板8、泵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依次平行排布,两根导柱6依次穿过顶板8、泵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的两端,导柱6的第一段与顶板8通过螺帽连接,第二段与泵体1的两个导柱通孔以及内刹车片4都间隙配合,第三段与外刹车片5间通过螺纹连接。于导柱间隙配合的泵体通孔内装两个油封7,两个油封7分别处于通孔的靠近两端部之处。内外刹车片的凸台相对且留有间距,制动盘A处于该间距,并且,常态下,与两刹车片的凸台间都留有间距。导柱6外套一弹簧12,弹簧12顶于两刹车片间。顶板8与泵体1的一侧面相贴,泵体1的另一侧面与内刹车片4(不带凸台)的一侧面相贴。
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活塞2,活塞2的外径与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内径相适配,两个活塞2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两活塞2的外端面分别与内刹车片4、顶板8相贴。于泵体1的轴向活塞通孔的两个O形油封凹槽内各装入O形油封3,两O形油封各与相对应的活塞2的外壁相触。
在泵体的低凸台处,以低凸台上、下中心线和低凸台前后中心线为中心点。有一个通过大凸台的左、右相通的台阶柱塞孔,左边是台阶大通孔,大通孔边部开始有部分螺纹孔,孔径比大通孔要大;右边是小台阶通孔,直径比大台阶通孔要小。在小台阶通孔内靠近左边外部边缘,有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
在泵体的低凸台处,以低凸台上、下中心线和低凸台前后中心线为中心点,有一个通过油杯圆桶形柱塞孔,开口朝向左边,左边边缘有一个环形卡簧凹槽,孔径比大通孔要大。
在油杯长方体内部,有一个从高凸台顶部向下的长方体凹槽。凹槽深度与低凸台的顶部相平齐。在油杯长方形顶部的前、后中心线左、右的槽壁处各有一个从顶部向下的螺纹孔。在长方体凹槽底部,沿高凸台前、后中心线上有二个小孔与台阶柱塞通孔相通。
在活塞通孔的前、后中心线和活塞通孔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小孔向上与柱塞台阶孔相通。
在泵体腰鼓形的底部,以泵体腰鼓形的前后中心线和泵体腰鼓形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从下向上的台阶螺纹孔,台阶螺纹孔与活塞通孔连通。台阶螺纹通孔的下部是螺纹,上部是圆柱形通孔,孔径比螺纹孔要小,圆柱形与螺纹孔连接处有一个倒角。
柱塞是一个圆形梯形螺纹,分八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即端部是皮碗隔离台阶。第二部分左皮碗隔壁安装台阶,直径比第一部分小。第三部分是梯形螺纹,直径与第一部分一样。第四部分是右皮碗隔离的一台阶,直径与第三部分一样。第五部分是右皮碗安装台阶,直径与第二部分一样。第六部分是右皮碗隔离的另一台阶,直径比第五部分要大,与第四部分一样。第七部分外连接过渡轴,直径比第六部分要小。第八部分外连接螺纹,直径与第七部分一样。
油杯盖是一个长方体,其长度与宽度与泵体上油杯的长度和宽度一样。在油杯盖的前后中心上,油杯盖左、右两端有二个螺钉孔。两螺钉孔中心距与泵体油杯两螺纹孔的中心距一样。两螺纹孔与泵体油杯两螺纹孔相匹配。
油杯垫是长方体橡胶垫片,其长度和宽度与油杯盖的长度和宽度一样。油杯垫片的二个螺钉孔的位置、直径与油杯盖螺钉孔的位置、直径一样。
低凸台1-2形成的横向通孔,其与进油孔9相贯通。该横向通孔的一端由螺钉堵头19封住,螺钉堵头19还套有垫片20。柱塞13活动式地伸入该通孔,其第一部分的端面正对螺钉堵头19的内端面。其第八以及第七部分的端部处于通孔之外。
柱塞13的第二部分以及第五部分均安装有皮碗14。
柱塞13的第七部分外套弹簧15,弹簧15的两端分别顶于第六部分、低凸台1-2的通孔内台阶部。低凸台1-2的通孔内壁还形成一环形槽,该环形槽装入O形圈21,O形圈21与柱塞13的第七部分外壁相触。
内凹油杯1-3的上部开口,其开口处通过油杯盖17封住,两者间留有间隙,油杯盖17与油杯的上口之间还垫入衬垫16,油杯盖17与衬垫16通过螺丝18而固定于油杯的上口。
油杯底部形成两个通油孔,两个通油孔与低凸台1-2的横向通孔贯通。从导孔的第一端开始,布设顺序依次是:进油孔9、第一通油孔、第一皮碗、第二通油孔、第二皮碗。当柱塞13被抽拉后向外运动,从导孔第一端开始,顺序依次是:进油孔9、第一皮碗、第一通油孔、第二皮碗、第二通油孔。
将O形油封装在柱塞孔右边的环形凹槽内,分别将二个皮碗安装在柱塞皮碗的安装位置上,柱塞弹簧通过柱塞的第八部分,一端顶在右皮碗的隔离台阶上,再将装好的柱塞总成从横向的柱塞通孔向左边插入柱塞孔内,使柱塞弹簧顶柱柱塞孔的内壁台阶,柱塞第八部分螺纹在柱塞通孔外,用堵头螺钉堵住柱塞通孔右端。在柱塞上部的油杯内加满液压油,在排完主泵、分泵内部的空气后,垫上油杯垫,油杯盖用两螺钉固定油杯开口部位。
通过柱塞第八部分的外力作用下,将柱塞向左移动,使柱塞左皮碗左边部分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孔9,进入分泵活塞孔内,在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使所有分泵向外移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柱外无弹簧,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1或实施例2。
实施例4
参见图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柱塞为右边推动的结构:柱塞13是一个圆柱形梯形螺纹,分八部分,第一部分外连接过渡轴,第二部分是右皮碗隔离台阶,直径比第一部分大,第三部分是右皮碗14安装位置,直径比第二部分小,第四部分是梯形螺纹位置,直径与第二部分一样,第五部分是左皮碗隔离台阶,直径与第二部分一样,第六部分是左皮碗14安装位置,直径与第三部分一样,第七部分是隔离台阶,直径与第二部分一样,第八部分是柱塞弹簧15安装位置。
