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0705A -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0705A
CN105290705A CN201510863190.4A CN201510863190A CN105290705A CN 105290705 A CN105290705 A CN 105290705A CN 201510863190 A CN201510863190 A CN 201510863190A CN 105290705 A CN105290705 A CN 105290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maintenance
shaft coupling
internal tooth
bell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31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0705B (zh
Inventor
李晓东
曹仲杰
武文华
刘国磊
刘军锋
武明
刘秀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Y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Y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Y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Y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631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0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0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0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0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18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the coupling parts (1) having slidably-interengaging teet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该维修方法至少包括初步清洗、打压检测、拆卸、清洁、检测、组装及气密性检测,该维修方法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维修检测流程以及专用工具,使联轴器的维修流程更为科学合理,易于后期维修检测人员的操作,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减少了因在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操作不规范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本维修方法便于维修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其要领,节省了维修人员的学习成本;本发明维修方法相比现有的后期维修方法操作流程更科学、更规范,提升了油润滑式联轴器的后期维修市场,其检测维修结果更准确,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检测维修结果不准确造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式联轴器根据其密封程度的不同,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形式。其中,油润滑式联轴器现已被广泛应用在轨道地铁、高铁等领域,油润滑式联轴器的密封程度较高,对联轴器内的气密性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油润式联轴器在结构上一般包括内齿筒、外齿毂、波纹管、锁定环、止挡环、中心板和密封圈等部件,由于油润滑式联轴器对密封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其加工制造、装配过程以及后期的维修检测方面也都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
目前,针对油润滑式联轴器后期的维修检测还没有一套标准规范的维修流程,使得油润滑式联轴器在后期的维修检测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检测方法不统一、维修过程不科学的问题,进而造成在维修过程中油润滑式联轴器得不到最为科学有效的维修检测,往往会出现能够继续使用的零部件被替换掉、还不到使用寿命的零部件被换掉、需要更换的零部件仍然继续使用的诸多错误做法。
因此,针对目前油润滑式联轴器后期的维修检测存在的诸多问题,亟需设计一种科学的、规范的、标准的维修方法,来提高油润滑式联轴器维修检测效率,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油润滑式联轴器使用企业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术语解释:
油润滑式联轴器:是指齿式联轴器内外齿之间的润滑方式是采用油浴润滑的润滑式联轴器,因油润滑的特性要求该结构形式联轴器润滑腔体内、外相对隔离,且不影响联轴器的轴向、角向位移补偿及高速旋转传递动力的特性。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油润滑式联轴器主要是波纹管齿式联轴器,该结构联轴器通过波纹管将内外齿连接组合形成密闭腔体,腔体内注入定量粘度适宜的润滑油,润滑油起到冷却、防腐、防锈、缓冲等作用。
脂润滑式联轴器:是指齿式联轴器内外齿之间的润滑方式采用脂润滑的润滑式联轴器,该润滑方式是将润滑脂填充在齿式联轴器内外齿上,起到防腐、防锈、缓冲等作用。润滑脂有良好的耐水性、防锈性、胶体稳定性和高低温性等特点。
内齿筒总成:是指包括内齿筒、波纹管、锁定环及O型圈组合在一起的构件,波纹管通过锁定环、O型圈安装到内齿筒上组成内齿筒总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清洗:在20-30℃环境下,将半联轴器放入清洗液中浸泡2-3h,然后清洗半联轴器,干燥;
(2)打压检测:将清洗后的半联轴器密封,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1-0.2Mpa时,停止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A,保压不低于20min后,再次观察并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B,当PA-PB≤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并进行步骤(3),当PA-PB﹥0.02Mpa时,则更换半联轴器;
(3)拆卸:打压检测完成后,对半联轴器的组成部件进行拆卸;所述组成部件包括内齿筒、外齿毂、波纹管、锁定环、止挡环、中心板、O型圈、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塞及螺塞垫;
(4)清洁:将步骤(3)中拆卸下来的内齿筒、外齿毂、波纹管、止挡环、中心板放入清洗液中浸泡2-3h,然后对其清洗至少三次以上,清洗完成后干燥;
(5)检测:对清洁后的组成部件进行检测,包括,
a.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是否存在裂纹或形变:当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存在裂纹或形变时,则更换外齿毂或内齿筒;
b.波纹管是否存在裂纹、形变或腐蚀:当波纹管存在裂纹、形变或腐蚀时,则更换波纹管;
c.止挡环是否存在形变:当止挡环存在形变时,则更换止挡环;
d.中心板是否存在形变:当中心板存在形变时,则更换中心板;
e.对外齿毂、内齿筒进行渗透探伤检测,当外齿毂、内齿筒渗透探伤检测不合格时,则更换外齿毂、内齿筒;
(6)组装:将经过步骤(5)检测处理后的组成部件组装成半联轴器;
(7)气密性检测: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气密性检测,当半联轴器气密性检测不合格时,重复步骤(3)-(7)。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清洗液为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拆卸过程包括:首先移除中心板、拆除注油内六角螺塞,然后采用撬棍和符合DIN5256要求的4号孔用卡簧钳移除止挡环,拆下波纹管的紧固螺钉,最后把外齿毂从内齿筒总成中移除,从外齿毂的槽中取下O型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撬棍包括一长杆,在长杆的一端设有一弧形尖钩。
优选的,步骤(3)中,利用中心板专用撬棍移除中心板,所述中心板专用撬棍包括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圆杆垂直连接,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成一弯钩并与第二圆杆垂直连接。
优选的,步骤(3)中,先将波纹管的紧固螺钉局部加热至100℃,然后再拆下波纹管的紧固螺钉。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先加热再拆除,可有效防止拆卸时螺钉断裂。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清洗液为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采用高压气枪将清洗完成后的组成部件吹干。此设计的好处在于,采用高压气枪相比其他的吹干方式,能够对组成部件的沟槽、间隙等狭小空间进行更彻底地吹干,避免有液体的残留。
优选的,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入厂登记的步骤,即将待维修检测的联轴器进行拍照登记。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将待维修检测的联轴器进行拍照登记,方便管理同时便于后续的检测对比。
优选的,步骤(6)中,还包括装配前,核对组成部件的编号和标记,相同编号的组成部件进行组装成一个半联轴器,更换的组成部件与替换下的组成部件进行相同的编号;
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组装过程包括:
a.把O型圈装到外齿毂或波纹管夹紧圈上;
b.将内齿筒总成放置平稳后,调整波纹管使其与外齿毂配合安装在一起;
c.安装止挡环到内齿筒上,并滑动至内齿筒的齿部;
d.安装注油螺塞;
e.把O型圈安装到内齿筒法兰面上的槽内;
f.向中心板槽内装入O型圈,然后把中心板压入内齿筒。