分别将二个皮碗安装在柱塞皮碗的安装位置上,柱塞弹簧通过柱塞的第八部分,一端顶在右皮碗的隔离台阶上,再将装好的柱塞总成从横向的柱塞通孔向左边插入柱塞孔内,使柱塞弹簧顶柱柱塞孔的内壁台阶,将卡簧与第二部分隔离台阶右边相贴,装入柱塞孔卡簧槽内,在柱塞上部的油杯内加满液压油,在排完主泵、分泵内部的空气后,垫上油杯垫,油杯盖用两螺钉固定油杯开口部位。
通过柱塞第一部分的外力作用下,将柱塞向左移动,使柱塞左皮碗左边部分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孔9,进入分泵活塞孔内,在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使所有分泵向外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随后,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柱塞复位。
本实施例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2。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单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包括泵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及顶板,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一个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活塞通孔相贯通;
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泵体的活塞通孔内壁形成两个O形油封凹槽,两O形油封处于泵体活塞通孔的两端,O形油封凹槽内装入O形油封,O形油封与相对应活塞的外壁相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都形成凸台,内刹车片的凸台与外刹车片的凸台平行相对且留有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放气孔旋接放气螺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放气螺钉分四段:第一段为头部,头部为外六角;第二段是螺纹段,直径比头部小;第三段是圆柱段,直径比螺纹段小;第四段是圆锥体,圆锥体的大头与圆柱段过渡连接,小头呈尖状;螺钉外六角端中心开设有小孔,该小孔的深度至圆柱段,在圆柱段开设有一个径向小孔,该径向小孔与螺钉的中心小孔连通;与此相对应的,所述泵体的放气孔外段形成内螺纹,内段形成台阶,台阶的直径小于内螺纹段的直径;放气螺钉11的螺纹段与泵体放气孔的内螺纹旋接,放气螺钉11的圆锥体抵于泵体放气孔的台阶处。
6.单缸连体刹车泵,其特征是包括泵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顶板及柱塞,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一个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活塞通孔相贯通;
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泵体的上表面形成低凸台,低凸台之上形成油杯;低凸台形成一导孔,该导孔的第一端与外界相通,该导孔与通过泵体的进油孔与活塞通孔贯通,该导孔通过第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与上部的油杯贯通;柱塞从导孔的第一端伸入,柱塞外装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的外径与导孔的内径相适配;进油孔、第一通油孔、第一皮碗、第二通油孔、第二皮碗沿导孔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柱塞外设一柱塞弹簧,柱塞弹簧将动作后的柱塞复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其特征是:油杯的上部为开口,该开口由油杯盖封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其特征是:油杯盖与油杯的开口处之间垫入衬垫。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其特征是:导孔贯通低凸台的两端,其中第二端由螺钉堵头封住;柱塞的内端正对螺钉堵头,另一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伸出导孔第一端之外。
10.如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单缸连体刹车泵,其特征是:第一皮碗与第二皮碗之间的柱塞形成螺纹状。
CN201510783088.3A 2015-11-16 2015-11-16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99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3088.3A CN105299104B (zh) 2015-11-16 2015-11-16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3088.3A CN105299104B (zh) 2015-11-16 2015-11-16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9104A true CN105299104A (zh) 2016-02-03