优选的,步骤(7)中,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气密性检测是指: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密封,抽取半联轴器内气体进行负压检测,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05-0.03Mpa时,停止抽气,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X,在三分钟内,再次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Y,当PY-PX≤0.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当PY-PX﹥0.002Mpa时,重复步骤(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维修检测步骤,使联轴器的维修流程更为科学合理,易于后期维修检测人员的操作,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减少了因在维修过程中由于维修操作不规范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本维修方法便于维修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其要领,节省维修人员的学习成本;本发明维修方法相比现有的后期维修方法操作流程更科学、更规范,提升了油润滑式联轴器的后期维修市场,其检测维修结果更准确,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检测维修结果不准确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波纹管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打压检测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拆卸止挡环时的示意图;
图4为止挡环专用撬棍;
图5为拆卸波纹管的紧固螺钉时的示意图;
图6为中心板撬棍的主视图;
图7为中心板专用撬棍的左视图;
图8为波纹管清洗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气密性检测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检查联轴器内齿筒总成和外齿毂上相同的序列号时的示意图;
其中:1、内齿筒;2、外齿毂;3、波纹管;4、锁定环;5、止挡环;6、中心板;7、O型圈;8、O型圈;9、O型圈;10、内六角螺钉;11、内六角螺塞;12、螺塞垫;13、撬棍;14、卡簧钳;15、长杆;16、尖钩;17、第一圆杆;18、第二圆杆;19、连接杆;20、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对KWD170联轴器进行检测维修,一个KWD170联轴器在入厂检测维修之前已经被拆分为两个半联轴器,客户将联轴器从电机主轴端卸下后,拆卸联轴器的绞制孔螺栓,将整套(一个)联轴器拆分为两个半联轴器,最后将两个半联轴器送厂检修。
半联轴器进厂后,其检测维修过程如下:
(1)入厂登记:将待维修检测的半联轴器进行拍照登记;
(2)初步清洗:将半联轴器放入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中,在25℃下浸泡2h,然后清洗联轴器,清洗完成后,用高压气枪吹干联轴器;
(3)信息登记:记录半联轴器编号、标记,以防混淆;
(4)打压检测:
将清洗后的半联轴器密封,如图2所示,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1-0.2Mpa时,停止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A,保压20min后,再次观察并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B,当PA-PB≤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并进行步骤(3),当PA-PB﹥0.02Mpa时,更换半联轴器;
对所有待检测的半联轴器打入正压进行密封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半联轴器是否存在漏油现象,找出泄漏点,以此对半联轴器做出一个整体评价(对油润滑式联轴器而言,其密封性能是最为主要的性能指标),为下一步维修确定适当的维修方案。
(5)拆卸:打正压检测完成后,对半联轴器上组成部件的拆卸,首先移除中心板、拆除注油内六角螺塞,然后移除止挡环(如图3所示),再对金属波纹管的紧固螺钉局部加热至100℃,拆下金属波纹管的紧固螺钉(如图5所示),把外齿毂从内齿筒总成中移除,从外齿毂的槽中取下O型圈。
拆卸完成后,检查半联轴器内齿筒总成和外齿毂上相同的序列号,是否存在或不可读,若不存在或不可读,需要在内齿筒总成和外齿毂上添加相同的序列号(如图10所示),且该系列号与步骤(3)中半联轴器整体的编号相同,另外,对半联轴器上拆卸下来的其他组成部件也要进行编号,要求同一个半联轴器的组成部件的编号相同且与步骤(3)中半联轴器整体的编号相同,不同半联轴器之间的编号不同,这样使得外齿毂和内齿筒总成在任何时刻都可以按序配对,防止出现不同半联轴器上的组成部件相互安装的问题;
由于联轴器安装的是高强度螺栓,对金属波纹管的紧固螺钉局部加热至100℃后再拆卸,可有效防止拆卸时螺栓断裂。
(6)清洁:将步骤(5)中拆卸下的外齿毂、装有金属波纹管的内齿筒总成、止挡环及中心板放入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中,在清洗剂内浸泡2h,然后对其反复清洗三次,第一次清洗去掉去除齿内润滑脂及表面油污,第二次清洗去除残余的污垢,第三次清洗使用新的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对外齿毂、装有金属波纹管的内齿筒总成、止挡环和中心板进行清洗,去除油污,清洗完成后用高压气枪将清洗件吹干,并按顺序摆放整齐等待质检人员检查;
质检人员对每一个半联轴器的组成部件均要求做到百分之百检验,在检查时要注意各组成部件的摆放次序,一字竖排在工作台上,由上到下按照外齿毂、装有金属波纹管的内齿筒总成、止挡环和中心板的顺序摆放,不得出现乱摆乱放以免装配时出现错误。检验时,严格按照检查记录表所列的各项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同时做好拍照工作,对出现的不合格的组成部件记录完成后进行分类摆放。
(7)检测:对拆卸下来的组成部件进行检测,具体包括,
a.检查外齿毂和内齿筒:
a-1.检查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是否存在裂纹、轮齿折断、齿面疲劳、齿面耗损、点蚀、胶合、永久变形、过大变位、过渡磨损的问题;若存在上述任一问题,则整个半联轴器将不能再继续使用,则需要更换新的半联轴器;
a-2.用千分尺从外齿毂的齿轮中心线测量7个齿的齿距,当测量的尺寸小于59.8mm时,则外齿毂和内齿筒总成已有疲劳磨损,整个半联轴器必须替换掉。
a-3.用齿轮测量仪对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的齿形、齿向、周节进行检测;为进一步掌握KWD170联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齿轮的磨损程度,确定被维修的联轴器齿轮再次使用保证其传递扭距的安全性和运转平稳性、准确性,避免由于磨损严重造成过度的振动,影响使用寿命。使用先进的齿轮测量仪对KWD170联轴器的齿部进行高精度检测可以更好的掌握齿轮齿部磨损情况,由于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齿部存在磨损,在维修过后要求精度保持在8级-10级之间即齿廓误差(公差)Fα应在25-36μm。齿向误差(公差)Fβ≤41μm,累积误差(公差)Fρ≤100μm,齿圈跳动(径向跳动)Fγ≤80μm。
a-4.用塞规检测外齿毂的轴孔,将红丹粉均匀涂在塞规表面上,然后将塞规插入外齿榖轴孔内,顺时针旋转一周后瞬时拔出,观察塞规上红丹粉的研磨情况,研磨率在90%以上时,外齿毂可以继续使用。
a-5.用直径Φ5.8的量棒测量内齿筒轮齿的跨棒距,跨棒距在180.4±0.02mm之间的内齿筒可以继续使用;
a-6.用三坐标测量仪对两个法兰联接面的铰制孔进行精密测量,两个法兰联接面的铰制孔决定着两个联轴器的无缝对接,有效保证联轴器的同轴度。但由于联轴器的长期使用对铰制孔存在相应的磨损,因此对铰制孔的精确测量是有必要且是必须的,根据保养手册提供的数值,当测量的铰制孔的数值符合保养手册的要求时,则联轴器可以继续使用。
b.当波纹管存在机械损伤或凹点,则必须进行更换;
c.当止挡环有损伤,具体包括变形、磨损,则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更换;
d.当中心板有损伤印迹,如突起,凹陷时,则需更换;
e.对外齿毂、内齿筒进行渗透探伤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①去除内外表面氧化物和固体杂质;
②用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或水将受检面洗擦干净;
③自然干燥,待表面干燥后喷涂施加渗透剂,覆盖整个被检表面,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min;
④擦拭多余渗透剂,擦拭时应按一个方向进行,不得往复擦拭;
⑤喷涂法施加,喷嘴距被检面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约为30-40°,显像时间应不少于7min;
⑥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观察时白光照度≤20lx;
⑦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4730进行等级评定,I级合格;
⑧用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或水清除表面显像剂。
当外齿毂、内齿筒渗透探伤检测不合格时,则更换外齿毂、内齿筒。
(8)组装:
a.装配前准备:准备好装配所需的所有工具,按照当天的工作任务以及安装量到仓库领取安装所有的更换件(螺栓、垫圈、螺塞、螺塞垫、O型圈),定量领取,不得多领。
所有零件必须在组装前进行清洁,安装时不应有灰尘和污染物掉进联轴器内。O型圈和紧固件禁止重复使用,应更换新件。
b.装配前,核对组成部件的编号和标记,尤其要核对外齿毂和内齿筒总成的编号,两者需要有相同的编号,相同编号的组成部件进行组装成一个半联轴器,更换的组成部件与替换下的组成部件进行相同的编号;
c.把O型圈装到波纹管和内齿筒压装部位的凹槽内。
d.若波纹管检测不合格需要进行更换时,将更换后的波纹管和锁定环总成压装至内齿筒上,组装成内齿筒总成。
e.把O型圈装到外齿毂或波纹管夹紧圈和锁定环压紧处的凹槽上;安装时使用润滑脂,使O型圈固定在凹槽中,并涂上一层薄薄的乐泰5699胶水。
f.将内齿筒总成放稳放正,调整金属波纹管的螺钉安装孔适合于外齿毂,使其与外齿毂配合安装在一起;
再次检查并调整外齿毂和夹紧圈上的安装孔,然后用内六角螺钉把外齿榖与锁定环紧固,需用螺纹锁固胶(例如乐泰2701)对螺纹进行紧固。
g.用符合DIN5256要求的4号孔用卡簧钳安装带槽的止挡或者把不带槽的止挡环安装至内齿筒上,并滑动至内齿筒总成的齿部,然后用符合DIN5256要求的4号孔用卡簧钳安装卡簧。
用符合DIN5256要求的4号孔用卡簧钳将止挡环装至内齿筒总成齿部上方的凹槽内。
h.安装注油螺塞,并按要求扭矩紧固;同时使用13Nm的紧固扭矩检查所有注油螺塞是否按要求紧固。
i.把O型圈安装到内齿筒法兰面上的槽内;
另外,为了明确区分检修后的联轴器,可用电刻笔在联轴器序列号后面增加标识(比如“*”)。以防联轴器序列号不可读,需要重新刻写联轴器序列号或者再次刻写。