CN105299104B CN105299104B (zh) 2019-03-12

Family

ID=5519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30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99104B (zh) 2015-11-16 2015-11-16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910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261A (zh) * 2001-10-22 2003-04-30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带杆式把手的机动车辆的盘式刹车
CN2733089Y (zh) * 2004-08-18 2005-10-12 王新平 下置式整体液压盘式制动器
CN101954949A (zh) * 2009-07-17 2011-01-26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液压卡钳制动器的快速释放装置
CN202901121U (zh) * 2012-10-15 2013-04-24 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缸浮动式制动钳总成
US20130256068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da Motor Co., Ltd Disc brake device
CN10367164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安徽奇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制动轮缸的制动连接机构
CN205190593U (zh) * 2015-11-16 2016-04-27 王新平 一种单缸刹车分泵
CN205190595U (zh) * 2015-11-16 2016-04-27 王新平 单缸连体刹车泵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261A (zh) * 2001-10-22 2003-04-30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带杆式把手的机动车辆的盘式刹车
CN2733089Y (zh) * 2004-08-18 2005-10-12 王新平 下置式整体液压盘式制动器
CN101954949A (zh) * 2009-07-17 2011-01-26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液压卡钳制动器的快速释放装置
US20130256068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onda Motor Co., Ltd Disc brake device
CN103671644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安徽奇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制动轮缸的制动连接机构
CN202901121U (zh) * 2012-10-15 2013-04-24 武汉万向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 一种三缸浮动式制动钳总成
CN205190593U (zh) * 2015-11-16 2016-04-27 王新平 一种单缸刹车分泵
CN205190595U (zh) * 2015-11-16 2016-04-27 王新平 单缸连体刹车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9104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0914B (zh) 制动器的主油缸
CN107489714B (zh) 电动钳式制动器
CN106015439A (zh) 大载荷低刚度速度型限位装置
CN203651807U (zh) 一种弹簧制动全封闭湿式停车制动器
CN205190594U (zh) 双缸连体刹车泵
CN105299104A (zh) 单缸刹车分泵及单缸连体刹车泵
CN205190595U (zh) 单缸连体刹车泵
CN205190593U (zh) 一种单缸刹车分泵
CN205190596U (zh) 一种双缸刹车分泵
CN105257742A (zh) 双缸刹车分泵及双缸连体刹车泵
WO2002004832A1 (en) A set of brakes and a vehicle with said set of wet brakes
CN201152330Y (zh) 全地形车液压制动系统用三活塞制动分泵
CN104265809A (zh) 一种制动轮缸
CN209370332U (zh) 装有常闭式湿式制动器的前轴总成
CN102364149A (zh) 双向制动轮缸总成
KR20140100226A (ko) 쇽업소버의 더스트 씰 조립구조
CN203796817U (zh) 一种刹车泵
CN101633353B (zh) Abs座本体
CN11086754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的电池防撞装置
CN203130852U (zh) 离合器总泵总成
CN204140727U (zh) 一种铁路车辆用制动缓解指示器
CN216078062U (zh) 汽车用制动钳导向销配合结构
CN204878510U (zh) 倒插式减震器
CN105065543A (zh) 倒插式减震器
CN103112446A (zh) 刹车制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