j.向中心板槽内装入O型圈,然后把中心板压入内齿筒;
(9)装箱前的气密性检测: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密封,抽取半联轴器内气体进行负压检测,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05Mpa时,停止抽气,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X,在三分钟内,再次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Y,当PY-PX≤0.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当PY-PX﹥0.002Mpa时,重复步骤(5)-(9)。
(10)收尾工作:检查半联轴器漆面损伤以及修补上色,如半联轴器需长期存储,则半联轴器法兰面和外齿毂内孔需要涂抹防锈剂,本实施例中防锈剂选用嘉实多482/12。最后,利用退磁机对整个半联轴器进行退磁处理,退磁机参数:1、磁场空间:350mm×250mm×200mm;2、工作电压:380V3、中心磁场强度:H≥40mT;4、退磁后剩磁<0.2mT;5、罗盘检测:指针偏转≤1°。退磁后用CY-3A数字式毫特斯拉检验。
(11)包装:
①.如果半联轴器没有直接组装到电机主轴上,那么半联轴器必须加以保护措施,防止外部杂物入侵,需要使用内孔保护塞。
②.半联轴器必须存放在一干燥非露天的仓库中,并且水平放置在盒子中,存放时法兰面在上面。要求存放温度10~40℃,最长可存放两年。
③.在存储和操作过程中,半联轴器壳体要处于密封状态,避免外界杂物进入。
④.专用包装箱包装发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对KWD170联轴器进行检测维修,维修步骤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撬棍移除止挡环,撬棍如图4所示,撬棍为一长杆,在长杆的一端设有一弧形尖钩,在移除止挡环时,利用撬棍前端的弧形尖钩插入止挡环周围的缝隙中,利用撬棍并借助孔用卡簧钳轻轻翘起止挡环,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对KWD170联轴器进行检测维修,维修步骤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6)中,采用波纹管清洗辊对波纹管进行清洁,波纹管清洗辊的结构如图8所示,波纹管清洗辊包括一L形杆,在L形杆的一端设有S形波纹杆。使用时,将S形波纹杆外面套上纱布并伸入波纹管的缝隙中,工人手持L形杆来回擦除波纹管中的油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对KWD170联轴器进行检测维修,维修步骤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对半联轴器外表面修补上色进行喷漆处理是,其具体过程如下:
①、喷漆现场温度在10-30℃范围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0%,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整齐有序,并且要对不要求喷涂的位置进行细致处理,以防过喷。
②、喷涂时要求喷枪与被喷表面距离在200-300mm范围,喷嘴的移动应均匀,速度保持在10-18m/min。压缩空气压力控制在2-4kg/cm2以有效保障喷漆质量。
③、喷漆采用喷一遍底漆,一遍中漆和一遍面漆的方法。底漆漆膜厚度不少于75μm,中涂漆漆膜不少于100μm,面漆厚度不少于50μm,油漆完成后,总干漆厚度不少于225μm。每一次喷涂时间间隔最小不应小于20分钟。外部油漆使用保质期5年,五年内油漆不得产生气泡,腐蚀,变色或脱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对KWD165联轴器进行检测维修,维修步骤如实施例1所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5)拆卸过程如下,首先移除法兰面O型圈,移除中心板并去除其上的O型圈,然后拆除注油螺栓和密封垫,接着拆除波纹管组件,移除鼓形齿并去除其上的O型圈。
步骤(7)检测过程中,a-2.用千分尺从外齿毂的齿轮中心线测量7个齿的齿距,当测量的尺寸小于59.6mm时,则外齿毂和内齿筒总成即可认为已经有疲劳磨损,整个半联轴器必须更换。
步骤(8)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波纹管和锁定环总成压装至内齿筒上,组装成内齿筒总成;然后检查内齿筒与鼓形齿的序列号是否一致,将内齿筒总成朝上放置,鼓形齿装入内齿筒总成中,使用紧固螺钉按扭矩锁紧,将乐泰245胶涂抹到注油螺塞上并安装注油螺塞到注油孔上;将O型圈装入中心板,再将中心板安装到内齿筒上,最后再安装O型圈到内齿筒法兰面的凹槽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清洗:在20-30℃环境下,将半联轴器放入清洗液中浸泡2-3h,然后清洗半联轴器,干燥;
(2)打压检测:将清洗后的半联轴器密封,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1-0.2Mpa时,停止向半联轴器内打入气体,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A,保压不低于20min后,再次观察并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B,当PA-PB≤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并进行步骤(3),当PA-PB﹥0.02Mpa时,则更换半联轴器;
(3)拆卸:打压检测完成后,对半联轴器的组成部件进行拆卸;所述组成部件包括内齿筒、外齿毂、波纹管、锁定环、止挡环、中心板、O型圈、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塞及螺塞垫;
(4)清洁:将步骤(3)中拆卸下来的内齿筒、外齿毂、波纹管、止挡环、中心板放入清洗液中浸泡2-3h,然后对其清洗至少三次以上,清洗完成后干燥;
(5)检测:对清洁后的组成部件进行检测,包括,
a.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是否存在裂纹或形变:当外齿毂或内齿筒的任一齿存在裂纹或形变时,则更换外齿毂或内齿筒;
b.波纹管是否存在裂纹、形变或腐蚀:当波纹管存在裂纹、形变或腐蚀时,则更换波纹管;
c.止挡环是否存在形变:当止挡环存在形变时,则更换止挡环;
d.中心板是否存在形变:当中心板存在形变时,则更换中心板;
e.对外齿毂、内齿筒进行渗透探伤检测,当外齿毂、内齿筒渗透探伤检测不合格时,则更换外齿毂、内齿筒;
(6)组装:将经过步骤(5)检测处理后的组成部件组装成半联轴器;
(7)气密性检测: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气密性检测,当半联轴器气密性检测不合格时,重复步骤(3)-(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清洗液为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拆卸过程包括:首先移除中心板、拆除注油内六角螺塞,然后采用撬棍和符合DIN5256要求的4号孔用卡簧钳移除止挡环,拆下波纹管的紧固螺钉,最后把外齿毂从内齿筒总成中移除,从外齿毂的槽中取下O型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撬棍包括一长杆,在长杆的一端设有一弧形尖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利用中心板专用撬棍移除中心板,所述中心板专用撬棍包括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圆杆垂直连接,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成一弯钩并与第二圆杆垂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将波纹管的紧固螺钉局部加热至100℃,然后再拆下波纹管的紧固螺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清洗液为工业脱脂清洗剂SD-400,采用高压气枪将清洗完成后的组成部件吹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还包括装配前,核对组成部件的编号和标记,相同编号的组成部件进行组装成一个半联轴器,更换的组成部件与替换下的组成部件进行相同的编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组装过程包括:
a.把O型圈装到外齿毂或波纹管夹紧圈上;
b.将内齿筒总成放置平稳后,调整波纹管使其与外齿毂配合安装在一起;
c.安装止挡环到内齿筒上,并滑动至内齿筒的齿部;
d.安装注油螺塞;
e.把O型圈安装到内齿筒法兰面上的槽内;
f.向中心板槽内装入O型圈,然后把中心板压入内齿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气密性检测是指:对组装后的半联轴器进行密封,抽取半联轴器内气体进行负压检测,同时观察压力表,当半联轴器内的压力达到0.05-0.03Mpa时,停止抽气,记录此时压力表的压力值PX,在三分钟内,再次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PY,当PY-PX≤0.002Mpa时,半联轴器密封合格,当PY-PX﹥0.002Mpa时,重复步骤(3)-(7)。
CN201510863190.4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Active CN105290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3190.4A CN1052907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3190.4A CN1052907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0705A true CN105290705A (zh) 2016-02-03
CN105290705B CN105290705B (zh) 2017-12-01

Family

ID=5518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3190.4A Active CN1052907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07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919A (zh) * 2018-08-09 2018-11-16 深圳技术大学(筹) 一种自动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的修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1653Y (zh) * 1997-08-11 1999-03-24 乐清市联轴器厂 自身具有储油室的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US7363707B2 (en) * 2004-06-14 2008-04-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raze repair of shroud block seal teeth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202451630U (zh) * 2012-02-11 2012-09-26 郑州机械研究所 齿式联轴器
CN103008965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泰兴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液压顶升油缸维修方法
CN103906898A (zh) * 2011-10-21 2014-07-02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更换油压调节组件和高压卸放阀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14297A (zh) * 2015-07-22 2015-11-04 江苏曜曜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修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1653Y (zh) * 1997-08-11 1999-03-24 乐清市联轴器厂 自身具有储油室的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US7363707B2 (en) * 2004-06-14 2008-04-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Braze repair of shroud block seal teeth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3906898A (zh) * 2011-10-21 2014-07-02 卡特彼勒公司 用于更换油压调节组件和高压卸放阀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202451630U (zh) * 2012-02-11 2012-09-26 郑州机械研究所 齿式联轴器
CN103008965A (zh) * 2012-11-28 2013-04-03 泰兴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塔式起重机液压顶升油缸维修方法
CN105014297A (zh) * 2015-07-22 2015-11-04 江苏曜曜铸业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修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919A (zh) * 2018-08-09 2018-11-16 深圳技术大学(筹) 一种自动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的修复方法
CN108819919B (zh) * 2018-08-09 2021-07-16 深圳技术大学 一种自动变速箱液力变矩器的修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0705B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9519B (zh) 机体气缸螺孔的修复方法
CN113084476B (zh) 一种汽轮机组安装工艺
CN101422856B (zh) 孔径应急黏结修复方法
CN206440228U (zh) 可调节膜片式联轴器对中检测仪
CN105290705A (zh) 一种油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CN102886637B (zh) 国外直升机减速器的翻修方法
CN102937571A (zh) 一种密封材料防粘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2439678B (zh) 一种油套管内防腐涂敷工艺
CN111219252B (zh) 重型燃气轮机安装施工方法
CN109483463B (zh) 一种剖分式滚柱中间轴承安装及轴承负荷检测方法
CN107538223B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盾构机主驱动组装工艺
CN211491294U (zh) 一种电站柴油机机载泵齿轮拆卸工具
CN105290706B (zh) 一种脂润滑式联轴器的维修方法
US20090008087A1 (en) Threaded joint for an oil-well tubing
CN102564881B (zh) 钛合金防粘连效果模拟测试装置
CN110985777A (zh) 一种氧气管路密封性提升方法
CN104532882B (zh) 码头用钢管桩现场防腐处理方法
CN210998140U (zh) 一种柴油机缸盖密封面检查和研磨装置
CN104018892B (zh) 汽轮机高压汽阀阀盖密封面凹坑的修复方法
CN208057667U (zh) 一种螺栓螺母组件及法兰组件
CN111548700A (zh) 航空用新型无铬自润滑着色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02048B (zh) 一种扇形推力轴承接触斑点检测方法
CN214120973U (zh) 一种轴承密封圈防错检验装置
CN202915878U (zh) 检测油泵体两个齿轮孔的检具
CN108278264A (zh) 一种螺栓螺母组件及法兰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